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学院开学致辞大全(19篇)
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琐事,我们需要通过总结来梳理并提升生活效率。在写总结之前,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资料收集,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一
晚上好!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法学院开学典礼,正式欢迎463位各地精英学子成为法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今年新生来自全国所有的省区市,还有70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保加利亚、卢旺达、缅甸等11个国家的学子,真可谓五湖四海。欢迎你们!感谢冯象教授和王赢校友刚才给大家提出的忠告,感谢各位老师出席今晚的迎新活动。
明天就要开课了,今晚我想给大家讲讲你们未来几年在清华大学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中国人以前都习惯把读大学叫做“做学问”,凡是进了大学的,都是“学问人”。所谓“做学问”就是读书学习、完成学业的意思。你们进了清华校门,当然要做学问,而且要做第一流的学问,成就第一流的学业,将来开创第一流的事业。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首先成为第一流的人。古今中外,成就大学问、开创大事业的成功者,无不首先拥有第一流的人品,做第一流的人,是为人诚恳、诚实正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悲天悯人、一身正气的君子。他们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舍身取义;他们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大公无私;他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们敬老爱幼,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他们行为端庄,言谈文明,为人师表;他们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不随波逐流,不随随便便;他们吃苦耐劳,顶天立地,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以德报怨,慈悲为怀,忍辱负重,没有恶行恶言,绝不向社会释放负能量。
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终极关怀都是为了不断增强人的人性,弱化人的动物属性。人类每一天的追求、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在不断努力证明自己不是一般动物,自己与“众”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政治、法律、文化等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产生了教育、产生了大学,用以教化人们要学会文明理性生活。我们不仅要让每一个人文明起来,而且还要让政府、让国家文明、理性起来,把权力放入法律制度的笼子里边去,使其只能为善,不能为非,很多人间悲剧都是国家不文明、不理性的政策造成的,所谓“苛政猛于虎”。相比约束个体的人,约束国家和政府的野性更难,这也正是法治宪政、法律科学和法律人的庄严使命。
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第一流的人,是未来几年你们在清华的必修课。对法律人而言,做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尤其重要。因为法律人不是一般的人,对人情世故、对如何做人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以前在中国农村,村里人发生什么矛盾纠纷,一般不会打官司,而是找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评理”。这位老人当然不懂法律,他凭什么给人定纷止争,当然靠的是他心灵深处朴素的道德规范,靠的是良知良心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村民们为什么接受这位老人的裁决,也是因为他的裁决符合天理和人情。乡下人常说一句话“人人心中有杆秤”,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成文立法和法院判决有时执行不了,往往也是因为这些立法、判决不符合常识,不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范。如果法律无关公正,无关天理,这样的法律就是恶法,这是我们极力要避免的。法律人形象高大,受人尊重,就是因为就像村里那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不仅懂法律,是护法者,更重要的,他们也是“护道士”,是人性、是社会道德价值的捍卫者、践行者,是道德底线的坚守者。
反之,如果你的为人不行,做人不合格,“人学”没有学好,有才无德,有知识没智慧,不管你掌握多少法律知识,不管你精通多少法律技能,不管你多么满腹经纶,满腹诗书,多么精于辩论写作,巧于逻辑推理,善于调查取证,这一切都是枉然,终将一事无成。古今中外历史证明,得大道、有大德之人,必有大智慧,一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因此,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开始,你们就必须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质,造就健全人格,强化责任意识,作为最最重要的学业。我们的院训是“进德修业,至公至正”,首先是进德,然后才是修业;要以天下为怀,以苍生为念,践行公平正义,追求至善至美。我们的大楼叫做“明理楼”,也是要让大家先明理,再明法,只有先明理,才能真正明法。
如果现在问你,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同学会回答:学知识,学本领!的确,这里有很多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大师,有几辈子都看不完的书籍,做学问,学习知识和本领当然是你们来大学的重要目的。但这并不是你们进入大学最最重要的目的,大学给你们提供的首先不应该是知识和技能,而是“道”,你们应该首先学“道”,大学应该首先教“道”。今天,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很多,甚至根本不需要进入大学也可以很容易获取知识和技能,大学已经无法垄断知识和技能。但是你们为什么还要进大学学习,还有那么多莘莘学子参加入学考试,希望取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认为,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来深造“道”和“德”,来探索、追求真理。大学之道在于道,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这里有大道,有很多得道名师和得道高人,能够为迷茫的人群指明前进的方向,能够为失落的灵魂点亮希望之灯。大学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创造地、聚集地、传播地,而更应该是社会良心之所系,是社会的道德高地,是维护、开发人类良知的坚固阵地。大学之间的差别不是拥有知识和技能的数量多少,今天清华大学在这个方面与一般大学毫无二致,大学之间的差别在于有多少得道大师。中国古人强调传道第一,授业、解惑第二,“朝闻道,夕死可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是这个意思,都在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明德亲民、人格完善、品行良好的良民君子。
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大学太强调授业、解惑,过分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忽视了道德和文化的开释和传授。20__年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教授出版《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揭示了哈佛的办学目标如何从真正的引导性教育向迎合学生和社会需求的“用户至上主义”方向发展,严厉批评了哈佛的教育过程缺乏长远的打算和远大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学生评价、校园文化、道德教育等方面总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为工作目标”,总是设法“取悦学生”,而不是帮助他们成长,大学的失职导致学生的性格和道德不能健康发展。20__年3月26日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的演讲,提出“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这也许是对刘易斯教授担忧的回应。
如果说哈佛的教育存在重“术”而薄“道”现象的话,中国大学的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本来中国大学非常注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学术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发表的论文比以前多很多,但是大学越来越失去自己的道德坚持和真理诉求,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柱。“幼儿园向小学学习,小学向中学学习,中学向大学学习,大学向幼儿园学习”就是典型写照。“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钞票多的地方去”,与多年前“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形成巨大反差。
因此,在新学年开学伊始,我们师生在这里探讨如何学,学什么,如何教,教什么,探讨21世纪的大学之道十分必要。大学必须回归本来面目,培养有崇高理想信念、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关心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完人”,既能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仰望星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永远不会让专业知识和技巧超越人类的美德和良知的底线。读书人如果不是文明的功臣,就是文明的罪人,没有第三种可能。
今年我们第一次设立院长荣誉毕业生奖,就是力图改变过往评价“好学生”的标准过分偏重学业成绩之不足。我们评价标准有两个,学业优秀者固然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如果你的学业不一定最优秀,但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道德文章皆有成就,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也可以获得这个奖项。希望几年后你们毕业之时,能够力争获得法学院授予毕业生的这个最高荣誉。
当然,我绝对不是说学业不重要了,做学问当然重要,成就第一流的学业自然是你们清华岁月的应有之义,以你们的天资、智慧和勤奋,这些都不是难事。我只是想在此时此刻,提醒大家一定要首先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因为只有做第一流的人,才能做第一流的学问,未来才能开创第一流的事业。望你们切记!
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二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文明除了物质进步外,还有比物质进步更重要的追求,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努力通过道德养成、伦理宗教、诗琴书画、政府规制、立法司法等等只有人类才有的精神建设、灵魂塑造和制度构建,在不断证明自己不同于一般动物,努力不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动物。追求物质享受,那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本能,并不能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我们过去常说,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实今天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全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日益下降以及规则缺失、国家治理体落后之间的矛盾,是人们日益被提升、没有止境的物质欲望与环境资源能源空间极其有限和资源财富分配不合理之间的矛盾。今天中国最缺什么?我认为最缺两样东西,一是缺乏精神支柱;二是缺乏规则法治。
正因为如此,中共x届三中全会才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再追求gdp挂帅。我们必须在维护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同时,重塑民族精神,促进公平正义,建设法治中国。这是中国面临的又一重大历史转折,是未来30年、50年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和追求。同学们,这就是你们今天走出校园,要肩负的两大重任。第一,重塑践行民族精神,建构民族精神家园。第二,促进公平正义,建设法治中国。法治问题已经谈了很多,我重点谈谈民族精神的传承、重塑和践行。
今天的大学已经不能垄断知识和技能,评价大学教育成败、好坏的标准不仅仅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看你有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学是民族精神和社会灵魂的守护者,是正能量的培育地、传播地。大学培养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技术能手,更重要的是培养国之栋梁、民族脊梁,培养国家的“布道者”、民族精神的守护者和塑造者。你们在清华学习最大的不同是,在这里你们可以学到更多的“道”,明白更多的“理”,而非仅仅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你们即将开始的工作,不是打酱油、敲边鼓、跑龙套,而是履行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使命。当此重大历史转折之际,清华学子要给国民以信心、以勇气和力量,要成为民族的精神支柱,不仅带领民族致富,更重要的是致强,精神上要致强,民族精神不能跨。
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很多解读,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二是团结合作,仁爱天下。都说中国人不团结、不合作。20年前我们筹办法学院时就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要改变相互拆台的恶习,一定要相互帮助,互相补台,同爱天下,谋求双赢。其实我们本来就有四海一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成就大事业者,从来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斗,都是最善于团结人,最有感召力、亲和力、情商超群的人。
三是正己正人,敬人敬己。古人强调读书人要先正己,再正人,做正人君子;还要自尊自重,慎独、慎言、慎行,敬重他人,悲天悯人,坚守气节,坚守底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如果你暂时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什么贡献,最起码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独善其身的人,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良心良知的人。
1924年6月2日《清华周刊》发表梁启超先生谈话《清华底成败与中国底安危》,他说,“往后中国底世界,简直可说是清华底世界。将来中国弄底好,固然是清华学生底功劳,弄不好也就是清华学生底罪孽。清华与国家有极密切连带关系。”他还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清华的大门不是随便进的,也不是随便出的。能否为民众立德,为民族立志,为社会立信,为天下建法治,为万世开太平,你们的责任逃避不了。法学院的学子们,勇敢地承担起你们的国家使命和历史责任吧:重塑民族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谢谢你们!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三
法学院的开学典礼致辞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法学院开学典礼致辞,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学院让我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这于我是个难事,因为我虽然在这里念过书并正教着书,但我没有在这儿读本科,也没读博士,更不是中国法的老流氓,我无法以亲历者的感受说些几年后仍能触动你们内心的话。那我只能从观察者的角度谈谈你们应有的学习态度,供你们参考。
我先讲我们院的两位毕业生。
一位是90后本科女生。从大概率来看,成绩好的本科生女生占多,但这个女孩子不是。我记得在大二给他们上课时,她找我说,她喜欢阅读、写作和实践,但不喜欢按部就班的考试,她的考试分数都不高,在大家伙又都向高分看齐的大环境下,她很苦闷和恐慌,不知该如何前行。她同时给我两样东西,一份是她出版的小说,一份是她写的读书笔记,透过华丽的文笔,它们细致地写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对她说,不要被分数遮住你行进的方向,只要你善待才华,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前进,你可能在学业成绩上不靠前,但你在事业上会成功的。的确,她持续地保有好奇心,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毕业后创业,现在她的公司在业界颇有名气。
再说一位80后博士男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是我们院的本硕博,在读博的同时还在德国读博,毕业后顺带到另一个著名高校做了博士后。在他读研时,我教的债法,他常有问题,能看出这些问题是他反复思考和追问的结果,体现了浓浓的好奇心。他好奇不仅在书本知识,还在爱情和生活,他从生活中发现了大量的素材,并由此出发写作和发表了不少出色论文。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作支撑,在他毕业时,有不少知名法律院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可以说,有好奇心,有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让他一路走来,春暖花开。
同学们,我之所以讲这两位,不是希望你们模仿他们,去创业或学霸,而是想说,到北大法学院读书,书本和分数很重要,但不要让教科书遮蔽你的好奇心,不要让分数盖住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到这里读书,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你们也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你将因此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不是说,你来了,你就会美好和宝贵,你只有努力,通过老师和同学,通过阅读和思考,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保持和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并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你才会有更好的、更多的可能性。而我相信,在北大法学院的宽容和自由的氛围中,我们每位老师,定会加倍呵护你的好奇心,加倍重视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因为你的每次提问或质疑,也在催生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
同学们,好奇心是最宝贵的,你要善待它。也许,它就萦绕在你脑海,那就不要犹豫,抓住它,让它带你努力前行。也许,它会埋藏在你心中,那就不要迟疑,挖掘它,让它指明你前行的方向。只有这样,你自己才会变的更强大,你才会坦然面对那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那一次挂科、那一次被拒,因为你的好奇、思考、探索和勇气在提醒你,你的价值不在这一次一时。你要知道,这里曾出了个李总理,将来也会有个你!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吧,脚踏大地,眼观世间,让你的好奇心带着你!加油!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学期学习进步!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谢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仪式已经耗了很长时间了,大家都有点累。我临时决定删掉原先准备好的那些祝贺、祝福、寒暄之类的客套话,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我有幸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里从事了一段法官职业,借这个机会,我想就从这样一个跨界的的角度,谈谈我对法科生的期待。
都说法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搞清楚两件事就ok了,判决书里两个板块,一个叫“本院查明”,一个叫“本院认为”,说白了就是事实审查加法律适用。但这两门功课其实都不简单。我在法院干的时候,很多时间不是在运用我堂堂教授的学问去解决法律适用,而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像个侦探似的去查明真相,弄得我时常仰天长叹:俺这哪里是在判案,分明就是在破案!
就拿这事儿来说,法官就得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非常复杂是吧?有人甚至还主张,实在查不清了就上手段,在民事诉讼中动用测谎仪……脑洞大开有木有?所以呀亲爱的同学们,法律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作为一个法科学生,你们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去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当然,光会推理,是当不好一个法官的。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你还得拥有系统、全面、优秀的专业知识。回到这个案子,如果用完上面那些手段,案情仍然扑朔迷离,那其他方法就得登场,比如运用证据规则,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接近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应该负举证责任?有人说,原告不能仅依据银行的转账凭证就提起诉讼,他至少还得说清楚这钱是怎么转到被告账上去的吧?所以一旦被告说了no,原告就得继续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
可也有人说,是你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那被告不能光讲故事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才是。待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之后,原告再来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你看,这原本分明是个民法合同法上的纠纷,可是这时候需要你调动的,却是诉讼法上的脑筋。
所以,同学们,念法律一定要全面,知识要系统,专业要扎实,不能光练实体不讲程序,也不能光说理论不联系实际,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种营养都要吸取。例如具体到上课这件事儿,万不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然并卵你就翘课打瞌睡。须知,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那些在你现在看来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的玩意儿,在你需要构筑的知识体系里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还说案子。我们现在姑且采纳第二种意见,把举证责任按到被告头上,但是有人提出来了,这可能不公道。假如这个张三真是个坏蛋,他明明是转账还人家李四的钱,现在又胡说是他出借给人家。那李四岂不是冤死了?可是如果你这么去假设,同样的不公平也会发生,因为,如果李四是个坏人呢?诸位,讨论到这一步工夫已经在诗外了。
你看,法学其实就是人学,这也正是我们法律人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法学的动因之一,是法学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跟你说,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地选择了法学、选择了这个法学院,一旦走进了这扇门,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和投入,因为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分所在。更何况,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讲求公平正义、人情练达的艺术,法学实在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寻味和追求。
最后,也是我今天最想讲的,其实不是法学本身,而是一个专业之外的话题。既然已经说到了人与人的关系,那我感兴趣的就是,法律人应该如何相处。我刚才一直在讲“法律人”,在座的各位,将来出去肯定不会都去做了法官或者法律学者,你们可能是检察官、可能是律师、可能是企业的法务,甚至有可能去从事了其他的职业。但是,只要你有过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大家就都属于法律共同体,就都是法律人。
我来之前特意去网上问了问“度娘”,关于法律共同体的词条是这么写的:这一群体由于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方法、思维习惯以及职业利益,从而使得群体成员在思想上结合起来,形成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术,通过共同的法律话语(进而形成法律文化)使他们彼此间得以沟通,通过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成员间在职业伦理准则上达成共识,尽管由于个体成员在人格、价值观方面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法律事业的认同、参与、投入,这一群体成员终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连带而形成法律事业共同体。
我必须向这位撰写者致敬,他写得确实太精辟了,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法律人,最理想的共同体。但是在我自己的体会里,法律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并不这么和睦,我们熟悉的情境是,学者看不起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不懂理论,只会胡来,课堂上拿某个判例或者某个司法解释开涮,常常是教授们的拿手好戏;反过来,法官检察官们也不大看得上学者,觉得你们只尚空谈,根本不解决现实问题。总之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彼此之间有形无形地壁垒分明;更可怕的是有意无意地还要刻意保持彼此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我不否认,作为法律人共同体,我们彼此的关系里除了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一致之外,当然也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甚至激烈对抗。但肯定不是像这哥们希望的这样在情感和阵营上的划清界限。这段时间连续出了一些事情,令我反复苦恼于一个疑惑:如果我们法律人尚且要这样无视规矩互相倾轧,怎么指望这个社会走向法治?就拿对待裁判的态度来说吧,案件一定有输有赢,理性地看,这是规则使然,如果我们愿意把纷争交给法院裁判,背后的机理就是对法庭的尊重,就是对于法官作出的绝对不可能只会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的接收。败诉者之所以败诉是输给了规则,不是输给了法官。不幸的是,我经常遇到的抱怨是,当事人包括法律人常常会认为,是法官太“黑”!
这很要命。我不否认我们的司法制度需要改革,我也不否认法律人当中肯定是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但是如果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将个别的污点涂抹到全体甚至形成对这个群体的基本判断以至于要同仇敌忾,这个社会肯定出了毛病。在网上的段子体写作里,我们陆续看到过同学谢室友不杀之恩,医生谢患者不杀之恩,法官谢当事人不杀之恩,律师谢对方不杀之恩,就连交个朋友,还得谢前任不杀之恩!这样的世态人情即使极端,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宜深入探讨这样的课题,我今天只发感慨。
“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原本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体内能够率先实践这个梦想。一个戾气横生的社会,谁都不会过得舒坦。法律人有义务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从法律共同体开始,为社会提供引领。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共勉,为了我心中的法律人目标,为了法律共同体的真正达成,为了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四
“法律从来都不是机械的条文,别让你的技巧超越你的美德。”
离开了学校,你们要学会独立,独立工作,独立生活。未来的人生,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法律人身份,要尊重、信仰法律,明法而笃行;同时也要谨记,法律从来都不是机械的条文,谚语有云:“别让你们的技巧超越你们的美德”。在社会大舞台上,你们要德法兼修,不断锤炼,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五
1975年12月,我十一岁,小学四年级。老师忽然带领我们“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小平,说他“翻案不得人心”。小学生,连左右都不太明白,知道什么“右倾”和“左倾”?“案件”是什么东西?他为什么要翻案?我们只明白一条,他不是好人,不得人心。一天放学回家,忽见住房的墙上,刷上醒目的标语:“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进行到底”。我当时想,这底有多深?象旁边的河沟那么深,还是象水井那么深?想了一分钟,想不明白,我就去玩了。不到一年,毛主席去世。再过半年多,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任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并开始了教育改革,而我们曾经批判他,真是吓死宝宝了。原来这“底”只有一年半深,而且,他很得人心。
我对小平同志,有一点极为佩服。x期间三起三落,曾经下放到江西工厂劳动。他经常散步,锻炼身体,静待世变。等到复出的时候,他73岁,神采奕奕,红光满面,而毛主席此时已年老体衰,说话都困难。如果他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可以领导中国改革三十年。这说的是大人物。
下面说我这个小人物。1984年,我在县城的机关工作。因为年轻,不明世事,很快就让一位领导不高兴。现在想来,他其实也没大毛病,只不过染有小官僚的恶习。阿谀奉承,拍上压下……得罪领导,是官场大忌,他不让我入党。在机关工作,不能入党,意味着不能进步。有一次,我和他单独谈话,问他凭什么?他说了一些官话,我年轻气盛,说了一句大话:“是金子总要闪光的!”
大话说出去了,但有什么用呢?领导不久采取行动了。县里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叫“党的组织史办公室”,编写我县党的组织发展史。理由冠冕堂皇:“这项工作很重要,是组织对你的考验和锻炼。”实际上就是流放。组织史办公室,没什么事做,同事们上班就喝茶和下棋,那时我才24岁,前景暗淡。有一天,偶然听说国家有一个律师资格考试,没学过法律的人,也可以考。我觉得机会来了。找几本复习资料,别人喝茶我看书,复习三个月,考取律师资格,后来又考上北大研究生。我们组织史办公室在年终工作总结中,特地写了一条:去年,我办还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人才。
我回家乡,合肥著名的刑辩律师请饭。席间闲谈,发现我俩原来是同一年参加律师考试。他自豪地说,那年他考了第一名,我笑着说,第二名在此。而我的那位领导,现在应该还在监狱里。
大家即将踏上事业的征途,临别之际,告诉大家个人的第一个人生经验:人生总有失意的时候。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失意时,你要耐得住寂寞。不放弃,不懈怠,寻找你的机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二、得意时,要经得住浮华
我考大学时,因为护士笔误,将身高填错了,身高1.67米写成1.47米,我只好读了物理专科,巢湖师专。地方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发展空间总是受限的。同学里发展最好的,做到了我们合肥市某区一把手。同学聚会时,他总是众星捧月,指点江山,意气凌云,不知收敛。前年,他跳楼自杀了,传闻涉及经济问题。我还有一位最好的同学,官场上春风得意。三十出头,做了副县长,后来做了更大的官。他是个重旧情的人,对我很好。我回乡他时常张罗一桌饭。他好客善饮,风趣幽默。酒过三巡,妙语连珠,满桌生风。有几次,他找我拚酒。结局总是这样:他问,你服不服?我说:我服,我服。他笑眯眯地放过我,去征服别人去了。
我们家乡的习俗是,请客一定要让他喝好。x大前,官场风气不正,酒风盛行,他大约难以免俗。前几年去世了,刚满五十,肝癌。直到如今,我常常忆起他,我在蓟门桥还请过他。他的英容笑貌,宛在眼前。每每想起他,我就想到鲁迅的诗:“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我博士同学中,两位做了大官,一位正部,一位副部,如今也都进去了。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可能一时失去准星,陷入整体无意识。纳粹的德国,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无不如此。当社会整体混沌时,多数人随波逐流,主动地迎合或消及地被挟持,一时间泥沙俱下。此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畏浮云遮望眼。人在得意时,总有人阿谀奉承你,精神贿赂你。开始,你可能有所警觉,时间一久,习以为常,忘乎所以,以为自已才华盖世,可以左右乾坤。其实,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只是微尘。暴风雨会在不经意间,忽然降临。
我的一位研究生,今年毕业去了某国家机关,他就坐在你们中间。几天前,同学们请我吃饭——“谢师宴”。我送了他一饼茶,一本书。书上面题了一行字:“常在海边走,就是不湿鞋。”我也将这句话,送给所有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同学。白居易有首诗,题目叫做“轻肥”,专门描写官场得意之人: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我的人生第二个经验是:人在得意时,要经得住浮华。
三、保持你的赤子之心
大家年青,虽然身上不免落上世俗的尘埃,但总体上心地纯洁,单纯善良,有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和抱负。但慢慢地,一些学生就世俗化了,放弃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可怕是的,最后将追逐权力和财富,作为生活的目的。
我在烟台大学做过一届班主任。三年前,他们将我拉到班里的微信群里,后来我退出来了。因为个别当官的同学,眼界狭窄,俗不可耐。北京的同学劝我说:“老师,你别和他们生气。地域所限,没有办法。”
我倒不认为,身处地方,就一定眼界狭窄。但身处官场,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职业麻木,这就需要警惕了。几天前我在微博上放了篇小文章“法官为什么心狠”,文中说道:
我想到了以下原因。公检法人员,大多来自升斗小民之家。入职之初,仍然记忆着普通人民失败和困苦,弱小和无奈,努力和希望……点点滴滴,仍在心头。但入职时间越长,他们与普通人民交住渐少,检法人员相互交往日多,互相发酵和激励。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卷宗里一张张冷冰冰的证据,一条条干枯的法律。天长日久,他们变了。他们更相信惩罚和报复。他们相信,刑罚会保护秩序,会保护更大的社会利益。他们忘记了,刑罚同样会破坏社会秩序。刑罚导致家庭破碎,子女失教,夫妻离异,父母失侍……在他们心目中,这些无足轻重,这都是罪有应得。他们忘记了,天生犯罪人其实很少,大多数犯罪都有社会原因。他们见多了,他们麻木了,他们听不见了。
同学们,你们来自于人民,希望你们将来即使深居九重,富可敌国,永怀赤子之心,不要忘记普通人民的挣扎与辛酸,不要放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关于法学院校开学典礼的致辞很容易写,大家动笔写写吧。非常荣幸能够站在开学典礼讲台上发言的我们,都应该认真准备一份法学院校开学典礼致辞。因为开学典礼的到来,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法学院校开学典礼致辞,希望你喜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再次迈进了_中学的大门,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学习殿堂,我们倍感兴奋。今天,我有幸代表全体学生在这儿讲话,心情更是激动不已。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辛勤耕耘,谆谆教诲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轻风锁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转眼间,精彩的20_年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是又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新学期。
今天的讲话,我想对全校各年级的同学们送去良好的祝愿和建议。
七年级的同学们,也许,昨天你还是一个稚嫩的小学生,可是,今天你已步入中学的大门一学期了,我相信,在未来两年多的日子里,你们在_中学挥洒的时光,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说,你们是学校最为新鲜的血液。但是,能否让学校因你们而澎湃,因你们而沸腾,因你们而更加蓬勃向上,全在于每天、每月、每年的一步、一步我想只有走好每一步,才更有信心和能力去迈出下一步。
八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已跨进了八年级的大门。有人说,八年级是容易使人沉沦的一年,是免疫能力最容易衰退的一年,同学们,面临这个学年,将何去何从呢?我认为首先要战胜自己,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投身于学习之中,抢抓这个可以逆转人生命运,走向辉煌的时机,下定决心利用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实现自我的超越,人生这样的机会或许只有一次,相信吧,拼搏能改变命运,奋斗可以拯救未来!
时间过桥,桥下流走的是岁月,桥上捞起的是学识。九年级的同学们,还记得两年前,你们还是学校里最天真的小弟弟、小妹妹,现在你们已经成为学校稳重的大哥哥、大姐姐了。是啊!你们九年级了。作为九年级的同学,初中的旅途你们已走过了六分之五。回首走过的那些日子,不得不感叹岁月如梭,在_中学的点点滴滴,也许都将会成为你们记忆中难以抹灭的记忆。九年级,既意味着初中学习的终点,又代表了初中最后一搏的起点。一届届九年级的学长为我们学校书写了辉煌,奋斗的火炬早已交接在你们手上,来吧,牢牢的握紧它,高高的举起它,用燃烧的激情去点燃它。衷心祝愿所有九年级的同学在最后的四个月里,共同奋斗,一起拼搏,得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能自豪地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对得起含莘茹苦的父母。
同学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苦寒来。”只有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才会有成功的收获。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我们一定会给学校,给老师,给家长,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代表全体同学在这里讲话,首先,让我们向刚刚迈入_中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经历了中考的磨练之后义无返顾地选择了_中学。选择_中学,对于你们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更大的挑战。希望你们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_中学这片沃土上,放飞新的梦想,踏上新的征程。
高一的新同学们,你们像当初的我们,怀着相同的梦想,带着不同的期盼,踌躇满志的跨入了这所校园。补课期间,校园里你们让我们看到了那英姿飒爽的军容军姿,课堂上听到了那冲破云霄的呐喊声,礼堂里更欣赏到了你们多才多艺的会演节目。高一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用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并且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在父母的鼓励和老师的指导下,来面对新的生活。
而高二的同学们,你们已走过一年的风风雨雨,相信你们的心已倍加坚强。高二如同百米赛跑的中途跑,是养精蓄锐厚积勃发的时刻。面对着文理分科和分班,你们的目标将会更加明确,你们的方向将会更加明朗,无论是政史地还是理化生,认真对待每一科,它们都会在将来的日子里,让你们受益无穷。同时仔细看看周围陌生的同学,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吧,记住他们将是与你们奋战两年,走进高考考场的战友们。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在刚刚过去的高中的最后一个夏天里,度过了一段非常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我仿佛听到了高考拉响的警报声,看到了录取通知书正在临摹的草稿,作为高三准毕业生我们,看着教室内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在每天的减少,我想起汪国真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明白,勤奋、拼搏,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或许前面是重重叠叠的书山,但我们一定能跨越书山;或许前面是浩翰汹涌的题海,但我们一定能征服题海。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必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肩负着父母的希望,更满载着自己的理想,与老师朝夕相处,与同学们并肩战斗,我们不在迷茫,不在彷徨,信心百倍的去迎接明年六月的辉煌吧。同学们,高三了,还等什么呢?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新的开始,你们准备好了吗?”
那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双手,为迎接高一的憧憬,高二的拼博,高三的冲刺更为_中学和自己的明天,鼓掌加油吧。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春潮涌动,诞生希望。在这生机勃发、万物竞生的时节,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这个新的学期里,我们将踏着春天的脚步,带着新的希望,向新的目标迈进。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发扬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强化自我文明礼仪常规,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教堂为学堂,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
同学们,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新学期开始之机,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几五点希望:
第一,树立一个信心:我行我能。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自己能。感动中国人物钢琴王子刘伟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活着就值得庆祝。2011年1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刘伟用脚趾弹出的《梁祝》,震撼了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因为这是生命的赞歌。同学们,你也许有成长的烦恼,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与刘伟相比,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与刘伟相比,我们只要想做,并且努力地去做,又有什么事情实现不了呢?希望同学们,相信自己,我能成功!鼓励自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 一定成功。
第三,树立一种学风:勤奋认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美丽的图画,需要一笔一笔去勾勒。清晨不起早,误一天之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勤劳一日可得一日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认真就是全神贯注,认真就是一丝不苟,认真就是全身心投入,认真就是不敷衍,不投机,不时冷时热,不浅尝辄止。常言道,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第四,形成一个品质:文明卫生。学校制订了文明礼仪常规,目的是通过学校教育,把大家培养成绅士淑女,提升国民素质。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人应该是文明人。但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将不要乱丢乱扔垃圾,注意公共秩序的标语牌用中文书写。因为不注意公共秩序,卫生文明习惯差已成为中国人的标签。这是大陆中国人的耻辱,重塑中国人的文明形象迫在眉睫,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非常重要。一个看到垃圾,视而不见的人,不是他眼中容得下垃圾,而是他的心容得下垃圾,这个人在学习、工作上也一定是一个将将就就,得过且过的人,他一定不会追求完美。一个出口成脏的人,并不是口脏,而是心灵肮脏。因为,言为心声,表里如一。常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要健康请讲究卫生,要平安请谨言慎行。请同学们要管住自己的口,不要污言秽语,出口骂人,恶语伤人,谎言骗人。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动手打人,以强凌弱,聚众斗殴。管住自己的心,要经得起各种不良诱惑,平心静气,一心一意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诚于心而行于外,希望同学们,在校当好学生,在 家当好孩子,在社会当好公民。
五,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习惯是经久不衰的兴趣。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不断增值,你的人生就会不断地享受它的利息。
同学们,家庭与学校给予你们的教育,是为你们未来人生打好基础的,都是为了增强你们将来的生存、生活、工作的能力,你们要自觉自愿地接受,不是学校强加于你们的额外负担,也不是老师强迫你们做的多余的事情。如果你们自觉自愿,从心里接受,积极主动地接纳,那么,你会感受到课堂是那么生动有趣,打扫卫生是那样有意义,体育锻炼的感觉真好,校园生活是那样充实、快乐。有了这种心态,你任何时候都会感到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从而成为一个非常阳光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人生如春光无限的美景,但它却不允许留恋忘返,因为更美的风景还在前方,她正期待着我们一路前行 。
借此机会,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满载着假期喜悦的收获,我们共同迎来了新的学年,校园操场披上了鲜艳的新装,欢迎师生回到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新学期,一年级某_位新同学加入到我们这个温馨的大家庭,现在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同学!请从现在起,为新同学树立榜样!
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收获的季节,付出才会有收获啊!电影《中国合伙人》大家看过吗?新东方老总俞敏洪上了大学之后,宿舍里的四个人每人一个水瓶,打热水很远,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一开始,每人各打各的水,俞敏洪想:打一瓶水也是打,干嘛不一下打四瓶水呢?于是,他就每天打四瓶水,同学们一开始很感谢他,时间长了,他偶尔没按时打水,其他同学会很有意见,他也不在乎,就这样,他为同学们打了四年的水。俞敏洪的事业其实是从一个小小的英语培训班做起的,因为市场的需求,因经营的对路,发展迅速壮大,此时他需要高层次的合伙人,他到美国求助于昔日的同学,希望他们成为他的合伙人,然而他的同学在美国已经发展的很好,经慎重考虑,终于答应了,理由竟是:不是因为你的公司多么的有钱,不是因为你的公司有多么好的前景,是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你给我们打过四年的水,所以我认定,有你俞敏洪吃的,决不会饿着我们!
再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在北师大学习一个月,着名教授钱志亮在课中讲到他的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12年坚持擦黑板的故事,擦黑板擦出他的责任,擦出他的人缘,擦出他的能力,擦黑板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
例如认真做好值日生,每个同学都有做值日生的机会,怎样才能认真做呢?
认真捡起身边的一片小碎纸或杂物扔进垃圾桶。
认真完成写字,按时完成作业……
认真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当我们愿意付出,坚持付出,真情付出时,我们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新学期迎来三大校园文化节:九月体育节,十月科技节,十二月艺术节,每个文化节都是师生共享的文化盛宴,新学期向大家征集文化节创意策划方案,只要你有想法,请一定要告诉体育郝老师,科学王琳老师,音乐李涛老师,我们一起策划,一起组织,一起过属于我们大唐实验你小学全体师生专享的文化节!
新学期,愿全体师生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快乐地踏上智慧人生的旅程,开启新学年的征程!
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寂静了一个月的校园在我们的欢歌笑语中变得热闹非凡。我是一年级的学生代表,在升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里,我感受着老师们的关心,感受着同学们的友爱,我在爱中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
新的学期,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你们看,教室里,人人精神抖擞,聚精会神;操场上,个个生龙活虎,欢呼雀跃。我们像春天的小草,破土而出,努力生长,我们像春天的小鹰,丰满羽翼,展翅欲飞。老师,相信我们吧,我们会迎接挑战,认真读书,努力学习。老师,放心我们吧,我们会自立自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春风,让我悄悄告诉你,我真的长大一岁了,春雨,让我细细告诉你,我真的长大一岁了。我会在春天,把自己梦的种子种在校园里,等待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七
亲爱的201x级新同学,还有老同学,老师们:
晚上好!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法学院开学典礼,正式欢迎463位各地精英学子成为法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今年新生来自全国所有的省区市,还有70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保加利亚、卢旺达、缅甸等11个国家的学子,真可谓五湖四海。欢迎你们!感谢冯象教授和王赢校友刚才给大家提出的忠告,感谢各位老师出席今晚的迎新活动。
明天就要开课了,今晚我想给大家讲讲你们未来几年在清华大学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中国人以前都习惯把读大学叫做“做学问”,凡是进了大学的,都是“学问人”。所谓“做学问”就是读书学习、完成学业的意思。你们进了清华校门,当然要做学问,而且要做第一流的学问,成就第一流的学业,将来开创第一流的事业。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首先成为第一流的人。古今中外,成就大学问、开创大事业的成功者,无不首先拥有第一流的人品,做第一流的人,是为人诚恳、诚实正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悲天悯人、一身正气的君子。他们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舍身取义;他们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大公无私;他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们敬老爱幼,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他们行为端庄,言谈文明,为人师表;他们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不随波逐流,不随随便便;他们吃苦耐劳,顶天立地,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以德报怨,慈悲为怀,忍辱负重,没有恶行恶言,绝不向社会释放负能量。
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终极关怀都是为了不断增强人的人性,弱化人的动物属性。人类每一天的追求、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在不断努力证明自己不是一般动物,自己与“众”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政治、法律、文化等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产生了教育、产生了大学,用以教化人们要学会文明理性生活。我们不仅要让每一个人文明起来,而且还要让政府、让国家文明、理性起来,把权力放入法律制度的笼子里边去,使其只能为善,不能为非,很多人间悲剧都是国家不文明、不理性的政策造成的,所谓“苛政猛于虎”。相比约束个体的人,约束国家和政府的野性更难,这也正是法治宪政、法律科学和法律人的庄严使命。
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第一流的人,是未来几年你们在清华的必修课。对法律人而言,做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尤其重要。因为法律人不是一般的人,对人情世故、对如何做人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以前在中国农村,村里人发生什么矛盾纠纷,一般不会打官司,而是找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评理”。这位老人当然不懂法律,他凭什么给人定纷止争,当然靠的是他心灵深处朴素的道德规范,靠的是良知良心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村民们为什么接受这位老人的裁决,也是因为他的裁决符合天理和人情。乡下人常说一句话“人人心中有杆秤”,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成文立法和法院判决有时执行不了,往往也是因为这些立法、判决不符合常识,不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范。如果法律无关公正,无关天理,这样的法律就是恶法,这是我们极力要避免的。法律人形象高大,受人尊重,就是因为就像村里那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不仅懂法律,是护法者,更重要的,他们也是“护道士”,是人性、是社会道德价值的捍卫者、践行者,是道德底线的坚守者。
反之,如果你的为人不行,做人不合格,“人学”没有学好,有才无德,有知识没智慧,不管你掌握多少法律知识,不管你精通多少法律技能,不管你多么满腹经纶,满腹诗书,多么精于辩论写作,巧于逻辑推理,善于调查取证,这一切都是枉然,终将一事无成。古今中外历史证明,得大道、有大德之人,必有大智慧,一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因此,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开始,你们就必须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质,造就健全人格,强化责任意识,作为最最重要的学业。我们的院训是“进德修业,至公至正”,首先是进德,然后才是修业;要以天下为怀,以苍生为念,践行公平正义,追求至善至美。我们的大楼叫做“明理楼”,也是要让大家先明理,再明法,只有先明理,才能真正明法。
如果现在问你,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同学会回答:学知识,学本领!的确,这里有很多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大师,有几辈子都看不完的书籍,做学问,学习知识和本领当然是你们来大学的重要目的。但这并不是你们进入大学最最重要的目的,大学给你们提供的首先不应该是知识和技能,而是“道”,你们应该首先学“道”,大学应该首先教“道”。今天,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很多,甚至根本不需要进入大学也可以很容易获取知识和技能,大学已经无法垄断知识和技能。但是你们为什么还要进大学学习,还有那么多莘莘学子参加入学考试,希望取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认为,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来深造“道”和“德”,来探索、追求真理。大学之道在于道,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这里有大道,有很多得道名师和得道高人,能够为迷茫的人群指明前进的方向,能够为失落的灵魂点亮希望之灯。大学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创造地、聚集地、传播地,而更应该是社会良心之所系,是社会的道德高地,是维护、开发人类良知的坚固阵地。大学之间的差别不是拥有知识和技能的数量多少,今天清华大学在这个方面与一般大学毫无二致,大学之间的差别在于有多少得道大师。中国古人强调传道第一,授业、解惑第二,“朝闻道,夕死可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是这个意思,都在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明德亲民、人格完善、品行良好的良民君子。
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大学太强调授业、解惑,过分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忽视了道德和文化的开释和传授。2019年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教授出版《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揭示了哈佛的办学目标如何从真正的引导性教育向迎合学生和社会需求的“用户至上主义”方向发展,严厉批评了哈佛的教育过程缺乏长远的打算和远大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学生评价、校园文化、道德教育等方面总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为工作目标”,总是设法“取悦学生”,而不是帮助他们成长,大学的失职导致学生的性格和道德不能健康发展。2019年3月26日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的演讲,提出“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这也许是对刘易斯教授担忧的回应。
如果说哈佛的教育存在重“术”而薄“道”现象的话,中国大学的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本来中国大学非常注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学术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发表的论文比以前多很多,但是大学越来越失去自己的道德坚持和真理诉求,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柱。“幼儿园向小学学习,小学向中学学习,中学向大学学习,大学向幼儿园学习”就是典型写照。“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钞票多的地方去”,与多年前“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形成巨大反差。
因此,在新学年开学伊始,我们师生在这里探讨如何学,学什么,如何教,教什么,探讨21世纪的大学之道十分必要。大学必须回归本来面目,培养有崇高理想信念、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关心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完人”,既能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仰望星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永远不会让专业知识和技巧超越人类的美德和良知的底线。读书人如果不是文明的功臣,就是文明的罪人,没有第三种可能。
今年我们第一次设立院长荣誉毕业生奖,就是力图改变过往评价“好学生”的标准过分偏重学业成绩之不足。我们评价标准有两个,学业优秀者固然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如果你的学业不一定最优秀,但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道德文章皆有成就,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也可以获得这个奖项。希望几年后你们毕业之时,能够力争获得法学院授予毕业生的这个最高荣誉。
当然,我绝对不是说学业不重要了,做学问当然重要,成就第一流的学业自然是你们清华岁月的应有之义,以你们的天资、智慧和勤奋,这些都不是难事。我只是想在此时此刻,提醒大家一定要首先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因为只有做第一流的人,才能做第一流的学问,未来才能开创第一流的事业。望你们切记!
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八
——葛云松在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的致辞
亲爱的亲友团成员,特别是爸爸、妈妈们,祝贺你们的孩子毕业了!我想,也许你们不会有异议的是,你们身边的孩子,是你们一生最大的成就。特别是今天。
尊敬的嘉宾和校友代表,也祝贺你们。因为有一批和你们当年一样优秀,甚至可能更加优秀的北大学子,马上要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一起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当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们也会来抢你们的饭碗、逼你们退休„„正如你们当年一样!
还有尊敬的法学院的同事们,也祝贺我们自己。今天,我们的产品光荣下线了。所以,对我们来说,今天也是一个秋收的盛典。当然,这可能也是一个戒慎恐惧的日子,因为我们的产品要进入流通了,如果产品有缺陷,类推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1条,我们是要承担产品责任的。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的远期目标是研究德国人是否更倾向于服从权威、并且因此而导致他们轻易地顺从了纳粹政权屠杀犹太人的命令。为此,他准备先在美国做实验,将来再去德国。
被招募的志愿者被告知:这是一个教学实验,目的是测试“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果”,你们扮演的是教师;如果坐在隔壁房间的学生答错了你们测试的题目,作为惩罚,你们应当按一下机器上的按钮,对其进行电击,而每次电击的电压都要升高,从45伏一直升高到450伏。在实验中,假扮的学生故意答错问题,并在受到电击后,发出了越来越凄厉的惨叫和哀求。实验发现,尽管教师们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担忧,但是在工作人员告知其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并且指令其继续测试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了继续测试并继续施加电击惩罚,直到450伏。只有少数人中途拒绝接受指令而退出实验。
得出实验结论后,米尔格拉姆不无感伤地说:“我不认为还有必要去德国进行实验了。”的确,此后在美国以及很多其他国家的类似实验都表明,当存在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人士或者制度,特别是,当它声称要追求一个高尚的目的时,大多数人会轻易地听从它所发出的不合理的、残酷的甚至邪恶的命令。而人类的历史,包括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印证了实验结论。
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通过观察纳粹暴行的实施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平庸的恶”。她认为,很多时候,邪恶只是一种很肤浅的、平庸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拒绝思考”的状态。一个人,可能将自己同化于一个体制、一个权威,服从它的命令与安排,成为它顺从的执行者,而不再思考这个体制所可能带来的不道德。即便有良心的不安,也将过错推给这个体制,而不认为自己应当负担任何的道德责任。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要警惕人性中的幽暗。你可能从未有意地放弃你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当你的社会角色处于服从者的地位的时候,这种角色可能会悄悄地瓦解你曾经的信念,甚至将你变成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冷漠甚至残酷的人。你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挣脱这可怕的无形之手。而这个努力的起点,用阿伦特的话来说,就是思考。
亲爱的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思考,永远不要丧失思考的能力。
法学的训练,应当是一种思考的训练。你们学习了很多复杂的专业知识,比如犯罪构成理论,物权行为,还有对赌协议。但是,这些知识是为了武装你们,而不是束缚你们;是你们继续思考的起点,而不是让你们停留在那里。
你们要思考,为什么法律会成为这样,它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法律是否可以或应当是其他样子。我们知道,正当的目的,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达成,于是,我们理解了公法上的比例原则。我们学习过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学习过拉德布鲁赫、富勒和哈特的学说,也学习过刑法上的共同犯罪理论,所以我们知道,在道德上,甚至在法律上,所谓“履行职责”、“执行命令”甚至“执行法律”不能简单地成为免责的理由。我们要忠实于法律的目的与价值来解释法律,也知道法律本身,包括法律价值本身,同样是反思、批评的对象。
所有这些,都需要独立、谨慎、理性的思考。而法律人的这种思考的训练,这种思考的能力,是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
可是,当你走出校园,进入法院、检察院,进入政府,进入律所、银行、企业、跨国公司,你只是或大或小的社会机器中最新的零件,也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当然,你会成长,但是仍然不能摆脱这种宿命。即使你变成更加重要,也仍然只是一个零件而已。在学校,你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获得高分。可是,走出校园后,你的观点必须要服从领导、服从机构,甚至,你连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唯一的任务就是执行。
毫无疑问,对权威的服从是一个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得以运转的的必要条件。但是,仍然请你记住,不要忘记思考。请你记住,不要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够让你努力去辨别是非,让你知道羞耻,让你和各种声称的真理保持距离,让你不会简单地服从。思考,还可以让你迸发出力量。
当然,阿伦特的理论,不应当成为对普通人进行道德绑架的工具。社会充斥着各种问题,我们无法成为事事“较真”的刺猬。也没有人有资格要求我们成为英雄、烈士。我们只是普通人,都需要一份工作来赚取收入、获得体面的生活,我们希望自己的职位能够晋升,获得社会的尊重。我们都希望家庭平安,而不是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些都是最正当的需求。
但即使如此,或者,正因为如此,我希望你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要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让你的良知如同刚刚走出校园时一样新鲜、一样敏感。并且把它传递给你的下一代,传递给身边的人。如果你感到了良心的折磨,请保持这种折磨,因为那是你还活着的最好证据。
我希望,在你们自己或者亲人成为不公平的社会机制的受害者的时候,请选择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抗争,而非默默忍受。
我还希望,对于那些比我们更有勇气的人,我们至少可以给他们一点温暖。因为围观也是一种力量。
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要完成从帝制到民治的转型,自鸦片战争开始,至少需要两百年。这是一个惊涛骇浪般的大转型,就像航行在凶险的长江三峡。但是,历史三峡总有通过的一日。我们有幸从1978年之后,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正航行在最后一个险滩,那就是宪政与法治。所以,我们法律人,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我相信,经过一代一代北大法律人、中国法律人和中国人的努力,法治会渐渐在中国扎根,会从书本走进现实。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就此别过,互道珍重。你们会继续成长,并且像你们的老师一样,也会渐渐老去。北大见证了你们的青春年华,也还会伫立在这里,见证你们下一次归来时的人生故事,也见证中国的成长。希望我们每次重逢的时候,除了知道你们一切安好,我还依然能够在你们的眼睛里,看到青春和理想的光芒。也希望我们的每一次重逢,中国都离那历史三峡的出口越来越近。甚至,也许我们都可以活到那一天,中国已经完成了这漫长而痛苦的旅程,并且,我们还有机会共同举杯,为她庆祝、为她骄傲。
而我们,都曾经为了这美好的一天,奉献过我们的泪水和汗水!
你们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李奋飞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5年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庄严的毕业典礼上讲话。首先向各位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祝贺与祝愿之外,我还想道出你们内心的感触。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此刻可能都在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怎么说毕业就毕业了”。
我们相逢在人大法学院,也许是必然,也许只是偶然。但无论如何,这份缘,都是人间极为难得的情感,令人珍惜,更令人难忘,特别是在这即将即离别的时刻!
你们不会忘记,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共同的“男神”大元院长,曾让你们理解,“人大法律人”的含义,并要你们铭记,“人大法律人”的责任,你们此刻或许懂得了什么叫“余音绕梁”。
因为这些记忆,你们已深深爱上了人大法学院,你们希望她永远年轻,熠熠生辉,不是因为她不可超越,而是因为你们的爱,让她变得独一无二。从此以后,你们与她千古相随了!
毕业往往意味着离别,而离别难免令人感伤。你们有理由感伤!无论是弹起“心爱的土琵琶”,还是唱出“古老的歌谣”,抑或是“一个人站在风中哭泣”,都是一种唯美。因为,这份情,那么真,那么纯,她延续着“永不褪色的青春”。
你们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早准备好了,已去单位上班了,房子也已买下了”。“你懂的”,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别看你们很多人现在还籍籍无名,不久可能还要背上房贷,但你们是“人大法律人”,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作为精英,你们需要对这个国家尽更多的责任,你们不仅应关注自己的前途,更应把自己的前途,与这个国家的前途连系在一起。
我期待并相信,经过人大法学院精心培养的你们,已经成为这样的法律人:你们能够且敢于“从无边的光亮中看到阴影和荒凉”,能够在信仰中守望,在怀疑中努力,在绝望中坚持;面对社会的不公平,你们不会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你们是有法律信仰的人,而不是靠法律谋生的人。
长期以来,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体制问题”。其实,我们每个生活在体制当中的人,都是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是什么样子,这个体制就会是什么样子。
作为“人大法律人”,我们不仅要适应体制,还要改变体制。经典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一把小小的石槌,加上经年累月的努力,最终竟然战胜了强大无比的“体制”,并让蒙冤入狱的安迪重获自由。这力量显然不是来自于石槌,而是来自于信仰,来自于不绝望。我们也没有理由绝望。在座的,有谁不关心,这个国家的前途,有这么多人关心,这个国家必将与你们一样,前途无量。
作为“人大法律人”,我们在身不由己时,既不应愤世嫉俗,更不应同流合污。将来你们当上了法官、检察官,即使有时左右不了案件的“走向”,却可以把“程序”进行得很“漂亮”。
作为“人大法律人”,我们当然不会“很傻、很天真”地,把法律看作是,药到病除的“神器”,把自己当成是,包治百病的“神医”,对于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法律人应有超乎寻常的耐心。
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好。”而我要说:不用等我去世,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因为,你们毕业了!作为“人大法律人”,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队”!而且,你们都是“小清新”、“小鲜肉”,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未来”。可以说,你们就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愿你们能不忘初心,面对“即将到来的日子”,永保虔诚与谦逊,即便有阴霾,也要怀揣梦想,“万一真的就实现了呢”?只要心中有梦,青春将地久天长,星空也将永远闪亮。这样,你们面对毕业,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不是在走向远方,我们是在触摸理想”。
祝你们的未来辽阔高远,“即将到来的日子”热气腾腾!谢谢大家!
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蒋勇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各位师弟师妹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见证这个你们从法律学子走向法律职业者的重大时刻。
这是学业有成的时刻,也是离别的时刻。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看得出那种依依不舍。人们不总说嘛,人生中最铁的情谊有四种,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和另外一种。同窗三年,你们从陌生人变成了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这将成为你们一生的回忆。
在这场典礼结束之后,把这身硕士服脱下来,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将穿上职业装,奔赴工作岗位。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成为法官、成为检察官,成为律师,成为公司法务,成为公务员。无论成为何种职业,你们都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祝福送给对方。
作为一个离开法学院已经21年的“老人”,我为看到这样惺惺相惜、相亲相爱的场景而感到高兴。但也不得不提醒你们,要珍惜这样的时光。不仅因为你们即将分开,难得再聚,更因为你们即将要加入的法律职业群体,它们之间并不像今天这样一团和气。
有一些同学会成为法官。可能一进法院就会有老法官过来对你说,律师很坏,蓄意炒作,为赚取眼球故意抹黑法官,甚至煽动舆论,影响法院公正裁决。
有一些同学会成为律师。同行之间聊天,有些人会愤愤不平地抱怨:法官不公正,在庭上玩手机、打瞌睡,粗暴打断律师陈述,恶语相向;在庭下讲关系、讲人情但不讲法律,枉法裁判,判决不公。
这样的割裂并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从重庆的李庄案,到广西北海案、贵州小河案,律师中有一些人成了“死磕派”。法官打律师、法警把律师扔出法院;律师在法院门口绝食、律师拉横幅向法院抗议、公诉人当庭抓走律师„„种种真真假假的乱象在媒体上传播开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更为生动的“法治现实”。
你们能想象这样的场景就发生在从同一个法学院走出来的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吗?这并不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些同学可能在知乎上已经看过。2009年底,重庆的法院开庭审理亿万富豪黎强涉黑案,给他辩护的是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赵长青,老爷子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泰斗,十分牛气。
对面的公诉人发言,说根据我国刑法某一条之规定,应该如何。老爷子打断他说:“你别说了,这个法条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你们到底记不记得我课上跟你们怎么说的?这个法条是我起草的,我来跟你们说说这个法条是什么意思„„”
这属于比较温和的对抗。许多更为极端的对抗和死磕,也都发生在校友、院友甚至同班师生之间。如果你们把这些事讲给身边不是学法律的亲人朋友听,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没有几个人会仔细分辨这究竟是律师的错还是法官的错,他们只会说:“你们这帮搞法律的人又闹起来了”,或者跟你开玩笑说:“贵圈真乱”。
有人可能会说,不同法律职业群体之间,本身就是针锋相对、相互制衡的,所谓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事实并非如此。制衡的结构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我们的法律体系本身复杂而模糊。很多时候,法律的适用并非一目了然,只有在优质的争辩中,法律的真义才会愈辩愈明。但法庭上的对抗并不代表了两个群体之间的恶性对立。相反,优质的法庭对抗恰恰依托于一个有共同法律素养、互相协作、互相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
这里可以举一个大洋彼岸的例子。我们常常羡慕他们的法院获得的尊荣,而在彼国,律师在法庭上和法官对话,句句不离“法官大人”;法官想在法庭上批评律师,他不会大声喝止律师,而是把双方的律师叫到自己跟前,小声提醒律师要注意的问题。
美国最高法院上个星期刚刚裁定的同性婚姻合法案,以及去年底十分热闹的弗格森案,都曾让他们的司法机关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但即便民意汹涌,在判决最终下来之前,法官和律师们都把自己的意思限制在法庭上理性表达,而没有到公共舆论上去互相指责。
一个健康的法律职业群体关系,应该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彼此默契和信任基础之上的。如此才能让公众保持对法庭、对法律的信任。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的12月10日。对你们来说,这一天可能平淡无奇。但中国的大多数法官和律师都会记得这天。这天下午,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他是一位法官,但在他去世之后,最先在朋友圈刷屏纪念他的,有很多都是律师。
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尊敬,是因为他真正尊重律师,并且致力于通过制度的改进把这种尊敬落到实处。他率先在上海长宁法院推行《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并且一步步推动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上线,免去律师为了立案来回奔波的辛苦。
他甚至设想出了一幅“未来法院”的蓝图。随着法院信息化水平和公开程度的提高,法院将不仅仅是法官的地盘领地,而是由包含法官、律师、检察官在内的所有法律人共同运作和管理的法律服务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这样的“共治法院”越来越成为可能。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各个法律职业群体之间的沟通门槛。“无边界”、“透明”、“开放”的互联网精神,将深度影响这个人群,消弭群体之间原本无处不在的鸿沟和偏见。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深有体会。这一周,北京高院法官、吉林高院副院长带队的访问团先后访问了天同律师事务所。对互联网将给法律行业带来的改变,他们充满了兴趣,而这也让他们得以放弃群体之见,坦然地来和律师这个群体交流,这释放出的是增加两个群体之间互信的强烈信号。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同窗同门,从这个地方出发,奔赴的是中国法治这驾巨型机器上的不同岗位,扮演流水线上的不同角色,但共同的目的是推动这驾机器不断前进,正义不断实现。这正是我们来到这个法学院最初的梦想,也是我们将要去向的未来。
如果这样一个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得以实现,即便从这个法学院走出去的人四散天涯,我们也可以说:
看,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周清林教授2015年毕业典礼致辞
各位完全行为能力人: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代表教师群体发言,实属意外事件。我发言的主体资格并非来自民法上的权利能力,而是来自民法之外。一定要从民法上理解,我将它定性为委托。由于这是一个无偿委托,我也没有致损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无责一身轻。虽为委托,但发言却是我人格的直接呈现,不属委托作品。
四年前,西南政法大学与你们的父母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今天届满履行期限。看着排列整齐的加工产品,有的还是初次试验品,我既感到高兴,也会忧从中来。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不至于承担违约责任,甚至还会对一些产品继续深加工。忧愁的是,我们加工的产品总是让消费者联想起我们,而你们很多都是法律知识的善意第三人。即使你们具有那么一点点恶意,再过两年,你们可能又会因为诉讼时效而擦去法律的痕迹。
在这四年之中,你们总是牢牢掌握了民法的精神。在是否上课上你们总是意思自治,在对待游戏上你们总是诚实守信,在同桌共饮时你们总有公序良俗,在考试不好时你们总会情事变更。在此,我们要郑重地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上课时倦怠而空洞的眼神,多次锤炼了我们脆弱的心灵;感谢你们考试上的体贴,让我们在论述题或者案例题上直接划零;感谢你们在物权法考试时将支配写成了交配,给我们烦闷的阅卷工作带来了笑声。还有很多的感谢无法言表,因为太过激动。
履约的钟声已经敲响,我心绪难平。给你们一张毕业文凭,难道这就是我们履行合格的证明?给你们一张毕业文凭,难道就能表明在你们心里注入了大学精神?希望你们回首的时候,不要只是发现,在三教、四教或五教的某个角落留下的只是到此一游的难为情。
柳枝折,阳关起,兰舟催。虽合同关系因履行而毕,但后合同义务永存。我以无权代理人的身份向大家发出要约,不管以后你们辉煌腾达还是遭遇不幸,母校始终对你们敞开大门。因为我们是民法人,具有超越世态的自由精神。作为民法人,我真诚地希望,以后你们的生活就像民法典一样,以人格权为原点,在保障自己人格尊严和他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拥有婚姻自由上的自由婚姻,有理性看待人生的继承法精神,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享受自由而平凡的人生。
最后,祝大家在权利能力区间里行为能力永葆完全!谢谢大家。
责任高于梦想
——何勤华在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学校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属于2015届本科生的幸福时刻。同学们,你们毕业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同学们怀着憧憬来到华政,体育馆前的“时光隧道”记载了你们的大学生活、成长历程。如今,你们戴上了学士帽,即将带着自信开启下一段追梦之旅。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我的答案是责任永远高于梦想。这也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谈谈我对责任、对华政人的责任的理解。
说到责任,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确实,责任就是一付担子,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责任,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也是责任,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以我个人而言,在北大,我与“法”结缘,在华政,我与“法”同行。33载春秋,从研究生到老师,从教授到校长,华政给了我很多,也赋予了我越来越重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我的学生都是法治的践行者。作为校长,我更不敢自称教育家、政治家,但华政的学生走到哪儿都不是弱男弱女。前两天,我还看到我们的学生将公益诉讼指向了车牌拍卖手续费。我很欣慰,我们华政人从来就不是法治的围观者。此时,与其说我担的是责任,不如说是与幸福牵手,这份幸福来源于我的同事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当然,我也有遗憾甚至心痛,将热水泼向老师的是我们的学生;堂堂华政教师的人身权被肆意侵犯,之后处理此事的还是我们的学生。我深知责任重于泰山,而此时,我有一种无力感。我也知道,在今天这样一个喜庆的场合谈这些事略显沉重,但就像一句流行语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需要保持警醒。临别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我特别希望每一位同学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无论是何种责任,都意味着是勇气、坚守和担当。
那么,华政人又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呢?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我们的学生毕业于24个专业,从事着各行各业。但无论你所学是法学还是其他专业,身处华政校园,无疑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法律文化的熏陶、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法律人格的塑造、法律精神的培育,这是华政学子的资本和优势。走向社会,无论你承担什么工作,都应该做法治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引领者,这就是华政人的责任。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这是责任,也是机遇。
从人类法律文明史来看,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数代乃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奋斗。这既是因为法治“知易行难”,也是因为权力对法治的天然排斥性,更是因为法治的本质是公平正义,而要实现法治目标,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需要执政党的法律自觉,需要周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全民的真诚信仰。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关系网、潜规则,面对社会不公、人心不古,你是放弃梦想,沉没于现实与世故之中,还是初心不改,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很赞同刚才马行知同学所说的“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我希望每一个华政人都能在责任与担当中前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创业,我也相信尊崇法治、守住底线的人终将成为自己的英雄。
我与大家共勉。在这一点上,我也很乐观,一方面,我、我们这一代人会继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革命自有后来者,每一代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站在舞台的中央,在接力与传承中,华政会越来越好,华政人会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带着对寒假生活的美好记忆、享受着春节尚未散去的喜庆
气氛,同时也怀着对新年的憧憬、对新学期的向往,回到了这个熟悉的校园,重新站在了这条新的起跑线上。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教师欢迎同学们按时返校,开始新的学期,开启新的征程,接受新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都度过了一个快乐并充满意义的寒假,不仅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寒假作业,同时也响应了学校的号召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整个假期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这离不开平日里老师们的严格要求,离开不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同样离不开同学们的严于律己和自我安全意识的提高。
今天,原本沉寂许久的校园再次焕发出青春与活力,这意味着我们的假期已经结束了,新学期正式开始了。同学们,开学啦!希望全校师生以最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新学年的工作学习之中。同学们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新学期里,我想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
寒假刚刚结束,很多同学还处于假期的氛围之中,心还浮着,没有静下心来。与此同时,紧张忙碌的学习就要开始了,各位同学要进行自我调整,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学习状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很多同学在寒假中都有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现在开学了,你们要调整好作息时间,晚上要按时睡觉,才能保证第二天按时到校,不迟到,并且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回顾过去的一学年,同学们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学习,同学们你追我赶,勤学好问,制造了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这是大家共同进步的关键所在。希望大家在新学年里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积极性,继续保持好这种难得的学习氛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新学期同学们要一如既往的遵守《小学生守则》,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学校也将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的活动,并且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进行严厉的处罚。希望大家遵守校纪校规,争做文明学生,为本班文明班级体的评比贡献力量。各班的班干部也要起好带头作用,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服务同学,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学习与做人同样重要,希望全体同学在努力完成学习的同时,做一个讲道德、讲文明,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
大家好!告别了祥和愉快的新春佳节,结束了短暂的寒假,我们追随早春步伐,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在此,谨让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中考成绩以及参加数、理、化、英语等多项比赛获奖人数均居全县第一,多名学生在体育、美术、音乐、演讲等比赛中荣获县级以上单项笫一名,六名教师参加县教学比武全部获奖。学校团委被评为县红旗团委,家长学校荣获“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称号,学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赢得了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家长的赞誉。
过去的成绩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带来新的挑战,也孕育新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育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实现我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即:实现一个目标:争创文明学校;突出两项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形成办学特色;落实四项工作:德育工作为首位,教学工作为中心,后勤工作为保障,党群工作促发展;实施六大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年青教师)、明星工程(明星师生)、帮扶工程(扶持学困生)、联通工程(家校社区联系)、创新工程。为此,我们希望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体育锻练,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与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拼搏!
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春天的耕耘才有秋天的收获。初三同学将面临着中考的重大挑战,希望初三同学能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在老师的引领下,掌握方法,汇总知识,明析思路,奋力拼搏,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复习迎考中去,在你们的学哥学姐创造出连续几年中考好成绩的基础上,用你们的智慧和汗水,争创xx中学新辉煌。初二的同学将迎来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初二成绩将影响到你们明年的中考,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夯实基础,考出优异的成绩,为初三紧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初一的同学进入初中学习已有一个学期,你们应该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取得成功的两个法宝,希望初一的同学们磨练学习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为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老师们,同学们! 新的学期已在分分秒秒之中开始了岁月的延续,xx中学也继续踏上新的创业之路。作为xx中学的校长,我对这所朝气蓬勃的学校充满信心,对在座的师生充满信心,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携手并进,把xx中学的明天描绘的更加美好!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借此机会,我们先向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再向努力学习并取得进步的同学们表示真诚的祝贺!对正在努力的同学们,表示由衷的赞许!同时衷心祝愿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功,获得更大的发展。
回顾上个学期,我们播种过希望,也曾有过收获,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我不多言,只提三点希望给同学们:
第一,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材的基础,希望同学们时刻不忘习惯的养成,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校里,比如:弯腰捡起一张纸屑,听到铃声就立即进教室,并迅速安静下来,摆放好学习用品等事情都很小,但都关系到同学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同学们的品行而言,显然又是一件大事。
第二,勤奋学习,给自己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品格的养成都离不开学习。因此,要认真改掉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不浪费一分一秒,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在同学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把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落到实处,人人订出目标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奋斗。你们更要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力争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第三,珍爱生命,树立安全意识。我们要高度关注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同学们一定要听从老师及校领导的教导,上楼、下楼、出操、课间活动,就餐,上学、放学等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能开展危险性游戏,更要密切地与老师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把情况告知学校或班主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讲究饮食卫生,积极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质。
老师们、同学们,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这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勤奋学习,积极工作,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取得更多的成绩。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毕业生家属: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法学院2015届毕业典礼,为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庆贺,为你们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送行。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同学们成长的家长亲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在人民大学学习和生活这短短的几年里,你们亲自见证和参与了学校,特别是法学院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法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平台,以人大-法律人共同体的凝聚力为强大动力,全面提升法学学科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在新一轮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位居全国高校法学一级学科第一名。这是法学院继2004年和2015年两次学科评估排名第一之后,连续第三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榜首,继续在全国法学教育界和对外法学交流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同学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家有机会在我国最好的法学院学习和生活,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留下了难忘的人生记忆。
课堂上,老师们的娓娓讲授、同学们的积极讨论,碰撞出了理性和智慧的火花;在校园的草坪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谈笑风生,收获了友情和知己;辩论场上,同学们唇枪舌战,展现了青年法律人的活力与风采;游学路上,同学们充满自信,增进了国际交流和往来;在社会实践的岗位上,同学们挥洒青春的汗水,展现着人大学子的风采。宁静的法学院图书馆留下了同学们伏案学习的身影;巍巍的明德法学楼印证了同学们成长的足迹。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明德楼的各大讲堂,同学们挤满讲坛、甚至席地而坐,成为我们法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收获了青春和梦想、成长和友谊!
同学们,这将是你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最真挚的情分、最美好的回忆!我本人作为法学院的一名教员,亲眼目睹了同学们的成长经历,体验了大家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青春年华,分享了大家成长的快乐。我希望我们共同将这段美好的经历永远留存在心里。
从人大学子到人大校友,今天你们将满载收获的喜悦迈向人生新的阶段。在此,我提几点感受,愿与大家共勉:
第一,作为一名人大人,希望同学们发扬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怀揣中国梦和个人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应该始终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青春永远伴随梦想。但梦想成真离不开艰苦奋斗,理想总离不开现实。我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着理想的高峰攀登。
和法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同学们所感受的那样,法治建设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为之不懈努力。但法治永远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第三,作为一名人大的校友,希望你们永远心系母校。一个人一生最值得怀念的,一是故乡,二是母校;一个人最需要感恩的,一是母亲,二是母校。老师们永远是你们的良师益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感恩不仅仅是爱心的传递、情感的共鸣,更是一种责任的承担,一种道义的坚守。我们要把心中的感恩化作修生之志、齐家之举、治国之行、平天下之责。作为人大的一名教师,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工作中成长成才,以自己的工作业绩来回报母校。在未来的岁月,无论我们富贵与贫贱、也无论我们职务的高低,只要我们积极地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母校都将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祝各位同学一路平安,鹏程万里。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三
各位家长:
我是*幼儿园园长。在放飞梦想之际、在收获希望的日子里,让这封公开信盛满我们的问候,向您及家人和朋友道一声平安,说一声祝福。
只是因为彼此都拥有希望和期盼,我同你、同他、同我们可亲、可爱的孩子们有着无限的沟通空间,并在空间中追求着创造的乐趣。
只是因为爱,我愿同我的老师们捧着一份亲情、友情、和真情投身于“为人师、如人母”的崇高的幼儿教育行业中,也更愿与年轻的父母们一起共擎一方蓝天。
十几年的时光飞逝如丝,串起小金星的追求和梦想——让“中英双语教学,科学艺术启蒙”成为“小金星”的孩子受益终生的幸福源泉;十几年的追求和探索,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求实、创新,每一次进步,都令我们激动,每一次成功都激励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行。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儿童人格,尊重家长的真诚反馈,用心和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支持、理解、信任小金星的你和他。经验和责任告诉我们:在安全感中长大的孩子对人信赖,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重,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有正义感,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孩子。
为了孩子,让我们锁定和睦、温馨生活,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思索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儿童健全个性、保证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基于自然法则,顺乎儿童天性为原则;以萌发儿童积极情感,启迪聪慧心灵为途径;以尊重儿童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认知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发掘才艺潜能,以国际视野对幼儿进行多元智能开发、全方位全人格培养,这是我和我的老师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愿与广大家长达成共识,架起家园共育之桥。
作为园长,我愿同你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搭一方平台,让祖国的未来,享受更多成长的关爱,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启心智之门,雅情趣之源;扬求知之风帆,做成功之真人。
愿我们在这片凝聚爱意、放飞希望的青草地上,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以浪漫的姿态,去呼吸现代教育的精髓,让每个孩子在我们“小金星”幼儿园都拥有最佳人生开端!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满怀希望,带着憧憬,怀着激动,携着兴奋,又重新回到了久别的校园。一起庆祝xx小学今天的`开学。
回首过去的半年,是我们xx小学书写崭新历史的半年。四校并一之后,我们像涓涓溪流渐渐融入xx小学这条大河,唱出了一首奋进的歌。我们崭新的校园变得更美了,同学们笑容更灿烂了,你们多了一份进步,老师们也多了一份收获。我们为学校的变化而高兴,我们为同学们每一步成长而喜悦,我们为师生们的每一份荣誉而自豪。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展望新的学期,是新的起点,是新的希望,是新的旅程!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学而不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养,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诲人不倦,我们依然会孜孜不倦,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爱岗敬业,立足于讲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辛勤耕耘的学校大舞台上,做一名品、德、才、行优秀的教师。
我们愿倾我们所能,全力以赴,去教育好每个学生。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与荣誉都与学生连在了一起。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刷,更见青松巍峨!经过工作磨砺的我们和经过学习磨练的你们,会更加成熟、稳重和自信。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下一个学年的累累硕果。最后深深地祝福我们xx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在新的学年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色九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新的学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憧憬,我们每一位老师与同学经过暑假短暂休息与学校调整之后,又满怀信心与斗志地站在新学年的起跑线上。在此,我祝愿并相信我们全体师生都能在新学年的工作与学习中留下清晰的脚印。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向全体新生、老生表达我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自从新学期一开始,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七中、八中两兄弟团聚了,老师和学生都成了一家人。多功能餐厅即将竣工,第二栋公寓楼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各班多媒体教学基本实现。近段时间来,我们学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直以来,为了迎接各位的到来每位老师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虽然会批评你,可能有的老师批评的还不一定全部正确,你可能还很反感。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吗?除了父母、老师还有谁会为你的学习操心呢?网吧的老板会批评你吗?不会!心里越和你近,越会恨铁不成钢呀!
学校一天天在发展,环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学校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展现着学校的品味。弯腰捡起一片纸,伸手扶起一个人,擦干净黑板,摆整齐课桌,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一个同学美好心灵的写照。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你要学会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用细节去衡量一个人的品质。爱国太飘渺,爱学校太笼统,那么,就去爱班级吧!离开父母,班级就是大家的第二个家!
为使你的理想早日变为现实,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向老师们、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端正态度。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有很多同学可能头脑里还没有这样的概念,学习就是来上学呗,还能有什么?那我现在告诉你,学习的目的是:把知识学到手,用知识去改变你的生活,用知识去改变你的命运。我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你们在学校的机会,多学习有用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是为了谁?父母为了你的学业操碎了心,憋足了劲,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他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不,他只想你生活的比他好。一届届学生从老师的手里送出去,可谓桃李满天下,但老师依然还是老师。老师分享你的成功,但会分享你的财富吗?不会,老师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级阶梯。
二、抓紧时间。大家一定要抓紧早晨的早读时间,利用早读的时间去复习和预习,作好一天学习的准备。老师每天来到学校以后应该听到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而不是追逐打闹的声音。还有,在课堂上也要抓紧时间,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不懂就问,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积极完成作业。你们的老师在教你们,照理说应该不用学了吧?可你去问问你们的老师,哪个不是每天回去以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各种能够知识?老师都这样,你们就更应该加倍努力去学习。
三、养好习惯。
到学校读书,我们要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要增强法纪观念,遵守校纪班规,听从老师教导,争做文明学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爱国家、爱学校、爱老师、爱班级,明礼貌、守纪律,谦虚、诚信的好学生。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材的基础。我发现不少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根本原因不是自己不聪明,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忽视了习惯的养成和培养。习惯就像一面镜子。一个把剩饭毫不可惜倒掉的同学在家绝不会心疼父母的劳动成果;一个见到校园垃圾不捡的同学在家绝不会是心疼父母健康的孩子;不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的同学在家肯定是个好吃懒做的小狗熊!因此我希望同学们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每天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一个文明儒雅,健康向上的优秀中学生!
四、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的路程也是一步步组成,我们订的所有目标、所有计划,都要一步一步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有冲劲不等于成功,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你是不是认真地去思考了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认真地在作业上写了每一个字?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当天就应该把它去完成,千万不能推托。
在这里我要特别对毕业班的同学说几句,这一年你们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我们希望你们能找准方向,增强信心,提高成绩,自主、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刻苦钻研。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努力学习,能考取好的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光!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给予九年级的同学以最大的鼓励!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起点,新的航程中扬起前进的风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xx学年第二学期的第一天,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新学期的问候,衷心希望xx中学的每一位师生,在新的一年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进步!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卓越高中的追求——走向研究”。
过去的xx年,是xx中学办学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学校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喜报频传,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在xx市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189位同学的131项课题获得一二三等奖,覆盖了大赛的全部13个学科,一等奖39项,其中6项被推送参加全国竞赛,斩获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在xx市和全国,成为参赛学校中获奖最多的学校。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香港xxx基金会举办的第14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活动”中,xx中学胡xx、贝xx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全国15个),陈建宏同学获得三等奖(全国41个)。在xx年科学种子选拔赛中,我校135项申报课题,入选98项,52位学生入选xx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截至今天,我校近250位同学的190余项课题通过评审,申报参加今年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为学校的创新教育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感到激动和自豪的同时,我们要特别感谢这些参与课题研究的同学,他们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为自己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应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期。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及应用、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会出现质的跃进,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究的能力是非常必要且有成效的。学校应当把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看成是全局性的工作,这是对国家负责,也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七宝中学很早就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999年2月,我们在全国率先以必修课的形态开设“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我国高中研究性学习最早的尝试者之一。xx年起,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创新行动研究、校本师资培训、拓展型课程建设等逐步丰富办学内涵。xx年,学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校园”的目标,此后,相继建成包含19个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学生科学研究院”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学子人文书院”,把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从科技领域拓展到人文社科领域。同时,学校选拔组建了21位科技、6位人文专兼职辅导员队伍,聘请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团,成立有25位博士加盟的科技教育博士服务志愿团,为学生的科技人文创新实践提供智力支持。xx年,我校成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实验学校,助推我校创新素养培育的生态环境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加入到课题研究队伍中来。“每位学生都为能有一个以上的研究课题伴随高中生涯而倍感自豪,每位老师都为能够指导学生课题研究而感到骄傲”已经成为学校的新气象,学校的研究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因此,在xx年1月14日的“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全市展示会上,我们明确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培养研究型人才,建设研究型高中”的.办学目标。
研究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不仅是大学教育和创新常用的方法途径,也对高中教育的变革和转型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作为一所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卓越高中,xx中学在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转型发展中将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聚焦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养上。同时,我们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未来中国的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方面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态势,除了有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综合高中、以职业准备为特色的职业技术高中、以人文艺术及体育等为特色的高中学校外,还应该有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养、注重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高中。因此,xx年新年伊始,我们正式把研究型高中的创建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办学目标并着手制定创建规划。育人目标方面,我们以“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为育人追求,培养具有浓厚人文情怀和强烈社会使命感的,有较高研究素养、能够用科学方法论探索世界、创造生活的未来卓越人才;在学校办学愿景方面,希望通过5-8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浓厚研究氛围、鲜明创新特色,引领国内高中发展,达到国际水准的一流研究型高中。
毫无疑问,研究型高中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研究”,学校不仅要有浓厚的研究氛围,而且“研究”应该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工作和生活常态。当然,对高中生而言,强调“研究”并不是要求大家一定要通过研究发现什么科学规律或定理,更主要地是要循着科学家们走过的路,感受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并由此培育我们的探究精神、科学研究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研究”不仅仅是指课题研究,更多地是希望“研究”能帮大家带来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希望大家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能。
作为研究型高中的学生,不仅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而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地提升自己的研究素养和研究能力。因为,只有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创新才是可以实现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在此,我有几点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新的前提,也是研究的开端。对同学们而言,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力。如我校学生志愿者到上海市盲童学校进行慰问时,发现盲人倒热水时,常用手指来感知水位,从而导致手指被烫伤。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积极开展研究,终于研制出了“光电液位提醒杯”,用来提醒盲人水满时停止加水。正是敏锐的观察和问题意识,让细心的同学萌生了一种创意思考和成功研究的实践。
第二,要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研究不是做无谓的重复劳动,而是要站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对与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并作出价值判断,进而筛选出对自己研究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第三,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如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需要我们能根据研究的内容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第四,要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许多在实验室的研究活动都需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我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实验课堂与学习中,勤动手,勤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五,要有合作分享能力。
我们发现很多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科学研究中要懂得并学会与人合作。如我校的林晨阳和王鼎元同学,他们就是一对很好的研究搭档。王鼎元精通信息技术,擅长编程;林晨阳擅长查找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正是这种强强合作,他们的研究课题最终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
第六,要有坚强的意志。
研究过程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想取得研究的最后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我校xx届学生叶xx在校做课题时,经常要到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完成实验,许多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而且周期比较长,往往需要在几天内连续不断地观测实验数据,他时常为了获得一组完整的实验数据顾不上吃饭、休息。正是他对研究的强烈兴趣和坚强的意志,使他最终完成课题研究并荣获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同学们,研究型高中的创建,除了倡导你们积极参与研究外,我们也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做研究型的教师。学校将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创新教育的理念,在办学实践中为大家搭建不同的研究平台,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19个创新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开发“文化与人生”、“艺术与鉴赏”、“体育与健身”等多种课程平台供大家选择。同时,学校已经和正在进一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为同学们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平台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将继续推进研究型课程的深入实施,开发学科学习与课题研究相融合的实验室课程,鼓励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大胆创新,在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中,体验研究和创新的过程,以此来提高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学们,今后不论你们在哪条战线、哪个岗位,只要你们有研究的意识和精神,就能有所创造,就能在后续学习工作中表现出可持续的发展力和创造力!所以请大家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尽快养成一种研究性学习和生活方式,让研究成为你们的一种学习和生活习惯,让研究成为你们创新前行的动力!
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七
大家毕业的这个中国政法大学,在我国法学教育界,排名通常前三名。你们是国家的精英,你们将要掌握国家的权柄,决定当事人的命运乃至国家政策走向。无论你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倒,国家和人民,对你们寄以厚望,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中国的未来。希望大家永远铭记入学时的誓言:“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
中央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社会,实现法治化转型,需要数代人为之奋斗几十年。x一个人,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吗?李总理一个人,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吗?这是全民的任务。我们法律人,不仅自身要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而且要唤起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从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自由、法治的新国。如果你们放弃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四、追寻你真实的幸福
我有时想,人为什么会迷失自己?我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找到部分答案。他描述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不借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与此无缘的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会使整个民族萎靡堕落。”我们古人用四个字概括这一现象,叫做“利欲熏心”。
十多年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家兴奋不已,我却一再质疑,因为身边的水没了。我们从蓟门桥到昌平,路过沙河、清河、白浮泉。清河的水,还清吗?沙河的水,还在吗?白浮泉又在哪里?北京最近将人口最高值,限定在2300万,依据是什么?——以水定人。中央政治局上个月开个专题会,讨论在全民中推进绿色生活方式。
我希望大家不要放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不是要求大家做苦行僧。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不要被权力和财富迷失本心。财富和权力,并不必然带来幸福。
x大前,我曾经和一个县委书记谈天。他说:每天晚上都有二到三桌的应酬,苦不堪言。我认识一个地产商,他说经常晚上到十一多,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休息,忽然接到某个官员的电话,让他去喝酒,其实是让他买单,他恨得不能哭。
人的禀赋、志趣和才能,千差万别。花有千种,人有百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控制权力和财富。多少人因为权力和财富而身陷囹圄?你要认清你自己,认清你的才能和志趣,追逐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别人认为你应当幸福的生活。我认识一些权贵,我认为他们并不幸福,只不过陷入权力和财富的罗网,无力自拔。财富不是硬道理,权力不是硬道理,幸福才是硬道理。
半个多月前,我到丽江,在玉龙雪山下,在一个纳西人的村庄里,拜访一位朋友。他租下一个古木参天的大院子,住在那里,看闲书,喝普洱。我问他,以前做什么工作?他说在上海做证券。三十多岁,辞了工作,远离繁华的都市,到了古城丽江。起初只是想试试换一种活法,后来再也不想回去了。我的朋友野夫,因为某种原因,曾经生活很落魄,而今已是世界著名作家,而他现在也住在大理。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三次,这是圣人做的事,容易失眠,常人做不到,但每隔一年半载,反省下自己,寻回迷失本真。这是必要和可能的。
同学们,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们的时代开始了。
未来的几十年,中国社会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你们重任在肩。但无论你们成功还失败,母校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归来。
最后赠诗一首,给诸君送行:
蓟门桥头听雨声,
阳关唱罢举离樽。
堂上不闻庭上见,
法律人要仗剑行。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八
仪式已经耗了很长时间了,大家都有点累。我临时决定删掉原先准备好的那些祝贺、祝福、寒暄之类的客套话,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我有幸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里从事了一段法官职业,借这个机会,我想就从这样一个跨界的的角度,谈谈我对法科生的期待。
都说法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搞清楚两件事就ok了,判决书里两个板块,一个叫“本院查明”,一个叫“本院认为”,说白了就是事实审查加法律适用。但这两门功课其实都不简单。我在法院干的时候,很多时间不是在运用我堂堂教授的学问去解决法律适用,而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像个侦探似的去查明真相,弄得我时常仰天长叹:俺这哪里是在判案,分明就是在破案!
就拿这事儿来说,法官就得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非常复杂是吧?有人甚至还主张,实在查不清了就上手段,在民事诉讼中动用测谎仪……脑洞大开有木有?所以呀亲爱的同学们,法律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作为一个法科学生,你们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去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当然,光会推理,是当不好一个法官的。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你还得拥有系统、全面、优秀的专业知识。回到这个案子,如果用完上面那些手段,案情仍然扑朔迷离,那其他方法就得登场,比如运用证据规则,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接近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应该负举证责任?有人说,原告不能仅依据银行的转账凭证就提起诉讼,他至少还得说清楚这钱是怎么转到被告账上去的吧?所以一旦被告说了no,原告就得继续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
可也有人说,是你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那被告不能光讲故事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才是。待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之后,原告再来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你看,这原本分明是个民法合同法上的纠纷,可是这时候需要你调动的,却是诉讼法上的脑筋。
所以,同学们,念法律一定要全面,知识要系统,专业要扎实,不能光练实体不讲程序,也不能光说理论不联系实际,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种营养都要吸取。例如具体到上课这件事儿,万不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然并卵你就翘课打瞌睡。须知,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那些在你现在看来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的玩意儿,在你需要构筑的知识体系里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还说案子。我们现在姑且采纳第二种意见,把举证责任按到被告头上,但是有人提出来了,这可能不公道。假如这个张三真是个坏蛋,他明明是转账还人家李四的钱,现在又胡说是他出借给人家。那李四岂不是冤死了?可是如果你这么去假设,同样的不公平也会发生,因为,如果李四是个坏人呢?诸位,讨论到这一步工夫已经在诗外了。
你看,法学其实就是人学,这也正是我们法律人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法学的动因之一,是法学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跟你说,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地选择了法学、选择了这个法学院,一旦走进了这扇门,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和投入,因为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分所在。更何况,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讲求公平正义、人情练达的艺术,法学实在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寻味和追求。
最后,也是我今天最想讲的,其实不是法学本身,而是一个专业之外的话题。既然已经说到了人与人的关系,那我感兴趣的就是,法律人应该如何相处。我刚才一直在讲“法律人”,在座的各位,将来出去肯定不会都去做了法官或者法律学者,你们可能是检察官、可能是律师、可能是企业的法务,甚至有可能去从事了其他的职业。但是,只要你有过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大家就都属于法律共同体,就都是法律人。
我来之前特意去网上问了问“度娘”,关于法律共同体的词条是这么写的:这一群体由于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方法、思维习惯以及职业利益,从而使得群体成员在思想上结合起来,形成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术,通过共同的法律话语(进而形成法律文化)使他们彼此间得以沟通,通过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成员间在职业伦理准则上达成共识,尽管由于个体成员在人格、价值观方面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法律事业的认同、参与、投入,这一群体成员终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连带而形成法律事业共同体。
我必须向这位撰写者致敬,他写得确实太精辟了,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法律人,最理想的共同体。但是在我自己的体会里,法律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并不这么和睦,我们熟悉的情境是,学者看不起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不懂理论,只会胡来,课堂上拿某个判例或者某个司法解释开涮,常常是教授们的拿手好戏;反过来,法官检察官们也不大看得上学者,觉得你们只尚空谈,根本不解决现实问题。总之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彼此之间有形无形地壁垒分明;更可怕的是有意无意地还要刻意保持彼此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我不否认,作为法律人共同体,我们彼此的关系里除了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一致之外,当然也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甚至激烈对抗。但肯定不是像这哥们希望的这样在情感和阵营上的划清界限。这段时间连续出了一些事情,令我反复苦恼于一个疑惑:如果我们法律人尚且要这样无视规矩互相倾轧,怎么指望这个社会走向法治?就拿对待裁判的态度来说吧,案件一定有输有赢,理性地看,这是规则使然,如果我们愿意把纷争交给法院裁判,背后的机理就是对法庭的尊重,就是对于法官作出的绝对不可能只会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的接收。败诉者之所以败诉是输给了规则,不是输给了法官。不幸的是,我经常遇到的抱怨是,当事人包括法律人常常会认为,是法官太“黑”!
这很要命。我不否认我们的司法制度需要改革,我也不否认法律人当中肯定是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但是如果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将个别的污点涂抹到全体甚至形成对这个群体的基本判断以至于要同仇敌忾,这个社会肯定出了毛病。在网上的段子体写作里,我们陆续看到过同学谢室友不杀之恩,医生谢患者不杀之恩,法官谢当事人不杀之恩,律师谢对方不杀之恩,就连交个朋友,还得谢前任不杀之恩!这样的世态人情即使极端,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宜深入探讨这样的课题,我今天只发感慨。
“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原本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体内能够率先实践这个梦想。一个戾气横生的社会,谁都不会过得舒坦。法律人有义务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从法律共同体开始,为社会提供引领。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共勉,为了我心中的法律人目标,为了法律共同体的真正达成,为了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法学院开学致辞篇十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学院让我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这于我是个难事,因为我虽然在这里念过书并正教着书,但我没有在这儿读本科,也没读博士,更不是中国法的老流氓,我无法以亲历者的感受说些几年后仍能触动你们内心的话。那我只能从观察者的角度谈谈你们应有的学习态度,供你们参考。
我先讲我们院的两位毕业生。
一位是90后本科女生。从大概率来看,成绩好的本科生女生占多,但这个女孩子不是。我记得在大二给他们上课时,她找我说,她喜欢阅读、写作和实践,但不喜欢按部就班的考试,她的考试分数都不高,在大家伙又都向高分看齐的大环境下,她很苦闷和恐慌,不知该如何前行。她同时给我两样东西,一份是她出版的小说,一份是她写的读书笔记,透过华丽的文笔,它们细致地写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对她说,不要被分数遮住你行进的方向,只要你善待才华,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前进,你可能在学业成绩上不靠前,但你在事业上会成功的。的确,她持续地保有好奇心,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毕业后创业,现在她的公司在业界颇有名气。
再说一位80后博士男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是我们院的本硕博,在读博的同时还在德国读博,毕业后顺带到另一个著名高校做了博士后。在他读研时,我教的债法,他常有问题,能看出这些问题是他反复思考和追问的结果,体现了浓浓的好奇心。他好奇不仅在书本知识,还在爱情和生活,他从生活中发现了大量的素材,并由此出发写作和发表了不少出色论文。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作支撑,在他毕业时,有不少知名法律院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可以说,有好奇心,有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让他一路走来,春暖花开。
同学们,我之所以讲这两位,不是希望你们模仿他们,去创业或学霸,而是想说,到北大法学院读书,书本和分数很重要,但不要让教科书遮蔽你的好奇心,不要让分数盖住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到这里读书,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你们也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你将因此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不是说,你来了,你就会美好和宝贵,你只有努力,通过老师和同学,通过阅读和思考,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保持和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并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你才会有更好的、更多的可能性。而我相信,在北大法学院的宽容和自由的氛围中,我们每位老师,定会加倍呵护你的好奇心,加倍重视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因为你的每次提问或质疑,也在催生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
同学们,好奇心是最宝贵的,你要善待它。也许,它就萦绕在你脑海,那就不要犹豫,抓住它,让它带你努力前行。也许,它会埋藏在你心中,那就不要迟疑,挖掘它,让它指明你前行的方向。只有这样,你自己才会变的更强大,你才会坦然面对那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那一次挂科、那一次被拒,因为你的好奇、思考、探索和勇气在提醒你,你的价值不在这一次一时。你要知道,这里曾出了个李总理,将来也会有个你!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吧,脚踏大地,眼观世间,让你的好奇心带着你!加油!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学期学习进步!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