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梵高(四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篇一
【关键字】生活、美术、鉴赏
美术,作为一种美的表达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美的意义所在。在这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体味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传统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中国不同的美术种类,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美术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生活就像火焰,跳动在红色的起点;生活就像水流,流淌在清新
的田野;生活就薄雾,飘散在命运的蓝天;生活就像树叶,成长在希望的眼前;生活就像大海,不屈在坚实的地平线。生活是美好的,它需要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它体现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特色。细细体会,你会觉得生活很美。
倘若说欣赏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双善于发现真谛的眼睛,那么欣赏人间真情,则需要有细腻的情感。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多因生计而疲于奔波,身边的零散琐碎的事情往往被忽略了,渐渐地把日子过得淡然无味,一头雾水,不知道生活到底为了什么?“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荫蔽?”,作家冰心的细腻由此可见一斑,这应该是她最真挚情感的表白。细腻的情感燃烧时,身边的细微的美肯定会熠熠生彩、璀璨夺目的。此时的生活还会索然无味么。
一次素不相识偶遇的帮助,这也是生活中的美。一次帮助,一声亲切的问候,身边碎事情看起来似乎而繁杂,不经意中大多放弃了,长时间的漠然必然麻木不仁,也就无从谈起美的存在。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如果你会欣赏,你会觉得生活之美。
生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胸襟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不懂生活??
正所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生活需要发现,需要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乐观的心态去感悟,有了发现与感悟,生活的万花筒才会色彩缤纷,人生的旅途才会熠熠生辉!
当你怀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去感受生活时,你不难发现: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当你用心去接触生活时,你不难发现:沉默的会变得亲切,平淡的会变得精彩,丑陋的也会变得美丽!
岁月无声在我们身边穿梭,你会发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定格。秋日的斜晖投下了俏丽的影子,树叶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演绎自己的美丽,落叶归根!夏夜的繁星调皮地跟我们眨眼睛,有了星星陪伴,任何烦恼孤寂便销声匿迹。春日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的百花,冬日里银妆素裹的世界。
时间不断流逝,不会因某个瞬间停驻,就像两条平行线把距离拉得再近也没有交点。我们要做的是把纷至沓来的忧虑、烦躁、苦闷、悲伤??变化成绚丽夺目的五颜六色,给心情涂上颜色,为生活着上颜色。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明丽的日子想到日后还将出现狂风暴雨;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失落的时候想到前方还有繁花似锦;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心灰气馁的时候想到生活中还有自信坚强;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失败挫折的时候想到成功的路上还有胜利的曙光。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术作品,除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也包括许多西方的美术名著名作,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等气势恢弘的作品,还有《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播种》等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同时,我们还了
解到中外美术能够完美的结合。美术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美术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美术。
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也深深体会到美术也是从生活中而来的。一切皆源自于生活。生活也是美术的重要出处。品味美术就如同品味生活,让人感受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对待美术的态度其实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悲观,皆如美术一样。美术是生活的调剂品,它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彩。我们能够通过欣赏一幅画,一处建筑,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热爱艺术。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美术所展现的内在美会极大地感染我们,我们的性情和爱好会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净化。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我们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在愉悦中形成。可以说,美术鉴赏是人的心灵体操,是灵魂的净化剂,它能穿透人感情麻木的恺甲,使人们在内心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美术鉴赏课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足作用。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
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生活中的美,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美术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美术中的时候,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美的世界中!所以我一直很喜欢美术,美术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也是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当你托着一个疲惫不堪的身子骨回家时,轻轻打开车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篇二
:在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美术教学要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让课堂内容更加具体、丰富, 充满生活的气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注重应用情境教学法, 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氛围,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欣赏课教学高效开展,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该文提出了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教学; 欣赏课;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当前已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教师要尽快转变思想理念, 加大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力度,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水平, 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 保证实际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样才能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欣赏课教学中, 问题情境的运用尤为重要。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 避免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感到迷茫, 并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美术知识, 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记忆。在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将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色彩调配相关知识时, 可以问学生某种颜色是通过其他哪些颜色调和而成的, 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 这样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才能集中注意力, 积极动手操作, 调配颜色, 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 在《巧用身边的材料》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问学生:“你们知道可以利用怎样的方法, 用稻草表现题材吗?”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再通过范例欣赏与分析, 让学生真正了解制作作品所需的构思、方法及步骤。
时代快速发展, 现代科技更新速度日益加快, 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 保证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多媒体课件搜集与设计工作,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创设出更加自然的教学情境, 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知识。如, 在《中国书法》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展现我国书法演化过程的视频, 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 逐步进入古代大师营造的书法世界, 不仅感受到了书法的特点与价值, 逐步形成了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也能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与相关知识, 从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品, 进行角色扮演,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了解创作者是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内心情感的, 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促使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不断提升。如, 秦兵马俑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将军俑的图片, 在学生欣赏这件作品时, 带领学生起立, 让他们体验当将军的感觉。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的表情十分严肃, 手中握着“宝剑”, 认真摆姿势、做动作, 有的学生表现得庄重威严, 有的学生表现得气势非凡。教师讲解霍去病墓雕刻中的《伏虎》后, 可以用语言引导学生:“你看它的眼神多锐利, 它正趴在地上, 耸着肩膀, 它发现了什么?对, 随时准备扑向猎物。”此时教师要做出动作, 营造紧张的气氛。这样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他们认真观察, 了解了这件作品的特点, 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任何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 画家在其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如凡?高的《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 这些作品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吃土豆的人》为例, 凡?高在认真观察农民日常生活与劳作情景后, 将农民吃土豆的样子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我们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 会莫名感受到一种悲伤的情绪, 据说画中的女子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 为了给她带来快乐, 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时还请了喜剧演员进行表演。从这里能够看出,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并将学生的美术创作潜能激发出来。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加强联系,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这样学生创作的作品才更具情感与生活味, 艺术品位也能获得提升。
总之,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应用情境教学法, 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 学生能够获得快乐的体验, 并牢固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美术鉴赏能力。此外, 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保证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为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篇三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的,使美育进一步升华。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 教学的 过程中, 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如何来上好这样一门课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例如:我们在上《民族文化的瑰宝》时,谈到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时,教师可出示器皿,先让学生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机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演示,学生简单临摹,给他们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画面上的形式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写意与象征。以视觉为主,加上听觉、触觉、嗅觉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而完整地挖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了欣赏的乐趣,增强了作品的感悟能力。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加深对文化,历史以机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中,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的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如我们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可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作品里的人物,再加以说明。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体验画面中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各种感受,使自身的情感融人画面。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教师如再能用激昂的语调说:画面上是一个凸显着一个朴实憨厚的、几乎是现实形象真实翻版的农民形象,他已操劳了一辈子,他的手上和脸上镌刻着勤劳、坎坷和善良,但是他在如此的年纪还不能停止劳作,也许这就是他的“命”。”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的审美享受,一下子就变的清晰了。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 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这一点尤为重要。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象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例如:我在上高一美术鉴赏《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时,首先提出问题:
(1)现代建筑在艺术处理方面有哪几个特点?
(2)美国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体现了哪位中国哲学家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什么精神?
(3)法国郎香教堂等现代建筑所主张的是什么样的建筑思想?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现代精神?然后再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
1、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网页
2、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并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试写一篇与主题相关的小论文。
要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 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厚积薄 发,水到渠成”,许多学生对美术课存在很多偏见和错误的认识。由其是在农村中学颇为严重。如:我在上高中美术课时,就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上美术课是美术考生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学习美术纯属浪费时间;还有一些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根本就没上过美术课,不懂美术是什么?更有一些学生不得已来找我参加美术高考训练,原因是文化课不行,不得不出此“下策”。广大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明显存在偏见和误解,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更是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教学。首先,我们来看看美术课教学的两种教学方式:
(1)理性分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感性综合式局部感觉归纳为综合感受。
以往我们教学偏眼于前者,现在需要注意两者的平衡。美术鉴赏课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不是概念,不能依靠分析获得。当学生对某些作品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并全上身投入时,会产生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意象,想象力格外活跃,这才是真正接近艺术感受的状态导致艺术的感悟。例如:根据上述我校的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告诉同学们,高中美术课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提高审美水平,一个高素质的人,不可缺少审美能力。而且美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学习逐步提高,与"艺术细胞"无太大关系。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后来,我又带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观看相关的影象资料。如:齐白石,徐悲鸿,达芬奇,毕加索,凡高等等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大师们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并不是他们文化课不行才学美术的。
总之,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向重要措施。实行高中美术新课程无疑要面对种种复杂的局面,但是如果美术教师对高中美术教育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情况就会逐渐好转。事实上也证明了许多美术教师都是多面手,艺术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规范,变则通。教师对相关美术专业的钻研,对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艺术休养,使得我们美术教师在新课改后,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篇四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 1814 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从整幅《大宫女》看,大宫女这个人物形象身体各个基本结构之间的比例是失调的,仿佛是几何堆砌一般,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其身体躯干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身体结构的比例,因此,安格尔的这一幅《大宫女》违背了古典主义油画创作过程里的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呈现出一种追求艺术进一步采取夸张的手法,让《大宫女》当中的大宫女形象,以这种看似畸形的几何式夸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艺术上的张力。
而且安格尔所创作的《大宫女》还蕴含着一种欲望的美学。因为当时的法国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战争,当时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击败,所以在安格尔所在的时代里,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熟练的奥斯曼土耳其内宫宫女画像,这些目的在于从艺术的角度满足法国人内心的征服欲望。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目的就在于以一个奇特的宫女的形象隐喻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然会被法国人所征服,裸体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宫中的宫女形象,欲盖弥彰的欲望,通过安格尔以新式的艺术手法,加以渲染和雕琢。
究竟是采用素描的方式,还是更注重色彩,这一点在安格尔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大宫女》的创作里,更多注意到了结构上的素描运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格尔在《大宫女》这幅作品当中完全就没有关注色彩,与此相反,安格尔在《大宫女》中的色彩搭配以及应用是非常鲜明以及大胆的。
冷色调作为这幅《大宫女》的背景色彩。在大宫女欧达丽丝克的背后是一幅半垂着的帘幕,这个帘幕实际上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一般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色彩艺术,主要是注重色彩的过渡和衔接,然而安格尔刻意使用这种冷峻的颜色作为衬底,目的在于表达出一种寂静、理性,这和狂热的女性躯体的暖色调形成了对比,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对比下的艺术张力。
红色作为另一个重要的颜色,却在对于《大宫女》的色彩美学鉴赏之中,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这种色彩美学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安格尔采用了红色作为点缀,让红颜色点缀在大宫女手中的孔雀羽毛扇子的扇柄中。而在欧达丽丝克的脚部,也有一段红色的点缀,那时旁边小桌子的椅脚。这两点都分别对检查在冷峻的背景颜色和柔和的躯干颜色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炽热似火的美感,让人们看到欲望膨胀的顶端,从而与冷峻以及柔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色彩艺术话语。安格尔并不刻意去处理这三种颜色的冲突,而是将这三种冲突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互相撞击的状态,给观赏者带来很强烈的视觉震撼。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虽然经历了两百年的时间,但是这幅作品至今仍然是美术界的杰作。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运用了充满冲突和撞击的颜色比对,以及超乎想象的非写实结构,从而让安格尔的《大宫女》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进一步让这一幅画作所表达的欲望与理智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而安格尔在处理《大宫女》画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崛起,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