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人生海海读后感大全(12篇)
读后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通过写作能力的展示来表达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见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书的整体结构和主题出发,简要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炼出核心观点和主题思想。其次,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从个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书中的情感描写和心理描写,探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还可以从语言表达方面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评价书中的文字、结构和思想深度。最后,我们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全文,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为其他读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一
他在这本书中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上校,老巫头,活观音,小瞎子……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一帆风顺,时不时要经点意外,受些打击,一些人因意外或不堪负重离去了,另一些苟且活着或在屈辱中求生。
全书都是第一人称,从一个孩子“我”的视角,将上校的身份与经历层层揭开。他的形象在“我”的眼中也几次三番变幻,由一开始觉得“奇怪”躲着,到亲眼目睹他救人对他有了好感心生敬意,再到眼见他步步落难心生怜悯,到最后知根知底视其如父。
可以说,上校这个伟岸的'人物形象,可能就是麦家老师心目中父亲的样子,他耗费八年时间完成这本小说,不只是回到童年,回到故乡,破译了人性和人心的密码,更是他对自己从小父爱缺失的一种自我弥补。
在书临近尾声部分,“我”选择了原谅所有人,包括头号反面人物“小瞎子”,这是“我”的告别,也是麦家老师的告别,他也选择了放下,和过去告别,与自己和解。人生海海,终有一天都会放下。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二
麦家的其他小说我没有看过,在想看他文章的时候,他已经成名十年并新近出版了这本《人生海海》。没有他以前的小说做对比,所以这篇读书笔记随性随心就好。
笔触细腻,有女作家的视觉嗅觉味觉,作为文章开头,对于主人公生存的村庄铺垫用了一个小节4页纸详细描述,后期也有不少此类写法。但对于我这种读者,看此段时候,大多一目十行而过。
不多,整篇小说侧重于对话和行为描写,最想知道上校在想什么,你却永远搞不清楚,只有放下书后,脑子留白的去想像。
站在主人公儿时的角度,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话及背地的肮脏传言,在一些大人或者老人嘴里说出来,显得那么的正常。
一个在孙子眼里无事不晓,豁达开明,时时口出哲理的老头,随着事件的展开,形象一点点崩塌,他只不过是一个要面子维护他的家族声誉的普通农村老头儿,最终在周遭的唾弃下在良心的谴责下自杀身亡。
这是小说的主角,一个聪明执着的人格。历经抗日内战抗美援朝多次战争洗礼,多次面临死神威胁,经历坎坷,最终摆脱不了肚皮刻字的鬼影和心魔,最终被逼得用救了无数伤员的手,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了他的手筋,还是没逃出会上的侮辱,疯了,从此再也没有了心理上的痛苦。人,就想活下来,活下来却也这么难。345页小说看完却没有记住上校到底叫什么名字,因为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也只是在一个大字报上提到过一次。在历史浪潮中,一拨拨汹涌澎湃的人流来了又去,名字有何意义。
因为上校的存在,因为特殊年代的经历,因为上辈人的行为,导致他少年被送到西班牙躲避,是非法移民途径,使他后期吃尽苦头却也苦尽甘来,幸或不幸,大时代裹挟着他们在往前走,他在国外为生存而活着,也始终惦记着上校这个解不开的谜团,一晃半个世纪。他是上校后半生的见证者,也是替上辈人还债者,这是一笔感情债。上校被抓被逼疯,有他爷爷的主要原因。
这个上校疯了后找上门来的女人,在上校死时,她同时输大量麻醉剂自杀死去。生不能同日,死要同穴。她是爱他的,也是赎罪来的。女人的愚蠢行为常常犯在爱情冲昏头脑之时,她在朝鲜战场疯狂爱着他,却迷糊到分辨不出黑夜找她的并不是上校,回国后遭到少校结婚的拒绝,郁闷之时想逼迫一下,却落入想竞争副院长的卑鄙者圈套,上校太优秀了,被那人当成了对手。她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恶,她也不了解她爱的少校是哪样的人。她明白之后却也晚了。就如爷爷告密那样,后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挽回来的。自己遭了罪也害了身边人。疯了的少校经过治疗,老实的像个孩子,智力只有四五岁孩童那样子,他与她结了婚,被她领回了家,从此照顾他走完余生。
关于小瞎子,父亲,前妻,,形形色色的人,性格缺陷及优点也较为鲜明。整个小说中没有一个完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自己的缺陷和污点。
麦家用小说中前妻的话也提醒着读者,人生海海,遇到挫折困惑难免,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上校是英雄吗,经历如此多磨难,仍旧活到了96岁,最后以儿童的方式活着。刚刚看完小说,还是不能从小说中走出来。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三
五一值班,正好够看完《人生海海》。本来对麦家的`书已经死心了,觉得他适合讲故事,写作倒是一般。奈何推手又赞此书引人入胜,又上了销售榜前茅,于是买来看。
读到故事的最后,我突然想起童年和小伙伴们捉弄过的一个疯子,他总穿着脏破的绿军装,耳朵有些聋却喜欢手舞足蹈地给小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战斗故事”,抓着个玉米棒子演做话筒或者步话机,经典的台词是:“连长,敌人扑上来了,我们顶不住了,呼叫师部向我开炮吧!”、“战争,残忍呐!”,小伙伴们都能绘声绘色地背诵,互相比较谁学的最像。现在想起来,或许他真的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海海吧。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四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不知道书中的“我”,爷爷,父亲,小瞎子,老保长,亦或是林阿姨,在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几度浮沉之后,是否还有热爱生活的初心,但我知道,那个人一定有。
作为贯穿全文的上校,他是神秘的,也是令人好奇的,他就像是一个总也拆不完的谜团,重重叠嶂,云遮雾绕,每每在你以为看清时,一片浮云飘过,又另有玄机。
起初,他留给人的印象,是那个出手阔绰,养着两只猫的闲散富贵人,虽然偶尔深陷同男人“交好”的流言,但依旧无伤大雅,面对村民们友善的,不友善的传言,也都是一笑置之,看似从来都不放在心上。
只是人言可畏,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好奇的,无论是“满嘴下流话”的老保长,还是常将“仁义礼智道德”挂在嘴边的爷爷,从他们的嘴里,真真假假,或多或少将秘密糅合着假象,散布开来,愈演愈烈。
生不逢时,经历过战乱救过无数性命的上校,终究逃不开命运的捉弄。反派当道,红卫兵敲开了上校死守秘密的大门,风云变幻,硝烟四起,从此安宁不再,上校开始了漫漫逃亡之路。
一边是带着秘密隐姓埋名,带着老母亲颠沛流离的上校;另一边是饱受闲言碎语,深陷水深火热流言中的“我”的家族。两害相较取其轻,爷爷为了守护家族的门风,守护家族的尊严,在小家和大义面前,他选择了前者,去告发检举上校的落脚处,从而将自己和家族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继而众叛亲离,自己落得个自缢的悲剧收场。
上校的前半生是辉煌的,他技艺超群,救人无数,获得数不清的军功章;上校的后半生是不幸的,深埋的秘密被揭开,遭人背叛,一代枭雄折损在宵小手中,受尽屈辱。可是生活从来就是这样,在种种绝望和不公平积累到一个峰值,常常又会有转机,所谓不幸中的万幸,说的便是来到上校的生命里,守护他到最后的林阿姨了吧。
忘却了前尘往事,以天真懵懂的孩童心性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上校的一生,可叹,可泣,可悲却也可怜。《人生海海》是中国现代史的大半缩影,主人公们的兴衰荣辱,也是时代的沉浮。
如果说在读这本书之前,自己常常陷在工作,写作,生活的种种交织之中,时而焦虑,时而烦恼,时而又有如困兽之斗的暴躁难受之感,让自己怀疑人生,有着对人生漫漫看不到尽头的绝望。
而这本书,给自己确确实实带来了心态的转变。不可置否,书中的故事可能或有夸大,或有润色,最终的呈现一定带着作者的修饰和完善,这其间的真实性暂且按下不表,但主人公历经艰辛,熬过重重苦难的意志,坚韧和努力生活的态度,带着治愈而来的力量,将当下的抱怨和不满慢慢融化,珍惜和感激当下的种种,让心态越发平和起来。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也就成了一座山。我们享受这个时代带来的红利,相应的,也就需要接受这个时代带来的挑战和不公。虽然万般皆是命,可我命由我不由人,生活终究是自己的,用怎样的心态度过每一天,却是你我可以做出的选择。
生老病,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就如同作者说的那般――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五
选择《人生海海》这本书的原因一是作者麦家盛名在外,比较期待他的新作,二是被书名《人生海海》吸引,看到题目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是一篇鸡汤文,所以很想一探究竟。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时,我发现这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关于本书的信息只能从正文中获取了。当我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不禁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感慨,他们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不会经历,正是特殊时代特殊背景才显得小说人物命运的颠荡起伏。而这时我才对作品名称“人生海海”有了一点理解,它原是一句闽南语,大意是人生如同茫茫大海,潮起潮落,漂泊无定,暗含着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小说中各色人物的命运就很好地诠释了“人生海海”这一词。
小说中的人物给我的印象是苦而不屈:主人公上校当过国民党的上校,杀过人,拿过枪,又自学成才变成军医,救了无数人,其中包括一位共产党的领导。他上有一老,有过许多金银财宝。他潜伏过日占区,当过特务,还在抗美援朝中立过一等功,可谓战功显赫。但他在村里不受待见,被称为“太监”。他还被红卫兵污蔑为造反对象,遭受辱骂,遭受。上校经历以上种种,却还是对他人能帮就帮,毫无芥蒂。他一辈子都在逆境中尽力活成好人,遭受委屈时他不辩解,不抵抗,不牵连他人。在那个混乱的战争年代,无情的世道让上校饱受催残,甚至最后直接被逼疯,但他都默默收起所有委屈,坚持对世界行善。
同样苦而不屈的还有文中“我”的前妻,她的父母曾是浙大教授,被红卫兵折磨而死,只有她一个人逃难出来,为了生存,她用自己的身子抵出头费,才能在乱世中存活下来。虽然她的生活艰苦,又饱含屈辱,但是她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独自挑大梁开门做生意,努力开创新的生活。即使到了弥留之际,她撑着最后一口气对我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就是从这里,我理解了作品名称的含义。人生海海,人生复杂多变,像大海一样宽广,要好好活着。这话就出自“我”的前妻之口,即使自己的生活再艰苦,周围环境再恶劣,她也依然向往明天。
其实这样的人在书中还有很多,比如十几岁被迫离乡在外打拼的“我”,比如照顾上校后半辈子的林阿姨……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个都跃然纸上,彰显着他们不屈的战斗精神。虽然这是小说的人物,但是谁能说他们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不适应呢?现代社会同样像大海一样潮起潮落,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展现自己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逆境面前不妥协。我还记得当我刚看完这本小说时,遇到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心的事,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有同事就问我怎么了,我下意识脱口而出:“唉,人生海海啊!”说完,我愣住了,回过神来又觉得好笑,而同事似乎也懂得了“人生海海”这词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能体会这句闽南话的意思。所以即使生活有多么的困苦,带给我们有多少压力,我们都应该要努力说服自己,扛住压力,用另一种思维来看待生活。人活一世,不用让自己生活地极度压抑,而要用自己向上的一面来面对世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六
据说,出租车司机会忘掉所有乘客,除非你把钱包落在他车上,他没收也好,归还也罢,都是他最美好的回忆。她把最宝贵的青春和初恋落在朝鲜长津湖边的血土上,这片土地形同她故乡,会会魂牵梦绕的,她没收不了,也归还不了。因为嵌入血肉了,只能同血肉同生同亡。
初恋的感觉是甜蜜的秘密,是紧张的等待,是偷窥,是手不经意中相碰触电的感觉,是炮声轰轰中的害怕和祷告,是午后的阳光在风中行走,是威风吹来了稻花香,是彻夜不眠的累人旅程,是各种复杂幽秘,别出心裁的明测暗探。总之是细腻琐碎的,孤僻,怪异,情乱神迷,神神叨叨。她改变不了事实,甚至乐于耽于这种逝去的事实中,不免说的铺张,让我觉得啰嗦。
“我这辈子只对他这么爱过,爱的小心翼翼又天昏地暗。”
她又列数种种心花怒放又揪心断肠的细节,事迹,痴迷于逝去的青春和灼伤眼泪的甜滋滋的苦涩中,流连忘返。这是她毕生的辉煌,一生盘根错节的痛的`根子,彩虹一样的,惊人的美丽,也是惊鸿一瞥的残酷。她心里在燃烧,一颗孤寂的心在一往情深。没人会忘掉自己的宝贝藏在哪里,也没人会忘掉刺穿自己的箭。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七
空档时间,看完了麦家的新书《人生海海》,脑海里不断的回味书中的一些片段,总想写点什么,思绪万千,却无从下手。
麦家说,人生太复杂,太宽广,如果没有一颗悲悯心,没有一点所谓的生命的顽强,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败下阵来。他在这本书中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爱讲道理的爷爷,沉默寡言的父亲,满身是迷的上校,老保长,活观音,小瞎子……每个人的命运,都和上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跟随一个孩子“我”,用耳朵去听,听爷爷父亲的争吵,听爷爷老保长用烟酒秘密交易上校的故事,听表哥小瞎子讲上校的故事。
上校对大家来说就像一个谜,他每天不用干活,却每天大鱼大肉;他家的猫吃的比别人家孩子还要好;他是一个太监,但是又不太像;村民们一边看不起上校,却有什么事都会和他商量。
上校,一个聪明执着的人格爽朗,幽默,阳刚,天不怕地不怕。最爱两只猫,一黑一白,哪怕入狱也拜托父亲照顾两只猫。他上过几方战场,一套纯金打造的手术刀,救过几方大人物。却在政治的洪流中,几度沦为罪犯,颠簸起伏。历经抗日内战抗美援朝多次战争洗礼,多次面临死神威胁,经历坎坷,最终摆脱不了肚皮刻字的鬼影和心魔,最终被逼得用救了无数伤员的手,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了他的手筋,还是没逃出会上的侮辱,疯了,从此再也没有了心理上的痛苦。
老保长,一个吃喝嫖赌,三句话不离女人的老家伙,却在上校被时,拼尽性命的保护上校;在老巫头心病难医,身体每况愈下时,讲出上校的故事,以宽老巫头的心;在老巫头,为洗刷儿子的清白,导致上校被捕时,立马与之断绝关系。
我的爷爷,一个在孙子眼里无事不晓,豁达开明,时时口出哲理的老头,随着事件的展开,形象一点点崩塌,他只不过是一个要面子维护他的家族声誉的普通农村老头儿,举报上校,最终在周遭的唾弃下在良心的谴责下自杀身亡。
我,因为爷爷的举报上校被捕,遭受村民的唾弃,开始了逃亡之路。非法偷渡西班牙,历经千辛万苦,认识了前妻,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前妻又车祸身亡。带着亡妻的骨灰,流浪三年。认识现在的妻子,重新开始生活。对故乡的眷念,22年后再次踏上故土,家已破,人已亡。记忆里那个伟岸的上校,已是智力退化至5岁的老头,每天快乐无忧的生活着,他的妻子林阿姨带着赎罪一心一意的照顾着上校。
这本书,看的很揪心,那个秘密每一次都要呼之欲出,却又峰回路转的岔开,继续让上校更多故事一一呈现。小说里没有一个完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自己的缺陷和污点。在特定的历史里,每一个人都在苦难里挣扎,可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就像上校,经历了战火,诬陷,牢狱之灾,最后屈辱疯掉,仍然努力的活着。
我们现在的生活已没有历史的磨难,和平的时代,快速发展的国家,让我们能用扬眉吐气的生活。可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遇见困难的时候,希望我们都能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好好活着,好好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八
《人生海海》是麦家时隔8年之后的首部长篇之作,是我自读了《人物》文章——“麦家战争旷日持久”后,惦记要看的书,也是我第一次读麦家的书。电影《风声》、《听风者》也是他写的,是大作家,不过读完人生海海之后,我想把“大”字去掉,他的文字更像是长辈的娓娓喃语,说给蹲坐在前的孩子听,也说给自己听;故事简单不拖叠,干脆利落,每个人都能读懂故事,又能读到故事中人物刻画带来的身临其境,这是一种功力,也是一种认真,认真观察生活,使文字更像是一种记录,所以读起来能使人真情流露。
绰号大概是书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点,也是这本书的灵魂。书中故事的村里,每个人都有绰号,上校“太监”的绰号,更是把故事线给勾了出来。为什么叫太监,因为传上校裤裆里是“空”的,就因为这个事,还引发了“小瞎子”的“血”案,牵出全书一连串的故事,我最佩服主人公父亲“雌老虎”的绰号,为故事后半段拉上了关联;有时候,绰号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一段人生经历,甚至直接就是人生。
现在有绰号的人生活中很难听到,大家都称呼名字,仿佛少了一些人间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履薄冰,形同虚设。有时候挺怀念读书时大家有绰号的时候,感觉那像一种荣誉似的,也证明了我的独一无二,不会像街上一喊啊伟、啊强之类,转头一堆人。不过绰号这东西也要分好坏,喜欢与不喜欢,坏的又不喜欢的,多数是别人取得,叫不得,叫了容易出事;我也有不喜欢的绰号,我曾试过躲它,也就变相在躲人,可这并不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终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承载了我那些存在于世的时光。——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命是一种很难诠释的东西,它不仅仅代表人的睁眼与闭眼,也是把一个人漫长岁月,活这一辈的概括,是总结,是句号。当上校被主人公的爷爷出卖后,他选择了原谅,然后总结“一切都是命”,我本想用这句话作为读后感的题名,但是一想觉得缺乏生气,毕竟上校曾风光过,也被尊敬着,我们也一样,人生潮起又潮落,命也绝非都是,命只是有时。
一切又是什么,是经过?还是结果?可是结果也可能只是经过对吧?上校的后半生虽然疯癫了起来,比起从前的意气风发,似乎落魄了,但他身为“太监”却有了一个妻子,他的妻子照顾了他的下半生。对于她妻子,似乎这也是命,她举报他让他失去一切回到乡下;读到这里,似乎一切又不再是一切,起码不是上校认为的.一切,他认为的一切一定不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当下以为的结果其实只是一个经过。一切都是命,但书中又说:“做人如做梦,倒退几十年,我拿两个脑袋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我们忘了,命岂是我们能知道的东西,你猜不透,你也弄不懂,你在走,它在变,你在追,它在躲,也彼此相依。——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在人物那篇文章里,说到“和解”这个词,似乎这就是活着的一个要诀,但是文末却遭到麦家的驳回,他认为人生还是有不能和解的部分,而这部分该怎么才能和解呢?也许如书中所说:“有些事长进血肉里,只有死才能放下。”——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九
是一个同学推荐我读的。
花了三个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
在浙江的一个农村里,“我”的爷爷是当地知识渊博的人,小时候的我总是听着爷爷讲各种各样的道理,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在我们村,有一个绰号叫做“太监”(又被人叫做“上校”)的人,他身上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我从爷爷和他的朋友们那里听来的。
上校聪明又温柔,果敢而幽默,是许多男人幻想中的集合体。如果你想打仗,他在抗战时期打过鬼子,在朝鲜打过美帝;如果你想体验卧底生活,他当过特务;如果你想要花不完的金钱,他凭借自己的医术,得到了许多有钱人的赏识;如果你想要许多的女人,他的床上功夫还特别好。这样的一个人,却是孑然一身,除了信观音的母亲,只有一黑一白两只猫作伴。就是这个传奇人物,以及伴随他身上的各种各样的秘密,让这本书读起来趣味感十足。
上校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和大部分的超级英雄一样,上校也有他致命的弱点——标志他作为汉奸的证据——肚子上的刺青。为了隐瞒这个秘密,上校不惜伤害了村里的村民。
问题在于,他不是汉奸,是个十足的爱国者,是个为了国家流过汗,流过血的英雄。
上校的结局是悲惨的——在十年特殊时期,他的母亲被判三年,死在牢里。而他被公开审理,在台下的人希望扒掉他的裤子看他的刺青。在生命如同草芥的战场,见识过无数战友尸体的上校依旧保持乐观,却在这个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不让那个刺青玷污自己,疯了。
上校的结局是幸运的——由于他的独特的魅力,曾经他帮助的一个上海小护士接待了疯的像孩童一般的上校,成为了他的妻子,也成为了他的“母亲”,照顾了上校的后半生。
男人至死是少年,可有的男人却长大了。能一直当少年的男人是幸运的,被迫要成长的男人是不幸的。少校至死没当过汉奸——至少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从来没当过。疯癫之后的少校如同孩子一般,被妻子紧紧保护在身后,不知道这样一种结局对于上校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在故事的结尾,作者麦家引用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来激励故事中的自己,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敢死不叫做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这也是书名《人生海海》的最好诠释。
读完全书,书中的人物,事件在我的脑海中交织,旋转,发酵。所有的故事仿佛成为我自己的回忆,而回忆过去总是安全的,不像未来,充满了冒险。
出租屋里的洗衣机坏了,隔壁的邻居还在吵架,外面的街道上传来了机器发动的声音,那晚本该是个不眠之夜,可我睡得很香。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十
以我为叙述主题,以讲故事的方式将那段历史缓缓道来:男主人翁上校真的是一位十足的好人,一生未曾做过什么亏心事,反到刚正不阿坚守善良的人,他的一生,在奉献在自我牺牲之中走过,他不曾伤害过谁,却一路从英雄变成罪人,变成疯子,人生海海,还好苍天有眼,至少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善报,至少他一生的耻辱,终于在死亡前得以洗刷,人们常说英雄,可谁有规定英雄不能有黑暗?谁又规定英雄一生必须高尚?再勇猛刚毅的人,终有脆弱的一面,终会被脆弱打败。
爷爷-老巫头-是众生之中的一类代表,他们无知,总以为有些事你不说就够了,总以为面子比什么都重要,他会怕在众人唾沫中淹死,却最终死于唾沫星。其实,我觉得爷爷不是可恨而是可怜,一生大道理条条,可惜,却糊涂一时,终于用一条裤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亲让我看见了忠诚,对友谊的忠诚。他与上校是真的友谊,“我愿意为了你,放弃一切,背叛全世界。”是啊,这样的友情谁不羡慕啊,可惜,在爷爷出卖上校之后,父亲的脊梁也断了,他终于在生活的洗刷中变成了另一个爷爷,但是那份友谊的执着从未改变。
最可恨的就是大小瞎子一家人了,恩将仇报,这似乎说的都轻了。我从未负你,你却害我入地狱,造谣的使者,造反的领头者,这样荒谬的人竟然凭借一张大字报摧毁了两家几代人,可悲却也可叹,愚昧又无知,可怜但是极其可恨。
我,应该是最幸运的人了,在逃亡中遇见两个上校一般的人,成为垃圾大王,在海外一生回国后,仍有机会看到上校和林阿姨,直至他们的离去。想着,我这一生,经历那么多,竟然也可以无憾了。
书中说,人世间就这样,池塘大了,水就深了,鱼就多了,大鱼小鱼,泥鳅黄鳝,乌龟王八,螃蟹龙虾,鲜的腥的,臊的臭的,什么货色都有。所以,英雄就是这样让臭鱼烂虾糜烂了臭气,死人有什么好怕的,活人才可怕,你永远不知道险恶的人心究竟有多毒,人言可畏,人心叵测。
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在你真正放下的那一瞬间,你的世界真的救赎了,你真的长大了,豁然了。这世上没有如果,只有后果,所以,如果发生了,那就尽力弥补吧,那就宽恕吧,豁然吧。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完美的不叫人生,不完美的才是。”都说,岁月不饶人,其实,岁月是饶人的,多少岁,在岁月中迷失了痕迹,即便,人生海海,还是好好活着,人虽然可以不怕死亡,但是永远不能随便死去。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次看麦家的文字,刚看完《命运》,趁热打铁,接着一口气读完了《人生海海》(该本书已被放置在书架中有段时间,每次都想着有时间了在读)。好巧,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南方人,里边有些风俗还是比较像,主题也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同样是命运弄人,一个个人物在大时代洪流的历史冲刷下,宛如海里的一条条小鱼,一只只小虾和小螃蟹,哪怕一波小小的海浪袭来,顿时也被冲刷的千零八散。
本书中的主题: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像大海一样宽广。人生海海,作者和前妻就像海滩上的两粒沙子一样相遇,在西班牙的艰难岁月里,她用她的倔强、坚强和爱,为他撑起了一片天,可惜命太苦,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的人生,可以说是他命里的贵人,一路陪伴他,保佑他,直到后来遇见现任的妻子,重新组建新的家庭,生儿育女;发展自己的事业,开自己的公司,顺风顺水。作者也是借此来缅怀前妻的一种方式。
看该本书的过程就像我坐在电视剧前看一部人物性格突出,场面宏大,细节具体,情感细腻的一部大戏一样。剧情缓缓地迎面铺陈开来,屏幕的第一幅画面是从“上校”或“太监”在雪地里走路时发出独特的铿锵有力的“喀喀”脚步声开始的,帅气、聪颖的男主角登场了。其中也穿插了很多人物。比如,作者的爷爷,爸爸,老保长,林阿姨,胡司令,表哥,小瞎子等。一幕幕情节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到最后一幕谢幕,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圈圈,一行行,不断氤氲开来:20xx.12.2 21:43分,96岁的上校走了,爱人林阿姨以前麻醉师最专业的方式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永远追随上校而去,二人双双永眠于上海青浦朱家角镇桑村,62岁的另一位老人含泪久久回望着房子的这一双老人,感慨万千。天道轮回,在下一世,祝愿他们可以幸福的恩爱到老。
上校-蒋正南,他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绚烂的一生。不管命运之神把他安放在哪里,他永远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从最初的木匠,上阵杀敌,神枪手,医生,军人,杀鬼子,养蚕。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传奇,是一个铁骨铮铮、叱咤风云、具有侠骨风范的人物!不贪慕荣华富贵,不贪生怕死,心怀慈悲心,怜悯众生。用金光闪闪的一套黄金手术器具救人无数。奈何命运仿佛嫉妒他的优秀,一次又一次捉弄于他;面对太多的诱惑,众生更是一点都不懂他的慈悲和大度,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于他。但是他却勇敢,坚毅地一次又一次接住了命运无情甩给他的“烂牌”。
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和善变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好人与坏人都是一时相对的。有些人的本性里透着那么一股“恶”,仿佛一具腐烂许久、被阳光暴晒的老鼠尸体,臭气熏天,即使经历过岁月的打磨,风雨和阳光的洗礼,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路臭到底。
《命运》中说:“一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到最后通透了,才算完满了。”。在上校最后的时刻里,他站在自己的命运的入海口,回望着人生的每条溪流,流经过如何的叶谷。我想他的内心是通透的,后半生的时间里,他就是一个孩子的心智,返璞归真,活的纯真自然。“命运”果真如他自己生出的孩子,他从容地接纳了自己的孩子,一往无前。
林清玄老先生曾说: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人间有味是清欢,活出“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的一种境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人生海海,面对未知的路,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心中充满光和爱,常怀感恩之心,保持运动,伺候好这副“皮囊”,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断摸索着,一直向前走,直到心中那条路越来越清晰为止,这样就很好。
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十二
初读这本书,我觉得他是太监,读到一半我觉得他是上校,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他是英雄。
人生海海,是的人生就像大海一样宽广,你不知道它的深度,更无法触及他的宽度。正如我们不知道有一天我们的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我们会活到多大年龄。这些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生活自有他的轨迹,但是上校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命的打击之后依然没有放弃热爱生活,没有放弃给爷爷写大字报。
正是这种对于生命无限的包容和热爱,以及对于他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的大智慧能够让他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之后依然能够安然地活下去。
爱的对立面往往是恨,恰恰也是所有不幸的`开端。林阿姨因为爱上校而不得被惨遭小人暗算,一生都在赎罪,不管怎样,大概是命运的兜兜转转吧,最终两个人还是结婚了。
人生海海,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善事,就是在为自己铺路,上校一生善良,最后虽然落的个傻痴的下场,但因为年轻时救过林阿姨的命,为自己的后半生铺下了路,也为自己积下了福。
我觉得,人生海海这个名字真的好。其实想打九分,但是又没有九分这个选项,刚开始给了八分,后来想想还是给了十分,希望麦家能够再出一些这样的精品吧,这个时代需要您这样优秀的作家来荡涤我们浮躁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