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3篇)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的对话,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写一篇精彩而又有内涵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它们包含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读完这些范文后,相信大家会更有信心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一
《神奇的符号》那本书讲的是科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我觉得他真勇敢。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一所好学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嫌他家穷,不想和他一个房间睡,就让他把床搬到楼梯口。当他晚上睡着的时候,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都没哭。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坚持,就能把一件事干好。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二
我看过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神奇的符号》。这本书讲述了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一生求学、科研的故事。他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的精神,时时影响着我。
在我的困惑中,时间慢慢地流逝了。我越来越烦躁、沮丧,盯着这道题,恨不得把这张纸盯个大窟窿,可仍然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脑海中闪出一丝灵感,可一着急,灵感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很着急,想着等会儿还约了小伙伴一块踢球呢,时间一过,别人可不会等我呀!想到这里,我心里更郁闷了。想放弃,又不甘心,心里乱极了。
于是,我又平静了下来。突然想到老师讲过年龄差永远不变,马上茅塞顿开。找出了隐藏的条件,结合作图法,解出了这道题。
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伟大的数学家,也不会轻易就能取得成功。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坚持不放弃!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三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神奇的符号》。
书中讲述了在一个乏味无聊的下午,无所事事的男孩米洛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收费亭。他开着他的电动玩具车,驶过收费亭,踏上了一趟不可思议的奇妙旅程。一路上,米洛身陷懒散国,误入结论岛,闯进期望国,在词语国中还差一点儿入狱,帮助寂静山谷的人放出声音。他在他的伙伴闹钟狗“咔哒”和甲虫先生“骗人虫”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他们还遇见了色彩大师、“哪个”老婆婆、向下长的男孩“阿列克宾丝”、嗓音医生和他的宠物神灯“吵吵”、十二面体人;还从空中城堡中救出了甜美韵律公主和纯粹理性公主。突然间米洛又从这个神奇的世界返回了他自己的家,还是同样的房间,还是同样的下午,米洛却懂得了神奇世界告诉他的许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从懒散国的人民因为惧怕闹钟狗让他们不要浪费时间中懂得了珍惜时间;从词语国和数字国中懂得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期望国里因为米洛的车轮需要一刻不停得动脑筋才能转动而懂得了时时刻刻都要动脑筋;在空中城堡为了救两位公主而充满了勇气。在这次“旅行”之后,我们和米洛都变成了一个珍惜时间,热爱学习,勤动脑筋并且充满勇气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很是惭愧:“我以前经常在走道上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我还不爱动脑筋,总觉得动脑筋太麻烦,要是我也去“旅行”,我的车子一定早就不能继续行驶了;我还很胆小,又怕黑又怕虫子,怎么能像米洛一样去和妖怪去搏斗呢。比起米洛,我可真是差远了。”
我要改一改我的这些缺点:“我要用上每一分钟与每一秒,不会再磨蹭、拖延时间;要是遇上困难、难题就要动脑筋,直到把它们解决;我还会试着把自己关在一个比较黑的房间里锻炼胆量。争取也像米洛一样。”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不仅风景奇特,又教会我们要做一个珍惜时间、勤动脑筋、好好学习并且充满勇气的好孩子。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四
暑假里,我看了《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中的《神奇的符号》一书。本书讲了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爷爷的一生以及他在抗战时期的奋斗和文革时期的无奈。
也许会有人在想:数学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也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用处的。比如,在记忆电话号码中,如果你数学学的比较好,就能比较容易的记住这些数字。还有,平时需要计算时,也能计算的十分迅速。
其实关于口算,也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到俄罗斯去旅游。中途,他的车没油了。然后,他就去加油。油加完后,当地老板还在用计算机计算油的价格时,他就报出了答案。那个老板瞬间就目瞪口呆,并疑惑得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那个中国人就回答说:“我们在小学就教了啊。”那个当地老板立刻就无地自容。从中,可见数学的作用。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数学也是有很大的用处的。比如:有一次,我奶奶去买菜。回来后,我帮她计算菜的价钱。后来,我发现奶奶有一个菜贵了五块多。于是,我就赶紧告诉奶奶,让她去找那个卖给她菜的人。后来,我奶奶去问那个人,他就把五块多退给了我奶奶。
看了这本书,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首先,它加固了数学在我心中的地位。其次,也激发了我学好其它学科的.信心。苏步青爷爷也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他的精神,认真学好每一门科目。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了,希望大家也多看看书,多学习学习知识。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五
这是本关于苏步青教授一生故事的书。苏先生家境贫寒,10岁就下田干活了。有一次因为放牛时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所以父母就把他送到县城高小念书,可是那些富家子弟们经常欺负他。有一天晚上,因为苏先生的蚊帐上有几个小洞,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就认为他不配合他们睡在一起,于是就与管楼的先生通气把苏先生从寝室里赶了出去,让他睡在楼梯口。为此苏先生还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苏先生渐渐地开始不想上课了,于是他经常旷课,逃学,并年年背榜。后来苏先生又转去了另一所学校。终于他在陈老师和洪校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去了日本留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的!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六
儿子在读苏步青《神奇的符号》时,总是能读得特别投入,时常能听到儿子谈论苏步青的种.种,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阅读就爱不惜手,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被苏步青的幽默逗得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神奇的符号》一书,是数学家苏步青晚年的自传体著作,系《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是大数学家苏步青写给青少年有关自己学习工作的小故事书,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步青老先生在读小学时,很顽皮,被新环境的新生事物所吸引,整天在街上逛,也常逃课。数学学习一度都处于困难。更甚至一次在他擅长的国学写作中,由于酷爱阅读,在老家读私塾的时候,背诵了很多的书籍,文笔很不错,写出一篇好文章,可遭到老师的质疑—抄袭来的文章,使得苏步青先生一度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劝解下才转变,这位老师同时也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学习。后来在读初中时,又深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数学,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不断地资助他,使得苏步青先生才能完成学业,以及后来能到日本留学,都得到这位老师的极力支持。在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中,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爱护学生,别轻易怀疑学生,我们不恰当的言语会毁了也许是天才的学生,多赞许我们的学生。
原来苏步青小时候是倒数第一啊,但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看来,只要发愤学习,倒数第一名也能变成第一名。只要努力学习,要有恒心、信心,要谦虚谨慎,要老实,不能骄傲。先天因素很重要,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苏步青院士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又是一位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桃李满天下;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统战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教学中苏步青先生总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解生动、形象。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听懂了没有,据此调节讲课速度。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里的许多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发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很值得一读。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七
儿子在读苏步青《神奇的符号》时,总是能读得特别投入,时常能听到儿子谈论苏步青的`种种,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阅读就爱不惜手,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被苏步青的幽默逗得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神奇的符号》一书,是数学家苏步青晚年的自传体著作,系《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是大数学家苏步青写给青少年有关自己学习工作的小故事书,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步青老先生在读小学时,很顽皮,被新环境的新生事物所吸引,整天在街上逛,也常逃课。数学学习一度都处于困难。更甚至一次在他擅长的国学写作中,由于酷爱阅读,在老家读私塾的时候,背诵了很多的书籍,文笔很不错,写出一篇好文章,可遭到老师的质疑—抄袭来的文章,使得苏步青先生一度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劝解下才转变,这位老师同时也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学习。后来在读初中时,又深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数学,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不断地资助他,使得苏步青先生才能完成学业,以及后来能到日本留学,都得到这位老师的极力支持。在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中,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爱护学生,别轻易怀疑学生,我们不恰当的言语会毁了也许是天才的学生,多赞许我们的学生。
原来苏步青小时候是倒数第一啊,但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看来,只要发愤学习,倒数第一名也能变成第一名。只要努力学习,要有恒心、信心,要谦虚谨慎,要老实,不能骄傲。先天因素很重要,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苏步青院士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又是一位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桃李满天下;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统战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教学中苏步青先生总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解生动、形象。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听懂了没有,据此调节讲课速度。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里的许多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发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很值得一读。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八
那天中午,我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饿起来了,于是我就去楼下的超市买零食吃。
到了超市,我买了两盒老坛酸菜面,3个鸡腿和5包鹌鹑蛋。结账的时候,超市的阿姨找给我14.6元。结完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便在心里默算了一遍:6元钱一盒的老坛酸菜面,买两盒一共是12元;鸡腿每个6元,买了3个一共是18元;鹌鹑蛋1.8元1包,买了3包一共是5.4元;那么12+18+5.4=35.4元,我刚刚付了51元,51元减去35.4元等于15.6元。哎呀,刚刚那个阿姨算错了,少找了我1元钱,我也真是粗心呀,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于是,我便转身飞快的跑向超市,气喘吁吁的对超市阿姨说:“阿姨,您算错钱了,少找了我1元钱,应该是找我15.6元!”阿姨皱了皱眉头,说:“没错呀?!”“本来是付了您50元的,后来我发现口袋里还有一张1元的,也付给了您!”我连忙解释道。“哦……”阿姨这才恍然大悟,“对不起了小朋友,是我算错了。”阿姨边说边把钱递给我。“没关系的,谢谢阿姨,阿姨再见!”从阿姨手中接过钱,我提着零食,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老师说的真没错,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好它真的是大有用处呢!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九
《神奇的符号》是由苏步青写的,故事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苏步青忍着国破人亡的痛楚,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仍心无旁鹜,执著钻研,就着冒着烟的桐油灯,写出了《射影曲线概论》。
《神奇的符号》讲述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中国发明家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神奇的符号》那本书讲的是科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我觉得他真勇敢。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一所好学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嫌他家穷,不想和他一个房间睡,就让他把床搬到楼梯口。当他晚上睡着的时候,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都没哭。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坚持,就能把一件事干好。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十
从雅安赈灾”看数据的重要性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孙梅
【新闻链接】北京时间20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目前红十字会已经调拨500顶帐篷运往受灾区域。
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牵肠挂肚的芦山地震,新闻报道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给出了受灾和救灾情况。
一、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
通过以上这一则新闻报道,我们能得到关于此次地震的哪些信息呢?
首先,数据告诉了我们此次地震的一些基本信息: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震中位置以及震级的强弱。透过这些数据,不难让我们作出以下比较: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雅安,三次地震有两次发生在了四川省内,看来四川省是地震高发区。
其次,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如此严重的地震到底造成了多少人员伤亡呢?同样,数据告诉我们:在地震发生的5天时间内,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此次的伤亡数并不太多,这也让许多中国人感到欣慰!与汶川地震的伤亡数比较,看来我们已经学会了面对灾难如何理智地救灾,把损失减小再减小。中国人民是智慧的,更是勇敢的,也是坚强的!
最后,地震后的情况和救灾工作的进展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会不会有余震,会不会有疫情,受灾民众的生活能得到保障吗?数据告诉了我们余震的次数以及震级,为了保障灾民的生活,需要多少帐篷、日常生活用品,都一一列出数据。
一则简短的新闻,几个平凡的数据,却给了我们如此多的信息,让我们可以了解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事件。看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数据了。
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进步离不开数据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信息化进程开始从“信息时代”步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产物――数据成为了一种新的`资源。各国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经济贸易增长、产业创新升级等各方面对数据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对数据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已经成为决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上半年,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为主导的多个美国咨询公司发布了两个关于大数据的前瞻性研究报告。其中,由美国易安信公司(emc)赞助的题为《从混乱中挖掘价值》的idc“数字宇宙”研究结果表明,20的信息创造和复制总量超过了1.8zb,在短短5年内增长了9倍,并且预测到全球将达到令人恐怖的35zb的数据量。而mgi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认为,如今的数据时时刻刻都在源源不断地渗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数据正日益成为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
大数据创造的价值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商业界,谷歌、亚马逊等跨国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全球个人用户数据,以此推出多种服务,扩大收益。在科学界,微软的科学家们系统介绍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paradigm,前三范式分别为理论、实验和计算)――利用大数据分析去发现未知规则,例如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包括约30万名患者的数万个数据点进行分析挖掘研究,以准确预测一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出院后的30天内是否会再次入院。在公共管理方面,美国纽约市政府收集了市民求助热线311电话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并据此采取措施管理城市。
三、培养数据分析意识,让数据服务于生活
或许你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不从事与统计相关的行业,还需要去收集和分析数据吗?报刊、电视、广播、图书、互联网等许多方面都会给我们提供数据,并做了一定的分析,我们只要留意一下就行了。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情况,随便打开一份报纸,人们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统计数据,以及由此做出的一系列解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和解释都是可信的吗?统计常常被用来错误地表示某些信息,这就需要你作出理智的选择和分析。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吧。人一生的时间,从摇篮到坟墓,大概有24.75576亿秒。这个庞大数字,令人惊诧。然而对于大宇宙来说,它不过如大海聚沫,刹那生灭。人类的语言极为丰富,每种平均拥有约2.5万个单词或者字。世界上单词量最多的语种是英语,超过50万个。我们一天要说4300个词语,一生可能用到的词汇总量是1.232亿多个。我们一生平均要用坏3.5台洗衣机、3.4台电冰箱、3.2台微波炉、4.8台电视机、9.8台dvd机、15台电脑。制造一台个人电脑平均需要至少240公斤石油和22公斤化学品,再加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1.5吨水,因此你的台式电脑在出厂之前,所耗的原料就已经有一辆大型汽车那么重了。每个人一生都要制造40吨垃圾,可以把两个集装箱填得满满当当。现在,我们无须走出大门,就能了解全世界。我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是148分钟,一年就是900小时,一生就是2944天。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这个盒子面前坐上整整8年。我们的一生,就这样在4.150077亿次眨眼中悄然度过。
简简单单的数据,告诉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透过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不错,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等等,可以让数据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可见,数据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点滴生活中,并且可以更好服务于生活。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十一
人们一想到数学,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连串的抽象符号,枯燥无味。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当我看到《神奇的符号》这本书时,我想这又是一本枯燥无味的参考书。可当我细细翻看这本书的内容时,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是一代数学大师苏步青爷爷的自传。
这本书主要讲述苏步青爷爷如何喜欢上数学,并穷尽一生从事数学研究的经历。他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还坚持研究数学,将研究数学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先是帮浙江大学创立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名的数学系还培养了很数学高端人才。后又到复旦大学任教。他做老师时不仅刻苦钻研数学,还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苏步青爷爷翻译了国外的许多数学著作,为祖国的数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学生,比如谷超豪,胡和生等,都是中国现代科学研究的主心骨。
苏步青爷爷贵为一代数学大家,同时还是一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大家。他不仅研究数学,还擅长历史,地理,哲学。他为了数学研究的需要,学会了七国语言。最有名的是他曾经给青少年朋友写过一封信,谈了关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他不仅不偏科还是个全才,这一点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现在需要学习的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总会有抱怨学不好不想学,看到了大师都这样用功,我都有点惭愧,我们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我们从苏步青爷爷的刻苦钻研中,我看到了在任何情况都不能放弃学习,学习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它一定是最必要的。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十二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一天,符号姑娘们在符号王国吵闹着。
书:我给你们出1道题,你们把你们应该坐的座位坐好。题目是这样的:
3333=6
符号们都站好了,而且也没有站错!
():幸好,没有那个难看的东西号,不然我们整齐的队列,被号一乱,就都变成丑小鸭了。
号听了()的话,低下了头。
:难道我的两个黑球就这么讨厌吗?
书:+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定要相互帮助!
符号们很惭愧,又重新让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小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吗?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篇十三
《神奇的符号》是“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大科学家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由 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标题,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先生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这是科学家用生命历程写成的书,那力透纸背的感人的文字,那饱含哲理的真实小故事,定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
我们读这些文字,丝毫没有被“说教”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是科学家生命感悟的结果。在目前讥诮成风、语病多多的文风日渐张扬的环境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书写的这些平易醇厚、睿智通达的文字,虽然让我们感到一点点陌生,却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平实的语言文字的力量。
《神奇的符号》以苏步青先生跨越9个鸡年的经历,更多地从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来撰述,从他令人景仰的经历中,令我们感受良多,深受启迪。《立壁角》、《倒数第一名》、《三个月通过日语关》、《踏上数学之路》等故事打破了科学家是神童、是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学习要靠勤奋和艰苦的实践;《因材施教》、《关心下一代》、《巧用零布头》、《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决不是小事》、《为中学教师讲课》、《拳拳老人心》、《语文和数学》、《攀登贵在少年时》等故事写出了大科学家对国家年轻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并给我们指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譬如,“常言道,过河要有桥,学习不能不注意学习方法。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讲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结合故事读后定能让你受益匪浅;《回到故乡》、《支持学生运动》、《踏上西迁路》、《山洞里办学》、《天快要亮了》、《在动乱的年代里》、《社会主义需要数学》等故事写出了在艰苦的年代里,苏步青在遇到挫折时毫不气馁,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对祖国的热爱,靠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我们从中能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那浓浓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