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案例17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材料的准备和使用,确保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有效。小编精心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艺术样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和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四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玩具、雕塑、剪纸等民间美术。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桃花坞年画和刺绣。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形式及其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讨论和教师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培养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理念。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提炼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二
高一年级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师: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
2、生: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
一、导入新课
展示民间美术物品,引入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本环节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多元艺术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讲授新课:
(一)、民间美术简介
1、民间美术的概念
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2、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民间美术是一种民俗现象,它包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俗文化观念决定了民间美术造型的面貌。同时,民间美术造型又服务于民俗活动,增添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它们互相依存,和谐发展,从而形成蔚为壮观的民俗文化艺术。所以说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本环节明确民间美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通过对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关系的分析,懂得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民间美术的种类
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通过学生自己寻找民间美术,加深对民间美术种类的认识,巩固和完善已有的知识。)
(三)走进民间美术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
2、讨论四川有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
(本环节在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文字资料的同时,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研究、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美能力,树立热爱民间美术的信心。)
(四)民间美术的特点
a、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才施艺
b、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
c、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通过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特点。)
三、拓展与延伸
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呢?结合攀枝花实际谈一谈。
(本环节课程内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结合现代生活和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观念和树立创新意识,把德育思想教育融入艺术教学中。)
四、动动手
请同学们实践剪窗花。
(本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优良品德。感受剪纸的过程,乐在其中。)
五、课堂小结: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三
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寻找身边的实例)?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中国民间美术的寓意有哪些?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思考。
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还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它们无不蕴藏着美。它健康地发展和延伸着的民族精华,也总是以它与时代相适应的面目存在于社会中,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中国民间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乡土味”可以概括为“真”与“拙”两个字,民间美术的“真”是一种通过运用“视觉思维”来对客观事物作真实的表现,它突出表现了对象的鲜活的生命征象而不是外表形象;“稚拙美”,民间美术的稚拙美来源于原始艺术,最能体现出人类童年天真憨稚的美感。中国地大物博,民间美术品种也多如繁星,美不胜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在这堂课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美在民间用不朽”呢?唯一的途径是让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中国民间美术品。
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与艺术特征,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通过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明确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增加民族自豪感。
简述: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太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与艺术精华,灿烂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统习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中华民间艺术更是蕴涵着华夏民族最基本且最深刻的文化内涵,万物生生不息的民族本源文化基因,了解并传承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美术,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理解这几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等民间美术。本课将以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讲解和欣赏,使同学们掌握民间美术的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艺术语言的理解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2分钟)
首先,放一段新年的欢庆歌曲,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老师:提问同学们在新春佳节都会做些什么?
学生:大扫除,买年货,贴对联,贴年画,剪纸等等.
我们这里就出现了民间的美术作品.
现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为什么?这些美术作品有剪纸,年画,彩塑,玩具和绣花等等.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老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分析什么是民间美术以及它有什么特点。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男生:所谓民间美术就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老师: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摆出的美术作品中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学生:剪纸、年画、泥塑、风筝、。
老师:我们现在就分别来讲讲这些民间美术有什么特点?
(1) 剪纸(5分钟)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
(放一段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2) 年画(10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依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看图片《一团和气》同学们看完后有何感想。
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3) 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哪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4) 玩具。(4分钟)
首先拿出一个木偶,向同学们问好,刚才谁向你们问好啦?
接著让学生回忆儿时玩过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 、 《布老虎》 、 《泥老虎》。
主要的民间玩具有风筝,泥玩具,布玩具和活动玩具
1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21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3布玩具:布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