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松下幸之助读后感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实用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一
春节放假期间阅读了松下幸之助自传,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松下是如何从一个小作坊一步步蜕变为庞大的松下商业帝国。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触还是挺大的,从几件事情上谈一谈我的感受。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大的事业也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松下先生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生产改良的电灯插座的3人小作坊,估计谁也没想过松下能成为今天世界级的500强企业,所以不要瞧不起“小事业”,只要未来方向是对的,小事业也会变成大生意。
这本书给我的第二点感受是既要意志坚定也要顺势而为。松下的小作坊刚成立之初做的是电灯插座的生意,没想到这个插座卖得不好,成立4个多月还没怎么赚钱,松下手头拮据不得不把自己和夫人的衣服送到了当铺。一般人意志稍微薄弱的估计早就掉头转向继续回去当技术员了,工作轻松拿钱又多。可松下先生没有这么干,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前途,坚持做。这是松下先生的坚持,认准是有前途的就意志坚定地做下去,看来我们做选择的时候还是要站在希望和未来的一边啊。就在小作坊半死不活的到了年关的时候意外接到了某电器商会的定做1000个电风扇底盘的订单,救活了自己的生意。如果只抱着只做插座的执念恐怕早就完蛋了,这也是现在很多创业者应该注意的,只要大方向不变,活下去才是首先要考虑的这就是顺势而为。
第三个感触是松下先生对商品定价的看法:松下先生对某些公司为了拓展销路所采取的手段——不论成本多少,以比成本低的价格打倒同业,然后再提高价格,以便垄断市场利益——感到非常愤怒。像这样的干法只是搅乱业界,妨害社会健全发展,根本不是正确的生财之道。因此,松下电器每次的定价,都是依照成本,加上一定的利之后才确定。松下先生认为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会造成行业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几次经销商要求降价的情况下说服众人坚持合理的价格卖出。避免打价格战引发恶性竞争,当下虽然还能看到,但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的共识,松下先生能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看法实属不易。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商品观,一分价钱一分货,好的商品一旦确立合适的价格在成本没有降低之前就不要轻易的降价。
第四个是松下造收音机的故事,当时的收音机故障率不断,作为行外人的松下一心要造出不出故障的收音机,这在当时的行业内的有经验的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可就是凭着一定要做出来的信念,松下不仅造出了故障率极低的收音机而且一帮外行人三个月造出的产品还赢得了当时的收音机比赛。这件事让我从新审视“经验”这两个字,有时候经验是好的能帮助你解决难题,可是当你否定一件事,认为它不可能实现的时候要小心是不是你的经验阻碍了你的想象,限制了你的手脚。
最后一个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是为了应对经济不景气产品滞销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松下先生却采取了生产额减半但员工一个也不许解雇,工厂勤务时间减半,员工要全力销售库存产品,这样一来,由于员工的倾力推销,不但没有滞销,反倒造成生产量不够销售的现象,创下公司历年来最大的销售额,解决了公司的危机。转变思路这一点让我尤为佩服,值得当下处于不景气时期的企业家们参考。
我对这种政策感到很遗憾。我很怀疑,萧条景象若持续下去,日本的产业能够进展吗?依我的常识,我认为站在指导地位的人,应在此时刻,分秒必争地为使日本繁荣而卖力才对。为了要达到繁荣的目的,应该要“活动,再活动”本来走路的地方,要改骑脚踏车;本来骑脚踏车的地方,要改开汽车,藉此提高活动效率。东西用得愈多愈好,这样才能促进新旧产品的更新循环,工业技术才会更加提升,才能消除不景气,实现繁荣日本的目标,国民才会有朝气、有干劲,国家才会富强。然而,政府所采取的紧缩政策,却造成相反的结果。”
松下幸之助自传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多读书,读好书。学习才能进步,今后要多读书,养成勤读书的习惯才行。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二
《松下幸之助自传》,概括了他一生辉煌的经历,他会让人想起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松下幸之助是诠释这句话的典型代表,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第一个神话---学业:他,只上到了小学四年级,就去学徒打工,却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这个学位的获得是在70岁高龄取得的,还是著名的早稻田大学。
第二个神话---资产:他,幼年时父亲生意失败,家境贫困,却在青年时期,以仅有的100日元创业,而立之年时一跃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人,离世时,他的资产多达15亿美元。
第三个神话---公司规模:他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工到创业,最初是个小作坊,只有三个人,但是后来却成了跨国公司,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有230多家,员工人数也由原来的三个人壮大到250000人。
当然可以挖掘的神话还有很多,难道真的有神话吗?是幸运之神频频眷顾他吗?其实从这本传记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不同的身份的人可以找到不同的学习点,但是无论做什么,他这几点都是值得学习并发扬光大的。
工作态度上勤勉努力,直面困难
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好习惯,四年级之后,他学徒打工,在长达七年的学徒生涯中,他一直勤勉努力,养成很好的工作习惯,这是保证他以后成功的无形财产和力量。
在面对苦难时,不逃避,别人视为辛苦的工作,他却能从中找到乐趣。生而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憾,其实仔细一想,这些缺憾的形成,一大部分就是在该干的时候没有去干。
为了减少这种缺憾,只有像松下幸之助这样,勤勉努力,积极主动,早想、早学、早知、早行。尤其是年轻人,认真地积极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放过哪怕一个很细微的小节,面对困难,不逃避,面对责任,不推诿,竭尽所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寻找一种使命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让自己不可替代,为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人处事方面,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他一直是这样做的,他坚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所以他能汇聚合众,能有大智慧。作为一个普通人,谁都喜欢扬长避短,对于自己的缺点,都是羞于示人的,尽量把自己的缺点掩盖住,尤其喜欢掩盖自己的错误。
他说“人要成长,首先要有犯错误的机会,将那些低级的、普遍性的错误都尽早地犯过,这个就像接种天花疫苗一样,越早越好。”这是一种大格局、大智慧。
其实无论是掩盖自己的缺点还是错误,追根到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这无异于自欺欺人,会严重阻止人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心怀坦荡,坦然接受,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才能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与缺点,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因为这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个提高和改正的机会。在大公司的团队合作上,成员之间能互相坦诚自己的缺点和弱势,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取得成功。
书里还有很多如“责人之前先责己”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优点。总之,一个人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松下幸之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一起走向卓越,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境界吧。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三
一个企业家,一个逝去的企业家,个逝去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个企业家的标杆式人物。
本书基本分为三段,我总结为:成长之路。经营思路,企业思考,基本上是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属于那种企业内训教科书式的传记,对于创业者、管理者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日本企业之所以在二战后快速振兴与崛起,刨除小道所谓内参和美帝的世界战略布局因素不谈,我想与其企业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即使你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日本产品,但也无法否认日本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以及工作态度认真与严谨。而且这种工作与服务的状态不是只存在于个别企业,而是成为日本社会的共同特点与表现,这点是需要咱们中国企业家去思考的。
当然,不可回避的是,日本企业的管理僵化也是非常严重,从本书对于松下幸之助关于公司管理的简介中也可窥探一二,同样,这种僵化如果只是从在与个别企业,那倒也无妨,若是成为国民的思维僵化那就是大大问题了。军队式的思想高度统一可以造就战斗力惊人的军队,却不可能造就艺术家,同样的,思维僵化的企业能够造出经久耐用的产品,却造不出改变时代的作品。
我又想到中国一家著名企业,格力,曾经我对这家企业的理念也是无比的崇敬,我佩服董明珠的胆量、魄力及理念,不过自从她推出格力手机的时候宣称格力手机能用多少多少年的时候,我的崇拜就戛然而止。我不知道我的手机能用多少年,但我知道软件更新的速度是以周或月为单位的,我不知道我的手机质量有多好,我只知道再过几年是还用手机呢?乔布斯可以站在山顶望向远方,然后说:孩子把你手上的破玩意丢掉,你却站在坑里大声疾呼:我的手机能瞬间砸烂诺基亚。
对于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我们要学习。对于思维僵化对创造力的抹杀,我们要避免。我们虽然没有泡在最前面,但是我们可学习借鉴的例子很多,这也是我们可以迅速提速不断超车的原因吧。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四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
松下幸之助被商界人士推崇为“经营之神”,其创造了连续十年日本收入第一、去世之时积累达15亿美元的巨额财产。通过阅读其本人的《松下幸之助自传》之后,让我感触最深的不单单是一连串的傲人成绩,而是在取得业绩的背后所蕴含的个人魅力,他的为人之道、经营之道,做有德之人的精神。这也正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精髓所在。
松下先生认为,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作宗教事业来经营。
这种从表面文字上看来是矛盾的经营理想,在松下的人生、经营实践中,却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作一简单的解释就是:正因为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反过来说,如果组成社会的团体、个人都亏损,何来社会的“赢利”?社会何以发展?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困难的是树立服务、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
积极,勇于进取。不然日本国学徒成千上万,比他出身好的更是难以计数,怎么轮到他出人头地。另外,松下先生虽然收得正式教育不多,但为人智勇双全。无大智,则其不能识天下之道而弃自行车而选电气;无大勇,则其不会放弃待遇优厚的小白领下海创业。这种见识上的卓越还体现在他的历史观上,如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尊重。另外,松下先生韧劲十足,颇有劲松之意,即使创业初、二战后最艰难的时期也坚持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而最难得的是,虽然身价亿万,但松下先生从不曾得鱼忘荃,一直记得“饮水思源,可赛矿泉”之理,努力回馈社会,颇有卡耐基等人的古风,可谓德輶如羽。
松下先生从小事做起,每个不起眼的工作他都认真去对待,并从中寻找到快乐;当他事业走向发展壮大,他的思想境界又得到了升华,他觉得工作不是为自己,赚钱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回报社会。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具有社会责任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国际人。通过与佛门弟子的对话,他感悟到佛是能给人带来精神寄托的深,而自己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快乐和享受。他虽然不信佛,但他做的一切却是佛一样的布施恩惠。广泽天下。这是很高尚的。事业的扩大,带来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深刻理解了经济二字的含义。能理解到这一切,那绝对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至几百年都与人类相伴,是承载人类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产品。
通过这三个月的工作,我更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海尔绿城,她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团体,其经营理念及人文关怀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企业文化真诚、善意、精致、完美,是松下理念在这里的活学活用。绿城的含义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强大的生命力,她的管理不同于以往经历过的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我,使我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努力工作。尽快地融入这个氛围,提高和完善自己。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房产品无一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淀。因此,作为房地产开发者,我们以向社会、向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的房产品和优质的居住服务作为自身存在的基本理由和荣耀。”绿城所倡导的“为员工创造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城市创造美丽、为社会创造财富”也正是绿城追求的完美体现,而这一切的必然也终究会是利润的获得和增加。
德之小者为独善其身,关爱他人,德之大者,乃为胸怀天下,造福社会。作为绿城的一员,作为致力于为社会创造美丽和价值的一份子,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以更好的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以“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升华自己,因为,我们同样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五
松下是从小吃过苦的,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使得自己能够锐意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那就是通过拼命的工作,丝毫不懈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极其认真,追求产品的精致。它有独到的眼光,知道人们的真正需求。进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并使自己的产品品质做到最好。优良的性能、合理的价格,获得的方便心理感受。是大多数人需求的,这就为产品的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松下对自己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充满信心,从不怀疑事情会有办法解决,带着极大的热忱,总会找到思路。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为达成目标奋进开拓。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信心是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松下在社会上打拼,靠的不是背景和雄厚的资金,靠的是拼命工作和服务。他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社会,使客户感受到他确实为了社会,这就为自己赢得了信誉。他的广告就是用户的口碑,流传到社会,就成了最好的吸引效应。
松下能够发展壮大,在于他有很好的超前意识,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善于发掘人的潜能,提前着力培养,放手让他们去工作,自己定下方针大略,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无论对于生产和销售,他都有自己独到超人的见解。并付诸实施。他以自己的努力,身体力行,感染着员工,使他们明白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自己,是员工自己的事业!这就使他们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去工作,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给自己带来的是精神和物质的享受。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六
阅读《松下幸之助自传》,透过一张张书页,看到和学习松下的经商战略和心得,那些都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开头有总结的松下经商战略30条,语句简短,却意义深厚,从理论层面为经商和销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作为一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很多地方涉及到相关内容,因此熟读《松下幸之助自传》,并且将书中松下总结的那一套经商方案与理念学到手,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水的性质我们都知道,以柔克刚,上善若水,而自来水哲学更是从商业领域说明了更深层次的道理,从松下电器、松下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有别具一格的表现。松下电器早就成了闻名世界的品牌,而它的经营成功与发展离不开松下的一套经营理念。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案例很多人都已耳闻,可是那只是表面的,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松下幸之助在本书中所总结的经商理念与经营策略,似乎才是更吸引人、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思考的。
在关于市场的日常工作中,我认为无论是在策略、文案的计划和把控方面,还是针对于市场销售与项目开发方面的工作,我都应该从宏观角度上着眼去看。正如同松下幸之助在书中提出的那样,“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的小店常有顾客上门”,又如“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等,这些最通俗易懂的道理倒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比如在进行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之前,应该对市场调查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把握好关键点,是销售,还是售后,经商虽有策略,但是脚踏实地为顾客服务,才是经商发展的硬道理。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或许商业的形式千变万化,商业项目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东西——明白!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七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先生的自传,讲述了他的从小的历练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他的电器王国。拜读完让人深感不管任何事情要成功,必须先确立明确的的目标,拥有坚定的意志力,然后一步步踏踏实实向前走去。
首先,松下小的时候不幸遇到家道中落,他在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从火盆店店到自行车店再到后来的电器公司,最终辞职创业。他总是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之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不断寻找机会学习前进,积极进取,不管在哪个行业都能脱颖而出。当然他能准确判断日后市场的走向,不安于现状,凭借自身的长远眼光在电器行业闯出名堂。这点我觉得很重要,做人要及时加强自我认识,寻找自我方向,要确立了目标才有动力向前拼搏。
再者,松下在制造插座失败合伙人都纷纷退出的时候他仍然苦心继续努力,坚持到了底盘生意的订单。虽然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但是也有意外的收获。松下说:“做事一定要有强烈‘执着’,绝不可以轻言放弃,但也绝对不可执迷,要有绝对不可‘执迷’,要有灵活应变的头脑。拿销售这个行业来说吧,像房子、车子这类大件商品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销售出去的,我们应该尽最大能力去让顾客了解我们商品的特性及优势,然后一般是要留出时间给顾客去考虑,在此期间我们需要有耐心的、适当的努力去增加顾客的购买意愿这样才能提高成交率。但是如果对于对于我们商品实在接受不来的客户,该放弃时也不应执迷不悟。
而对于松下公司,我觉得他们成功的有三个主要的原因,一是以人为本。在很多难关面前松下挺过来,因为他们的员工上下一心,利用超强的凝聚力克服困境。这也归功于松下先生对待员工的态度,对于员工,松下先生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在困境中也毫不犹豫的给予重任,任他们拼搏去打破逆境,获得刻苦奋斗的经验,也让他们感到了自我价值,从而更加有信心有激情的去为公司奋斗。第二个方面就是严格把控商品质量,当时小的电器厂基本经营得很差,远远赶不及东京的大牌子。但是松下却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向国际品牌靠近,靠的是过硬的质量积攒出良好的口碑。然后扩大工厂,加大产量,降低成本从而令售价降低打开市场。当然事业要成功,也得靠制造和销售的配合,两者相辅相成。所以第三个方面就是销售的方式,拥有优良制品的人也应该客观判断商品价值,充分考虑当时业界的情况,顾及社会的情势,加入自己的人生观后制定出销售策略才能为业界所接受,并让产品成为畅销品。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篇八
松下幸之助,一般人大多会感到陌生,但要说起松下电器,那可以说尽人皆知了。它和东芝、三洋、日立、索尼等在中国家喻户晓。本人也是松下电器的受益者之一。2008年买的一把剃须刀,用到今年才坏掉,重新又买了一把,给生活平添了许多方便。
松下是从小吃过苦的,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使得自己能够锐意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那就是通过拼命的工作,丝毫不懈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极其认真,追求产品的精致。它有独到的眼光,知道人们的真正需求。进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并使自己的产品品质做到最好。优良的性能、合理的价格,获得的方便心理感受。是大多数人需求的,这就为产品的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松下对自己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充满信心,从不怀疑事情会有办法解决,带着极大的热忱,总会找到思路。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为达成目标奋进开拓。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信心是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松下从小事做起,每个不起眼的工作他都认真去对待,并从中寻找到快乐;当他事业走向发展壮大,他的思想境界又得到了升华,他觉得工作不是为自己,赚钱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回报社会。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具有社会责任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国际人。通过与佛门弟子的对话,他感悟到佛是能给人带来精神寄托的深,而自己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快乐和享受。他虽然不信佛,但他做的一切却是佛一样的布施恩惠。广泽天下。这是很高尚的。事业的扩大,带来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深刻理解了经济二字的含义。能理解到这一切,那绝对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松下在社会上打拼,靠的不是背景和雄厚的资金,靠的是拼命工作和服务。他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社会,使客户感受到他确实为了社会,这就为自己赢得了信誉。他的广告就是用户的口碑,流传到社会,就成了最好的吸引效应。
松下能够发展壮大,在于他有很好的超前意识,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善于发掘人的潜能,提前着力培养,放手让他们去工作,自己定下方针大略,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无论对于生产和销售,他都有自己独到超人的见解。并付诸实施。他以自己的努力,身体力行,感染着员工,使他们明白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自己,是员工自己的事业!这就使他们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去工作,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给自己带来的是精神和物质的享受。
松下的一生,给自己也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他的管理理念和信念深深的影响着后人。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使企业的生命力和动力源泉。当我们今天在享受着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受,用着松下电器的时候,;当我们在工作时,感受着松下的管理理念,享受着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积极热情的工作时,我们心中都会对松下先生充满敬意。他绝对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他的一切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能够深刻的感悟快乐的人生。工作不再是负担;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乐在其中!
通过近来的工作,更感受到现在的绿城文化魅力,她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团体,其经营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企业文化“真诚、善意、精致、完美”,是松下理念在这里的活学活用。绿城的含义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强大的生命力,她的管理不同于以往经历过的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我,使我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努力工作。尽快地融入这个氛围,提高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