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药用药心得范文(17篇)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带来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思考和挖掘自己在此期间的成长和不足之处。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总结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中药用药心得篇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和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药物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的不同,许多人会出现用药不规范或者对药品存在误解的情况,简单的药物教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药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服务形式,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阐述我对“用药咨询”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咨询服务的认识
对于药店的用药咨询服务,我认为主要是为顾客提供药品知识和用药技能的指导,方便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并规范药品的使用方法。同时,药店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因此,药店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还需要着重提高服务效率,确保顾客对药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段:了解顾客需求
在接待顾客前,我们要主动询问他们的需求和症状,了解他们使用药品的目的和历史,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有一次,一位中年男士来到药店,他疑似有高血压,却又对这种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通过了解他的症状,向他普及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方法,并给他推荐了适合的药品,使他得到精神上和药物上的双重满足,最终实现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第三段:专业水平的提高
提高专业水平是给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关键。药店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掌握最新医学进展和药品信息。药店可以组织内部培训,还可以通过外部机构扩大学习渠道。在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收集顾客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第四段:沟通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用药咨询服务时,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药房工作人员不能够与顾客进行良好的互动,顾客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建议。因此,药店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表达清晰和理智分析等,使顾客充分了解药品的作用和用法,提高顾客的药品使用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五段:持续改进
用药咨询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进行用药咨询服务时,我们应当充分吸收顾客的反馈和意见,不断调整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只有长期注重技能培训和投入服务的持续改进,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用药咨询服务为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用药咨询是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形式,药店工作人员应该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与顾客的沟通和互动,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并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为顾客提供更安全、便捷、专业的咨询服务。
中药用药心得篇二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用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用药的心得体会。用药不仅是解决身体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门学问。正确用药能够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加快康复速度,而错误的用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段:了解药物(大约300字)
使用药物之前,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是非常重要的。在吃药之前,我们可以查阅药物说明书,详细了解药品的作用和副作用。同时,也要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药物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确保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对于复方药物,我们也需要了解其成分,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第三段:合理保存药物(大约300字)
正确保存药物是保证药效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某些药物可能需要冷藏,我们要按照要求进行储存,以免药物失效 or 变质。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药物的过期使用。过期药物会导致药物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疗效和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应该经常检查并清理药柜,并定期更新药物。
第四段:避免药物滥用(大约300字)
在面临身体不适时,我们要避免滥用药物。有时候一些症状可能只是暂时的,过度用药并不一定会促进康复,反而可能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在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症出现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自然疗法或者保守治疗,如饮食调理、休息等,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对于慢性病患者,我们要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正确使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者更改剂量。
第五段:寻求专业指导(大约300字)
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者疑问,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用药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此时我们不要自行处理,而是应该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根据我们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可能会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或者建议我们选择其他药品。此外,在治疗结束后,我们也要及时跟医生沟通,从而协商制定后续的康复计划。
总结(大约100字)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用药是一门科学,我们应该重视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存。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药物的滥用,注重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当然,在用药过程中保持与医生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康复。
中药用药心得篇三
二,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g.(养殖)
2,枸杞,对房劳过度引起的精血不足比较适宜,古语有离家千里,勿服枸杞,说明它有强阳道之功。虽然它的作用很平和,但却很实用,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g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羊食贪合,增欲望。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几年前治疗一20xx年病史的病人,诸多治疗方法无效,我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5,蜈蚣,我个人认为不用辩证分型的有效药,一,精神忧郁引起的,它可以疏通肝络以起痿,二,脉络瘀阻(动脉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脉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强壮之功。有一问题顺便提及一下,蜈蚣和枸杞开始时经过几例治疗发现,水煎的效果比吞服的好,原因至今未明,但为取效,一直就用水煎的方法至今。
6,滑石,早泄遗精用,可能有的朋友感觉很奇怪,是这样,早泄和遗精都属于尿窍闭,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以开尿窍而仅以涩精之品固精门,很容易越涩越不利,所以在用五味子,桑螵蛸,金樱子等涩药的基础上加一味滑石,取其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为用药之密。此法还可以有效防止有轻微湿热的病人闭门留寇。
对于阳痿早泄病人,有一部分是因为精神压力等心理因素引起,此情况我一般以疏肝解郁为主,调补肝肾为辅。对于房劳或过度引起的病人,我常用阴阳双补的方法,意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视病人脉证而定具体配伍。对于肥胖病人,多属于气虚阳虚,痰湿盛,所以就根据脉证多用补气补阳,化痰利湿为主,对于糖尿病病人和中老年人,其局部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此为原因和过程很复杂的肾虚兼脉络瘀阻,治疗当补肾与活血通络并用,如加蜈蚣,地龙等。另外还有湿热下注等不再一一详解。
三,胃病
1,枳实,胃痛或胁痛属气滞者,单独此一味就可以获效,我感觉它是行气药里效果最明显的。本人几年前患胃痛,开始只是偶发,后来曾持续性,先以郁金,厚朴等效果不显,最后以枳实 10g,于用药第2 日后,再未发作过,从此我治疗气滞胃痛必用此药,用于临床,通常都是1日见效。如果病人脾虚腹胀作痛,需要加四君子以标本兼顾。
2,三七,胃痛属瘀血,痛处固定,夜重,脉涩,我首选为三七,个人感觉三七效果优于五灵脂蒲黄,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另外对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证属瘀血的更为适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3,蒲公英,此药擅长治疗痈疡,能清胃消瘀,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如能用其根更妙。辩证准确有药到病除之效。
4,穿山甲,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者,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中药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胜任,所以我用穿山甲,配伍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去旧生新,同时加白花蛇舌草解毒防癌。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乌梅酸甘化阴,促进胃液分泌。
胃病的中医分型很复杂,也与肝胆脾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辩证准确方可下药,对寒热错杂的胃痛,可用甘草泻心汤,针对寒与热的偏盛,调节姜,连的剂量,对慢性溃疡,辩证基础上加补中之黄芪,生肌之白芨可愈。等等等等。不在详述。
有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许多中医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应该效仿学习。
四,贫血
1,黄芪,根据气与血的关系,治疗由失血,胃病等原因引起的贫血,黄芪可以补气以生血,同时,气虚气不摄血引起的出血,黄芪还能补气摄血,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黄芪可以补脾以生血。
2,鹿角胶,用于再障性贫血,此病病位在骨髓,肾主骨生髓,髓生精,精化血,故用鹿角胶补肾精以化血,此为精血同源原理,治疗此病必须从此处下手,我曾治疗2例,配伍龟板胶,蚕沙等取得良好效果。
3,蚕沙,还是针对再障,龟鹿二仙胶是治疗再障的首选药,但很滋腻,不利于久服,而蚕沙可以补脾化湿,巧妙的解决了问题,用它的另一原因是蚕沙提取物经证实,对造血干细胞,粒单细胞,红系祖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增值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调节骨基质的修复,从而促进了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4,磁石(代赭石),缺铁性贫血言外之意就是体内缺铁,所以我们在治疗此病时,可以适当加点原料,比从食物获取要快多了,不妨试试。
5,何首乌,经治疗观察,在补血药中,它的效果要比当归好的多,几乎与阿胶不差上下,我在临床经常用到50g,它所含的卵磷脂是血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且又能促进造血,在治疗贫血时,它是我的必用药。
6,绿矾,钩虫病贫血的要药,治疗贫血不能只是补血那么简单的事,必须查明贫血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就像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单纯补血岂能行。钩虫感染导致脾虚,脾虚血失其统反生湿热,加上钩虫繁殖排泄浊气而导致萎黄,治疗需要补脾虚,泻湿热,杀虫。
五,复发性口疮
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但个人感觉,此药作用十分强大。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
此病新病易治,久病较难,一般急性期或新病,清热解毒剂可见效,慢性而反复发作的多属虚,根据脉证或养阴,或补气对症治疗,对没有湿热瘀毒,单纯溃疡可以加白芨促进愈合,外用药,我喜欢用儿茶粉。有烟酒嗜好,喜吃辛辣的要戒除避免之。
六,乳腺增生
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用它的另一原因是中药药理学证实它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我经常遇到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我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至今为止,未见无效者。如果有人闲穿山甲太贵,土鳖虫为最佳代替品。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几年前曾治疗一个纤维化增生病人,当时考虑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于是以此一味研细末吞服2月,后经西医检查,完全治愈。
6,二至配淫菟,这是4味药,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前2药养阴,后2药助阳,合用调冲任,根据病人的阴阳偏盛偏衰,调整双方剂量,阴虚重用养阴,阳虚重用助阳,此法是我治疗阴阳失调(内分泌紊乱)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此病也与阴阳失调(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此病及其常见,大家在治疗上也不会陌生,可能我的方法在高手面前只是班门弄斧,不敢再妄加描述。
七,尿路结石
1,三金,这里的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是众所周知的化石排石药,提出来是为了不让大家忽视它,原理不讲了,都知道。
2,土鳖虫,结石发作时绞痛难忍,证属瘀血,土鳖虫擅长治疗瘀血腰痛,在这里当然也算符合病机,活血是排石的动力之一,我还经常用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川牛膝联用,有条件者加穿山甲更好。
3,乌药,针对下焦气滞,冷痛,我喜欢用乌药行气散寒止痛,剂量比较大,要30以上方可。此病发作疼痛难忍,且有伤肾可能,所以用药最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大剂量速愈之。大剂量乌药可以扩张尿管,有利于排石。
4,附子,在这里用于补阳,阳主动,阳气充足才有力推动结石外出。看过很多方子都忽略了这一点。
5,滑石,利尿通淋药中,此药我必用,喜欢它的名字,滑石滑石,滑出结石,有名中医说过它可以滑利尿管,对结石的排出有利。
6,琥珀,古方治疗石淋的,用琥珀的占一大部分,它有利尿通淋和活血化瘀的双重功效,又可以治疗尿血,为我治疗尿路结石的必用药。
7,杏仁,对于石淋有小便不利症状的,或者无尿的,我有时会考虑到肺的宣降功能,肺主通调水道,小便不利及无尿在治疗时添加杏仁桔梗宣肺以利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恰恰就是提壶揭盖的治疗方法。此法我也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等。
尿路结石治疗如果在一周后仍未痊愈,需添加生地,防利水伤阴,发作频繁而疼痛难忍的,加全蝎粉4吞服或加重剂白芍甘草可缓解,尿血的用血余炭,小蓟利尿止血,身体壮实的加服威灵仙增排石之力,虚弱的加黄芪或补肾药增排石之力。此病引经药为牛膝,山楂。结石大于1.5,久治不愈,而又肾积水明显的,手术吧。
八,下肢静脉曲张
1,黄芪,气能行血,病人久立,因气虚不能推血上行,故淤于下肢,形成瘀血,阻于脉络,脉络受损,变得曲张迂回,黄芪即可以补气让行血有力,又可以升提助血上行,故气充足推血上行全赖黄芪也。
2,枸杞,先天肝血不足(此病遗传,可天生血管壁薄弱)或后天郁怒伤肝而血燥,使筋脉失其濡养而薄弱,加之瘀血阻于其中,伤上加伤,故而变形扭曲。枸杞养肝血,肝血充足自可濡养受损之筋脉,使之强健回缩。
3,海藻,此病中医病名为腿筋瘤,属瘤病范畴,从其外观看,曾隆起状,触之较硬,所以需要软坚散结以治之,海藻为我最常用之品。
且又为强悍之品(久病之痰淤为顽痰顽瘀,非草木所能胜任)
行气活血并用,效果异常明显,上例提到的结石病用附子也是这个原理。
此病的阳虚瘀血症可用阳和汤,气虚瘀血症可用补阳还五汤,在对症治疗的前提下,顾虑一下上述所言,并考虑添加之,可大大增强疗效,如果病人疼痛频繁,加蜈蚣全蝎,双腿无力,加淫羊藿,牛膝,等等等等。
九,紫癜
1,水牛角,急性的紫癜多属于血热妄行引起,犀角地黄汤是最适合的方剂,源于犀角很难找到,一般都知道用水牛角代替,我经过多例验证,水牛角30到50g,对于过敏性紫癜,效果十分明显。
2,桑叶,此病属虚者,一般补虚即可,如阴虚,气虚,脾肾虚等,此病属实者,一般多用清热凉血解毒或化瘀,但有时常规治疗乏效者,我多以肝论治,皮下出血属血管破裂所致,脉管为肝所主,肝又藏血,当肝弱不藏血时,脉络失和则血管破裂,血溢脉外,桑叶善清皮下之热,润肝络止血,常规用到30,不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适合,再加枸杞,白芍等养肝柔肝之品,就可以解决常规治疗无效的紫癜了。
3,仙鹤草,我的恩师是中医教授,擅长治疗血液病,我见他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从不离此药,而且剂量很大,比如一个7岁儿童,用到60g,他告诉我,仙鹤草既能止血,又能补虚,此病多与虚有关,又是血症,所以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药。对于脾虚失统的病人,就用归脾汤加上此药多可获效。
4,生地,紫癜时发时止,迁延不愈,伴阴虚体征,生地是我的必用药,滋阴凉血众所周知,我用它的另一原因是,它有激素样作用,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紫癜的治疗在西医里,主要就是靠激素控制,但激素的副作用有时也让病人得不偿失,生地的优势就是减少了那些副作用,表现的是它的治疗作用,更不违背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效果而言,更是令人满意。
5,紫草,对热毒引起的紫癜,我首选此药,其次大青叶,它们凉血解毒消斑作用很显著,个人认为比二花,连翘明显,此结论是经过几例验证所得出,所以很看好紫草。
6,甘草,儿童病毒感染后引发的itp属于中医里的外感疫毒,甘草可以解其毒,久病脾虚,脾不统血,甘草是补脾药之一,正如上面生地里所讲,甘草也有类激素样作用,所以,甘草在此病里所对之证较多,可身兼多职,是巧合,也很难得。
7,鹿角胶,itp后期,有很多表现出了阳虚症状,此时血小板数值很难提升(阳主动,主生化,阳虚必然难以生化此精微,这里的精微指的是血小板),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温补肾阳,填补肾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鹿角胶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这样还不能获效,说明有髓寒引起了瘀血,阻碍了血小板的生成,酌加祛瘀生新即可。
紫癜可见于过敏性紫癜,此病多与过敏有关,如是,可添加过敏煎,如情绪引起从肝论治,还有细菌感染引起等等,所以要针对病因考虑治疗方案,如果有便血等内出血症状,加血余炭,乌贼骨,三七。如果有腹痛,可考虑加芍药甘草汤,久病及肾,引起蛋白尿等症,还要针对肾病治疗,等等等等不再赘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很重要,在此基础上,添加辨病论治,可以使治疗思路明确,治疗效果更加稳固快捷。
十,冠心病
1,黄芪,冠心病大多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血不足,继而阴阳不足,但气虚是首要的,贯穿于各证之中,对于气虚病人,黄芪可以补气强心,对于实证气滞血瘀,更可以助行气血,亦可间接助化痰,散寒凝等,为我治疗此病的必用。
2,海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内脂质沉积符合痰的性质,海藻可以化痰,另外,海藻有软坚作用,可以用来软化硬化之动脉,海藻之妙用在于此。
3,丹参,冠状动脉内的血小板集聚沉积符合瘀血的性质,丹参可以祛瘀生新,此为众医家所共识。久病多痰淤,而冠心病的病理很符合痰淤阻于脉络,所以按痰淤论治,是我的基本治疗方法。
4,何首乌,对心血不足的病人,我最喜欢用何首乌,它的效果优于当归,阿胶虽然效果也好,但太滋腻,对于有痰淤阻络征象不太适合,除非血虚十分明显而痰淤又不是很重,何首乌则无需顾虑太多,另外,还有一点,它能补肝,脉管为肝所主,冠脉受损,加上痰淤阻于其中,使之受伤不轻,补肝之法可以使受损之冠脉得以濡养,从而最大程度回复原有功能,此法为治本的要诀之一。
5,仙鹤草,早年治疗一个崩漏病人,因出血过多出现心悸乏力症状,我以仙鹤草80五味子20治疗,第2日,症状即得以缓解,仙鹤草有强心功能,心脏病病人有很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问题,以它针对之,不次于黄芪,仙鹤草味辛涩,能于止涩中寓宣通,文献《百草镜》记载它能下血活血,治疗冠心病用它也起到了其活血的功能。
6,石菖蒲,对心肌缺血发作的,芳香开窍药效果最为快速,如檀香,冰片,石菖蒲等,我最喜欢用石菖蒲,它不仅能开心窍,还能化痰浊,我多以葛根,川芎配伍起协同作用。
7,五味子,对气阴血虚病人证见心悸者,五味子为我的必用药,其次是酸枣仁,远志等,它不仅能养心安神,还可以收敛耗散之心气而定悸,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偏快者,可加牡蛎,龙骨等贝石重坠之品镇之,对心动过缓证属心阳虚见心悸者,可加附子,桂枝等,临证灵活运用。冠心病多数痰淤虚并存,针对痰淤我也经常用白僵蚕,地龙化痰淤,通脉络,针对虚证,只需辩证准确即可,此病也与肝脾肺肾等相关,不能狭隘的只针对于心本身,其基本治疗方剂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脉证来下药,同时参考上述所论之药。
十一,不孕
1,紫河车,子宫发育不良属于中医的先天禀赋不足,紫河车为首选药,它擅长补气血阴阳,对禀赋不足的问题尤为适宜,在我治疗的14个不孕病人里,有2个就是单独靠此一味药治愈的,此2病人证见体瘦,发育较差,小手指短,西医检查为小子宫,我以此药研细末装胶囊,每日15g,服而愈。
2,菟丝子,此药阴阳双补,偏于补阳,服之可令妇人有子,在诸多不孕方剂里多有之,它有促排卵促黄体功能的作用,对证属肾虚的,我每方必用,同样有此作用的还有枸杞,巴戟天等,辩证准确后选加。
3,穿山甲,有输卵管阻塞或内异症等证属瘀血的,它的功效很好,我多与皂角刺联用,通过化瘀通络来疏通输卵管,临床也可以配伍王不留行,路路通等。
4,白芥子,输卵管阻塞或盆腔炎症属于慢性的,从病理看应该属于痰淤互结,我经常以痰淤论治,化痰通络我喜欢用白芥子,白僵蚕,它们可以化痰散结通络,使之畅通,还有石菖蒲化痰开窍(这里的窍是指输卵管)此几味药为我的精选,一般不予其它药代替。 :)95 b fa.
5,小茴香,在我治疗的不孕症中,多半是阳虚引起,胞宫虚冷,不易受孕,此为常识,小茴香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暖宫散寒,而且效果很好,我经常以肉桂,艾叶,紫石英联用。
6,香附,女科之主帅,善调经,内分泌失调病人有月经不调的一般不易怀孕,所以针对月经不调的不孕症病人,首要是调经,经期提前多为阴虚,延后多为阳虚,不定期多为肝郁,分别对症治疗,这些只是例举,总之,调经为主要治疗方法,还有一种叫免疫性不孕的,是自身免疫导致的精卵不结合,这类病人多有抑郁,善太息等肝郁症状,用疏肝之法即可解决。
我治疗不孕一共14例,有12例已经怀孕生子,其他2例未知,半数是经过很多正规治疗而无效的,最长病史20xx年,已知者全部在半年内怀孕,有些顽固的疾病让我回头再次给予治疗的话,我恐怕也是没有信心,能够治愈不得不说是一种侥幸,但其中的治疗思路我还是比较肯定。巧合的是我的最后一位不孕症患者是我的第一个不孕症患者的孩子的老师,经孩子家长介绍而来。
在治疗此病时,一定要在排卵期加用活血助阳药帮助排卵,抓住排卵期这几天的机会同房,受孕可能会大很多。最后还有一种不孕,是见于肥胖,月经延迟甚至闭经的,西医检查属垂体性,我只知道一般按温补脾肾,化痰祛湿治疗,但没有实践过,望有此经验的同行给予帮助解答,很想学习一下。
十二,高血压
1,罗布麻,高血压早期表现为肝阳上亢,此药可以清肝热平肝潜阳,对面红目赤,易怒口苦,情绪激动加重的比较适宜,我临证多以天麻钩藤饮加此药,效果更加显著,亦可加夏枯草。
白芍力量薄弱,唯独龟板效果全面显著,高血压阴虚阳亢多选之。
。
湿,开脑窍,与葛根相伍更妙,葛根擅于升清阳以降浊阴,一个化痰开窍,一个升清降浊,从而脑髓清纯,血压降。
因为活血日久伤及正气。
还能化痰,清除管壁内痰浊,所以有脑出血倾向的,我必用之。
都了解,就不再赘述了。
十三,甲亢
之回窠,可见这是一个甲亢常用药。肝风手抖的要用钩藤,白芍配伍。
2,鳖甲,甲亢以阴虚火旺为主症的,鳖甲可以清虚火,滋阴潜阳,纠正阴阳失调,另外鳖甲更善于软坚散结,对甲状腺肿大有良效。
疗效显著,与鳖甲合用,其效果力压群雄,远非其他养阴药所能及。
剂黄芪(60以上),药理学认为,它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降低t3t4水平,在养阴的基础上,我多用之。
石化老痰,同时此药也可以软坚散结,故为首选。
果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用此药是不合适的,应引起注意。
。顺便提及一下,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少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具体原因很复杂,篇幅关系,不作详解。
十四,体质性低血压
阴。
,也只是暂时的。
详解。注:升麻,柴胡用小剂量取其轻浮上行之意,剂量必须在
泄,从而升高血压,药理学认为它有升压之功,枳实也有,而且很强,但因为有耗气之嫌,故不作首选。
血,可以使气血上行时一路畅通。
6,阿胶,有明显血虚症状的,阿胶可以补充血容量,从而使脉管中血气充足。
中益气助升提,清阳之气则可以源源不断的上荣,血压即自然升为正常。
十五,腰肌劳损
,20或25g,一般2日即可见效。
2,仙鹤草,此药擅长治疗脱力劳伤,是我的必用药,此为常识,不作详解。
人见解,不一定对,但在用药时好像每次都能明显的感觉出来它的功效。
治。
治愈,补肝脾很重要。
6,黄芪,它可以补气助行气血以通络(与地龙等联用),补肝助养血养筋治筋伤,补脾以养肌肉之损伤,此药功用全面,故用大剂量。
的加白芍甘草,全蝎,因寒湿的加细辛,等等。
多与上述没有什么区别了,治本之法,腰肌劳损重补肝脾,骨质增生重补肾健骨。治标都是活血化瘀通络,及散寒除湿,祛风化痰等。
十六,耳病
是补肾,化水湿我最喜欢用苍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苍术可以补脾化湿,效果明显,且又标本兼顾,与泽泻,茯苓等同用每每可以获效。
素等药可以引起耳鸣耳聋,它可以对抗并治疗其毒副作用,有资料说:单用此药30g,3周就可以消除中毒症状。
,行气开窍为思路,此时这也是石菖蒲的专长,但需要与六味,水蛭,川芎等联用。
经常巧遇石菖蒲,呵呵。
神经衰弱病人耳鸣尤为适宜,蔓荆子又能升清通窍,大剂量30g以上效果显著,而且此2药对虚证实证用之皆无妨,故多用之。
此药温补肾精,益髓充耳,最大程度恢复耳的功能,此药多用于老年人耳病。
其老年人,肝肾不足,痰淤阻窍最常见,也很棘手,故疗程一般很长,如果加以针灸治疗,可望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十七,病毒性心肌炎
,在诸多抗病毒中药里,它的作用可以与蚤休相媲美,这么多优势注定做心肌炎的首选药。
。
用,共消痰祛瘀以愈病。
耐其攻逐)
多选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安养同治,如果安神不效,镇摄胜于安神,用琥珀,龙骨等。
得补,则一身之元阳旺,心阳自得其温煦。
能忘了祛邪,扶正祛邪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不同而已。
十八,咽炎
事件发生,说明此药不宜大量用,我一般只用10g,效果也不错。
选药。
效果好,清虚热则玄参效果好,此为不同之处。
结于咽,缠绵难去,此3药均属虫类,善搜剔,用于此证,恰为合拍。
白术,党参,肉桂等,验之的确有效。
以集中。
效,使之回缩,等等等等。
十九,脑血栓
治本之法,我通常2药合用,取其阴阳互根原理,阴虚者重用龟板,阳虚者重用巴戟天,此2 药不腻,不助痰湿,故用之。
需求而定。
善其后。
4,蜈蚣,全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后遗症期,此2药都可以治疗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强语蹇等,此为常识,不作详解。
液循环,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此病益处多多。
上炎者慎之罢了,此药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而且安全无毒,治疗此病我几乎每方必用。
无后遗症,有认为动脉硬化因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加解毒药治疗,等等。只要辩证准确,用药精当,一般无效者是很少的。
斜用牵正等等等等
二十,慢性肾炎
而定,调节双方的剂量及配伍即可。
若没有此药,我宁可不治此病。
散结消肿,故多用之。
多与地龙为伍,还能改善肾病的血液高凝状态。我一般以大剂量用之,效果极好。
阴利尿,故用之,临证也多与三七等药相伍。
为有利湿药,故不会闭门流寇。
此病的治疗一般是标本兼顾,在稳定期,以补脾肾为主,在发作期,此时湿热毒瘀邪甚,或兼外感,当祛邪为主,利湿药一般以茯苓,白茅根,玉米须为好,尽量不用木通等。
中药用药心得篇四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药物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了每个人的必备技能。在我多年以来的用药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用药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合理用药,我更好地管理了自己的健康,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用药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人带来一些启示和建议。
第一段:知识是用药的基础
在正确使用药物之前,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用途、剂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基本信息,以确保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避免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后果。通过了解药物知识,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用药,也能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进一步保障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第二段:咨询医生是用药的重要步骤
在用药过程中,咨询医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医生是专业人士,他们对药物更了解,能够给出更准确、合理的用药建议。因此,我们需要尽早咨询医生,让他们对我们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处方。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向医生提供我们的身体状况、过敏史、其他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以确保医生能够给出最适合我们的用药建议。只有与医生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用药管理,有效地治疗疾病。
第三段: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
使用药物时,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是保证用药效果的关键。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这些都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和记住药物的使用说明,并按照其要求正确使用药物。例如,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而有些则需要饭后服用,我们应该根据药物说明来调整用药时间。此外,药物使用时间和用量也是要严格控制的,不能过量或过少。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我们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第四段:合理搭配其他治疗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许多其他治疗方式可以辅助治疗疾病。例如,良好的饮食、充足的休息、适当的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都对身体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调整和改善。此外,一些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搭配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第五段:定期复诊和药物调整
用药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复诊以及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定期复诊是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复诊,医生可以根据我们的病情调整药物的用法和剂量,以确保药物的长期有效性。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医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定期与其沟通并接受他们的检查和评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掌握自己的病情,调整用药,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结尾段:合理用药,成就健康人生
用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多年的用药经验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合理用药对于管理健康的重要性。知识是用药的基础,咨询医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是保证用药效果的关键,合理搭配其他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定期复诊和药物调整是长期用药的必要环节。只要我们遵循这些原则,合理用药,我们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享受健康的人生。
中药用药心得篇五
细辛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适用于多种场合,例如退热、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以避免药物滥用而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关于细辛用药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细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细辛的应用范围较广,常见的有:外用治疗风寒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内服治疗痰多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但同时也要十分注意细辛的禁忌症,例如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小儿、久病虚弱的人以及肝肾功能受损的人群都不适合使用细辛。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第二段:合理用药
细辛用药需要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的用药量和用药时间,并且用药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保养身体,避免药物滥用。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身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段:外用细辛需要注意的细节
细辛外用时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切记不要过量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不能吹风或强风直吹,并且在使用时需要痛风、皮肤溃疡等病症者放弃。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要及时停止外用细辛并注意治疗。
第四段:内服细辛需要注意的细节
内服细辛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内服前应将药渣挑出,避免影响身体消化吸收;口服时要搭配适量的水,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长期内服细辛还要注意对身体的影响,如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如出现皮肤红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第五段:细辛药物存储
细辛作为一种药品,在存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存储的车间一定要通风干燥、防潮、避免直接阳光、尘埃、杂质等的影响;同时药品也不能在高温、低温等环境下存放,以避免影响药品质量,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总结:
细辛作为一种常用的药品,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用药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并且尽可能征求医生的意见。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药物是治病的工具,不能滥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谨慎对待、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
中药用药心得篇六
名老用药是指那些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经过长期验证的药物,通常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我是一位在医学领域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与患者和自己的经验积累,我对名老用药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名老用药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名老用药的优势
名老用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药物已经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不仅在疗效方面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副作用较少。与新药相比,名老用药更加可靠,患者服用时也更加放心。同时,名老用药通常价格较低,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第三段:名老用药的应用范围
名老用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几乎可以涵盖各个领域的疾病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典的名老用药,广泛用于预防心脏疾病和中风。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哮喘等,名老用药也是首选药物。通过合理使用名老用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四段:名老用药的挑战
尽管名老用药有许多优势,但在一些情况下也会面临挑战。首先,对于一些特定的疾病或病因,名老用药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其次,由于制药技术的更新换代,一些名老用药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名老用药产生耐药性,这就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第五段:名老用药的科学合理应用
科学合理地应用名老用药是提高疗效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一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史、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用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新研究进展,及时调整用药策略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名老用药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结尾
综上所述,名老用药是医学进步中的重要成果,它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了自身的优势和疗效。然而,为了充分发挥名老用药的作用,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它们。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名老用药的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名老用药,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中药用药心得篇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不仅拥有更多的选择,也更加注重对药物使用的体会和心得。在我个人的使用经历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药物的力量和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正确使用药物(200字)
在使用药物时,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准确理解病情和药物的适应症,以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其次,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给出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过量使用药物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最后,要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药物,例如空腹、餐后等。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段:注意药物的安全性(200字)
使用药物时,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首先,要购买合法生产的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或过期的药物。其次,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此外,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注意。在使用药物期间,我们还应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四段:药物与健康管理(300字)
药物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工具,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在使用药物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管理。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在感冒等轻微的疾病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和适当休息来促进康复。此外,对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我们要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药物只是我们维持健康的辅助手段,良好的健康管理是长期的过程。
第五段:合理用药与化解抗药性(300字)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遵循规定的时间、剂量和使用周期。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或中断药物的使用。抗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产生抵抗力,使药物治疗失效。为了化解抗药性,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不滥用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其次,尽可能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选择针对具体细菌的狭谱抗生素。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搭配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如益生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抗药性的发生。
总结(100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正确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安全性、药物与健康管理以及合理用药与化解抗药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药物使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功效,缓解疾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个人的药物使用经验和心得,不断探索和积累,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力量。
中药用药心得篇八
在人类漫长的生活历史中,药物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用药的心得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段:理性用药
用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用药。在生病时,很多人会不加思索地匆忙服药。然而,我们要明白,用药不是单纯的种草罐头,而是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选择。对于轻微的不适,可以尝试其他自然疗法,如理疗、中医草药等,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只有真正需要药物治疗时,才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第三段:合理保存
正确的用药也包括合理保存药物。药物在保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光线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将药物保存在阴凉、干燥而又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对于液态药物,一旦开封就要根据说明进行保存,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在外。合理的保存能够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其药效的稳定。
第四段:正确用量
在用药过程中,正确使用药物的剂量也是很重要的。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药物的副作用,而剂量偏低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严格按照剂量来服用。如果感觉剂量不适合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守用药的规则,如饭前、饭后或空腹服药等。
第五段:个体差异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不同的,同样一种药物,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观察自己在用药后的反应和感受,及时与医生沟通。对于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用药方式,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总结:
正确用药是保护健康的重要一环,但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我们也要始终保持谨慎和警觉。理性用药、合理保存、正确用量以及个体差异,这些都是用药的准则和原则。只有将这些原则贯彻到每一次用药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科学。希望大家能以此为借鉴,在用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健康和稳健。
中药用药心得篇九
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中药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广泛使用。在经历长期的实践验证和世代传承之后,中药成为了一门专业、完备、有理论支持的学问。而我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药深感兴趣,并在实践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中药的药材、药性、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临床实践、纵深思考这五个方面展开话题。
首先,中药的药材是中药理论的基础,药材的种类、来源、品质均会影响到中药的使用效果。在我的实践中发现,藿香、荷叶、黄芩等药材对于外感感冒有很好的效果,而川芎、枸杞等药材则对于气血虚弱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药材的选用需要考虑到生长地、环境、年份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药材的药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需要认真选择药材来源以确保其质量。
其次,中药的药性是中医学中的核心概念,药性可以根据其属性划分为热、寒、温、凉、平五种。在中药实践中,药性的正确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同的药性会有不同的疗效和副作用。比如,寒性药物常用于解热、清热,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体寒等副作用。因此,药性的选用需要适当搭配,避免影响疗效和健康。
第三,中药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被多次讨论和辩论。实际上,中药与现代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形成互补、相融的关系。例如,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中,中药配合西医药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减轻西医药副作用带来的负担。此外,中药的缓解、调理功能在现代医学中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应用,示范出现了相互支持、交流、进步的良性格局。
第四,中药在临床实践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艺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治疗不仅在疗效上能够取得良好的表现,更能够解决患者的整体性问题,转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经过中药调理调养,除了疾病得到明显的改善外,也有了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这充分说明了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也需要不断地纵深思考和探讨。中医理论是历经实践、经典、理论研讨等多方面努力而成,具有丰富的价值、思想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的临床实践和理论也需要听从患者的反馈,纵深挖掘其中的价值,确保中药的治疗效果得到持续发挥和提高。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中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我将在日后的学习以及职业实践中,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中药,充分利用中医特色和疗效。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去使用中药,避免药物滥用和副作用等问题,保持健康和身心平衡。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
槟榔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槟榔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改善身体健康。本文将探讨槟榔的用药心得和体会,展示其在中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在使用槟榔前,我们需要了解槟榔的功效和适用范围。槟榔具有驱风、理气、解毒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状。此外,槟榔还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调理胃肠功能。因此,对于常常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适量使用槟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次,使用槟榔时需要注意适量和方式。虽然槟榔有很多好处,但使用过量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人群来说,过量使用槟榔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甚至加重疾病。因此,正确使用槟榔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每次使用槟榔的量应控制在5-10克之间,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次。此外,在使用槟榔时,最好以保温开水冲服,这样可以提高槟榔的有效成分吸收率。
第三,合理搭配槟榔和其他中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槟榔的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其他草药的配伍。比如,槟榔可以与生姜、白术等一起使用,以提高它们的驱寒、暖胃功效。另外,槟榔还可以与黄连、黄芩等药材一起使用,以增加解毒功效。当然,在搭配草药时,我们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病症选择合适的方剂,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四,使用槟榔需要耐心和坚持。与许多中药一样,槟榔的治疗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很多人在使用了几次后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就放弃了槟榔的使用。其实,槟榔的作用需要持续积累,并且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需要使用几周或几个月才能看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使用槟榔时,要有耐心,并且保持一定的使用频率和剂量,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槟榔。虽然槟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调理的效果,但对于复杂的疾病、慢性病等,我们仍然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疗方案。此外,医生还可以帮助我们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我们的治疗效果。
总之,槟榔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正确使用槟榔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槟榔来调理身体、改善健康,并且槟榔还可以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耐心和坚持,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槟榔治疗。相信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合理使用,槟榔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果树用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是一名果树种植者,从事果树种植多年,在这个行业中积累了许多使用药剂的经验,也领悟到了一些果树用药的方法和心得。因此,本文就来谈一谈我对于果树用药的心得体会,主要分为五点。
一、正确选择药剂
在果树用药中,药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选择的药品要看清其病原体、药效特点等,还要参考科学技术和制剂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且,对于同一种病的不同病株,药剂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在使用药剂时,一定要谨慎,不要盲目使用有毒有害药剂,不要超剂、重剂或滥用混剂、复剂。一旦选错,就会影响树木的健康,使果实受到污染,进而降低果树产量和商品价值。
二、注意药剂喷雾的时间和方法
药剂喷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果树防病保护方法,其使用时间和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对于一般果树,尤其是果实成熟期压秤树,应该在花期或果实未成熟时进行喷雾药剂,这样可以避免喷药过程中对果实的影响,保证果实的品质。另外,药剂喷雾时应该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或日头直射时进行,以免药物消失或烧伤叶片,浪费了药剂和钱财。
三、合理利用无法喷雾树木
在果树种植中,有些树木无法进行药剂喷雾,比如桃树、李子树等,但是这些树木也需要进行防病保护。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其他防病方法,如树根埋药、义务扫除、烧荒、轮耕换茬、消毒等。这些方法虽然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和费劲,但可以有效地防治果树病虫害,保护树木的健康和群体的生长。
四、及时对病虫害采取治疗
果树用药中最重要的是及时治疗病虫害,只有在产生病虫害后及时采取治疗,才能保持果树的健康,防止病害扩散和蔓延。在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方法,可选择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多种疗法。在用药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药剂,形成抗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五、注重果树成长环境
果树不仅需要有效的防病方法来确保身体健康,也需要一个适合它们成长的环境。因此,种植者还应该注意提升果树的整体成长环境,包括保持果树旺盛的生命力和能力、营养均衡的富足土壤、适宜的水肥管理、经常削顶、收口、修剪等。这都是确保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的重要手段。
总之,正确使用药剂是果树防病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仅仅依靠药剂是不够的。种植者还应该从更全面、更细节的方面来维护果树健康,全方位保障果树的生产力和价值,保证果树优质水果产量和金质果实的品质,同时为果树的创造机会提供保障。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二
要点:
1.十八反、十九畏
一、十八反、十九畏的具体内容: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二、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现代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看法。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对于有的相反药同用时还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倘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当前,由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多数学者认为,现在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研究。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盲目使用。
2.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十九畏”与“相畏”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而“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这是需要利用的配伍,在生半夏和生南星的加工炮制上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3.妊娠用药禁忌
一、妊娠用药禁忌的具体内容:
妊娠禁忌药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妊娠禁忌药按作用强度分禁用药与慎用药慎用药两类,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当中的部分药。具体药物如下。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二、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临床上也应有所区别,个别药个别对待,由于妊娠妇女个体差异很大,在选用时应特别注意。尤其在现在,无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该指出,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其饮食禁忌也有所区别。如热性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寒性病患者,应忌食生冷瓜果、清凉饮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患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黄疸胁痛患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另外,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以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等,也可作为服药禁忌的参考。
当然有的还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三
中药的用药剂量:
用量的含义:用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的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用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应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2.确定用量的依据
确定用量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药物方面、应用方面与患者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一、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药材品质优良者药力充足,许多“道地药材”如川黄连、广木香、东北细辛、云南三七等,用量勿须过大;品质次者药力往往不足,用量可加大一些。如果是伪品,加大剂量不仅无效,可能还有害。
药材质地:一般来说,质地较轻的花、叶类药材如番泻叶、月季花等,用量宜轻(无毒类药材一般用量为3~l0g);质地较重的金石、贝壳类药材如石膏、石决明等,用量宜重(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药材,如鲜地黄、鲜石斛等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30~60g)。
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如茯苓、白茅根等,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如干姜、肉桂等,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无毒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药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应用方面
方药配伍:一般无毒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减少。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用量较重。
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特别是一些非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的药材,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厚朴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中的用就不一样,前者用15g,后者用6g,又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同是用以泻下,用以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以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
三、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即使是使用补益药亦应如此。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但对有毒的药物应按体重计算。
性别: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病程长短:一般来说,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虚,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一般来说,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如急腹症患者,一日可以2~3剂;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如许多慢性病只能缓缓取效,不能急于求成。如病重药轻,药不能控制病势,若病轻药重,药物也会损伤正气。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
马钱子:内服剂量,0.3-0.9g。
樟脑:内服剂量,0.1-0.2g。
蜂房:内服剂量,1.5-3g。(散剂)
蟾酥:内服剂量,0.015-0.03g。
轻粉:内服剂量,0.1-0.2g。
砒石:内服剂量,0.002-0.004g。
雄黄:内服剂量,0.3-0.9g。
硫黄:内服剂量,1-3g。
胆矾:内服剂量,0.3-0.6g。
瓜蒂:内服剂量,0.3-1g。
甘遂:内服剂量,0.5-1g。
大戟:内服剂量,0.5-1g。(散剂)
芫花:内服剂量,0.3-0.6g。
巴豆:内服剂量,0.1-0.3g。
牵牛子:内服剂量,1.5-3g。(散剂)
乌头:内服剂量,1-2g。
麝香:内服剂量,0.06-0.1g。
牛黄:内服剂量,0.2-0.5g。
珍珠:内服剂量,0.3-1g。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四
二十,慢性肾盂肾炎1,土茯苓,湿热温毒寝及于肾,此为首要病因,又因正气不足,导致正虚邪恋,祛邪我首选土茯苓,此药擅长化湿毒,对淋症疗效较好,又可利尿,由于肾盂生理结构,导致病菌容易潜伏,利尿可以冲洗局部,有利于痊愈。
2,琥珀,湿热蕴结于肾,气机不畅,气滞水停血瘀,又因正气不足,运血无力,从而加重瘀血形成,瘀血又可以加重病情,导致病情反复不愈,肾盂局部充血,变形,肾实质纤维化,都应属于瘀血范畴,琥珀善于活血通淋,与丹参,土鳖虫为伍,可以化瘀,改善肾血流量,促进炎症吸收,软化瘢痕组织,修复变形的肾盂。
3,黄芪,湿热毒瘀胶结于肾,与正气不足关系很密切,黄芪可以托毒外出,与蜂房,皂角刺相伍,对深伏之邪仇有独钟(自创成语,呵呵),另外黄芪可以间接化湿祛瘀(多次提及),所以对此病的根治起着重要作用。
4,黄柏,清肾经湿热,乃黄柏之专职,另外,热邪易伤阴,利湿药亦能伤阴,黄柏可以坚阴,如果阴虚明显,需要加旱莲草,女贞子养阴,此亦为扶正之法。
5,肉桂,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以脾肾之阳为甚,阳虚不化水,则湿浊之邪积留肾与膀胱,从而病情顽固不愈,温阳我喜用肉桂,温阳化湿功专力雄。补阳之法,我通常都是阴阳双补,补阴可以使阴精充足,从而可以蒸化阳气,使阳出有根,此为阴阳互根也。另外有很多以持续低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多是阴虚,此时小剂量的肉桂不只是补阳,还可以引火归元,使热退,所以肉桂为我最常用。
二十一,顽固性头痛
1,川芎,本品辛温,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均适宜,对实证顽固病,剂量需要较大(20--30),但对虚证,小剂量调和气血即可,此为常识,但很重要,故提及一下。
2,白芍,偏头痛以女性多见,与情绪波动密切,多为肝阳头痛,白芍可以平肝缓急;在病机复杂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里,有以肝虚为主的(如头痛有遗传者),脉管为肝所主,肝血不足,则血不容络,继而内生痰瘀,加之外风或肝风引动,头痛即发作,白芍可以养阴补血,从而濡养络脉;脉管舒缩失调引起头痛,与柴胡伍用,可以调肝,使肝所主的脉管舒缩功能恢复正常;瘀血头痛病人,瘀血多为死血,枯血,因为它的产生与络脉枯滞有关,白芍可以润其络脉,使瘀血容易化祛;此药的运用更可以减轻川芎等药的燥烈之性。
3,蜈蚣,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此药可以搜风通络,对顽固性头痛属瘀血的,我多用之,如无此药,全蝎亦可代替之。此2药治疗头痛,鲜有不效者。
4,葛根,紧张性头痛,多因紧张,劳累引起头项肌肉持久收缩而头痛,葛根善于升清,解肌,对头项背肌肉收缩有缓解之功,所以此病我必用葛根,另外颈椎病病人的相关症状,我也多用之。
5,柴胡,瘀血头痛,除了活血外,我也比较重视疏肝,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疏泄营血;此病瘀血的形成也多与情志引起的肝郁有关,故欲想化瘀,先当疏肝。
6,白僵蚕,脾湿生痰中阻,可引发肝风,肝风挟痰上犯高巅,阻于清窍,脉络不通,头痛乃作,脑为清阳之府,岂容痰浊上犯,故以白僵蚕化痰,同时取其祛风,通络,止痛之功。为治其本,应该加白术,茯苓等补脾,以杜绝痰源。
顽固性的头痛多与肝脾肾不足,痰瘀风互结等相关,也就是虚实夹杂者居多,个人认为,草木之品,可以以量取胜,用虫药搜剔则效果更专。也有纯虚性头痛病人,治疗则补气血,补肝肾等,补气血我喜用补中升阳之法,使气血上荣,补肝肾我喜用温髓养血之法,使脑髓得充。对疼痛难忍的.,可以选加细辛,蜂房,元胡等缓解症状,因思虑过度引起头痛的,我一般多加酸枣仁,合欢花养神治痛。头痛的部位各有引经药,这一点众所周知,不说了。
二二,神经衰弱(失眠)
1,黄连,临床所见,阴虚阳亢,心肾不交失眠最为常见,治疗自当滋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可以清心火,再配伍生地等滋肾阴,此法也叫泻南补北,待阴平阳秘,阴阳相济,自能安然入睡。
2,龙骨,牡蛎,龙骨入肝以安神,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此二药善潜阳,能使阳入阴,对阴阳失衡效果较为快速。
3,半夏,胃不和则卧不安,有胃脘不适而不易入睡者,半夏可以和胃助眠。半夏能和阴阳通表里,使阳入阴而令安眠。《医学秘旨》中记载用此药与夏枯草合用,交通阴阳,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平衡阴阳,交通季节,引阳入阴而治失眠。另外对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需加黄连为妥。
4,酸枣仁,心主血,肝藏血,心藏神,肝藏魄,酸枣仁能养心阴,补肝血,故心肝血虚引起的不眠,此药为必用。
5,合欢花,有的病人因七情所伤,忿怒烦躁,忧郁不眠,此药可以解郁安神,对虚烦不眠最为合适。酸枣仁与合欢花经验证,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很多时候,即使没有辩证,用此2药也会获取很好的效果,比如有人治疗其他疾病,想顺便把失眠也治一下,我此2药各取30g,加入方药中,无效者很少。等剂量的此2药,合欢花要比酸枣仁效果明显。
6,何首乌,发现有些失眠病人存在很明显肾精亏虚的症状,如头痛,健忘,腿软等,长期失眠最易耗伤心血,精血同源,故肾精受累,也正因精血同源,补精的方法也能很好的补养心血,何首乌是我治疗肾精不足的常用药,药理学认为它能强壮神经,对神经衰弱病人来说,我倒比较喜欢选此药治疗,同样能强壮神经的药还有五味子,人参等,建议辩证准确后优先选加之。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忿怒忧郁引发肝火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发失眠,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如果能掌握失眠的关键原因所在,治疗并不是困难的事。
二三,慢性胆囊炎
1,柴胡,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情志不遂,使肝郁气滞,柴胡重剂可疏胆利胆,亦可引药入胆,不论新病久病,皆为必选。
2,枳实,胆主通降,一旦阻塞,不通则痛,通降破气之品,我首选枳实,它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其药力强大,利胆作用十分显著,可谓立竿见影,如是虚性体质,需加黄芪防其耗气。
3,栀子,刚刚参加工作那年,我有一同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疼痛难忍,输液无缓解,大黄煎剂效果不明显,我的恩师嘱其以栀子30g捣碎泡水代茶饮,结果效果很明显。胆囊炎久病胆郁化火,栀子可以宣火热,受早年此病例的影响,此药成了我治疗胆囊炎属郁热的必用药。
4,蒲公英,此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肝胆乳胃属实热者皆为我必用,它虽非竣烈之品,但在剂量上做些手脚,效果实在让人满意,治疗此病,早年用过茵陈,金钱草,如今是蒲公英,以后应该不会再换了,我通常用30--80g。
5,水蛭,白僵蚕,胆热淤积日久,必有痰瘀互结,也正因痰瘀互结,导致病情久治不愈,b超示胆壁增厚,及结石,息肉,我均以痰瘀论治,由于是顽痰顽瘀,故以虫药破之,否则实难见效,此2药可以修复胆壁,是远期疗效的保障,我治疗的慢性胆囊炎,凡按疗程服药的,很少有复发的。结石加金钱草,鸡内金,芒硝;息肉加乌梅,鳖甲,白芥子。
6,麦芽,胆气郁滞,则饮食不化,麦芽疏肝利胆,消食化滞,另外水谷得麦芽而易消化,也减轻了胆囊的负担,所以治疗此病,我通常都会加一些消食之品,消食也可以间接的行气滞。
胆府为病,以通为用,用药尽量避免粘滞,疏肝行气活血久服易伤正气,应该酌加扶正之品,同时扶正也有利于慢性病的痊愈,寒凉药的运用要根据病人的脾胃而定剂量,如果脾胃功能较差或需要久服,要加陈皮,白术等。
二四,脂肪肝
1,何首乌,柴胡,五脏调和,气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畅达,则百病不生,若脏腑功能失调,肾失气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凝瘀,痰瘀湿浊充于血中则血脂偏高,结于肝中则为脂肪肝。中老年人大多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所养则疏泄不及,以至津滞成湿,血滞成瘀,何首乌可补肝肾,使肝木得养,再配伍柴胡疏肝,肝失疏泄这一问题即可得以解决;对有郁热征象的柴胡更可以散其郁热。另外柴胡可以引药入肝。
2,黄芪,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的升降在津液的输布与水湿的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若脾胃功能失常,亦可发此病,黄芪可补脾升清阳,配伍泽泻淡渗降浊阴,气机升降得调,则此问题即可得以解决;另外脾主运化水谷,有因过食肥甘厚味碍脾,而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者,常可内生痰浊,充斥于肝,黄芪与白术伍用可以补脾助运化,恢复脾的功能;痰瘀湿浊滞留于脉管,容易变生他病,黄芪与活血药相伍可以补气运血,防止滞留。
3,淫羊藿,痰瘀湿浊滞留于肝及周身,可因肝失疏泄,脾虚不运,然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何尝不是湿浊滞留的另一主要原因,众所周知,肥人多阳虚,此病病人多见于肥胖人群,对于阳虚气化失常,我比较常用淫羊藿,原有何首乌补阴而使阳出有根,故淫羊藿补阳更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作用。以上3条均为治本之法。
4,山楂,本病标实为痰瘀湿浊或有热毒(郁热及慢肝),山楂可以化瘀降脂,常与石菖蒲,苍术,决明子,地龙等共同化痰瘀,消湿浊,降脂。
5,海藻,此药不仅能化痰浊,降血脂,还能软坚散结,对有肝脾肿大者,此药是我的必选。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五
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治疗疾病,又能缓解症状。然而,不正确的用药原则却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正确的用药原则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用药中学到的原则和体会。
首先,合理用药是我们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合理用药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疾病的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依时依量服用药物,并且在用药期间注意身体的反应。通过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过量使用所带来的副作用。
其次,了解各类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是必要的。不同类型的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每种药物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例如,一些药物需要饭前或饭后服用,一些药物需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等,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
同时,遵循医嘱也是用药原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医生在开出药方的时候会告诉我们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去使用药物,而不是自行增减剂量或者随意停药。医生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对药物进行调整,我们作为患者,应该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听从医生的建议。
此外,药物存放和保管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药物是化学物质,存在于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药物受潮变质或者过早失效。另外,药物应该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滥用。
最后,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即使是在正确用药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可能出现某些不适的症状。对于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对药物进行调整或者换药。此外,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在用药发生问题时能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
总而言之,在正确用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合理用药、了解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遵循医嘱、正确存放药物以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只有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用药原则,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在病痛中找到希望。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六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用药安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用药安全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和谐。通过我个人多年来的用药经验和体会,我深刻认识到了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基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医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不了解药物的功能、副作用等信息,容易产生误用或滥用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用药前应该积极主动地咨询医生,详细了解药物的用途、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在药房购药时,也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只有真正理解了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其次,保持用药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也是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很多人在感觉身体症状缓解后就中断了药物的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中断用药可能导致疾病复发。在用药期间,我们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使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接受医生的指导。只有保持用药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此外,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同时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但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医生处方药时,需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以便医生合理选择药物和用量。在购买非处方药时,也要特别留意是否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只有避免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才能真正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最后,药物的存储和处置也是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药物属于特殊物品,它们的存储和处置直接关系到用药效果和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发生误食或误用的情况。同时,药物应存放在避光、干燥、凉爽的地方,避免曝光于阳光下导致药物变质。当药物过期或已经不需要使用时,我们应该及时将其处置于专门的药物回收点,避免随意倒入水源或垃圾箱中,以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污染和危害。
总之,用药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通过合理用药、保持用药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正确存储和处置药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政府、医生、药房等也应该加强对用药安全的宣传和监管,提高公众的用药意识,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规范的用药环境。用药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的事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实现用药安全的目标而努力。
中药用药心得篇十七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将对邓铁涛教授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为10个专题进行阐述。**讲是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用药心得,主要探讨如何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用药,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现代重大疾病以及疑难危重病。第二讲是临证用药心得,以邓教授临证擅长诊治的9个病证为例,介绍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用药的经验。第三讲精选邓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23个自拟方。第四、五讲选介邓教授常用的29个古方,分析其用药经验。第六讲总结邓教授临床善用的一些效验药对。第七讲选取邓教授常用的13味中药,介绍其临床运用单味药的心得。邓教授幼承家技,又于岭南行医70余年,对于岭南中草药的应用得心应手,此经验收载于第八讲岭南草药应用心得中。邓教授既擅长运用内服方药,又十分注重饮食调养和外治之用药方法,因此本书于第九、十讲专列了食疗保健方和外治法用药心得,以期比较全面地反映邓教授的学术主张和用药经验。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是对我国当代*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床用药经验整理总结的一部*作,共分十讲,分别从辨证、组方、药物、疗法等诸多方面阐述邓教授的用药特色和制方思路。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是广大在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学爱好者**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