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教思想论文(通用14篇)
人生是一场不断总结和学习的旅程,总结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严谨认真,避免主观个人情感的干扰。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佛教思想论文篇一
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以智慧和慈悲为核心理念。我一直以来都对佛教颇为关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佛教的理解和体悟,希望能够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和思考。
首先,佛教教义中最重要也是最令我着迷的是“缘起性空”的思想。佛陀教导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个道理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看到了世间事物背后的真相。在这个多元且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把自己视为万物的中心,以为自己能够掌握和改变一切。然而,佛陀告诫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每一刻的偶然和缘分,感恩世间的万物,学会接受和放下。
其次,慈悲和无私是佛教教义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佛陀教导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和怜悯众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愈演愈烈,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漠和自私。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佛教的慈悲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我通过修行和体验,逐渐明白了慈悲的力量和价值。慈悲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求,也能帮助我们减轻自身的痛苦。只有通过关心和帮助他人,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还有一点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佛陀教导我们要摒弃欲望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追求更多的金钱、地位和物质,但这种追求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痛苦和不满。佛陀告诉我们,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放下欲望,我们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我通过冥想和修行,体验到了欲望减少带来的内心宁静和自在。在陪伴我人生许多年的一个信徒朋友的陪同下,我了解到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佛陀的教导,放下欲望,过简朴、平和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到更加自在和快乐。
最后,我认为佛教的真正价值在于不仅仅是个人修行,也需要扩大到社会和世界的关怀。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解脱,也要关心他人的福祉。而且,佛教追求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快乐和解脱,也要为未来的美好世界做出贡献。正如佛陀所说,“种下福德,必将收获福德。”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善行,我们才能影响他人从而影响整个世界。
在总结中,佛教教义给了我许多深思和启示。缘起性空的道理让我看到了事物背后的真相,学会珍惜每一刻的缘分;慈悲和无私的价值观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来自于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而且,佛教的价值不仅是个人的修行,也涉及到社会和世界的关怀。我希望通过我的体会和思考,能够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和思想,为世界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佛教思想论文篇二
佛教思想课程,是一门让人们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信仰和实践的课程。这门课程使我深入了解了佛教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让我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以一种新的角度看待生活,对我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之后,我认为,佛教思想课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使人们不再迷失于平凡的生活,而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和磨难。
第一段:佛教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佛教是一个追求真理、自我超越的修行之道。佛教思想讲究人性的升华,通过慈悲、智慧、戒律等手段,脱离人间的苦恼,达到精神上的和谐与完善。通过学习佛教思想,我逐渐明白了人生的意义,而不再仅仅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在生活中,我会主动思考,用佛法之道去引导自己的思想,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升华,并从中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第二段:佛教思想引领人们的价值观
佛教的价值观在很多方面都跟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同。比如,“因果报应”就是佛教思想的一大重要特征,而这一特点与现代社会的法治准则是很相似的。通过这一思想,人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避免行为的过激和冲动。同时,在佛教的思想下,人们也注重了“随缘”,即相信宿命,并因此对失败、失去等情形更持平和态度。
第三段:佛教思想让人们重塑态度
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己的思想和心情。而佛教思想则是向着正面生活,走向善良品行。佛教思想教我们放下包袱,减轻心灵的负担,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变得更加平静。这种轻松和宁静的态度使我更加亲近佛是我,“放下一切,归于平静”,不在过于纠结于外在的困扰和烦恼。
第四段:佛教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佛教思想的实际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说,当我们遇到重大困难时,应该保持心境平静,不应过于抱怨和灰心;当我们遇到误解和矛盾时,应该以心善对人,不要过于直接和暴躁;当身体受到疾病困扰时,应该看待它如同风景,依然要保持平和安静的心态。
第五段:个人经验和对未来的打算
佛教思想课程的深入学习,让我对人生和事物的看法有了更多的启迪,也让我向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境界迈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佛教思想的关注,以平静宽容、理性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助人,回馈社会,让佛教思想真正地影响到我和身边的人们,让他们在与佛教思想相符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获得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的信心和勇气。
佛教思想论文篇三
摘要:宫体诗创作之所以能够自成一体,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学者们对宫体诗之义界多有研究,倘以“新变”二字为着眼点,则可从宫体诗的内容、形式、功用三方面进一步审视佛教在其新变中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宫体诗;新变;佛教;原因
宫体诗自梁陈风靡而至唐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者们对它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角度不断翻新且有了“正身”之说。佛教与南朝各文学现象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宫体诗与佛教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宫体诗产生的思想根源,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申而论之。
一、宫体诗形式新变说与佛教之经籍转读
(一)宫体诗日臻完善的诗体
宫体诗歌作为南朝时的文体形式之一,其诗体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具有了格律诗的雏形,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对偶和声律两个方面。归青在其《南朝宫体诗研究》一书中,曾经对宫体诗的对偶进行了精确而严密的统计,显现宫体诗歌的对偶已经非常普遍。在宫体诗的声律方面,他也给出了比较详实的两个表格——“宫体诗律句统计表”和“宫体诗律联统计表”,可发现律诗律句比率皆在60%之上。
在众多的宫体诗中,都具备了新变形式的美,我们可例举来分析。
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裙宜细简,画屟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萧纲《戏赠丽人》)
从词性上来看,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属对工整;从字义上来看,也是遥相辉映的,如“罗裙—画屟”等之对,都具有着相同的色调,从而形成了和谐对称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创作主体在形式上的求新,即“形式新变说”。
(二)佛教中的经籍转读
南朝时佛教的传入对文学产生了影响,这一观点是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永明体的产生与佛教关系密切便是观点之一,尤其是在“四声八病”说的提出与佛教转读的.关系分析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相洲在其《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一文中,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切实的总结论证。美籍汉学家梅祖麟、梅维恒的《梵文诗律和声病说对齐梁诗律形成的影响》一文中有重要的概括。由此可知,佛经的转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声律学说,但它并不是永明体产生的根源。
(三)经由永明的传递
那么再来看永明体和宫体诗歌两者之间的潜移默化,作为前后出现的两种诗体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永明体产生于南朝的齐代,永明即是齐武帝的年号。沈约、王融等人考辩四声,并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强调声韵、平仄和对仗等,永明体的产生是近体诗演变的关键性的转折。宫体诗作为永明体和唐格律诗之间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的发轫期的产物,它在永明体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近体诗。“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这一描述体现出来了宫体诗的创作对永明体的超越,以及对于近体诗形成的推动作用。永明体的产生得益于佛教,但佛教并不是永明体的源头,而作为永明体之后形式日臻成熟的宫体诗,显然也相应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二、诗“言志”与“娱情”中的儒与佛
(一)儒家“言志”诗教观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文论家们对于诗歌功能的约定俗成似的体认,在较早的典籍中便记载了这种功能,如“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们对于诗与志的功能也有着独到的理解,其诗教观念仍然是归于志的,归于的是“仁义礼智信”的旨趣所归。
(二)佛家“行思”分离论
佛教传入之后,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迅速地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从而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分庭抗礼的局面。任何一种思想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磨合,佛教亦是如此,它在一方面依顺于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比如说“忠”、“孝”等礼制法则,另一方面则激发了潜于“忠孝”礼制规范压制之下的人之情。对此,它采用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行思“进行了分离,即是上边所提到的“秽解脱法”。梁时的君主对于佛教是倍加推崇的,他们热衷于这种新的宗教思想,这也推动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融入,加速了这种行思的分离。作为宫体诗歌创作源头的梁代宫廷对于佛教的求新,也相应的体现在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中。
(三)宫体诗“情”、“志”的对立
在宫体诗之前出现的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虽然已有了咏物的娱乐性,但是仍将怀抱寄托其中,并没有完全做到“情志”的分离。宫体诗创作则完全将传统诗歌的言志功能转换为了娱情,这是由佛教传入而引发的,是与儒家诗教观是相背离的,所以体现出了佛与儒的争锋。首先,对于宫体诗的创作主体来说,他们以诗来娱情而非寄志,统治者对于情志的分离也持着赞同的态度。其次,当代和后代对于宫体诗的评价往往也是以儒家的言志来作为标准,从中也可以体现出宫体诗对于言志的脱离。如《梁书·卷四》的史官评论。
统上而观,佛教在宫体诗的新变作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宫体诗的艳情内容的变化,还是宫体诗歌形式的变化,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佛教所带给宫体诗质的飞跃便在于诗歌功能的突变,由儒家的言志到宫体的娱情,其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激发。宫体诗正是佛儒思想明暗相斗的结果,体现了佛与儒的争锋!
参考文献:
[1]普慧著.《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版
[3]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文艺研究》,第3期
佛教思想论文篇四
在所有佛教经典中,《华严经》《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0册,本书所论主要依据此本。
另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60卷本,大正藏第9册。体系雄阔,义海赡博,气势恢弘,妙喻纷呈,机语隽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哲学体系,对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机锋公案、禅宗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探讨《华严经》、华严宗的禅悟内涵对禅宗思想的影响,是佛教史、禅宗史上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
华严禅思华严禅思:为行文简洁,本书使用“华严”一词,视语境不同,或指《华严经》,或指华严宗,或兼括二者。的根本特征是圆融。表达圆融妙喻的是《华严经》中奇妙的帝释天之网。它取材于印度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显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圆融是华严的至境,也是禅的至境。表达圆融境的禅思禅诗,彰显出珠光交映、重重无尽、圆融谐和的美感特质。
一、《华严经》的禅悟内涵
华严思维,是大乘圆教的悟性思维,蕴含着丰厚的禅悟内涵。对《华严经》的禅悟内涵,可以从梦幻泡影的大乘空观、消除分别的不二法门、绝言离相的禅悟智慧三个方面来探讨。
1.梦幻泡影的大乘空观
《华严经》精譬地表达了大乘空观思想。经文指出,只要体证到过现未三际的空性,则万法无从安立,不执假有,不溺顽空,即可见性成佛:“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华严经》卷17。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80卷本《华严经》。晋译华严以“晋译”标明。《华严经》以丰富的象征,表达了对空的体证。其中最为常用的譬喻有:
其一,梦幻光影。《华严经》卷2:“佛观世法如光影。”卷61:“知诸法门悉皆如幻,一切众生悉皆如梦,一切如来悉皆如影,一切言语悉皆如响,一切诸法悉皆如化。”梦幻光影,当体即空。菩萨解脱的智者观察诸法,如梦幻光影,便不会执着痴迷,不会心逐境转,而保持心灵的空明与自由。
其二,音声谷响。《华严经》卷15云:“观声缘起如谷响,是故得成此光明。”晋译卷28:“解了一切世,种种诸音声。了知音声性,常乐寂静地。明解诸世间,一切悉如响。犹如语言道,宣明种种法。众生乐染著,虚妄之音声。如彼音声相,世间亦如是。”音声谷响,当体即空。以此心境观照尘寰万象,便可闹中取静,喧中得寂,自在洒脱,无牵无著。
其三,阳焰泡沫。《华严经》卷15:“诸有如梦如阳焰,亦如浮云水中月。”卷60:“如有见阳焰,想之以为水。驰逐不得饮,展转更增渴。……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热时焰,诸行如芭蕉。心识犹如幻,示现种种事。”阳焰泡沫等本是众缘合成,系幻觉所生,痴迷众生执幻成真,求之不得,徒增渴爱。菩萨洞知其幻,欲想自灭。
其四,画图彩色。《华严经》卷10:“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卷19:“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灵是一个技法娴熟的绘画大师,世间的种种形色都是它的绘画,没有一件东西不是由它所生。心佛及众生之所以无差别,在于它们都是世间现象,因此都虚妄不实。
《华严经》有着天才的想像力,充斥着精彩绝伦的譬喻,表达了对空的直观体证。经文所描绘的一切诸法,均虚幻不实,为华严的性空缘起奠定了基础。
2.消除分别的不二法门
《华严经》强调要对一切法“离分别”卷2,提倡不二法门:“若于佛法中,其心随平等,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晋译卷5“二”指相对的观念,又叫“边想”、“二边”。相对的观念产生于分别心,而分别心是痛苦的根源。《华严经》通过对十二因缘的深邃感悟,形象地描绘了由于分别而产生的生死轮回因果链。为了斩断轮回之链,经文反复强调要不生分别心,离绝相对念。这种不二,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离绝一多之类的世俗常情的相对观念:“寂然不动离边想,是名善入如来智。”卷5“普见于诸法,二边皆舍离。”卷13“不动离二边,此是如来智。……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无有一与多,是名随佛教。”同上一多之类的相对观念是世俗常情,修行的第一步就要将之断绝。
其次,要离绝解缚之类的学佛初阶的相对观念。“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一俱不可得。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实,不知圣妙道。”卷17臻于学佛初阶者,离绝世俗分别念,追求涅槃圣境。殊不知轮回生死固然未悟,执着涅槃同样沉迷:“离诸分别心不动,善了如来之境界。……能所分别二俱离,杂染清净无所取。若缚若解智悉忘,但愿普与众生乐。”卷19“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著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卷37离诸分别的心灵如同虚空,绝能所,超染净,忘解缚,泯有无。如果高推圣境,就会坠入解脱深坑,陷于新的执着。
3.绝言离相的禅定智慧
“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卷17按照《华严经》的观点,言语是幻法,作为幻法的言语不能表征真如实相。并且,言语与分别总是联系在一起,“一切言语,皆从觉观而生,才有觉观,便形纹彩,发萌芽于境上,起兆朕于心中。心境对治,便为质碍。”《宗镜录》卷40要想体证真如,必须离绝言语。但是,离绝言语并不等于不使用言语,超越形相不等于不使用形相:“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卷29扬弃言语、形相的深层意蕴乃是扬弃言语、形相的分别性指向,而要摆脱言语、形相的分别性指向,往往又必须使用带有分别性指向的言语、形相:
由此可见,“言”即“无言”,何妨言满世间;“诸相”非“相”,不碍万象纷纭。
二、华严宗的禅悟思维
以《华严经》为宗经,对《华严经》进行研究、持受、弘扬,中国佛学史上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佛学宗派,这就是华严宗。华严宗在汲取《华严经》禅悟内涵的基础上,对圆融境界予以特别强调,并集中体现于“事事无碍”、“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禅悟思维中。其中最能体现华严宗特色的,是事事无碍的现象圆融论,它彻底取消了生佛诸法的界限,将人类精神、审美感悟,提升到圆融互摄、恢弘雄阔、重重无尽的境界。
1.华严的缘起观
佛教各宗都承认事物或现象均依据特定条件而产生、变化和毁灭,缘集则有,缘散则无。《华严经》卷44:“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起。”大乘空观观照下的诸般事物,因为是各种因缘条件和合所生,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因此万法皆由缘而起。这种由于自性空而产生的缘起,也叫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宗镜录》卷8:“一切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从缘生。缘生之法,本无自体。依心所现,悉皆无性。以缘生故无性,以无性故缘生。”诸法缘起性空,没有自性,这就避免了万物因有自性而势必互相妨碍的理论困难。缘起是佛教各派遵循的基本原理。华严缘起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1净心缘起
《华严经》把一切诸法视为法身佛的体现,清净法身充满世界,一切众生都是清净佛智的体现,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华严经》卷51:“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众生具足如来智慧,却又显现杂染之身,受轮回之苦,这是迷妄执着的结果。只要离弃迷妄颠倒想,彻悟自身中的如来智慧,就会与佛无异。依妄为众生,离妄则为佛。将佛性看作是本明纯净、毫无杂染的清净至善的圆明体,是华严宗佛教学说的特点所在。华严宗认为一切凡圣诸法、有情无情,都是清净佛智、如来藏自心的体现,这就是“净心缘起”说。
但是,纯净至善的本觉为什么会产生迷妄众生乃至于地狱、饿鬼等恶法?这是净心缘起说所遭遇到的难题。依《游心法界记》,法藏在论及事理圆融时,分为两门,一为心真如门,一为心生灭门。心真如为理即真谛,而心生灭为事即俗谛。法藏谓此等理事即真俗二谛圆满融通,而不相隔碍。宗密解释为:
这仍然是以《起信论》的心具真如门、生灭门之义,来解释不变的灵妙真心随缘而起生灭变化。这是华严宗对本觉真心如何生起凡俗众生乃至杂染诸法的最系统解释。对此澄观也从迷悟的角度加以解释。他说,众生与佛,原本无二,由于迷悟不同,导致了众生与佛的区别。迷真起妄,故假号众生,体妄即真,众生即是佛。《大华严经略策》:“迷真起妄,假号众生;体妄即真,故称为佛。”大正藏第36册。参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思想史·隋唐》第216~218页。
2性起缘起
性起说是华严哲学的核心。性起说与以往的缘起说不同之处在于,它着重从人的先天本质上立论。法藏《华严经问答》卷上说,缘起说是“法从缘而起”,缘指事物法赖以产生的条件,“起”指产生或生起;而性起则是“以不起为起”,依本体而显现一切现象,不需要任何条件。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本体直接的、全部的显现,它们的生起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性起缘起说强调现象不待缘而产生,强调本体及本体所显现的现象绝对实在,永恒不变。法藏以性起观点解释缘起。为了避免“缘起”词义的混乱,法藏将之分为“三乘”和“一乘”两种:“三乘缘起者,缘集有,缘散即无。一乘缘起即不尔,缘合不有,缘散不无。”《华严经问答》卷上在法藏看来,一切现象都是佛智慧本体佛性、一心、法界的作用或表现,均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容摄、相互平等的和谐统一中。据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以及其他学者的看法,“性起说”强调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用“一与一切”解决了本体与作用、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兼有表征本体与作用、现象与现象的两层意义。在表征本体与作用时,它所说明的是本体显现各种各样的事物具有相同的本质,强调的是本体与作用、本质与现象的等同;在表征现象与现象时,它所说明的是现象间的主伴关系,既强调部分与部分的'协调,也强调整体与每一部分的依存。
其次,用“以不起为起”说明本体世界与现象界、解脱界与轮回界的关系。性起说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佛性是真实的、绝对的存在,它所直接显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同样也是真实、绝对的存在。因此它所描述的世界,既是现象界又是本体界,既是轮回界又是解脱界,但它的重点,则是将现实世界作为人生终极归宿,正如延寿所云:“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自性清净圆明体,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烛,故曰圆明。”《宗镜录》卷1智俨指出:“佛性者,是一切凡圣因。一切凡圣皆从佛性而得生长。”《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佛性是一切众生之因、之体。智俨还譬喻说佛性有如一个无上大池,各条河流都从池中流出,河流虽别,水体全同;佛性又如泥土,瓦片虽异,泥土无殊。不仅有情众生是佛性的体现,而且一切理事、世间现象,也是佛性的显现。法藏也强调佛性是一自性清净圆明体,其《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云:“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以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烛,故曰圆明。”
其三,以“事事无碍”说明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间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和谐统一关系。从事与事融通和谐,逐一推展到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无碍关系,即是“重重无尽”。在这个意义上,性起缘起又叫“无尽缘起”。
2.四法界
“四法界”是在法界观的基础上创立的。法界观系华严初祖杜顺大师所立。“法界”指所观之境,“观”指所观之心。“法界三观”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与周遍含容观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
1真空观。凡夫见色为实色,执空为断空,遂沦于边见。真空观使人观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亦即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无碍,空有一如,从而摆脱情尘欲累。
2理事无碍观。理事无碍观先使理融于事,最后以事融于理,使事理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为无碍。杜顺认为,虽然有些学者能够体证真空之理,但对事却未能尽了,故开立此门,使各种事理均能炳现无碍,双融相即。若仅观于事相,则会起入世恋世之心,而执着于享乐境。若仅观于理体,则易起出世厌世之心,而喜爱无漏小果。理事并观,心无所执,自能悲智双运。
3周遍含容观。“周遍”指遍于一切色非色处,“含容”指包容无外。此观以事望事,使观全事之理均能随同事法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亦能随同理法而一一可容。事事之间能遍能摄,交参自在,一多无碍,大小相容。
法界三观中有关理事无碍的理论是进入周遍含容观事事无碍的关键。法藏名本体世界为“理法界”,现象世界为“事法界”。理法界总摄事法界,事法界反映理法界,故为理中事、事中理。
澄观大师在法界观的基础上,创立了四法界之说《华严法界玄镜》卷1。所谓四法界是:“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澄观《华严法界玄镜》卷1它是华严宗人用来说明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的理论。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分为四种层次。
1事法界。各种事物皆由因缘而生,各有其区别与界限,故名“法界”。“事法界”指生灭纷纭、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现象界,即具体的、局部的事物。世俗认识的特征,是以事物之差别性或特殊性作为认识的对象,这是情计之境,虽有而非实,不属佛智范围。
2理法界。相当于法界三观中的“真空观”。“理法界”据宗密《注法界观门》,是无尽事法,同一理性,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本体皆为真如,平等无别。如如不动的本体界,是超出思虑与言筌的不可思议境。然此境界尚未显发真如妙用,故并不完全。
3理事无碍法界。相当于法界三观中的理事无碍观。“理”即理体,“事”即事法。宇宙的差别事相与如如不动的本体界之间有相即相入的关系。“理”之与“事”,本体与现象,诸法与实相是一而非二,如波即水,水即波,相互交彻,圆融无碍。本体无自性,须藉事显发;而一切万象,皆为真如理体的随缘变现。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故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圆融交涉。澄观《华严法界玄镜》卷1:“理无形相,全在相中。”大正藏第45册。法藏《华严策林》:“全收事全夺事而为理”,谓理由事相而显;“事非别事,物具理而为事”,谓事虽参差,全揽理而成。大正藏第45册。法藏《游心法界记》云:“空是不灭有之空,即空而常有;有是不异空之有,即有而常空。”有而常空,故有即不有,破斥有边之有;空而常有,故空即不空,破斥无边之无。将两边同时破斥,即是空有无二。但理事无碍法界虽然层次较高,尚非佛智之最高认识。
4事事无碍法界。相当于法界三观中的周遍含容观。“事事”指各个具体事物。世间万事万物虽各具差别,都是同一理体的随缘显现,故在本体上相同。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都相入相即,圆融无碍。
事事无碍法界是华严的最高境界。华严宗指出,宇宙万象皆由理所显现,其所显现的诸法也是融通无碍的。譬如离波无水,离水无波,水波无碍,水和水、波和波也无碍。每一事物都是理的显现,事与事之间,也都相融相即,此时不必再靠理来作为圆融和谐、无碍自在的媒介。“倘若宇宙间的每一个现象都是本体时,或每一本体变为现象时,则每一样东西都是实在的东西,每一种法都是绝对的法,这时整个宇宙都可以收摄在一个现象之中,所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到了那时候,就已经没有人我、是非、善恶、好坏、美丑的分别,一切的一切都是圆满圆满、平等平等的佛陀境界。”慧润《华严哲学的现代意义》,《华严思想论集》第72页。可见,事事无碍法界反映了华严宗人对宇宙实相最基本的看法,表现出了华严宗人调和、消除一切差异、对立、矛盾,以摆脱、超越各种烦恼、困惑、痛苦的愿望。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在思想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事事无碍的最主要特征是要“超脱以如来藏性清净心为主的《起信论》的范畴,要以能证入果上妙境为究竟法门。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消除唯心性论的见解,而廓彻于事事无碍”。杨政河《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第491页,慧炬出版社1980年版。又日本学者镰田茂雄《中国华严思想史研究》第553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65年版,也曾注意到法藏系为脱离此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主之《起信论》的思想,而贯彻其现象圆融论的思想;吉津宜英《华严一乘思想研究》第373页大东出版社1991年版、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第144页平乐寺书店1992年版均采同样之说法。参见邓克铭《法藏之心识观的特色》,《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第244页。从中国哲学史的体系范畴演进的角度来看,事事无碍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哲学长期以‘体用’为中心范畴的一大纠正,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杜继文《中国华严宗通史·序言》第3页。由于这种观念凝聚着深邃的禅悟思维因素,即使华严宗的传人对此也不易领受,如法藏的上首弟子慧苑以“理性融通”来了解“事事无碍”法界,以真性来说明“事事无碍”,视“事事无碍”乃法性力或神通变化所致,而非直接的现象圆融论。由于慧苑将“缘起相由”与“理性融通”相混淆,混淆了“事事无碍”与“理事无碍”,从而招致了澄观的激烈批评。
3.十玄无碍
《华严经》着重阐发众生皆可成佛的义理,《净行品》描述佛的最高境界说:“彼一尘内众多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或复有成或有坏,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旷野热时焰,或如天上因陀网。如一尘中所示现,一切微尘悉亦然。”卷14一粒微尘中有无量刹世界,而无量世界又各各具有染净、广狭、有佛无佛等不同情形,犹如“帝网”。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缀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珠影,并能映现出其他宝珠内所含摄的无数珠影。珠光交相辉映,彼此互摄,重叠无穷。这绚丽壮观的图景,使“帝网”成为华严十玄最著名的譬喻。
十玄门的设立继承了《华严经》的思维成果。《华严经》在阐发义理时,常用“十对”名目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之间互相圆融、互相依存和无穷无尽的关系。华严宗人继承这种形式,用“十”来论述佛教的教义和各种问题,于是“十”便成了华严宗立数的准则:“所以说十者,欲应圆数显无尽故。”《华严一乘教分齐章》卷4“所以举十门者,成其无尽义也。”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在华严宗看来,十是圆满之数,能显示“重重无尽”的奥义。
华严宗人智俨、法藏正是根据《华严经》的理论,采用十的立数方法,构建起“十玄”之说。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首先建构起“十玄”理论,是为古十玄;法藏继承并发展了智俨的十玄说,在《华严经探玄记》中,对智俨十玄作了改进,把“诸藏纯杂具德门”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把“唯心回转善成门”改为“主伴圆明具德门”,是为“新十玄”。十玄说是从多种角度阐发事物之间相入相即的圆融关系。新十玄的涵义是:
1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一切诸法,从时间上看,同时产生,相依相资,三世相摄,而不坏三世相。杨政河《华严法界缘起观简释》:“以时间来看,现在的万有不离过去的万有而别存,不离开未来的万有而孤立,因此现在具足过未,于过去具足现未,于未来具足过现,三世诸法毕竟相依相资,相续相摄,故三世是一时,这叫同时具足。”《华严思想论集》第182页从空间上看,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相即相入,毫不相乱。进入同时具足相应门时,整个世界的全貌,是无时空差异的、相互依存的统一世界,这只有在华严“海印三昧”中才能显现出来。法藏《妄尽还源观》:“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当佛进入“海印三昧”时,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都同时在一心中映现,犹如深渊大海,湛然映现一切景象。这是华严宗十玄无碍的总法门,是华严宗人观察世界的总体构架。晋译卷35:“三世一切劫,佛刹及诸法。诸根心心所,一切虚妄法。于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现。是故说菩提,无量无有边。”为本门之经证。
2广狭自在无碍门。每一现象一方面能够普遍适应一切现象广,一方面仍然保持自身的本性狭。每一现象同时具有广狭两个不同方面,自在自足,无障无碍,是为“广狭自在无碍门”。《华严经》卷77善财赞叹弥勒楼阁云:“是不动本处能普诣一切佛刹而庄严者之所住处。”卷76摩耶夫人云:“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逾本,然其实已超诸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为本门经证。
3一多相容不同门。“一”为整体,“多”为部分。整体与部分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既有相容性,又有相异性。一物与多物相容相摄,多能容一,一能容多。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各自光线,无所障碍,不失自用。《华严经》卷10:“此世界海中,刹种难思议。一一皆自在,各各无杂乱。”晋译卷4:“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尔然。”为本门之经证。
4诸法相即自在门。本门着重讲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相即而又相异关系。宇宙万物本体同一,任何一物都可以遍摄他物,因此任何一物也就是其他一切事物,所有事物都是相即同一的。“相即”意为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物物不二,事事一如。晋译卷10:“如金及金色,其性无差别。如是法非法,其性无有异。”《华严经》卷16:“一即是多多即一。”为本门之经证。各种现象既能相互融合,又能在融合中保持自己本身具有的特点。陈荣灼《“即”之分析——简别佛教“同一性”哲学诸型态》谓:“华严宗所了解的‘即’或‘同一性’是黑格尔所说的‘具体的同一性’”,“理由在于‘同体门’包含‘异体门’,而且必须包含‘异体门’,否则就不是‘同体门’——若是排斥‘异体门’便不能成为‘同体门’。而其中‘同体’相当于‘相即’或‘统一’的一面,‘异体’相当于‘相入’或‘对立’、‘差别’的一面。”见《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创刊号第7页、第8页。
5秘密隐显俱成门。事物同时具备隐显两种形相,隐密是里面,显了是表面,隐不离显,显不离隐,隐显俱成,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显密性质虽是不同,而能相即无碍。《华严经》卷19:“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住天宫。如来普安住,一切诸国土。”为本门之经证。《宗镜录》卷28:“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
6微细相容安立门。毛端集刹国,须弥纳芥子,即使是极其微细的事物也都能包容庞大的事物。大小不同,相容无碍。万法虽相即相入相容无碍,但是万法自相不坏,丝毫都不受影响。所含之大,不坏大相;所容之多,不改多相。晋译卷3:“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华严经》卷68:“一一毛孔内,示现无量刹。”为本门之经证。《宗镜录》卷38:“若诸门隐映,互相显发,重重复重重,成其无尽者,即是帝网门中摄。若诸门一时炳然齐现,犹如束箭,齐头显现,不相妨碍者,即是此微细门中摄。”
7因陀罗网境界门。一个事物包含了无数的事物,小与大、少与多互相渗透、包容,交互涉入,重重显映,无穷无尽,如同因陀罗网。晋译卷3:“无量刹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莲花座。遍满一切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现。”《华严经·不思议法品》:“一切诸佛,以智慧分别,如因陀罗之一切法界无有余。”为本门之经证。与微细相容安立门讲事物之间的一重联系不同,本门讲一切事物相即相入,是重重无尽。《宗镜录》卷28云:“若言帝网,从喻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如一珠内顿现万像,如一尘内顿现诸法。……一珠现于多珠,犹如一尘现于多尘。所现珠影复能现影,如尘内刹尘,复能现刹。重重影明,重重互现,故言至无尽。”
8托事显法生解门。“显法”指显现一切事法。“生解”指产生事事无碍的悟解。随意托举一事,便显现一切事物互为缘起的道理,产生事事无碍的胜解,洞见重重无尽的法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平凡的现象的本身,即是最深奥的真理,用不着在所见的事物之外别显事事无碍之理。《宗镜录》卷28:“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皆其事也。”
9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世”指过现未三世各有过现未三世,而为九世。九世既是相隔有别隔法,又互相包摄,成为一个总体异成,总别相合而为十。十世既相即相入,融通无碍,又不失前后、长短的自性。本门着重说明时间上的圆融互摄。十世同存于一念之中,在一刹那中,包容着过现未的一切事物。《华严经》卷13:“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卷49:“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三世互相见,一一皆明了。”为本门之经证。义相法师释《华严经》,谓一部《华严经》虽七处九会,而唯在《十地品》;十地虽有阶位不同,而唯在初地;初地虽有程度不同,而唯在一念。这是因为“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宗镜录》卷100引。
10主伴圆明具德门。一种现象生起主,其他现象也必然伴随着生起伴,形成互为主伴的关系。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诸法都构成一大缘起,随举一法,此法即为“主”,此外之诸法即为“伴”。反之,其他任一法为“主”,此法则为他法之“伴”。《华严经》卷6:“如是等佛刹尘数,一一复有佛刹尘数光明以为眷属。”为本门经证。主伴没有绝对的分别,而是相依无碍、交融互摄,任何一法都圆满具有一切功德。
十玄无碍从十个方面讲法界缘起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强调圆融,以证成一切缘起之法,不管空间上的广狭,还是时间上的长短,都圆融无碍:“摄九世以入刹那,舒一念而该永劫。”《探玄记》卷1“一即多而无碍,多即一而圆通。”同上十玄的侧重点是现象与现象的绝对等同。“十”具有无量之义,在十玄门中随取一门,即具十门。十十互具,则成百;百百互具,则成万。如此无尽重重,正可显示法界缘起的无尽性。这种圆融的眼光是颇有认识论价值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事事无碍论旨在强调观照实相时要运用联系的眼光,有着不可否定的审美感悟价值。
4.六相圆融
诠明无尽缘起的是十玄无碍,而进一步论证十玄无碍者是六相圆融,十玄、六相共同构成了华严宗的根本教义。十玄说从各种角度说明诸法相即相入的圆融性,而六相说则从总别、同异、成坏三对相状范畴,来论述现象的构成及现象与现象的关系,从而阐明全体与部分、同一与差异、生成与坏灭的无尽缘起关系。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参法藏《华严经金师子章》。
所谓六相,指总、别、同、异、成、坏。事物的全体是总相,事物的各部分是别相。事物及其各部分都由原因和条件和合而起是同相,各部分各自独立是异相。各部分和合成此事物则此事物成是成相,各部分若不和合而只是各部分,则此事物为坏相。华严宗认为万物都具足六种相。法藏在《华严金狮子章》中以金狮子为比喻,来阐说六相之义:“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会合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总相”是整体师子。金狮子是总相,譬喻一种缘起中具足了各种成分,如金狮子具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别相”指组成整体的部分。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别相,各不相同。“总相”和“别相”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总,这是“以别成总”;但这部分别只有在整体总存在的前提下才是部分别,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这是“以总成别”。“别成总”、“总成别”明确指出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同相”指组成整体师子的各部分五根的同一共从一缘起。眼、耳等各部分相依相待,合成一个总体狮子,而互不相违背。“异相”指各部分五根的差别不相滥。眼、耳等各部分各不相同,是异相。“同相”与“异相”讲同一与差异的关系:“同”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有同一性互不相违,“异”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彼此有差异诸缘各别。“成相”指各部分五根是组成整体师子的必备条件。眼耳等诸根缘起而成为狮子,是成相。“坏相”指各部分五根在整体中保持自身独立。眼耳等各部分仍住自位,保持分离状态,是坏相。“成相”和“坏相”是讲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法藏还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中,以房舍为例,说明六相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椽即是舍、舍即是椽,以致于板、瓦等等,悉皆是椽。总相即别相,别相即总相,此别相即彼别相。总、同、成三相,就无差别方面而言,指整体;别、异、坏三相,从差别方面而说,指部分。据《五教章通路记》卷27载,凝然《五教章通路记》卷27,大正藏第72册。缘起法有圆融与行布差别之二大义,其中总、同、成三相属圆融门三相圆融;别、异、坏三相属行布门三相行布。无差别之圆融并不离差别之行布,行布亦不离圆融。所以说圆融即行布,行布即圆融。于此乃成立无尽法界之缘起。
六相圆融说指出,无差别与差别、整体与部分是自在相即、圆融无碍的。法藏认为,对于宇宙万物要把握它们是整体总与部分别的关系,再从部分上把握它们的共同性同与差异性异的关系,进而从差异上把握它们的相互和合成与保持自身特性坏的关系。有的论者认为:法藏“一定程度地注意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如区分出总相与别相,并认为别相不可离开总相而独立存在,这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比前人深入了一层。但是,他又从总相与别相的不可分离、相互依存进而得出总相即是别相的结论,这就……滑向了相对主义”。“六相圆融”说要求人们从总别、同异、成坏三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
华严的祖师们建立了性起缘起、四法界学说,筑成主客交融空有不二的缘起架构,然后再用十玄、六相予以充实,完成一真法界的形态,勾画了重重无尽的性起图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华严禅悟思维,这种“兼容思辩的与直观的思维方法”,在我国思想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最富架构而兼具各种思想方法论的思维体系”。张曼涛《中国佛教的思维发展》,《华冈佛学学报》第1期第171页。
5.华严的诗学特质
《华严经》体系恢弘博大,令初机钝根者望而却步。它虽然明确反对分别思量,在实际论证中却喜欢运用一整套概念、范畴,详尽细致,不厌其烦,使得经文看起来成了各种佛教名相、术语的罗列与堆砌。而华严宗沿袭《华严经》,特别重视运用“十”的传统,定义任何概念、论证任何问题动辄开立十门,使其教理显得极其繁杂晦涩,论证细密,名相丛生。禅宗对《华严经》的赡博义理、华严宗的细密论证,用直截了当的方式痛快淋漓地加以扫除:
禅宗以电光石火的机锋,提倡非思量的现量体证。扬眉动目,早是周遮。拟议寻思,白云万里。禅宗指出,纵然明白了华严重重无尽缘起的妙理,“更须知有拄杖头上一窍”,这便是禅宗的机法《正法眼藏》卷3。禅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禅门五喝,顿入华严五教,全体彰显“事理无边,周遍无余,参而不杂,混而不一”的华严妙境《五灯》卷12《继成》,以孤峭万仞、棒喝截流的方式,将华严经院哲学式的气氛一扫而空:
问:“百城罢游时如何?”师曰:“前头更有赵州关!”《五灯》卷16《道和》
在禅宗看来,即使像善财童子那样,遍参大善知识,进入了弥勒楼阁,还未能达到禅的境界。根据禅宗典籍的记载,很多禅僧都经历了一个由修习华严到转修禅宗的过程。参《五灯》卷3《普愿》,卷5《大同》,卷14《法灯》,卷16《法秀》、《应瑞》,卷20《宝印》等。禅籍中,经常有讲授《华严经》的义学僧人痛遭禅者本色钳锤的记载。参《古尊宿》卷6《睦州》、卷16《文偃》。正是对华严义理充分汲取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禅宗思想得到了摩荡、升华。
对华严思维进行禅意转换,必须对华严精髓有透彻之悟。针对唐末五代禅学中的浮弊风气,法眼文益借用华严理论来作为衡鉴禅僧悟境深浅的标尺。他在《宗门十规论》中,批评当时禅风说:“稍睹诸方宗匠,参学上流,以歌颂为等闲,将制作为末事,任情直吐,多类野谈;率意便成,绝肖俗语……识者觅之嗤笑,愚者信之流传。使名理而浸消,累教门之愈薄。”文益举出《华严经》作为禅僧学习的典范,指出“《华严》万偈,祖颂千秋,俱烂漫而有文,悉精纯而靡杂,岂同猥俗杂揉戏语!”元祐三年1088,学贯教禅的本嵩为禅教两宗学徒及士大夫讲华严学,述《华严经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用颂古形式讲解《华严经》和《法界观》的主要内容,以阐述禅的基本思想,主张华严与禅可以完全等同。
《华严经》的赡博繁富固然使人望洋兴叹,但撩开其文字面纱,深入到华严圆融之境,就会发现,《华严经》实际上是一个诗意的结构。华严宗人以“搜玄”、“探玄”等名目来命名其著作,反映出《华严经》诠释者将经文视为比喻,主张通过揭示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才能把握真正的佛法。华严宗学者李通玄宣称《华严经》的一切叙述都是“取像以表法”,“托事以显像”。《华严经》是一个诗意的感悟,是“由隐喻的、诗的、象征的语言所形成的精神意境”。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第230页,台湾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版。它有着“诗意幻想奔放驰骋”,是一个“伟大的诗意系统”。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第120、121页。要使博大精深的思想发挥广泛的影响,必须使用生动的比喻。缘此,《华严经》在描绘佛所体证的境界时,往往用形象的偈语加以复述,珠玑满目。由于大量地使用了禅意的诗学象征,这就为华严与禅宗思想的融通奠定了基础。华严诗学象征的目的,在于把一切万有的差别性、对立性、矛盾性等等多元的世界,都综合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广大和谐的体系。广大和谐的圆融观念,深刻影响了禅宗思想。表达华严圆融精神的“一尘含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事事无碍”、“主伴交参”、“一花一世界”等,成为禅林经常参究的话头,经由禅宗的创造性汲取、转换,使禅宗思想呈显出圆融无碍、珠光交映、圆美谐和的特质。
三、禅宗的时空圆融境
《华严经》的禅悟特质是大乘空观、不二法门、离言绝相,在此基础上,华严宗建构起性起缘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之说。大乘空观将事物看作没有自性的诸法,由于没有自性,故相即相入,性空缘起;不二法门消解一切对立,使诸种对待达到谐和统一,以臻于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离言绝相将人逼拶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现量境界。而所有这一切的感悟指向都是现象圆融。
1.时间的互摄
现象圆融是华严四法界的极致,而在所有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时间与空间。
1三际回互
《华严经》强调了时间的圆融观念。在时间的圆融互摄中,传统时间观念中的过现未的对峙都被廓除。“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现在劫,回置过去世。”卷59对个中三昧,禅宗有深切的体悟。僧问:“如何是禅师?”禅师答:“今年旱去年。”《传灯》卷22《志端》现在今年被回置到了过去去年,时间的单向流逝变成了双向互摄。僧问投子有何禅悟体验,投子答:“丫角女子白头丝。”《五灯》卷5《大同》将未来白头丝回置到了现在丫角女子。对此,禅僧也用“千岁老儿颜似玉,万年童子鬓如丝”同上卷14《守昌》来表示。在禅宗机语中,这类以常识俗情看来莫名其妙的句子琳琅满目:“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传灯》卷18《玄沙》,“三冬华木秀,九夏雪霜飞”《五灯》卷13《如观》,“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同上卷15《守端》,“焰里寒冰结,杨华九月飞”《曹山元证录》。
禅僧表达时间互摄观念的诗偈云: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五灯》卷12《慧觉》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同上卷16《元妙》
按照华严宗旨,鱼水林鸟浑然一体,因此击水穿林,鱼痛鸟惊。梆鼓本来应当在夜间黄昏敲击,可偏偏于日午之时,响起了报道三更的梆鼓声!鸡声在黄昏之时啼鸣,报道着早晨的到来。半夜太阳出来,把大地映得通明,惊起了白雪做成的狮子,瞪开了红红的眼睛!不但时间互摄,而且万物都处在同时具足相应中。黄昏与清晨、半夜与正午、白雪与红日织成了珠光相映的无尽缘起。
2一念万年
《华严经》时间圆融观念的另一重点是一念万年:“知诸劫修短,三世即一念。”晋译卷33“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晋译卷43将时间的长短打成一片。这种观念,从修行实践来说,导向了顿悟成佛的禅悟体验,所谓“一念得菩提,成就一切智”卷59。法藏从因果关系方面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正觉已,乃是初心。”《华严经义海百门》这就把本有始有、因果佛性等一扫而空。因不异果,果不异因,同时成立,毫无别异。“初发心时,便成正觉”遂成为禅林的常用语。一念成佛,又不废循序渐修,从行布门来看,正是精神修养的过程,使人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深浅不染;从圆融门来看,人的精神修养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一位之中可融具一切位,或初摄后,或后摄初,或初后摄中,或中摄初后。如此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融通隐隐,涉入重重。
《华严经》的这种时间圆融观念,深刻影响了禅宗的修心方式,禅宗对此有透彻的体证:“宗非延促,一念万年”《信心铭》,“万年一念,一念万年”《五灯》卷20《士珪》,“从容一觉华胥梦,瞬息翱翔数百年”《黄龙四家录·晦堂心》。清远《延促自尔》诗云:
此诗叠用“春”字,表达了作者时时处处春意满怀的法喜。之所以有这样的春情春怀,是因为他有一颗“识春”的心:春在旷劫如斯的花开花落,沧海桑田;春在刹那变灭的草际烟光,花底禽啭。
禅宗汲取华严时间圆融精神,将之运用于修行实践,产生了成佛成魔一念间的神秘直觉体验:“一念净心,本来是佛”《五灯》卷4《智真》,“一念见道,三世情尽”同上卷4《道献》。禅宗深谙“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同上卷12《继成》,“苟能一念情忘,自然真常显露”同上卷17《善资》,特别注重“一念不生全体现”同上卷6《张拙》的严格修行。这种体证,形成了表达时间长短一如之体验的哲理诗: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善慧录》卷3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庞居士语录》卷下
心空及第无阶段,直下忘怀罪性空。一念廓然三际断,千差万别悉圆通。《大慧录》卷8
将这种体证加以升华,便是禅宗“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感悟,所谓“道本无为,法非延促。一念万年,千古在目。月白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具足”《五灯》卷15《文庆》。祖秀的诗兼括了时间的三际回互与一念万年两重意蕴,韵致丰饶:
枯木绽花,是枯萎与新生的互摄;夜晚开花,是黑夜与白昼的互摄;铁牛卧烟沙,是无情与有情的互摄;一念到家,是一念与旷劫的互摄……在剿绝思量的禅境中,蕴含着华严圆融的至妙境。
2.空间的互摄
《华严经》将大小之相予以破除,呈现出毛端纳世界、大小相安处的超悟境界,这便是华严宗“微细相容安立门”等所传达的意境:“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卷1“过去所有诸国土,一毛孔中皆示现。”卷2“如来安处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卷6“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菩萨。”卷7《华严经》特别强调含容于一微尘、一毛孔、一毛端中世界的原真性,这成为《华严经》最富特色的空间观念:
一微尘中多刹海,处别各别悉严净。如是无量入一中,一一区分无杂越。卷7
一一毛孔中,亿刹不思议。种种相庄严,未曾有迫隘。卷10
微细广大诸国土,更相涉入各差别。卷20
能以一毛孔,悉受一切海。大海不增减,众生无娆害。晋译卷43
广狭无碍,相即自在。一微尘、一毛孔之中,有无数大海、亿万佛刹,以及须弥铁围所组成的莲花藏世界。不论是大海、佛刹、须弥、众生,容于一微尘、一毛孔时,都不失其本来的相状,丝毫没有压迫狭隘之感。
《华严经》的空间圆融观对禅宗影响尤巨,禅宗将此义理化为电光石火的机锋。清耸初参法眼,法眼指着雨说:“滴滴落在上座眼里。”清耸起初不解其意,后来阅读《华严经》,顿有感悟,得到了法眼的印可《五灯》卷10《清耸》。法眼点化清耸的话,系运用《华严经》普眼法门的意趣。《宗镜录》卷9:“见普法故名为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称性,同时具足。眼外无法,乃称普眼。”禅僧宣称:“入得我门者,自然转变天地,幽察鬼神,使须弥、铁围、大地、大海入一毛孔中,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我说此法门,如虚空俱含万象,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同上卷6《云顶》对一花一世界的华严圆融境,禅僧颂道:
前诗以清丽之笔,描绘了日暖风晴的景致:万柳千华,竞相开敷。在每一枚叶片、每一蕊花蕾上,都有如来显现。当谈论华严不二宗旨时,微言才动,已声满大千!次诗谓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呼唤流浪者早日归来。只要泯除了相对观念,体证到了圆融之境,就能够入不二门,踏故乡土。起心分别,逐物迷己,人生便漂泊无依。漂泊的心灵渴望回到精神的故里。当游子结束流浪,回到故乡时,恍如善财童子进入了弥勒楼阁,看到的是珠光交映的庄严绚烂图景。如意宝珠,在佛教中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的宝珠。由于如意宝珠能含藏万法,故又有如意珠藏之称。诗中借指织成华严帝网的宝珠。当进入了珠光交映的一真法界,便可体证到寰宇收摄于一尘的圆融禅趣。
小大相即的典型象征是须弥纳芥。《维摩经·不思议品》谓“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而大海本相如故。《楞严经》卷2谓“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方国土”,《华严经》更是将此妙谛发挥到极致,所谓“一毛孔内无量刹,各有四洲及大海。须弥铁围亦复然,悉见在中无迫隘”卷38,故万松谓:“《维摩》毛吞大海名小不思议经,《华严》尘含法界名大不思议经。”《从容录》第84则对此种“大不思议”境,曾有人提出质疑,谓“大小净秽相各差别,云何而得大小相即?”对此,灵辩和尚回答道:“性非性故,如像入镜中。像如本而镜中现,镜如本而容众像,俱无增减,以无性故。”《宗镜录》卷25为了阐释大小诸法混融无碍,华严宗立有十义,其二是“无定性”。《宗镜录》卷10:“无定性者,既唯心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虚而有余,以同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尘而无间,以同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刹,有何难哉。”灵辩的回答,即是着眼于无定性。
3.时空的互摄
华严宗旨描绘了时间的长短互摄、空间的广狭互容,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便是时间与空间的互融互摄。时间上没有过现,空间上没有彼此,“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新华严经论》卷1,是对华严时空圆融互摄的典型描述。
1时空一如
禅宗由时空一如,通过对时间现境化的充分体证,将小我融入“大我”,这个“大我”就是宇宙生命本身。禅宗时空观的终极,就是我们个人的生命在其深处和宇宙生命融为一体,一朝风月涵摄了万古长空,电光石火包容着亘古旷劫。时间在任何时刻都完全现前,这就导向了时间的空间化、现境化,如此,对时间的焦虑遂得以克服。
佛教思想论文篇五
佛教思想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哲学体系,其思想和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作为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大学教学中深入学习佛教思想。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了佛教的许多概念和智慧,并且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启示。
第二段:了解佛教思想
在佛教思想课程上,我了解了佛陀的生平和教诲,以及佛教的基本原则和佛教经典的主要教义。例如,我了解到了四圣谛的概念,即苦、集、灭、道,它们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原则,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的苦痛、克服人类的痛苦和达成究竟的救赎。
第三段:佛教思想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例如慈悲、无私和用心去做事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佛教思想来帮助自己解决疑惑,使自己更加理解人生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用佛教思想来帮助自己澄清头脑,了解相对和绝对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学会用「中道」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遏制不住的情感。
第四段:佛教如何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佛教思想具有从内部深入改变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潜力,并且在寻求实现精神平衡和心灵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觉察内在的平衡和和谐。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教思想,我们通常可以变得更加深刻的人,并且更容易和别人相处。
第五段:总结
在这堂佛教思想课程中,我学习、了解和探索了佛教哲学,我感到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这让我有方法解决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佛教思想是一份很好的投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激烈的世界中寻找寂静和精神平衡。我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佛教思想,我能够变得更加全面、更有能力和更为智慧。
佛教思想论文篇六
佛教作为千年宗教文化的瑰宝,深深地影响了无数人的内心世界。在我长时间的接触和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启示。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并探讨我对佛教心得的体会,从学习佛教的原因,佛教中智慧的体现,以及佛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针对我对佛教的学习原因,我深信每个人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追求。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给予了我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追寻发展。我亲身经历了一段人生的困茧和痛苦,迷失在追求物质和社会成功的虚幻之中。佛教给了我一盏明灯,引导我走出困境,引导我重新审视生命中的重要价值和真理。这也成为我学习佛教的原因之一。
其次,佛教智慧的体现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佛陀禅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佛教智慧的精髓: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世界无限大,人的一举一动都能改变世界。佛教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慈悲,摒弃贪念与嗔怒,培养智慧和正念。通过修行,我发现内心的纷争逐渐减少,将心放空,我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好和快乐。佛教教导我们要善待他人、尊重自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这些智慧和启示给予了我面对生活困境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
第三,佛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佛教的教导下,我逐渐摒弃了功利心和虚荣心,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以及对他人的关爱。佛弟子听闻四圣谛,一生皆非苦空无,不能应证深由劫所困。经历了佛陀的教诲,我们学会用关爱和慈悲去拥抱这个无常的世界,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种子。佛教教化我们要学会放下执念,超越个人的欲望和私心,通过慈悲与智慧去改变世界。
另外,佛教强调禅修的重要性,对心灵的平静和解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修行禅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觉知当下,我能够超越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佛教认为通过禅修可以超越人生的种种痛苦和欲望,让我们摆脱轮回的束缚,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这种修行和体验让我坚信佛教道路上的修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成果的。
最后,佛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与之相处。佛教教导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顺应生命的变化,享受当下快乐,同时也感悟到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我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通过修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佛教告诉我们:凡事皆因缘,一切都是短暂的,放下执念和欲望,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奇迹。
总结起来,佛教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和宗教信仰,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通过学习佛教,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了慈悲和智慧,学会了放下执念和欲望,以及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佛教教导我们要通过修行去改变自己和世界,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无论是面对快乐还是痛苦,佛教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引和信仰系统。通过学习佛教,我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更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意义。
佛教思想论文篇七
佛教思想课程是我大学生涯中选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深度地探讨了佛教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思想,如缘起性空、四谛、六度、菩提心、慈悲等等。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它们的具体内涵,更体验了佛教的思想精髓,对我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以下是我对佛教思想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在佛教思想课程中,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缘起性空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它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一个事物的存在取决于许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因此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缘起性空强调的不仅是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段:强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
在佛教思想课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方面是将宏观和微观联系在一起。六度作为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之一,旨在帮助人类摆脱痛苦和苦难。同时也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以爱心为根基的人,并且强调了善与恶的循环。这个概念让我更加理解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享受和共处这个世界。
第三段:佛教思想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所在的佛教传统
佛教思想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所在的佛教传统。通过研究佛教思想,我认识到它有许多不同的支派和流派。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佛教思想的价值是与这些传统和明确的组织分离的。佛教思想所传递的和重视的,包括慈悲、善良、真理等等,都是与任何宗教或文化传统无关的共同价值,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实的生活。
第四段:佛教思想对我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在研究佛教思想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渡过人生中的难关。它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让我对周围的人生产出满意和感激之情。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菩提心,他教导我们要体现出慈悲和真正意义的爱,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启示。
第五段:总结
佛教思想课程让我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其核心理念,如缘起性空和六度,为我们带来了较为深远的思考,对个人的内心以及人际交往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帮助。佛教思想的智慧早已经不再限于佛教固有的范畴,而是在当今全球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佛教思想论文篇八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油画创作十分重视形神之说,其艺术理念与佛教思想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在宗教、哲学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作品神采的追求,以形写神、轻形重神等理念在多种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中国油画艺术中,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国艺术形神之说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形与象二者相互关连,合二为一即为形象。将其分开来看,可最早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典籍——《易经》。该书这样阐述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是最早的对“形象”的理解,将“象”等同于“像”。《系辞传》则肯定了易象的来源是天上万象的写照,并提出观物取象的思想。老子也曾对“象”加以说明。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道之为我,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该句中对“象”的描述或指对象的具体形态、物象,亦或可能是对宇宙中自然万物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一种模糊意义上的形容。但不管怎样,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对“象”的理解。由此看出《易经》和老庄哲学都蕴藏着一定的美学思想,比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要早很多,它们是中国艺术美学理论—形神论形成的必要因素。随着历史与艺术的`发展,佛教思想文化在与儒道等典型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并与儒道思想文化一起加速了中国艺术美学—形神论的成熟与完善。“形象”一词在佛家典籍中早已被提极过,但并非对艺术而言。前者的《易经》与老庄哲学只提到了象,而并未将“形”与之联系在一起。而佛教则很好地将二者合二为一。《高僧传卷八》这样记载道:“圣入之资灵妙以应物,体名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其中虽然充满了唯心主义思想,但“形象”一词却却诞生了,这其中的美学思想不言而喻,而更加推动了形神论之说走向成熟的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其着力揭示了神是不随“形”灭的。“形”是易朽的东西,“神”是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无生)……可以托身异形、随物冥移……这些佛教的思想文化点明了“神”的重要及灵性,也表明了“形”的暂时性,不恒久性。于此“形粗神精的”价值观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
形神论在美学上的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贵神贱形”,即重视画面的“神”,“形”则处于从属的地位。由此,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理论更为丰富、成熟,集多家思想文化融合互补于一体,但佛教思想文化中的神不灭论的痕迹则尤为明显,由此,绘画艺术理论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如“以形写神”。元代刘见孙的《萧达可文序》中这样阐述道:“即神似,虽形不酷似,尤似也。”其意思是说有了神采了,尽管形象上不太吻合,也没有关系,神似则可。《画论》中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意思是说,时下人们欣赏画作,大多通过“形”来评判该幅画作的好坏,岂不知古人早已将“形”的好坏放到了评价标准的最后。于此同时,形神论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艺术实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画的大量绘制也很大程度地加速了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成熟与完善。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形神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形神论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深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国学基础及文人精神思想的中国艺术家在面对油画创作的时候,只是在材料技法方面稍显陌生,占主导地位的却仍然是人的思想精神,而这恰恰是油画创作标准的最高层面,即“神”的层面。中国油画家受传统文化形神论的影响,在油画创作中不断探索,十分注重画面中的形与神。油画艺术对于东西方而言,确实存在着差异。西方古典的写实性与东方传统的表现性、写意性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只是二者在形与神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前者在形上要求严谨性、科学性,理性的成分较多;后者则把形放到次要地位,只求似则可,把神即精神、性灵、神韵列在首位。二者之间看似冲突,但仔细分析判断后,事实并非如此。二者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在油画创作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一定程度的精神世界、思想内涵。中国众多的油画家们正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点上,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油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形神论则一直被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油画创作之中。
当今油画艺术形式繁杂,成多元化趋势。一部分艺术家吸收西方古典写实性艺术的精华,注重形的处理,并与中国审美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写实性油画艺术,使画面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效果,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对其神韵的追求。写实画家较多,如冷军、王沂东等。同时西方艺术家们通过反思古典写实油画的得失,自觉的追求油画语言的变换与变异,向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油画艺术方向发展。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画家抛弃了古典的写实性,开始追求表现性、象征和抽象性,这些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接近,即“逸笔草草,聊以解胸中逸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绘画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神采”的追求,对精神性的探索。尽管东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艺术却是全人类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鸣。在东方文化氛围之内,艺术家们除古典写实以外,在油画创作中又采用了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法,进行更加大胆的艺术尝试,创作出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品来。其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家们都没有抛弃东方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尤其注重对形与神的处理并将其继承、发扬、再创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有吴冠中、赵无极等。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极富思想精神性,画面灵动而优雅,色彩丰富而纯净,具有禅的境界。
形神论最早在《易经》及《道德经》中萌芽,在佛经思想文化中形成、完善,其思想理念与绘画艺术理念中的形神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被油画艺术家们广泛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留给世人大量优秀的极富思想精神性的绘画作品。
佛教思想论文篇九
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在危机与革新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一批诗人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以提倡和创作新乐府为己任,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重大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是这次新乐府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不但积极投身于新乐府诗的创作实践,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而且不断发展完善新乐府诗的创作理论,引领新乐府运动走向了成熟和繁荣。特别是其中的讽喻诗《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更是被誉为新乐府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所谓讽喻诗,主要是指那些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以警戒当权者、教化民众为主要目的的诗篇。白居易讽喻诗篇中流露出的诗论主张与现当代传播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代诗文与现当代新闻作品不论是从宏观的历史传承角度,还是从微观的现实创作角度,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新乐府运动积极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也无疑与现当代传播的指导思想更为贴近。
一、从传播功能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诗歌的现实批判功能,这与当代新闻传播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监视功能。作为“社会雷达”的新闻传播机构,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行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的“代言人”,代表民众及时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新乐府运动兴起以前,诗坛虚美之风极为盛行。白居易认为,自《诗经》后,现实主义的诗风在诗坛沉寂已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作极为匮乏。在他看来,前代诗人借诗文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或纵情于山水田园之间,或附庸风雅吟咏风花雪月之物,就连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杜甫,其反映批判现实社会的诗篇也不过三四十首。因此,白居易积极倡导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现实主义诗风。(见《新乐府》五十首序)他的讽喻诗取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希望他的讽喻诗通过反映人民疾苦,起到“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的社会作用,(见《策林》六十九《采诗》)给最高统治者和当朝权臣以警戒,引起对社会弊端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补救,进而达到“上流下通上下泰”的局面。(见《采诗官》)
同当代传播思想相比,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论更加鲜明地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白居易希望协助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固然有其思想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这种维护绝非盲目地“助纣为虐”,他期望通过对朝廷内上至天子、下至小吏的监督与批判,通过对民情民意的真实反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达到政治清明、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局面,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其思想的进步性显而易见。
二、从传播原则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真实的审美取向与当代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必须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必须公正全面地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中的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等等。
白居易所倡导的现实主义诗风要求诗歌创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因为只有真实,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信于人,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他坚决反对“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皆祥瑞”那种只报喜不报忧以蒙蔽君王耳目的诗歌。(见《采诗官》)他在《新乐府五十首序》中就指出其诗篇“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秦中吟十首序》中也说这些诗篇是“一吟悲一事”,“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当然,我们在此所说的真实主要是指诗歌素材的真实。白居易的讽喻诗在遵循基本事实的前提下,也采用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既真实可信,又具有可读性。
三、从传播技巧看,白居易的讽喻诗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同当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传播效果的要求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作品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遵循新闻传播真实、迅速、新颖等基本原则外,还应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上下功夫,力求使文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对诗歌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并以此作为其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表达上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主题明确突出。他的《新乐府》五十首通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方式,每篇题下设小序,标明题旨,篇末通常以简洁有力的议论与题旨相呼应,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卖炭翁》是“苦宫市也”,《海漫漫》是“戒求仙也”,《上阳白发人》是“愍怨旷也”,《新丰折臂翁》是“戒边功也”,《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等。
其次,他的讽喻诗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通过选取典型人物和事件,以高度集中化和具体化的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突出,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悲惨境遇和贪官污吏的卑劣行径。比如《缚戎人》讲述了一个没蕃四十年的老边民“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弃儿虚弃捐。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的悲惨遭遇;《红线毯》在细致描绘了手工业者的辛勤劳作和高超技巧后,结尾发表议论,对献媚取宠,谄上欺下的地方官吏予以严厉的斥责:“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第三,白居易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比如,《轻肥》一诗在极力描写了权贵们奔赴军中宴的意气之骄和军中宴上山珍海味的奢侈之后,结句指出“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再如《重赋》一诗中前面描写下层百姓因受繁重赋税的盘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后面则极力渲染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进入琼林库,岁旧化为尘!”
第四,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直白,音律自然,便于传诵。比如《杜陵叟》就以农夫之口吻对长吏进行了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样平易浅俗的语言便于百姓理解传诵,同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从传播效果看,白居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其讽喻诗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均获得广泛的传播。
白居易是一个具有自觉传播意识的诗人,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中,而且体现在他对自己诗文的整理编纂上,这是他的诗作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读张籍古乐府》中写道:“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他生前曾对自己作品进行过多次整理,编纂成集。
白居易的讽喻诗不论是在朝野,还是在民间,都获得了极高的传播效果。白居易在其自述中写道:“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口中,每每有咏仆诗者。”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八个朝代,他的讽喻诗,描绘了中唐时期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劳动人民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揭露了各级统治者对人民穷凶极恶的剥削和压榨,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予以了激烈的鞭笞和抨击。诗人不畏权贵为民代言的勇气和秉笔直书针砭时弊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敬佩和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
上面已经提到:马祖禅师不但继承了惠能大师的人间生活禅,且更进一步发挥了《金刚经》人间佛教的根本精神,使佛法更加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如《金刚经》序分一开头即说明著:佛陀在日常生活里,处处展现著般若,处处展现著佛法,因为离开了生活就没有般若,离开了生活就没有佛法,佛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配合了六度而去实践佛法的。因此马祖道一:“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6(大正51?440上)
为何马祖禅师说: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因为《金刚经》的教法,就是大乘菩萨道的教法,是佛陀教导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何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行六度、修一切善法。佛陀告诉诸菩萨摩诃萨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方法,就是应该要如是生清净心,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金刚经》所言:“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正8?749下)
生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此乃《金刚经》的根本无上心法,也是南宗禅以心印心的心法。如《六祖坛经》:“如来入涅槃,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大正48?345中)《金刚经》的无住生心,就是后来南宗禅所传的心法,也是人间生活禅的思想重点。如惠能大师所说的“无念”、马祖禅师所说的“平常心是道”、黄檗禅师所说的“无心道人”、临济禅师所说的“无位真人”等等,都是属于这个心法7。此乃佛陀教导诸菩萨摩诃萨在日常生活中,不论行住坐卧,应机接物,或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波罗密,都要如是生清净心,也就是要时时善护清净心,即以无住的心,来发菩提心,以无住的心行六度等一切善法,以无住的心来成佛。因为菩萨如果心有所住,即不名为真正的菩萨。所以菩萨的心要住在那里?就是无住。能够我心无住,才名为真菩萨。
另外,佛陀在《金刚经》也说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大正8?750中)无所住心就是非住,非住就是无住,即不住于空,不住于有,不住于一切是非、善恶、烦恼…等种种境界上。这就如马祖道一所说:“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马祖所说的“无”,就是无所住,即无住于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这与怀让禅师所说的“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是有著相同意义的。
“平常心是道”是洪州宗的重要思想,其保持了曹溪禅,也可说是人间生活禅的主要特色。而这思想的形成,主要就是来自于《金刚经》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生清净心,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对于马祖禅师的影响是非常深广的,除了“平常心是道”,另外,像马祖禅师的另一重要思想“触类是道8”“立处即真”也是受到《金刚经》非常大的影响。
马祖道一主张一切之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生活皆是佛性之显现。而这种“触类是道”“立处即真”的人间生活禅思想理念,就是来自于《金刚经》的“一切法皆是佛法。”(大正8?751中)如马祖禅师所说:“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何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解脱,解脱者即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9”
一切法皆是佛法,不但启发了马祖禅师“触类是道”“立处即真”的思想,且更进一步影响到后来的临济宗。临济宗主要思想即“立处皆真”与“无位真人”。有关临济禅师的禅法思想,将留待下一章“洪州宗人间生活禅思想的发展”再做详细介绍。
(二)《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对马祖弟子们的影响
上面提到:“平常心是道”,是马祖道一禅师的主要思想,也是洪州宗人间生活禅的核心思想。因为除了马祖道一为人说“平常心是道”外。另外,像马祖道一的弟子南泉普愿禅师,也为赵州禅师说“平常心是道”(大正51?276下);南泉禅师的弟子长沙招贤,也为人说平常心,如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大正51?275上);马祖道一的弟子大珠慧海禅师也说:“心真者语默总真,会道者行住坐卧是道”(大正51?443中)。
例如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有源:“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有源:“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有源:“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10大珠慧海所言行、住、坐、卧、吃饭、睡觉皆是用功,尽是道,是因为禅师念念都能无所住,心无系缚,所以合于道,这也就是“平常心是道”!
洪州宗可说人才辈出,而其人间生活禅的思想理念皆深受《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除上面所提到马祖的几位弟子外,另外像马祖道一的高徒百丈禅师(720~814)所提出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为人间生活禅的最佳写照。
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二所载:“佛教入中国四百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实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弗、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作广堂以居其众,设两序以分其职,而制度粲然矣。至于作务,犹与众均其劳。常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正48?1119上)
之前已提到:禅宗从惠能大师开始,提倡人间生活禅,生活即是禅的一部份,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大正48?351下)这正是新的中国禅风格。后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僧团聚众而居,体制自此更为完备。尤其百丈禅师把禅堂的形式与功能又作了调整,如《百丈清规》中僧堂制:“又令不论高下,尽入僧堂,堂中设长连床,施椸架,挂搭道具,卧必斜枕床唇,谓之带刀睡。为其坐禅既久,略偃亚而已。朝参夕聚饮食随宜,示节俭也。”(大正50?770下)
从上段引文可知:百丈禅师所新设的僧堂内已具有坐禅、饮食、睡眠三种功能,且僧堂内的坐禅表现为集体的行为。这正是新兴禅寺的僧堂与以往的禅堂,在形式上及意义上最显著的差异。以往禅堂中对于坐禅、饮食、睡眠的三种功能是尽量避免混淆的。如《十诵律》卷二十三自恣法中言:“扫洒食堂,扫除竟,入室坐禅。”(大正23?165上)
在印度佛教时代,坐禅有专门的禅堂。而在中国的天台宗寺院也曾专设止观堂以行禅修。然自唐开元中,百丈禅师作清规,设长连床于僧堂,率众尽入居之。由此可见,百丈禅师后所设的僧堂已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禅堂,而是一种经过修正的,其不局限于坐禅并超越之。他把禅的修行与寺院全体生活相结合,也就是在达到开悟的过程中,僧堂的职能属于全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禅堂也不是修行的一个完全独立的阶段。这可说就是人间生活禅修行的具体呈现,因为佛法并没有离开生活,禅并没有离开大众。
百丈禅师的人间生活禅,可说就是来自于马祖禅师、惠能大师及《金刚经》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金刚经》:“一切法皆是佛法。”(大正8?751中)一切法皆是佛法有两种涵意:第一是一切法都是缘起法,所谓“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11;第二是一切法都是能够让我们觉悟的法。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能够让我们觉悟的法?因为佛就是“觉”,所以一切法都是能够让我们觉悟的法。因此扫地会开悟,典座也会开悟,行住坐卧,出坡作务等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法,都可能是我们悟道的因缘,因此禅并不一定只局限在坐。这就如朝廷内侍薛简问惠能大师:“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由坐也。”(大正48?359下)惠能大师还特地引《金刚经》的经文:“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大正48?359下)来加以说明。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一
佛教思想是一种蕴含着生命意义的理念,它通过教诲人们勇于担负自己的生命责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慈悲,以及尽一切可能减少众生痛苦等方式,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得到真正的寄托和指引。佛教大师说:“生命即是禅,禅便是生命之美”。
(二)佛教思想的主要内涵
佛教思想主要包括“四谛”、“八正道”等核心要素。其中“四谛”包括苦、集、灭、道,旨在告诉我们认知痛苦、理解痛苦的原因、寻找痛苦的终结途径、获得痛苦终结的方法等方面;“八正道”则是佛家修行的基本纲领,要求我们要有正知、正思应、正志、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等性格和笃行的要求。
(三)佛教思想的道德准则
佛教思想的道德准则十分严格,主张人们要展现慈悲、不伤害、不偷盗、不妄语、不贪色、不吸毒等等的行为原则,同时也鼓励信众们追求庄严、谦虚、无私、勤勉、勇气和自律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走上一条成功、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四)佛教思想的实践方法
佛教思想的实践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特定的修行方式来实现心灵的平静和自我控制,包括禅修、认知冥想、毗缚恒等各种实践方法;另一类则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教导我们要持续不断地驯化心灵,培养慈悲心、宽容心、感恩心和舍身心等等素养,同时协调好家庭、事业和人际关系,才能真正达成内心的安宁。
(五)佛教思想的现代意义
虽然佛教思想起源于东方神秘的浪漫世界,但它在当今这个现代社会仍然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佛教思想中“过去已逝,未来未至,今天正是你的现在”的思想观念是典型的现代意义,教导我们要正视当下的生活感受,珍惜现在已具有的条件和机会,同时也关注个人的心灵健康和平静,让所有的困惑和烦恼都渐渐消逝。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二
从禅的概念、历史、影响入手,对现代管理停止独特研究,笔者阐述了禅学的管理思想,也阐述了管理的禅学基因,是对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的突破性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禅宗与管理学的发展演进史,对比分析了东西方管理思想各自的优劣,探讨了中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局,阐释了禅的本义和境界,禅宗为何可以历时千年而经久不衰,企业却往往昙花一现这一耐人深思的问题。
禅宗的智慧与企业管理是相通的,管理者修禅有利于做好企业管理。如今,禅道管理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能帮助您的企业领先于这种趋势。在提升企业经营的智慧和境界,希望能帮助管理者释放心灵压力、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人材、凝聚团队精神。
佛学,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千百年来,佛学的启示一曲震撼着人类。著名国学管理专家彭杰先生()把常人眼里高屋建瓴的佛学智慧,与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让我们共同在无量佛光中感悟人生真谛,启迪经营智慧。当今世界,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鉴戒国学丰富的思维成果,指导现实生活。
“一万年太久,只争旦夕”。不论是革命,还是发展,这种急匆匆甚至乱哄哄的心态,一曲在左右我们。但真正的顿悟、真正的突破,往往是在我们能够定下神思考、能够静下心倾听时实现的。这就是禅的智慧。世界上的企业家多得数不清,相信佛教的企业家也不少,然而功成名就后出家变为佛教居士者屈指可数。说到这里,我由乔布斯、稻盛和夫等企业家还联想到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李叔同,他以名扬海内的文化学者身份和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造诣,转身成为佛教界的弘一大师。
斯人已去,惟有“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一曲,留下了袅袅余音,
可与弘一大师相媲美的,就是稻盛和夫,他至今仍在热情传道,以曲白浅近的《活法》,给人们诉说人生的真谛和企业的追求。仅从企业家到佛教徒的这一变化,就值得学界追踪他的心路历程。
著名企管专家彭杰老师表示,中国禅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聪明的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禅文化,把禅文化的精神充分的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实业家铃木正三在日本战国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工作坊就是道场!
“工作坊就是道场”的含义很多,包括职业道德、企业培训、敬业精神等。管理者面对沉重的工作、复杂的市场,只要一颗禅心(信心、爱心、诚心)就足以承当。假如所有的管理者及员工有了这样的工作理念,那么商业活动中就会少很多丑恶的现象,比如消极怠工、假冒伪劣商品、没有诚信等等。
禅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工作当中,在生活、工作中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工作坊就是道场”就是提倡人们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在工作中运用禅的方法,有助于解除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类猜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三
关键字:道悟,信仰对象,人生的智慧,禅宗思想,思想文化史,佛教禅宗
禅宗从创立开始,首先强调的一个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是关于禅的文字,是所有汉地佛教宗派经典文字最多的。所以禅宗的超越性,不但是超越了文字,同时也是超越了不立文字,超越了一切表相的、概念的范畴。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走入禅的境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契入:直接、不二、包容。
一般来讲,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必然就有一个形式,必然就要与信仰挂钩。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佛教是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但是禅没有这些!禅是直接的,超越了“距离”,首先就是“信仰的距离”,禅不存在信仰不信仰的问题。我们学过“宗教学”、“比较宗教学”,也了解其他宗教乃至佛教信仰者的实践和修行,但是禅不强调信仰。信仰是什么?因为觉得自己很悲弱、很无助、很无能、没有力量,我要找到能量高过我,力气大过我,智慧超过我的那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对象,神也好、真主也好、菩萨或佛也好,把自己交给他,这个叫信仰。产生信仰的先决条件中就有一种对立和距离。神在哪里?神在天上!佛在哪里?佛在西天!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我们可以坐飞机去,但西方极乐世界,你用什么作为的交通工具可以到呢?所以禅的第一个超越,就是把卑与尊、圣与凡的对立给超越了。那么超越了圣凡尊卑的对立之后,假名为明奘的我是否有具备佛陀所有的一切优良品质的可能性?佛陀无穷尽的智慧,无穷尽的慈悲,对生命有情无穷尽的关怀和怜悯,更纯净的爱,我们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假如只有我有,只有上帝有,只有佛陀有,这是宗教,但是禅并不是如此。禅说所有这些纯净的爱、智慧或者无尽的慈悲,你我他都具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能够脱离开遮蔽生命本质的迷惑与障碍,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就自然现前了。这个优良的品质,不是由所信仰对象赏赐给我们的,而是我原本具足的。既然是原本具足的,那么西天咫尺和当下有没有距离?没有距离!所以禅宗的诗歌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这一类的禅诗很多。禅第一个超越就是信仰的超越。
禅既然超越了信仰的层面,也必然超越了宗教的层面。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会强调一个形式。如经典、教规、教团组织以及必要的生活形式等,比如说好比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的南山律宗,首先它有一个基本的行为范畴,在这个行为范畴里面有所可为,有所当为,有所不能为;然后有它基本的方式方法,有经典依据。但是由于某种不可预知的历史或社会因素,时局动荡不安的时候,寺院无存了,和尚强迫还俗了,戒律就无法存在了。所以它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发展。但是禅没有这样。禅是“教外别传”,超越了经典所限。释迦牟尼佛与他的弟子们之间往返对答,通过经典的形式记载下来就是“教”。禅超越了“教”的对立,强调的是“当下此心的纯静,即是佛土的安宁”,当下狂心得歇息,就是烦恼的停顿。那么你在内心中完成了烦恼的止息和净化,烦恼和智慧的对立性当下就打破了。打破了,那么他的世界跟着就会是另一个空间,另一个境界。所以第二个方面,禅超越了宗教的层面。“三武一宗”灭佛,经典给烧了、寺院给拆了、和尚还俗了。禅宗的和尚跟老百姓穿衣没有什么差别,最大的麻烦就是头发。怎么办呢?扎一个头巾在头上,和老百姓混为一体,法难结束之后,头巾一摘,再回到寺庙。经过法难,中国的佛教只有禅宗得以保存下来。
禅宗超越了宗教,所以它能够真正地振兴宗教。然而无论怎么超越,它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能背离宗教的根本精神,不能背离真理本身。那些宗教狂热和极端分子,那些一味求新求变者,经常脱离原本的“中道”,背叛和远离宗教救世济人的根本精神,结果就成了邪教。
如果把“禅”的思想引入到宗教中来,无论是何种宗教,都可以发掘出它本身固有的禅的意蕴。有了禅的神韵,就可以把原有的宗教提升,就能够更普遍、更直接地关注生命的本来,抛弃繁琐的形式与教条。我在和年轻人聊天时常常这样说:未来,乃至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体会到禅的境界,把握禅的精髓,你信仰什么都是可爱的,都是可以的。只要符合人间善法,符合国家法令,符合这个地球共生的原则,你信仰什么都是对的、可爱的。但是一定要用禅的精神把你原有信仰中的不足提升一下,就是从芸芸众生对神灵、对圣者、对佛菩萨高高景仰的状态下,把他们和我们的距离拉近一点。这个只有禅能够做到,别的宗教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们有很多佛教和其它宗教的对话。如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讲求平和、讲求互助,但是都是非常表面的。这些都源自于我们众生内心的根本烦恼:嗔恨的力量,愚痴的力量,贪欲的力量。这些力量太强了。所有外在的诸如道德、法律、正义、真理,从有生灵以来到现在无不一直在强调。但是这些东西只能在某个界限内起到它应起的作用,一旦嗔恨、愚痴、贪欲的力量在人的内心中突破这个界限时,这些东西对人的约束力就失效了。但是禅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方法,可以在内心里降服这三种力量。这就是禅能够拉近人神距离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