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心理成长的论文(通用19篇)
随着时光的流转,总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注意事项、确定重点和抓住要点。总结范文中的思路和结构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一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论述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提出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即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诸如大学生对就业的过度焦虑和紧张,由自我认识不清而产生的孤傲与怯懦,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功利与攀比心理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使大学生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有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思考,从而能够树立切合实际、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积极进取、公平正直、勇于挑战、意志坚定等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能够辩证看待就业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这些既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养成意志坚定的心理品质,学会以积极向上的心理面对择业和就业,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并使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未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和正确的就业认知,从而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视就业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能够勇敢、坦然对待就业中所遭遇的坎坷与阻挠,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素质,激发他们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最终促进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
(一)普遍的功利与攀比心理
市场经济大潮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功利的就业心理。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才能使自己发挥特长,愿意从事既能够体现个人社会地位又有较高经济收入的工作,而对于基层单位或非公经济组织等工作“瞧不上”。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才”不如有“财”,这种功利性思想严重侵蚀了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成为未来成功就业的隐患。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比较,并且表现出不服输的心理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通常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与他人比较,表现出不服气、不愿落后,同时又想超越他人。他们经常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周围同学进行盲目攀比,使他们“复制”他人就业标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我就业标准的定位,往往容易错失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个体的素质、能力各不相同,盲目攀比会大大降低成功就业的机率。
(二)过分求稳与求全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注重稳定性,安稳的工作才是他们心中最佳选择。他们不考虑工作是否能够发挥个人才华、是否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为国家建设奉献一份力量,考虑更多的是工作是否稳定,这是保守落后就业观念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求全。他们对未来工作的环境、薪金、地点等各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又要专业对口,同时又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又希望有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又留恋北上广等大城市。这些学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过分、刻意地追求“完美”的工作,常常使自己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三)严重的焦虑与紧张心理
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后不能找到理想工作、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特长、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不能尽快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等问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过度担忧焦躁,形成焦虑的就业心理障碍[1]。对于成绩较差的大学生,这种焦虑心理尤为严重,他们因为害怕没有单位吸纳自己而感到苦恼。对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会担心自己与同事处理不好关系,从而惴惴不安,这种心理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精神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思想上感到不安等症状。对于冷门专业的、先天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则会更加在意自己能否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拥有同等公平的就业机会,担心自己受到就业歧视,担心自己日后在工作中不能完成任务,担心自己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从而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严重影响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
三、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
政府要认识到“就业难”的现实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就业氛围,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舒缓其就业心理压力。
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就业的积极性,积极体验就业优惠政策给自身带来的就业支持与关注,从而能够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如增加农村偏远地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政策的倾斜性,并适当放宽招聘条件;积极促进私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并给予资金上的补贴和税收优惠,适度减少企业为大学生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费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掘自身的意志力、责任等积极品质。政府还应专门设立“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给予大学生创业的信心与物质的鼓励。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秩序的监督,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使大学生在心理上真正体验到人人平等,从而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政府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用人单位不公平的用人条件和劳动制度等行为,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和有秩序,保障大学生就业主体性;还应设立特定的维权机构和保障部门来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合理解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纠纷。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就业监察分支部门专门监管和督促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减少招聘背后的“小动作”,减少和杜绝就业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使大学生真正体会自我社会价值的满足与积极就业的心理情绪[2]。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减缓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及社会实际开展就业指导,如结合专业培养大一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大二学生正确解读就业信息,结合社会正面积极的求职案例使大三学生掌握就业技巧,组织大四学生模拟求职现场招聘,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积极潜能,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同时,还应注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理论传授与实际案例分析结合,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求职信心。高校还应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与关心,同时注重发掘学生自身抗挫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责任感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看待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树立就业信心[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培育责任、诚信、意志力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校应开展以塑造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培养爱国热情的主题教育,使学生融入爱国氛围中,体验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三)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积极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无形中影响和引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各新闻媒体应选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个人创业典型进行报道,向大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转变大学生就业思维,树立积极的就业取向。高校内部的新闻媒体也应起到积极作用,其宣传的大学生先进就业典型案例更加能够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共鸣,触动大学生竞争向上的心理,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优秀潜力。
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发挥社会责任,如慈善机构、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公益团体,应充分贡献自身力量,从不同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从多种途径为大学生开辟就业渠道,缓解其就业心理压力。社会公益团体还可以与高校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缓解大学生因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带来的紧张心理,还可以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实训基地,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增加大学生的技能。
(四)大学生应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客观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理性分析自身的能力与职业兴趣,在择业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少走弯路。因此,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应对当前就业形势、个人的知识储备量、性格、爱好以及个人的情商等做全面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就业目标。在择业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抓住机会,树立就业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展示自我才能[4]。
大学生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扰。求职失败时要冷静,相信自己的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自我激励,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恐惧自卑的心理。当求职给自己内心造成巨大压力或感到一无是处时,可以暗示自己一步一步走,脚踏实地,最终量变会促成质变。当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接受现实,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暗示自己,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4.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二
摘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难以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根据其多样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当通过正确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5号)[1],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如何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在本文进行初步探索。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学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困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他们平时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大学生活。其中一部分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2.学习问题。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一些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变,面对专业课知识,理解较慢,或者兴趣不足,一些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并产生考试焦虑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没有中学时融洽,在大学里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同学关系中功利色彩非常突出,傲慢、自负、虚荣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十分明显。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4.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爱情”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常见而敏感的话题。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性认识的不科学,加之自我道德规范的失控,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或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伤痛。
失恋后是情绪低落,无心学业,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极端的表现是精神呈病态,纠缠对方,甚至由爱生恨,酿成悲剧。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但毕竟开设时间较晚,对该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大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群体。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的重要对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构成中,大一新生占有较大比例。许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心理困扰,还有一些新生交往能力差,一时难以融入新的集体,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
对大一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掌握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以后,其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其心理困扰问题大多能自我解决。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困扰型,我们应主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调适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疾病,应通过心理治疗解决。
3.分段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分阶段、有针对行地实施。例如:在大学一年级阶段第一学期应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产生学习疲劳。一些大学生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学习焦虑问题。一些大学生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对考试产生焦虑。我们应针对这一阶段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教会大学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逐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中应重点开展人际关系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需求,重点开展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应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1)5号文件。
[2]樊富珉,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三
瑜伽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它融合了中国太极、气功、中医、音乐、舞蹈、形体于一体,结合了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尤其在高校,瑜伽运动特别深受广大女大学生的喜爱。当前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瑜伽运动作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一种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以其健身、修心、养生、减压为目的,成为当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提倡对在校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2瑜伽运动对调节大学生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该院对参加大学体育选项课瑜伽项目的100名女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把学生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为期14周的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90min,运动强度为本人的80%左右,实验前后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经过14周的训练,无论运动组和对照组,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恐怖、偏执、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显着下降。为此,从结果表明瑜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同时运动组的心理健康因子优于对照组的健康因子,因此,瑜伽运动对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4.3瑜伽运动对培养大学生气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气质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个性特征。人的气质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具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基础,同时气质也是有可塑性的,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在人的身体形态上,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而瑜伽不但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型,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优美身姿,增强体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所以,一个人气质的培养不单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它更需要体育锻炼作为基础,在瑜伽训练过程中,形体训练潜移默化地对训练者的气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瑜伽训练也是大学生气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瑜伽训练,不但能够有效改善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心肺功能,而且能增进大学生的生理素质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瑜伽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及处理性与恋爱关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因此,瑜伽是一项很适合当代大学进行体育煅炼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林敏.清心瑜伽[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国瑜伽[eb/ol].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四
酸话梅
在通往“太阳路”的过程中,我有时心里是酸溜溜的。受委屈时,我心里就会不好受了,当朋友们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误会而跟我起了争执,批评我甚至冤枉我时,这时我的心里就会无比的委屈,就像吃了酸话梅那般酸楚。
棒棒糖
在高兴时,我的心里是喜滋滋、甜蜜蜜的。比如考试考了九十五分以上时我就会十分高兴,一蹦三尺高,笑呵呵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当然有时也会高兴得合不拢嘴。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步都是无比轻快的,甚至想马上飞回家去与爸爸妈妈分享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呢!
苦咖啡
但在很多时候我也会像中了雷霆霹雳一般跪在地上,感觉心里的苦无人能说。就说上次我怎么也意想不到,我认真复习的考试最后却只考了七十几分,那时的我可真是脑袋短路,真恨不得马上从四楼跳下去。老师批评我说:“哎呀,你怎么会退步这么多呀?”爸爸妈妈也会严厉的批评,埋怨我不好好复习。可是我昨天明明复习了好久,只不过是太马虎了而已啊,哎!
朝天椒
本女子生气时候,谁也阻止不了我的暴脾气,谁惹我,我就会以飞速跑到他的身边,给他一个拳头让他尝尝新鲜的“朝天椒”的滋味。在同学与我发生了冲突时,我会先心平气和地与他讲道理,而当我控制不住自己时,我就会化身“朝天椒”,让他感受感受我的火辣辣!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真是多变,成长的滋味也是同样精彩呀!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五
我的成长,因一支毛笔而精彩。
对于成长我没有太多的回忆,我只觉得现在就是成长,每分每秒我都在成长,破解了一道难题我觉得我在成长,背会了一首古诗我觉得我在成长,同样写好了一个字我也在成长。
在我眼中成长就是这么简单,同时它又夹杂着快乐,带给我充实。我是一名书法特长生,平时除了学习,我更多的时间则是待在书法教室,它不算很大,也没有多么豪华。但是它却很温馨,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殿堂。
或许书法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迷失很久了,毛笔也越来越稀少了,不知大家看新闻了没有,早在20xx年层大力提倡书法,书法专业也同时加入了高考行列中,这个消息对我产生了莫大的鼓舞。有人终于可以认可我们了,并且也会有更多的人会跟我们一起学习,支持我们,重拾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的王羲之,柳宗权,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则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字真是出神入化,神采奕奕。让人捉摸不透,各人有各字的特点更让人写起来头疼,但是通过老师的细心指导我们很快熟悉了其中的技巧。并大量练习,渐渐写出了趣味。
别以为写毛笔字就跟写汉字一样简单,它可没有那么容易,别忘了古代的王羲之,他可是把一砚池水都洗黑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写毛笔字刚开始要从怎样拿笔以及坐姿开始,以我的理解,拿毛笔时只需用到三个指头的力,把毛笔竖直拿起,千万别像拿铅笔那样去拿毛笔,那样的拿法是错误的,在着就是坐姿,要把背挺起来,眼要离桌面一尺的高度,不能趴在桌子上写,那样写出来的字会扭曲,这些就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内容。坐姿和拿笔正确自然写起字来不费劲。
书法的字体大致分为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写出来的毛笔字不仅要字形像,而且要写的要有神采,比如颜真卿的楷体中的字是比较厚重的,字最大的特点是横细竖粗,而且大多是圆笔,看起来比较美观而又夹杂着霸气。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柳宗权的的字是比较开放大气。他的字别以为看着简单的字就好写。其实越简单的字越难写,里面蕴含的点就越多。
书法乃是中国的国粹,文化瑰宝,做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更要发扬并继承它。练习书法有助于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还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了解,可以培养忍耐力,提高审美的能力。作为一名书法特长生,我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能加入到我们这个行列里来同我们一起学习书法,了解书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就像称音乐是旋律的艺术,摄影是光的艺术一样,书法是一种通过中国汉字的书写,表现其线条美感的艺术。我想这就是我的成长,它是我生话中的一部分,我的成长因书法而精彩!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六
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于很多的东西,我总是会去判断对的还是错的,喜欢的,还是不适合的。渐渐的,我懂得了,人生有一种东西叫成长,人生有一种选择也叫成长。
人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做,我们要选择那个能让我们成长的事情。
有个朋友说现在做淘宝,感觉遇到了瓶颈,收入是很稳定,但是下一步不知道是要再做一个行业呢,还是再开店,然后把自己的这个行业做好。有看过我以前文字的肯定知道选择。
只是今天在这里,我们从坚持的选择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让自己成长的方向来选择。
表弟在很早的时候,是做设计的,后面上班了,就觉得设计很烦。
因为他是在店面里上班,总有那么个客人拿着椅子坐在他旁边,一点一点让他修改。
最郁闷的事,改了整整一天,最后改成了早上最开始的样子。
所以表弟说,一定要换个更有技术的。后面去学了电脑维修。
他的结果,我们不用想,也不用问,在第一感觉里,我们就应该知道他的后面是什么样子的。抛弃了原本的一切积累,然后从头开始学起。等学了一半,肯定会有碰到问题的。
所以,这个也是很多人的区别,有些人选择了舒适区,有些人选择了挑战。
当然,刚开始是会不一样的。但是到后面下去,更是会有很大的区别。
我突然想到了那还是在很早的时候,那个时候,以前的她离开,我特伤心。我想着,完了完了,一辈子就这么完了。于是就想着去做服务员。在那之前,我是准厂长。
但是就是那么一时的难受,还好朋友拉着我。不然我真的是做服务员。
当然,也许去做,也会有很多的机遇,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最正确的路。
有个朋友他跟我这个差不多,但是不一样的。他是教幼儿园的。就是嫌弃工资太少。他的那些没读书的小姐妹在流水线,一个月可以四五千,但是他呢,一个月就2,3000。
到最后的结果是,朋友辞职了。也去流水线了。
也是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那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回到原来的路上已经是可能的了。所以又是只能是慢慢的考。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的路都没有错,很多的人也一直在找自己适合的。
但是很多的人,总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自己还很小的时候,总是一直在找机会。而不是等着机会来找我们。所以,很多的时候,就在这个错过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容易冲动。也是我们看得还太浅。
也是我们太着急了。
想到这个,我想到了一句印象非常深刻的话。这句话是我们群里人说的。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朋友问我一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都没想出来。
朋友的问题是,找老婆,要找漂亮的,温柔的,会照顾人的,还是要找有能力的,女强人的。我呢,是从朋友的身上帮他分析了半天,分析到最后我都晕了,到底怎么找。
但是群里人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找那个能让自己成长的。
对呀,人的人生都是在追求成长,找个可以让自己成长的不就好了嘛。
这个也就没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了。你自己成长了,外在的东西也就跟随着来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例子,其实刚开始,他们也都是很普通的。但是也是结婚之后,一下就起来了。这个不只是传统上的旺夫,旺妻。更重要的是,一起后,有动力了。
归结到一点,是选择的问题。再归结到一点,是成长与没成长的问题。
假如说,最开始的朋友能一直做他的那个行业,那么他什么都是轻车熟路的。一下就很快起来了。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利润高的行业,一般风险也是比较高的。而他稳当当的。
还有一点是,他一直让自己成长,后面要是做其他的行业也就非常的快了。
比如后面的那个幼儿园老师,假如他当初没有选择去流水线,而是想办法,让自己考上小学,考上初中的老师,或者是大学的老师,那么肯定也就不会后悔。
最主要的是他想要的那个工资,也是会非常非常的高的。
我表弟也是一样的,比如他要是继续研究他的设计,要是进4a。那么他就是帮世界500强做设计了。大家别说这个不可能,我们群里有个人曾经就是帮世界500强做设计的。
虽然现在出来自己做,但是曾经的那个名气还在的。功力肯定比那个时候更猛。
其实我们人总是要往前走的。只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安于现状。走进了温暖地带。
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不是自己成长了,而是让自己左右摇摆了。
群里有个朋友,以前是淘宝卖衣服的。后面他说要换行业,我说,那如果真的要做,一定是不能做这样子利润低的了。一定要想办法做利润高的,一定要想办法做阿里。
我说这样子也是一种成长。他说,行。虽然没把握,但是也要试一下。
后面他很厉害了。一天的利润都是按千算的。虽然很经常,一天也才出个几件。
但是很轻松了,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的。习惯了就很好了。
想到这个,我想到了我以前的老板。每年一定要增加50名员工的人。
一年可以销几千万的。他做他的轴承坚持了14年。员工一直在稳定增加。
如果让他现在换任何一个行业,他肯定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因为他的高度在那里。也肯定不需要从1个人,2个人亲自的做的。因为他一件事做到有高度,而且一直成长。
当然,他说,他一辈子是不会换了。以后他孩子愿意,继续做轴承。
我们想下,30年,50年之后,他的工厂会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呀,人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渐渐的,我们就不一样了。而这个不一样,是一个在成长,一个没成长。
成长的人一直成长,没成长的人一直在安全地带呆着。所以到最后差别很大了。
所以我们呢,一定要选择让自己成长的事情。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难点。但是渐渐的,我们会很幸福了。因为只要我们没有随便换,我们都在那个更高的平台上了。
也许我们现在比别人慢点,少点,但是只要有进步,后面也就会很好很好了。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七
摘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人格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丰富的物质福利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寻求健康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响甚广。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观,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追究。
一、积极心理学与健康人格观的基本含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2]。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健康人格观
确定健康人格的个性模式,是心理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学家曾对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
尽管这六种有关健康人格的观点对充分发挥潜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绘虽不完全一样,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把握自己的生命,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
2.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一般说来,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他们并不着意伪装自己。尽管他们能够扮演社会的角色,以适应别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角色同他们的真实自我混淆起来。
3.心理健康的人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能较快地摆脱失败和冲突的阴影,坚定地面向未来和立足于现实。不少理论家强调朝向未来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怂恿我们用未来代替现在。
4.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增加紧张是通过接触日益增多的感觉和形象的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5.心理健康的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关心他人。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败,经常保持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幸福。
6.心理健康的人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与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过分考虑他人的意愿,因此对待严重的打击、挫折显示出相对的镇静态度。
7.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妥,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大学生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3]。在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可见,具有积极情绪的大学生,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同学和老师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大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自我认知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夸大自己的缺点,则很产生自卑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便容易使大学生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产生骄傲自大情绪。骄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健康人格。
(三)积极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的积极行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采取积极行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尤其是锻炼大学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的适应能力、独断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四)积极的社会支持与健康人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所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朋友不仅能够支持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爱、关怀以及披露内心世界和宣泄的机会,而且能够使青年获得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大学生健康人格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在大学生教学中应包含如何体验社会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获取他人支持等内容的训练科目,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4]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americanpsychologist,,56(3):216-217.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八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一类独特的、拥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对口性的问题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了很多挫折,相当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现了变化。为了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整与转变,本文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作了详细的探讨,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探索,并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从而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择业。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就业心理;
自从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高校在专业设置、规模、数量等多个方面逐步增长,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随着全球经济形态的变革,大学生的就业也逐步由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自由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在这种情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择业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根据相关数字统计,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签约率不到15%,初次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这已经成为社会十分普遍的、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
最近几年,随着“艺考热”现象的出现,艺术类考生的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很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1]。所谓艺术,就是以形象来体现实际的一种社会意识心态,包含戏曲、电影、喜剧、舞蹈、音乐、雕刻、绘画、文学等多个方面[2]。
所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其受到了就业调试、就业冲突、就业准备等多个过程的影响,通常包含社会、心理与认知这三个层次的心理状态,从具体内容上而言,大学生就业心理能够分为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教育的需求与评价、对职业与专业相符的期望、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就业途径、就业信息渠道、就业价值标准、就业城市期望、工作单位性质倾向、薪水的期望、就业准备、自主就业意识、对社会的理解、自我认识等方面[3]。当然,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所体现出的就业心理状态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作了相应的探索,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特征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出了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合理建议,从而可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调节状态、提升自我,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艺术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特征研究
1.盲从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经常体现出迷茫与盲从的就业心理状态,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并不熟悉与了解,对于自身素养与才能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独立性较弱,有较强的依赖性,自身在工作实践经验、专业水平、社会阅历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无法从自身的角度对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经常与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受到打击后经常存在较多的盲从心理,没有自主的想法,外在表现就是很多艺术类大学生会选择其他同学也想去的城市,追求的。薪水也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难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思想与心理,他们通常会将个人发展、工作所在地以及薪水福利放在就业考虑的前三位。艺术类大学生比较注重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更期待高薪资的工作,而且有超过40%的艺术类大学生希望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需要吃苦的偏远地区基本没有艺术类大学生愿意去。
3.矛盾心理
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矛盾心理,包括现实与预期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负感与自卑感并存的矛盾。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薪资待遇与工作地点的要求普遍高于大学生就业的普通标准,对毕业后找到的工作有较高的向往,然而对于能够理想选择职业的信心不高,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选择满足自身期待的职业的艺术类大学生较少,从而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与自身高期望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通常为自己的专长而骄傲自负,希望在就业过程中找到一份能够彻底发挥自身潜力与才华的工作,然而在就业过程中经历了几次挫折,就可能导致一些艺术类大学生丧失信心而自卑,从而产生了自卑感与自负感并存的一种矛盾的就业心理。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1.个人因素
艺术是一门需要具备较高系数底蕴与素养水平的专业,然而当前很多艺术类大学生仅仅注重课堂文化课的掌握,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技能水平低下,一些学生经常缺课、在课堂上睡觉或者看课外书籍,甚至还存在着考试作弊的现象,一些艺术类大学生也缺乏人文艺术精神,无法获得全面的发展。
2.高等院校因素
当前,众多高等院校的扩招使得更多学生能够进入高校进行学习,促进了我国教育从“精英化”向着“大众化”的转变。然而,高校盲目的扩招却与艺术类专业资深“小众化”的特色背道而驰,很多高校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投入资金与力度较小,从而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心理状态产生了很多后果。
3.就业市场因素
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一般要投入较多,所以他们一般期许毕业后的工作拥有较高的薪水,然而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英语以及文化课水平的要求较高,而艺术类大学生在这方面就比较弱势,想要转考其他专业也比较困难。
二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的建议
(一)个人方面
1.提升个人就业能力与素养水平
在择业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知识水平具备十分关键的影响。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应当注意个人修为的培养,注意专业课与文化课同时抓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理念,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注重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积累更多人脉,在与他人激烈竞争时养成自身独具特色的风格。
2.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就业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还应当多为就业做准备,多参与社会实习,将在高等院校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对自身的就业能力与素养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爱好去从业就业,从而选择最为合适的职业,充分将自身的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来。
(二)高校方面
1.将就业心理教育纳入艺术类大学生评价体系中来
高校应当将就业心理教育应该纳入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来,从入学就应当对学生的就业观与价值观进行引导与教育,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多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开展合理的就业心理量测活动,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合理规划与选择未来的职业,通过心理指导的方式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更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能够勇于克服更重困难,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估。
2.设置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教育机构予以引导
为了方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高校应当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指导机构予以指导,特别是有特点的、分层次的对不同年级与专业的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和指导,这是一项长期的、全面性的、系统性的工作。
(三)政府方面
1.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与引导力度
为了保障艺术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就业心理,政府应当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引导与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艺术类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例如深造、安家费、高薪水等方式,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去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工作,对各招聘单位盲目需求高学历的情形予以控制,确保艺术类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参与招聘的机会,确保艺术类大学生能够规范、公平的竞争与就业。
2.加强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监管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纠纷进行控制,加强对高等院校的监督与调控,确保艺术类大学生能够享受到恰当的补偿,维护艺术类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利益,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最低薪水予以相应的规定,减少艺术类大学生人才的流失,进而构建有序、公平的就业体制。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专业独特的艺术类大学生遭遇着更多的就业困难,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作了详细的探讨,讨论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所体现出的盲从、功利与矛盾的心理特点,并从个人、高等院校与就业市场这三个层次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大学生应当不断提升个人就业能力与素养水平,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就业,高校应当将就业心理教育纳入艺术类大学生评价体系中来,开设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教育机构予以引导,政府应当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监管,从而能够逐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确保艺术类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裴春燕。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
[2]孙婷。就业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九
人们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可见孩子的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好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模仿力和可塑性,他们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的早期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
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同样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可见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和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和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亲母亲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其实都是家长教育影响的结果。
我不恨不孝的子孙,我恨他们的家长罪有应得,因为不孝的子孙一定与不孝的长辈密不可分。若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父母不孝,孩子才是逆子,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作为家长,真的不必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出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希望孩子勤劳有为,家长就不该好吃懒做;希望孩子知书达理,家长就不该野蛮粗鲁;希望孩子优秀,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
我认为,现在所有的问题学生,几乎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许多人事业有成却忽略对孩子的教育,等到了年迈的时候,才知道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人晚景惨淡。我在生活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若有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人生活无忧,晚年幸福。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
在临走之际,哆啦a梦对大雄说“你从来都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能战胜他?”
大雄为了哆啦a梦能安心的回到22世纪。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去面对一直欺负他的胖虎。“为了哆啦a梦,我是不会放弃的,我要打败你!”被打趴在地下的大雄用尽全身力气站了起来,把胖虎推倒在地,打败了胖虎。正好,刚刚好来找大雄的哆啦a梦目睹了一切。热泪盈眶的它抱住了大雄欣慰的说:“大雄,你长大了!知道靠自己怎样面对困难了。”他们紧紧相拥。
它把眼泪擦干,跟大雄到了别。坐上时光机回22世纪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像大雄一样的哆啦a梦。但梦是会醒的,总有一天醒来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会一直顺风顺水,不会一直有哆啦a梦帮你渡过难关的。
成长——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成长很艰难,要经历暴风骤雨才能破茧成蝶,才能面对阳光迎风而立。
所以,父母才会让我们做家务,自己买菜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睡觉,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老师才会让我们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维。
我非常喜欢一首歌。它的名字叫“有梦可待”这首歌里面的三句话让我映像最深,“越是痛的哭了,越是笑着成长。越是挥不动翅膀,越是想要飞翔。越是逆着风浪,越是向着光。”
成长需要独立,这首歌让我明白了只有经历了满身伤痛才会知道什么是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眼前环境怎样,我一定会勇往直前,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一
学生,是否必须与考试紧紧相连?一张张试卷,一个个红红的分数,像是主宰了我们的命运。挨骂或是一阵欣喜。的一点欢乐,是课间与要好的同学嬉戏。
也许,成长就意味着,不再单纯吧。
有时候我喜欢远离人群,静静地思考,单纯地思考,回忆过去或是幻想未来。不过有时也会突然一怔,这样,是在浪费时间吗?有时,会把一片树叶握在手心,轻轻地诉说一个约定,然后张开手掌,树叶滑落。看看四周,校园的空气里荡漾着多少个纯真的梦。
成长,就意味着开始做梦吗?
也许,成长就意味着无休止的分离和每天都在积累的不舍。
成长的味道,也许就像一株夜来香。清纯的无以复加,却选择在暗夜开放。独特的幽香可以在黑夜中,传的很远、很远。可它一旦在白天盛开,也许就丧失了本身的意义。就像成长,总是疼痛夹杂着美好,或许就是一只茧吧,总会有见到光明的一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成长,一天天完善,我的青春,一点点流逝。
于是,逝去的不再回来,睡去的不再醒来。珍惜吧!我们的身上,洋溢着成长的味道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二
曾有一个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别人给你的糖,甜过一阵就涩了,委屈时靠的`肩膀,等眼泪流完后就离开了,面前朝你伸来的手,绕过这个峭壁就没空牵你了。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炒的菜最香,自己种的果最甜,自己抹掉眼泪才是成长,自己翻过山峦才算到过天空,你就会自动,幸福需要经营,你想要的人生,只能自己给自己。”
地球在转,时间在流转,回不去的是岁月,人一天天的在成长,年龄的增长不代表是真正的成长,是心智的成熟。何为心智的成熟,是艰难苦恨的生活所磨砺而至的。在这个人山人海的世界,四处灯火阑珊,自然少不了处心积虑的人和繁琐无度的事。正是因为有这些的存在,使你在贫乏无味的生活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慢慢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有的人是在父母朋友的庇护下长大,而有的人则是在孤独漂泊中成长。
在一些流浪歌手的漫长岁月里,枯燥无味的生活,漂泊成了他们成长必经的路牌。每日每夜的流浪,使他们渐渐的懂得生活的不易,酸甜苦辣滋味百态的日子练就了他们的辉煌。许多人的成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成长带来的辛酸苦楚,极少数是因为一路的平坦。
在我的时光里,最初的那十五年,我过得无拘无束,甚是自由,就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快乐时浪荡,难过时有家人的陪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轻轻松松的过了十五年。在踏上上初中的生活起,我正式步入了成长的前缀。高中以及往后的生活里,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碰到了各种各样的繁琐的事。它们使我改变,使我比曾经的自己更加努力,更加优秀。成长带给我的并不是一路以来的坎坷,是不断变强的决心。
眼光总是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长之舟,行驶得虽然不稳,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澎湃,但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惊涛骇浪,才让我学到了不少,锻炼到了不少。通过我这成长的旅途,我才真正了解到成长有一定的烦恼,但是也有更多的快乐。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三
“梦想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会问。我认为梦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梦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梦想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是精卫填海时不懈的追求;是飞蛾扑火时至死不渝的信念。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崇高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心理医生,有些人会认为这微不足道,但这却是我唯一奋斗的目标。我觉得心理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可以为许多人解决心中的困难与疑惑,可以探索无穷无尽的奥秘。实现这个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往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需要不屈不饶,坚持不懈。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散播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开花结果。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沙漠,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使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坎坷,没关系,迎难而上,就会有收获。
有理想在的地方,梦想就是天堂!追逐梦想需要坚持。人生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漫漫人生路,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长吁短叹于事无补。只有在与困难抗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人生之花。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四
布满皱纹的老人,一提起童年,总会露出孩童般的笑容与羞涩的眼神,因为童年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
的确如此!不知道友谊需要维护的我们可以为一粒糖果而大干一场,第二天又不计前嫌地再次结为亲密朋友;不懂得欣赏“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美景,只知道那是一天中玩耍的黄金时间。只知道愁就会伤心,哭就会流泪,只知道童年里有飞不上天的纸飞机,可以骑着当马玩的树,晚归时因撒谎而挨打的滋味……这些都被历史的印象鲜活地封存在了每个人的回忆录里。
但是“时间如白驹过隙”这句写作文时用来敷衍老师的话,终于变成了现实。
当看到淘气的杰瑞又n次气得汤姆怒发冲冠(《猫和老鼠》)的时候,会呵欠连天;当梦中弥漫着雾的圣地再一次与现实中的高等学府挂上钩的时候,隐隐约约地感到我们已度过了纯真的童年。
人们常说:“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我们迷惘着我们的未来,也迷惘着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我们既不像《童年》中的阿廖沙,外公会无情地对他说:“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混饭吃去吧……”于是,他就到人间去了,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坚强、勇敢的人;也不会有像《新成长的烦恼》中马特的父母亲,一天到晚围着他们转,引导着他们,却又不干涉他们,而我们的父母只会在担心的同时,不停地唠叨、埋怨。我们必须学会靠自己。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五
成长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总要经历一些挫折,才能让人成长。正如天空并非一直是晴空当头,有时也是乌云满天,或者倾盆大雨,只有这样才能见证后面的美好。
古今中外的伟大名人人生之路尚且坎坷不平,我们这些普通人难道想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吗?
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领导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残酷的剥削制度、率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家境平困而无法买书,竟徒步走二十多里的坎坷不平的泥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暗并不明亮的油灯下苦读这辛苦借来的书。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无上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惊人的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同样的,还有着霍金等等,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国内的名人。
同样的,不仅仅是中国有着这样有着坎坷经历的名人,外国也有着不少的名人有着这种经历。
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家里贫困,从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来当做自己实验的器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因愤怒而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面对挫折,不要气馁,更加不要放弃,勇敢面对,人生当中谁又不经历风雨呢?“没有越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去的坎,伤心难过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挫折会让人沮丧,但是希望和梦想能够让人重拾内心的熊熊烈火”请相信自己,毕竟成长的途中,需要风雨相伴!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六
——题记
悄悄地,眼泪无声无息划过脸颊。又一次哭了,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落泪了。每一次的哭泣,感觉泪都在敲打自己的心灵,眼泪见证了我的成长。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泪王子?王子,是童年最美好的向往。那时候的我只知道,若可以,长大后一定要过着幸福的王子公主的生活,不为什么。只是因为每一本童话描绘王子公主时,都会运用得上“幸福”二字。还记得,有一次看到一本童话,结局写到?不幸的是,最终王子身患恶疾,丢下了公主从此与世长辞……?。看完后,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眼泪划过脸颊,打落在童话书上,在我成长过程中烙下了一个烙印。它告诉我童年时期的我曾那么纯真,为了那心中美好的结局儿落下了那宝石般的泪珠。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泪水应该是甜的。
成年、老年,我还没有品尝过其中的滋味,相信未来会用泪水谱写新的乐章……
眼泪见证我的成长,它是我逐渐坚强的见证,它不是懦弱的象征,我更愿意为它贴上“成熟”的标签。纷乱世界的不了解,喧闹人群中的孤独,眼泪是我成长的回忆录。“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面对乡愁,放弃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界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壮志未酬的范仲淹也不禁落下了那无奈的眼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面对国破家亡也不禁发出如此感叹……可见,眼泪是情感最好的诠释。别说我太不坚强,只懂得躲在角落里哭泣。若没有眼泪永远陪伴在我身边,听我低声诉说着成长的经历,命令我坚强地走下去,那我成长的历程就不至于让我如此的难忘。
眼泪,见证我的成长,为我每一次的跌倒、每一次的孤独、每一次的感动,都添上最美好的脚注。未来,我只知道:我要在每次哭泣后,擦干眼泪,勇往直前!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七
车里,弥漫着深沉而又忧郁的空气。我坐在后排低泣着,坐在前排的爸爸抽出一张纸递给我,哽咽着说:“擦擦眼泪。”这时我知道,爸爸也和我一样,一行行热泪从他的眼里,不,应该是从他的心里,流了出来。我的心先是一阵惊颤,继而是一阵冲动,我想扑在爸爸的怀里大声的哭,哭出我的悔恨,哭出我的真情,让爸爸知道那是我真实的心声。
离家的日子不知不觉已经有了三个多月,而在这每天都充满着对家的眷念,对亲人的思念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妈妈能来看我,而对爸爸,我好像不大挂念。或许,年少而无知的我,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像大人们那样,有一份独来独往的洒脱。父母一旦干涉自己的行为,便产生了逆反意识。渐渐的,在家里我开始保持沉默。吃了饭就匆匆进房躲进自己的小天地里,避免和他们交谈时心里烦乱。
有一次,因为爸爸说了我两句,我和他吵了起来,可能是我气昏了头,凶神恶煞一般,结果,在我已有的17个年轮的生命里,爸爸第一次打了我,。那一刻,我发誓我再不和他说话。以后的几个星期,只要他在客厅,我就去卧室,只要他和我说话,我就沉默或者是溜开。总之,在那段日子里,我和爸爸的感情开始发生着质的改变,变得莫名的冷漠。妈妈虽知道这一切,也只能唉声叹气。
再后来,我真的离开了家,过上了我向往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慢慢的,我感到自己的想法,就像童话里的纯真世界一样过于天真。我开始怀念,怀念在家时的妈妈的唠叨,开始怀念自以为觉得彼此之间没有感情的爸爸。一种隐隐的亲情促使我一次次通过电话向家里遥寄我的祝福,于是我知道自己还是眷念爸爸的。
今天,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我独自一人在教室里写着作业。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八
我们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苟延残喘。
成长是在失去天真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大人们看着孩子们,“等你长大之后就明白了。”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不会因为他人的命运而悲伤,“你不好好学习就去当个清洁工吧!”“下等人”。
老师能教我们许多,但是他们不能够教会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感悟,当我们学会做些简单的家务,当我们学会轻轻地往某个破旧的瓷碗里放下硬币,甚至当我们学会捡起路边的垃圾……这个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个“人”来活着的。
“很累对吗”对讨厌的人微笑,却要漠视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因为讨厌的人能给我们想要的。你喜欢这个黑暗的世界吗?绝对不会吧。
所以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带着卑微的希望活下去……也许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答应我,你不会漠视任何一个生命。
心理成长的论文篇十九
才进入高中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在眼里是那么的美好,毕竟以前这里是我梦寐以求的环境。曾经看着这所学校,幻想着以后我也可以在里面上学。曾经的我,像个小孩子,天天在幻想中渡过,知道初三的最后一个月,才幡然醒悟,知道要好好学了。
不过,本人运气好,还是考进了心仪的高中,只是有种无奈,有种淡淡的伤感,这种感觉在中考完的时候就有了。一种被迫长大的无奈,现在没有了以前的幻想,没有了那份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快乐,只剩下一声声的叹息和空白的迷茫。
“我一定要快点长大,长大了多好吖。呵呵..”以前的话语回荡在耳边,只能自嘲。是不是所有处在小孩时期的人们都会幻想着长大,而长大了的人们却伤感着小时候。
现在,每天被沉重的学习占满了大脑,没时间没空间再去想这些问题,可此时此刻,正处于放假中,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呆呆的坐在那脑袋里确实一片空白,想着以前的种种,真的只剩下了自嘲。
我们已经回不到以前了,那些属于我们快乐的事情只能作为回忆,复印在脑海中,无法删去,用这来祭奠那些逝去的时光,用这来证明我们也曾留下过青春的印记,用这来作资本看待着我们认为的“小孩子们”。
真的长大了,为自己的成长留下最后一滴泪,为了庆祝曾盼望的经历,或是为了纪念最后的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