最新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优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一
聂海胜是湖北枣阳人,2005年曾成功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10日下午,中新社记者赶到枣阳市杨垱镇聂海胜家中时,这里早已聚满了人。
在聂家客厅,当地干部正在认真布置会场:悬挂五星红旗以及聂海胜飞行照片。枣阳市以及杨垱镇将于11日下午在此集中观看神舟十号发射直播。
聂家位于杨垱镇明星路上,是一座新修不久的两层小楼。走进客厅,只见正面墙上挂着“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牌匾下,是聂海胜母亲的遗像。
弟弟聂新胜出生于1979年。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几个姐姐出嫁,照顾母亲的责任一直落在聂新胜身上。他说,由于哥哥太忙,从不敢打扰他,担心影响他。
“他尽忠,我尽孝,我在家里照顾好母亲,让哥哥能够安心工作就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聂新胜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哥也是这样。”
“我们很少去北京,即使结婚后也没有去。儿子一岁多时,哥哥回来看过一次。”聂新胜说,哥哥很少回来,即使回来也基本是因为公事。
聂新胜现在枣阳一中后勤部门做水电工。聂新胜表示说:“哥哥和我从不谈他的工作,更不会告诉我神舟十号何时发射,我是从网上才知道的。”聂新胜说,希望哥哥再次和战友一起,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作为“航天英雄之家”,聂家墙上挂满了聂海胜照片。由于受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影响,聂新胜年仅4岁的儿子取名为“聂天扬”。
聂海胜于1964年出生于杨垱镇樊庄村聂庄。村主任聂经玖曾是其儿时伙伴。聂经玖说儿时他们经常一起玩耍,印象中聂海胜记忆力好,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二
编前语:王兴民同志是基层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在法院工作20多年来,他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忠于法律,秉公断案,他所办理的800余件案子件件都是铁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患癌症的王兴民还毅然拔下吊针针头,坚持着办完最后一件案件。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群众,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办案迷”、“百姓法官”„„本报今日特推出长篇通讯,以飨读者。
进法院工作20年,他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到审委会委员,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他长期身患重病,与死神搏斗,坚守在审判一线;他执法如山,秉公断案,替百姓伸张正义;他经济拮据,甘守清贫,站在河边不湿鞋;他忠于法律,挚爱事业,办理的800余件案子件件是“铁案”;他在当地百姓和当事人心目中树起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大形象,他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法官。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他47岁,却英年早逝,鲜红的生命怒放在少华山上。人们叹息,一个英年的生命走得这样匆忙,撇下了父母双亲、妻儿,离开了眷恋的岗位和朝夕的同事,告别了熟悉的乡亲。他走了,走得那样坦然,却给人们留下无尽的念想和敬仰。他就是华县人民法院优秀法官王兴民。
少华山默默哀立,缅怀赤子,罗文河潺潺流泪,思念英灵„„
“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干好自己的工作。”
今年47岁的王兴民,出生在渭南市潼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长期的农村生活和艰苦的环境,塑造了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直面困难和勇于吃苦的性格。上世纪80年代,王兴民从蒲城师范毕业,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6年,1991年,他被组织调入华县人民法院工作。到法院工作,对王兴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打铁须先自身硬。好学、倔强、不服输的王兴民抓住空闲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研究分析疑难案件。他省吃俭用,自费购买了几十套法学书籍研读,不耻下问向富有经验的老法官学习,刻苦钻研使王兴民的业务能力大为提高,很快成为华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业务骨干,他也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副庭长、庭长。正如王兴民常说的那句话“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干好自己的工作。”
谈起王兴民,他的领导和同事都说他是个“工作狂”,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里和当事人交谈,给人家讲法理,讲情理。每天上班,来得最早、走在最晚的是他。王兴民在高塘法庭工作的6年时间里,他作为高塘法庭的庭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工作到深夜。凡是在高塘法庭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法官都深有感触,“早上睁眼就上班,晚上睡觉就下班”是高塘法庭真实的写照,而在他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高塘法庭位于渭华起义发生地的高塘革命老区,辖区有五个乡镇,74个行政村,人口逾10万,王兴民走遍了高塘的每个角落,五个乡镇的书记、镇长和74个行政村的支书、村长都和他非常熟悉,而且他都能一一叫上名字。不管有什么棘手的案件,只要到他的手里保准得到妥善调解,双方当事人皆服。他在承办的一起砖厂承包纠纷一案中,案件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很难化解矛盾纠纷,合议庭在合议该案时有些意见认为该案调解不了,还是按照法律有关规定进行判决,但是作为审判长的王兴民持不同意见,他就是拧着一股劲,要把这难以调解的案子调解到头,二话不说,他就到纠纷发生地一住就是三天,硬是摸清了底数,号准了双方当事人的脉,当把双方当事人找来说明事情原委并力求调解时,一直不想调解、积怨甚深的一方当事人为之惊讶,听了王兴民的析法明理,情不自禁地说:“王法官,你真神了,你怎么知道我是这样想的,就冲你这种精神,我服了,我愿意调解。”王兴民说到:“今天也很晚了,今晚的饭我请客。”便饭后已是晚上10点多了,他也顾不上休息,又加班加点制作调解书,第二天早上,早早送到了双方当事人的手中,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一起难缠的矛盾纠纷化为玉帛。这样的事例在王兴民身上不胜枚举。十里八乡的群众看见他都和他打招呼“王院长来了”,并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老革命”。
法官李健和弥继锋与王兴民当初一起到高塘法庭工作。李健回忆说,当时的高塘春暖花开,油菜花飘香,景色迷人,但走进破旧的高塘法庭,看见冰锅冷灶,让他心凉半截。李健至今还清楚记得吃第一顿饭时的情景:外面下着春雨,房子漏着雨,雨水滴答着案板,扯面甩在案板上面,又噌到油腻脏手的围裙上,他当时真是心灰意冷。可是后来,王兴民不等不靠,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他拿出自家的积蓄,为法庭重新购置了灶具,请来民工修灶房、修厕所、买台布、刷墙壁、布置法庭。“王兴民庭长把心操咋咧,他平时舍不得吃喝,却自个掏了几千元买了个铃木摩托车,给大家用。他调走后摩托车还留在高塘法庭里,直到多年后报废。”提起当年的往事,弥继锋唏嘘不已。
高塘法庭离县城有近30公里的路程,而且都是山路,崎岖蜿蜒极不好走,王兴民的家在县城,每周都有几次到县法院办事,但他经常都是办完事就回法庭。他的妻子李爱萍动情地对记者说,在高塘法庭工作6年,回到家和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在整理王兴民的遗物时,还有近2万元的票据和一些群众向他打的借款欠条,老王说了,这些都不要了,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
“王兴民是踩着风火轮的‘哪吒’。”这是与王兴民一起出过差的同事给他的一致评价。不论在哪一个岗位,每一次出差,王兴民到达后都是直奔工作目的地,先忙完工作后再找旅馆。他总是把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按常规需要5天的出差任务,他3天就能完成。只要情况允许,常常是晚上坐火车出发,转天一早到达后立即开展工作,任务完成后再连夜返回。一次去北京出差,同去的法官提出要去趟******,王兴民也是第一次去北京,但他抱歉地告诉同事不能这样安排,“后面还有很多案子等着呢,得把时间向前赶。”结果,他们连夜乘火车返回华县,到达的当天上午就开庭审理案件。对时间如此“吝啬”的王兴民,在面对当事人时却从来不吝惜时间,总是给每个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不仅在法庭上,法庭之下的王兴民也是如此。“我的办公室和王庭长的办公室对门,经常在下班的时候,看见王庭长还在接待当事人。”法官高峰回忆说,“有一次下午3点多看见王庭长正和一位当事人谈话,下班时发现那位当事人还没走。”事后王庭长告诉他:“从法律上来讲,这位当事人恐怕不能胜诉,但他又有自己的委屈,拿出足够的时间和他交流,给人家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案件的审理。”
法院的领导和同事在王兴民办公室里整理遗物时,发现王兴民生前在笔记本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和普通法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工作主题,推动中院提出的‘十个一’工作措施的落实,就是要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用好手中的审判权。”看着王兴民的铮铮誓言,大家肃然起敬。
“让自己的业务强起来,群众和当事人的头就会点起来。”
记者在华县法院里采访,同事们都说,老王书多,爱钻研,他时常嘴不离案子,不管你听不听,主动和你分析案情,探讨法律条文适用问题,有时候争吵的面红耳赤。副院长韩少雄说:“眼看下班了,老王还端个水杯子来到办公室,翻着书本,说起了案子。县里政法界的朋友们聚会,他还说案子,弄得人家不好意思,说王兴民咋成了‘办案迷’咧。”王兴民也正是有着这股子钻劲、韧劲和“犟”劲,他成了院里个个称道、人人公认的业务尖子。王兴民深知,让自己的业务强起来,群众和当事人的头就会点起来。多年来,王兴民勤学善思,他灵活运用“审、裁、调、判”等各种司法技巧,创新办案思路和方法,庭前调解妥善处理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
对于一些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和民事案件,他一改以往快审快判的做法,采取以调解为主、以判决为辅的方式,贴乎民情,深受群众称赞。2009年4月,在审理被告人李某交通肇事一案中,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原、被告双方就民事赔偿很难达成一致,当王兴民得知民事赔偿原告人雷某(被害人之父)患有直肠癌急需用钱时,他费尽周折,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最终说服车主使雷某拿到了赔偿费。一位年逾七旬的老汉前些年入赘女方家。后来老汉病了,前方儿女便让老汉走(离婚)。老汉走投无路来找王兴民,王兴民给饭给馍吃,又送他路费,上门去做前妻老伴女儿的工作。经过多次说教,终于使他们和好了。王兴民后来又进行了回访,彻底解决好了老汉的生活问题。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这是王兴民20年刑事审判生涯的一贯作风和行为准则。对一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犯罪手段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的案件,他坚决依法从重、从快判决。张某、李某、刘某三人在华县瓜坡镇云家坡强一名被害人,致被害人服毒自杀未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影响极其恶劣,王兴民经过三天的审理依法分别对三被告判处十年以上不等有期徒刑。对此,当地群众拍手称快,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04年以来,王兴民带领干警经常到案发地、学校公开审理案件,经常深入当地的莲花寺监狱就地开庭,现场开庭审理了张某脱逃案,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对在押人员进行了一次思想再教育。针对华县境内盗窃通信设施犯罪高发的态势,他进社区,到案发地,集中力量就地开庭,当庭宣判十余案,近千名群众先后旁听案件审理,在县繁华地段灯光球场公开宣判四案8人,有力震慑了犯罪。
被告刘某之子长期患精神病,在村里曾无故打伤村民20多人,乡亲们看在刘某的老脸上,又念及其子是精神病人,也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谁知,2008年,被告之子又无故打死邻居两人,在被关押两个月后,不负刑事责任回到家中,激起群众义愤,刘某压力较大,曾想到自杀了结自己,但每每想到自己死后其子精神病发作还有可能继续伤害老伴和两个孙女及村民,遂用锄头打死儿子。案件审理期间,200余名村民联名请求对刘某法外施恩。王兴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该案犯罪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得到了村民的满意和良好的社会效果。20多年来,王兴民审结了800余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发回重审,无一当事人缠诉及上访告状,个人结案率达到100%,成为了一名断案如神、秉公执法的优秀法官。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能让父母不顺心、不如意。我们办案子要依法理,要贴乎民情、顺乎民意,只要这样父母也就高兴,我们也就踏实。”
这是王兴民常对身边的同事说的话。坦荡朴实的王兴民,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他出身农民家庭,更能理解农民困苦和打官司的艰辛。他每次走村入户案件回访,都要到案件当事人家里问寒问暖,走到田间地头,看到曾经办理过的案件当事人,也积极打招呼,在遇到十分困难案件当事人,还把自己身上的钱掏出来救济。他的一系列举动赢得了当地群众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更大的信赖。他被高塘老区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法官”。
作为一名法官,王兴民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时常和同志们说:“刑事审判无小事,咱们掌握着决定被告人人生自由的大权,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心。一次不小心对我们个人来说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失误,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不公,甚至影响别人的一生啊!”每处理一件案件,他都是慎之又慎,往往是白天准备庭审提纲,晚上模拟开庭,经常加班到深夜。2001年12月,高塘乡留马村的村民梁某将范某的左手背砍伤。两家从此结下了冤仇。2002年6月,心里委屈的范某向华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欲追究梁某的刑事责任。2004年8月,刚调入华县法院刑庭的王兴民尽快要把这桩积案妥善处理好,他先后八上高塘塬,深入案发地,耐心细致苦口婆心地做梁、范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当时梁某认为公安机关对此案已做处理,是范某小题大做,纯属和自己过不去,感到法院受理本案不应该,自己心里也觉得很委屈,甚至梁某的妻子气得扬言要跳井寻短见。王兴民闻讯马上带着书记员,立即来到留马村,要求村干部和双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分别劝说。真诚感动了当事人。梁某和范某终于坐到一起,在王兴民等人的主持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梁某当场付给范某赔偿金2500元,范某放弃对梁某追究刑事责任,这桩多年棘手积案终于案结事了。同年10月20日,梁某和范某一同来到华县法院刑庭,为王兴民送上锦旗,以表谢意。他们感动地拉着王兴民的手说:“俺们对法院的调解真格满意,你们法官付出的真诚和心血,化解了俺们两家多年的积怨,太让俺们老百姓感动咧。”梁某和范某争着与王兴民和其他法官要去外面吃饭,王兴民和同事们都婉言谢绝了。王兴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同在一个村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冤家宜解不宜结啊,你们俩都常年在外打工,要多学些法律常识,既不能伤害别人,又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和气生财么。”一席话说得梁某和范某点头称是。
记者电话采访在渭南打工的范某,他在电话里提及这桩事,一直感谢王兴民。他动情地说:“王法官是好人呀,没有架子,待人热情,我在外面打工,听人说王法官因病去世了。我心里难过咋了。要是早知道,我一定赶回去,在王法官灵前烧一炷香,磕三个头,让他路上走好„„”记者听着也不禁潸然泪下。
“我从王兴民身上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如果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法官都像王兴民一样,那么咱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了。”
这是记者采访华县职工李教育时,他对王兴民的真情评价。作为当事人,后来成为王兴民挚友的李教育含泪回忆说:“我认识王兴民时,还是因为一场官司,那还是十几年前,我因经营药材生意有一笔药材款被人骗走,王兴民当时是一名执行法官,他在承办这个案子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了我的事忙前忙后,没日没夜,终于为我追回了药材款,所以通过这事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一直保持到现在。我觉得王兴民生性耿直,懂情重义,办的案子贴乎民情,顺乎民意。从他身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法律上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唉,兴民走了,太可惜了,人间少了一个好法官,天堂多了一个好人啊。”
在华县打过官司的人知道,向王兴民说情不好使,最好不要指望他法外开恩。但人多了,总有人心存侥幸。2009年的一天,王兴民回到家中,妻子告诉他有两个当事人委托亲戚将一个文件袋放下后离去。王兴民发现里面有一张中国邮政储蓄卡和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存款5000元及储蓄卡密码。那是王兴民已经审结的一起遗产继承案中的两名当事人送的。以常理讲,王兴民上有老母亲需要奉养,下有儿子正在上大学,中间还有他这个病秧子,家里早已捉襟见肘,急需用钱。而亲戚见他日子过得惶,才牵线搭桥帮他的,但他还是打电话叫来亲戚将储蓄卡退到当事人手中。正是源于对法律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心,王兴民秉公办案、铁面无私,不为亲情、友情和利益所动,时时注意法官的职业操守,不做任何有损法官形象的事情,被当事人双方和律师誉为“包青天”。
不到他的家中也许不会有人知道,说出了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作为当了一个6年高塘法庭的庭长和6年刑庭的庭长,竟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至今,还栖身于老丈人的家中,而且家中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康佳牌19英寸的旧电视,家中连个空调都舍不得购买。王兴民的爱人李爱萍哭着对记者说:“兴民走了,我好像感到他还活着,好像出了趟远差。每听到门响,我觉得是他回家来了。唉,这多半辈子,我跟着兴民日子虽穷真不后悔,人家都说老王是个好法官,是个好人,这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啊。我对儿子王龙说,你以后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做事,一定要对得起你爸,不要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真挚情感,朴素语言,令人鼻子发酸,热泪盈眶。
“活一天就干一天,干一天就要干出成绩来。”
长期的劳累,拖垮了他的身体。2007年底,王兴民常常感到腹部不舒服,以为是劳累所致,就没多在意。谁知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已,他去了医院做个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他得了严重的肝病。医生告诫他,必须好好休息,必须卧床静养,否则结果很糟。对于自己的病情,王兴民从医生态度坚决的话里明白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为了把有限的生命献给他毕生钟爱的审判事业,他说:“活一天就干一天,干一天就要干出成绩来!”
2010年5月,已经是王兴民做过三次介入手术的化疗阶段。17日一大早,王兴民同志的身影却出现在法院的大审判法庭———今天要开庭审理一起他曾经担任审判长的被告人王某等七人盗窃、敲诈勒索、妨碍公务、非法拘禁一案。本来王兴民由于身体不适已请病假休息,院党组出于对他的关心也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由其他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但当他得知该案公诉机关已提出新的证据需要继续开庭的情况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忘记了病痛,主动表态,这个案子是我一直审理的,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也比较复杂,控辩双方争议颇大,如果临时换人审理,还需要时间再熟悉案情,必定影响办案效率。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审结该案,他坚持由自己来开完这个庭。在庭审过程中,王兴民强忍着腹部剧痛,不时擦拭着额头豆粒大的汗珠,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几小时把案件成功审结,在场的同事们感动地眼睛都湿润了。
今年5月,经医院确诊,王兴民已到了肝癌晚期,好多同事都前去探望,他总不忘叮嘱:“一定要办好案子,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他还说:“我要同病魔做斗争,我要战胜病魔。”他的床头放着一些关于健康、保健的书籍,时不时要翻阅一下,始终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前来探视他的人。他从不让同事们看出他很痛苦的样子,很多当地群众、当事人闻讯也来看他,他都装出笑脸,给大家一种没有什么大病的样子,他还嘱托妻子拒绝来人看他,怕给组织、给领导、给同志、给群众添麻烦。6月14日,在临终前的几个小时,王兴民只说了句“我身体可能不行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给人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他就这样走了,走得十分平静,没有留下任何的豪言壮语。
华县法院李建中院长痛心地说:“王兴民同志是我们法院的一名好法官、好党员、好干部,他的去世是我们法院的重大损失,他的这种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秉公执法、无私奉献、清正廉洁、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法官学习。”
两袖清风冲天去,一身正气显尊容。王兴民走了,走的那天,为他送行的有亲人、有领导、有政法干警、有他审过案子的当事人、有十里八乡闻讯赶来的群众。人们说,这是华县有史以来最隆重、最感人的一次葬礼。是啊,一个普通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从医院病床上拔下吊点滴的针头,办完最后一宗复杂的案件,为法律的庄严而殉葬,怎不令人肃然起敬,一个普通的法官,在离开人世时,有这么多群众送行,让人念想、落泪,这才是真诚的敬意„„倒下去是一条汉子,挺立的是一座丰碑。
日前,华县人民法院、华县人大常委会、华县县委和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先后作出向王兴民同志学习的决定。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三
20xx年,吕xx创办xx麻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农副产品的生产种植、到最终设计销售。产品涵盖了新鲜水果、米面粮油、时令鲜蔬、农副加工、禽畜肉蛋等品类。
吕xx积极响应上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岗前技术培训,灵活安排打包、称重、发货等帮扶岗位。解决一些年龄较大、腿脚不便等贫困家庭增加收入。
公司以“电商+农业”的模式,结合武邑县实际情况,引导农户种植小米、水蜜桃、朝天椒、红枣等经济作物,践行新零售模式,让直播带货给农产品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开拓抖音、快手达人带货模式,在疫情影响下,销售额不降反增,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98。77万元,提供就业312人。
通过企业良好的示范效果,给农户提供技术帮扶、为特色农产品制定销售方案、主动解决滞销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等;为贫困户和残疾等农村弱劳动力者提供工作岗位,直接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公司主营品牌“邑禾园”被评为“中国电商行业畅销品牌”、“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在2021年产品被xx广播电视台评为“冀有好物”。
吕xx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多次被新华网、腾讯网等媒体采访报道。多年的电商从业经历让吕xx对农村电商有了更多的.思考。2019年与xx日报的记者方素菊共同写了一篇文章:“对症下药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文章详细介绍了农产品电商销售的一些难题,也给出了答案。这篇文章也是被新华网、腾讯网等纷纷转载。
吕xx先后被评为“青年创业先锋”、“全县优秀共产党员”、“武邑县风尚人物”等,并当选武邑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2015年9月份当选武邑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并兼任武邑县大紫塔乡电商办科员至今,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创业几年的积累,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电商返乡创业培训,免费培训学员573人,立志将更多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搬上互联网。
试验种植了1000颗优质冬枣品种“嘎嘣脆”红枣,日前在互联网预售价格已超过1元/个,相当于30多元一斤,远远高于5元每斤的普通红枣市场售价。引入xx省农科院谷物研究所优质谷物品种,为合作社提供种、产、销一体化服务。
借助自己在电商行业的优势,主动解决县域农产品滞销问题,缓解了农民种植压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产业示范效果明显。
赵xx,男,现任xx杰威大富农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xx杰威大富农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饲料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饲料生产企业,公司现占地30000平方米,配有现代化实验室,1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20000平方米的仓库、2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及3200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年畜禽饲料生产能力30万吨。
近年来,公司在赵xx的带领下,瞄准饲料市场前沿,勇于创新,锐意改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企业自身发展与当地农户进行合作,实现供、产、销一体,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3。13亿元,年销售饲料7万吨,年消耗玉米30000亩,直接带动农户10000户,公司还与400多个大型养猪场、300多家养牛小区合作社、200多个羊厂、600多家养殖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目标,共同迈向致富之路。
此外,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先后安置2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赵xx在安排公司吸收周围百姓就业的同时,热心公益,捐助铺路、架设路灯,不断为家乡的建设捐资助力;其中,2018年为邢邑镇404名贫困人口投保了保额为22620000元的扶贫保险,提供了教育、医疗和住房之外的第四重保障;为镇里五个建档立卡户安排了工作;2019年4月非洲猪瘟期间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慰问品;2020年2月慰问新冠防控人员;2020年10月双节期间慰问特警大队执勤人员。2021年2月,慰问新冠肺炎抗疫一线防控人员。
为增强产业带动,在赵xx的带领下,公司斥巨资建设鹅养殖与孵化基地,分三期完成,一期总投资50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孵化设备100台,年孵化鹅苗1000万只,建设全自动化阳光鹅舍12栋、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脱温设备12套及配套设备,年出栏脱温鹅200万羽,建设高标准阳光种鹅基地占地80亩种鹅舍30栋,年存栏种鹅60000万只。二期投资3000万,占地250亩建设标准化肉鹅舍110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五统一”经营模式,即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保障农户利益。三期投资7000万占地80亩,建设综合办公楼、屠宰车间、全自动化屠宰线。公司秉承“诚信经营、完美服务”的经营理念,为城乡共同繁荣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一条新路,起到成功一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积极作用。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四
对于屈原,人们纵说纷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将自己说成是世上最清醒的人,何等的傲慢,但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被流放,被排挤,但仍然坚持,那种坚持,那种不与世同浊的坚持是很少有人作到的。
可能有人会说,屈原很迂腐,既然有才,既然楚国不识才,他大可到其他国家去,为何还要守在楚国,但也正是他对国家的坚守,国家的热爱,那样的坚持,才显示他与当时其他有才能的人与众不同,怀着对本国的爱,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根。
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他的确是很爱国,并一直坚持着去帮助国家发展。但他太过于坚持原则,虽然他的原则并没有错,但并没有帮助到当时的时局。如果想让国家时局得以扭转,在陷入困境时,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不应因为遭到陷害而放弃救国,如果他是真的想救国的话。他坚持个人原则,在某种角度看,并不是完全在救国,而是为了保持他个人品行的高洁,他把个人原则看得比国家兴亡更为重要。就他所说,“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他不愿同浊同醉,那么救国必然遭遇重重困难,并且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懂得救国的人,他的方法过于直接,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不懂得变通。而最后对生命的放弃,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对自我的解脱,如果他真正想要救国的话,就不应该用死来解决,因为,死对他来说,是个人品德的维护,自我的解脱,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只能是奸臣当道的形式更为恶劣,让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死,并没有解决问题。虽然他曾试图想办法改善现状,但他并不是一个能把救国坚持到最后的人,他坚持的只是对个人品行的维护,似乎有点精神上的洁癖,他把这放在了救国的前面。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屈原并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他不懂得勾践的卧薪尝胆,不懂得忍辱负重,不懂得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包括个人的精神。
当自己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时,他选择逃避,放弃。虽然,他那种精神,从哲学上,人的个人修养上,是很值得敬畏的',但从客观实际来讲,并不适合。他在那样的状况下救国,改革就应该预料到有重重困难,并且事情的走向不能在他的计划之中,包括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能救国,能改革,短暂的丢弃个人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他却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原则。他本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但却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原则。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五
李xx,女,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18年8月进入赵家村委会工作,现任赵家村组织委员、赵家村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工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
她经常说,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这么快,我们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办法,扎实工作。同时,作为村里的党员干部,她觉得农民光靠这点土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她想把她养殖肉鸽致富的经验和做法分享给她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也多些收入,把日子过得好起来。为了使百姓认可养殖肉鸽这个项目,她利用假期外出深入学习养殖技术,并在2019年协调大黑镇信用社贷款进行规模扩建,把原来的500对肉食种鸽发展到1500对,收获了不小的成果。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同时她也获得了村民的'信任,陆续有附近的村民找她学习养殖技术,目前,已有5家肉鸽养殖场正式运营了。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六
引导语:文天祥是文学家、民族英雄,一表人材,体貌丰伟,下文就是他的英雄事迹简介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1236年(理宗端平三年)出生于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文天祥出生的前两年,蒙古汗国灭金后锋芒转向南京,发动了长达40年的战争。复杂**的社会,使文天祥从小就有了救国的抱负。一次他在县里一处祠庙中见到庐陵名人欧阳修、杨邦父、胡铨的遗像,听说他们的事迹,非常仰慕地说:“我将来的名字若不与他们并列,就不是大丈夫”。
文天祥一表人材,体貌丰伟,美誓如玉,秀眉长目,炯炯有神。他聪颖好学,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对策集英殿。针对理宗在位日久,朝政逐渐懈急,以“法天不息”为对,长达万余言,希望朝廷自强不息,富民强国。理宗闻后,亲自选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奏说:“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1259年(开庆元年),蒙古军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甚为恐惧,劝理宗迁都,朝廷上下没有人敢反对。当时文天祥是宁海节度判官,知道此事后,上书皇帝,坚决反对这种逃跑主义的主张,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一致抗元,并提出御敌之策。但董宋臣是理宗宠信的人,理宗对文天祥的奏疏置于一旁不理。
在政治腐败的南宋朝廷中,文天祥是一位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官吏。当时贾似道位居相位,权高势重,连皇帝都惧他三分。他陷害忠良,欺骗皇帝,并托病辞官,要挟度宗,度宗哭哭啼啼,要文天样起草挽留贾似道的文诰。文天祥秉笔直书,没有阿庚奉承贾似道的话,反而义正辞严地谴责他的过失。贾大为恼火,指使心腹弹劾文天祥。1275年恭帝德佑元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继续进攻南宋,逼近京城临安,恭帝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
在赣州(今江西赣县)任知州的文天样召募义兵3万多人,并拿出全部家产充作军费。他的朋友忧虑地劝阻说:“如今元兵三路大军进攻,其势汹汹,你以万名乌合之众抗击,与赶着群羊去同猛虎拼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回答道:“我也知道是这样,但今国家有难,竟然无人奋起解救,我最痛恨这样的事。所以我自不量力,愿以身殉国,激起天下忠臣义士抗元救国。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这样国家还是可以保全的”。文天祥率领这支部队开赴前线,保卫临安,并上书皇帝提出建立四镇以分散敌兵,解除临安之危的主张。可是腐朽的南宋王朝在投降主义者把持下,对文天祥四镇起兵的方略置之不理,反而对他的抗元斗争进行限制和打击。
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宋廷乱成一团,宰相陈宜中出逃。文天祥出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文天祥痛斥元军元帅伯颜无理进犯,要他们先撤兵后议和,伯颜扣留了文天样,想迫使其投降。在这同时,南宋王朝把持朝政的谢太后已遗散“勤王”军,委派使臣正式请降。伯颜见文天祥毫无投降之意,强行将他解往元京大都(今北京),与请降使臣一起北上。
途中文天祥机智脱险,历尽艰辛,辗转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一道继续坚持抗元。1277年率兵进人江西,江西各地纷纷响应。文天祥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进人会昌,在雩都大败元军,进而攻下兴国,收复赣州、吉州等州县多处。一时之间颇有复兴之势。但终因寡不敌众,连遭失败,只得退兵广东。1278年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
元将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他严辞拒绝说:“吾不能捍父母,乃数人叛父母,可乎?”在元兵押他由海道至崖山,经过珠江口外零丁洋时,文天祥想起江河破碎,抗战的失利和飘摇的身世,触景生情,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过零丁洋》以明志,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成为千百余年来激励人们为正义而献身的名言。1279年春,文天祥目睹了南宋最后一个小朝廷的灭亡。
元军在海战中大败宋军,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禺跳海而死。张世杰兵败突围遇台风落海牺牲,文天样被囚在敌船上,看到亡国惨状,向南痛哭,精神上倍受折磨,却又欲死不能。崖山被元军攻破后,元军大宴众兵将,张弘范又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尽了,你若能改变主意为朝廷效劳,仍然可作宰相。”文天祥悲愤而泣,说:“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张弘范无奈,只得遣兵将把他送往大都发落。
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软硬兼施,企图收买他,劝降的接踵而来。第一个是降元的南宋左丞相留梦炎,他企图用现身说法来劝降,被严厉痛斥。第二个是八岁的灜国公赵显(即宋恭帝,降元后被削去帝号,封为滚国公)。赵显不懂劝降,元朝只想利用旧的君臣关系来降服文天祥。文天祥见赵显到来,跪于地,痛哭流涕地说:“圣驾请回。”赵显见状,无话可说,只好怏怏而去。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在大殿上文天祥正气凛然,请求速死。忽必烈许以宰相或枢密使的高官,都被文天祥拒绝,他的最后回答是:愿意一死报国。
文天祥历经种种严酷考验,终不变节,写下了许多诗篇表达他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抗元到底的坚强决心,就连元朝人也为之“相顾动色,称为丈夫。“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文天祥以死报国,临刑时神色自若,毫无畏惧,向南跪拜从容就义,年仅47岁。就义之际他在衣带上留下《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不仅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民族英雄,而且是名垂千古的爱国文学家。他的诗、词、文章都写得很好,沉郁悲壮,直抒胸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的诗词是赤诚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励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于所遭险难及平生战友事迹,都作有诗歌,题名《指南京》,被誉为诗史。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诵。文天祥被囚禁的地方,是一间很小的土屋,潮湿阴暗,恶气熏人。他把那里的恶秽之气总括为水气、土气、日气、火气、水气、秽气七种。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很少有不得病的,但是文天祥却顽强地活下来,直到被害为止。他自己说,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恶气,是因为他有一种“浩然之气,”也就是“正气”。他说“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敌七,吾何患焉?”有了这种正气,就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抗击一切邪恶的侵袭。这也就是《正气歌》的主题思想。诗中从“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到“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集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浩然的正气和坚贞的节操,突出了全篇主题,展现出诗人光辉的思想和高尚的胸怀,展示了他崇高的精神面貌,把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的志士仁人有巨大的影响。
文天祥不仅写诗抒发胸臆,而且还采用宋代最流行的词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他在被押送大都的途中与同乡好友邓光荐“共患难者数月”,一路上时相唱和,写下了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醉江月》,慷慨激昂,苍凉悲壮。不仅表现了他“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的英雄气概,而且抒发了极为可贵的乐观主义豪情:“江流如此,方还有英杰”。
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成为我国历史上高风亮节的楷模。这种气节在《正气歌》中称之为正气,尽管这种正气留有封建时代的印记,既反映了历史的光彩,也显现了历史的阴影,然而它却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天样的浩然正气是永存的,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故事
祥兴元年(1278年)八月,刚刚即位不久的卫王赵禺封垂相文天祥为信国公,他想入朝息卫天子,未被批准,要他在外地抗击元兵。元兵在俘虏了宋恭帝、谢太后之后,大举南下,扫荡南宋的残余势力,一直打到广州。这年年底,文天祥屯兵潮阳(今属广东),会合邹讽、刘子俊等将领讨伐剧盗陈鼓、刘兴。
结果刘兴被击毙,陈鼓勾结元军进攻潮阳,而文天祥已移军海丰(今属广东),元军统帅张弘范派他的弟弟张弘正率兵追赶。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埋锅造饭,元兵突然而至,不及迎战,遂被元军俘虏。他吞脑子(一种毒药)自杀,没有成功。
邹讽自姻毙命,刘子俊自称是文天祥,希望文天祥能得机会逃走,不巧和文天祥相遇,二人各争真伪。元兵最后得知刘子俊是冒名顶替,便把他杀死,把文天祥押往潮阳去见张弘范。文天祥见了张弘范,昂然不拜,张弘范释其缚,以客礼待之。文天祥请求一死,张弘范不许,把他禁锢舟中。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兵乘舟追宋帝赵最于压山(今广东新会南),与张世杰率领的宋兵展开激战。张世杰有外甥在元军中,张弘范三次派他招降张世杰,张世杰不理,张弘范又命文天祥写信招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捍卫父母,却教人叛父母,可以吗?”张弘范仍固执地要求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便写了一首诗《过零丁洋》给他,其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句子,张弘范一笑置之。
二月间,压山失守,张世杰堕水溺死,陆秀夫抱着赵禺蹈海,宋朝的残余势力也已荡然不存。张弘范大摆宴席庆功,对文天祥说:“你国己亡,垂相忠孝已经尽了,能倾心事我朝,当不失为宰相。”文天祥法然出涕说:“国亡不能救,当臣子的死有余罪,岂能为逃性命而作贰臣!”张弘范知他是条铮铮汉子,也不难为他,派人把他押送燕京(北京市)。途经吉州(江西吉水)时,文天祥愤而绝食,八天不死,又重新进食。
十月间,文天祥被押至燕京,被安排在释馆,坐以待旦。蒙古人见他不肯屈服,把他移往兵马司,派兵看守。元丞相李罗在枢密院召见他,文天祥长揖不跪。蒙古人强迫他跪,他说:“南方人的礼节是作揖,北方人的礼节是下跪,我是南方人,行南方的礼节,为何要跪?”
李罗命左右拉他下跪,有的按头,有的按背。文天祥不屈,昂首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灭亡诛戮,哪代没有?天祥只因忠于宋室,才有今日,愿求早死。”学罗说:“你说有兴有废,请问从盘古至今,有几帝几王?”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天不是参加博学宏词科、神童科考试,哪有工夫细谈?”
李罗说:“你不肯说兴废事,请问自古以来有把土地、宗庙给人而自己逃走的吗?”文天祥说:“把国家拱手送人,是卖国之臣。卖国者因有利可图,必然不去,去者定非卖国之人。我前辞宰相不受,奉使出使你朝,遭到拘押。不久有贼臣献国投降,国亡当死,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度宗有两个儿子在浙东,我有老母在广东。”
李罗说:“放弃德佑皇帝的嗣君而立赵是、赵二王,这算忠吗?“文天祥说:“当此之时,社樱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樱着想。好比历史上跟随晋怀帝司马炽、晋憨帝司马邺向北去的不是忠臣,跟随晋元帝司马睿到南方去的才是忠臣。跟随徽宗、钦宗到北方者不是忠臣,跟随高宗南迁者才是忠臣。”李罗语塞。
停了片刻又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有所受命,算得名正言顺,而二王之立没有名分,应是篡位。”文天祥降,国亡当死,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度宗有两个儿子在浙东,我有老母在广东。”字罗说:“放弃德佑皇帝的嗣君而立赵是、赵二王,这算忠吗?”文天祥说:“当此之时,社樱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稷着想。好比历史上跟随晋怀帝司马炽、晋憨帝司马邺向北去的不是忠臣,跟随晋元帝司马睿到南方去的才是忠臣。跟随徽宗、钦宗到北方者不是忠臣,跟随高宗南迁者才是忠臣。”李罗语塞。
停了片刻又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有所受命,算得名正言顺,而二王之立没有名分,应是篡位。”文天祥反驳道:“景炎帝赵呈是度宗长子,德拓帝赵氟亲兄,不能说不正。他登极于德佑帝去位之后,不能说是篡。陈垂相宜中奉太皇太后之命拥立二王,不能说是无所受命。”李罗等无话可说,仍说二王没有天授之命。
文天祥说:“皇天赞成,众望所归,虽无传授之命,推戴拥立,有何不可?”学罗大怒道:“你拥立二王,建立了什么功劳?”文天祥道:“立君以存宗庙社翟,君存一日我尽一日臣子之责,要什么功劳!”学罗不屑他说:“既知立二王建不了什么功劳,为何还要拥立?”文天祥道:“父母有病,虽明知不能治愈,也没有不下药之理,那是尽人子之心,不能治愈,那是天命!天样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说!”李罗欲杀死天祥,元世祖忽必烈没有同意。
又把文天祥召来说:“把你事宋的忠心用来事我,当封你为垂相。”文天祥说:“天祥为宋朝宰相,岂能事二姓?愿赐之一死!”元世祖不忍,没有答应。他身边的人再三摔掇,元世祖便下诏杀文天祥于柴市,但过了一会儿又后悔了,派人制止,已来不及了。
来揭秘吧据悉文天祥被押至柴市,观者万人。临刑前,文天祥态度从容,问市人哪个方向是南面,有人指出后,他向南再拜说:“我的事办完了。”引颈受戮,颜色不变,享年四十七岁。他的衣带中有一篇赞(文体的一种,多用韵文写成),上面写道:“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就义这天,大风扬尘,天空阴霆。元世祖在宫中叹息说:“好男子,不为我用,杀掉太可惜了。”文天祥之妻欧阳氏说:“我丈夫不负国家,我岂能负丈夫!”遂自刎而死。文天祥的两个儿子也自杀身亡。文天祥不愧为民族英雄,他的高风亮节,至今仍激励着人们。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七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八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老院士总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教职员工见到他都主动打招呼,就连一些家属认识他的也能聊几句。这是钱七虎留给很多人的印象。
然而,很多学生提起师从钱七虎的经历,却觉得是“痛苦而有收获的煎熬”,因为他们经常会受到导师的批评。对学生的论文,钱七虎总是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推敲,提出修改意见。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钱七虎常常对他的学生们说。
陆军工程大学某实验室教授赵跃堂是钱七虎的得意弟子,他多次谈起自己博士论文修改答辩的故事。
“不能仅仅是为了拿到学位,你的科研成果是要运用到实践中的,理论和技术都要能立得住、经得起实践检验。”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赵跃堂的论文先后做了4次较大调整。
1996年,当赵跃堂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第7次修改稿交给导师钱七虎时,钱七虎正好动身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半个月后,钱七虎开完会返回南京,赵跃堂拿到了自己的论文,发现上面写满了蝇头小字,从观点、公式到表格、数据,200多页的论文几乎每页都有增减和修改。
原来,答辩日期临近,钱七虎带着学生论文去开会。会议活动繁忙,直到晚上10点夜深人静以后,钱七虎才坐在台灯下,逐字逐句地修改推敲学生的论文,有几天一直改到凌晨。
教学科研生涯中,钱七虎始终把倾心育人、提携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科研学术中,钱七虎从不争名争利。在他的启发、指导和设计下,很多科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但在获奖排名的时候,他总是推让。
熟悉钱七虎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项不成文的“规矩”:每年都要举办几场特殊的“学术民主生活会”。会上,老中青科研人员“三代同堂”,围绕学术前沿或科研难点展开研讨。在他带领的团队中,许多科研项目由年轻人担纲完成,许多专家已经成为该领域学科带头人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
就是靠这些一点一滴的努力,钱七虎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人才培养体系。
钱七虎用自己的奖金和工资设立“瑾晖”基金,长期资助烈士子女和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帮助不少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2019年,钱七虎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重点资助西部和少数民族的贫困学子。
“黄卷青灯伏书案,披繁星,戴骄阳。三尺讲台八千日,传师道,育儒将……”这是学生吕亚茹为导师钱七虎写的一首词,也是对他的一个评价。他说,自己很庆幸遇到了钱老师,让他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而钱老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一生做了很多课题、搞了很多研究,但培养人才始终是我最大的课题。”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简介篇九
杜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贵州湄潭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2015年6月他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行动,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为战友安危舍身忘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处处叫响“让我来”。2018年10月在排雷作业时突遇爆炸,将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身受重伤,永远失去双眼双手。荣立一等功1次,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
2015年6月,陆军某扫雷大队组建,任务是为边疆人民彻底扫除雷患。杜富国第一时间向连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参加排雷,义无反顾赶赴扫雷战场。他始终把坚决落实号令指示作为行动指南,想的最多的是早日还边疆人民一个安宁,做的最多的是带头冲锋雷场扫除“雷患”,用青春印记践行了听党指挥、为民扫雷的忠贞誓言。
3年多来,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生活乐园。
重担面前“让我来”,为使命砺绝技奋勇争先,杜富国始终把使命责任和人民期盼铭记在心头、挑在肩上,一心勤学苦练、一路奔跑追梦,锻造一身挑重担、打头阵、叫得响的过硬本领,被全队战友誉为“全能雷神”。他打破固有逐点逐片爆破作业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块同步作业的方法,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广泛推广,被大家称为“田字切割法”;探测作业中,他逐渐摸索出“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的搜排要诀,极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精度;运输弹体时,他对排除的爆炸物按规格尺寸和性能种类进行合理区分,手工制作了10种装运沙箱,较好地提升了搬运效益和安全系数。杜富国凭借平时扎实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铺设了一条条“安全道”。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雷场就是战场,谁多排一颗雷,经受的危险就会多一分。杜富国经常是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雷大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杜富国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就在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巨响传来,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在重症监护室醒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艾岩怎么样”,得知他身体无恙后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
杜富国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战士,始终把吃苦受累、攻坚克难当成砥砺成长的法宝途径,把真情博爱、解急帮难当成彰显价值的生活习惯,把奋不顾身、牺牲奉献当成践行宗旨的责任追求,成为广大官兵和驻地群众阳光温暖的符号。领导眼中,他是踏实肯干的可靠人。来到扫雷队,面对苦活脏活累活他从来不讲价钱、不嫌麻烦。战友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
每当战友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总是设身处地的急人之急,是战友们口中的“暖男阿杜”。群众心中,他是救灾扫雷的大英雄。去年9月2日凌晨,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在搜救过程中,杜富国不顾个人安危救出12名被困在宿舍楼2楼的中小学生,背出19名被困老人和2名护工。他英勇负伤后,猛硐乡乡长盘院华接受采访时流着泪说,“全乡2万亩茶园,8000亩在雷区,群众都被炸怕了。杜富国救的不只是艾岩,还有全乡的百姓”。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词讲道:“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虽然再也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但他坚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信念、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
杜富国负伤后的坚强,让主治医生陈雪松深感钦佩和震撼:“我们当医生的见多了伤残生死,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坚强的战士。”失去双手的杜富国,偶尔感到“手指头”还会痛,这种“幻觉痛”是一种折磨,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疼。告知杜富国失去双眼的真实伤情时,大队领导专门邀请昆明疗养院心理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方案一套都没用上,杜富国反而以自身的坚强和乐观安慰家人和战友。
通过这次线上寻访,我了解了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大力发扬忠于使命、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向杜富国致敬,向每一位甘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