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状态进行审视和反馈的方式。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整理思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启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一
研究生毕业前未接触或正视过传统文化,以之为封建迷信,颇为不屑。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自己属“无知者无畏”,其实不是封建迷信,是“自己”迷信!迷信于自己的武断。
何谓迷信?迷是迷失,信是判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迷信自己谓之武断,迷信他人谓之人云亦云。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不可以下结论,对这句哲言耳熟能详,然理是理,我是我,道理好像是懂,然知而不行,不能落实于生活工作之中,故常犯强词夺理、武断、自大、卖弄之毛病。
想到圣人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甚是惭愧,能说不是学问,能做才是学问啊。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原来学就是做。王凤仪先生亦言此之为“空学没习”!
古人又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想到此不禁惊心,想想工作、生活中之诸多不顺确实多由此而起。
二、闻“道”。
感激我的同事何先生,因其单身,闲暇时多在办公室,我此时有家无室,亦多呆在办公室,故与其交流较多,说是交流,其实应是听讲,因其所讲对我多是闻所未闻,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的诸子百家均耳熟能详,何先生所讲真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妙语连珠,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骂人都骂得入木三分,如形容张爱玲“小资的教母,汉奸的姘头”。
开始时心里尽管很钦佩何先生博学多识,但心里又不服,心想你是研究生,我也是研究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发表两国家一级刊物呢,你有吗?!与何先生之差距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且因何先生语言犀利,我们曾因此还红过脸呢,想想真是惭愧!
因为不愿服他,因此在办公室聊天时故意寻找其语言漏洞,反唇相讥以此捞回面子,然未成功过,比如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此点评,几天后其观点又截然相反,以之为终于逮到机会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料其轻松化解,道理在其手中变化无穷,好像活了一般,正如其引用古人之言“宇宙在手万物随心”、亦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学“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相处,我知其天资聪颖,国学功底更是深厚,方知与其相差太远,方才对其口服心服。何先生看我真的服了他,又见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国学书籍,知道我对国学也有了兴趣,就建议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不要看,直到读懂了《论语别裁》才可去看。虽当时虽不能理解其深意,但幸亏当时我服了他,看了一年的《论语别裁》(很是惭愧,一年才磕磕绊绊读完,因为读读就犯困,后来才知是自己的性命之能量场不够,就如用100伏的电压带220伏的灯泡)。
当然我现在明白其深意:德者本也,术者末也。德行未立,术多害己,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啊。明白如何做人才是最基础的,基础未稳,大厦建的快,倒的也快!亦如当代诸多发财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者,仁也,曾子诠释为“忠恕”,责己为尽忠,责人为用恕,亦如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动物也有忠孝节悌,雀困笼中宁死不食,羊有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孝,狗不嫌家贫,却有儿嫌母丑,想想有许多方面我们人类尚不若动物,照圣人所发露人之标准,有很多人虽长着人身、说着人话,但所行却非人事了。
感恩何先生,他用闲暇时间不厌其烦给我讲了6年,佛说人有四难(生值佛世难、生为人身难、生在中国难、得遇名师难),很是幸运遇到何先生,他比我大一岁,何先生是我良师,然我却不够格做其益友。
四、知“道”
我们都喜欢说知道,但是否真的知“道”?也许是我们只知“道”之表,但不知“道”之里(理)啊。
道是什么?《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之本源,“道”是性之途径,“教”就是找寻到途径在哪里(当然也包括教会别人)。比如“性”若是山顶,“道”就是通往山顶的路,“教”就是寻找到能上山顶的路。
能有如此认识,感恩王凤仪先生及其传人,有机缘拜读后发现其所倡伦常道与孔圣人之道殊途而同归,亦难怪梁冬先生称其为儒家之惠能。
这人人之五伦“事实上而非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人类连结在一起,西方亦有人研究发现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都能找到联系,而且只要为数不多的几次即可。
我们的祖宗真是太伟大了,因大道至简,他们将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高度总结,化繁为简为五伦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身份:为人子、为人父(母)、为人夫(妇)、为人兄(弟)、为人君(臣)、为人友(朋)。
身份对应着位置,位置对应着责任:父慈子孝,君敬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即在其位谋其政,且应“素其位而行”,不越位亦不缺位,即过犹不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二
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新兴产业,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接下来就跟着本站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中华文化心得体会吧。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引《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学习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可以陶渊明先生之言概括,以下标题非有哗众取宠之他意,此道非彼道,末学理解的“道”只是伦常道,过去日用而不知,读传统文化经典后方知而已。
一、迷信?
研究生毕业前未接触或正视过传统文化,以之为封建迷信,颇为不屑。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自己属“无知者无畏”,其实不是封建迷信,是“自己”迷信!迷信于自己的武断。
何谓迷信?迷是迷失,信是判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迷信自己谓之武断,迷信他人谓之人云亦云。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不可以下结论,对这句哲言耳熟能详,然理是理,我是我,道理好像是懂,然知而不行,不能落实于生活工作之中,故常犯强词夺理、武断、自大、卖弄之毛病。
想到圣人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甚是惭愧,能说不是学问,能做才是学问啊。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原来学就是做。王凤仪先生亦言此之为“空学没习”!
古人又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想到此不禁惊心,想想工作、生活中之诸多不顺确实多由此而起。
二、闻“道”。
感激我的同事何先生,因其单身,闲暇时多在办公室,我此时有家无室,亦多呆在办公室,故与其交流较多,说是交流,其实应是听讲,因其所讲对我多是闻所未闻,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的诸子百家均耳熟能详,何先生所讲真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妙语连珠,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骂人都骂得入木三分,如形容张爱玲“小资的教母,汉奸的姘头”。
开始时心里尽管很钦佩何先生博学多识,但心里又不服,心想你是研究生,我也是研究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发表两篇国家一级刊物呢,你有吗?!与何先生之差距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且因何先生语言犀利,我们曾因此还红过脸呢,想想真是惭愧!
因为不愿服他,因此在办公室聊天时故意寻找其语言漏洞,反唇相讥以此捞回面子,然未成功过,比如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此点评,几天后其观点又截然相反,以之为终于逮到机会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料其轻松化解,道理在其手中变化无穷,好像活了一般,正如其引用古人之言“宇宙在手万物随心”、亦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学“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相处,我知其天资聪颖,国学功底更是深厚,方知与其相差太远,方才对其口服心服。何先生看我真的服了他,又见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国学书籍,知道我对国学也有了兴趣,就建议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不要看,直到读懂了《论语别裁》才可去看。虽当时虽不能理解其深意,但幸亏当时我服了他,看了一年的《论语别裁》(很是惭愧,一年才磕磕绊绊读完,因为读读就犯困,后来才知是自己的性命之能量场不够,就如用100伏的电压带220伏的灯泡)。
当然我现在明白其深意:德者本也,术者末也。德行未立,术多害己,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啊。明白如何做人才是最基础的,基础未稳,大厦建的快,倒的也快!亦如当代诸多发财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者,仁也,曾子诠释为“忠恕”,责己为尽忠,责人为用恕,亦如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动物也有忠孝节悌,雀困笼中宁死不食,羊有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孝,狗不嫌家贫,却有儿嫌母丑,想想有许多方面我们人类尚不若动物,照圣人所发露人之标准,有很多人虽长着人身、说着人话,但所行却非人事了。
感恩何先生,他用闲暇时间不厌其烦给我讲了6年,佛说人有四难(生值佛世难、生为人身难、生在中国难、得遇名师难),很是幸运遇到何先生,他比我大一岁,何先生是我良师,然我却不够格做其益友。
四、知“道”
我们都喜欢说知道,但是否真的知“道”?也许是我们只知“道”之表,但不知“道”之里(理)啊。
道是什么?《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之本源,“道”是性之途径,“教”就是找寻到途径在哪里(当然也包括教会别人)。比如“性”若是山顶,“道”就是通往山顶的路,“教”就是寻找到能上山顶的路。
能有如此认识,感恩王凤仪先生及其传人,有机缘拜读后发现其所倡伦常道与孔圣人之道殊途而同归,亦难怪梁冬先生称其为儒家之惠能。
这人人之五伦“事实上而非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人类连结在一起,西方亦有人研究发现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都能找到联系,而且只要为数不多的几次即可。
我们的祖宗真是太伟大了,因大道至简,他们将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高度总结,化繁为简为五伦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身份:为人子、为人父(母)、为人夫(妇)、为人兄(弟)、为人君(臣)、为人友(朋)。
身份对应着位置,位置对应着责任:父慈子孝,君敬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即在其位谋其政,且应“素其位而行”,不越位亦不缺位,即过犹不及。
时间飞逝,我从一名学生,到息县进入工作岗位已接近两年,两年的经历让我对农村、老百姓、基层干部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息县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更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学习。由于自己本身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以前经常搜集一些名言 警句来激励、警示自己。现在才真正感知对中华文化了解、理解太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我赞叹、令我折服。针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 会:
(一)学以修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自身来讲,重点在于挖掘优秀文化的大富矿,以求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激励精 神。而传统文化学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灵魂升华的过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利为志就不能淡泊,内心躁动就不能致远。古人倡导温、 良、谦、恭、让、仁、义、礼、智、信,只要我们做到了,人际关系就和谐了。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就是要求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要平等 仁和,时常要与仁德的人亲近,向他们学习。
(二)学以致用。弘扬传统文化起先需要从学习开始,这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潜移默化 的过程。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其主要经典实质内涵贯彻到生活中、工作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乃至灵魂深处。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睦、 家庭和谐,提升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对照《弟子规》《孝经》等进行反躬自省,对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谨言慎行等方面进行深刻自剖和整改提高。
(三) 学以济世。这些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长幼尊卑不分,离婚率不断攀升,自杀事件不断曝出,道德沦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生活变得乱 七八糟、乌烟瘴气。长此以往,人性危矣,民族危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金子,是治疗这一社会疾病的济世良方。儒家的“仁爱”、 道家的“无为”等等就是要弘扬孝道、张扬仁爱、讴歌善良。用经典诠释智慧,用智慧启迪人生,用人生挖掘人性。用我们先祖留下的经典智慧来治疗当下人性的疾 病、灵魂的疾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光焰点燃我们心中的善念和良知的火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被时代所器重时,就要担当 重任,有所作为;当你郁郁不得志时,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博闻强识。而我们作为公务人员,更要有“兼济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业,善 其事,做到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我们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更加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敬畏党和国家授予我们的职责岗位。我们理应当好人民公仆,不求在这个岗位上做多大官,力求在这个岗位多做事、做好事。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 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
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三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虽然自古以来,世界不同的地方,包括危地马拉,日本及韩国等,都有着翡翠的文化,但现代翡翠的市场以华人为主,这是因为文化上华人对玉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人爱玉,由软玉至翡翠的爱好泛指“玉文化”。玉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今人赏玉,重玉,为爱,为美,为辟邪,为保值。
玉在中国,有着多种含义。女娲补天的神话,说明了人间情天难补的真谛。《韩非子》中和氏壁的故事,向人们述说着坏才不遇的遭遇。《完壁归赵》这是历史上一段真实的故事。记载秦王为争夺一块美玉,险些引起一场残酷的战争。汉代以传国玺作为权位的象征,汉武帝的弟弟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死后用玉棺殉葬(即河北满城出土的金缕玉衣),以为可以永生或重生。儒家以用玉、佩玉以养德,仿效玉的温润,外表与内敛均具有含蓄之美;道家人食玉,服寒石散,以为可以养生,长生、甚至用玉棺、玉匣埋葬,以为可以登入仙域。然而,民间用玉,大都与情爱或者鉴赏有关,或为定情之信物,或为家人作为传家之宝,或是把玩鉴赏之用。历代玉工巧思,使顽石含情,玉石生辉,所琢磨的玉器成为中国人的最爱,既可玩赏,又可传达情义,形成中国人特有的玉文化。
在旧时器时代,中国人已使用玉器,贵族以玉为缕衣入土,古人将玉喻为石中君子,孔子曰:玉有十德,进而将玉的特性与君子相比,使玉在中华文化成为尊贵的瑰宝,美玉与高尚的美德划上同义词了。中国人不但爱玉、玩玉、藏玉更怀玉;古人认为戴玉有辟邪治病之功能;中国人雕玉的工艺举世无双,大部分翡翠的工艺以华人的喜好为依归,当中的寓意和华人的传统习俗息息相关;因此,玉文化(含翡翠/可以说是华人几千年精神、文明、社会价值和工艺的缩影。虽然如此,其他文化对翡翠价值的认知度还较低低,翡翠的工艺滞留在华人文化的题材上,一些西方文化的消费者难以共鸣。
一、充分认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六中全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体现了党的战略远见和世界眼光。中华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包括与邻为伴、和—谐发展等,能够并且应该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特别是从20xx年持续至今的金融危机正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要为自身发展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文化影响力建设不可或缺。而如何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宣传舆—论工作。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把文化的宣传工作重视起来。把先进模范事迹、发展改革思想通过各种宣传反映给群众,不仅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还做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参谋。
三、结合我乡实际,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来说,是灵魂的建设,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注重‘魂’和‘体’的关系,‘魂’和‘体’必须是紧密结合的。全乡党员干部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重要途径这样的高度,结合我乡实际,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四
我爱人的姐姐是黑龙江五大连池一所小学的主教老师,他的.孩子快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底,她让孩子退学,准备报名河北端村学校,她的勇气让我自叹不如。下面是她代孩子写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叫耿源田,我们家是个佛化家庭,听妈妈说在我出生的20xx年家里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是听了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全家人欢喜赞叹,也开始学习落实《弟子规》,决心用《弟子规》来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常告诉我:“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这一代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小时候,妈妈常给我读《弟子规》,妈妈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弟子规》,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书。跟着妈妈指读《弟子规》,慢慢地我认识了许多字,小时常把《弟子规》当作儿歌念。幼儿园时我背诵了《三字经》、《千字文》。记得四岁时,我看了《黄香温席》的动画片,晚上我就给父母铺好被子,也学着黄香的样子钻进被窝里,开始给父母暖被窝,我心里很高兴。爸爸上山工作了,我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幼儿园,小朋友看书、玩玩具,我从不与他们争抢,这是我看孔融让梨的故事学会的。还有陆绩怀橘、子路百里负米、虞舜孝感动天这些故事让我知道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学弟子规让我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切食品、物品都要让长辈先用。
《弟子规》告诉要珍惜时间,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从来不向父母要新衣新鞋,听妈妈说我从小到现在的衣裤鞋子,都是捡姨妈家小表哥的,蔡老师讲父母这样做是在为我们惜福,我感恩父母。《弟子规》还教我们要“凡出言,信为先”,做人要诚实守信,伟大的**宋庆龄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20xx年,父母长辈们带我参加了一次北京国学班“大家书苑”举行的近一个月的夏令营,在活动中我们的《感恩孝亲》文艺演出也上传到“大家书苑”新浪博客,我参加表演了《心星》、《爱心树》、《弟子规》诵读、诗歌朗诵《献给母亲的歌》,通过学习《弟子规》和参加夏令营,改掉了我许多坏习气,因为我从小没离开过父母,很依赖妈妈,这次集体生活锻炼了我的饮食起居独立生活能力,我任性的小脾气也改变了许多,对照《弟子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做得还不好,因为有时我会不经意地反驳父母;另外,有时我还有偷懒的想法,但我知道这样不对;“老易至,惜此时”我做得还不够,玩耍时我还有再多玩一会儿的贪玩想法,这些坏毛病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改掉,夏令营让我更喜欢传统文化了。
可是一想起三年的学校生活,我就不快乐。太多的作业、考试,压得我总是觉得很累很烦。我的眼睛差点都要近视了。而且学习好的学生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还欺负他们,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都很不平很气愤。我的妈妈也是老师,父母长辈们说当前学校教育是在伤害孩子,于是让我在三年级上学期结束后退学了,送我到了北京伏羲幼儿学堂学习传统文化,为九月份端村学校的学习打好基础,我很欢喜。虽然我离家很远,也很想念父母,但我明白父母的心,也感恩父母长辈理解我,对我负责任。每次与父母通电话,我都要说“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你们不用为我操心了”。在学堂里我跟随老师学习背诵了《大学》、《中庸》,正在背诵《声律启蒙》。生活上我做老师的小助手,是学堂的班表。小朋友们有事了、犯错了,他们都愿接受我的帮助,有个婷婷小妹妹每天都爱跟在我的身边,见不到我她爱哭鼻子,但一看到我就会笑了。我爱学堂里的所有老师,爱每一个小弟弟小妹妹!
传统文化,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事、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谦虚礼让、爱心奉献、还开发我们的智慧,我喜欢传统文化,愿意学习传统文化。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家族人感恩吴爷爷,让我们这些孩子都能在伏羲班接受圣贤教诲,健康快乐成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五
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无论是讲究礼义廉耻的古人,还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文艺作品,文化都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作为一个受教育的人,我深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我所生活的叙永这片土地上,文化叙永源远流长,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历史文化是叙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所生活的叙永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因为三星堆的大观和历史文化积淀而闻名。这里有三星堆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和研究使得叙永成为了世界考古学的热点。而叙永县城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景观,比如叙府老街、九龙农场、黄土地和野田河遗址等。这些历史文化的传承,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人文景观是文化叙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叙永这个美丽的地方,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先祖们的智慧凝聚在叙永的文化景观中,比如大观的巨大青铜像、劝学堂的牌坊和古老的庙宇,都是人们崇拜、学习和传承的对象。同时,叙永的民间文化也是我所关注的一部分,比如巡山灵修活动、庙会和花会等,寓意深刻,富有地方特色。这些人文景观和民间文化活动,使我对文化叙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享受到了文化的乐趣。
第三,现代文化对叙永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叙永的文化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开放。例如,音乐、电影、戏剧和绘画等都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叙永迅速发展起来。现代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使叙永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我曾参与过一场当地摄影展览,看到了来自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叙永的美丽自然风光,还深入彰显了叙永县的文化内涵。这种新的文化形式使我对叙永的认识更加深入,让我激发了对文化创造和创新的兴趣。
最后,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没有教育的支持,文化的传承就无法进行。在叙永的学校中,我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叙永的文化传统。另外,公共图书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的场所,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总之,文化叙永源远流长,凝聚着叙永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通过了解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现代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我体会到了叙永文化的宝贵和价值。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作为一个受教育的人,我将积极参与和推动文化传承的工作,努力让叙永的文化繁荣兴旺,让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永恒流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源远流长。叙永,作为一个小城镇的代表,虽然地处偏远,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段:讲述叙永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叙永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方,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漫长的历史中,叙永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在宋代,叙永成为四川文化艺术的中心之一,盛产金石之珍,建筑工艺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第三段:讲述叙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演变
尽管叙永历史悠久,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叙永文化也经历了一些变迁。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失去了市场,也给文化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叙永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以创新的思维和激情将古老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将叙永文化的瑰宝传递给后代。
第四段:谈论我对叙永文化的体会和感受
我有幸走进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亲眼见证了叙永文化的奇迹。我深深被叙永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叙永人民对待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仅是传承者,更是创新者和发展者。
第五段:总结叙永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我个人的启发
叙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底蕴,更引领着时代的前进。对我个人而言,叙永文化的发展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它告诉我要敬畏历史,传承文化。同时,也提醒我要有创新的精神,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文化得以发展和繁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让它流传下去,永远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七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引《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学习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可以陶渊明先生之言概括,以下标题非有哗众取宠之他意,此道非彼道,末学理解的"道"只是伦常道,过去日用而不知,读传统文化经典后方知而已。
研究生毕业前未接触或正视过传统文化,以之为封建迷信,颇为不屑。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自己属"无知者无畏",其实不是封建迷信,是"自己"迷信!迷信于自己的武断。
何谓迷信?迷是迷失,信是判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迷信自己谓之武断,迷信他人谓之人云亦云。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不可以下结论,对这句哲言耳熟能详,然理是理,我是我,道理好像是懂,然知而不行,不能落实于生活工作之中,故常犯强词夺理、武断、自大、卖弄之毛病。
想到圣人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甚是惭愧,能说不是学问,能做才是学问啊。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原来学就是做。王凤仪先生亦言此之为"空学没习"!
古人又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想到此不禁惊心,想想工作、生活中之诸多不顺确实多由此而起。
感激我的同事何先生,因其单身,闲暇时多在办公室,我此时有家无室,亦多呆在办公室,故与其交流较多,说是交流,其实应是听讲,因其所讲对我多是闻所未闻,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的诸子百家均耳熟能详,何先生所讲真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妙语连珠,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骂人都骂得入木三分,如形容张爱玲"小资的教母,汉奸的姘头"。
开始时心里尽管很钦佩何先生博学多识,但心里又不服,心想你是研究生,我也是研究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发表两篇国家一级刊物呢,你有吗?!与何先生之差距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且因何先生语言犀利,我们曾因此还红过脸呢,想想真是惭愧!
因为不愿服他,因此在办公室聊天时故意寻找其语言漏洞,反唇相讥以此捞回面子,然未成功过,比如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此点评,几天后其观点又截然相反,以之为终于逮到机会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料其轻松化解,道理在其手中变化无穷,好像活了一般,正如其引用古人之言"宇宙在手万物随心"、亦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相处,我知其天资聪颖,国学功底更是深厚,方知与其相差太远,方才对其口服心服。何先生看我真的服了他,又见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国学书籍,知道我对国学也有了兴趣,就建议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不要看,直到读懂了《论语别裁》才可去看。虽当时虽不能理解其深意,但幸亏当时我服了他,看了一年的《论语别裁》(很是惭愧,一年才磕磕绊绊读完,因为读读就犯困,后来才知是自己的性命之能量场不够,就如用100伏的电压带220伏的灯泡)。
当然我现在明白其深意:德者本也,术者末也。德行未立,术多害己,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啊。明白如何做人才是最基础的,基础未稳,大厦建的快,倒的也快!亦如当代诸多发财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者,仁也,曾子诠释为"忠恕",责己为尽忠,责人为用恕,亦如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动物也有忠孝节悌,雀困笼中宁死不食,羊有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孝,狗不嫌家贫,却有儿嫌母丑,想想有许多方面我们人类尚不若动物,照圣人所发露人之标准,有很多人虽长着人身、说着人话,但所行却非人事了。
感恩何先生,他用闲暇时间不厌其烦给我讲了6年,佛说人有四难(生值佛世难、生为人身难、生在中国难、得遇名师难),很是幸运遇到何先生,他比我大一岁,何先生是我良师,然我却不够格做其益友。
我们都喜欢说知道,但是否真的知"道"?也许是我们只知"道"之表,但不知"道"之里(理)啊。
道是什么?《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之本源,"道"是性之途径,"教"就是找寻到途径在哪里(当然也包括教会别人)。比如"性"若是山顶,"道"就是通往山顶的路,"教"就是寻找到能上山顶的路。
能有如此认识,感恩王凤仪先生及其传人,有机缘拜读后发现其所倡伦常道与孔圣人之道殊途而同归,亦难怪梁冬先生称其为儒家之惠能。
这人人之五伦"事实上而非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人类连结在一起,西方亦有人研究发现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都能找到联系,而且只要为数不多的几次即可。
我们的祖宗真是太伟大了,因大道至简,他们将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高度总结,化繁为简为五伦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身份:为人子、为人父(母)、为人夫(妇)、为人兄(弟)、为人君(臣)、为人友(朋)。
身份对应着位置,位置对应着责任:父慈子孝,君敬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即在其位谋其政,且应"素其位而行",不越位亦不缺位,即过犹不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八
中华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中华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中华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中华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中华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反思和正视。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历史的记忆和脉络。叙永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小城,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些都是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在我近期的一次深入叙永之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
首先,叙永的文化史追溯到几千年之前。根据古籍记载,叙永曾是蜀汉时期的重要城市,有着密布的古建筑群和众多的历史遗址。这些古建筑和历史遗址见证了叙永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这座城市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在游览过程中,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城市中心的明代古城墙,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我还参观了叙永博物馆,了解了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叙永还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这座古城奉行着“望族文化”的传统,这是一种注重礼仪和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形式。在古代,叙永是一个以望族为主导的社会,望族文化对于叙永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接触到的叙永人中,我发现他们无论是在言谈举止还是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豁达和坚守,这是一种从心底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在叙永的文化中,古典艺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参观了叙永的艺术中心,欣赏了古典音乐和民族舞蹈的演出。这里有着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将叙永的文化特色与艺术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他用一把精湛的琴技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音悠悠、意蕴深远,让人陶醉其中。他的演奏让我体会到了叙永文化的古朴与深沉,也让我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另外,叙永的文化还体现在民俗风情上。在叙永的节日里,我看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元宵节时的灯会,叙永人会自制各种精美的灯笼,夜晚时点亮这些灯笼,照亮古城,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还有每年农历七月的水龙节,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和水上活动,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叙永人的生活,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进一步促进了叙永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最后,我还发现叙永的文化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赛事,推动了本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叙永文化的认同感。例如,政府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叙永文化艺术节”,邀请了国内外的文化艺术家来叙永进行表演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叙永的文化。这些举措使叙永的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呈现和传承,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叙永的文化叙永源远流长,丰富多样,深受当地人民的重视和热爱。在我这次深入了解叙永的旅程中,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通过参观古建筑、欣赏古典艺术、体验民俗风情,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叙永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并从中汲取了不少的心灵滋养。我相信,叙永的文化将继续源远流长,成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遗产,也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无法割舍的财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
“我叫耿源田,我们家是个佛化家庭,听妈妈说在我出生的xx年家里开始接触中华文化,是听了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全家人欢喜赞叹,也开始学习落实《弟子规》,决心用《弟子规》来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常告诉我:“中华文化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这一代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小时候,妈妈常给我读《弟子规》,妈妈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弟子规》,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书。跟着妈妈指读《弟子规》,慢慢地我认识了许多字,小时常把《弟子规》当作儿歌念。幼儿园时我背诵了《三字经》、《千字文》。记得四岁时,我看了《黄香温席》的动画片,晚上我就给父母铺好被子,也学着黄香的样子钻进被窝里,开始给父母暖被窝,我心里很高兴。爸爸上山工作了,我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幼儿园,小朋友看书、玩玩具,我从不与他们争抢,这是我看孔融让梨的故事学会的。还有陆绩怀橘、子路百里负米、虞舜孝感动天这些故事让我知道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学弟子规让我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切食品、物品都要让长辈先用。
《弟子规》告诉要珍惜时间,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从来不向父母要新衣新鞋,听妈妈说我从小到现在的衣裤鞋子,都是捡姨妈家小表哥的,蔡老师讲父母这样做是在为我们惜福,我感恩父母。《弟子规》还教我们要“凡出言,信为先”,做人要诚实守信,伟大的**宋庆龄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xx年,父母长辈们带我参加了一次北京国学班“大家书苑”举行的近一个月的夏令营,在活动中我们的《感恩孝亲》文艺演出也上传到“大家书苑”新浪博客,我参加表演了《心星》、《爱心树》、《弟子规》诵读、诗歌朗诵《献给母亲的歌》,通过学习《弟子规》和参加夏令营,改掉了我许多坏习气,因为我从小没离开过父母,很依赖妈妈,这次集体生活锻炼了我的饮食起居独立生活能力,我任性的小脾气也改变了许多,对照《弟子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做得还不好,因为有时我会不经意地反驳父母;另外,有时我还有偷懒的想法,但我知道这样不对;“老易至,惜此时”我做得还不够,玩耍时我还有再多玩一会儿的贪玩想法,这些坏毛病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改掉,夏令营让我更喜欢中华文化了。
可是一想起三年的学校生活,我就不快乐。太多的作业、考试,压得我总是觉得很累很烦。我的眼睛差点都要近视了。而且学习好的学生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还欺负他们,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都很不平很气愤。我的妈妈也是老师,父母长辈们说当前学校教育是在伤害孩子,于是让我在三年级上学期结束后退学了,送我到了北京伏羲幼儿学堂学习中华文化,为九月份端村学校的学习打好基础,我很欢喜。虽然我离家很远,也很想念父母,但我明白父母的心,也感恩父母长辈理解我,对我负责任。每次与父母通电话,我都要说“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你们不用为我操心了”。在学堂里我跟随老师学习背诵了《大学》、《中庸》,正在背诵《声律启蒙》。生活上我做老师的小助手,是学堂的班表。小朋友们有事了、犯错了,他们都愿接受我的帮助,有个婷婷小妹妹每天都爱跟在我的身边,见不到我她爱哭鼻子,但一看到我就会笑了。我爱学堂里的所有老师,爱每一个小弟弟小妹妹!
中华文化,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事、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谦虚礼让、爱心奉献、还开发我们的智慧,我喜欢中华文化,愿意学习中华文化。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家族人感恩吴爷爷,让我们这些孩子都能在伏羲班接受圣贤教诲,健康快乐成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一
3月29日上午,x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新当选的x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桂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x文化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国泰民安”。“国泰”是国与家的`概括,是家国情怀;“民安”是平民平安文化,是百姓对幸福、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其本质上是“国求安泰,民求幸福”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天下情怀。
据了解,3月8日至17日,由x省自然资源厅和x市政府联合编制的《x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公示。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打造成为x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文化枢轴,规划提出“扩容京沪轴线,产业与文化‘双廊分立’,破解工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围绕文化枢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文化预留区和功能调整区,协调、预留与x、x的连接空间;建设泰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与曲阜共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据介绍,x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二是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三是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四是要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五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二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的压岁钱;过清明节可以祭拜去世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打捞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三
一、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支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
二、教材分析
征税和纳税是国家分配的重要环节,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内容,承接上一框题,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税收的含义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3)知道我国的主要税种;(4)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其作用;(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知道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正确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激趣设疑
教师活动:塑造陈胆大形象,引出话题
设计意图:调动兴趣,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情景分析、层层递进
第一阶段陈胆大意气风发
教师设计问题:同学们,关于个税,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完成个人所得税的讲解。同时为后续讲解做铺垫。
第二阶段陈胆大陷入困境
教师创设如下对话情景。
他问王副局长:“王局长,我也知道应该依法纳税,可目前我的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能不能给我们企业的税收打个折啊;如果不能打折,我实在交不起了,我就不交了;要不你们税务部门给我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我贷出来再交税。”
王局长是相当的为难啊!
问题:同学们,王局长为什么这么为难?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谈。
预设:(略)
引申: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结: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本质)
设计意图:讲解税收的本质及其特征。
(过渡):陈胆大再次把主意_税收上,他的人生从此偏离了一条正常的航道。
创设如下情景:
甲说:我们安排会计,做两套帐。一本是内部帐,一本外部帐,多隐瞒收入,发票尽量少开,能不开就不开。
乙说:拖,拖死他,来了就说没钱。
丙说:把职工名册改一下,弄一些残疾证,来骗点税收优惠。
丁说:下次,税务的人来时候,你先躲一下,我们把他们轰出去。
问题:大家说说,这些都是些什么行为啊!这些做法可行不可行?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违反税法的四大表现。
(过渡):陈胆大偷逃增值税及抗税而入狱。
问题:增值税是一种什么样的税?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增值税,同时为后续讲解铺垫。
第三阶段陈胆大锒铛入狱
过渡并创设情景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观点:
观点一:钱是我辛辛苦苦赚的,交给国家,我一分好处都没有得到!!!
观点二:交上去的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税去哪了),交了白交?
观点三:我已经交了那么多的个人所得税了,这次的判决对我实在不公平的。
问题: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将如何劝说呢?你可以微信传天下。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促成情感升华。
(三)、课堂结尾:情景回归、总结升华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巩固知识,形成体系
七、教学结尾:课堂诤言
税收,一个牵动千万百姓神经的话题;
税收,一个需要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两个税种,促进公平彰显民生情怀;
三大特征,组织财政折射国家智慧。
四种表现,偷盗国家资产影响社会和谐;
让我们永存公民之心,常履纳税之责,心系苍生,税解民忧。
设计意图:体现特色,形成有限课堂无尽回味
高中政治价值规律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四
xxx: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思潮纷繁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发挥中华姓氏文化的独特作用。为此,我们倡议:
一、加快构建姓氏学科体系。姓氏学科在当代是一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是可以拿得出来、用得上的大众喜爱的学科。国家应将姓氏学科建设列入国家学科规划。姓氏文化公益基金支持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设立的姓氏文化研究院、姓氏文化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广大姓氏学科工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姓氏学科领域的指导地位,践行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姓氏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学体系。
二、把家风建设摆在家庭建设的重要位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民风之源、国风之本、党风之基。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要正家风、守家规、遵家训,让祖宗留下来的传统风尚、教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知行合一,厚德修身、廉洁齐家,和乐上进,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石。
三、发挥家谱存史教化资政功能。家之谱,犹如国之史。史不作无以知一代之圣哲,谱不续无以知一姓之英奇。要让书写在家谱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姓氏家人、族群,数典认祖,见贤思齐,和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家族增添荣耀,为民族增添福祉,为国家增添光彩。
四、加大姓氏文化题材文艺创作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姓氏文化,是蕴藏丰富创作题材的文艺宝库。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精品力作弘扬各姓氏共同的思想道德,共同的核心价值和共同追求的真善美。姓氏文化公益基金支持“家风”系列大型人文纪录片的摄制及姓氏文化为题材的文学、音乐、影视、书法、美术、戏剧等文艺创作和传播,为中华文明贡献华彩篇章。
五、加强不同姓氏文化的交流互鉴。姓氏文化是源自中华人文始祖而又流向未来的河,多姿多彩,同脉同质。不同姓氏文化因交流而和合,因互鉴而鼎新。不同姓氏之间,应本着“万物齐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古训,互致敬意、善意和诚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享文明成果,在中华姓氏文化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姓氏独特的文化支撑,引领本姓氏的延续和发展。
六、着力把姓氏文化产业打造成特色文化产业。姓氏文化既是姓氏传承发展的根基,也是丰富的最具大众化的文化产业资源。我国姓氏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姓氏文化产业发展。创建不同类型的姓氏文化主题公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大力推动“互联网+”在姓氏文化产业内的广泛运用。要以人为本,加大姓氏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多样性,提高科技含量、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实现姓氏文化产业持续均衡创新发展。
七、弘扬中华姓氏寻根问祖的传统美德。“寻根问祖”是中华姓氏文化的“金色名片”。参天之树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尊祖敬宗、慎终追远、重生报本,是中华姓氏与生俱来的传统。要加强中华姓氏始祖圣地和不同姓氏根祖遗产的保护。姓氏文化工作者要为姓氏寻根问祖提供文献资料。依法设立的姓氏社团要发挥纽带作用,为海外华人和国内姓氏寻根活动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寻根问祖这一神圣的仪式,滋养姓氏人文根脉,警示姓氏子孙正善正行;滋荣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滋润中华道德力量,赢得世界的尊重。
八、发挥姓氏文化在国家统一中的纽带作用。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姓氏之间,要相亲相爱,搭建丰富多样的交流载体和平台,讲好姓氏好故事,传播姓氏好声音,共同维护祖宗留下的领土,共同反对台独,共同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共同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中华姓氏儿女,要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扛起时代使命,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领土完整,共同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建万世之功。
九、切实保护姓氏文化复兴势头。建议各级政府把姓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列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姓氏社会组织,应遵守国家“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依法在境内开展姓氏文化公益事业。国家社会会组织管理部门,应以民心为本,厥作惟叶,回应不同姓氏在国内设立社会组织的诉求,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为姓氏社会组织在境内的设立创造条件。
十、发展姓氏文化公益事业。姓氏文化是中华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不同姓氏在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下,设立不同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并提供服务和管理,汇聚慈善捐款,满足不同姓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全国姓氏文化工作者和姓氏文化专业机构团结起来,共享资源,共同为传承弘扬中华姓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以行动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中华姓氏文化,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将幸福美满;我们每一个族群都将繁荣昌盛;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必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演变,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女,我们有责任了解和继承中华文化,使其能够在当代社会中仍然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因此,中华文化先驱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典范。对于我来说,从中华文化先驱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对我未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段:勤学苦练的精神(200字)
与中华文化先驱的故事接触,我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便是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学识刻苦钻研,也注重学术交流和传授知识。比如说如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颜回,在拜师学艺之后,终其一生都坚持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和思考,成为了当时有名的思想家。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第三段:追求真理的信念(200字)
中华文化先驱的精神不仅仅是勤学苦练,还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上。他们不会被现实的物质迷惑,也不会被权力和金钱所驱使,而是始终站在真理和正义的一方。比如说明代的郑成功,他并没有被满清统治者所忽悠,而是坚持反抗,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从中华文化先驱身上看到的,是对信念的维护和追求,让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第四段: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200字)
中华文化先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传承者,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者。他们既是学者和思想家,也是社会实践者和文化传承者。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传播,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华文化先驱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和思想,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200字)
在学习中华文化先驱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先驱们所散发的精神与信仰,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和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先驱的精神和信念,我们不仅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受益,更能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和人类理想做出贡献。中华文化先驱的道路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国文化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创造的辉煌成果。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教化”“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突出要义是精神、思想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是民族融合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思想层面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是思想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二是传统美德,这是思想理念在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也是价值导向,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三是人文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体现在为人之道、处世方式、生活智慧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有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抵御自然灾害、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了这种底气,我们就能站稳脚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求变求通求新的文化精神。《诗经·大雅》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系辞》有言,“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论述都蕴含着求变求通求新的文化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革新强国精神,与当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也为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智慧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等,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科学的态度,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支撑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创造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的新语境和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互鉴中实现新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统一过程。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只有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
只有站稳脚跟,才能明辨方向。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守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推陈出新。“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通过有扬弃的继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是人民群众所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意愿和需要,吸引人民群众关注和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七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
四大发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炸药更是矿物开采的必备品。四大发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 三苏 等大词人。明清小说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八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分析判断文化现象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雅与庸俗等的能力。
(2)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的正确方向。
难点:
(1)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文化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文化现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品评、设计、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5)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品
评
与
思
辩
课前视频:《茉莉花——文化南京》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
在极其富有争议的视频欣赏、玩味中,积累复杂的情感体验,等待宣泄。
自由辩论:
正方:惊喜多过遗憾反方:遗憾多过惊喜
即席辩论
在民主与开放的自由辩论中,让学生初步领会到文艺表演无论是惊喜多过遗憾,还是遗憾多过惊喜,都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找到平衡点,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
为模拟设计“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收集素材。
理论储备:教材及温馨提示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整合文本,生成知识,为创意做好理论储备。
感悟经典:《他山之石—开幕式精彩瞬间》
观看视频
借助极富视觉冲击力、情感震撼力的视频,激发学生激情创意的灵感。
创新设计:设计点火仪式和开幕式片段
合作探究
结合实践调查、理论准备以及“他山之石”的启发,写出具体创意片断。
创新与竞争
创意展示
分组展示
分组展示创意片断,说明元素取舍和使用。
创意比拼
分组对决
自评,陈述本组构思中精妙之处;互评,修缮别组构思中的瑕疵。通过自评互评让学生发现文化创新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的根本源泉是社会实践。
生成与构建
构建体系: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的点评总结生成文本的体系创建
知识小结
知识结构图(见板书设计)
六、板书设计七、资料链接
温馨提示(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
开幕时间:2008年8月8日20点(考虑时代风貌、现代气息)
主会场: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注意主办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展示)观众:几十亿中、外观众(考虑中外观众的需求)
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科技奥运体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人文奥运则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国与国之间和谐等。)
温馨提示(二)“北京奥组委”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要求
4、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5、创意方案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创新,并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奇思妙想,令人耳目一新。
八、教后评价
今年10月18日,本节课在参加了“全国第四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高中组现场授课,受到专家评审组和现场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荣获全国一等奖。全国著名特级政治教师、本届优质课高中评审组主任沙福敏教师在总结大会上对本堂课的创新设计和教学方式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高度的评价。她总结到:“从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正是课堂改革中出现的可喜的现象,它已经改变了教师一人讲、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但是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把握好教师教学的核心主旨,离开了教学主题,教学的任何形式都是不可取的。要真正记住有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一定要防止偏离主题的形式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得体会篇十九
感恩,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份,让我有这一次机会来参加传承中华文化的学习。
感恩主办方,生活学习上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在这里就象在家一样的温暖。
感恩学校的领导,给了我这一次学习《弟子规》的机会。
我是一名老师,一名历史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但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东西,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看到今天社会中的许多不良现象,看到孩子们的浮华,孩子们的躁动,看到孩子们的不礼貌行为,我心里非常不安,着急,总感觉现在社会的风气每况愈下,但总找不到原因,找不到答案,总是很困惑。
是的,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得把它传承下去。这不只是蔡老师,李越老师,楚老师等几个老师的责任,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作为老师,身为母亲,我更有责任,所以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该做什么。
我要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从我的学校做起。让《弟子规》走进我的家庭;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我身边的人;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的学生,甚至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加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文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