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的感悟(9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一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应着重克服以下四方面的心理障碍:
一、自卑畏怯心理——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
二、盲目自信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
三、患得患失心理——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准确把握。错过机遇,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四、急功近利心理——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不服从分配。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恐怕并非明智的选择。
求职不该有的几种心态:
依靠心态: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外出找工作总喜欢与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一般不会被用人单位录用。
依附心态: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得到的工作恐怕很难长久。
胆怯心态:,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他的成绩很好,在幕墙设计考试时他是第一名,他一直向往的就是湖北弘毅,因为我们学校旁边的龙王庙商贸广场就是他们施工的,在武汉数一数二吧。拿到毕业证后他就去面试了,结果因为担心害怕面试不上,导致面试时结结巴巴,结果可想而知。
乡土心态:有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业;另一些大学生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很难有所作为。
保守心态: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我们在找工作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克服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建议大家多看下求职方面的书籍,最好祝大家找到一份好工作。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二
勤苦才是大智慧
有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车行里工作,两个人关系很好,以兄弟相称。他们在这家车行已经做了两年了,每天除了修理汽车外什么也没有。哥哥总不肯闲着,他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玻璃,有时还帮助别人干活儿。弟弟却不这么勤快,没有急活儿的时候他总是懒洋洋地躺着。
一天,车行里来了一位中年主顾,他说汽车出了点毛病,让他们给修理一下。弟弟刚刚吃完饭,正在休息呢,哪里肯干活。于是,哥哥走了过去,把弟弟手中的抹布接过来,给汽车做了检查。车子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很长时间没修养过了,于是他对那位先生说:“您放心地交给我吧,车子明天一定能修好。”
客人听到这话,放心地走了。哥哥一刻不停地忙了起来,他不但修理好了汽车的毛病,还把汽车里里外外擦得一尘不染。这时,躺在一旁的弟弟嘲笑他说:“老兄,别太傻了,不该干的活儿也干了,那么勤快有什么用!”
哥哥却笑了笑说:“反正我也没事做,擦擦车我并没有受损失呀,等明天顾客来取车时看到车子焕然一新心里一定很高兴。”
第二天,那个顾客来取车了,他看到修好的汽车后非常吃惊,连声感谢修车的哥哥,并对他说:“我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你为我修车的这种勤快、细致、周到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愿意到我的公司去工作吗?”
哥哥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不久,经过努力他当上了这个公司的部门经理;而弟弟却仍然在车行里做着他觉得枯燥的工作。
人生感悟:
纳西族有这样一句谚语:“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勤劳这种美德是永远不过时的。哥哥的诚恳和默默无闻的劳动反而赢得了一个大公司董事长的赏识,比起弟弟的自作聪明,勤奋才是大智慧。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有些人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好像钱就是一个人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一样。很多职场人士也以追求高薪为己任,好像自己工作就是为了一切向钱看。但是,在你追求高薪的路上身心疲惫的时候,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清楚,你工作的终极目标真的仅仅是拿到高薪吗?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是更值得关注的吗?
在职场中,确实有不少人特别看重工资和福利待遇,而且他们喜欢相互攀比,觉得薪水低了在别人面前就抬不起头来,似乎薪水成了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薪水成了衡量职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高者沾沾自喜,低者垂头丧气。其实,高薪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附加值而已,决不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
对于某些暂时没有拿到高薪的职场人士,他们或许从此就心存怨言,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全然没了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对工作不再积极主动,而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从此,高薪就更成了泡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一些失败的职场人士便出炉了。
李阳大学毕业初期,对干哪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一片迷茫。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指导思想,李阳首先进了一家门槛比较低的公司,做了一份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就能胜任的前台服务生的工作。
才干了一个月,李阳就对这份工作很不满了,因为这份工作非常累,最关键的是工资很低。他从自己的同学那儿打听到,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工资都不算高,但是相比他们,李阳的薪水简直少得可怜。
于是,李阳决心一个月后跳槽。在下一次求职的时候,李阳决定不再那么“盲目”,他对那些招聘信息按照薪水由多到少进行了排序,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方向应该“向钱看”。不过,高薪的工作虽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他都不符合条件。无奈,他的第二份工作也是属于薪水的中下游水平。
但是,李阳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消沉,他依旧在骑驴找马,在工作的同时一直寻找“高薪”的机会,结果,工作3年换了5个岗位,而薪水却没有什么质的变化,每次换工作,多出来的几百块钱还不够在新地方“联络感情”的呢,而且,他在哪个单位都待不长,这些感情投资随着他的频繁跳槽,也都成了“沉没成本”了。
李阳现在发现,自己找工作的方向好像不对。自己成了追逐米粒的小鸡,每次,只要去别的公司能赚到比原先那家公司更多的钱,他都会欣然前往。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不怎么样,折腾来折腾去,虽然他也赚到了一些小钱,可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哪个领域都不精通,使得自己在职场上毫无竞争力,而距离真正的高薪还是很远。
在职场上,像李阳这样的人还不少,有些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切都围绕着“高薪”这个目标转,为了很小的工资差距,很多人频繁跳槽,几年过去,原先跟自己同事过的工资待遇差不多的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自己还是当初的水平,自然离“高薪”的梦想越来越远了。
只注重薪水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经验、能力、敬业精神都比金钱重要,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的收获呢?这样的人更不会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盲目追求高薪的人,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曾提出了一个“公平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阐述道:“大多数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所得作一个比较,如果觉得付出和得到的一样,就会感觉很合理、很公平;如果付出远远小于所得,很容易就会产生不合理、不公平的感觉。”
或许,你正是这种“公平理论”心理的“受害者”,这种所谓的公平,其实并不能帮助你取得“高薪”,而且,单单追求“高薪”的人,反而更不容易达成目标。当你还在为自己的薪水不够诱惑力而悲春叹秋时,要问问自己,高薪是不是工作的终极目标。
蒙泽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看着自己的同学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度日如年。在长达半年的求职之后,蒙泽终于被一家公司聘用。
蒙泽知道求职的艰难,因此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在工资方面他也没有提任何条件,完全跟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新手一个标准。虽然薪水低,但是蒙泽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没有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的想法。他一直兢兢业业,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从不偷懒耍滑。
就这样过了半年之后,公司经理主动找到蒙泽给他提高了薪水。蒙泽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他的干劲更足了。由于他扎实肯干、喜欢钻研,很快就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很多老员工的业绩都没有他好。
蒙泽安心地在这家公司干着,3年以后,公司扩大规模,蒙泽众望所归地成了分公司的负责人。薪水嘛,自然也比当初翻了几番,成了本行业的“高薪”一族。
其实,薪水只是我们工作报酬的一部分,它决不是全部。要想拿到高薪,反而不能只盯着薪水,工作中要多问自己“我做得够不够好?”“我是不是专家型的员工?”“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其实,如果回答了这些问题,那么你的薪水在一个什么层次上也就很明显了。
一个人,如果对工作尽职尽责,能够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那么,取得高薪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如果你把追求高薪当成目标,而不关注工作本身,不注重自己的工作做得够不够好,那就是本末倒置。没有卓越的工作业绩,高薪只能是空中楼阁。
对于有志于在职场中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人来说,高薪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只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梦想的田野上只管播下敬业的种子,等到开花结果的季节,高薪也会成为不期而遇的额外收获。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四
关于认知与态度
人对自我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决定行为的方向,把自己置身企业中,融入事业中就能让别人看到承担的勇气、工作的激情和无尽动力,反之则是消极怠工、萎靡不振和被动支配。
入职实习,我却从未把自己当成实习生,而是以正式员工的标准、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新华人来做事和思考,时常还要加班加点、周末不休去尽快完成一些琐碎的任务,理顺承担工作的思路。每一次,我都愿意认真去记录领导、同事对我的真诚的评价,虚心去接受那些真诚的建议。因为我深深的知道,想成为什么,先要模仿到有模有样,想做到什么样,先要摆出大概的架势,想做好什么,先要看看别人怎么干。进入集团很短的时间,就挑起了总裁办的重担,于领导是对我的栽培,于自己却是从未有过准备的挑战,短暂的思考,匆忙的上阵,还是继承了学校做事的风格,遇到困难要上,就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想起深深认同的一句话:“心灵与脚步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去读书思考,要么去流浪旅行”,现如今脚步需要停歇,脚踏实地的做事,但是心灵却要行在路上,做些改变。明确了方向,就有了基本的认知,于是认知影响态度,态度即将决定一切。还是找工作伊始那句话:“我从来不担心找不到好工作,因为为谁干活我都会卖命”,也许这也算是认知和态度最好的行为诠释。
关于学习与成长
人生,要敢于仰望星空,更要学会脚踏实地,没有仰望星空的胆量就没有崇高的梦想,缺少脚踏实地的干劲就不能走到预定的方向。工作之后,白天的日程往往被琐事占据大半,多数人都抱怨无暇去读书、去深造、去提升、去思考,同时我也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成功、优秀的人士,他们的夜晚都是充实的,过了十二点,忙完一天的事务工作,完成一天的应酬,静下心来,他们的敏锐思考和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我将它归结为“十二点分界现象”,十二点未必是个准确的时间值,却是一个人从事务忙碌转向思考静心的一个分水岭,于是“忙完不算完,悟道才开始”!
对员工的历练和培养是我梳理总裁办工作思路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定的要求是:“干今天的活,想明天的事”,开展的活动为:“每月精读一本业务书”,培养的目标位:“技能型人才+专家型员工”,也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懂得精进的精神,时刻想着向前迈一步,不在于要超越别人,而要战胜自己,做到每时积累一点知识,每天都有一些新改变,每月都有一个新成就,通过定位高远,踏实做事而做到人人都是从事领域的专家,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大概就是源于此处。
关于成功与荣耀
谈到成功与荣耀,我想借用今年6月份毕业季写的送与毕业生的那篇文章《与未来同行》的两段话,也就是“小成与大成”与“蛰伏期”。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也都期待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是成功可以分为“小成”与“大成”。首先,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去做一个孝敬父母、珍爱家人、担起家庭责任的人,让父母、子女为之骄傲,让家庭为之自豪,让身边的亲朋为之荣光,就做到了“小成”。在“修身齐家”的“小成”基础上,担起社会的责任,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企业创造高于工资的价值,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做到“立业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成”。《赢家》告诉我们:“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每个人都是赢家”就是“小成情结”,《士兵突击》经典台词:“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大成心态”。做得好“小成”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做得到“大成”就是有意义的一生。
作为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面对成功的梦想,我也告诫自己不管怎么样都要保持在学的那份激情,坚守住为学的那份执着,但是我却不惧怕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因为我也期待着玉汝于成。刚刚步入社会,学会忍住孤独,挨住寂寞,没有谁永远可以顺水行舟,不历风雨,曾经的荣誉和成绩都是过往了,我懂得需要创造新的辉煌,在这期间,可能我会因为做事得不到肯定而沮丧,会因为岗位得不到重视而彷徨,但是我会告诉自己:“苦闷的岁月就是‘人生的蛰伏期’”。人总要有一段不出名,不显山,不露水,不辉煌的时期,但是却不能不努力,不上进,不做事,不自信。
关于道德与忠诚
进入职场之初,从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忠诚教育是必备的一部分,“才能需要时间的检验,道德更要底线的考量”。
上周和邵哥、小袁一起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颁奖典礼,白岩松一如既往的用极具煽动性和催泪效果的语言让我的眼眶不断的湿润,同时我也想到了王院长当年讲座所说的一句话:“人时常需要感动才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时我们需要泪水冲刷一下眼角,才不至于冷漠到时常置别人生死于不顾;有时我们需要灾难考验一下良知,才不至于狠心到每每突破道德的底线。这些都是社会道德,其实,职场道德与之无异。
职场之内,勤能补拙自然可以解决能力差异与自身不足,而勤的基础则源于对企业的认同与真诚,源于对自我成长和企业发展的期许,于是与自身而言,做好做不好是在衡量着有没有一颗好良心。如果把工作当赚钱的工具,同样的钱,干活越少越好;如果当成职业发展的道路,同样的钱,分内之内学到越多越好;如果当成事业进步的途径,再少的钱,也会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第一种是所谓的能懒则懒,偷工减料;第二种是权且尽力,奋力而为;第三种则是无私奉献,人企功荣。
工作了,却保留着学生时代那种爱思考的习惯,喜欢过段时间去去写篇日志,喜欢偶有所感去发个状态与朋友分享,喜欢教条式的好像什么都明白的去指导别人,两个月的时间,我也感觉工作的职场很简单,至少我没有变,未来,加油!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五
今天是20xx年1月20日,冬日的北京阳光格外明媚,当我踏出中国电信总部大楼时,不禁感慨:将近五个月的求职之路终于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回想这五个月的求职经历,实在感慨颇多,不仅能体会到投简历时内心对每一家单位的渴望,也深深感受着在招聘会上摩肩接踵的无奈。校园求职,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大家都向往自己能拿到心仪的offer,有时甚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明知道希望很渺茫,但大家依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根救命的稻草。作为成百上千万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我也体会过投简历时的憧憬、准备笔试、面试时的紧张与忐忑、被拒时的伤心与拿到offer后的欣喜。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求职体会。
(1) 求职目标与自我定位
作为一名在京毕业的研究生,在求职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是选择留京还是回家乡。我觉得这一点很关键,甚至会影响到你之后的求职思路。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留在北京,找一份解决户口的工作。因此,我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北京的运营商、科研单位、银行等国企,这也为我省下了很多精力。只要工作地点不在北京,即便再好的工作,我也不会去考虑。我是北方人,一不喜欢去南方生活,二不愿意回家乡,因此北京也就成为我唯一的选择。
另外,对于找什么样类型的工作而言,我首先问了自己三个问题:1、我该做什么(找一份工作要先满足自己的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白了就是要能养活自己)2、我想做什么(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适合的方向,然后广泛地去了解行业有哪些类型的工作,确定自己到底该做哪个方面的工作)3、我能做什么(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决定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在仔细思考过这三个问题之后,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我比较擅长从事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编程能力一般,而自己性格有些内向;另外我也比较喜欢从事通信口单位的技术研发工作。因此,我最后确定我要找的工作应该是以通信口国企的技术研发类岗位为主。这样,在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之后,我便按着这个大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我的个人简历。
(2)简历很关键!
都说简历是打开求职大门的关键所在,确实如此。试想如果简历都过不了,就更谈不上笔试和面试了,这一点银行筛简历是最严格的,能过银行的简历,那真是万幸。顺便插一句,几乎所有在京招聘的银行我基本上都投了,但简历也只过了农行和交行。
简历一定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在一页a4纸上完全呈现,如果实在写不下,也不要超过两页。直到前几天,我发现实验室的一位同学用b2纸将两页的简历打印到一张上,看简历就像翻书一样。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确实不错。另外,简历上一定要突出你个人的亮点。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制作不同的简历,千万不要所有岗位都用同一份简历。技术类的简历可能要将项目经历、实习经历、论文情况往前面放;而非技术类的岗位,则需要把实践活动和获奖情况尽量往前面放。
(3)关于实习
在求职之初,我其实心里没底,因为我暑期并没有任何实习经历,唯有的一段实习经历还是本科的。因此,我心里其实是十分忐忑的。然而在找了一段时间工作之后,觉得实习经历对与找工作是要分情况的。互联网、银行偏软件开发类的岗位是很重视实习经历的。而运营商这样的国企一般不太看重,反正我在面试的时候几乎没有被问到问什么没有实习经历。而我本科阶段在河南电信的实习经历也为我在电信总部面试时增光了不少,但愿能为我带来好运吧(电信总部的offer我基本不抱什么希望,1:5的录取比例,只招3个人,像我这种没背景和关系的基本是炮灰)。另一方面,如果应聘单位对你的实习经历不感兴趣的话,反而也会带来些麻烦。当然,如果你有比较丰富的实习经历那肯定能为你的面试加分不少。因此,大家还是尽量争取多的实习机会,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实习也不要灰心,没有实习照样能找到好工作。
(4)关于面试
我参加过10多家单位的面试,也经历了各种群面、技术面、聊天性质的多对一面试、人力面等等。每一种面试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里我不一一赘述。我只强调几点,也是我觉得决定面试成败的几点:首先,面试时一定要充满自信(尤其是男生),自信的人能给面试官一种昂扬蓬勃的风采,肯定是会加分的。但凡事都有个度,也不能过于自信,不然就有可能给面试管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我这里说的自信是能够消除面试紧张所必备的。其次,和面试官交谈时一定要坦诚相待,千万不要和面试官玩心眼。说到这里,我要谈一谈有些人把面试技巧看得很重,这一点是不对的。面试技巧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在面试中将技巧僵化地使用,这样只会让面试官反感,尤其是在群面的时候这一点最突出了。面试也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如何让面试官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你,以一颗坦诚的心来和面试官交流,我觉得是最能有效打动面试官的唯一途径。
写到这里,也算是我这五个月来找工作的一点心得,希望今后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有些收获吧。不管找工作最后的结果如何,不管是否能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我觉得这段求职经历是一辈子的财富。通过找工作,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各类企业,在面试过程中与很多领导对话,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同领导打交道,这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我觉得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心仪的offer了。我也算是没有辜负父母、各位老师以及身边同学和亲朋好友的期望,拿到了我比较满意的offer。
最后,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老师给予我悉心的教导和关怀,感谢我身边的同学和亲朋好友,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这里由衷地感谢你们!!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所在实验室11级的小伙伴,大家在找工作过程中都互相帮助,相互鼓励,我们一起挤过招聘会,一起投过简历,一起参加过笔试和面试,一起分享过找工作的辛酸和快乐。祝实验室各位兄弟姐妹事业前程似锦!!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六
20xx年5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职场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在学习课程中,北大郝老师通过活泼多样、互动竞争的讲课方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很好地传授了压力的来源、情绪的体现、缓压的方法、情绪的调整、职业的素养、沟通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整个讲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十分吸引人并富有感染力,使我收益颇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不断升华,人文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沉重压力和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压力和情绪,如何塑造足够的自我安全感,如何拟定符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如何把握顺畅的人际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自我心态,如何清楚的认知现状是我们当即要去重点思考的问题。
通过学习认识到出色与成功者,往往不是因为拥有高智商而获得的,而是因为其能够将“亮剑”精神深化应用于工作当中。认真反思,我认为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理顺工作、家庭、社会这三个紧密相扣的环节,就要调节好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认清自己的角色,懂得时刻转变角色,不断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让自己在负面情绪的影响值降至自我控制的最低极限,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天。“抱怨”“喜悦”我们都要渡过每一天,为何要选择“抱怨”而不选择“喜悦”呢? 保持乐观,不要“抱怨”,提升自我,不要被挫折所吓倒,打不死的磨难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我们发现美好,宽容过去,用好当下,服务他人,提升情商,向着成功迈进。
具体以下几点:
1.学习到了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对压力与情绪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分析压力源形成的内外原因,懂得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了解几种应对压力状态的方法。
2. 使我们理解挫折的意义,提高了自己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理解他人;会分析自己和员工的受挫反应,学会一些化解挫折的心理学方法。
3. 使我们掌握养成积极心态的各种心理学原则和方法,逐步养成主动迎接挑战和永不言败的坚强个性,促进我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工作业绩的目标。
3、明白了自己产生情绪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独有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造成了自己和他人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从而在遇到和处理这些事情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4、学会了一些减轻负面情绪的技巧和方法,知道了大部分不好的情绪也都有积极的意义。学会了不要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先放下情绪,然后再冷静思考解决对策。提高了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5、减轻了自己累积在自己身上的压力,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提高了自己的洞察力。
总结:
通过此次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通过各种改善不良情绪与压力舒缓的系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停止消极想象,用积极的心理活动挤掉忧虑的心理空间;不追求完美,心理上预先接受并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通过放松肌肉来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学会倾诉性的宣泄; 转移注意力或花时间娱乐;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把眼前的忧虑化为事前的思考和行动,在今后不论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应该逐渐去学会提高自己的情商,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抓住人际交往技巧,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固化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社会、为企业,为家庭发挥我们人生最大的价值。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七
“我到底为了什么工作?”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工作是为了衣食富足、衣锦还乡吗?工作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吗?这其实都是工作的“附加功能”,工作,不仅仅是人们解决温饱的一个生活手段,更是实现梦想的桥梁。
不一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择业观,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求职者奔着工作轻松而且薪水高的职位去,这当然无可厚非,薪水高一点没什么不好。不过,我们不应该刻意去追求钱多事少的工作。年轻人做工作如果是整天喝茶、看报、玩游戏、等着发工资,那么这样暮气沉沉的岗位就是“火坑”,会葬送了你大好的青春年华。
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给人盖了十几年的房子,平日里他工作兢兢业业,他盖的房子结实、漂亮,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后来,他年纪有些大了,就觉得这样干下去也没什么“出息”。他总觉得自己干得多而回报少,他羡慕那些钱多事少的人,因此不快乐,后来,他便心生厌倦了,决定还乡定居。 老板看到自己最欣赏的工人要走,非常不舍,但任凭他怎么挽留,木匠还是去意已决,铁了心要走,也许,他下定决心要跟这种钱少事多的日子说再见了吧。
老板见挽留不住这位木匠,于是,他请木匠给他帮个忙,建造最后一所房子,就算是对木匠的职业善始善终好了。木匠碍于面子,勉强答应了下来,但他心里却不以为然,他想,反正自己准备洗手不干了,以前干了这么久也没挣多少钱,还是个穷打工的,最后这座房子就给他糊弄一下算了,干完了赶紧回家。他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
于是,造房子的时候,他马马虎虎,完全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为了干得快一点,他甚至还偷工减料,该用4个钉子的地方只用两个,虽然缩短了工时,但是盖出来的房子全无往日的质量水准,只是外行人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罢了。
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非常高兴,他把房子的钥匙交到了木匠的手上,诚恳地说:“你为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开始的时候咱们效益不好,给你的工资也不高,我一直觉得对你有所亏欠,现在,这所房子归你了,这就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
木匠听到这些话,羞愧不已,自己只是觉得工作量大、报酬少,心理失衡,结果造出了这么一座“烂房子”。要是自己不一味偷懒耍滑,兢兢业业地工作,那么,最终自己获得的就会是一座完美的房子。
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追求的不应该是简单的物欲享受,找工作的标准也不应该是钱多事少责任轻。工作不仅仅是给别人打工,不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就是占了便宜。曾经有人说,毁掉一个年轻人职场前途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一个月给他发两万元的工资只让他干两千元钱的活儿。
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工作,就决定着你将来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追求的是钱多事少的安逸生活,就意味着放弃搏击风雨的豪迈,就如同雄鹰磨损了自己的利爪,拔掉了自己翱翔天际所必需的羽翼,这样的心态,必将使你成为一个在职场上毫无建树的人。 要想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职场成功人士,就不能抱着贪图安逸的心态去工作。工作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功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成功的顶点总在荆棘之后的某处,要想成就职场人生,就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盯着钱多事少的岗位。生活是需要经济基础的,但是不要本末倒置,饮鸩止渴的工作心态只会让你碌碌无为,泯然众人矣。
有个小男孩乐乐在一个社区给邓太太打理花园。
工作了一周之后,乐乐给邓太太打电话问她:“我是做园艺工作的,您需不需要我帮您打理一下花园?”邓太太回答说:“谢谢,不过我已经请了一位小伙子做这个工作了。” 乐乐又说:“我会做得更好,比如,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
邓太太回答:“我雇用的小伙子已经做了。”
“那么,我还会帮您把草场中间的小径打扫干净。”乐乐不屈不挠。
邓太太说:“真的谢谢你,我请的那个小伙子也已做了,他已经很棒了,我不需要其他人了。”
乐乐做了最后的努力:“我一周只要100元钱,您看怎么样?”
“哦,确实挺划算的,不过,现在的小伙子一个月也只要100元钱。”邓太太笑了。 挂了电话以后,乐乐开心地笑了:“看来我做得还不错嘛,不过不能懈怠,要更加努力哦。”
做工作时,钱多事少的心态是非常消极和不利的,它极大地弱化了人们的工作激情和主动性,这样非常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或许有人不解,难道非得干得多、得到得少才是正确的心态吗?要知道,任何岗位,工作付出和报酬都是成正比的,哪怕你暂时付出了很多,但是薪水却比较低,请你相信,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的。不要急功近利,只要你做出了切实的成绩,老板青睐的目光总会注意到你的。
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切记不要紧盯着薪水,作为一个新丁,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薪水暂时不是那么诱人也不要轻易放松自己,你在工作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薪水,还有看不到的经验和工作能力。而这些,是你今后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金钱可以失去,但是这些经验和技能只会更丰富,而这些,才是最宝贵的收获。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的不是钱多事少,而应该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得再多些,最终,我们收获的将是比薪水更令人满足的丰硕果实。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八
我毕业那年就进了国企,这是一家很大的国有集团公司下属的贸易公司,员工众多,制度严格。
刚刚进公司的时候,我跟一个来公司已有两三年的同事学习一些商务操作流程,他就是我的师傅,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就可以向他请教。但事实上,他有他的工作要做,仅有很少的时间可以过来告诉我一些工作上的流程和步骤,更多时候我是对着一堆他交给我的商务操作流程、授权一览等等文件发呆。
说实话,如果没有一点工作实践,这些东西看起来十分晦涩,而且没有意义。但是我不想每天就这么一早来坐着,傻傻地等到下班。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我看着人家手头有活干,是何等地渴望。尽管同事们会有焦头烂额的时候,但总比我无所事事强。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坐到下岗的。
我不想坐以待毙,于是我先进入公司的内部网站,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章程浏览了一遍,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从中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组织框架和公司文化,这对于我迅速融入公司有一定的帮助。然后我就开始学习基本的操作,从最简单的开始。
当然,其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不怕,也不怕我的师傅烦。遇到问题就请教,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堆的问题在他工作的同时“骚扰”他。除了师傅,我还找到了信息技术部的同事,把操作练习中的问题集中起来向他请教,而他给出的解释整理一番就能够得到一条逻辑线,这就更利于我接下去的学习。
三个月后,商务经理将两个产品交给我负责。业务员和客户谈好条件达成协议之后的一切后台操作均由我来完成,包括货权交割、收款、发货、和仓库联系、清理库存等等,还要定期地向领导汇总各种报表。这样的话,我就比较清晰地熟悉了商务流程。我深深体悟到,体制完善的公司虽然在内部流程上显得复杂了点。但是对于公司整体操作和掌控,以及各个方面来分析公司的营业状况、发展前景、历史经验等都十分透彻和详尽。
在和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缠的客户,为了一点点小钱争执不下,说又说不清楚,而且客户还摆谱,觉得我一个愣头青,故意刁难我。因为我们公司大,历史长,再加上是国有公司,因此内部流转程序上比较严格,包括客户的资讯、往来款等,而这对于外部来说,就显得冗繁。有些小公司的客户是很直接的,他们给钱后立刻就要我们放货,而这又不可能马上实现,于是就要听客户的抱怨。亲身经历之后才发觉,与人打交道不是书上说的那么简单,而是很微妙,也很有深究的意味,牵涉的东西很多,才智、学识、机敏,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练就。
体验感悟:在体制完善的公司里,我觉得能够学习的机会是不少的,除了公司安排的各种培训,关键是靠自己去寻找机会来学习。在这一方面,大型国企的制度完善,能够提供有力的平台。
进入职场的感悟篇九
许多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热情很高、踌躇满志、扎实肯干。可是过了三五年之后,很多人就已经暮气沉沉,失去了当初的锐气,有些人就开始混日子。这个时候,新的年轻人又已经崭露头角,于是那些人成了边缘人,日子就过得更平淡如水了,这样下去,很可能会打破自己手上的饭碗。
当一个人开始混日子,他就没有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在工作中也绝不肯再“浪费”一分力气,而是盘算着拿多少钱的薪水就出多少钱的工,没了长远的目标。这样下去,就成了一个企业中的“鸡肋”,如果遇到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或者遇到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老板,那么,离卷铺盖走人的日子就不远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职场中那些拥有强烈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混日子的人才能得到更多,机会总是愿意给予付出的人更多回报。那些混日子的人,不要再眼巴巴地羡慕别人的成就,也不要再不忿地抱怨命运不公,在你混日子的时候,想想如何才能端稳手中的饭碗吧。
今年29岁的小李在某公司工作已经7年了,就像婚姻中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如今的他,自己身上早就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和激情,在同事中常常以“橡皮人”自居。
小李的生活状态一直还比较稳定,一年的收入能有五六万,由于房子买得早,房贷的负担也不是很重。他的日子平淡如水,每个月都计算着发工资和奖金的日子,对于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单位里的业绩他已经漠不关心了。
而立之年的小李看似懂得了很多生活哲理,他常说:“人一辈子那么拼命干嘛?要那么多追求有什么用啊。工作就那么回事情,单位又不是我家开的,干到哪算哪呗,该混就混。” 单位的领导曾经督促过他,希望他能够参加一些培训,为自己充充电,更好地为单位作贡献,发挥老员工的带头作用。对此,小李总是嗤之以鼻,他现在压根就没有这个心思了。小李现在最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工作,“只要每个月的工资、奖金按时发给我就好了,别的都无所谓。我也算是老员工了,单位总不能随随便便把我开了吧。”小李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小李单位里的领导都很年轻,离退休也还远,而那些比他小的新人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小李逐渐成了被忽略的边缘人。
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小李所在的单位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原先的主要客户都集中在欧美。这时候,单位领导找到了小李,明确告诉他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和公司的经营状况,要把他辞退,3个月之内还可以给他发一半的工资作为他的生活费用。
于是,小李无奈地离开了公司,成了失业人员。
职业生涯就像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就是大家都从校园里出来进入职场的时候。其实这时候人们的差别并不大,对职场都是懵懵懂懂,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一腔热情。这时候,往往努力一些就能够崭露头角。
然后是复赛,所有没有被淘汰的人其实都算是通过了初赛,逐渐融入了职场。只不过,这个时候有的人开始懈怠,有的人却更加积极努力。人们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一阶段,要想领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经过几年的锻炼,其实大家的才能都差不多,能不能赢,关键是看有没有毅力把干劲保持下去。如果能够坚忍不拔地持续下去,而不是放松自己混日子,那么未来的决赛中你很可能拔得头筹。而那些停下来睡大觉、混日子的人,则会被落在后面,甚至淘汰,根本连参加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个进入决赛的人都是成功者。
某家医院在同一天为两个患不同病症的儿童做手术。
负责送这两个儿童做手术的护士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敬业精神,总是能偷懒就偷懒,每天盯着时间等下班。
这次,由于两个孩子的手术时间只相差十几分钟,这个护士懒得跑两趟,便把两个患儿放在同一辆手推车上,推到了手术室。
进入手术室后,这个护士也没有核对患儿的信息,就随意把两个儿童放到了两个不同的手术台上。
结果,非常不幸地,两个患儿的位置被弄反了。要实施扁桃体肥大摘除手术的患儿失去了胆囊,另一位扁桃体正常的儿童却留下了咽部残疾。
这位护士自然是丢了饭碗,吃了官司。可惜,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却留下了终身残疾。 很多人工作时间久了,就容易怠惰起来,这是人的通病。还有些人自以为成熟了、圆滑了,认为企业又不是自己开的,何必每天那么累死累活的呢?于是“聪明”地选择了混日子。 这类人错误地认为:我这样混日子也没什么损失啊,还落得舒适,何必傻乎乎地当老黄牛呢?于是,他们就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没有了当初的工作热情,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时间长了,就被埋没在职场的茫茫人海中了,很可能还会丢掉自己的饭碗。
因此,在工作中,千万不要有混日子的想法,既然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就兢兢业业把它做好。工作是老板给的,但事业是给自己做的,我们要用敬业的精神给自己打造一只金饭碗,而避免混日子打破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