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模板17篇)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如何有效地管理金钱,实现财务自由和稳定的生活?希望以下这些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祝大家写作顺利。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一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不可以的。只有构建好农村的和谐社会,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与城乡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这种距离的差距越来越大,想要将差距缩短,只能大力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农村要加强的首要任务。想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就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各地所有优势的项目,多元素的发展经济[3]。
3.2以民为本、统筹规划、改善环境
我国农村居住条件都比较差。都以平房居多,安全性较差,占地面积较大。所以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要统筹的合理规划。主要就体现在改善农村农民的居住条件,要让民有所居,民心安定。很多地方的都在在规划农村的建设,构建新的房屋,采取群居。将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物地理环境的基础。想要改善农村经济的状况,就要让农村实现现代化,还应该合理的发展水电,通讯等设施的建设。并且发展农村的绿色食品,政治道路,引进商机。只有全面的将农村的资源合理的发挥,才能发展农村的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3.3政策支持、社会让利、舆论力量
我国农村一直长时期的从事着单调的土地的耕作,而且农作物比较单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通过国家的收购。通过向国家销售农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几年来免了税以后还比较好。免税就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帮助农民减轻一些负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现在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注进现代时尚因素,如社会舆论量的支持。国家通过舆论的力量将农村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向大众传播引起更多的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的产业,并进行一些合作,将农作物以不错的价格收购,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4总结语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只有将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农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明金.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3]郭强.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二
浅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的合法性----从行政法角度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出台了治理交通拥堵的各项措施,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关于交通限行措施的合法性更是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争议。本文从行政法角度出发,试图探讨一下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的合法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和理解政府行为,更好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关键词:限行交通管制行政决策行政法合法性
众所周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现在却冠以“首堵”的称号,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交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出台了诸如单双号限行;摇号限购;提高停车费用,缩短计费时间;外地牌照上下班高峰期间不许进入五环等措施。除此之外,《“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表示,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但并非强制性的要求。对于以上措施,我想从行政法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下它的合法性。
首先,出台的一系列交通限行措施作为一项行政决策,要分析它的合法性,必须先从基本的形式合法性分析开始。有人指出单双号限行,其实质是限制私家车主,尤其是相对低端的私家车主,认为这项措施侵犯了公民的出行权利,同时因为它也涉及到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涉及的是首先是个宪法问题,而在这里我主要是从行政法角度来分析它的合法性,既然是从行政法层面来讲,当然是要分析行政主体、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北京市政府作为一个行政主体,是否有权制定这一政策呢?9月27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发布《关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公告》,通告决定,月11号至4限行范围为五环路以内范围道路(含五环),限行时间为6时至21时,即“1/5限行方案”。通告援引的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时北京市人大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个执行决议。这表明北京市政府可能获得了法律授权。由于该政策的临时性和试验性质,由北京市政府颁布,对于积累城市交通管理的制度经验并为更高级的立法提供参考方面显然是很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要成为永久的措施,则应寻求人大求法,而不宜由政府做出。因而决策主体合法性基本可以得到支持,但很牵强。形式合法是法治政府行政决策的基本要求,限行措施在性质上属于对公民财产使用权实行限制的行政行为,物权可以限制,关键是要有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规定的限制通行,是临时性限行措施,而北京市的限行措施是经常性的措施,不能作为限行的依据,所以我认为要想让限行措施有据可依的话至少要经过北京市人大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地方性法规。
由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北京市人民政府以通告形式而不是制定规章发布交通管理措施,而且在实施限行措施半年后又继续限行一年显然超出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由于变更行政许可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而通告本身并没有提到补偿问题。公共资源的分配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可以实施许可的范围,但既然是公共资源的重新分配,那就应当打破原来的占有份额,将道路在开车人和乘坐交通工具的人之间进行平衡,通过限制20%私车行驶让出来的道路资源理应为乘坐交通工具的人所享用,在减少撕扯的同时增加公共交通工具。而如果限行的目的只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对于私车主来说每周少开一次的代价使其能够得到其余各天行驶畅通,或者为新增加的私车腾出上路的空间,而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来说并没有得到多大实惠,甚至相反,有评估显示,因为限行乘坐公共交通的压力反而加大了,这很难说公共资源得到了更有效合理的配置。再加上限行措施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根本影响不大,利益受损的只是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这样的话,根本无公平可言。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能将限行措施定位为行政许可,而是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其实这在通告中就明确了这一性质,通告规定本市各级党政机关继续封存30%的公务用车,封存就表示所有权不变,而使用权受到限制,党政机关的所有车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70%在路上行驶,这种措施的起点是3辆车,而作为私车,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辆,只能对这辆车按时间封存,每周封存一天。对限制财产使用的行政强制措施,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强制法》,其立法权限没有依据。行政强制措施作为一种影响公民财产权的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当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这是不争的事实。通告认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就是依据,从这两个法律文件看,都有授权机关对机动车采取限制甚至禁止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特备是后者更是明确规定了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机动车采取限制时间行驶的的交通管制措施。这样看来,限行措施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法律文件也规定了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条件,这就是“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和“大气污染质量状况”,而现在却是全年每一天都限行,不管什么情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机动车管理模式持续,显然与该适用条件的前提不对应了。
次,从形式上合法角度出发,实行长期限行或者连续采取限行措施,应当有新的了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由于交通限行不是对财产权的征收,不属于《立法法》所保留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理发的范围,而且是在北京范围内实施,属于地方性事务,可以由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
其实合法性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合法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容合理,也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合法合理。形式上合法性的欠缺还可以通过新的立法来修补,予以改正。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合法性,我们更加应当追求实质意义上合法合理。作为法治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仅要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而且要合理和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避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这是合理行政的要求,合理行政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是实质合法性的体现。而北京限行措施的实质合法性还是很值得怀疑的,北京机动车系男性决策的一个重大缺陷就在于公众参与和决策民主化程度不足,欠下了“民主之债”。只能在后续执行过程中以不断弱化、弹性化措施来弥补,但这样有可能为了满足民众而导致政策所能依赖的手段可能偏离政策目标。虽然上述这些弥补措施的实施效果尚无实证评估,对于限行措施的合法性判断所占比重也不得而知,但是作为对限行措施合法性瑕疵的弥补,这些弥补蕴含着在形式上合法基础之上对实质合法的要求,构筑了连贯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之间的桥梁,这是值得肯定的。
结语:合法性的概念正在从“合法律性”走向另一种深层意义上意义上的“合法性”。所以对于交通限行措施,我们可以从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的复合标准来考虑,从而更好地推进交通限行措施的合法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马啸.《汽车限行措施的合法性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钱卿.《交通限行措施的行政法解读》.行政法学研究.(4)
金国坤.《法治政府视野下行政决策的要件》.法治文明.(5)
王锡锌.《行政决策正当性要素的个案解读----以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为个案的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09(1)
张俊娟《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政府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中的作用》..黑河学刊。2004(7)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三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经济重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应当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的立法体系中,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循环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危机,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由理念逐步转入行动阶段,“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产品”等概念应运而生。特别是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键时刻,弄清楚低碳经济的内涵,并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进行辨析式比较,以澄清认识误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称谓来源及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要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他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特纳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此后,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推广。从当前各种文献的共同界定来看,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和重要评价指标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活动,简称“3r”原则。
(二)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全球资源环境管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并已得到广泛认可【l】。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包括以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为保障。它不仅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辨析式比较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总结,都是当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严重困扰人类进一步发展时,人类做出的深刻反省和对发展模式的及时纠正,两者具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为基础,这易于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扩大,传统经济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以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石化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总的来说,循环经济着重解决的是能源短缺问题,而低碳经济着重解决的是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在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因此,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二者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观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追求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以此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第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需要技术创新支撑和制度保证。不论是循环经济中的清洁生产、废弃物管理与回收,还是低碳经济中的清洁能源、新能源,都需要技术创新为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要实现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区别
虽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最终目标上,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但两者在核心理念、侧重点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利用“3r”原则,通过物质循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容量。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则是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减少。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循环经济的主要侧重点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三赢”。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机制和发展模式。两者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似一场以减缓气候变化为目的的能源革命。
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他们在产业结构、传统污染物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率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减少,所以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关注点和重点领域在低碳能源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上,聚焦在气候变化上,这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刻,低碳经济这个新概念出现并被人们广为接受,借助气候变化的大量宣传,在国内也得到异乎寻常的普及与关注,大有取代“循环经济”之势。于是就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原来的循环经济似乎“过时”了,已经被“时髦”的低碳经济替代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没有真正地理解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更多地侧重于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能够支撑人类的未来。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走向。对于低碳经济来说,则更侧重于解决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所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要替代循环经济,而必须是两者并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才是科学和准确的做法。
(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不等同于循环经济,但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都是节约和保护型经济。不但如此,低碳经济的“1r”原则从属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低碳经济主要强调“1r”(reduce)原则,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同样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小化,“资源化”(recycle)原则也包括能源的可再生和再利用。因此,低碳经济实际上也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走向低碳经济。这样,不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其实现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我国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予以同样的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在立法方面,我国刚刚于20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鉴于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体系当中来,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而避免将两者单独立法在法律适用时出现矛盾和冲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单宝.解读低碳经济叨,内蒙古社会科学,(6).
【2】王克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当代论坛,2009(11).
【3】杨春平.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内涵及其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四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环境也日趋复杂化,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又存在大量的机遇。在此大背景下,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生存条件,应当敢于创新,尽快以新的经济驱动力代替旧的经济驱动力,这对提升我国经济质量极为关键。在该途径中,关键点在于升级当前产业模式,用创新性思维创造一种新常态。因此,应当结合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力量,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及金融创新,为尽早建立起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努力。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创新
一、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规律
二、新常态下的“新”特点
当前,经济运行较之以往有很多的不同,其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经济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始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保持年10%左右的增长,但此类增长速率难以继续保持下去,经历了最初阶段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表现出了明显的回落迹象。但是,各大创新性元素开始不断引进经济体中,这再次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再次表现出了腾飞的迹象。第二,经济体发展动力足。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疲态走势,但是,在新时代下,国家开始在已有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了新的改革尝试,寻找新的刺激点,重新发掘经济潜能,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第三,经济结构的不同。从以往的经济结构看,第一、二产业一直都是发展的重点所在,但是,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逐渐开始增大比重。总之,新常态下经济已经逐步完成了从传统的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方向的转变。
三、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前的数十年间,我国凭借人口、土地等天然优势,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土地被大量开发及人口结构性发生改变之后,此前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并成为了可能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好各种新机遇,引进创新性元素,为新的市场升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完善资本市场
2.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新常态下经济必须体现“新”的特点,经济创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我国应当积极进行改革,将科技创新运用到国民经济当中,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各种经济产业前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目前,我国在发展新型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受限于我国尚薄弱的科技水平,同时,虽然在某些领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级高度,但是也受限于其体制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将科技创新融入经济改革当中,就应当首先优化科技行政体制,简化系统管理流程,科学统筹人员组织结构,使之与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引导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
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当不断扩大消费市场
四、新常态下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有力推动了我国的中西部经济建设发展
目前,国家经济政策主要是保持中部稳定发展,加快西部开发。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在交通方面更有了很大的改观,西部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稳定上升的轨道。在新常态下,各大新兴行业的发展日趋加快,也逐步走进我国的中西部城市,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西部经济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其经济运营成本较之东部更低,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中西部地区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3.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企业也就面临了更多的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但在我国企业的不断努力下,资本输出也逐渐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也逐渐升级,例如: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的政治、资本结构、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逐渐引入了一些国际化新元素,这对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为国内经济创新提供了动力
总之,在新常态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都是空前的,我国应当把握好时机,适当出台相应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及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5]姜奕波.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政策的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8).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五
高职财务会计相关论文【1】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
目前高职教育由扩张型转为内涵发展型,其定位的转换势必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也急需改进。
财务会计是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探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
基于目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便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育更好地达到其设立的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要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其能更适应生产一线的高技术、高技能要求。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区别其他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化就业优势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这门课程将基本理论、方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很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还延续以前普通专科和本科的内容,缺少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而且不能与社会的需要相衔接。
目前社会急需的会计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情商,对工作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自我提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学生情商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不完善
使用灵活性较大的校本教材的较少,无法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自行采取增删教材内容的方式,补充新的知识点,删减旧内容。
但不同教师对新准则、新制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补充的内容也很难全面,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
(三)教学方式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仍在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没有树立一个企业连贯的整体概念,沙盘教学法大多是软件教学,很多院校实训条件有限,另外沙盘软件的升级不及时,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提高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讲授财务会计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不仅仅只是具备职业资格。
在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对企业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即要具备实践操作技能。
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学校任教,很少在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岗位锻炼过,授课就成为纸上谈兵。
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五)评价方式不够优化
考核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考核方式也过于单一,期末笔试占绝大部分,学生靠的还是考前的死记硬背,违背了职业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以传统的笔试作为现在的考评制度,以考试得分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已经脱离时代发展了。
这样考核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不能调动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性专业技能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师质量以及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亟需完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但是还未形成公认的体系。
谁走在改革的前沿,谁的改革创新更贴近时代需求,谁便可形成竞争优势,作为改革的领头羊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不同的改革侧重,也决定着学校高职会计的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
结合在高职学校财务会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二、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创建“三融一通”的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是以国家政策方针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体现出“技能型”和“应用型”,满足中小型企业需要,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
为达到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要创建“三融一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课赛互融、课岗交融、课证相融、教学与就业直通”。
结合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变化要求,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学时、考核评价方式等,为学生获取从业证书、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二)规范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力度
应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在初级会计的范畴,如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外币业务等高难的知识应排除在外。
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按照单项实训的方式,强化教学内容,在做中讲、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总结提高,基于实际工作岗位,分解、提炼岗位能力,实施组织教学。
(三)优化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资源
一门课程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资源,而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出优秀的具有应用性的教材。
教材的编撰十分重要,授课内容,培养目标一定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共同发展。
但这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教学资源的累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教材的编制相比社会的发展和新政策的实施有着一定的滞后性,难达到一致。
这就要求会计教师要以会计学发展的国内、国际最新动态为依据自行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增减,灵活教学。
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提倡校本教材的使用,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采取取消固定教材,给学生发放讲义的办法。
另外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四)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形成以层次教学
法和工作情景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育方式、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手段,学生思考的少,教与学缺少互动,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高。
1.
案例教学法
财务会计教学中以某个企业的实际业务来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各个工作情景相联系,最后形成一个企业全套的账册。
2.
层次教学法
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层次教学法中,教师灵活地将学生根据其自身条件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内容和题目,要求分组解决问题。
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体会到满足感。
提高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这种方法适合班型小的教学。
3.
工作情景教学法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存货验收入库的模拟实际的业务单据,审核原始凭证,传递凭证,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等。
然后教师点评学生所完成的工作。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细致地了解流程,对学习的内容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加强了实践能力。
(五)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建立以实践考核为主的考评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考核的结果不仅用来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效果,衡量教学质量并且更对以后的教与学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考核方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教师与学生肯定性、积极性以及未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规划。
平时学习表现(如课堂出勤率、课堂提问的表现等)、模块测试等多种渠道来完成。
期末考核应注重实践操作考核,按照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出题,让学生以抽题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试题内容,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最后给出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六)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教学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
首先从源头上,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要由高职称、高技能、实践能力强的会计人士来充实师资队伍。
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带动其他教师,起到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作用;还可以聘请具有会计从业经验的人员开设讲座或者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
其次,高职院校会计师资队伍还要重视现有教师能力的提高,制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制度,不搞终身制,定期进行考核、评选,严格选拔。
教师自身素质、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者:刘艳平单位:抚顺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
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
会计研究,2004,(2).
[2]刘永泽,孙光国.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六
摘要:实体经济是促进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石,而互联网经济由于其灵活性,能够高效地分配资金,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从而进一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因此二者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顺利转型离不开对互联网经济成功经验的借鉴,应与时俱进,构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互联网经济的活力注入实体经济中,最终达到驱动、引导实体经济转型的目的。
关键词: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转型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放缓,这与互联网经济的欣欣向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同时,随着对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关系的探讨日益激烈,有部分人士指出我国应将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放到实体经济创新上,对属于虚拟经济的互联网金融的过分重视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健康的发展。而事实上,互联网经济作为传统经济模式的延伸与创新,其旺盛的活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将互联网经济理念与传统经济模式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也是驱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一、国内外实体经济转型现状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互联网经济能够有力地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持积极态度,同时认为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之间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即二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远大于固有矛盾。互联网经济因其普惠性,能够通过降低融资门槛的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与此同时,通过提高资金的分配效率,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互联网经济因具有激发经济活力的显著优势,注定将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途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加速实体经济转型离不开对互联网经济模式、理念的兼收并蓄,只有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从而优化资金配置情况,最终达到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繁荣的目的。当下,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本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实现实体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等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热议话题。
二、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联系
传统的实体经济与新兴的互联网经济虽然在经营模式、开展理念方面有着诸多区别,但是均秉持着一致的发展初衷以及共同的发展目标,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互联网经济对我国产业模式和经济构成带来了巨大变革,甚至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式微的言论甚喧尘上,但究其本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关系,两者在共同营造我国多元化经济生态的同时,在维护产业结构平衡,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实体经济是互联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二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检验与对照,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势必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全部来源于实体经济,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为依托,而与之相对的,实体经济要实现优化转型也离不开对新型经济模式的认可和借鉴,最终打开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为社会繁荣做出共同贡献的新局面。
三、驱动实体经济转型策略的研究
(一)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阶段,实体经济发展受挫,而且尚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分析数据可得,我国可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萧条期。在我国经济的.大背景下,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微企业,从而导致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金融机构无法充分发挥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的实质性作用。此外,由于外需减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我国外贸行业举步维艰的现状,以及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进行的国家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等,都对实现实体经济快速转型发展带来了障碍。
(二)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
以技术为主导的创新以及应用,是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动力,每一次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都伴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而引导和驱动这一过程进行的,往往是不容忽视的被广泛地称之为创新精神的变革力量,正是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品质在不断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新局面贡献了一分力量。因此,市场经济的蓬勃力量需要受到政策的合理制约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本力量为我所用,让市场经济的活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久推动力。实现实体经济平稳有序转型离不开繁荣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繁荣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离不开人民群众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会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家和社会是由公司和个人等基础单位组成的,因此,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和谐、实体经济能否实现顺利升级与我们每个人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感息息相关。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是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三)巩固实体经济核心价值和地位
经济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将经济增长的重心置于资源开采等低附加值产业上会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资源管理粗放也导致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设立了障碍。因此,我国必须痛定思痛,大力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塑造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实体经济的不可替代性,从而为其升级转型与平稳过渡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将经济增长点的重心放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高附加值产业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有序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相关产业的建设,使人与社会、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些举措是实现实体经济平稳转型的必经之路。
(四)构建科学的市场机制与政策环境
加快实体经济平稳有序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蓬勃力量,更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合理约束和引导。我国经济发展采用何种方式、以何种速度进行是政策制度改革与金融制度优化互相协调、制衡、影响的最终结果。因此,要通过进行市场化变革以及推动经济发展侧重点改变来最终实现实体经济的平稳升级和过度,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监管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关运行机制的施行。我国在构建自身实体经济以及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应继续坚持神话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策略方针,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终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和成长。此外,政府应承担起调节、监督市场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市场经济朝着稳定、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创造价值。
(五)推动实体经济转型的方法和思路
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首先要将互联网经济新模式、新思维的优势融入实体经济的升级过程中去,只有将传统经济模式同互联网经济理念有机结合,才能共创我国经济繁荣稳定的局面。其次,应不断完善市场规则,营造一个对实体经济发展友好的金融政策环境,通过制定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特色的法律法规,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最后,通过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平稳有序地将互联网经济的冗余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中去,从而缓和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只有从政策角度多管齐下,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转型,从而稳定金融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推动实体经济顺利转型迫在眉睫,互联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模式,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为共同目标,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协助实体经济平稳快速地过渡转型。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9).
[2]陆岷峰,杨亮.互联网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6).
[3]杨晓龙.我国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2(5).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七
传统观点认为,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形式,私有制是生产资料私入占有形式.在当今社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两种所有制的关系是根本对立的,是姓“社”姓“资”的关系,公有制是福之基础,有无比优越性,而私有制是祸之根源(产生阶级、剥削、两极分化等),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长期以来“公私对立论”“公私好坏论”的认识占据着人们的思想,导致了对传统的公有制本能的`盲目坚持,对私有制本能的厌恶和盲目的排斥,使公有制的改革成为禁区,而对私有制理论的探讨更被视为大逆不道.
作者:陈伟斌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524025刊名:社科与经济信息英文刊名:socialsciencesandeconomic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八
一、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
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横向看,首先是指自身的发展;从纵向看,则涉及制造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协调。动态地看,既需要衡量转型升级的过程,也需要考察转型升级的效果。以结构指标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产业之间比例看,服务业占比在“十二五”时期持续提升
(二)从产业层级与技术水平看,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一直在加快
(三)从能耗水平看,节能降耗不断取得进展,资源环境成本消耗持续减少
(四)从劳动生产率看,“十二五”以来,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复杂的格局。制造业的成长承受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力量挤压。一方面,我国还在继续承接国际制造的产业转移,应该根据不同企业、行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各地在推进“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制造业基地并行发展的前提下,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分期、分批地逐步向“全球配置型”制造业基地转化,积聚累积形成全球配置新的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走出去”也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还依然任重道远。
(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事实证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创新驱动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唯一法宝,是替代传统的数量型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
要实现创新驱动,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市场为创新提供导向、激励和溢价变现的渠道。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独立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和怎么样做,而非主要由政府规划和审批进行。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依靠企业家的冒险探索精神来化解创新过程中的高风险与不确定性。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应该降低门槛,鼓励而不是限制新的进入者。创新的方法无法准确预判,只能在大量进入者竞相探索中日益明朗,使成功者脱颖而出。三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大公司试错成本高,本能的追求成功率和稳定性,而中小企业试错成本低,决策机制灵活,更敢于冒险在新技术、新产品中承担探路者的角色。四是适应创新开放性、跨领域、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企业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在科技攻关、技术转让和培训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五是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六是政府要扫除各种阻碍创新的制度性障碍,实施一系列有利于调动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积极性的政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鼓励创新、扶持创新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正迎来网络化与制造业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演进趋势看,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制造业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随着引进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应当改变之前的模仿与学习策略,着眼于高起点,把制造业发展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
一是在生产手段上。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运用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缩短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借助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整合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多采用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
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推动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目前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共识。
三是在组织方式上。以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作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受信息技术影响,制造业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技术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企业要通过网络将价值链与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四是在发展格局上。运用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重塑制造业的全球布局。随着新兴国家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土地价格的上涨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美国波士顿公司发布的《成本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指出,中国、美国、韩国、英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制造业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到20,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仅比我国长三角地区高5%左右。因此,我国制造业未来的调整,包括“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要根据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的变化逐步进行调整。
(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考量与产业培育应当关注以下方面:
1、着眼于长远构建核心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整个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需要立足于自身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能出现核心技术和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以芯片为例,短期内可通过采购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商业套片来集成开发,但长期来看,必须要有自己的自研芯片,其他关键的元器件也必须要能自我供应。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上的商业供货厂商一旦被收购、破产或政治上的原因终止供货将可能导致整个产业出现停摆,二是即使有充足的供货保障,因为使用的是商业套片和元器件竞争对手对于产品的性能将会知根知底对缺陷了如指掌。在竞争中非常不利。目前从国内走向世界的华为和中兴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自研芯片的策略就是很好的例子。
2、实施合理分工、布局和引导,我国国内的产业布局需要合理分工
我国地域广阔,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比较发展优势。为此,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重点培育发展。譬如,新能源汽车在各地政府都瞄准新能源汽车把它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避免失去未来市场这块大蛋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由新型电机、电池和新材料等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不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省份都具备在这三个领域的优势。再譬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物联网是一个尤其热门的领域。深圳由于有华为和中兴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必将重点发展物联网。但是,武汉利用自己在光领域的优势布局发展光器件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地方政府在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当立足自己的优势,选择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重点发展,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效果和效益将更快、更好。同时建议国家细化科技布局进行相应统筹规划。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和领域,重点实施国家队工程
对于国家优先的领域,一方面,国家需要扶持有实力的科研机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在税收、基金专项、人才引进配套、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战略上至关重要且投入大、收益见效慢的的行业领域,建议实施国家扶持;对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优先在国防领域率先突破,走军民合作的路线,然后把整个高技术产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譬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的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领域,我国远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需要重点突破。
(四)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
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当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行“走出去”战略。首先,以国际化眼光来审视企业总体战略。企业必须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着眼于全球范围来考虑各产业的发展前景,确定经营方向,寻找市场切入点。在确立国际扩张战略前,要对全球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对投资环境的深入调查,如对有关税收、劳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全面了解。在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竞争层次等方面,也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和定位,进而确定培育核心能力的主攻方向。其次,以国际化眼光来重新审视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时期发展战略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行为和战略选择。企业对现有核心能力的高度依赖性,势必会制约企业新的战略选择。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市场,企业有必要通过重组、剥离等多种方式突破现有核心能力的限制,引入和培育新的核心能力,使其成为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更强的核心能力。
当前,推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重要动因是“一带一路”战略。据统计,现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占世界的63%,但是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29%,大多数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工业化却不发达。基础设施是其短板,但恰恰是我国的优势,两者相互结合。中国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解决国内产能过剩,帮助国内制造业的海外崛起有着重要意义。一是通过资金出口、技术出口进而带动设备以及商品的出口。二是中国有很多产业可以整体“走出去”,在国外再造一个中国制造业。例如,我国可以模仿现有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去打造我国的工业园区,进而拉动制造业的出口。“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通过国际化进程,制造业企业可以着力推动从国内发展向全球整合转型,并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着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有效发挥管理的促进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近几年,运用管理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案例,是国资委于3月份起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的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中央企业通过全方位的对标,找出了自身在管理方面的差距和提升方向,通过集中攻坚克难,有效地消除了一批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通过标准化和制度化,一大批活动成果得到了固化和推广。据统计,通过抓管理提升活动,促进效益提升超过一千亿。当前管理提升活动已如期结束,但是管理提升仍在路上,助推转型升级需要建立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应当从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管理。
一是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应当站在全球视野,发现在管理思想、手段上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之处,要面向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管理管理方式转变。企业要由以往以实务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价值为中心的管理转变,由被动性的管理向主动性的管理转变,由单纯对物的管理向对人和物管理的结合转变,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管理方式、方法,以人为本,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持续对标,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实践证明,开展对标,特别是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是企业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确定提升方向重要而有效的举措,要合理选择对标标杆,科学制定量化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既要注重与标杆硬实力的对比,也要注重软实力的对标,既要注重具体数据的对比,还要注重指标背后的理念、方法、组织流程的对标,要敢于否定自我,敢于变革体制,善于消化吸收,善于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三是依托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升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加快重点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消除管理活动中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各项管理活动责任落实,执行有效。在推进过程中,应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业务主导、先试点后推广、避免走弯路,提高一次成功率。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九
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指将农村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再此过程当中要将人和自然等生态建设和谐的进行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和谐社会是一体的,只有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了才能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只有农民不再为吃饱穿暖而担心,注重精神上的建设以后农村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的建设。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想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2]。
2.2农村经济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存在
人类的社会是由一个多元素构成的世界,有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只有将人文社会和生态换将相结合,相均衡才能和谐的发展。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将农村的经济搞好,因为大力的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是两者齐头并进,只发展好两者之一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话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只发展经济而不注重农村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不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心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话就会出现发展不均衡、不整体、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社会是相互渗透,相互存的关系,两者偏一不可。
2.3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内在属性
所谓的构建农村社会不仅是要将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好,还要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好,并且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做是可持续发展,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各方面协调好。所以农村发展就使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只有将把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了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
摘要:“十二五”期间,国内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大。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进出口、房地产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港口业既面临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转型升级的压力大,管理粗放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港口业要突出重点,强化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精细化经营管理。
一、总体局面和形势
“十二五”期间,国内沿海港口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在世界港口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没有量的扩张做基础,就没有质的提升。在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泊位,投入使用一些先进设备,还建设了锚地、航道、港池等公共设施,既缓解了港口吞吐量与通过能力不匹配的矛盾,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十三五”战略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港口发展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上。现在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下行压力大。内因是结构层次低,特别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旧动力青黄不接,经济发展后继乏力;外因是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进出口、房地产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加重的原因是贸易融资风险的深远影响,再加上日照“716”石大科技燃爆事故、“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天灾人祸”,如同雪上加霜,使港口经济增长滑到了近年来的最低谷。,在港口业17家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地理位置相近的港口企业货种重叠,恶性竞争激烈,存在兼并重组的预期。
二、面临的机遇和限制因素
从港口看,既面临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港口生产受到了经济下行的波及和冲击,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在沿海港口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各港口间存在功能、货种结构雷同的问题,经济腹地相互重合,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港口群及内部各港口之间均出现了过度竞争现象,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挑战,在夹缝中生存。另外,从港口内部看,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企的“通病”。比如,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不灵活,企业活力尚未完全激发和释放,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大宗散货“酒肉穿肠过”、集装箱运输短板、管理粗放等问题亟待解决,等等。
三、新常态下的主要经营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20,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gdp增速放缓。在此形势下,港口业应进一步理顺思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有效缓解经营效益下滑的趋势。
1.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港口发展的初期,尽快形成一个量的积累十分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有一个做精做细、提质提效的问题,不能再片面求大、继续靠大宗散货来支撑。大宗散货量大、价低、分散,单位货物创造的价值、获取的利润相对较低,且还要付出一些生态环保的代价。纵观世界一些老牌的名港强港,如鹿特丹、安特卫普、休斯敦和横滨等,这些港口在量的方面,特别是在大宗散货方面,规模较小。与世界强港对比,目前我国港口在货种结构方面和管理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港口的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在巩固大宗散货的基础上,开拓集装箱、贸易和加工等领域。我们与一些先进发达港口的差距,主要还是在集装箱上,要转变营销策略,改变坐门等客、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方式,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开拓货源市场。特别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主动到腹地城市设立无水港,加大腹地市场开拓力度。港口不仅是个货物装卸的地方,还应成为一个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地方,开展贸易,让货物在这里增值;之后,实现与所依托城市的互动和一体发展;再通过基金、投资、信托、债券等手段,开辟资金来源渠道。
2.突出重点,不断强化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
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对于数量特别大、涉及多个单位的货种,要加强统筹,做到统分结合、一致对外。做好具体货源开发工作,统筹安排具体生产任务,实现货源开发与生产组织的高效联动,力争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提升自身优势。认真研究市场变化,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制定好货源开发策略,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市场的影响力和对客户的服务,市场营销人员要分工负责,集中精力抓实、抓细、抓具体。要更加突出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强泊位、堆场、设备等生产资源的统筹,确保各个作业环节高效顺畅,向有效作业时间要效率、要吞吐量。装卸公司要充分利用生产空闲时间进行设备维修保养,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设备运转安全高效。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相关工艺流程,满足高效生产需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装卸公司要从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入手,真诚待人,用心服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感动客户、赢得市场。高度重视客户咨询与投诉,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处理好、解决好,并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3.经营管理精细化,严控成本提效益
要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严格落实好费率政策,特别是针对费率的调整,装卸公司要谨慎操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联动,通过努力增产来提高集团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强运营成本控制,把控制成本作为实现经营目标的重中之重,全面、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精细化水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各项行政成本。同时,严格控制大额费用支出,确保各种开支的合规性。切实把降低外付租费和外付劳务费作为节支增效的重点,加强考核督促,保证用最小的投入,实现设备最佳状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密切关注国家金融政策变化,认真研究政策,相应做好港口负债结构调整优化工作。进一步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为港口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亏损单位的财务动态监控,逐一分析亏损原因,争取尽快弥补欠账,坚决杜绝亏损单位发生浪费现象。继续加强风险管控,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业务管理、职能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活动中,加强贸易监控,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下决心加大催收力度,确保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结合港口实际,着力统筹重点关系
一是统筹货源市场和生产现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和生产组织两大体系界面的对接和联系,实现整体联动,高效运作。建立动态的市场和现场调节机制,增强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的适应性、灵活性。加强市场开发方案与现场组织方案的统筹,以现场促市场,全面提升港口市场竞争力。二是统筹资金投放和项目建设的关系。更加突出生产急需和战略必需两大重点,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把急事、大事办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压缩非生产性项目投资。三是统筹港口功能拓展与功能集成的关系。在完善港口装卸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仓储、保税、融资、贸易等现代物流功能,集成“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港口的资源集聚和招引能力。四是统筹管理提升与降本增效的关系。以世界强港为标杆,向管理要效益,向成本要利润,克服重重困难和束缚,不断提升港口盈利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港口经营展望
港口行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运输系统,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的战略目标,交通运输部确立了“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突显了港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将仍以制造业为主,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属矿石、石油、煤炭等大宗物资的市场需求量将持续上升。同时,我国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储量相对贫乏,开采技术比较落后,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未来我国大宗物资的吞吐量仍将呈上升趋势,这将有效拉动大宗物资海洋运输业务的增长。另外,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以及集装箱化率的提高将形成港口行业集装箱业务稳定的市场需求。可以预见,中国港口行业正处在产业的扩张期,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港口行业将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2]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港2015年半年报[eb/ol].(2015-08-18)[2015-11-05]./notice/20150818/.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一
事业的新常态开展,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密不可分。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开展的新思想和新途径,新常态倡导创新理念,尊崇转型和晋级,并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将来开展,以更具时期感的开展构思和开展思绪引导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开展,并强调经济社会的开展要突破传统经济开展形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创新型开展理念的浸透,引领创新型社会开展新趋向。知识产权维护作为创新型社会开展的重要支柱力气,新常态下推进知识产权维护新开展势在必行,不只要提高制度建立的完善和合理,而且要提高知识产权维护战略施行的科学化和时期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态势及时做出合理化的调整。促进新常态下知识产权的新开展,不只是时期所趋,也是创新型社会开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二
摘要: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应该需要时刻了解当前市场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循环周期,只有了解这两者的关系,才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将主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地位进行了相应分析,进而对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协调其关系的三条有效措施,以便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际经济;关系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也随之不断改革,其转变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该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来科研人员重视的热门课题,但是伴随着其过于快速的转变,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渐渐有陷入误区的趋势,因此,造成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金融发展缺乏规范正确的体系指导。只有准确认识这两者的真正关系,才可以避免该误区的继续发展与扩大,管理者才可以做出理智的经济决策。
一、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石。
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也就随之诞生了,因此,金融体系应该以实体经济为基石,当现实经济转变成为虚拟货币时,就极其容易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大的危害。其地位存在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自身的性质以及其对于其体系发展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实体经济的交易往往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并用现实货币与物品进行交易,交易过程较为透明与安全,具有较强的可预知性,而与其相比,虚拟货币的交易则显得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其地位关系应该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
2、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提升的动力。
金融体系其动力作用的表现主要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现实的经济发展应该以良好运转的金融体系作为中介平台,另一方面,其体系的完善能够加速实体经济的增加,缩短第二次扩大生产的投资周期,同时还能对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提供保障,伴随着近些年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其相互的促进作用也渐渐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透露、信用维护以及兼并等行为都需要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后盾,由此可见,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互相作用。
1、金融体系的存在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体系则随之诞生,现实经济的资本积累为其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金融体系很快就会奔溃,资源配置将会出现混乱,市场交易的规则就会被打破,金融体系的存在也没有了其本来应该拥有的意义。
2、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交易平台。
金融体系作为实体经济交易的平台,为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稳定与安全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后台保障,将一部分的交易风险分散,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体系的日渐完善,其职能越来越强大,对于其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最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不可改变的必然趋势了。
三、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
为了有效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积极作用,保证其高速并且稳定的发展,其发展是带动该体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其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具有指引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的发展与之密切相关,例如,在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二次生产的周期就会大大缩短,实体经济达到了资金积累的目的,因此,就会有多余的资本流入金融体系中,从而带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该两者之间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同样,伴随着其发展,金融体系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呈现出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发展趋势,当实体经济实现了市场的改革,则金融体系对于资金的需求将会大大提升,金融需求的大量产生就会导致其服务的完善,同时,也为其自由化发展提高了基础与契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私营经济的交易越来越活跃,经济类型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由于私营经济缺乏统一的管理,因此,私营经济的交易往往缺乏严谨的规则,为了该类型经济的进步,其体系展开了多元化的经济服务。因此,充分利用现实经济的积极影响,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向多个方向延伸发展。
2、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
为了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就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消除限制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例如,利率浮动对于国际经济的限制等。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实体经济资金积累的速度,缩短实体经济发展的循环周期,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同时还可以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对于国家而已,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可以减小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同时,市场的资源可以根据其条件得到最优化的分配。因此,为了使经济市场上的问题彻底地解决,就应该推进其体系往各个方面多方向发展。
3、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
金融市场上的经济形式主要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型,间接形式的经济需要有中介作为交易平台,为直接类型的经济则是直接通过交易双方来决定交易的收益以及速度等因素。而金融市场的改革又将直接决定实体经济的未来,因此,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对于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改革对于维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金融市场可以通过透露交易信息等手段来补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缺陷,同时还可以实现市场的统一化的管理与经营,能为其经济的发展制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外界环境,金融市场的发展会使实现经济筹集资金的渠道与方向越来越多,还能够提供市场交易的效率,因此保证金融市场改革的进程,保证其进程的不间断不停歇,对于其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协调该两者关系的三大有效措施,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以及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明珠。金融体系两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服务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路径的选择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12):19—24。
[2]付志忠。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消费导刊,2014(12):62。
[3]辜胜阻。缓解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5):14—19。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三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市场越大,竞争压力也就越大,对企业自身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洁生产模式是提高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该模式提倡通过工艺改进、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等方式,实现石油化工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最终目标,对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具有非常有意义的促进作用。此外,清洁生产也强调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在生产经营理念上有着与该理论相符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1改善企业污染源头控制措施
企业生产污染源头的控制是清洁生产模式的关键,控制好源头,就更有利于控制污染的形成。首先石油化工企业要减少工艺用水,实施废水串级使用。不同装置之间实施热联合,回收低温余热,采用空冷技术代替水冷,减少循环冷却水的使用量;其次提高污水排放预处理能力。不同环节的装置均要在排污口设置预除油设施,特别是原油罐区,要安装自动切水器,以实现二次脱水或联合脱水;第三,要实施可燃气体回收机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充分脱硫。石油化工企业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平稳操作,尽可能的降低可燃气体的产生量。安装可回收低流量可燃气体的装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第四,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的排放可以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形式,对于有组织的废气排放,可以通过催化原料加氢的方法来减少其含有的污染物数量。[3]对于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可以采用液下、密闭的形式装车,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装置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2对废物实行产品化管理
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内容包含废物产品化管理理念,该理念强调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产生、计量、监测、分析、核算等,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化管理方式来进行全面管理,进而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石油化工企业要逐步完善生产废物计量制度和设施。现阶段石油化工企业从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都比较重视产品、物料等方面的计量,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计量制度和系统,但在“三废”排放计量方面并未有过多的投资,致使很多企业排放管理较为粗放,企业资源利用率极低。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在废水、废气等关键排放点设置计量表,对企业废弃物的排放量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其次,不断完善企业环境监测制度,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废弃物的污染因子制定有针对性的分析手段,不同污染因子采取不同的监测频次,并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废弃物在线监测;第三,构建企业内部清洁生产考核机制,实现企业内部的排污收费标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非常多,而且不同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单靠某一个环节实现清洁生产基本不可能,所以这类企业要在内部制定较为详细的环保分级控制标准,凡是超标排放的均要进行严格处罚。一方面是提高各个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废弃物控制效果不佳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
参考文献:
[1]钟伟.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探索前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8):114.
[2]卜淑君.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06):1-2.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四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发展经济的中流支柱和动力,人力资源也在当今社会中被确立了其重要的地位。文中简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一一探讨,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于区域经济乃至社会经济有相应的帮助。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五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需要一个有创意的思想理念[3]。要破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创新管理思维和观念,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不断总结新经验与方法,实现理论与科技手段上的创新,从而落实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发展思路[4]。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2.2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档案协同管理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核心就是重点凝练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任务,共同立项和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联合科技攻关。随着这种科研模式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整合共享,科研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应随之调整和创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在落实原来的“三纳入”“四同步”的基础上,也要实现科研档案的协同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各要素的最优配置和整体部署,形成“三位一体,统一规范,各司其职,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协同高效”的科研档案协同管理模式,使各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密切协作,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5]。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采用预立卷方式,以项目(课题)组为单位,在科研任务书中添加档案归档时间、内容等项目[6],由项目负责人明确专员收集科研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材料,科研管理部门实时对档案材料收集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当项目结题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核确认后,将档案材料统一送至科研管理部门把关,然后正式立卷装订,再交至档案部门归档保管利用。这样档案管理渗透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使科研项目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整理和归档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同时,将科技档案是否齐全作为验收和评奖的必备条件,提高科技人员的归档意识,让档案管理部门参与到科研项目管理中来。
2.3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
除了做好纸质档案的管理以外,要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研发或者购置适合本单位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具备适应多种文件的存储格式,支持实时浏览、网络检索等功能,能够实现搜集整理、数据存储、检索浏览、借阅管理、权限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及格式转换的控制与管理,这样变耗时耗力的手工操作为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处理。建立网络系统,共享科研信息资源,把工作需要的各种资料、研究成果等科研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如按内容构建文件、专利证书、科研奖励证书、科研项目等档案信息资源模块,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化共享平台。做好网上管理、传播并提供服务,可大大缩短信息资料的处理、报送、传递时间。
2.4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农业科技档案多渠道服务
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中心已由“保管”向“服务”方向转变,服务方式必须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性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因此,在工作中要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推进科研档案工作事业的发展[7]。农业科技档案人员要熟悉档案管理业务,研究农业科学领域需求档案的规律,了解课题研究所需档案的服务要求,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8]。档案人员应把握信息需求的动向,不能局限于查阅过去的资料服务现在的科研工作,要认真开展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充分挖掘科技档案的潜在价值,扩大服务范围,积极为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推广等提供多渠道服务。同时,建立快捷、实用的查询检索系统,满足农业科技人员对技术档案的需求[9]。
3结语
新常态下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广大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档案工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型劳动,而是一项复杂的、创新型的知识劳动。档案工作的新常态,需要档案部门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要求档案工作的水平越来越高[10]。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尤为重要。必须要重视对农业科技档案专职(兼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业务知识,还要了解农业科技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农业科技档案事业不断发展。
4参考文献
[4]秦占霞.如何有效创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12):35.
[10]霍苗苗.新常态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的必要性[j].兰台内外,2015(1):69.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六
农业科研单位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档案意识普遍不强,科技档案管理封闭狭隘、重藏轻用,存在“为保管而保管”“看摊守库”等旧观念,使得科技档案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往往属于单位的边缘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兼职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根本无暇在档案管理上寻求创新,墨守成规,周而复始,对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和社会发展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主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1.2管理模式陈旧,跟不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步伐
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仍延续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重点科研课题档案质量的全面控制[1]。档案管理部门只发挥了存储功能,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科研档案的收集,二者的作用相分离,未形成系统性。但是随着协同创新机制的推进,协同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而且农业科研工作周期较长、空间跨度大,期间会形成多种载体的档案材料,材料往往分散在课题组成员中,他们主动上交档案材料的意识又比较弱,在档案收集上存在一定难度。档案管理人员与课题组之间的沟通也不够积极,对课题(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科研人员的活动情况、会议材料等的收集,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同步性,档案收集的被动,造成档案材料归档的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因此,传统收集材料的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科研档案管理的发展需求。
1.3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发展需求
传统的档案资料使用纸质记载,存储量大,存放空间较大,信息量大且检索不便。现阶段,随着电算化的普及,新型载体档案尤其是电子文件所占比重将不断上升[2]。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数字化应用只停留在档案立卷目录的检索上,很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还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对档案进行编辑与检索处理,检索方法单一、速度慢、准确率低,无法满足档案资源共享、深化利用等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1.4服务方式被动,阻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随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科研课题由单一研究内容向大的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科研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的科技信息作支撑。多年来,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认识,档案编研开发工作开展甚少,科技档案信息的匮乏直接影响到科技档案的利用。另外,档案信息检索传递方式也远不能满足现代科技档案的利用需求。档案服务大多为“坐等服务”,有人来查阅就提供档案,没人查阅就存放库房,完全是自我封闭动式服务管理,缺乏主动性,阻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经济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篇十七
摘要: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档案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创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服务方式以及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归档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档案利用价值,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新常态;创新;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农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为发展新趋势,农业科技档案也呈现出新特点,需要归档的有价值的科研材料呈爆发式增长,档案载体多样化,传统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科研需求。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需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增强责任意识,突出创新驱动,构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新体系,切实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