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高一写作指导版本范文(17篇)
写总结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巧妙运用,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检验。在总结中要注意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小编为我们提供的总结范文,是我们写总结时的良师益友。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一
流逝的岁月冲走我太多的记忆,很多的任何事都在眼前飘然而过,一如秋日林间飘零的落叶,只留给我模糊的背影,我试图回忆过,只有她印在我心中,是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她就是我的外婆。
我出生后不久,就和外婆一起生活。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他们工作忙,外婆就一直陪着我,直到我也上学。外婆的身体并不好,可她仍旧每天陪我玩,教我说话,叫我走路,她好像从来不会累,从来不会厌倦。
我一岁多会说话,而说的最清楚的就是“外婆”。那时,外婆高兴极了,整天抱着我在外面转,似乎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会说话。直到今年我和我的小妹妹住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外婆当年有多么累。
随后,我和别的小朋友一样进了幼儿园,这样我就不能天天见到外婆了。每天放学外婆总是最先接我回家。外婆总说:“我好想我的外孙女。”
每年夏天,正是莲蓬收获的季节,外婆会买好多莲蓬。她坐在桌旁剥莲蓬,我坐在沙发上边吃莲蓬,边看电视。外婆总是把最嫩的莲子留给我,自己却用已经松软的牙齿咬着又老有硬的莲子。
外婆是一个二胡爱好者,我便是她唯一的听众。外婆做事很认真,每次她为我拉二胡时,都要做一番准备,好像要参加正式演出一样。外婆一直想教我拉二胡,可我一直不愿意,因为我那时并不明白,外婆是在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抒发对二胡的情感。
从小,我一直是外婆的骄傲。我的书法作品获奖了,她会告诉全楼的人。我的英语比赛得奖,她也会大肆宣扬。
外婆对我的爱是永恒的,她宁愿拖着疲倦的身体爬上四楼来看我。我在她心中的地位无法变动。而在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时,她就离开我了。我想她是带着我的爱河寂寞而走的。
我怀念那逝去的时光,怀念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人。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欢乐和欣喜,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是他们让我生活如此生动丰富。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二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应该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只要我们还能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我们就应该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幸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当然,幸福更是用钱买不到的。其实幸福很简单,在那一刻我懂了。
从小到大妈妈没有一次是让我空着肚子去上学的,因为上学的时间很早所以我要很早起床,但妈妈为了让我能吃上可口的早饭要比我早起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去准备。清晨起床洗漱以后,看见妈妈做的饭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吃的饱饱的去上学,一天都会觉得特别有劲。妈妈对我的付出让我感觉到了幸福的存在。那一刻,我懂了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要过年了,在济南的舅舅带着舅妈和妹妹回到了抚顺和家人团聚,大年初一我们都来到姥爷家拜年,下午大人们开始忙着准备饭菜,厨房里传出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屋子里孩子们和姥爷坐在床上看电视,传出了他们的笑声。无论晚餐是什么只要全家人能坐在一起那就幸福的,无论电视演的是什么只要感到快乐那就是幸福的,在我眼中那一幅幅画面就像是定格在了那个瞬间,让我感觉到了幸福的存在。那一刻,我懂了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家,这个小家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在我的小家里有这样一对模范夫妻。他们会吵架,吵得很凶很凶,但是转眼间就会看到一个男人像孩子一样到女人的面前去认错,然后俩个人就又笑呵呵的了。他们很疯很疯,有时候闹起来就像是回到了20多岁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存在。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这些年,争吵过,甜蜜过,拼搏过,携手走过了这16年,即使吵得再怎么不可开交,一定有一个人先认输,另一个也放下姿态。无论怎样争吵他们从未想过分开,他们是彼此的依靠,在离开他们的父母以后,他们才是这世界最亲最近的人。爸爸妈妈的爱情很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却在细微之处让我感觉到了幸福的存在。那一刻,我懂了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但是需要我们用心的去感受,希望所有人都停下你繁忙的脚步去感受一下幸福。那一刻,你会懂得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
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暗交织,明写少女与她的情人相遇相爱的故事,暗以我现在或在事情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感受为牵引。前者为以“她”第三人称为叙述对象,后者以“我”的叙述者身份说话。虽然用了两种人称,但由于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所以非但看不出故事的破绽,反而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们认为,记叙文(尤其是叙事类的记叙文)写作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变换叙事人称的写法。
叙事学上的一句名言“虽无新鲜的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我国的现代作家废名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应该说,很多人的审美情趣都是建立在欣赏故事之上的,所以无论故事本身再怎么好再怎么精彩,也都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内。况且当前的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由于多采用单一的叙事人称,早已使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假如我们剑走偏锋,在“叙事人称”上多下些功夫,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病文扫描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多想要停在昨天,停在单纯的从前,那个我触手可见清晰的脸……”耳畔又想起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旋律。是的,我的外婆,离我远去许多年了。
记忆被一层层剥开,那惊悚的现实再次侵蚀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下午,难得这冬日里有了暖阳,我眯起双眼,任凭那耀眼的温暖触摸着自己,而他们却偷偷地跑进了屋里,爬到了外婆的身上,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外婆的眼睛里仿佛也有了阳光的碎片,她望着窗外出神呢。
“外婆,我们去外面玩吧,外面的阳光多暖和哇。”我拽着外婆就往外面走。
“哎呦,慢点儿,你这小妮子呦。”外婆笑着,慢慢地走着。
“哇,一满院的阳光,今天的院子好亮哦~”我不禁叫道。外婆笑了,没说什麽。
“去拿你的毽子来玩吧,好久没有玩了~”外婆突然对我说道。我正对着院子出神呢,外婆的一句话把我拉了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屋里,好一通翻找。“哈哈,找到了。”
也许是好久没玩的缘故,我有些生疏,没玩下几个来。我正感叹呢,外婆却把毽子拿了过去,自己玩起来了,外婆其实玩得很好呢,竟连着踢了一阵,一个没掉。我只顾着出神看外婆了,却不知道外婆到底踢了几个。我还记得以前妈妈对我说过的,外婆小时候可是个踢毽子能手呢。现在看来,宝刀未老哇。
我把这些话说给外婆听,外婆笑了,笑的同这阳光一样灿烂,却还带有几分得意,外婆哇,你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啊。
真的好久没看到外婆这莫烂灿的笑容了,像清泉,直沁心脾。那一刻真的很希望时间就这么停下。为什莫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而逝呢,外婆的笑竟也逝了,我仿佛看到外婆的皱纹更深了,眉头更锁了,我没有看错啊。外婆,是外婆痛苦的面庞,外婆的心脏病,该死的病。我焦急的翻着屋子,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
“外婆,药呢,药呢?”我喊着。却没有听到回答。外婆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救护车是来了,可是外婆却永远的离我远去了……仔细回想,竟发现自己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没有多少,以前,我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去看外婆,可是现在,我的外婆却永远离开了我。
外婆,天堂里有没有我的呼唤,天堂里是否流淌着我的思念?
[点评]这篇文章以女孩的回忆起笔,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冬日的下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外婆的注视下快乐地踢着毽子,没想到外婆却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显而易见的是,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所以作者对外婆的深切的思念与追忆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除此之外,文章的对话描写非常出色,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外婆的慈祥都跃然纸上。应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不得不指出,这篇文章还欠点火候,尤其是文章的收捎似乎过于仓促,没有将“我”对奶奶的怀念推向高潮。
升格文展示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多想要停在昨天,停在单纯的从前,那个我触手可见清晰的脸……”耳畔又想起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旋律。是的,我的外婆,离我远去许多年了。
记忆被一层层剥开,那惊悚的现实再次侵蚀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下午,难得这冬日里有了暖阳,我眯起双眼,任凭那耀眼的温暖触摸着自己,而它们却偷偷地跑进了屋里,爬到了外婆的身上,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外婆的眼睛里仿佛也有了阳光的碎片,她望着窗外出神呢。
“外婆,我们去外面玩吧,外面的阳光多暖和哇”我拽着外婆就往外面走。
“哎呦,慢点儿,你这小妮子呦。”外婆笑着,慢慢地走着。
“哇,一满院的阳光,今天的院子好亮哦”我不禁叫道。外婆笑了,没说什麽。
“去拿你的毽子吧,好久没有玩了”我正对着院子出神呢,外婆的一句话把我拉了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屋里,好一通翻找。“哈哈,找到了~~~”
也许是好久没玩的缘故,脚和毽子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默契。又踢飞了,我撅起红突突的小嘴,外婆却把毽子拿了过去,自己玩起来了,毽子好像粘在外婆的脚上,连着踢了一阵,一个没掉。我看着出了神,竟忘了数个数。我还记得以前妈妈对我说过的,外婆小时候可是个踢毽子能手呢。现在看来,宝刀未老哇。
我把这些话说给外婆听,外婆笑了,笑的同这阳光一样灿烂,外婆哇,你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啊。
多年之后,我还记得外婆那天的笑容,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记忆里。为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而逝呢,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在那一刻定格。可是外婆的腰弯了,外婆的脸扭曲了,外婆的眉头锁了,外婆的笑竟也逝了,外婆倒下了,-------我不忍再回忆下去,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长大后,妈妈告诉我,是该死的心脏病夺取了奶奶的生命。
外婆,我再也吃不到你做的甜腻腻的糖饼了;再也听不到你唱的悠悠的摇篮曲了;外婆,我是多么想再听到你骂我“小兔崽子”,多么想再坐在你的三轮车上听你笑着喊“卖小猪咯”。
“外——婆!”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三
写作基础论部分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写作文体论部分选取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文体,结合具体例文进行点评、剖析,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高一优秀作文写作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二是考点积累法,三是易混点积累法。
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是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一个高中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有两本词典: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现代汉语词典》;二上商务书馆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时拥有《同义词辨析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经常翻检,培养对汉字的认读,正确书写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资料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
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二)积累文言实词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3.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积累古诗文名篇。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一)诵读。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多读。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
1、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
2.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老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
4.要注意文章的模仿。
5.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6.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
7.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四
有时候,我们做事都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同时也没有太多在一起中包含的一切是真是假!
——题记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每个人的心行不通,所做之事也不相同。
现实社会也不过如此!
某些高管私自接受他人贿赂,以自己身居高位,以公谋私,来换取自己的一些利益,然而,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都改由谁来承担呢?私权滥用现象严重泛滥,而看似和谐的社会,却不只是隐藏在一张面具之下的。面具下,一切的误会被隐藏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假的和谐!
真、假醉在是有原因的,没有真也就没有假,没有假也就没有真,他们就是一堆共生体。然而你,如果他们不存在?所有事情的真相都被公告于众,那也不是人们所能接受得了的。
<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五
清脆的车铃声划破了乡间小道的宁静,我和妈妈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前往外婆家的路上。
眼前的景物历历在目,可是我却记不起去外婆家的路了。唉,算一算,我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在外婆家过上一个像样的端午节了。很多次是因为要上课而没有时间去。这一次,端午节能放假了,我终于可以回外婆家过端午节了。
好不容易跟着妈妈走完了那条印象模糊的山路,眼前出现了一座熟悉的房子。我下了车,轻轻叩了叩有些陈旧的门。
“哟,小妹回来啦!”和蔼慈祥的外婆亲热地叫着我的小名,“你可真是难得回来一次呀!”
跨进四四方方的庭院里,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我仔细地寻找,原来每扇门前都挂好了艾叶和菖蒲。我贪婪地吸吮着这股药香,虽然城里也会象征性地挂上一两束,到底也没有乡下的这味儿浓啊!
我正沉浸在醉人的香气里,妈妈就唤我到厨房里来。到那一看,桌子上放着一盘系着五色丝线的大棕子。
“吃吧,这可是我亲手做的哦!”外婆有些得意地说。
可是一连好几年我都吃着那样不完美的粽子呀!
我从前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呢?我不过是随便吃几个超市里卖的粽子就完事了。
其他的节日又怎么样呢?答案让我羞愧不已:中秋节,我只关心月饼好不好吃;清明节,我没有为已故的长辈扫过一次墓;甚至在除夕,我认为春节联欢晚会没有意思,赖在电脑前看好莱坞大片去了。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一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就忙着互赠贺卡,祝福“圣诞快乐”。
我再也不敢想下去,起身走出了屋外。
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家园。回家吧,我对自己说。
我找到外婆:“外婆,给我唱首童谣吧!”
外婆有些惊讶,但随即就用苍老古朴的歌声唱了起来。
听着童谣,我感觉自己真的回家了。
来吧,我们,一起寻找回家的路。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六
你可曾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懂,不是我们看不清形势,不是我们不听劝,不是我们不肯做,也不是我们不需要周围的人给我们帮助,只是我们心里有答案,有选择,有种坚持,需要有人支持而已,仅仅需要的是一句温暖的话,表达关心的话,而并非一再的分析形势。但是,太多的人,给我们评价,对我们下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左右我们。
还记得每次考试,很多父母都会唠唠叨叨的说一大堆注意事项,或者许诺,或者威胁,而我的妈妈,只在我临出门的时候跟我说一句:“祝你好运!”,这话给我的是信心,减轻的是负担。
我真的不需要谁为我做出多大的动静,帮我多大一个忙,人最缺少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候,需要关心的时候,收到一种力量,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拥抱,紧握的双手,依靠的肩膀,借着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去面对即将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
别人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不了解,所以没有权利给别人任何意见,除非是他说需要你帮他分析,但也只能是分析而已,千万不要帮别人做选择或者决定,不要去评判他现在所做的事如何如何,更不要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思维模式出牌,即使你是好心。
自己就已经很清醒了,他们不缺脑子,缺的是时间,或者说是一个人,愿意听完他所有的思想和情感,有时候,他们只要宣泄而已,并非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来改变现状。心理咨询其实是个很美妙的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而非评判,让来访者前所未有的感到被无条件的接纳,到现在我才真的明白这一点是多么多么多么的重要。
人生很多的道理,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都明白了,看过了,经历了,即使没有历经,也有起码的判断力了。我们更渴望的,是得到点点滴滴的小关爱,慢慢渗透的,恰到好处的,日积月累的,绵长的情愫。就是正对红心,那一下柔软的touch!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七
从前路途迢迢,车马很慢;从前日子清苦,感情很深。一生只一人,为爱而坚守。
直到我看到余华笔下的两位老人,终于明白了,为爱坚守是什么。《活着》中的“福贵”与“家珍”两位老人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思忆。大多数人为富贵而感伤着,但我却因“家珍”而动容。
回来陪福贵过苦日子了,世上怎会有那么傻的人。她要回到福贵身边,想必家人定是万般阻挠,她不惜让父亲伤心失望,只为回到福贵的身边。只要身边是你,日子清苦还是富裕,我都甘之如饴。
他是她的劫,她的一生都在陪伴着他,他是富贵公子哥,她就在家中为他生儿育女,照顾家人;他是落魄农民弟,她便洗手做羹汤,下地干活,与他撑起一个家。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我都相携相守,这便是爱的坚守。
要有多幸运,你爱的人,终有一日也会怜你,惜你,爱你。还好家珍等到了,她的爱得到了回应。家珍得了软骨病,一开始能做一些轻的活,后来竟连床都下不了了。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家里有一个生病的人,对一个家庭来说,那担子得有多重啊。
家珍心里难受,自责,福贵宽慰她,不曾责怪。自己被肩上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却还是不忍所爱之人皱眉。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母亲经常头痛,到医院检查后,需要一笔钱医治。
母亲整日发愁,怪自己不争气。我们心里都不好受,但也无计可施,在火炉旁,一家人静默无言,炉子里发出噼啪声,那不知趣的火花在跳动着。“有我在,别怕”耳边话语声传来,只见一双黝黑的大手覆在了另一双泛黄粗糙的手上。
你安好,我们一起为未来努力;你有恙,我便为你闯出一片天,带你一起走向我们的未来。只愿心上人安然无恙,哪怕肩负重担,也无怨无悔。不管生老病死,我都相依相守,这便是爱的坚守。
斗转星移,万物凋零,唯有那坚守着的爱,亘古不变。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八
又打开了“尘封以久”的帝国时代,连接好了打局,不久就开始了。
这次比赛我用了以前练好蒙古的后期轻骑+投矛。游戏开始,生产方面我早已不在担忧了。城堡时代,我的3马厩开始出骑士,在落后别人1分钟的情况下我的资源却很高,不久,一支军队诞生了!!!自豪的我将这支军队开到了同盟家里,此时同盟正在跟敌人战斗,我过去趁敌人被牵制抄他的老家,谁知老家里竟然是大片大片的长枪兵,我掉头就跑,被敌人撤回的军队打了个人仰马翻,满地都是黄澄澄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同盟的城堡把敌人拒之以百里外。
不久,惨烈的帝王后期战斗展开了,我建了4个城堡但没有出突骑。开始造轻骑和毛毛,这两样只用食物和木材,资源里就数这两样多。不久,空地里就人山人海了。这时正好自己的骑兵部队遭到攻击,我立刻派兵过去,可是视野一换,我的操作就不怎么好了,又要操作骑兵,又要操作主力,再加上网络卡,不久就乱套了。我只好让骑兵跑了,当主力到达时,敌人也没了。
人海战术在敌人尽是农田开阔的家中起了大作用,加上毛毛辅攻和强力骑兵的围剿,兰色敌人的农民似乎已经没了。不巧的是,敌人刚好从外面赶来,而且这时家里又受到了攻击,我发了求援信号。我的两个同盟倾巢出动,他们人够多,一个人又救城又攻击,另一个一起来打兰的,兰的被同盟死死牵制。我一看家中已经破败不堪,便豪爽的把所有单位都调出,农民建前线造兵厂,士兵玩肉盾的往上顶。
轻骑兵横扫了半个地图,依仗着速度和蒙古的轻骑优势,敌人后方的建筑荡然无存,连城堡都被连砍带耗的秒平了。终于,兰色投降了,当我们的大军兵临城下时,敌人的余部也投降了。
这次打帝国虽然跟以前相隔了半年,但我在不玩之中也有了进步,又是一次完美的胜利!!!
br/>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九
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二、设问法
就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抓住读者,引出了故事,以下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兴味无穷。
三、感悟式
感悟式结尾,往往在全文叙述、描写的基础上,体味人生况味,解读生活密码,升华朴实情感,参悟深邃哲理,显示出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
例:父亲说:“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当把热热的铁块丢入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是冷水,你就是热铁,如果你不想使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我听后感动不已。是啊,如果你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你就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沸腾生命》)
“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是小作者对父亲朴素语言的感悟和升华提纯。读者也从这个结尾中得到了理性的沉淀和永恒的启悟:沸腾生命。
四、融入理性,张扬个性
考生可以在叙述中渗透感悟,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从而表现对生活独到的认识;也可以托物言志,将自己的气质、精神、情操等蕴含在一定的物象之中;还可以在抒情中融入理性色彩,使文章情理相融。
例如,一位学生在描绘巴以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写道:
字里行间流动着一股难抑的悲愤激情。但没能揭开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背后的伤痛。文章接着写道:
女孩的美与摧残美的战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激情,同时也形象的揭示了战争是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恶魔这一公理,理性之花只有在激情的活土的滋养下开放,才能明艳动人!
五、社会生活中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考生要紧跟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世界,关注社会,关爱人类,这既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也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可以利用电视,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订阅《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等报刊,开阔视野,开拓素材空间,提高思想水平和文章品位。还可以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走出课堂,走进工业园区,走进商场,走进养殖户,走进下岗工人家中。如让学生走访下岗职工后,要求以“下岗职工”为话题作文,学生能把下岗的痛苦、失落,再就业的艰难、辛苦,成功的喜悦、自豪写得具体生动。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一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从小父母就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这种爱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不仅仅是在生活上让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在学习上对我细心教导、不厌其烦。
在生活上,爸爸妈妈总是不让我做一些家务活,每一次我看见妈妈做家务活时累得汗流浃背时、疲惫不堪时,我总是主动提出替她分担一些家务,而妈妈总是让我有时间就多看书、多学习,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能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可是,最终在父母眼里我永远是小孩子。
在学习上,从我一年级开始,妈妈就给我买一些课外辅导书,每天除了做完学校的作业之后就要做爸爸妈妈给我买的同步测试题,繁重的作业让我不能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儿。但是最终新的题型吸引了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难题上,我迎难而上。直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时,我才真正理解“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妈妈教我学语文要多读、多记、多写。是啊,“多读心中下笔如有神,多写妙笔才生花。”每当我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先在脑海里打好作文框架思路草稿,随之思绪绵绵不绝。这一切都归功于伟大的爸爸妈妈啊!
母亲的爱犹如于春天里灿烂的阳光,带给我温暖,带给我光明;母亲的爱,犹如于狂风中的一把稳定而沉着的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母亲的爱,总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帮助,给予我动力。那股如丝般连绵不断的爱意成为我坚强的后盾,让我时时刻刻不再有空虚的感觉。
而父亲的爱,博大精深,不拘小节。父亲的爱,总在我犯错误时,给予我正确的指导;父亲的爱,总是在我遇到难题时,给予我正确的教导……如果说,母亲的爱如水一般深远,那么,父亲的爱就如同大山一般的厚重了。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
高一记叙作文范文大全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二
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写方法。
【写作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特别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写,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
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做过这样的观察:马路边,一个个体自行车修理摊刚开张,主人是个瘸子。一位老工人见了说:“残疾人有这个本事,难得!唉,天无绝人之路啊!”一个待业青年见了,说法不一样:“天不灭曹,该他有碗饭吃!我们四肢俱全倒还不如他呢!”一位街道老太太的感想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主人的意味,但老工人更多赞赏,待业青年有点不服,老太太只是可怜;在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风格。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还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应求简洁,切忌拖泥带水。
4.心理描写。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如果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那就是直接描述。直接描述心理,常用“他想”的形式,描述者把人物所思所想直接标出,一般要加引号。如果转化为写、说者的口吻,就不能再用引号了。通过梦境描写也可以展示人物的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易于觉察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把他的潜意识表现出来。此外,心理描述也可以通过人物的日记、书信来进行。
5.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指人物那些看似普通平常、实则具有丰富个性和精神情感内涵的外在表现,它可以是言行的,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仪态服饰的。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一细节或作点击式的、或作细致入微的、或作反复强化的描摹刻画,力求达到生动传神,充分突现人物个性、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
例文一:
心弦上不逝的风景
去县中补习那年,父亲病重,母亲脱不了身,叫妹妹送我。
那天,山风很大,赢弱的小妹肩挑两筐沉沉的行李,在沟沟洼洼里晃荡,瘦小的身子像根离地的芨芨草,颤颤地颠簸在荒野里。
我默默无言地随在后面,静静地听风声里绿竹扁担的吱嘎声。满山是血红的夕阳,浸赤了草尖林梢,染红了隐隐的村居,小妹蜡黄的脸映得红山茶一样。
“哥,前面就是状元泉,四爷爷说,叫了状元泉,明年准能考中。”小妹一脸灿然,凌乱的刘海儿下,是一双充满渴盼的眼睛。
小妹放下扁担,理了理乱发说:“哥,我帮你叫,我声尖。”小妹像山里的妞赶集子似的掩不住喜色。
娘娘岭上,小妹立在翻涌的草波里,夕阳柔柔地裹了浑身,像芦苇荡中的丹顶鹤。
山风正凶,娘娘岭上却如一个沉静的湖,落日的余晖染红湖面归巢的林鸟,染红了小妹伫立的身影,染红了那声如岸边号子的长音:“哥,你能中,准能中,中——”
“哥,你听,状元泉回声了,你听,你听。”小妹回眸间的一脸悦色,使我的眼眶盈盈地温热起来。
山谷的回音,嗡嗡的,一片模糊,我却听出了明晰,听出了厚厚实实的分量。
“哥,明年你准能中!四爷爷说,状元泉有灵性。”小妹扑闪着亮黑的眼睛,定定地凝视了我一阵,默默又挑起筐赶路。
远山的雾渐渐地朦胧起来,浑圆的夕阳收起最后一抹霞光,暮色淡淡地袭来,凝望着小妹挑着硕大的箩筐颠簸着,瘦小的身影隐入暮色,我泪流满面。
回城的日子我精细地跋涉过每一个朝暮,不管未来是否感应到小妹呼泉的灵气,是否有风有雨,小妹,我依然恋你,你给我一生的感动,永远是那道心弦上不逝的风景。
这篇文章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很有特色,同样是写亲情,但写得不同凡响,“小妹”对哥哥的关爱和对哥哥金榜题名的祝福与企盼写得十分细腻生动。
例文二:
守财奴(节选)
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大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吧!”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欧也妮四肢发抖。老头儿接着说:
“不是吗,这是查理的东西?”
“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咄,咄,咄,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父亲……”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老爷!老爷!”母亲嚷着,在床上直坐起来。
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了。欧也妮立刻跪下,爬到父亲身旁,高举着两手,嚷道……
例文二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片段。这个片段综合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把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揭示得入木三分。老葛朗台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既贪婪又吝啬,视金钱如性命,把人生当作一场“交易”。这个片段写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非常鲜明地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那匣子本是欧也妮的情人查理留给她的,老头儿一见之下,那“瞪着金子的眼光”竟使得太太直叫上帝救命;他的动作是“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要知道,他那时已是76岁高龄!再看他的谙舀,除了对金子的连声赞叹,就是“交易”“补偿”“划得来……”确确实实,都是葛朗台贪婪心理的外现。
例文三:
我的野蛮女学生
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得了,女生也出口“我kao”闭口“我kao”的,跟她们在一起,我这种不说脏话的男老师倒成了清纯的女学生!
初中的女生,头发染成了黄色、红色,还有绿色,我实在忍不住了批评她们,结果她们说:“我kao,有没有搞错,老师,您这也管?我kao!”我简直要气晕了!当然,她们也有可爱的时候,你对她们好一点,她们就似乎为你疯狂,像猴子一样缠着你,你惊得大喊救命,全然无用,只好拼了命地摇晃身子,她们才大笑着跑开。
男生更不好惹,身上还带着刀子。我感慨:教书真不是人干的,教什么书嘛,不死人就行了!
一天上课,一位穿白衬衫的女同学给我提出了一个很让我难堪的问题,我没有回答上来,因而遭到了全班同学的耻笑。
当时,那位女生手高高举起:“老师,您很有法国气质!”
法国气质?究竟是什么气质?我也不懂,但我想应该是个不错的气质吧!对于她的公开赞扬,我颇感意外和自豪。
“老师,您可知道法国人长寿的秘诀吗?”她眼里飘出一线妩媚。
“法国人长寿,可能和法国人喜欢锻炼有关吧!”我很慎重地想了想回答。
“不对!”
“那就是因为法国的大气污染很小!”
“更不对!”
“告诉您吧老师,法国人长寿健康的秘诀就是——接吻!”
嘻嘻,哈哈,哄堂大笑。我呆若木鸡,定在了那里。末了,那些女生还“刷”的集体起立,仰起俏脸、嘟起红唇异口同声地说:“kao,无知!老师,我们鄙视您!”
那一刻,我真觉得我的脸红得发热。
我竟然跟不上他们的时代,我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困惑,手忙脚乱。
我开始掉头发,而且相当厉害。手轻轻动一下,竟然会抓到许多蜷曲着的一根根头发的尸首,我不知道为了什么,它们竟然都一个个不明不白的相继去世了,对于它们的“英年早逝”,我感到悲伤极了。
几年后,我经过昔日的校园,突然发现一个个女生那么健康美丽,白皙漂亮。我看见一个女生,眉眼很像当年的校花,于是紧盯着她看,并走过去搭讪:“同学,你真漂亮!”结果女孩说:“我kao!大叔,你今年有四十了吧?”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女学生”的“野蛮”。
【训练题目】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三
从历年高考阅卷现场来看,一篇记叙文要想得高分,必须以“情”取胜,而记叙文中的抒情方式不外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对于直接抒情,考生往往是讲个故事或写个人物,然后在文章的结尾加几句抒情句,虽说这样也做到了抒情,但给阅卷老师总有一种“情”和“事”“人”生拉硬扯,不够融合的感觉,因此此类记叙文显得平平淡淡,很难得高分。其实考生在叙事或写人的时候只需加入几句景物描写,就会让“人”“事”“景”情”做到完美的结合,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水乳交融之感,还会增强文章的韵味,如何在记叙文中巧妙的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本文结合高中几篇经典课文略作归纳:
一、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背景,烘托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又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景物描写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二、刻画人物时运用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如《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又如《氓》第三章在刻画女主人公形象时,写到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又如《边城》开头一段中作者铺叙黄昏景象:“叫个不息”的杜鹃声、渡口飘来的“生意人的杂乱的声音”,泥土、草木散发的热气,以及各种甲虫类气味,构成了一幅喧嚣、热闹的场景。作者以之反衬黄昏时翠翠身周的幽静,反衬她心中的“薄薄的悲凉”。再如“天夜了,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地从翠翠身旁飞过去,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杜鹃又叫了。”作者写自由飞翔的萤火虫,其实正含蓄地表露了翠翠内心朦胧的对于独立(离开爷爷的“放肆”的“胡思乱想”)、对于更宽广的自由空间乃至对未来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的渴望。
三、行文穿插景物描写,让“人”、“事”、“景”、“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水乳交融之感。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草屋“四下里崩坏”,“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想喝酒驱寒才会“投东”而去,到市井去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林冲去打酒,一路上“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打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而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了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进而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作者对风雪全过程的描写,既烘托了人物形象,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让“人”、“事”、“景”、“情”做到了完美统一。
四、结尾运用景物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境。
如《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样,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鲁迅语)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又如《文项脊轩志》文章的结尾作者只写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子当年植树时的情景,十多年来树木成长的过程,如今人亡物在的生死离别、阴阳两隔的苦痛都浮现在眼前了。一棵树把夫妻相亲相爱的'喜悦用最深沉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爱妻早逝的悲痛和对亡妻的深切思念。这种睹物思人、借景抒情的方法省去了大量直接叙写、抒情的语句,但又是最能触人心怀、动人心弦、勾人心思了,起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这种写法,正是以景结情、点情染景、宕出远神的艺术手法,使情感走向更趋委婉迂曲、不直不露,具有极强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染力。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请以“,永远的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此题是则带有材料的半命题作文,而实质上材料只起一个解释说明的作用,对题目并未有太大的限制。因此,考生只需运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将“根”具体到一个点,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或叙事、或抒情、写出“根”的内涵即可。
佳作示例:
土地,永远的根
文/一考生
父亲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即使生活好了,他依旧奔忙于田间,因为那是他心中永远的根,宁忘一世业绩,不忘生存之根。(开头点题,入题快。)
夏天刚走,秋天就悄悄点燃了山村万物。(“点燃”一词极妙,通过景物的变化巧妙的写出了夏到秋的转变。)
高粱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垅沉甸甸的稻穗儿,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低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对秋天庄稼成熟景象的描写,表达了父亲对收获的喜悦,烘托了人物形象,为下文抒发父亲对土地的热爱做铺垫。)
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儿,摊开手掌吹吹,而后一粒粒地数着,“一、二、三……”一抹阳光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呱呱落地一样陶醉,家里不少那点粮,但是父亲依旧那么卖力。(捋、数、摊等传神的动词形象、生动的传达了父亲对土地之“根”的坚守。)
终于到了开镰的日子了。
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谷声由远及近,仿佛频频传送泥土的回报。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稻谷,伴着夕阳的余辉从田埂上走来……(夕阳的余晖既表达了父亲的劳作时间之久,又烘托了人物高大的形象,可谓神来之笔。)
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着父亲吱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的晒谷坪。
我知道,此刻父亲心里,他收获的不只是耕耘播种的回报,还有来年的充实与祥和,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对根的依恋,对田的热爱。“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熟,常搬出旧书上类似的例子教育我。
我笑笑,不以为然。他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抱怨种田没有出息,可知田乃生存的根本,是一世为人的见证,宁忘一世业绩,不忘生存之根本!”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朴实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既是对我的教诲,又是全文情感所在,人不应该在安逸的生活中忘记生存之本。)
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侧面表达了我受到父亲教诲后的心情。)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那片青了黄,黄了又青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地升起:父亲一生没有传奇,但精彩都长在地里。(青了黄,黄了又青的梯田,正是父亲一生传奇的见证,借此之景,既抒发了对父亲的热爱,更表达了对父亲一生固守劳动本色的人类精神的敬佩,言有尽而意无穷。)
父亲是个农民,田是他的根,一生都长在根上,不曾离开。
点评:
“家里不少那点粮,但是父亲依旧那么卖力”,突出表现了父亲在当今巨大的时代变迁中“宁忘一世业绩,不忘生存之根本”,坚持下田种地,热爱土地,固守劳动本色的精神。考生的写作过程实质就是一种抒发真情的过程,作者在描述父亲的劳作场面中,在叙写父亲的生活故事中,时时不忘写景,用景物来表情达意,这种追求画面美,并在画面中融入深情,达到了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的写作风格,正是一篇优秀记叙文所必备的要素。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四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二是考点积累法,三是易混点积累法。
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是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一个高中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有两本词典: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现代汉语词典》;二上商务书馆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时拥有《同义词辨析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经常翻检,培养对汉字的认读,正确书写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资料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
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二)积累文言实词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3.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积累古诗文名篇。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二、阅读的习惯
(一)诵读。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多读。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
三、写作的习惯。
1、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
2.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老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
4.要注意文章的模仿。
5.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6.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
7.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五
1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2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送伞,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3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要抄人家的素材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跳广场舞,各种节日习俗文化比农村更浓春节时挂红灯笼、门前放橘子树,贴对联门神等,元宵节猜灯谜,办花灯展等等然而这些材料从你们的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4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延伸阅读:记叙文的选材技巧指导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也就是说,文章的中心确定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选取材料。
一、真实
要做到真实,我们在写作时就不能胡编乱造,而是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感受过的人和事来写,将自己真正融入到材料中去。这样的材料往往也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新鲜的。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过年是欢乐的。可是,还有一种过年的方式叫沉默。一篇题为《在沉默中怀念》的习作,就是通过记叙作者回老家过年时,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祖辈以及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如此选材,非常真实,也很新颖,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二、精练
我们所写的作文长度只有六百字左右,在这样的篇幅里,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来写,从而以一当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那些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再好也不选;即使那些能表现主旨,但彼此之间只是简单重复的材料,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三、丰富
材料可以不必局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可以由自己到他人,由今到古,由中到外,只要是自己所熟悉的,能很好地表现主旨的,都可以选取。所以说,在选材时,视野应开阔。
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让材料更丰富:一是由点到面,也就是具体写一两件事,然后概括同类事件;一是细致刻画,就是对材料本身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刻画,让材料丰富起来。
四、新颖
新颖,是说材料要有新鲜感。我们不能老用一些陈旧过时的材料。比如,一提起父母,不少人写起来就是满头白发,送“我”上学接“我”放学等之类的材料;一提起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学生作业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也并不是不好,只是为大家所熟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新颖别致的、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主题,很容易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很容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是写父母,如果我们写在“我”受伤时,父母如何安慰“我”;或者写在“我”学习疲惫时,又如何采用陪读、和“我”比赛等方式鼓励“我”学习等材料,就会显得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事实上,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每时每刻都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还有,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我们都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不少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了写作时,这些故事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材料。除了议论文中用作举例论证的事例外,我们也可以在记叙类文体中对这些故事进行改编。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六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2、如何写好开头
明代学者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聚响易彻。”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落笔不凡,精彩开篇,应如天外惊雷,破空而来,摄人心魄,先声夺人。开篇开宗明义,让人一望而知文章宗旨所在;开篇简短精炼,将问题提得明确而集中;开篇引人入胜,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为了规范议论文的思路,并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议论文在开头就要呈现异彩。即点明观点又要引人入胜,不落俗套,让阅卷老师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3、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一)举例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引用论证法
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三)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四)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4、将错就错法
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5、编拟提纲法
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高一写作指导版本篇十七
1.写自己遇到的一件事,表现社会的新风尚;
2.写自己个人的一件事,写出自己从中所受到的教育;
3.写自己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情,表明自己的一种愿望;
4.写自己遇到的一次挫折,说明自己从中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5.写自己的一件事,说明自己已经长大懂事了;
6.写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7.写自己的业余生活;
8.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件事,写出童年的可爱与美好。
二、写自己事情的参考题目
1.《这件事给了我教育》
2.《我学会了____》
3.《我做了一件傻事》
4.《我从中得到了快乐》
5.《我为此而自豪》
6.《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7.《我尝到了动脑筋的甜头》
8.《老师夸奖了我》
9.《当我被误解的时候》
10.《我的爱好》
11.《我第一次______》
12.《学习中的一次教训》
13.《我心中的一个小秘密》
14.《我在假日里》
15.《我的星期天》
16.《玩得最开心的一次》
17.《我的心事》
18.《我的烦恼》
19.《想起这件事就____》
20.《我爱_______》
21.《童年趣事》
22.《我长大了》
23.《关怀》
24.《留在照片上的记忆》
25.《雨中情》
26.《______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