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模板13篇)
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达到预期效果。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评估和反馈的方式和时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一
冬天的济南是异常美丽的,而我最喜欢的是雪后的济南。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雪既会有下一年的美好象征,还会个我们带来十分壮观的景象。
黎明时分,济南城上空飘起了雪花。浓厚的云充塞着天空,阻挡了晨曦,没有风,细密的雪粒缓缓从天幕中降下。落在马路边上,将路边的枯萎的小草悄无声息的掩埋;落在护城河上,瞬间没入泛着鱼鳞波的河水中;落在整个济南城里,把济南装饰的银装素裹,阳光一照,顿时显得五彩缤纷。
早晨,我打开窗子,一股舒服的气息钻入我的鼻子里,心情变得十分愉快。“哇!下雪了,下雪了。”我迫不及待的想下去看雪景,这一场雪来的悄无声息,像是一个棉被盖住了整个济南。
在这个境界里,千佛山显得格外美丽。远望,皑皑白雪覆盖着的主峰在,朝阳下银光闪烁,和周围的'山峦相互辉映;近看,苍翠的松柏银装素裹,一串串树枝晶莹透亮;脚下,一条玉带般的小路蜿蜒上升。周围安静极了,小路上还没有一个脚印。我陶醉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竟不忍抬脚去踏破那洁白的雪地。
趵突泉的景色也不错,三股水喷涌的气势一点没被下雪所减弱,他们向三个顽皮的孩子在水中跳跃着。驻足观望的人群反而更多了,争相合影,都想在这梦境般的境界里留下美好的纪念。
我爱济南,我爱家乡,爱他的冰雪聪明,爱他的洁白无瑕,你们喜欢济南吗?
冬天的济南是异常美丽的,而我最喜欢的是雪后的济南。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雪既会有下一年的美好象征,还会个我们带来十分壮观的景象。
黎明时分,济南城上空飘起了雪花。浓厚的云充塞着天空,阻挡了晨曦,没有风,细密的雪粒缓缓从天幕中降下。落在马路边上,将路边的枯萎的小草悄无声息的掩埋;落在护城河上,瞬间没入泛着鱼鳞波的河水中;落在整个济南城里,把济南装饰的银装素裹,阳光一照,顿时显得五彩缤纷。
早晨,我打开窗子,一股舒服的气息钻入我的鼻子里,心情变得十分愉快。“哇!下雪了,下雪了。”我迫不及待的想下去看雪景,这一场雪来的悄无声息,像是一个棉被盖住了整个济南。
在这个境界里,千佛山显得格外美丽。远望,皑皑白雪覆盖着的主峰在,朝阳下银光闪烁,和周围的山峦相互辉映;近看,苍翠的松柏银装素裹,一串串树枝晶莹透亮;脚下,一条玉带般的小路蜿蜒上升。周围安静极了,小路上还没有一个脚印。我陶醉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竟不忍抬脚去踏破那洁白的雪地。
趵突泉的景色也不错,三股水喷涌的气势一点没被下雪所减弱,他们向三个顽皮的孩子在水中跳跃着。驻足观望的人群反而更多了,争相合影,都想在这梦境般的境界里留下美好的纪念。
我爱济南,我爱家乡,爱他的冰雪聪明,爱他的洁白无瑕,你们喜欢济南吗?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二
济南的冬天教案(2015)
这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也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色,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单元重在对四季景色的描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品味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请欣赏初中课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一)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二)学情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重在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过程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上,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
1.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通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扩大教学容量。
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学生一起欣赏燕京一带冬天雪花,感受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
3.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济南给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于是,全文处处围绕体现着“温晴”,也体现着“温情”。
(三)以温晴识温情——“温情”在我身边
学生朗读第一段,小组交流,领会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因此,作者说济南是个“宝地”。
(四)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寻找温情的画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为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理由。
1.摇篮安睡图
2.雪后小山图
3.山村卧雪图
4.玲珑水晶图
(五)以温晴赏温情——“温情”在我心中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对温情的赏读。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然后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1.守护摇篮的母亲
2.细致周到的护士
3.健美优雅的女郎
4.娇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主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三
创意说明:这个教案围绕“朗读—品读—背读”三个环节设计。没有充分朗读,便品不出味道;品不出味道,背诵也便成了死记硬背,成了学生的负担。这个教案,教学流程简单,内涵丰富。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是一种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一点阅读方法比教学知识重要得多。
教学步骤:(说明:上课之前,可预先让同学们通过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一、导入:
1.请同学以“我所知道的济南”为话题,简介济南。
2.老师从网上下载有关济南的风景图片。
二、听录音,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明白文章蕴含的感情。
三、跟读,朗读,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四、交流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不求统一,以下可供参考:
1.开篇通过对比,衬托济南是温晴的,是个宝地。(足见对其珍爱)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小摇篮。(温馨感跃然纸上)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带水纹的花衣。
4.那些小山太秀气!
(以上3、4两句,娇小的小姑娘穿上花衣,那种喜爱不言自明。)
5.这是一张小水墨画!(简单的色彩,深厚的意蕴,在作者的眼里,一草一木都富于情感,一切都是美的!)
6.水也不忍得冻上。(“以我观物,万物皆着以色彩”,用多情的眼睛看水,水也有了感情!)
7.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蓝水晶!(水天一色,晶莹剔透,充满生机!)
8.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点题,但却让人体会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回味。)
五、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四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5、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一、联系生活,意会导入。
1、请教学生一个问题: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
3、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集体赏析。
1、简介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室同堂》。他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本文是写在1931年春于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
参考:温晴。(主要让学生说出温暖之意)
3、冬天的特色是雪,我们平时对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笔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设问并引出品读第三节: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4、配乐(班瑞德的《初雪》)朗读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读、品、议相结合的方法来赏析第三节。
预设:
(1)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参考:秀气。
(2)作者如何表现这种秀气?请学生找出欣赏的句子读读,或讲自己的认识。
要点:一髻儿白花,一道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山的肌肤,害了羞……以及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会质疑,可以穿插在品读中。)
(3)再次配乐齐读第三节。
三、适度模仿,自由点评。
1、下了小雪的济南的山无比美妙,济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过渡到最后一节的自由品析阶段。
2、要求模仿第三节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在书的边上作好点评,自由谈最后一节的学习体验。
四、方法借鉴,学会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a、融情于景b、展开联想c、巧用修辞
2、投影一组不起眼的花草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想象并发现美,用一两句话来描写,表现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3、用名家之言作结,如“情动而辞发”等,以求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美文有所启迪。
五、布置作业,由此延伸。
1、阳光朗照下的山同样别有情趣,认真品读课文第二节。
2、用心观察学校,仿照课文,用“我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侧重写景的散文。
3、课外查找并阅读其他写雪的文章,进行比较。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五
知识目标:积累生的语句;了 解北中国冬季雪景之 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 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 美。
教学重难 点:体会比喻、 拟人等 修辞手法 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合作探究;创设情境;
:2课时
“佳作不厌百回读”,老舍的《济南的 冬天》意境 优 美,充满诗情画意 ,令人百读不厌。小山摇篮图的温暖安 适,雪霁晴峦图的 秀气美丽,都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就来继续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感受薄雪覆盖 下的.山的秀气,领会空灵清透的水的神韵。
济南的冬 天在作者的笔 下是那么的美,首先让 我们 来感受下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 作者之所以能把景 描绘的那么美是应为抓住 了景物的特征,并且按照一定的 顺序来写。
1. 作者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薄 雪覆盖下的山的景色的呢?把体现写景顺序的标志词在文章 中勾画出来。
2. 薄 雪覆盖下的山是如此的美,文段中哪些句 子最能体现济南 山的美?勾画并鉴赏。
3. 我们能感受到薄雪覆盖下的山的什么特点?
1. 生齐读文章的第四段。
2. 我们能 感受到城外远山图的特点是什么?
三幅山景,或温情,或 秀气,或 淡雅,走出 群山的怀抱,让我们走进济南的水去感受济南水 的神韵。
1. 生1 配乐朗读文章第五段,其他学 生做评价。
2. 生2再次配乐朗读文章 第五段。
3. 从 本段中,我们感受到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问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水的这些特点 。
4. 全班 同学朗读文章第五段
幻灯片出示 图片,要求学生根 据本文所学写 作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绘图片所 展示的 景物。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六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七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一、联系生活,意会导入 。
1、请教学生一个问题: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
3、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集体赏析。
1、 简介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
的语言大师。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室同堂》。他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本文是写在1931年春于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
参考:温晴。(主要让学生说出温暖之意)
3、冬天的特色是雪,我们平时对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笔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 设问并引出品读第三节: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4、配乐(班瑞德的《初雪》)朗读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读、品、议相结合的方法来赏析第三节。
预设:
(1)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参考:秀气。
(2)作者如何表现这种秀气?请学生找出欣赏的句子读读,或讲自己的认识。
要点:一髻儿白花,一道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山的肌肤,害了羞以及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会质疑,可以穿插在品读中。)
(3)再次配乐齐读第三节。
三、适度模仿,自由点评。
1、下了小雪的济南的山无比美妙,济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过渡到最后一节的自由品析阶段。
2、要求模仿第三节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在书的边上作好点评,自由谈最后一节的学习体验。
四、方法借鉴,学会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a、融情于景 b、展开联想 c、巧用修辞
2、投影一组不起眼的花草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想象并发现美,用一两句话来描写,表现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3、用名家之言作结,如情动而辞发等,以求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美文有所启迪。
五、布置作业 ,由此延伸。
1、阳光朗照下的山同样别有情趣,认真品读课文第二节。
2、用心观察学校,仿照课文,用我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侧重写景的散文。
3、课外查找并阅读其他写雪的文章,进行比较。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八
《济南的冬天》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描述了济南冬天气候温和、风景如画,经过对济南冬天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文章的题目直接交代了作者所描述的地点及季节,文章抓住“温晴”这个特点来进行描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特有的魅力,作者在进行景物描述时语言优美生动,深深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语言进行赏析,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应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概括和归纳的本事,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因而重心在欣赏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情感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经过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经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3.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下头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资料,还要构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经过谈话法进行导读“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听到有的同学说时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的。对啊,北方的冬天总是给人一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印象。可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样的,没有呼啸的寒风,没有皑皑的白雪,那里有着无限的温暖,同学们想明白这是哪里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日的课文《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经过初读,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资料,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资料构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大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语速、感情等。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概资料。让学生从课文中能够感受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对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经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资料。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基调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进行提问: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经过哪些景物呈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学生会经过阅读课文找到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并且作者经过对济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述来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
2.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是如何对冬天景物进行描述的这时候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对济南的小山进行了描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非常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小山周围的地理环境比喻成了“小摇篮”,将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护者”。经过比喻手法的运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述,写出了周围的一圈小山非常可爱。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对“小雪”进行了描述。“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作者将雪富裕了人的情感,写雪是“害羞的”并且“露出点粉色”,这些描述都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六自然段对济南的水进行了描述,冬天水不结冰,水里的水藻在晴天的时候也越来越绿,因为这些水是不忍得冻上的,况且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作者经过描述使水富有了灵气,经过描述水藻及垂柳,进一步说明水不忍得冻上的原因。
3.之后,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作者经过对一系列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学生经过读课文,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作者经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经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学生再次团体朗诵本文,思考老舍先生刚从伦敦回到祖国,到了济南,对济南冬天的“温晴”感受十分真切,此时给学生布置任务:当你到一个新的地点后是否有不一样的感受请谈谈感受并让学生写下来。
最终,我的作业设计为: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课下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一段景物描述。学会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九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c、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d、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仪:课件
教学步骤: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c、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d、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明确: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学生讨论后明确:
1、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色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赞美之情。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
5、布置作业:
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3、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目的是将阅读之所得转化为写作之所能,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
六、二点补充:
1、时间安排: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
2、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十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出作者对济南冬天评价性的词语或短语。
温情响晴舒适暖和
2、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济南冬天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冬天的济南?
(四)赏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勾画出文中特别打动你的句子,从字里行间感受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情感。
(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老舍对济南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五)自我检测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
3、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四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六)扩展训练
请同学们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
以“黔江的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为题写一段话。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十一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学习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请学生各抒己见)
山东“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作品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自读(任选一段,为下面朗读打基础)。
(2)、范读(朗读较好的同学一人一段)。
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声音响亮。
2、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 ? )(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读”与“思考分析”这两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朗读中,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也使课文的朗读不显得呆板单调。)
四.品味赏析
1、小组交流: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与合作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2、班级交流: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教师随时整合学生的看法,择取精彩语句与学生共同探讨。探讨中把写作方法渗透进去。(例如:仔细观察、运用修辞、抓住特征、情景交融等。)
五.互动质疑
在学生寻疑的基础上,可任选一种或几种形式加以质疑:
a、我们有分歧(组内意见不一致)
b、请帮帮我们(组内不能解决的,需要别人帮忙)
c、考考大家吧(认为很有价值的,虽已解决,但想听听别组的意见)
六.体验反思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七、拓展延伸(机动)
交流片段作文《校园的秋天》。
八.布置作业
1、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阅读朱自清的《冬天》,比较两文的异同。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十二
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1) 知识目标:
a、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 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 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1、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 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 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 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c、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d、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仪:
课件
教学步骤 :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 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c、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d、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明确:
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 (响晴) } 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温晴)
2、济南的地形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决定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学生讨论后明确:
1、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色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 “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赞美之情。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
5、布置作业 :
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3、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目的是将阅读之所得转化为写作之所能,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
1、时间安排: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
2、板书设计 :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与北平比 城——晒、睡、躺
济 ——无风声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冬
南 天
天 与热带比 城外的远山——淡雅; 南
——无毒日 水色——绿。
作者借景抒发了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爱。
济南的冬天教案课件篇十三
本单元所选文章多写四时之景,抒发真挚热烈之情,构思精巧,语言精致。本课不仅体现了人教版教材本单元编写意图的三美:美景、美情、美言,而且兼具温晴、温情、温婉的审美特征。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脉络,进行了朗读训练,对文章感情已有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
1.品读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自主勾画精美语言,用批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中不同的景物之美,揣摩语句背后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自主品读,用批注形式表达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反复朗读,品析关键词句,揣摩写景特点。
(一)词语品析——朗读这些句子,在句子里找到你认为有韵味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1.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晴朗热烈)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2.能有温晴(温暖晴朗)的天气。
3.因为有这样慈善(对人温和)的冬天。
4.整个是块空灵(清澈灵动)的蓝水晶。
(二)句子品析——朗读这些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为什么?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的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可爱”,小山慈爱,舍不得济南在冬天受冻,所以把它放在一个暖和的地方。)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小雪在冬日黄昏中显出娇媚之态,把济南的冬天装点得更美好。)
3.天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不忍得”,水多情,帮水藻焕发蓬勃生机。)
以上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景物着上了生动鲜明的色彩,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感染了读者。
二、自主勾画,进一步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批注的形式进行赏析。朗读这些语句,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批注,互相点评。
三、拓展阅读,揣摩两文的共同感情,迁移语段写作。
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节选,体会与课文共同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仔细观察自己家乡的秋天,借鉴文中拟人的写法写一段话,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和你的感情写出来。
四、作业
课下阅读《自读课本》中的“秋冬之思”选文,与同学们交流读后的心得,任选一篇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