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雪孩子的教案美术(案例12篇)
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接下来是一些教案的实例,其中包含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案模板。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一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画画,就画个漂亮的蝴蝶,做个头饰戴上;小坤就用皱纹纸做个美丽的花环;亚雯呢,就拿纱巾别在两只小胳膊上,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思雨喜欢折纸,于是就用彩纸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由此看来,美工活动确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必须依靠物质材料,与材料的接触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感觉经验,通过改变材料表达美的情感。有心的教师往往不忽视这一教育契机,不辞辛苦为孩子准备种类众多,数量够多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学到知识,开发智力。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力,表现的机会。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昭然于众。教师爱孩子,那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二
1、初步感知不同的画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作刮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知蜡刻画的奇特效果。
竹签若干、刮画纸若干、教师范画、轻音乐、ppt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七彩世界,可是,七彩世界里有一个老巫婆,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色,小动物们哭的很伤心,被仙女姐姐听到了,仙女姐姐就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支魔术笔,帮小动物们把这个七彩的世界找回来。
二、欣赏范画
1、出示黑色画纸
2、幼儿自由发言
;如果我有一支魔术笔我现在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因为现在菊花会开始了,我觉得菊花很漂亮,也可以设计出很多不同的造型,让人们去欣赏。所以我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出示范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画法,叫做“刮蜡画”。刮腊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三、演示范画并讲解
1、我们刮画所用到的工具有竹签和蜡画纸。
2、讲解刮画的技巧与方法。(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3、教师
四、大胆尝试,自由创造。
1、师:现在请小朋友拿着有趣的画纸和魔术笔,把你最想画的七彩世界画出来。
2、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活动,提醒幼儿注意构图,画面不能画得太满。
3、在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作品展示
把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相互欣赏、。
我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幼儿较敢兴趣,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幼儿尝试学习蜡刻画,在讲解示范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引导的还不够清楚,幼儿也不是很理解,在示范环节后应让幼儿欣赏作品,再让幼儿自由创作,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思路更清晰,活动中,可多些材料工具让幼儿创作,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蜡刻画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3、在做画过程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感受用棉签做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
3、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冬天天气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们喜欢雪花吗?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到来了什么。
二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
(2)教师讲解画。
师:老师将这片雪花画在了纸上,小朋友猜一猜我用什么画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画画工具。
教师出示棉签引起幼儿的兴趣。
(3)教师边画边讲解。
师:小朋友用一根棉签轻轻地蘸上白颜色的水粉,在画上画一个叉,在叉的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一个六个角的图形;再蘸颜色在六个角上画上小圆或一条条短横线。这样,一朵美丽的雪花就画好了。
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放有白颜色的颜料、棉签和抹布。
(4)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四
活动目标:
1、画出小朋友和老师合影的毕业照,学习细致、夸张地画出班内小朋友及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进对同伴、教师和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画有幼儿园的大幅画1张。
2、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生活了3年,3年中大家交了学多朋友,再过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老师为你们高兴,可也有点舍不得你们。为了永远记住我们的幼儿园,我们大家自己动手,一起画集体毕业照留作纪念吧。
2、讲解示范。
教师选一位小朋友做范画的对象。先看看她的脸是什么形状、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再动手画。画的`时候要仔细,最好把小朋友高兴的样子画出来。
3、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同伴的主要特征,细致、夸张的画出脸上的细部。
(2)注意较均匀地间隔着画人物像
4、讲评。
请幼儿把画好的“毕业照”贴在大幅背景图上,大家互相欣赏,并认一认“这是谁的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但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让我吃惊!同时也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毕竟,更大限度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大班幼儿的接受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孩子们引导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方沃土,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亦可从中汲取乐趣,这节拖色想象课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美术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五
活动目标
1、画出小朋友和老师合影的毕业照。学习细致、夸张地画出班内小朋友及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进对同伴、教师和幼儿园的情感。
3、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画有幼儿园的大幅画1张。
2、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生活了三年,三年中大家交了许多朋友,再过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老师为你们高兴,可也有点舍不得你们。为了永远记住我们的幼儿园,我们大家自己动手,一起画集体毕业照留作纪念吧。
2、讲解示范。
教师选一位小朋友做范画的对象。先看看她的脸是什么形状、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再动手画。画的时候要仔细,最好把小朋友高兴的样子画出来。
3、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同伴的主要特征,细致、夸张的画出脸上的细部。
(2)注意较均匀地间隔着画人物像。
4、讲评。
请幼儿把画好的“毕业照”贴在大幅背景图上,大家互相欣赏,并认一认“这是谁的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毕业照》是在幼小衔接的主题背景下的一个大班美术活动。活动打破了以往老师示范的方式,而是让幼儿在观看视频以后再自己寻找制作版画的方法,而老师只是起到将制作方法小结和提升的作用。而版画的形式也不同于我们以往美术活动中的绘画形式,这样的形式还是比较新颖的,孩子们也比较新奇,而美术活动也是幼儿对美的一种享受。
今天的活动中,在情感的烘托上还是不够,对浓浓的幼儿在师生情和同伴情感受的还不够。由于我们班的幼儿对版画中的刻的'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而今天的活动中,这部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方法掌握也不太还,所以有板被刻破的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幼儿的新奇,所以我在提操作要求的时候,个别孩子没有静下心来倾听,这也是没有掌握方法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今天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热情还是很高的,许多孩子印了一张又一张,而且也能在送照片的环节中主动地送于朋友和老师,所以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小百科:毕业照也称毕业合影。是在学校教育机构和照相机的发明后,出现的一种对于毕业生一起合影的照片的统称,毕业照也是同学们对分别时刻的一种纪念,纪念青春岁月。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六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水果的特征。
2.尝试自制水果拼盘,享受创作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交流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事先收集有关水果拼盘的图片,并丰富幼儿制作水果拼盘的经验。
2.准备水果拼盘范品若干,装切片的水果大盘若干有个。
3.事先请保育员将一些水果切成块。
4.准备小围裙,塑料刀,盘子,塑料案板,汤匙,一次性手套,保鲜膜,五角星贴纸等工具,材料。
5.活动前组织幼儿洗好手和围好小围裙。
6.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切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习包中不同切面的水果图片,猜一猜不同切面的水果分别哪种水果。
二.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摸一摸,闻一闻,比较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三.鼓励幼儿说说自己选择了什么水果,切起来是软的还是硬的?
四.提醒幼儿关注同种水果的不同切面和不同水果的相同切面等。
五.创作水果拼盘。
1.组织幼儿观看水果拼盘的范品,引导幼儿欣赏拼盘的图案,花色和造型。
2.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切、拼、垒的方式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拼盘。
六.幼儿作品欣赏。
1.展示幼儿创作的水果拼盘。
2.提供五角星贴纸,引导幼儿用贴五角星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拼盘。
3.引导幼儿用统计五角星多少的方法,评选出小朋友最喜欢的“水果拼盘”。
七.引导幼儿品尝水果拼盘,体验成功的喜悦。
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水果拼盘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分享。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
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课题: 大家都来做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粉掌的外型和形态特征,学习用不同线、面来表现花、茎、叶、瓶子等。
2.培养幼儿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物体的习惯。
3.感知不同线型对比产生的形式美,体验写生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到户外写生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一瓶美丽的粉掌。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鹅掌师:你见过哪些花?它们长什么样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瓶美丽的花,请你来欣赏。
师:你见过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粉掌,猜测它的名字,感受它高雅、清淡的气质。
二、学画粉掌
师:我们到户外写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画到过花朵?你是怎么画的?
教师帮助幼儿收集已有经验。
师:这瓶花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花卉的根、茎、叶、花带来的视觉享受。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的白纸上尝试绘画,最后完整体现一幅粉掌。
三、看一看、画一画
师:想要自己来试试吗?老师有两个地方要提醒你们:
1.拿到画板后找一个自己看得到的位置,坐下来,先看再画。
2.一边看一边画,将你看到的画出来,要耐心和仔细。
教师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巡回观赏别人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花是同学们喜爱的植物,真实的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图案变化。本课花卉图案设计是在对花卉熟悉的基础之上,对自然花卉物象的艺术加工。本课内容重点是设计应用。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九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美术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十
活动目标:
1.能合理使用吸管和圆片组合拼贴各种动态的小人。
2.能增贴不同的体育器械表现小人运动时滑稽、好玩的场面。
3.学习记录所拼小人的动态,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关节可活动、能摆造型的模型人。
2.物质准备:长短不同的吸管,幼儿剪好的圆片若干,剪刀,人手一支水彩笔,展示板一块,钢琴曲。
活动边程:
一、出示吸管和圆片,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可以拼什么东西?拼的什么东西最好玩?
二、摆造型,让幼儿感知处于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分的姿势。
三、将幼儿摆的动态编进儿歌《好玩的小人》。
小吸管,一根根,我用吸管拼小人。
拼个小人弯弯腰,拼个小人跑步走。
拼个小人在游戏,拼个小人转圈圈。
拼个小人打篮球,拼个小人玩玩具。
小人个个都好玩,小朋友们乐哈哈。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拼小人,拼出不同的动态,然后可以添一些体育器械,我们比一比,谁拼的小人最滑稽、最好玩。
2.幼儿操作,教师适当加以指导。
(1)鼓励幼儿摆出各种动态,不模仿别人,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启发幼儿通过连接两根吸管、弯曲吸管或剪断一根吸管米表现手臂和腿部的弯曲动作。
(2)鼓励幼儿添拼一些体育器械。
(3)鼓励幼儿将拼的小人用记号笔画下来,为画动态人打基础。
五、展示和相互交流。
1.将幼儿记录的作品展示在板上。
2.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所画的小人在干什么,觉得哪个小人最好玩。
六、活动延伸:
1.将作品放入语言区,让幼儿继续创编儿歌《好玩的小人》。
2.可以引导幼儿加入一些玩具图片,丰富所拼小人的动作。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十一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色,能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2、知道泡泡是圆形的,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圆形泡泡。
3、喜欢参与印画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看图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讲述:
1、宝宝们,图上的小猫在做什么?
2、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吹的多吗?
(运用看图讲述与生活经验讲述相结合,引导宝宝说出泡泡的形状是“圆圆”的;正确区分多、少)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出示纸筒、颜料盒:宝宝们,我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它可以变出泡泡,看老师是怎样玩的:教师边示范讲解印画方法:先沾颜料,重重的按下去,轻轻的提起来。
2、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
(1)、刚才老师是怎样变出泡泡来的?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及时帮助宝宝解决印画中出现的困难。如:印画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三、想象创造:
1、出示作业纸:翘,这只小猫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们来帮帮他吧。
2、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瓶盖、酸奶瓶,他们能不能变出泡泡呢?(引导孩子猜测,激发尝试愿望。)
3、鼓励宝宝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小猫添画泡泡,教师及时观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据宝宝的印画情况,引导宝宝运用合适的材料印画,使每个宝宝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评:
1、宝宝们真能干,帮小猫吹出这么多圆圆的泡泡。,小猫真高兴,他要谢谢宝宝。
2、游戏《追泡泡》,结束活动。
雪孩子的教案美术篇十二
1、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印画游戏。
2、欣赏自己制作的小背心上的图案,享受创作的快乐。
1、各种形状的物体。
2、水粉颜料、擦手毛巾。
3、收集的有漂亮图案的背心的图片,教师事先印好的小背心一件,废旧的白色背心人手一件。
4、一段活泼的音乐。
1、请幼儿欣赏收集的有漂亮图案的背心,认识上面的各种颜色。
3、出示教师制作的彩色小背心,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做出来的?都用了什么颜色?
4、组织幼儿制作彩色小背心。
(1)指导幼儿印画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蘸上一种颜色,进行印画。
(2)幼儿进行探索:你选择的工具能不能印出图案,印出的图案像什么?
(3)提醒幼儿在印画时,将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效果会更漂亮。
(4)教师提醒幼儿,一个工具只能蘸一种颜色,在印画的同时注意画面、桌面、衣服的洁净,对保持清洁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5、作品完成后,请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我用的什么工具和什么颜色印出的这个形状。
6、等颜料干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穿到自己的身上随音乐,以时装表演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并把幼儿作品挂在作品栏进行展示。
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乐园,他们对色彩绚丽的物体极为敏感、关注。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和颜色,将白色的背心装饰一新,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幼儿体会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