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篇二十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含板书)

古诗两首(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1教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山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背学过的古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4、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二、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四、理解诗句

1、读第一行诗。

理解“远上”“石径”“斜”。为什么称“寒山”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出示挂图: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这几户人家在什么地方呢?

2、读第二行诗。

/ 4

理解“白云深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小结: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

3、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为什么诗人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4、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霜叶比什么还红?说说第四行诗的意思。把第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小结:这两行是写诗人看到的枫林近景。

5、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五、总结课文

六、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

七、指导书写

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3、抄写《山行》。

板书:

3、古诗两首

山行

近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远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2教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枫桥夜泊》,学会生字,理解生词,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 4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题。(2)解题,简介作者。

2、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3)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可以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质疑。

4、逐句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

轻声读第一、二两行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挂图: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呢?

在这清冷、幽静的环境里,诗人这时是什么心情呢? 理解“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2)学习第三、四行诗。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7、指导书写。

/ 4

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八、综合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径()泊()渔()鸟()经()伯()鱼()乌()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叶花。坐: 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啼: 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由寒山、、、、构成的 图,从清新明朗的诗句中流露出。

(2)《枫桥夜泊》这首诗写诗人看到的景物有:,听到的声音是。板书:

3、古诗两首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见所闻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4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篇二十二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秋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体会文章内容情感,指名读、范读、自由朗读等达到不同方式读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朗读的方法使孩子会读书。

2、通过读文、组词、用词说话、讨论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在反复练习中巩固认知,做到会认会写会用,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生字,达到规范、端正、整洁。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1、示范朗读,引导点拨。

2、看图、想象与品读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刚学过《秋天到》这首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解题

1、读课题,“秋游”这个课题什么意思?

2、拓展:春天,我们到郊外游玩叫什么?在天朗气清的秋天里能去郊外游玩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呀!带着这种欢乐的心情齐读课题。

3、孩子读了两遍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带着问题读书,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2、田野上同学门在干什么?

(用“有的……,有的……,有的……。”回答)

4、课文预习的时候我们标出了小节,画出了生字词。让我们分小节来读读课文吧。

5、指名读,评价。

6、听你们评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读这篇课文了。

7、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其实,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告诉了我们课文主要讲的事情。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课件比较:天气凉了和天气渐渐凉了,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准确?“郊外”什么意思?到城市以外的田野游玩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一齐读读第一小节。瞧,孩子认真读书就会有收获。

五、认识生字

1、相信读好了课文,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课文的生字宝宝。

2、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读,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3、指名读。

4、四人小组读字组词,讨论记字办法。

5、交流

6、开火车读字组词。

六、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看看哪个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醒。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2、按笔顺表书空。

3、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字词。

2、通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来到郊外同学们都看到什么呢?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你感受到什么?

2美在哪里?请划出写“美”的词语。

3请学生演板:蓝蓝的、一望无边、有时像……有时像……。

4想象一下,白云还像什么?

出示:___天空___,几朵白云有时像______,有时像______。

5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第三自然段

秋天的天空很美,那秋天的田野怎样?

1出图,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农田的景色吗?

2这样的美景,谁愿意读读?

3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儿?

是啊,秋天的农田五彩斑斓,确实很美。

你能说说,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么样?(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多种。)

4出示:

农田里,稻子黄了,___;高粱红了,___;棉花白了,___。

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赞美、高兴)

4、第四自然段

在这样的风景中郊游,同学们玩得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自读,他们是如何玩儿的?

2假如我们在草地上会怎么样?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3带着这心情来读一读,看看谁已经融入图景了。

5、齐读全文。

四、拓展

1、描红。

2、朗读,并试着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天空美

秋游农田美

(郊游)同学们乐

六、教学反思: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大全(22篇) 文件夹
剩余41篇精选文档
一键下载全部合集 4854人已获取
热门排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近更新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