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课程思政感悟(模板19篇)
感悟是在人们思考和体验之后对内心所得到的洞察和领悟的一种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写感悟时,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来看看以下这些关于感悟的名人名言,或许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课程思政感悟篇一
感悟新课程享受新作文-------《我说你做》中年级作文课实录及评析
设计执教: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张春明
实录评点:江苏省金坛市教研室周怡和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
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会儿提出你的意见。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不知从哪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张老师的脸上。张老师用手一拍,没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这时,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苍蝇打死了。
(末等老师开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他说得不具体。苍蝇一开始是停在张老师耳边的,并且张老师还用手一挥,说了声:“哪来的苍蝇?去去去!”这点他没说。
生:张老师那一巴掌打得很响,我听得很清楚。(生及听课教师大笑。)所以,他应该说:“张老师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这时张老师很恼火,因为我看到当时老师眉头紧锁。张老师的表情也应该说。
生:当张老师看到苍蝇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兴,还露出了笑容。这点他刚才也没说到。
……
(生交流的.气氛异常热烈。)
三、孕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写下来。好吗?(生笑答:好!且兴趣盎然。)王玉婷(刚才,离开教室的同学。),难为你了,从选你出去,到现在进来,你一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吧?(生点头)那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吧!(生欣然接受。)
---------------------------
(生写片断)
(指名王玉婷同学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言语间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张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师: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的所做是不是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
。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首先,对待学生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关心学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把爱学生当成自己本职工作的核心,要以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发展的后劲、社会的责任感为己任。其次,要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方法,要掌握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重点的开展工作。比如思想上偏激的学生、心理上脆弱的学生、经济上困难的学生、学业上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都需要我们关心。辅导员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行为上,教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就业上,指导学生。最后,辅导员的工作要用心去感染心,要善于开展活动,发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辅导员平时要多动脑,多想办法,做工作要有激情、有创新,要研究那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策划者,切身从学生出发,让同学们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学生工作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而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总会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辅导员并不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科学的组织工作逐渐的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思想工作在管理和引导之间应该以引导促进管理,使思想工作更有长效性,让学生接受教育,在毕业后仍受益。
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各种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信息刺激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具备良好的政治敏锐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及各方面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与学生教学相长,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作为本校的一名“2+3”保送研究生,虽然今后在校的工作时间只有短暂的两年,我仍会因从事过这份神圣职业感到深深的自豪!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现实情况,研究学生工作,分析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踏实做好每项工作,为天津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程思政感悟篇三
最近,我利用周末到西安参加了两天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自重庆大学的鄢显俊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孔军副部长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有关经验。回来这两天利用零散时间下载了几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复习,这里把几个关键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由于过去几年里,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自己也总结了几条经验,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对于参加培训,可以把面对面的培训当成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现场记录下一些关键的信息或者关键文献,回来再慢慢下载学习这些文献,同时对照专家的介绍,结合自身的经验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培训期间,找各种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及时解开一些疑惑点。
鄢教授的专题是《“思政课教育实验”与“课程思政”操作方法:实务与评估》。在鄢教授的分享过程中,我主要有三点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一个启发,关于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启发。鄢教授用做项目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改革,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第二个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鄢教授给出了问卷调查法和教育访谈法(最好是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宏观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第三个收获是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鄢教授介绍,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范围系统的考虑。而且,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是专业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起码需要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三个关键主体的参与。
孔部长的报告专题是《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在报告的过程中,孔部长系统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场还点评了几个真实的课程思政大赛视频案例。在一天的报告中,我同样有三个关键收获。第一个收获是北京联合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总结出教师层面的三项基本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特别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他们有整体部署,稳步推进。第二点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北京联合大学关于这个方面的经验是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而是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的规范化水平,考察是否开展、是否落实、是否规范等方面。第三点收获是关于依托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初始阶段,由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解决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很多教师有想法没思路、有思路难组织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途径,使党支部的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关联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都回归“‘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体的”这一基本常识,在发挥专业负责人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当然两天的培训内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上述几点记录,主要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记录了感触特别明显的地方。两天的学习中,还听到了不少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同的地方验证了我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我也理性看待,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变换视角看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课程思政感悟篇四
自通过暑假新课程培训后,我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和《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由单一的听教师传授知识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了理论后,我们必须将它同实际相结合。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还应当帮助他们发展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英语教学的方式应随不同年级的学生而定。为他们安排的语言学习活动程度一定要合适。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英语课程的目标上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结合这五个方面展开。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一阶段主要发展学生的听和说的技能。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课本所附的录音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与口音。因此,听录音很有好处。其二,教师本身也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与动作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用图片辅助的听力活动、与培养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听人讲英语的真情实景。
学习英语会话应充分发挥学生善于模仿、不怕重复的特点,反复实践。按课本编排从词汇、短语、短句入手,让学生练习一些问候语、请求用语、课堂用语以及简单问句。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自由度较大的会话活动,如讲故事、收集信息、英语晚会等,然后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展出。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语音可以通过听录音、朗读绕口令等活动来练习。新教材初一的词汇量很大,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词汇上,因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词汇可以通过图画、实物和动作来帮助,尽可能做到生动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词汇的学习中还可以开展其他的活动,如网状词语图,即围绕一个主题词提出一组相关的词语,教参上每个单元都有这个项目,可直接应用或调整应用,这对帮助学生记单词很有好处,还有猜词、找出不合群的词等。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我认为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从三项具体活动来体现。第一,学唱英语歌曲,可以帮助记单词,提高学习兴趣。第二,玩游戏,培养他们的相互合作精神,正确对待竟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第三,课堂内外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如画图、着色、制作卡片、会话表演等。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结束后,把学生的成果放在学校或班级展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步骤,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我作为英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条件。新学期开始,帮助他们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在英语会话、英语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分成2人一组或3至4人一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玩游戏、学唱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词典,查询资料,搜集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提供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如开展实践活动,表演英语会话,制作信息卡片等。
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以往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能让他们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文化也逐步引入国内,世界性的生活、商贸、文娱、体育活动等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学英语,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学习。
总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另外必须改革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分数制,采用多元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英语会话表演、英语实践运用,信息卡片制作等作了等次记录,再结合期末的成绩考核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科中的全面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8日
课程思政感悟篇五
对于2020年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今天,通过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让我对疫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课程由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优秀教授进行讲解,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艾四林教授认为这是一节鲜活,生动,难忘的思政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疫情进行了讲解。第一个方面,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心出产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疑是幸福的基础,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第二个方面,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用野生动物,迫害生态环境等问题,反映出了是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关系问题。人和自然是个有机整体,事实上,人类过度征服自然,导致自然环境危机,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尊敬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第三个方面,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个重要启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我们知道,病毒无国界,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是行不通的,世界各国携手战“疫”,打一场全球狙击战就成不二选择。艾四林教授立足于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
秦宣教授将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王炳林教授将从我国历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冯秀军教授将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在这个特殊时刻,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趋势,全党全局全国各民族人民都站在一起,心连着心,携手抵抗疫情。“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危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暖话语,坚定着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继2003年抗击非典后再次出征,深入疫情前线。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无数医务人员不畏生死、不计报酬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成为2020年新春的集结号。我们要坚定信心,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执行党委政府的各项措施。作为学生干部,做好学校和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络员,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假期动态,做好班内疫情防控宣传。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恐慌也不能轻视,应该相信党,相信政府。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及疫情的认知保护自己也保障他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我们一定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战疫一线逆行者”克服困难,负重前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哪里有困难,党员就在哪里,党员干部定会在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们扮演着很多角色,有“逆行者”、有“宣传员”、也有“组织员”。进社区,进农户,“地毯式”摸排,严把入口,24小时值班坚守。有的防控点远,就餐不便,饿了就以零食或泡面充饥;有的忍受疲惫困倦和寒冷,在服务点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他们不得不在春节与家人分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坚守自己的岗位。而普通百姓,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宅在家就是最幸福的事,这份幸福也是“一线逆行者”辛苦坚守为大家换来的。
作为一名学生,要做到,第一,就是注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个人防护,要做到勤洗手,出入时佩戴口罩,合理地掌握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保护生命该是我们生而为人的首要任务。第二,保持一个合理健康的情绪,当人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时间过长之后,多多少少就会有一些自我的负面情绪。但是在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保持-种开放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节。第三,以一个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次的疫情,不随意听信在网络上面出现的一些谣言,尽量从官方渠道了解和疫情相关的信息。第四,和亲友加强线上联系,同时和自己的一些同学朋友互相鼓励和支持,消除孤独感。越是特殊时期,越能检验一个人的本性。坚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思政课程感悟与心得范文
课程思政感悟篇六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感悟篇七
课程是一种教育体验,是对学科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领域中存在和产生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体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第一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二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三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四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五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六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回想起来,思修课我们已经上了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回想起来真的是有着很多的收获,也有着很深的感悟。
老师的讲课很有深度,同时不失乐趣。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不仅仅实在对着ppt念给我们听,而是结合一些经典的案例,让我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迹去感受去领悟。
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一个部分是,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都是一些教育意义很深的新闻或者是视频,老师愿意花这部分时间给我们,让我们更深动的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这个不仅增强了我们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在下学之后是不太可能去看这些的,所以上课的时候就很好的弥补了这部分的知识。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快乐学习的小组学习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很少汇聚在一起开会,对于用什么方式什么内容都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样对于我来说就很难提起热情了,也就失去的动力。
但是后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还是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小组内的每个人的角色很难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后来我就想到,能不能以小场景的方式,每个人的倡导,最后一起合唱,点题收尾。我当时就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当时都一致同意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段时间的思修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我们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办法,我觉得这是超越了这个任务本身之外的,在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我觉得这次学习中最珍贵的。
最后,当然要感谢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去学习怎么去投入,怎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第七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八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首先是时间。现在上面把课程思政提出来了,在教案就可以直接安排思政时间,但以前是没有这方面时间的,所以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就有跑题,不务正业的嫌疑。另外,专业课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安排很满,45分钟刚刚能讲完专业知识,稍微加点别的,专业知识就讲不完了。所以,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就得把专业知识压缩。这两者的平衡,做起来很难。
第二是课程思政的内容规划。我最初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理学,职业规划,文化素养等等问题,高职学生的问题还很大,要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血性,有道德…的人,并不是随便说几个故事就行的,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思考,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适当的内容。内容的引入不光要结合专业课知识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状态,这是很难的。
第三是课堂思政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关系。思政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递的东西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老师不止在讲知识,还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其实是很难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感情纽带,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这才能起到思政的效果。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沟通,老师讲就讲了,学生听就听了,听完不会有所触动,也就起不到效果。课程思政的好处也在这里。一般思政以大课居多,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很难建立感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小,而专业课老师和学生接触一般要多很多,更容易影响到学生。所以专业课老师如果重视课程思政,效果会更好。
但是建立师生感情这件事,是真的难。要做到很好的效果,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多多关注,了解学生的思想,这是特别费时费力还见不到工作量的事情,只能靠老师自己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需要整体规划。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带一批学生,从第一学期带到最后一学期。这样做的目的是持续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思政是一个连续的工作,老师一直在进行思政教育,学生的思想也一直在变化,每个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的引导都是不同的。第一学期可能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建立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二学期就需要他们思考更深的东西,教育他们爱国,第三学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个人成长…就这样一点一点深入下去,学生就可以持续成长了。
我们现在的思政课基本是这样安排的,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可以相互补充,思政课程中,老师很多时候在讲概念,定义,学生也把这些当做考试内容在背。但是课程思政就可以不用讲这些基本概念,而侧重熏陶,理解和思考。这样两方面就可以互为补充,持续影响学生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对专业课老师要求很高。思政课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老师对历史,社会,文化等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有成熟的三观,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但是这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
如果是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思政,老师就必须对本专业有很深的感情和理解,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有东西可讲。如果老师积累不够,课程思政就会陷入形式化。
课程思政说起来好说,做得好真难。希望课程思政能在高校课堂发展壮大,把学生培养得更好。
第九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感悟篇八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课程思政感悟篇九
课程是一种教育体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领域中存在和产生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体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第一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二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三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四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五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六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
202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南谯区2022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及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学习,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与教学,使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感。
办好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讲好思政课,争做新时代真善美的“播种者”义不容辞。在聆听省特级教师吴晓静校长专题讲座《关注核心素养,落实“关键课程”》后,我心有所思。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老师们通过精神准备和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对课程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要想教好新教材必须认真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进行认真精心备课,立足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教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认真分析思政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进行展示,有助于我们系统把握教材内容,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结合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本轮培训,我也学习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引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采用灵活教学设计,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思政课教学不是难以攀登的高楼,不是一座难以跨越大山,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育就在妙不可言中生成。我们要注重学习,勤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思想政治素养。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幸福人,有道德情操的榜样,有扎实知识的教书匠,有仁爱之心的播种者!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一
本学期开设的教法课,是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期间先后经历了写说课稿、说课、写教案、交流、试讲、谈论、评课、议课、总结等几个过程。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与启示。我感悟很深,受益非浅。我本次教学实习所作、所见、所感、所得一一回顾和总结如下: 老师给我们讲授很多上课的技巧,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这也是人类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这次教学法课程实习,我所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终生受用一笔财富。
具体的来说,第一、怎么去写教案,一个具体的教案包括哪些,在写教案时应注意哪些。不同的课题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应有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具应该选择较适合内容的,有所讲究。
第二、选择多媒体授课时应把课件做好,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课质量和效率。本次教学法实习我又重新温习了课件的有些基本做法。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也应适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及大概课题内容。
第三、跟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题、交流、试讲、谈论,我体会到了团结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力量的巨大。那种相互信任、诚心诚意的指点不足和怎么改进,我更是感到一种家的温馨。要想干好事得静下心来好好的想和去做,有同伴的一起合作更是有效率和快乐。
第四、经过自己的试讲和同学的试讲以及评课我觉得要想把一堂课讲好应该具备如下内容:讲授者课前好好研读所讲内容,做好分析和写好教案,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应采用一些比较恰当合理的语言以及实例。在多媒体课件方面应以学生来思考课件怎么做才更容易调动积极性和兴趣以及易懂。在教态方面应以一种平和的一起学习的心态去与学生学习,利用自己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鼓励和批评学生,注意语言的圆滑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尽量采用讲授谈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在上课方面应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讲课语言修炼和普通话尽量标准,教态要好,给学生有亲切感和老师的样子!
刚开始试讲有些紧张,普通话不标准,只是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教态方面做得不够且有些不自然,黑板板书字迹不公整,我将会在以后好好培养自己。我相信认真用心去好好做了一切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和顺手。
课程感悟心得篇3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二
首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对所设计的系统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对用户的要求加以认真的分析,对所有分类进行功能模块化设计,画出功能分析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和e-r图等,这样在进行详细设计时可做到有条不紊一步步地进行。
其次,认真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设计一开始就应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再新建各种文件。
第三,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共变量,这些公共变量应在各个功能模块的一开始就加以声明,以便于今后对公共变量的管理。
第四,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须勤动手,才能发现问题,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系统开发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加深了对系统开发的认识,巩固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水平,为我今后在工作和学习上也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并且通过这次做数据库课程设计也使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主要是动手能力的不足,我会努力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继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课程感悟心得篇2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思政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
金牌文档
课程思政上海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郭会玲
为了学习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其他院校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教务处和系里安排支持下我于2021年12月参加了参加了上海职业院校现场观摩“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学习,本次学习内容全面并对课程思政的案例进行了观摩学习。通过本次学习,形成了以下针对课程思政的心得体会总结。
一、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2004 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上海课程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越来越清晰地明确了“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采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学校教授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21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2021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假设干意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2021年、2021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在沪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课程思政被认为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上海方案〞,所有省份借鉴上海各校做法,推进本地改革。经过课程思政改革,学生普遍认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有亲和力、有针对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播到了学子们心间。
二、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
目前各学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方案,但面临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必须使广阔教师明白“三全育人〞的重要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性;
2、教师教学理念需要重塑。必须重塑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
5、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教务部门在推进课程建设时,在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时,没有明确要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表现:
4、整体上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成效不满意。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艺术的缺乏,课程课堂教学吸引力缺乏,获得的认同感不够好。
解决途径与方法:
1、学校要加强课程思政领导机制建设,提高教师的认识--学校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涨力〞、教材中“显形〞、论坛上“发声〞。
2、学校要制定、完善课程保障措施---要制定一套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运行保障机制,要从课程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方法入手,制定规划化的课程思政管理方法,以便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3、教务处牵头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在开展课程建设时,应明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确将思政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作为课程质量标准的同等重要的组成局部,列入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考核要点,要加强对课程培养方案、教案、教材选定、思政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
4、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的交流机制建设----思政课教师要定期与专业课教师开展交流,把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载体〞选择关。
5、重新审视、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学业标准体系和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形成包含知识、能力、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6、搭建素质教学交流平台—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思政部等职能部门合作建立交流平台,切实推进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的“三位一体〞素质培养体系。
7、强化培训,重塑理念,让广阔教师明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杨福家教授曾说:“一流大学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并且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加快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终身开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体系。
8、要深入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思政课教学--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要用思政课程的学术观点,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效劳〞的价值追问,思政课程要上出“学术味〞。要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要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走进学科前沿、更有学术味、更有穿透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专业课程教学--切实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依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课程,通过大量的与专业课相关的信息资源、典型案例的收集,结合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资料载体,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做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益。
9、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载体〞的选择能力---要使广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阔教师明确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分析表?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知识、能力、技术技能和素质要求,能有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把素质点通过适宜的载体有机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切实把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结束语
本次培训收获很多,使我对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有了比拟清晰的理解,对课程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对以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希望将各地较好的建设经验分享给本校的老师,一起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金牌文档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刚体的定义;
2、掌握刚体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思政育人目标:
2、从刚体模型深入挖掘爱国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利用物理之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育人目的。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知,剖析新知
从前面已学习的质点模型谈起,辩证的引出刚体的概念。同一个物体,当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模型;当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且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模型—刚体。
刚体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板书)
通过刚体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分析实例,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哪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看作刚体?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领略我国在领先世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095型攻击核潜艇、“复兴号”高铁、东风-41战略导弹、“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这些实物都可以看成刚体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刚体模型理解。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总结拓展
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强大的科技保障了我国的和平和繁荣,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力量,但同时也使那些图谋世界霸权的国家开始打压我国的科技发展。而我们学生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五
若想在《恋爱课程》里搜寻爱的踪迹,也许最先觅到的,尽是些与想象相悖的关系,譬如滥情,譬如出轨。英格玛·伯格曼这部探讨情爱的作品,让一名情场浪子在情欲的流连中进退有度地翻云覆雨,放到当下来看,仍饶有趣味。
婚姻床与爱情墓
英格玛·伯格曼佳作太多,提起他,难免先想起那些最为煊赫的电影。但看惯了他对宗教的探问、对心理的摸索以及对政治的质疑后,回过头来观赏《恋爱课程》,该会品出不少欢闹乐趣。
《恋爱课程》的上映时间是1954年,那时距离《第七封印》、《野草莓》的问世还有3年,伯格曼还处在名声鹊起的前夕。他借着这段故事,俏皮而乖张地探讨起两性关系的微妙。男主角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饰)当年从好友卡尔-亚当(艾克·格隆伯格饰)手中夺走玛丽安娜(伊娃·达尔贝克饰)后,结婚15年,并育有一女一子。然而当身为妇科医生的大卫与病患苏珊娜(依冯·隆巴德饰)胡混之时,从女儿妮克斯(哈里特·安德森饰)口中得知玛丽安娜重投卡尔-亚当怀里。戏剧性的一点在于,面对苏珊娜大吵大骂的分手,他忽而顿悟,赶上玛丽安娜去跟卡尔-亚当碰头的列车,又把当年的抢妻事件重演一遍。伯格曼把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勾勒得非常鲜明,更借大卫与玛丽安娜的相处,给婚姻、爱情的探讨提供许多颇有意味的布景。
玛丽安娜当年本要嫁给卡尔-亚当,却在婚礼前躲在房内寻死觅活,直到大卫寻上门来,互诉衷情后推诿片刻,决定随心而行走到一起。而15年后,大卫面对苏珊娜的勾引,再次一本正经地拒绝,继而双唇交接。大卫就像是很多中产阶级男人的缩影,没有生计之忧,身怀引人资本。他在情感的抉择上颇有大浪漫主义倾向,会在情爱最为鲜嫩之时,愿意不顾一切地采摘。屡次谈起的一句“婚姻之床是爱情之墓”,印证着最初花团锦簇的恋爱不过是一时美好,反正花容月貌的女子总是慕名而来,前一朵红玫瑰再艳,也成蚊子血了。当然,玛丽安娜本就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当年胆敢在亲朋面前与准新郎卡尔-亚当撕破脸大打出手,那么如今面对丈夫的不忠,借前男友激发一些醋意也未尝不可。而妮克斯面对父母关系的转变,也显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在父亲面前还继续表达想当男孩的意愿,总觉得女人对于男人的依附是个不可理解的愚蠢行为。
追溯伯格曼的过往,有太多能与电影对应得上的地方。他的父亲有着足够出色的相貌与仪态,身为路德教会的牧师,同样能够承载各式俊美女人的依恋。而出生中产阶级的母亲,同样有着姣好面容,有着炽热与浪漫的心性。她当年曾有过婚姻之外的感情,与丈夫也有感情破裂以致于要分道扬镳的经历。至于伯格曼自己,拍摄本片时,正在经历第三段婚姻,且开始与另一个女人发展起关系。对于这些,《爱情课程》其实都有很多映照。片中角色口中的忠诚,成了一个值得叹息甚或鄙夷的词汇。而且,伯格曼的父母因为孩子而没有离婚,电影中的大卫也在面对女儿的发问时,其实已经重燃起从旧情敌手上夺回妻子的热忱。
但即便夫妇二人车上重逢后,回想起许多昨日的快乐,甚至在结尾又重归于好,但这段婚姻所遮掩的暗礁,其实都已浮出水面。男人与女人之间不无黯然地讨论着感情细水长流后,如何步入一种平淡之中。男人掩饰着自己的呵欠,女人叹息着对方的老去。男人寻找着新的刺激,女人拧起自己的神经。男人的体面只维持得了三分钟,女人的长情打起了自己的嘴巴。
家庭的叛逆者伯格曼,用镜头语言质疑了一轮婚姻制度的苍白与可笑,但是倒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凶神恶煞,反而任由戏谑之意,流窜在男女你进我退的舞步间,让一丝不经意的狡黠,点亮这电影的色调。他构建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有情欲,有诱惑,有追思,有竞逐,看似任意妄为其乐融融,其实在每个人追求快乐的`背后,又蒙受着精神上的煎熬。虽是煎熬,却也没有太多辗转反侧的不痛快,一旦动力燃点,其实都是明快剧情的推动。
可以说,《恋爱课程》着力在这种旋转木马般的叮当作响中,让一个个躁烈角色,以浪漫的名义,大行扰攘之事。这么一种明丽轻快的风格,特别是最后酒吧里的一场心痒痒的勾引以及赤裸裸的刺激,也许不是很“伯格曼”。但当然,对于一名建树颇多的大师,也并不能用一条甚至一套标准去定义。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能够畅通无阻地尝试各种各样的风格,倒不失为影迷的福音。再说,对于情爱的描摹,他之前就已在《夏日插曲》、《女人的期待》等片中有过很不错的尝试,此番只是为这类情爱探讨的风格增添一层滤镜而已,内核始终在雕琢情感的保鲜与摩擦,以及撕扯中产阶级并不光鲜的到的外衣,那其实也是伯格曼擅长的领域。
这次跟随伯格曼一同试水《恋爱课程》的演员阵容当中,有两个特别重要。女主角伊娃·达尔贝克不久之前才拍完《女人的期待》,又将立马出现在伯格曼的下一部作品《夏夜的微笑》中,而以后,还会在《这些女人》等片中继续合作,她那独特的戏剧张力,给伯格曼的叙事带来许多丰润的色彩。而男主角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更可堪称伯格曼的御用演员,二者的合作超过了20部,时间跨度也有数十年。他的可塑性更让人难忘,除了可以驾驭《恋爱课程》这类乖张的喜剧,《冬日之光》、《第七封印》等风格陡变的电影,也是手到擒来。一直到伯格曼自称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六
读了王泽农主编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后,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知道物理教学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了解了书中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物理课程的发展。
其次,《标准》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必须具有能够对学生的双基水平、探究能力、创造力水平、从事探究与创造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功能。
1、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式接受为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具体表现为:
1、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时间和活动获取知识较少,学生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较少。
2、作业以大量书面习题为主,而观察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很少。
3、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少。
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按照统一的要求看待每一名学生,追求单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人格,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符合多元化的智力理论要求,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以及品质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对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既要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注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使他们获得交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
3、科学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了情感、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
1、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2、教学活动设计指导的基本观点
3、教学活动设计的环节
4、多种形式探究性活动的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过程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活动情景
(一)力求使探究活动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
(二)情景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三)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
(四)情境具有可探究性
(五)关注情景中“协商”过程的设计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现代课程理念赋予课程资源的特点
2、注重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面临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必备的素质
4、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的自省;教师的自学。
2、总结教学实践,参与教学探究
3、积极开发各级教研活动
4、加强物理教师的培训
5、制定政策化的激励机制
1、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透
1、“以人为本”做好“转变”,体现“发展”是用好新教材的根本
2、物理教学要着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用新教材的观键
3、重视科学探究、注重学科渗透,提倡多样性是用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4、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关注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是用好新教材的必需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七
我学习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以后,笔者受益匪浅,现将心中感受最深的地方略作回顾,以便将本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本书包括七个单元的内容,即,一是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二是发展性学生评价,三是表现性评价,四是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五是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六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七是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而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即主体部分、条件部分、案例部分、研究性学习部分、培训建议。对每个单元每个部分的学习,都让我感受颇深。
在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中,包含四个主题的学习,一是什么是课程评价,二是课程评价的功能,三是现行课程评价之批判,四是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五是行动研究:推进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有效方法。
发展性学生评价指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和实现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作为表现性评价,应明白什么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袋这一板块,应认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含义,知道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及构成,搞清楚如何制定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案,如何进行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反思。
针对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认清考试的种类,知道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知晓考试改革的方向及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教师的评价应走向发展性评价,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即审视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掌握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称职教师的个人品质是什么样的。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应充分考虑到三个因素,一是影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因素,其次教师自我实现专业发展的策略,再三是反思性教学。
在回想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在参加培训、自己研读学习、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中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掌握了其中大部分的知识、技能,培养的恰如其分的情感态度,中肯的.学习价值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学到的新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进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学习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多了,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改善,能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来实施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取得的一切成绩,应归功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组,应感谢县进修学习的重视、支持及培训,应感谢乡教育行政的大力帮助。
愿此次培训学习结满胜利的果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八
20xx年9月5日晚,我们xx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xx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xx省xx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xx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对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所以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九
这本书的序中写到:我国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学经验没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提高和传播。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忙于教学,无暇顾及适时地将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我们对英语教育的科学性还缺乏认识,忽略了对英语教育与教学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做了反思。结合这本读物,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提高不上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教师本人要注意学习策略的'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效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这就需要一个评价的方法,而作业就是课堂的延伸,朱浦老师指出,目前,不少英语课堂教学已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学生一走出课堂,还是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这主要是因为英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观。我们现在的作业布置中有常规作业,比如听磁带,做练习,背诵课文和对话等,这些都是作业的基础部分,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会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兴趣型作业。第三,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组织参加,老师协助指导,如英语角,英语小品,歌曲大赛等等。第四,掌握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第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第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七,采用科学的评价策略,从忽视情感评价转向重视情感评价,让学生从评价客体转向评价主体。第八,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向既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从单纯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此书中,朱老师还提供了两条有益的点。一点是自由安排作业时间:比如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不能少于10分钟,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益,可以多花点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坚持在你定下的时间内完成。另一点是自主创设编制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兴致倾向,编制英语作业,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布置作业。这些成功的体验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总之,朱老师撰写的书中独到的见解与心得体会,使我得益非浅,这是一套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很有帮助的好书,但是要完全读懂消化这本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还需要进一步的阅读和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