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6篇)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在写总结之前,先梳理出需要总结的内容和关键点。如果你正在为写总结而犯愁,那么不妨看看以下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一
此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步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巩固成果,深化改革。
(一)巩固新成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组织实施市政府机构改革,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办将重点做好部门“三定”扫尾工作,全面落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等改革任务。机构改革完成后,将立即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开展改革评估工作,对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认真进行自查评估,总结改革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完善工作,巩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三定”规定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二)开拓新思路,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继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我办将认真领会中央、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各部门调整、划转所属事业单位的同时,同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批复工作。在完成事业单位分类确定批复基础上,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规范行政类事业单位,按科学化的要求发展公益类事业单位,按市场化的要求改制经营类事业单位,确保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树立新形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市编办将着眼于xx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站位,逐步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切实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和编委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二
我办切实做好对相关部门的实地调研和机构编制调查摸底等机构改革各项前期工作,并在方案制定上反复论证,力求科学。一方面是在调查研究上力求深入,确保编制实情掌握更加真实。着力做好涉改单位的实地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理清各部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配备实有情况,摸清相关部门在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机构改革提供翔实资料。另一方面是在征求意见上力求充分,确保改革方案制定更加科学。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市政府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并认真研究安庆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先进经验,注重加强与兄弟县市区的沟通交流,充分征求市四套班子及市编委办有关领导的建议,广泛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反馈,经过反复修改、不断完善,使方案既坚持上下衔接对应,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体现xx工作实际。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
——李克强
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
——李克强
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改革要公开透明,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李克强
依法及时公开项目核准和行政审批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打破分割、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各地要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消化过剩产能,防止盲目建设,使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推进。
——李克强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改革基本取向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创造力,政府尽应尽责任,让人民受惠。
——李克强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四
首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还在管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这些问题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限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其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审批权和审批行为,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助于促使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在维护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第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有力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从而实现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五
1、机构设置。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意见》(皖办发〔2020〕26号)要求,我市整合后政府工作部门24个(不含监察局),整合市卫生行政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机构和职责,设立卫生计生委,优化配置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将乡镇计生服务机构和职能整合并入乡镇卫生院;将市规划局列同级政府工作部门;文广新局和体育局合并组建了文化委;科技局和经信委合并组建了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委员会。
2、职责整合。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整合,由市国土资源部门承担;同时整合相关的检验、检测等机构,组建统一的质检中心。
3、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坚持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协调推进。制定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等事业单位的配套改革。做好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检验检测等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功能,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六
我市通过下发文件,深入各单位指导等方式积极做好沟通协调、组织动员、业务培训各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一是下发文件,明确了成员单位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分别承担综合协调、职能审核,办公用房调配、纪律监督、干部任免、人事调配、“三定”审核、财务保障、部门审计、档案移交等主要职责。二是通过到各单位督查进度,确保全市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在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编办多次到相关部门督查改革落实情况,特别是卫生和计生部门,每周都要和主要负责人沟通一次。三是通过召开“三定”培训,确保部门“三定”规定质量并专门印发了《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确保各部门在拟定“三定”规定时,在职责定位上更加准确、语言表述上更加规范。四是全力以赴做好“三定”工作。涉改单位“三定”规定经市编委办的反复审核、不断修改、多次反馈,经过与兄弟县市区的横向交流对比,经对照去年法制办对各部门权力清单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等问题的审核结果进行比对,提交市编委会议讨论通过后,再正式印发各部门执行。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改革的方向来看,就是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领域和范围,政府通过放松规制向市场和社会让渡空间,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之间边界清晰合理、分工合作有度的社会关系新格局,从而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让政府真正回归到承担责任、提供服务的权利本位。当然,改革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从而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从改革的路径来看,做到政企、政事分开。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要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对于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
从改革的效率维度上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公众参与。将行政审批项目公之于众,避免公权力自说自话,从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吸纳足够的智慧,帮助管理者作出合乎公共利益增进的政策选择。
从改革的纵深维度上看,必须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政府执行程序,加强政府行政监督,突出政府行政服务。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调整,必须在法治框架之内进行,在注重实体正义的同时,重视程序正义,保障“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本站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八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30多年来,市场化改革不仅使原来高度集中僵化的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明显的甚至带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至关重要。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的重大变革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任务。
首先,政府干预企业的现状还没有完全改观。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虽然多数得到了落实,但普遍到位不足,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或明或暗地侵犯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翻牌公司继续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是一种典型的表现,而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以及人事任命等方面进行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将政府部门的意志强加给企业的现象仍没有清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管企业,企业管社会”的局面改变不大,企业的社会负担仍然较重。
其次,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不规范。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的职能不规范,不该管的事仍在管,该管的没有管好,政府效率仍较低;政府的权力不规范,如前所说仍在干预企业的自主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不规范。目前,我国政府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社会就业、企业破产等。不必要的责任义务过多,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影响了政府的效率。
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还不尽人意。行政机构臃肿膨胀是目前转变政府职能的一大疾患,并引发了管理效率低下、行政经费高涨、行政职能交叉、行政指令紊乱等现象,还造成了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和行政干预过多等结果,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新体制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机构臃肿和膨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严重阻碍。
因此,从目前状况来看,中国要使改革继续深入下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而南京政府对此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高度重视,在新一轮转型发展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建设依法治理、务实勤政、运转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取得了积极成效。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一是大力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本着突出重点、上下衔接、因地制宜、平稳推进的原则,做好机构改革工作。机构改革突出建设责任政府的目标,明确政府各部门促进科学发展的责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及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要求,整合职能相近部门,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本次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26个,实际减少9个局级机构,增设了市行政服务大厅。市政府部门由原来的42个减少到38个,同时还积极推进区县政府机构、镇街机构改革。
二是着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按照机构改革后重新确定的职能,调整确认权力事项,对市政府部门的2899项行政权力、区县政府及其部门的1.4万项行政权力,逐项进行了主体、事项、流程的确认及转移行使,重新编制外部流程、内部流程,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经过清理,市级权力事项减少为2113 项,减少27%。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及时清理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机构改革后,南京市根据国家、省要求,在市区两级开展文件清理。纳入市级清理的规章97件、规范性文件407件。经清理废止111件,占文件总数的22%;修改95件,占保留文件总数的24%,清理结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向社会正式公布。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在民生重点领域推行各项积极有效的政策,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如,继续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放宽市民创业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核准、投资者出资方式和经营场所限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社保总量增长10%以上;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国家和省政策的对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按计划开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租赁房和人才公寓。
五是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通过网络、媒体公开。2010年举办政府新闻发布会61场,市政府网站发布信息69241条,市政府部门发布信息11803条,区县政府发布信息4966条。年终政府工作接受服务对象的大检阅和监督,市政府质监、药监、住建委等10个重点部门工作向服务对象述职,人民群众走进电视台直播现场,与重点工作部门面对面交流。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还与媒体联动开辟多个节目、专栏,开通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六是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2010年8月,全国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后,南京市研究制订《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四年行动计划》,计划以2014年承办第二届青奥会为时间节点,用四年时间,把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注重依法行政考核,每年根据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对市级机关和区县政府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全面修改,不断创新考核方式,调整考核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坚持立法服务发展的导向,坚持突出实现民意充分博弈,探索实施开放式、多元化的政府立法机制。在文件管理方面,以健全完善文件管理制度体系为重点,起草了《南京市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南京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方案》制定了文件审查备案工作规范,积极推进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执法规范化创优活动,突出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探索制定《南京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和《南京市行政执法协管人员管理办法》,推进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体系。在行政复议创新方面,南京市正积极启动集中行政复议权和行政复议委员会筹建工作。
三、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南京市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认识上不够到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对转变政府职能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同时产生腐败。
二是部门职能交叉产生矛盾。南京市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管理轻服务、政务公开缺乏力度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比较突出,也说明科学划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治理边界在实践中显得犹为重要。
三是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与社会管理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无法脱离某些原本应由社会自主管理的领域,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速度。
四是旧的管理模式未摆脱。由于传统行政体制的惯性运作,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领域不能进行科学明确的规范,因此实际上在很多领域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职能转变的效果。
五是政府部门权力配置不尽合理。政府职能履行需要制度体系、财力资源、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等权力结构合理配置的支撑。当前,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权力配置的不合理,因此以优化权力配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确立财政分权和公共产品分层供给的制度框架十分必要。
面对这些问题,南京从其实际出发,借鉴外地经验,整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多年来,南京市以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南京市法治政府四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下一阶段要在广泛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固化已有机构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理顺行政职能,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整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九
随着农村改革,特别是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目前乡镇突出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1、机构设置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现行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务实、高效、法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机构臃肿, 不仅造成人浮于事,效能低下,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乡镇工作方式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最盼的是脱贫致富,最厌烦的是行政命令,最欢迎的是示范服务,迫切要求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摒弃目的工作模式,把引导示范、服务农民为工作重点来抓。
3、乡镇干部素质与农村工作需不相适应。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关键在建设一支懂政策、懂经济、懂服务的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4、财政实际缺口大,基层运转难,实施农村税改后,尽管各级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转移支付,但实际缺口仍然较大,乡镇一级尤为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际就是如何解决当前乡镇职能转变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将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
尊敬的谢主任、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政府研究室谢主任一行莅临××指导,并就行政运行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进行调研,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我们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不失时机实施大项目推进方略,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在××市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今年1-8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速继的×,20的×之后,达到目前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继20的×、年的×之后,达到目前的×。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区划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找出路,以创新求突破,推进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建立了一整套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的机制。
一、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层级。同时,县一级也是最基层的领导机关,在县域范围内,县委、县政府既是制定重大决策的司令部,更是实施决策的指挥部,具有一定探索、创新的尝试空间。近年来,我们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县情,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活力不足、动力不够,而制约其活力和动力的重要因素就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够活、不够顺,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存利去弊,清除障碍,激发县域活力,凝聚强大合力。一是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我县积极稳妥推进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告别“审批经济”,除涉及公共安全、环境和精神污染外,其他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将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更名为“××县投资服务中心”。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在乡镇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对村级资金实行村帐乡代理改革,努力做到预算内外收入一个口径,管理一个渠道,支出一个“漏斗”。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扩大民主、加强监督、推进交流、完善考核”的方针,在坚持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基础上,推行了以干部任前公示制、竞争上岗制、公开选拔制、公开推荐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是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彻底改、改彻底、保稳定、保发展”的要求,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我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到位。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我们紧紧围绕人的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需求,大力兴办教育产业、卫生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切实把社会事业作为产业来办、项目来抓、实体来运行、企业来管理。按照“一手抓公办教育改革,一手抓民办教育发展”、“一手抓普教巩固提高,一手抓职教规模发展”的思路,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按照“办医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民营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不断完善卫生改革。目前,全县共有学校×所,在校生×万人,教职工×万人,其中民办×所,在校生×万人,教职工×万人;全县×家乡镇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全部实现民有民营。同时,政府在引领市场经济过程中,找准职能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主要是当好教练员、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在构筑市场载体上主要是当编剧、导演,不当演员;在推动社会发展上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性解放、潜能挖掘、价值实现。在领导方法上,围绕市场引导力、社会参与力、政府推动力三力协调配合,切实增强政府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办事规则上,围绕推行依法行政,切实把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零距离”要“到位”,在角色上保持“适当距离”不“缺位”,把市场能够做的事情真正交给市场,把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交给企业,把社会中介组织和老百姓办的事情交给中介组织和老百姓办理,做到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充分调动企业和老百姓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微观经济的搞活。成立了“县民营经济发展局”,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全县民营经济的政策规章和激励政策,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及营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力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县投资服务中心功能,强化窗口服务职责,要求窗口单位公开办事程序、前置条件、审批依据、办结时限和收费标准,为客户和投资商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努力做到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一站式”服务办结县权范围内所有审批事项。实行“立即就办”制。要求全县47个重点部门和73个县直中层窗口服务单位在本部门、本单位显著位置悬挂“立即就办”提示牌,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时限、投诉监督电话等,要求各部门要做到“份内事情立即办,份外事情帮着办,外来投资优先办,重大事项联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上级审批协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推行“无借口法”。坚决做到“为客商服务无借口、为发展服务无借口、执行上级任务无借口、执行纪律无借口、承担失误责任无借口”,同时,我们成立了县诚信服务监督局,与经济“110”、公安“110”、新闻“110”联动运行,切实治理不作为、狠抓乱作为、整顿慢作为,确保“无借口法”得到有效落实。实施项目帮办制。组建县项目帮办中心,设立驻厂员、帮办员,建立接待洽谈、签约选地、项目审批、证照办理、开工建设、建成投产等快捷、高效“一条龙”链式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群众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坚持和谐拆迁、和谐安置,以来城区共完成拆迁×万平方米,仅今年以来完成拆迁×万平方米,未发生一起因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坚持先建后拆,先后建成政府安置小区×多万平方米,安置房均价不到800元/平方米,不到市场价的3/5。在××市率先建立困难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100、98和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在苏北处于领先位次。建立健全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抓主要对象、主要领导抓的“七抓”维稳机制,千方百计化解老问题,千方百计避免新矛盾,赴省进京上访已连续3年保持“零登记”,到市以上信访量在××市最低。在全县万人警力比仅为×处于全省最低的情况下,去年我县万人发案率低于全省3个百分点,群众治安满意率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规范服务和高效运行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我们以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为原则,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践行一线法。坚持干部在一线,实行县级领导分工不交叉,加大每位领导压力;坚持决策在一线落实,建立“交办、催办、督办和查办”落实机制;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促进各级干部沉到基层,领着干、带着干、亲自干;坚持创新在一线推进,建立健全了县乡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施镇、村两级干部述绩质询、评议对话制度;坚持成效在一线体现,切实树立“一线成绩论干部、一线实效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实行会办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县级领导成员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会办的主体,坚持常规定期会办,具体现场会办,重点专题会办,紧急问题随时会办,明确会办范围、会办事项、落实措施、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建立督查考评机制,使会办制成为落实的有效形式。据统计,平均每年县级领导召开会办会×次,由“两办”整理下发会办纪要×期,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名义下发交办单×份,以文件形式交办×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编发督查通报、督查专报×期。三是组建非常设机构。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框架、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抽调县直单位、乡镇机关人员充实到一线,组建投资服务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等“六大中心”;成立社会稳定、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城区开发建设、城区拆迁安置、重点工程建设、督查等七大指挥部,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办实事。四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方便监督、拓宽民众与政府间沟通渠道、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投资×多万元建成了县乡两级电子政务网。调整完善目前已经运行的花乡××网站。加快启动自动化办公系统,有序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形成以县政府中心机房为枢纽、以高质量的光纤网络为支撑的覆盖全县的电子政务专网。五是整合县级政府会议。进一步规范和整合县级政府会议,实行县级政府会议合并召开制度,凡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非紧急、常规性会议,原则上安排在星期五召开,切实减轻了基层压力,减少了乡镇、部门负责同志往返开会的时间,同时,要求县政府领导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尽量少开全县型的集中会议,多开现场会办会,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全县整体快速有效推进。
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着力增强公共决策透明度
我们坚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来抓,求真务实,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一是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清理,做到“该除尽除”、“应减必减”。今年上半年,共废止了《关于下达地产品销售任务的通知》等×个文件,核减×个单位行政审批权×余项,改为备案制×项,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份。建立以县投资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便民服务网络,形成上下联动,方便快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行政服务网络模式,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围绕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征用、城区开发、社会保障、财务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重大决策,全面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以行政执法“窗口”单位为重点,凡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登记、办证、收费等事项一律公开,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同时,要求全县各单位制定信息发布栏,定期公开社会关注的工程招标、社会保障、岗位公开竞争等热点事项。三是逐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制定和实行了领导干部任中审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公示制度、重大事项表(票)决制、制度执行公开问责评议等10多项规定,促进了政务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用监督,实行“阳光村务”,完善“两个议事会”制度,拓展延伸政务公开监督触角,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四是不断强化政务公开考核。通过领导交办、督办、查办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指导和督促力度,同时把政务公开列为行政效能监察重点内容,严格考核,有力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高效落实。
五、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活动已成为政府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县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突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依法行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民主决策、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会办制度,凡是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文件,县政府领导一律要召集部门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均要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每年分两次向人大和政协报告县域依法行政情况和行政执法部门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情况。二是落实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制定出台了《机关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效率的“三个有利于”要求,合理确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受理相对人的各种申请后,无论是否准予,均应在法律、法规规定时限内办结,超出规定时限的视为批准;上级部门在收到下级单位请示后,必须在3个日内给予答复,超过时限没有办理的视为同意,企业或个人向机关申请的事项,答复时限最长不超过2个日(特殊情况除外);县委、县政府会办或并联审批时,参与部门没有按时派员参会或审批的,视为该部门默许会办结果或并联审批通过项目。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全方位构筑政府履职监督网络,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管理。制定出台了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不下移、失职必究”的要求,对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实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为增强依法行政、责任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促进各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我县制定出台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县政府法制办每半月与县法院行政庭沟通一次,及时掌握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情况,并对未按规定出庭应诉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以督查通报的形式进行通报批评。今年上半年,全县行政首长开庭审理的行政案件有15件,出庭应诉的有12件,出庭率达80,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依法行政的开展。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我县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行政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服务经济发展观念不够坚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然少数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现象还会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中认真进行研究解决。同时,近期,我们还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一是加快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步伐。深入调研学习省内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创新办法、创新举措,全面推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改革。理顺中心机构设置,依据行政服务中心实际承担的主要职责任务,结合我县投资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和管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管理、考核、督促进驻单位和人员开展行政服务。调整审批职能配置,整合县直各部门内部股室职能,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统一设立“行政服务处”,并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全权代表后方单位行使行政审批权限。认真审核进中心行政许可事项,对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单位的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审核确认,按照在淮海经济区和省内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时间最短原则,明确进入中心项目。完善审批服务制度,借鉴其他县(区)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县“一枚公章”生效制和收费“一卡清”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内部运行、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根据省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我县拟对全县×个乡镇和×个社区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严格控制行政编制,从紧把握乡镇领导干部职数,确保乡镇党政机构编制设置符合上级要求。合理设置乡镇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编制,科学设置乡镇事业单位岗位,确保圆满完成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设置任务。打破乡镇界限,实行分岗设卷,严格竞岗人员考试考核,并根据竞岗得分按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上岗人员。对照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乡镇实际,认真细致做好乡镇行政机关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确保社会稳定。按照改革前后事业单位人员不同情况,不断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改革后乡镇机关上岗人员,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行管理;对乡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严格考核奖惩。
三是认真开展企业经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在县直各部门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从严要求,并结合部门实际,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评、查、树”等活动,改进和完善评议方式方法和考评标准,推动部门和行业转变行风,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行为,解决部门利益至上,“中梗阻”和“四乱”问题。集中时间,重拳整治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从严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助商、护商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破坏软环境举报制度,由经济110牵头,对有关部门和个人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规范服务和高效运行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我们以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为原则,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践行一线法。坚持干部在一线,实行县级领导分工不交叉,加大每位领导压力;坚持决策在一线落实,建立“交办、催办、督办和查办”落实机制;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促进各级干部沉到基层,领着干、带着干、亲自干;坚持创新在一线推进,建立健全了县乡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施镇、村两级干部述绩质询、评议对话制度;坚持成效在一线体现,切实树立“一线成绩论干部、一线实效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实行会办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县级领导成员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会办的主体,坚持常规定期会办,具体现场会办,重点专题会办,紧急问题随时会办,明确会办范围、会办事项、落实措施、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建立督查考评机制,使会办制成为落实的有效形式。据统计,平均每年县级领导召开会办会×次,由“两办”整理下发会办纪要×期,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名义下发交办单×份,以文件形式交办×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编发督查通报、督查专报×期。三是组建非常设机构。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框架、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抽调县直单位、乡镇机关人员充实到一线,组建投资服务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等“六大中心”;成立社会稳定、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城区开发建设、城区拆迁安置、重点工程建设、督查等七大指挥部,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办实事。四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方便监督、拓宽民众与政府间沟通渠道、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投资×多万元建成了县乡两级电子政务网。调整完善目前已经运行的花乡××网站。加快启动自动化办公系统,有序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形成以县政府中心机房为枢纽、以高质量的光纤网络为支撑的覆盖全县的电子政务专网。五是整合县级政府会议。进一步规范和整合县级政府会议,实行县级政府会议合并召开制度,凡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非紧急、常规性会议,原则上安排在星期五召开,切实减轻了基层压力,减少了乡镇、部门负责同志往返开会的时间,同时,要求县政府领导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尽量少开全县型的集中会议,多开现场会办会,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全县整体快速有效推进。
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着力增强公共决策透明度
我们坚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来抓,求真务实,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一是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清理,做到“该除尽除”、“应减必减”。今年上半年,共废止了《关于下达地产品销售任务的通知》等×个文件,核减×个单位行政审批权×余项,改为备案制×项,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份。建立以县投资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便民服务网络,形成上下联动,方便快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行政服务网络模式,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围绕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征用、城区开发、社会保障、财务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重大决策,全面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以行政执法“窗口”单位为重点,凡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登记、办证、收费等事项一律公开,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同时,要求全县各单位制定信息发布栏,定期公开社会关注的工程招标、社会保障、岗位公开竞争等热点事项。三是逐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制定和实行了领导干部任中审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公示制度、重大事项表(票)决制、制度执行公开问责评议等10多项规定,促进了政务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用监督,实行“阳光村务”,完善“两个议事会”制度,拓展延伸政务公开监督触角,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四是不断强化政务公开考核。通过领导交办、督办、查办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指导和督促力度,同时把政务公开列为行政效能监察重点内容,严格考核,有力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高效落实。
五、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活动已成为政府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县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突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依法行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民主决策、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会办制度,凡是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文件,县政府领导一律要召集部门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均要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每年分两次向人大和政协报告县域依法行政情况和行政执法部门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情况。二是落实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制定出台了《机关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效率的“三个有利于”要求,合理确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受理相对人的各种申请后,无论是否准予,均应在法律、法规规定时限内办结,超出规定时限的视为批准;上级部门在收到下级单位请示后,必须在3个日内给予答复,超过时限没有办理的视为同意,企业或个人向机关申请的事项,答复时限最长不超过2个日(特殊情况除外);县委、县政府会办或并联审批时,参与部门没有按时派员参会或审批的,视为该部门默许会办结果或并联审批通过项目。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全方位构筑政府履职监督网络,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管理。制定出台了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不下移、失职必究”的要求,对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实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为增强依法行政、责任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促进各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我县制定出台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县政府法制办每半月与县法院行政庭沟通一次,及时掌握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情况,并对未按规定出庭应诉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以督查通报的形式进行通报批评。今年上半年,全县行政首长开庭审理的行政案件有15件,出庭应诉的有12件,出庭率达80,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依法行政的开展。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我县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行政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服务经济发展观念不够坚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然少数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现象还会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中认真进行研究解决。同时,近期,我们还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一是加快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步伐。深入调研学习省内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创新办法、创新举措,全面推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改革。理顺中心机构设置,依据行政服务中心实际承担的主要职责任务,结合我县投资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和管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管理、考核、督促进驻单位和人员开展行政服务。调整审批职能配置,整合县直各部门内部股室职能,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统一设立“行政服务处”,并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全权代表后方单位行使行政审批权限。认真审核进中心行政许可事项,对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单位的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审核确认,按照在淮海经济区和省内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时间最短原则,明确进入中心项目。完善审批服务制度,借鉴其他县(区)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县“一枚公章”生效制和收费“一卡清”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内部运行、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根据省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我县拟对全县×个乡镇和×个社区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严格控制行政编制,从紧把握乡镇领导干部职数,确保乡镇党政机构编制设置符合上级要求。合理设置乡镇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编制,科学设置乡镇事业单位岗位,确保圆满完成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设置任务。打破乡镇界限,实行分岗设卷,严格竞岗人员考试考核,并根据竞岗得分按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上岗人员。对照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乡镇实际,认真细致做好乡镇行政机关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确保社会稳定。按照改革前后事业单位人员不同情况,不断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改革后乡镇机关上岗人员,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行管理;对乡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严格考核奖惩。
三是认真开展企业经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在县直各部门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从严要求,并结合部门实际,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评、查、树”等活动,改进和完善评议方式方法和考评标准,推动部门和行业转变行风,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行为,解决部门利益至上,“中梗阻”和“四乱”问题。集中时间,重拳整治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从严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助商、护商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破坏软环境举报制度,由经济110牵头,对有关部门和个人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一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坚决制止乡镇发生新的债务的通知》(豫政办[2005]52号文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规范乡镇招商引资行为,防止发生新的镇村债务问题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针对河洛镇而言,树立科学发展观,抓准农村综合改革方向,切实转变镇政府职能,是做好当前农村工作的战略选择。一、切实把乡镇工作重点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精品农业、效益农业、市场农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二、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必须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高度关注民情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凡是与行政许可法不相符的,必须坚决纠正;凡是与民争利的,必须坚决制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三、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1、从项目、环境、服务上下工夫,做好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做到一站式办公;以良好的服务、优质的服务内容赢得客商的青睐。2、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企业集中于园区,有利于公共设施和资源共享,节约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合理建设环保设施,有效进行环境保护。四、清理建设债务,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区域经济。1、面对债务,积极应对,寻求化解途径。分类处理,灵活化解,通过清查整理,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对于公共性投资的,政府应列入财政预算,逐年还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骨干税源,壮大主体税源,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加强管理,防生新债,开源和节流并举,加强对政府的人、财、事进行科学化管理。2、加快乡镇经济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要统一思想认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形成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真抓实干,集中精力和时间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五、采取有效措施,逐项退出担保1、摸清底子,对镇政府以前的担保逐项摸清底子,搞清楚原委。2、清理担保,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有偿还能力的要督促其还贷,必要时采取法律途径解决。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有困难的,要通过耐心、细致工作,促其还贷。3、核销担保。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已消失或无力偿还的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予以核销。六、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和镇村干部离任审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负债乡村的考核力度,既考核经济的发展状况,又考核债务的化解进度。1、要加大乡村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把经济工作与用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对化解村级债务成效显著的干部,应给予适当的奖励。2、要规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为。乡镇政府一律不再直接办企业,也不准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3、建立借贷款管理制度,乡村兴办公益事业,必须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杜绝新的不良债务产生。5、建议国家建立干部年审制度和领导干部审计档案,把干部在工作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进一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七、河洛镇建设债务和担保情况建设债务:1、镇办公楼欠债50万元。2、公路建设欠债:孝沙路、洪官路共计欠款40万元。担保情况:1、镇财政为沙鱼沟机械厂在沙鱼沟信用社担保贷款1万元。2、镇财政为仁存沟村张建营在永安信用社担保贷款20万元。3、镇财政在市财政局开发公司为我镇5家企业担保贷款92.7万元,止目前利息计136万元。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二
申论的试卷并不是毫无章法随便拼凑的,我们每一篇申论试卷都是有一定的主题的,所以我们这次名言佳句的鉴赏也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记忆也更有利于日后的使用。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李克强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三
市人民政府
一、 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2、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和运营体制。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有资产的范围和责任,理顺关系,逐步形成国资管理机构——国资运营机构——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制。
3、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通过政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即:政府按投入的资本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负责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依法对企业资产运营、盈亏状况和生产经营进行监督;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按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二、 强化市场监督职能,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要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规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按照世贸组织中非歧视规则,使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企业,不论其国别、不论其所有制形式,都享有一样的“国民待遇”、“市民待遇”。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四
此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步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巩固成果,深化改革。
(一)巩固新成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组织实施县政府机构改革,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办将重点做好部门“三定”扫尾工作,全面落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等改革任务。机构改革完成后,将立即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开展改革评估工作,对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认真进行自查评估,总结改革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完善工作,巩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三定”规定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二)开拓新思路,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继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我办将认真领会中央、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各部门调整、划转所属事业单位的同时,同步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在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模拟分类基础上,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规范行政类事业单位,按科学化的要求发展公益类事业单位,按市场化的要求改制经营类事业单位,确保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抢抓新机遇,切实加强县编办自身建设。县编办将抓住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与其他政府部门一起做好“三定”制定工作,完善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规范内设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并将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政治、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树立新形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县编办将着眼于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站位,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切实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为区县、县政府和编委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五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转变政府职能论文篇十六
我县通过召开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机构改革动员以及“三定”培训会议,积极做好沟通协调、组织动员、业务培训各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一是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成员单位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分别承担综合协调、职能审核,办公用房调配、纪律监督、干部任免、人事调配、“三定”审核、财务保障、部门审计、档案移交等主要职责。二是通过召开改革动员大会,确保全县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去年12月份我县召开全县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县长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三是通过召开“三定”培训会议,确保部门“三定”规定质量并专门印发了《关于县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确保各部门在拟定“三定”规定时,在职责定位上更加准确、语言表述上更加规范。四是全力以赴做好“三定”工作。涉改单位“三定”规定经县编委办的反复审核、不断修改、多次反馈,经过与兄弟县市区的横向交流对比,经县法制办对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等问题的审核,县编委会议讨论通过后,再正式印发各部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