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心得体会并不仅仅停留在经验上的总结,更是对自己内心感悟的宣泄和思考。写心得体会要注意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和平凡的陈述,把握好个人感受和观点的表达。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摘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一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在你暂时还落后于别人时,请你想想这种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困难踏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
每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会引得我们无限神往,何时能到月球上尝一尝吴刚捧出的桂花酒?何时能亲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广袖?而今,希望将变为现实,20__年或许还要更早,或许那时,你们中的一位会坐在神舟n号上,带着全中国人的梦想飞向月球。努力吧,学子们,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会一飞冲天!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二
10月3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中国空间站最后一个舱体——梦天实验舱送入太空。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里矗立着这样一座大楼,从外表看像是一副巨大的望远镜,静静地遥望着远方的塔架,它就是指控中心大楼,被称为发射场的“心脏”,每次发射任务时的指挥控制都在这座大楼里。位于大楼一层的配电机房则是整座楼的能源中心,这里是大楼供电的最初段,有大楼电力的总开关,保证供电的安全与稳定责任重大。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不出问题,每隔两个小时一排排配电柜之间就会出现一个身影,认真地查看每一块显示仪表,仔细地记录每一项数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叫郭露露,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配电岗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凡是用电方面有问题,大家都喜欢找他,他也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帮忙解决,大家亲切的称他为指控中心的“动力专家”。
刚到发射场的时候,郭露露还是个毛头小子,分配到了配电岗位,那时候的他对于这个岗位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也是茫然无措,但不服输的性格让他暗下决心,必须把工作干好,不负“航天人”这个称谓。他就从电路原理开始学习,根据原理映射到工作实际,不断地记笔记,画电路图,凭着孜孜不倦的劲头,先后编写修订了《操作规程》《故障汇编》等专业训练教材,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路问题判断方法,终于由原来的三新少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配电技师。
有了深厚的知识储备,他在每次遇到突发设备故障时都能从容应对、果断处置。某次空间站建造任务中,正在进行模拟发射时,突然接到报告“某系统倒计时显示屏发生断电情况”。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刻不容缓。郭露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入战斗,带上电工包,拿齐检查工具,立即到楼上进行排查,发现是一个空气开关跳闸无法合上导致的,他马上检查了上一级配电箱,通过检查通断,确定上级电路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断定问题出在空气开关下端,他逐段测量线路短路情况,最终确定是一个插座虚接,处于长期使用状态下接口发热,导致线路绝缘皮破损造成短路,定位到问题后,郭露露使用备用电源线将破损线路换下,成功解决问题,屏幕正常显示,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作为配电岗位的一员,巡视是他们每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听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ups机房噪音长期超过60分贝,每次巡视一圈要大半个小时的时间,期间还需记录各项数据,分析数据变化是否影响配电设备正常运行。每季度他都要撰写《电能质量分析报告》,总结设备运行规律,预防性提出维修保养建议。
“在岗位工作这么多年,其实我早已经习惯了,设备的声音对我来说更像是战鼓催征,让我时刻保持警惕,站好自己这班岗,保证完成好每次航天发射任务。”随着一阵轰鸣声响起,载有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顺利升空,郭露露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正如他所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配电岗位也从没有发生过影响任务进程的问题,他和同事们在岗位上用忠诚与担当默默地保障电力平稳输出,助力祖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三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也许它不是那么伟大,却隐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现在的我们朝气蓬勃,可以大胆地追逐梦想,用青春的汗水挥洒生命的力量,用青春的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用青春的音符谱写生命的乐章。
小时候,我常听爷爷奶奶讲月亮上的美好故事:有美丽的嫦娥,有可爱的玉兔,还有一棵茂密的大树……现在,我给爷爷奶奶讲,月亮上确实有“嫦娥”——我国的月球探测器,还有我们的月球车。虽然爷爷奶奶那一辈人年纪大了,但年轻一辈已接过建设祖国的大旗,怀揣着更大的梦想,带着五星红旗奔向浩瀚太空。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北斗”指路到“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在浩瀚太空中刷新“中国高度”。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像王亚平一样的女航天员。当我看见王亚平和其他两位航天员飞上太空时,我内心十分激动和自豪。我也想去太空看一看有多美、有多神秘。我梦想着到月球上游览一番,捡几块石头往上一扔,让石头飘在空中。我想在月球上散散步,感受空中漫步的美妙。我长大后要为祖国航天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我的航天梦而奋斗,为中国梦助力添彩!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四
10月31日15时37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至此,中国空间站已经三舱合体,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将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总重量约为90吨,是我国太空在轨最重的航天器。
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中正式安家了,央视发了一个视频汇总中国空间站发展历程。
从1992年9月21日正式立项算起,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最终使我国在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已经将14名23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队伍选拔新老混搭,形成梯次合理的“英雄天团”。
在系统构建方面,我国已经拥有两型低温液体火箭、两座用于载人航天发射的不同维度发射场、组建了陆海天基一体化的接力测控网、建成了体系完备的着陆场系统,未来还将开发新一代载人飞船。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五
长五b火箭是为了满足我国空间站建设等大型低轨有效载荷的发射需求而研制,它是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中的一员,也是我国低轨运载能力最强火箭。火箭研制攻关历时10余年,克服了4大关键技术,为中国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长五b火箭已经圆满完成了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
此次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是长五b火箭执行的第三次空间站舱体发射任务,为了确保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航天人对火箭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长五b火箭不仅安全可靠、能力强,还可以为不同的“乘客”定制不同的“客舱”。在这次送“梦天”的任务中,长五b遥四火箭根据梦天实验舱的形状、重量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梦圆航天 正当其时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五b火箭是承载中华民族对浩瀚宇宙向往的“梦想之箭”,自出生开始,就被寄予厚望。
梦想启航,使命担纲。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伴随着撼天动地般的巨响,长五b火箭搭载着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拉开了中国空间站正式建设的大幕。
这一天,中国正式开启空间站时代。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长五b火箭送“天和”、托“问天”、举“梦天”,一次次点燃的航天梦,是伟大祖国的强盛之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宇宙有多大,梦想就能走多远。
再过几天,梦天实验舱将带着中国人的梦想奔赴太空。对于中国航天来说,空间站只是飞向更深更远宇宙的一个必经坐标,未来,随着火箭助力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稳、更远,中国航天的舞台也会更大、更好。
心怀梦想 不懈努力
在这次长五b遥四火箭转运中,与火箭朝夕相伴的航天人也一路相送,眼里尽是航天的“诗和远方”。面对未来,航天人将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和期待,踔厉奋发,坚定不移沿着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之路勇毅前行,以确保中国航天重大任务的成功,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
凝聚精神力量 继续奋斗前行
空间站建造任务过程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个见证中华飞天梦想之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五b火箭和长七火箭用一次次新的任务标注着崭新的中国高度,以一次次新的飞行描绘着壮丽的中国航迹。
每一次发射前的转运都有一个激励人心的标语,凝聚精神力量,鼓舞士气、催人奋进,激励着航天人誓夺任务圆满成功,筑梦空间站。
2022年10月25日,长五b火箭与梦天实验舱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如今,空间站建造关键之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向着光荣与梦想,航天人必将在党的光辉引领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秉承航天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六
“5、4、3、2、1,点火!”(10月31日)15时37分,伴随着01指挥员铿锵的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承载着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直奔寰宇。梦天实验舱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与发射塔架隔海相对有这样一处地方——这里树木苍翠,草叶青葱,一年四季都透露着鲜润与生机,山的怀抱中,阳光映衬下,闪烁着四座纯白色的测控设备圆顶,这里就是铜鼓岭测控点。测控点内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手握“万里海天第一棒”,编织成一张“光雷遥安测控网”,在白云山海间踏浪逐梦,为胜利提供保障。
“我要做追踪火箭的千里眼!”
铜鼓岭测控点内,巨大的防护罩缓缓打开,光学设备的巨大镜头在阳光照射下光彩闪烁。一旁的综合机房内,李浩正端坐在电脑前进行跟踪飞球的演练,光学设备在他手中“听话地摆着头”,稳稳地追踪预设目标。
“我的工作就是追踪火箭,留下高清图像。”据李浩介绍,光学设备跟踪测量是个精细活,小小的操纵杆控制方位可变360°的庞大光学设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失目标,导致任务数据收集的缺失。
“压力总会有的,但压力督促我全力以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次练习都要有成效,哪怕更加稳定一毫米。”李浩说,每次训练他都会当成实战看待,摊开李浩的手掌,清晰可见的红肿,这是长时间手握操纵杆形成的。
为了锻炼自己操作稳定性和跟踪目标的能力,自担任光学操作手以来,李浩几乎有空就“赖”在设备上。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行就练什么。为了更好指挥决策和处理图像信息,他根据不同跟踪环境,不断提升训练难度,改进训练手段。上岗6年,李浩累计完成5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因跟踪稳定、拍摄清晰,受到了上级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2019年,李浩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党组织接受了他的入党申请并按期转正。“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为自己热爱的航天事业不断奋斗。”李浩在转正时这样向党组织保证,他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用手中小小的操纵杆助力祖国的航天事业。
“我们和点号共同成长。”
为了检查设备,雷达技师管世磊正爬上4米多高的雷达基座。为了防止海风和雨水侵蚀,基座上安装了一个直径2米多足球样的钢罩,罩外三十多度的高温,闷热的罩内已达到四五十度。管世磊要一点点排查电路,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每次检查完都会湿透衣衫,而这样的日常检查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从业20余年的管世磊是铜鼓岭上的老人了,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老管,“我来铜鼓岭已经9年,从一名普通的雷达岗位操作手成长为雷达技师,和这个测控点号一同进步。”管世磊说,2013年铜鼓岭测控点刚开始建设他就来到这里,参与了铜鼓岭测控点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建设过程。
“每次火箭发射屏幕上的两道短杠就是我们的目标。”管世磊说,火箭升空后,他们需要通过雷达设备实时捕获火箭的姿态以及方位距离和角度等数据。“从有效捕获、判别再到重新送出数据,要在5到7秒内完成。”据管世磊介绍,作为第一棒,如果他们操作的雷达设备未能有效捕获信号并将数据传递下去,后续分布全国各地的测控点将如同大海捞针一般,为此管世磊练就了一手跟踪绝活,参加超过百次任务的他,从未丢失过目标。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能够作为一名航天人有幸参与到祖国航天事业当中,我觉得很自豪!”管世磊说,“如今中国能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我深知这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的付出与努力。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在本职岗位上,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突破,苦练本领,不断提升能力,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做一个不分白昼的追星人。”
遥测岗位主要负责在发射过程中对火箭遥测数据进行接收,并传送至中心计算机。为了保证遥测数据接收平稳顺畅,经常能够看到马亮等遥测岗位人员加班加点鏖战在机房,反复检查核对数据参数,进行设备性能检查评估,“一切都是为了火箭发射之后能够跟得住、数据传输得更加平稳。”马亮说。
任务前夕,为了做好万全准备,马亮和同事们一同进行“双想”。这是岗位上的传统科目,回想设备曾经出现的故障,提前检查,整改到位,预想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处置预案。“备份的工控机板卡是新换的一批,如何保证使用中不会出现突发问题?”“火箭起飞后,基带需要在两个状态下切换,码率、帧长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状态下如何保证火箭信号不受干扰?”一个个问题被提出,被解决,以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遥测岗位不仅需要执行航天发射测控任务,还常年担任卫星长管任务,设备技术状态的频繁切换给岗位人员增加了不少压力。测控点三面环海,夜间常有雷雨天气,马亮等遥测岗位人员经常要半夜跑到基座关设备,断线路,以防设备被雷击损坏。“出现强风雨根本不能打伞,关闭设备回到宿舍衣服早就湿透了。”马亮憨厚地笑着说,晚间有时设备还会丢失卫星目标,需要重新向上级申请参数,计算跟踪弹道,并切换手动重新跟踪目标。工作实际使得马亮经常不能睡个好觉,但他从未有过抱怨。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后,马亮和大家简单庆祝,当晚又匆匆投入到新一轮长管任务中。
“执剑九年,从未出鞘。”
铜鼓岭测控机房内,安控系统组长张瑞正和组员反复来往于中心机房和设备基座,测试各项数据,认真比对参数指标,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我们的工作事关火箭的安全控制。”据张瑞介绍,安控岗位是火箭飞行状态判断和应急处置的关键岗位,在火箭升空后,如果出现故障或者是偏离轨道,它会向火箭发射一道安控指令,让故障的火箭炸毁,避免对途经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除了日常设备维护,还需要进行跟标测试。“我们会自己安装多个靶标,再用设备进行跟踪训练。”张瑞说,这些靶标需要挂到测控点旁一座陡峭的野山顶上,因为尚未开发,每次张瑞只能和组员带着镰刀开路上山,一来一回,道路泥泞,蚊虫叮咬,枝叶划伤,这些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上山挂标的路并不好走,但为了提升设备跟踪性能一切都是值得的。”张瑞说。
自投入使用以来,安控设备状态指标时刻保持正常,但却从未使用,“作为执剑人,希望这把利剑永远不会出鞘,但我们一定会随时做好准备,守护火箭飞行的最后一道保险!”张瑞坚定地说。
问天之路踔厉奋发,航天未来辉煌可期。空间站任务的圆满成功让铜鼓岭测控点的航天工作者们信心满怀、激情澎湃,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继续紧握“万里海天第一棒”,将“测控网”编织得更加紧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工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贡献更多航天智慧、航天力量、航天成就。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七
我从小的愿望是:长大以后能当上一名宇航员,并像杨利伟一样,坐着航天飞机遨游宇宙。
有一天,我梦见我戴着航天头盔,手上拎着一个小箱子,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人对我说,我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航天员,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氧气,需要这个小箱子维持氧气。
我乘着航天飞机飞上了太空,在太空中看见了美丽的景象。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到月球上探索信息。我们到了月球上,把种子种了下来,可是种子竟然消失了。我们还在月球上做了各种实验,返回地球了。我们把月球上的情况告诉了人们,人们对我们又是惊讶又是崇拜又是敬仰,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醒了过来,一看,啊,是一场梦。
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宇航员。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八
近年来,随着祖国的经济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科技事业也飞速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中,航天科技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杰出的。
在我年幼的时候,曾听妈妈给我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从那以后,我开始憧憬着,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像嫦娥一样飞到月亮上,去看看那传说中的广寒宫。
原来我以为只有传说中的天神才能在宇宙苍穹间畅游,但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人类也可以飞向宇宙,在其间自由的翱翔!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安全返航;二零零五年,“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二零零七年,“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发射成功;二零一零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可那时我还未出生,没能亲眼目睹那历史性的一刻,也不能在记忆中留住它。但从二零一八年以来“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等等航天成就,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航天梦的种子。
月亮是那茫茫宇宙的一点,而“奔月”也将是我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我的梦想是奔向我向往已久的月球,飞向我遥遥神思的苍茫宇宙。
我会带着希望出发,载着梦想起航!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九
大家好,我是海棠北校前京小学三(2)班的季子策。每个小海星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也不例外,我就有一个航天梦。
我的梦想是当宇航员,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畅游,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贡献。
这次神舟十三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中有位女航天员王亚萍让我非常敬佩。王亚萍阿姨从小希望自已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女航天员。我想:她一定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只有付出过,才会有收获。终于,在选拔中,她斩兵截将,一路披荆斩棘,突破层层关卡,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目前第一位去航天的女航天员,让我们永远记住她的芳名——王亚萍。
我慢慢积累有关宇航员的知识,在太空里没有重力,物品如果不收好就会到处乱飞,所以在太空宇航员吃的一般是压缩饼干或者是装在瓶子里的牙膏状食物。除此之外更辛苦的是,宇航员要忍受长时间的孤独,遭受生理、心理的双重考验。
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见我长大了,真的上了太空。太空真美啊!太阳系里有一颗通红通红的大火球,散发着蓬勃的热气,给予所有的行星旺盛的生命力。在众多行星中,有一颗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地球。她由生机盎然的绿和沁人心脾的蓝构成,绿色是森林,蓝色是海洋。海洋和森林的上空,弥漫着白色的气流,这便是供人类呼吸的大气层。她给了人类生命的基础,我多想从太空俯视她的全貌!
有梦想就要去实现,我一定要刻苦学习,热爱科学,为实现我的航天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十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十一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中国在这蓝蓝的天上有一个梦想。它牵动着我们亿万人民的心,鼓舞着我们扬帆起航。
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插上洁白的翅膀,飞上蔚蓝的天宇,更高!更高!飞向远方。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聪明的中国人造出了火箭以及各种飞行器,等待着它把我们第一位宇航员送上天空,向未知的世界探索,去为我们中华民族圆梦。
终于,这一刻来到了,风儿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悄声为我们诉说:咱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走出家门,仰望着美丽的天空。我感觉这一刻的天,比以往都蓝;这一刻的太阳,比以往笑得更欢;这一刻的中国人民大声唱出: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也是于此同时,那些视我们中国而不见的国家,现在正瞧向蓝天,妇女们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走出家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中国的梦想竟然实现了!”
这一刻,是一个震撼的时刻;这一刻,是为我们圆梦的时刻;这一刻,是使国外的华侨们流泪的时刻。
这一刻,更是刷新历史的时刻。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十二
众所周知,中国航天虽然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们中国有一个劲敌———美国。
这是我憧憬的中国航天技术的未来,我相信我们伟大祖国的航天未来不是一个梦。这不仅仅是祖国的航天梦也是我的航天梦。我长大之后一定要让这个航天之梦成为现实,让中国的航天技术攀爬到世界的最顶峰,帮助祖国实现这个航天梦。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党从艰难中诞生,在艰难中生存发展。白色恐怖中,凡共产党员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进步人士,都有掉头的危险。一次次武装起义,一次次反围剿,我们的党和军队,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生存下来的,当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数万人的红军仅仅剩下了两万多人,有名的、无名的,躺在雪山草地里的无数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梦。
为了新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视死如归,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朱德、陈独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这些共产党的创造者、领导者和革命者,他们或清贫,或富贵,但为了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拯救灾难的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选择了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我。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他们是民族的旗帜、先锋队和脊梁,他们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筑路者,他们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英雄无畏的牺牲付出,挽救了中国,建设着新中国,富强了人民,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筑梦路上》,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前进足迹,对全党、只要用心观看,用心理解,我们就不难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高亢赞歌、这句人民肺腑之言的深刻涵义。吃水不忘挖井人,观《筑梦路上》,今天,无论党员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唯有感谢党恩,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才能更筑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
孔明灯带着人们的希望升入高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点燃了人们渴望飞翔的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发射了第一个载人飞船,登上了那令人遥不可及的月球,插上了俄罗斯国旗。遨游太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广袤的太空充满了期待与向往。经过长时间的渴望与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基地起飞。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天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008年“神舟七号”也一遨游了太空,再次带着全国人民的心飞向了太空。2011年“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并以组合体方式成功实现在轨运行为举世所瞩目。我深信: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飞翔都牵动着炎黄子孙的心。
从1999年到现在,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得到了突破。这突破一直被人们牢牢的记在心中。希望在将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希望在将来航天事业的鼎盛时期,大多数人可以亲自到宇宙中探索,揭开广袤宇宙神秘的面纱,完成自己心中飞翔的梦。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勤奋学习,以后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每当夜晚仰望皓月群星的时候,在图片上看到宇宙景象的时候,在看着“神舟”号载人飞船拖着橘红色火尾从发射台上冉冉上升形成壮观景色的时候,我心中对神秘的宇宙再一次充满好奇心。“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千百年来无数的人对神宇宙的奥秘充满向往,希望能寻找到开启宇宙奥秘的金钥匙。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一定能找到这把金钥匙,文具盒类对宇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让我国的航天事业达到顶峰。
从小有人问我:”左汶鑫,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摇摇头,说:”不知道。“
现在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坚定地对他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航天员!“
如果我真的当了航天员,那我会在火箭里看那调皮可爱的星星,我会对流星许愿,我会安慰嫦娥不再伤心!在宇宙中我会去探究奥秘,我会去寻找宇宙最大的行星,我会到火星看外星人,我会到木星去旅行,我会在飞船里像一只小鸟一样飞来飞去!我会拍许多的照片留作纪念,我会捉一个小星星做“星星”项链!看着满天的星星,我不禁想起了那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航天员!成为新时代一名杰出的女航天员。
梦想源于创新,实干成就未来。
——题记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本心是勇敢前行。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漫漫航天路,我们一直前行。
筑梦
古人对美好又神秘的宇宙有着别样的幻想与憧憬。他们创造出一个个神话故事,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表达内心对未知宇宙的期盼。在古人眼里,月亮里有嫦娥和玉兔,还有一段凄美又深沉的爱情故事,更有一段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情思。在他们眼里,宇宙是神秘的。于是乎,古人便开始了对宇宙的“求索”,这也恰恰萌生了航天梦的种子。
汉代学者张衡曾经提出无限宇宙的概念。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一个人若没有怀揣过大的梦想,也就无法到达向往的地方。”我们的前人也正是怀揣着对神秘宇宙的幻想,筑起了这坚实的航天梦。
追梦
我们始终在追梦的路上。那片星辰大海,留下了我们的无数“第一次”——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从零到一,中国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一往无前,无关比赛,无关输赢,这是我们对古人万般真切的航天梦最好的回应,这是我们对神秘莫测的宇宙的执着探索。
先驱者们,带着面对未知的勇气,向太空挺进,无数次克服重重困难,无数次从头再来,才拥有火箭升空那一刻的光芒。中国人,航天人,用行动定义了中国勇气,定义了梦想究竟为何物,以及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我们始终在追梦的路上不断“上下求索”。
圆梦
随着我们不断求索,航天梦已真真切切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共同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观察到了舱内的神奇设计,解答了我们心中对于太空生活的种种疑问。对于此次直播,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迅速发展,也看到了中国航天之路的光明前程。
若无实干,梦想也只是空想,又谈何创新?天文学家南仁东对待科研认真严谨,他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带领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为我国的天文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没有踏实努力、反复实验、不懈研究,那么梦想就仅仅是个梦想罢了。科学家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航天是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吾辈青年,应当投身于实践,做行动上的巨人。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本心是勇敢前行。筑梦,追梦,梦想的彼岸便是那星辰大海。
小时候看夜空的星星,我总觉得很神奇,喜欢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天空中会有那么多亮晶晶的星星,它们都叫什么名字,我们可以触摸到它们吗?而爸爸妈妈的回答则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我便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各种关于星空的课外书。每次拿到新的书籍,真是如获至宝,我有时都顾不上吃饭睡觉,恨不得一口气都看完。
为什么我对这片星空如此痴迷?那是因为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太多让我感到新奇的事物。宇宙是那么有趣又充满神秘色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也因此吸引着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的追寻和探索。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万户的人想到月亮上去看看,于是他坐在椅子上,下面装了好多火药,椅子两边绑了风筝。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想飞上月球的人。
后来,这个飞天梦也是中国人的`梦,所以我们国家一直在研究探索。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神舟一号至十三号……这些都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懈努力的成果。现在我们抬头仰望,在那片浩瀚美丽的星空中,还有我们的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他们要在太空“出差”6个月,完成很多重要任务。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都能飞上太空,在空间站里飘着“走”,自由自在。到那时,我们可以到月球上去体验不一样的太空生活。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心中的航天梦积攒力量,让祖国的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我在梦中乘着探索号载人飞船来到了太空。啊,地球真美!地球像蓝宝石镶嵌在无边的宇宙中。突然,我看到了一架蓝色的飞船向我飞来,透过玻璃看去,一个航天员向我点头示意。天呐!我竟然在太空中见到了航天员。我确定,他不是外星人,是和我一样来探索宇宙奥秘的人。我们用无线电波相互问好。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对日月星辰发出了追问。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当代少年继续完成中国航天梦的历史使命……我和搭档完成了太阳监测卫星计划,了解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原理。我仔细地记在了探索太空的日记本上,等我回到地球,要告诉同学们,让他们知道中国航天之伟大。“叮铃铃……”这时,我的闹钟响了。我试着把眼睛睁开,原来我做了一个回味无穷的航天梦。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担负使命,传承梦想,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我想长大后当一名航天员,在宇宙中自由遨游。未来,随着每一次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将再一次挺起胸膛,向下一个目标阔步前行!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十三
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回家啦!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回家啦!它的回家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怦然着我激动的心。因为我有一个航天梦,那里有浩瀚的宇宙,稀薄的大气,厚重的云层,皎洁的明月和彤红的太阳等,这些都是令我心驰神往的!
这次飞船的顺利返航使我的航天梦又更进了一步,也是让我对浩瀚的太空又更了解了一点……曾经太空给了人类无限遐想,什么九天揽月啊,天狗吃日啊,都是古人寄托对神秘太空的美好想象,终于在我们这一新生代手上实现了。
怎么实现的呢?另一个肯定就是时时刻刻考虑细致周到,以及其微小的生活食品到十分重要的工作出舱,处处都少不了背后工作人员的细心着想。可想而知,要是没有细心,不止航天,其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将多么困难地进行,后果也将多么地不堪设想。所以有了细心,就有了顺利。我们将处处留心些,航天大梦也会更进一步。
我仰望着天空,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脑海里冒出来。是的,太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应让我们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太空梦想应让我们努力实现。让我们这一代新生力量去实现吧!而去实现之前,自然要有准备。怎么去准备呢?是靠单纯的食物和意志吗?不,不止这些,还要丰富的知识,结实的身体,持久的艰苦训练,最重要的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这些,航天梦才得以延续下去。为了航天梦,冲呀!
这次返回,启发着我,思考着我,激荡着我,让我对航天有了更大的努力方向,更激励我要好好学习,不断前进,为以后的航天事业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心得体会篇十四
漫漫人生路,我们见过蝴蝶翩跹,春光明媚,更经历过荆棘遍布,电闪雷鸣,周遭的困境与艰险或许会阻碍我们前行的道路,却无法改变我们的初心。刺鸟为追寻幸福,日日用尖刺刺穿胸膛;老鹰为学会飞翔,无数次从悬崖跌落。布履一双,山河踏遍;心有明珠,山河明媚,唯有以初心为引,以血与泪浇灌,方能使梦想盛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太空再添一抹中国红!太空是梦想的召唤,也是严苛的挑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挑战6个月长期在轨飞行,这将创下中国航天员最长太空驻留纪录。
在观看了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以及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创下最长驻留记录,更能让我在那在内心萌发的航天梦成长。除此之外,还需完成各项复杂任务,如对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进行2-3次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等。
这条飞天之路,功在千千万万航天人。从青丝到白发,从戈壁深处到浩瀚宇宙,无数航天人在一次次艰苦训练中、一年年无悔坚守中,以拼搏为舟、以热爱作桨,开拓了中国航天的灿烂征途。
中国航天取得的光辉成就,离不开一代代兢兢业业的航天人,他们坚守岗位,废寝忘食地工作,带着梦想与信念,一步步奔赴星辰大海: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嫦娥一号到天问一号,从无人飞行到空间站建设……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浩瀚宇宙中不断地刷新着“中国高度”、书写着新时代的宇宙“神话”。
去到浩瀚星空的宇宙,成为亿万人的骄傲,为祖国争光,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就这样我的航天梦就开始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