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大全(20篇)
总结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有自信。在写总结时,要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避免主观感受的夸大和减少。看看以下的范文,你可以发现一些写作总结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一
1、蔬菜:20xx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4.5万亩,比上年略增1.7%,总产量247.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种植作物:榨菜9.2万亩,菜心8.7万亩,茭白5.5万亩,莴苣5.2万亩,番茄4.0万亩。
(1)鲜菜:由于受持续低温阴雨和台风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明显推迟,且病害严重,产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销售价格普遍上涨,因此蔬菜收益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品种间不平衡,根据统计,番茄平均亩产量3095.5公斤、亩产值9925.6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低231.1公斤和1799.4元;大白菜平均亩产量3353.8公斤、亩产值4549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3.4公斤和699元;莴笋平均亩产量1615公斤、亩产值2607.7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110公斤,产值高265.7元;订单菜心因受冬春持续低温影响,抽苔明显推迟,产量下降,效益尚可,平均亩产量1681公斤、亩产值1783.1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低308公斤,产值高480.1元。
(2)加工蔬菜:榨菜栽培面积减少、产量减、效益增。榨菜栽培面积9.2万亩,比上年的11.0万亩,减少16.1%。由于上年榨菜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低,许多企业库存量较大,导致今年我市榨菜种植面积下降,加上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且今年开春以后持续低温,榨菜生长较差,雨水多,较多出现了软腐病,发病率达到33%左右,是近年来较高的一年,品质差产量减,据调查今年平均产量约2618公斤,比上年的单产减少10%。对企业来说今年加工原料不足,因此平均收购价格0.78元/公斤,比上年增长73.3%,亩产值2042元,减产不减收,为近年效益较好的一年。
2、食用菌:20xx年食用菌生产7282万平方尺,比上年增加8.2%,产量5.8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蘑菇生产面积达到6584万平方尺。蘑菇生产面积增、产量减、效益持平。由于受今年1?3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影响,春菇出菇少,减产明显,虽3?5月份销售价格明显回升,但终因产量低而影响了收益;生产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逐年上涨,20xx年(4.33元)比上年高0.45元/平方尺,成本提高12%。
3、西甜瓜:全市种植面积14.1万亩,比上年减少1.7%,产量30.6万吨,比上年减2%。其中西瓜种植面积9.6万亩,比上年减少12.4%,甜瓜种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大幅增加33.1%。前期由于受1-3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影响,西瓜定植普遍推迟,甜瓜早播早栽的不仅生长发育慢,且病死苗严重。大棚西瓜批量上市时间在6月初,较常年迟7天左右;大棚甜瓜5月中旬才陆续上市,较常年推迟15天以上。大棚小西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但优质瓜销量不断扩大,加之今年梅雨来临比上年推迟13天,产量、质量及效益好于上年,平均亩产量2866公斤、亩产值8251.8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901公斤和1920.8元。大棚甜瓜因前期病死苗缺棵、僵苗迟发等,不仅座瓜、上市迟,且产量、质量下降,销售价格回落快,收益减,平均亩产量1450公斤、亩产值7990.8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低600公斤和427.2元。
4、鲜食大豆、玉米:鲜食大豆生产面积15.4万亩,比上年减13.6%,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4.5%;鲜食玉米生产面积5.0万亩,比上年减3.0%,产量2.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二
1、继续推进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力争保障型蔬菜基地超过省定规模。
2、加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蔬菜生产科技综合水平。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要求,以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为载体,引进应用一批特色优质高效新品种,推广设施栽培模式、新型设施材料、高效节水微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全市蔬菜瓜果标准化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嘉兴蔬菜瓜果产业的发展水平。
3、实施《循环农业种植模式的构建及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我市现有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集成、提升,创新一系列适合我市不同地域的循环农业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提升我市的农作物循环种植技术,带动我市蔬菜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三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全市蔬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张店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张店”总目标,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能,以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四
施肥原则上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基肥、轻追肥。施用量因蔬菜作物不同而异,番茄、黄瓜等喜肥蔬菜一般我们使用腐熟榭3000公斤,或优质有机肥500公斤/亩,分别另加bb肥50公斤。种植前一星期施好,使用的领头羊时将肥料均匀撒入地面,结合耕地深翻入土,追肥总量25公斤/亩尿素,分2-3次。对于根系发达的茄果类蔬菜,生长期采用打洞追肥,以减少挥发和氨害,追肥时间上,叶菜类和生长期短的蔬菜,苗期早施;采收前20田做到不追肥。茄果类以钾肥、磷肥、氮肥为主,萝卜、莴笋以磷肥、钾肥为主,配合使用氮肥,生长期较长的蔬菜,合理采用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相关的营养液,我们选用了叶面肥赐宝康,每次50-100克/亩。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五
今年,我县完成蔬菜生产面积16.27万亩,蔬菜总产量21.88万吨,分别占任务数的101.68%和101.29%,实现蔬菜总产值3.14亿元。其中:常规正季蔬菜种植面积4.232万亩,总产量6348万公斤,产值7617.6万元;县级保供基地冬春早熟蔬菜0.19万亩,总产456万公斤,产值1368万元;夏秋冷凉蔬菜0.47万亩,总产1034万公斤,产值2585万元;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185万亩,总产2254.5万公斤,产值2930.8万元;秋冬蔬菜生产面积4.323万亩,总产量8040.8万公斤,产值11257.1万元;乡(镇)菜蓝子基地建设面积0.17万亩,产量476万公斤,产值1428万元;特色辣椒生产面积5.7万亩,总产量3271万公斤,产值4186.62万元。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六
据调查统计,到xx年6月底,全县瓜菜种植面积22.5万亩,较上年新增6.6%。其中节能温室蔬菜0.25万亩,日光大中棚蔬菜3.6万亩,小拱棚蔬菜2.8万亩,西甜瓜6.6万亩,露地蔬菜9.3万亩。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113.7万m2,其中双孢蘑菇39.4万m2,平菇42.5万m2,杏鲍菇31.8万m2。全县蔬菜销售量达64.3万吨,销售总额14.1亿元,农民来自蔬菜产业收入人均达1080元。
全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注重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县农林委组织引进番茄、辣椒、藕、黄瓜、丝瓜、韭菜等新品种40多个,在五铺农场生态示范园,镇村、村、村,村镇村村等蔬菜基地示范种植,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时,在镇、镇、镇、乡等瓜菜基地推广生物解盐菌应用等新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2、狠抓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各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等果蔬科技服务组织,以绿色食品生产、认证为目标,积极推行瓜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遮阳网、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产地准出信用制度,上市蔬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3、发展特色生产。全县依据传统种植习惯,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如镇村日光温室精细菜、村镇小湖村莲藕、镇道口村的无籽西瓜、双堆集镇芦沟村早春甜瓜、乡颜道口村粮菜瓜立体种植等。
4、设施栽培早上市。农民充分利用日光大棚、半地下式节能温室,采取保温防冻、加温保苗等技术措施,开展早春提前和秋延迟反季节生产,选用早熟品种,尽可能适时早播,创造蔬菜产品早上市的适宜环境,打市场时间差,提高蔬菜种植效益。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七
一是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基地、标准园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蔬菜生产主体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生产投入品。通过检查,我区未发现违规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乱施化肥、超限量或超范围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切实做到了“四禁止三严格”。
二是积极运作菜篮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指导和督促基地和标准园农残速测点强化自律意识,自觉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职责,充分利用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本单位生产的蔬菜,积极开展自检业务,做到检测不合格的,禁止流入市场销售。
三是建立健全蔬菜准出追溯制度,包装标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明确法人代表是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人。基地和标准园蔬菜产品上市前进行自我检测或者委托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检测合格方能准出入市。对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上市蔬菜产品全部进行包装销售,附带产地证明。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八
1、探索:目前由于蔬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多数由个体生产经营者来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不优价是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探索研究、规范和培育国际、国内市场。
2、建议:发展无公害蔬菜,从目前实践者,一要大力宣传,二要控制农药,肥料,严禁高毒农药,推广应用绿色农药;三要示范带动加大力度;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对超标高残留蔬菜,通过检测,依法查处。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九
通过上半年的工作,我们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面临困难和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是我区蔬菜生产总体规模偏小,蔬菜生产基地的集约化品牌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蔬菜质量监管体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对集市路边摊点及散户菜农的`蔬菜质量管理难以全面覆盖。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
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农林委把蔬菜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抓紧抓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制定生产计划,稳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落实市新增蔬菜小区奖补政策和《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县蔬菜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一
根据省厅要求,我市继续做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工作,落实专人做好季报、年报的数据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并且做到数据真实、有效,及时分析蔬菜产销形势变化,为掌握我市蔬菜产销动态和进行蔬菜调度提供基础数据依据。通过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适时发出预警,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引导产品有序流通,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平稳运行。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二
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以付家镇银基农业生态园和沣水镇高东蔬菜标准园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现有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切实加强生产指导和科技培训,全面落实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蔬菜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上半年,组织技术骨干或邀请有关专家深入生产一线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菜农800余人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下乡4次,发放技术材料4000余份,推广蔬菜新品种4个,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0次,为菜农解决生产难题60余个。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三
组织做好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建设工作。根据《浙江省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按常住人口0.005亩的保障型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量标准测算,我们筛选了105个基础设施良好,生产技术较先进,常年种植蔬菜的基地,作为我市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对象,总面积2.59万亩,其中大棚1.6万亩。加大对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保证蔬菜生产质量,同时增加对蔬菜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蔬菜种植和深加工水平,从而提高蔬菜的种植效益。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四
我县的常规蔬菜生产面积占全年蔬菜生产的比例较大,主要分布全县17个乡(镇),种植的蔬菜种类主要以茄果类、白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根茎类蔬菜为主。全县常规蔬菜种植面积4.232万亩。(附今年印江自治县果蔬产业完成情况统计表),在生产中,加强了对各乡(镇)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户的管护水平,常规蔬菜平均单产1500公斤,总产6348万公斤,产值7617.6万元。蔬菜产品xx周年上市,基本上解决了我县城乡居民“吃菜难”的问题。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五
我们在抓好选用抗病虫新品种工作外,严格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预防病害。育苗以营养钵为主。由于蔬菜种类和品种多样化,为了充分地利用设施生产,我们实行多茬次栽培和适当间套作,春季早熟栽培茄、瓜、豆,秋季的领头羊延后栽培结合叶菜类种植,适当安排1亩大棚为育苗棚,作为育苗茬口类型。
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苗龄长,为了提早上市,我们三月定植,4月底盖了网,夏秋种植以叶菜为主,抓好前茬作物,残留的枯枝烂叶,销毁处理,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奠定了基础。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六
以现代农业基地为平台,推进蔬菜瓜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xx年全市引进蔬菜瓜果新品种237个次,示范方99个,示范面积7368亩,主要展示示范品种:番茄全才、黄瓜浙秀1号、茄子浙茄3号、甜瓜三雄5号等。今年我市还举办了津优108黄瓜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组织各县(市、区)蔬菜业务干部、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生产企业参加了观摩会,参观考察了津优108黄瓜新品种种植现场,邀请了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杜胜利所长介绍津优108黄瓜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特点。我市还开展了春大豆的试验示范,引进了9个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交大08-26、浙农8号等适合我市春季栽培大豆新品种。通过新品种引进试种示范,有利于我市主栽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有利于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栽培技术上,重点推广蔬菜穴盘育苗、喷滴灌、绿色防控等技术,20xx年全市推广防虫网面积4890亩,防虫灯面积13749亩,性诱剂面积14790亩,色板应用面积11870亩,喷滴灌面积28094亩,培育穴盘苗5657万株,穴盘苗大田应用面积3.2万亩。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七
组织各县(市、区)蔬菜业务站参加第四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交流会,并推荐了9家蔬菜合作社、企业参加省精品瓜菜评比,获得金奖3个,优质奖4个,提高了嘉兴蔬菜瓜果的知名度。还组织县里参加了现代农业基地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防治培训班,努力提升我市蔬菜基地的管理水平,规范蔬菜产业项目的建设管理,同时提高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配合省里开展了蔬菜产业发展调研,对所有县(市、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汇总本市的基本数据与相关材料。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八
实施实验室资质认证的工作目标,加强检测中心软硬件的建设,并顺利通过省专家评审组考核,取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
二是认真履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全区蔬菜例行监测工作。1-6月份全区共抽检蔬菜样品216个,形成检测报告6次,样品检测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在98%以上。
三是强化基层检测网络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积极指导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建设蔬菜质量基层检测点,各检测点实现了“四有一规范”,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各基层检测点实施蔬菜质量日检批检制度、检测结果公开公示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监测点科学运作水平。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十九
蔬菜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但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制约,很容易受到农药的污染。避虫网栽培蔬菜,为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蔬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推广应用这种新技术,我们在区、镇科委科协和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xx年,经批准同意后实施了应用避虫网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工作,计划落实在新春村五组,因土地征用原因,该项目实施地点经研究落实在中洪村农场,面积30亩,管棚10套,种植蔬菜品种有小白菜、花菜、黄瓜、茄子、番茄、刀豆、萝卜、莴笋、豇豆、卷心菜和辣椒,由于避虫措施严格,产中合理使用无公害绿色农药,所以蔬菜产品确保了新鲜、洁净、无污染,并通过无公害生产蔬菜产品试包装发销,取名“虹新”牌无公害蔬菜,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现就该课题的实施技术总结如下:
果蔬部门的工作总结篇二十
一是继续稳定全区蔬菜生产面积,紧密结合全区都市农业发展大局,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活动。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宋家银基农业生态园、高东蔬菜标准园建设,积极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充分发挥科技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市民更方便的购买到安全、新鲜、优质的放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