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名人的故事二年级(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我最喜欢的名人就是爱迪生,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成为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爱迪生的故事。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爱迪生小时候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善于观察思考,对任何事都喜欢刨根问底,经常用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把父亲问得哑口无言。好在做过教师的母亲,每次都会竭尽所能地给他耐心讲解。
有一天,妈妈发现爱迪生趴在草棚里的草堆上一动不动,便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没想到爱迪生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母亲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道:“人是孵不出小鸡的。”可爱迪生还是追问:“母鸡就是这样孵出小鸡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呢?”
爱迪生7岁上学,可是他只上了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因为他满脑袋净是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常常把老师问得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回答,惹得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十分讨厌他。最后老师叫来爱迪生的妈妈对她说:“你的孩子太笨了,老是问一些2加2为什么等于4之类的古怪问题。我实在不愿教这样低能的学生。”
爱迪生的母亲一气之下,就让仅仅上了三个月的学的爱迪生退学回家,并决定亲自来教导他,就这样爱迪生便开始
了他的自学课程,在妈妈的教导下,爱迪生进步得非常快。后来爱迪生迷上了妈妈送的《自然读本》这本书,他被书中的科学小实验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他开始了他的实验生涯。他拥有两千余项发明,包括对世界影响极大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钨丝灯泡等。每当人们都称赞他是“天才”时,爱迪生却说:“所谓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勤奋努力,我们也会
成为像爱迪生那样的大发明家,为了我们的梦想加油吧!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二
世界著名推销大师乔·吉拉德。在15年中,他销售了13001辆汽车,平均每年卖出1425辆(每天4辆),这项纪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入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吉拉德的成功并非与生俱来,35岁以前,乔·吉拉德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他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连高中都没有念完。更要命的是,他患有严重的口吃。为了生计,他甚至当过小偷,开过赌场。
“在我人生的前35个年头,我自认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失败者!”走投无路时,吉拉德向朋友求得汽车销售员的工作。60年代,被喻为“汽车城”的全球汽车工业重镇底特律,有39家大型的汽车经销营业所,每家又各有几十名销售员,可说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一处市常没有丝毫经验的吉拉德就在这时候闯来了。
因为严重口吃,靠嘴谋生的吉拉德必须放慢说话速度,同时他更注意聆听客户的需求与问题。而没有人脉的乔·吉拉德,最初只靠着一部电话、一枝笔,和几页电话簿作为客户名单。只要有人接电话,他就记录下对方的职业、嗜好、买车需求等生活细节,虽吃了不少闭门羹,但多少有些收获。曾有人在电话中用半年后才想买车的理由打发他,半年后,乔·吉拉德便提前打电话给这位客户。就是靠着掌握客户未来需求、紧迫盯人的超常毅力,吉拉德从对手如云的底特律,杀出一条血路。
吉拉德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很多人早上起床后,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天,不知道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人总在等待机会的到来,期望一条大鱼撞到自己怀里。上帝才知道这种人是否能成功?我绝对不做这种人!我每天都有目标,而且是前一天就计划好的。不管别人怎么摸鱼,我只管捕自己的鱼!”
—个名人,—个普通人,为原子弹流的眼泪里饱含着—样的乡情。
杨振宁第—次回中国时拜访了老同学,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杨振宁离开中国的那天,邓告诉他中国两弹的制造全靠自己,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杨振宁说他当时听了激动得不能自已,躲到洗手间去流泪。这事大概很多人知道。
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时,公共汽车上只有白人能坐前面的位子,黑人和其他有色种人得坐在后面。某天,—个台湾人上车后习惯性地往后走,白人司机叫住他说:“中国人会造原子弹,所以您可以坐前面。”
这位同胞—下车,找个无人之地痛哭了—回。—个名人,—个普通人,为原子弹流的眼泪里饱含着—样的乡情。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三
这个暑假,我读了《数学家的故事》,一共有上下两册,讲了许多数学家的成材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米诺特和笛卡儿的故事。爱米诺特是第一位女数学家,她敢于冲破世俗的观念礼教,义无返顾地进入大学学习她喜爱的数学。她一开始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旁听生,但她却比其他的正式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她珍惜这样学习的机会。后来她在不懈的努力下,成为了这所大学的学生,她更用功了,她把学习看作得来不易的果实,所以她更用心地品尝收获的喜悦了。最后,她终于成功了,她着书立说,为她所热爱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也实现了她自己一生的理想。
笛卡儿原来是一名军人,一直都很喜欢数学。一次他受伤后住在医院,某一天他正在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时,无意间看见天花板上有一只苍蝇在横梁上跳来跳去,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他一直思考的“数”与“形”的问题。在当时的数学界,数与形的完全分离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数学家的问题,而笛卡儿不放过一点点的机会,在医院里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数与形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人们学习数学更轻松、更愉快了。
另外,我还读了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地都写着两个字:勤奋。这些数学家都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忘记自己的事业,兀兀穷年,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我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成功。读了这些故事,我明白了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勤奋有一种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力量,虽然从前我也知道,许多名人的成功都来自勤奋,但是看了这套《数学家的故事》后,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其实先天的资质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它们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只要勤奋,许多不足都可以弥补,许多缺点都可以改变。相信自己的判断,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直到做出成果,做出收获。
我想,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做其他任何事都是一样,要有恒心,要坚持,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努力,最后才会达到梦想的终点。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他们何尝没有这样的精神呢!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实,学习数学并不难,数学王子高斯曾有三大秘诀:1.善于观察2.善于动手3.善于思考。其实,只要我们喜爱数学,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如果我们像数学先辈们那样努力,数学一定又能有新的突破!
(三)
《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位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其中有两篇给我印象最深,分别是《小欧拉智改羊圈》和《数学神童希帕蒂亚》。
《小欧拉智改羊圈》讲述了欧拉爸爸设计了一个长40米,宽15米的长方形羊圈,施工过程中发现围羊圈的材料少了10米。父亲在增加材料和缩小羊圈之间难以取舍时,小欧拉想出了办法,他将长方形羊圈的长缩短了15米,宽延长了10米。经过这样一改,原来长方形的羊圈变成了一个边长25米的正方形。而正方形的周长是25×4=100米,正好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15+40)×2=110米少了10米,这样材料刚好够用。同时正方形的面积是25×25=625平方米,也比原来面积40×15=600平方米大了一些。欧拉的方法做到了一举两得,既节省了材料,又扩大了面积。
《数学神童希帕蒂亚》讲述了女数学家希帕蒂亚10岁时,父亲带她去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在一般人的眼中,测量物体的高度是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因为希帕蒂亚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他要求女儿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测量,这可就不容易了。小希帕蒂亚在和父亲散步时,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影子和父亲的影子重合了,由此聪明的希帕蒂亚想到了运用身高和影子长度成正比例的方法间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因为:人的身高/人的影子长=金字塔高/金字塔影子长,所以在已知人的身高的条件下,分别测量出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人的影子的长度,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金字塔的实际高度了。
小欧拉和希帕蒂亚没有按常人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开动脑筋另辟蹊径,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跟欧拉和希帕蒂亚比起来,我感到脸红。每当在学习中有了困难和问题时,我很少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总是直接求教于妈妈和老师。通过读欧拉和希帕蒂亚的故事,我深深体会到勤思考、善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被难题所困扰时,不仿学学欧拉和希帕蒂亚,换一种方法去思考,很可能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四
公元1688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清朝康熙27年,由于御史郭瑗的弹劾,一代权相纳兰明珠被捕下狱,罪名是“xx,结党营私,负恩乱政”。
对于自己为何被拿掉,明珠很清楚。第一,郭瑗的弹劾处处都落在实处,他无可辩驳;第二,要拿掉他的人其实是康熙皇帝,郭瑗只不过是个枪手而已,辩驳也没有用。
对于自己的结果,明珠也很清楚,不外乎两种可能:第一个,自己人头落地,但不会牵扯上家人;第二个,康熙皇帝会法外施恩,留下他的性命,但会削职为民。
以康熙的宽厚本性来说,第二个结果的可能性更大。对于一般人而言,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但是,对于明珠这样的人而言,剥夺他的政治生命,比杀了他还惨,他不甘心。
这时候,明珠想起一个能救他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政敌,时时都想置明珠于死地的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
他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政治对手拉自己一把呢?
于是,他走了一步险棋。
这步险棋就是:让一个名为索党而实际上是明员上书,弹劾明珠“结党营私、动摇国本、图谋造反”。
从表面上看,明珠的这步棋走得很笨。按照郭瑗弹劾的罪名,明珠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自己人头落地而已,但按这个官员的罪名定罪的话,不光明珠的人头要落地,连他的家人也要被诛灭九族,他这是加重自己的罪名。
然而,明珠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一,以康熙的聪明,不可能相信明珠会造反。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索党借机攻击明党,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
第二,康熙以罪名拿掉明珠,只是想分化明珠的力量,他不想牵扯到明党的其他官员。明党的其他官员为了明哲保身,就不会全力拯救明珠,也就避免了朝廷动乱。然而,索党官员弹劾明珠结党谋反。谋反啊,可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了,就会必然地牵扯到明党的其他官员身上。明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必然会全力地保护明珠。这样一来,就不是明珠一个人面对康熙了,而是整个明党在面对康熙。
第三,在索党与明党相争的关键之时,如果再处罚明珠,那就证明索党获胜,从而会造成索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身为上者的康熙无法接受的。因此,他必须保住明珠,保住明党和索党的力量平衡。这样,明珠的性命和政治生命也就保住了。
事情发展的结果正如明珠所料。这个官员上书弹劾后,索党一见这是个彻底打倒明党的机会,纷纷上书弹劾明党。明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也纷纷上书为明珠辩护。结果,原本只是弹劾明珠的经济案件,变成了索党与明党大结算的政治事件。无论谁胜谁负,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伤害。
康熙为了维护大局,为了保住朝中力量的平衡,不得不对明珠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他只免去明珠的大学士之职,不久之后,又让他担任内大臣,依旧留在自己的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做就是20年,直到康熙47年去世。
明珠的这招棋,不仅他用过,其他许多人都用过。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有这样一个理论:一个稳固的政治集团,只能有一个一号人物,众多的三号人物,不能在中间再有一个二号人物,对于上位者而言,维护权力的平衡最重要,不能让一个党派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对于下位者而言,敌对势力的存在同样也是重要的。有了敌对势力,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否则,自己就成为上位者的威胁,等于是引火烧身。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五
王朔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感叹过: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主动要求到这世上来的,在亲子关系当中,如果一定要说谁欠谁,那也是父母欠孩子。孩子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开始给予,我的女儿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机也不曾得到的,与之相比,为了养育她而所花的金钱根本微不足道。
他更提出:许多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说什么要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老了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能有个靠山,说白了就是自私,为着自己的未来能有保障,而去骂孩子打孩子逼孩子考好成绩,无情地剥夺孩子的快乐。
也是因为这样吧,王朔在自己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快乐度过一生,他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是: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个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王朔自己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暴力中度过的,他说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挨打是父亲打他打到筋疲力尽,抽支烟,休息一会儿,缓过来继续打。当时年少的他跪在那里,看着香烟的雾气里父亲那张让自己感到心悸的脸,心想:要是和这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多好。同时也暗暗发誓: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有这样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在女儿的成长历程里,他没对女儿动过一次手。
对于女儿的学习,王朔的观点是:小孩子有兴趣的东西,你不用去逼他,他自然会去学,如果他不喜欢的东西,你逼他去学,也没用,很快就会忘掉,等于白花功夫,而且还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女儿王咪面临中考的时候,王朔送她去了美国读书。有意思的是,在国内不爱学习的女儿,到了美国变成了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艺术史专业。对此王朔非常得意: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学习的,因为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国内的那种教育,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幸亏我有远见卓识,及时保护了我女儿对学习的兴趣,她到美国以后,被美国那种宽松、趣味的教育氛围一激发,学习的欲望马上就出来了,而且一发不可收。
王咪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国内找工作,拒绝老爸的“好意”,最终,她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艺术财经》杂志的一名编辑。
女儿的独立,让王朔非常骄傲,他说:“我从未对女儿要求过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但是她一路走来,真的成为了我最希望她成为的那种女性: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比什么都重要……”
在许多读者的印象里,王朔总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敢言敢为快意恩仇的样子,但是他说:“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扮演一个叫‘王朔’的人。”
他心里其实也明白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自私、欺软怕硬、富贵可淫、威武可屈……这是他在这么多年闯荡人世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生存法则,这么多年,他就是靠着这一套生存法则活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苟全性命于乱世,惹不起躲得起”。但随着女儿逐渐长大,大到可以和他探讨人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面对着女儿那双清澈的眼睛和如花般盛开的笑容说一句:爸爸的人生,是这样走过来的……女儿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他看见自己身上的一切伪善,并为此感到深深的罪恶感,这种罪恶感逼迫他去拷问那个隐藏在“作家王朔”外衣之下的灵魂,让他再也没办法心安理得、沾沾自喜。
剩下的时间,他用来陪伴家人。当年,他和妻子沈旭佳离婚后,女儿归沈旭佳抚养,母女俩远赴美国,沈旭佳曾不无忧伤地对王朔说:“你错过了许多女儿成长中的时刻。”但当时正忙着追名逐利的他,对这句话体会不深,一直到很多年之后,他才体会到前妻的这句话暗含责备,责备他根本不懂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说:“我没有勇气对女儿说我爱你,因为我连最基本的都没做到,那就是和女儿生活在一起。一个女儿对好父亲的最低的要求是和她生活在一起,可是我连最低的这一条都没有做到,还谈什么爱她?”对女儿刻骨铭心的内疚,以及亲身经历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的相继猝然离世,让王朔更加意识到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名望不是利益,而是家庭。
这么多年来,王朔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可以算得上是“针尖对麦芒”,年幼的时候,母亲忙于工作,疏于对他的关心和照顾,母子之间一直没有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这使得他在母亲年老的时候,有一种心理是:你过去不拿我当回事,不可能现在老了想要儿子了,就来了一个儿子。
也是有了女儿之后,他慢慢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情了:女儿小时候我管过女儿吗?不也没管吗?可是现在,我不也牵挂着她,希望她能陪在我身边?
女儿大学毕业之后,王朔心里一直非常希望女儿能够回国发展,但又不愿意勉强女儿。有一次,身在美国的王咪突然发现联系不上父亲了,家里电话一直是忙音,msn又不在线,她心急如焚,非常担心独居的父亲会遇到什么危险,不得不打电话给年迈的奶奶,让她去父亲的房子看看。结果是王朔前天晚上喝酒醉得不省人事,而家里电话又没挂好,气得王咪在电话里和父亲发飙,骂他是“白痴”!也是这一次,促使王咪回国发展,“他身边也确实太需要一个人了。”
如今王朔和女儿的关系,更像是朋友。父女俩长得特像,这也使得王咪经常怪他:“都是你,肥头大耳的,把我拐带丑了!”他就安慰女儿:“你别急,走不了美女路线,咱走气质路线。”父女俩在一起经常这样相互打趣。他感叹:“有个女儿真是太好了,到我这样的年纪,许多常人眼中的快乐都算不上是快乐,惟有和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
在王咪的结婚典礼上,她提到自己的父母:“我特别幸运,有一对非常宽容我的父母,让我自由自在地成长,即使在离开他们的日子里,他们的爱,也一直保护着我……”
王朔虽然没有勇气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他怕自己会当场哭得不成样子,“那也太丢人了”,但当他听到朋友给他转述的女儿在婚礼上的这番表达,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他说:“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得到女儿这样的评价,我已经很满足了,比让我得一个诺贝尔奖还欣慰。”
名人的故事二年级篇六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 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己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 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当年12月29日,她那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和赞誉的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择。经过深深的思考,她认为:生命的最终意义是要努力实现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