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案例14篇)
报告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在撰写报告时,应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避免给读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类型和主题的报告,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报告的写作技巧。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的安排,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对市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实地察看了市看守所、市人民检察院教育警示基地、综合服务大厅,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市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有关科室负责人和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了对法律监督工作的建议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强化对刑事法律监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断强化刑事立案、批捕、侦查监督,有效防止和纠正了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不该立案而立案等问题,并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防止了错捕错诉、漏捕漏诉等现象发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经调查了解,xx年以来,市人民检察院共依法监督纠正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未立案的案件13件,监督撤销不应当立案的案件3件;依法审查提请逮捕案件426件656人,移送起诉案件1241件1773人;对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依法不批准逮捕50人、不起诉2人,监督公安机关撤回提请逮捕16人、撤回移送起诉12人;对应该批捕、起诉而未提请批捕和起诉的,依法追捕23人、追诉13人。
(二)加大对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办和监督力度,维护社会正义。市人民检察院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渎职侵权犯罪情况,加强侦查一体化建设,完善群众举报的受理、查处和反馈机制,严肃查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案件,通过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监督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职权。xx年以来,共计查办渎职侵权案件7件10人,捍卫了法律尊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加强对审判活动、行政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市人民检察院加强对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通过提出抗诉、发检察建议等形式,纠正判决、裁定不当的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xx年以来,共审查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裁定1138件1580人,对认定事实错误、量刑明显失当的案件,提起刑事抗诉2件9人,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件6人,全部被法院再审改判;审查群众申诉的民事行政案件116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和行政判决、裁定提请抗诉、建议提请抗诉28件,其中改判11件,调解结案4件;对不服人民法院正确裁判的113件申诉案件,积极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使上访人息诉服判,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司法权威。
(四)加强对刑罚执行、监管活动监督,充分保障人权。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判决、裁定执行活动和市看守所监管活动是否合法进行法律监督。xx年以来,共进行各项检察监督123次,发现不当情形提出口头建议23次、书面建议8份,依法纠正脱管漏管罪犯6人,其中重新收监2人;加大对在押人犯重新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监督立案2件,维护了正常的监管秩序和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派驻看守所检察室的监督职能作用,保持了看守所连续25年无超期羁押记录;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侦监、监所工作联动信息共享机制试点工作,提高了对适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监督力度。
(五)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法律监督效能。市人民检察院加强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沟通,先后同市公安局会签了《关于加强对刑事拘留案件的监督意见》,与市人民法院会签了《关于加强民事行政审判及其检察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市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建立民行检察法律援助机制的实施意见》,与盐务部门会签了《关于盐业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与全市12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了加强法律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工作中严把受案关、阅卷审查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关、证据复核完善关,在各业务部门建立了符合工作特点的办案流程和制度,灵活运用“三个结合”(纠正违法与检察建议相结合,事中、事后监督与事前预防相结合,个案监督与综合监督相结合)进行监督,增强了法律监督效能。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市人民检察院将法律监督纳入综合业务考评和案件质量考核标准中,定期开展法律监督案件总结分析活动,对法律监督效果、社会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干警把“依法、坚决、准确、有效”的监督原则自觉融入具体的办案实践,促进了干警法律监督意识的逐步强化和提高。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业务研讨、办案交流和多种形式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高了检察人员善于监督、准确监督的能力,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在充分肯定成效的同时,对照新形势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检察人员执法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存在重协调配合、轻监督制约的现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监督力度还不够大;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年轻干警诉讼监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对检察院的监督意见不够重视,回复不及时。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法律监督工作,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建议市人民检察院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增强法律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检察院肩负着打击惩处犯罪、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必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充分认识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充分认识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律监督意识,提高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国家法律全面、正确实施。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要坚持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加强法律监督的同时,重点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尤其是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发挥好法律监督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信心。要不断强化对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工作的有效监督,既要有诉必理,有案必办,又要加快办案进度,增强办案效果。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法律监督实效。要不断完善办案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完善与公安、法院和有关执法单位的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使监督工作更加顺畅、有序、有力。特别是要针对一些容易出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的关键环节,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措施,增强法律监督的实效。要重视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推动法律监督标准、监督办法的不断完善,推动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检察人员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检察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的自觉性。要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证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律监督队伍,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在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的有力监督下,我院认真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强“两提升五过硬”为载体,以坚守“三条底线”为硬约束,立足检察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文明接待示范窗口”、“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泉州20xx年度“先进基层检察院”,各项检察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围绕五城同创总体部署,坚持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自觉把检察工作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把服务大局的各项要求和举措落到实处。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打击保护并重,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批准逮捕强迫交易、非法经营、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刑事案件20件26人,提起公诉40件59人。坚持引导服务并重,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研和预防宣传活动,了解企业在防范职务犯罪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排查职务犯罪隐患,协助完善管理制度、廉政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廉洁、健康、平稳发展。坚持短期长效并重,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及名牌产品的司法保护,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商业信誉行为,依法批准逮捕假冒注册商标、侵犯著作权等刑事案件10件12人,提起公诉86件114人。
助力建设生态绿城。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活动,批准逮捕污染环境、非法采矿、滥伐林木等刑事案件28件37人,提起公诉35件52人。完善提前介入、专人专办制度,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依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及时移送刑事立案22件。突出长效机制建设,成立生态资源检察科,结合案件查办,深入分析发案原因,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失问题,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健全和完善我市生态文明保护机制。
助力建设新型城镇。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深入调查城镇征建过程中发现的虚报、侵吞土地补偿款等犯罪线索,从中立案查处贪污、受贿案2件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95万余元。主动强化监管协作,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联同相关职能部门推进落实廉洁准入制度,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721件,涉及查询单位、个人1286家1329人,促进招投标工作规范化。主动关注保障来晋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支持提起诉讼10件,涉案金额100多万元,促进平等保护、共同发展。
二、依法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坚持宽严相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立足批捕起诉检察职能,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扎实做好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2378件3065人,提起公诉3759件4739人,推动提升社会“平安指数”。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等刑事犯罪,批准逮捕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刑事案件217件273人,提起公诉228件305人;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65名犯罪嫌疑人,上报泉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依法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提前介入、引导取证,批准逮捕盗窃、抢夺、诈骗等刑事案件988件1293人,提起公诉963件1210人。依法打击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犯罪,批准逮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药劣药、非法行医等刑事案件12件13人,提起公诉19件20人,切实维护保障民生权益。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运用刑事和解、检调对接、文书说理等制度,积极促成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和解,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216人,不起诉决定102人。延伸检察职能触角,增设18个村(社区)巡回检察联系点,深入群众中发挥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党建工作指导等作用,推进检力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与公安、法院协调配合,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落实“诉访分离”工作要求,构建信息共享、共同息诉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置重大疑难信访事项,节约司法资源。
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继续推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机制,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的各项制度要求,安排联系合适成年人到场229人次,开展社会调查28次,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9件10人,封存犯罪记录293份,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宽松环境。以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为载体,联合团市委、镇(街道)、教育局、关工委,推动搭建社区、企业、家庭等多方共建的维权网,推进预防帮教社会化体系建设,被授予“省级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深化“检校共建”,选派15名业务骨干担任15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先后组织开展“与法同行、快乐成长”等主题活动14次,分发警示案例宣传手册上万份,促进营造校园稳定安定氛围。
三、依法履行反贪反渎职能,坚持惩防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深入贯彻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力度,着力推进“侦防一体化”升级发展,构筑公正廉洁的司法防线。
依法惩治职务犯罪。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认真总结新时期职务犯罪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27件31人、渎职侵权案件5件6人。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突出调查重点,深入查处大案26件31人,科级干部8人。以查办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危害生态文明建设、涉农惠农、危害食品安全以及“两违”背后渎职侵权犯罪等专项工作为抓手,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办案范围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保、医药卫生、“三农”补贴和执法司法等领域。积极完善追逃追赃工作机制,加大对在逃人员信息的动态掌控,制定周详追逃计划,抓获在逃人员2人,规劝投案自首3人,追缴赃款330万余元。
文明规范查办案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查办案件,注重从制度建设、执法规范、监督制约等环节入手,推进执法规范化,确保办案程序、侦查手段、强制措施、证据收集、实体处理“五合法”。积极探索使用侦查信息化等手段,转变侦查模式和办案方式,加大侦查装备投入,不断提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建立健全办案安全责任制、办案安全自查自纠以及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机制,严格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纳入检务督察范围,定期开展检查巡视,促进案件查办规范化运作。
深入开展警示预防。积极构建多元化预防网络,开展预防宣传、预防咨询、预防调查、警示教育、案例剖析、年度预防综合报告等工作,形成查办和预防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结合办案,先后形成案例分析19份,向发案单位、相关部门提出预防建议18份。联同纪委改版警示教育基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群众路线主题教育馆,接待参观121场次,受教育人数5023人。将民间传承的廉政文化与新媒载体深度融合,策划、拍摄微电影《门楣中的廉政》,在全国检察机关首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微电影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并通过电视台、网络等渠道进行展播,提升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能,坚持法治理念,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着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法律权威。
强化侦查活动监督。深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活动,加大立案监督工作力度,对应当立案而未及时立案的,督促立案13件;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3件。健全对“另案处理”人员的跟踪监督机制,依法追加逮捕22人、追加起诉35人,追加漏罪53条,改变案件定性91件140人。积极探索履行新增监督职能的有效方式,紧扣违规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性侦查措施、超期羁押,以及非法取证等重点环节,加强审查力度,提出纠正违法意见67件次;同时,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实行案件质量定期通报。
强化审判活动监督。依法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健全“判前建议、判后审查”工作机制,着力加强量刑建议工作,向法院发出量刑建议书1929件;着力加强对刑事判决的监督审查,提出刑事抗诉7件。认真履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落实监督格局多元化、工作机制一体化要求,规范办案程序,完善工作举措,将违法执行作为执行监督重点,办理执行监督案件44件,提出检察建议35件。联合法院建立虚假诉讼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虚假诉讼行为。
强化刑事执行监督。扎实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实行重点监督,从中发现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人员,及时建议收监。着力规范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出台《监督财产刑执行的工作办法》,联合法院建立财产刑执行文书报备制度。积极探索羁押表现纳入量刑建议制度,根据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的表现情况,在出庭公诉时分别提出从重或从轻处罚的建议。
五、健全执法办案管理机制,坚持接受监督,提升司法规范水平
尊重司法规律,不断健全执法办案机制,着力强化内外监督制约,提升司法规范化水平,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以“规范”、“标准”为重点,强化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严格执法。结合修改后刑事、民事诉讼法要求,制定完善各项制度规定,统一汇编成册;加强与公安、法院沟通联系,就非法证据排除、逮捕必要性说明材料和证明材料的提供、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等23个问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会签相关文件。坚持严把证据关口,严格在审查逮捕环节推行“每案必讯”,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瑕疵证据补正等要求,对可能存在非法证据或瑕疵证据的案件,探索推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坚持依法听取律师意见,收转辩护意见等材料368份,均及时审查并反馈,充分保障律师执业和辩护权行使。
强化案件内部监督管理。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推行案件效能管理,逐步实现办公、办案无纸化。强化对办案期限、诉讼程序、执法风险和涉案财物监管等环节的提醒警示,促进形成科学、精细、规范管理。建立“查、评、述”工作机制,对所办案件进行督察、评判和分析,促进提升案件整体质量。建立定期梳理和分析制度,加强办案动态分析,每月编制《案件管理工作情况月报》,进行内部通报,为统筹决策和规范司法提供参考依据。
打造公开透明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先后就惩治预防职务犯罪和服务生态水域建设工作情况向人大主任会议作专题报告,及时办理并反馈人大及其会交办的信访件13件。认真开展勤政廉政监督员、特约检察员换届工作,聘任勤政廉政监督员32名、特约检察员9名。积极拓宽群众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结合最高检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上线运行,适时上网发布案件公开信息。积极构建立体检务公开体系,升级改版门户网站,开通“晋检案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动态和相关信息,接受认证律师阅卷和听取意见预约服务。
六、全面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检,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把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与检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坚定队伍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理想信念立身,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谈心谈话、自查自纠及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推动作风转变。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举办“践行群众路线·青年勇当先锋”主题演讲比赛,弘扬健康向上检察文化,增进干警对检察职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价值认同感,引领提振队伍士气。
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检察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持续推进“两提升五过硬”建设,多措并举促进专业化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提升。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搭建实战练训平台,组织开展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侦监业务练训、演讲赛、辩论赛等各类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举办检察理论研讨会,邀请知名法学家到院开设讲座,开拓法律视野。积极营造创优争先氛围,鼓励、推选干警参加省市各级业务技能竞赛、全省公诉人论辩赛、“东亚文化之都”论辩赛等活动,集体、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级表彰5人次,省级表彰11人次,市级表彰11人次。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等各项规定,通过开展“廉政短信提醒”、开辟“廉政书角”等多形式教育活动,定期传播清廉检察正能量。深入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干警坚守正道求真务实敢于担当,营造检察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公正廉洁”专项检务督察、纪律作风专项检查等活动,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执法办案说情报告和通报、廉政隐患摸排预警等制度,切实防范权力出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各位代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帮助很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检察院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以及长期关心支持检察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院检察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案多人少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诉讼活动监督仍有一些薄弱环节,“重配合,轻监督”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相对年轻,干警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等。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检察工作面临着执法更加严格、规范、文明的重大要求和考验。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院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办案力度,确保办案质量,更好地发挥检察职能,为我市跨越发展、长治久安提供服务和保障。
一是牢牢把握依法治国大形势,统一执法思想。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谋划检察工作。进一步认清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化法治思维,坚守法治定力,明确职责使命。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深化检察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当前检察工作与检察改革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落实好各项改革工作部署。
二是牢牢把握服务大局总目标,推进全面履职。立足检察职能,增强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当前维稳的严峻形势,依法处理与暴恐犯罪相关联案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等刑事犯罪。进一步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依法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非法集资等刑事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深入企业开展警示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促进增强守法观念。
三是牢牢把握惩贪治腐高态势,促进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继续深入推进各项专项查办工作,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更加注重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把查处行贿犯罪与查处受贿犯罪统一起来,进一步做到同等重视、同步查处、严格执法。更加注重侦防一体,深化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筑牢公正廉洁的制度防线。
四是牢牢把握法律赋予新职能,加强法律监督。紧紧围绕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要求,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建立完善相关执法规范和配套制度,稳妥行使新增职能,推动新法实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力度,突出抓好各项专项活动,健全监督工作机制,着重解决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防冤假错案发生。
五是牢牢把握正风肃纪严要求,建设过硬队伍。敬终如始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聚焦改作风转作风的难点热点问题,持续推进检察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强“两提升五过硬”建设,着力提升检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监督能力、职业道德水准,推进提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扎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让从严治检成为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常态。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本次大会确定的任务,在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的监督和支持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努力为晋江新发展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省检察院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带领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以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为主线,强化法律监督,深化司法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立足职能服务发展、保障民生。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起诉传销、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467人,着力营造法治化市场营商环境。依法惩治和监督侵害国有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运用法治手段支持国企改革、保障国企做大做强。针对非公经济发展所需,省检察院制定“鄂检十条”,组织开展服务非公企业专项法律监督工作,向社会发布了10个典型案例。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对非公企业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等犯罪1577人;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对非公企业“吃拿卡要”等职务犯罪476人;监督纠正对企业内部“蛀虫”有案不立等问题173件。对涉嫌犯罪的企业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防止“案件办了、企业垮了”。在工商联协助下,全省各级检察院共走访非公企业5300余家,襄阳、黄石、鄂州等地通过开展“法治企业行”活动、编发《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开通企业服务热线等方式,面对面了解司法需求,实打实提供法律服务。
保障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与省扶贫办联合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441人,提出检察建议219件。严惩基层啃食困难群众获得感的“蝇贪”,恩施州检察机关围绕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开展专项预防,强化对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的监督。全省检察机关按照各级党委部署,深入197个贫困村开展对口帮扶,促进精准脱贫。
促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起诉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847人。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高度重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办理,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261人,依法办理华氏集团、湖北奥信等重大非法集资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竭力挽回群众损失,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159人。与省审计厅共同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审计调查,在严惩相关诈骗、贪污、渎职犯罪的同时,慎重处理科技创新融资、科研经费管理分配和成果转化中的法律问题,切实保护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合法收益。
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监督等活动,监督立案251件,起诉非法排污、盗伐林木等犯罪985人,促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黄冈等地检察机关探索实行毁林犯罪“补植复绿”从轻处罚机制,促进生态修复。
二、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责,服务平安湖北建设
我们高度重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风险挑战,着力打击犯罪、化解矛盾,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30403人,起诉46454人。
突出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在首位,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严惩邪教组织犯罪。坚决惩治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犯罪,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1869人,起诉涉枪涉爆涉毒犯罪5554人。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惩网上诈骗、盗窃、赌博等犯罪,用法治撑起网络的蓝天。
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专项立案监督,省检察院对4件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46件,监督立案的李琦购销违法进口猪肉100余吨案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70人,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妇女权益。开展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专项活动,起诉相关犯罪262人。对230名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认真监督考察,开展教育矫治,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就学就业、促进回归社会。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475次,配合推进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大手拉小手”工作室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与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宣传,严惩侵害妇女权益犯罪。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处理群众信访2.2万余件。积极参与信访积案“千案化解”专项行动,化解积案139件。健全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和矛盾化解制度,邀请律师接待群众1669人次。对64名实施暴力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防止继续危害社会。强化社区矫正监督,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1203人次。严惩非法行医、职业“医闹”、暴力伤医等犯罪,加强对医疗纠纷诉讼的监督,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适应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变化,查办职务犯罪2421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803人,渎职侵权犯罪618人。
完成重大专案办理任务。省检察院和宜昌等地检察机关经过三年努力,成功办结中央交办的重大专案,全面完成一系列案件的侦查、起诉等工作,受到中央、省委表彰,14个集体和44名个人荣立一等功。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依法办理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涉嫌职务犯罪案件。
突出办案重点。查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案件465件,其中300万元以上案件70件。查办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31件。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要案223人,其中厅局级以上32人。依法同步介入90起事故调查,对56名责任人立案侦查,促进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查办征地拆迁、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358人,促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办案力度与效果相统一,正确区分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与失职渎职犯罪等界限,促进形成允许试错、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国际国内追逃追赃。坚持境外境内一起追,追逃防逃两手硬,从国内追回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54人,从境外追回7人,其中脱逃达以上的13人。在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领导下,对“百名红通人员”中我省检察机关立案的人员,成立专班紧追不放,促使郭廖武、蒋谦回国投案,有力震慑了腐败分子。在积极追逃的同时,通过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等方式,依法追缴赃款赃物。
积极预防职务犯罪。结合办案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2604次,提出预防检察建议1756件,推动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制度800余项。强化商业贿赂预防,向社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8.7万余次,促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全省100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展专项预防,积极做好地方换届选举和灾后重建中的预防工作。积极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预防宣传,在公交、高铁、车站、政务中心、大型商圈等场所滚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和微电影,孝感检察机关运用“法律大篷车”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使廉洁理念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深入人心。
四、强化检察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我们着力强化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保障刑法准确适用。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107件;追加逮捕1830人,追加起诉1113人。健全检察环节防冤纠错机制,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侦查机关撤案519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3600人、不起诉334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67件,省检察院支持抗诉的喻少林故意杀人案,经省法院再审由无罪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勇于自我纠错,依法纠正或改变8件检察机关原处理决定;办理国家赔偿案件89件,支付赔偿金345万元。
维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加强侦查活动监督,积极推进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改革试点,纠正滥用强制措施等违法情形1759件。监督纠正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情形670件。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2092名犯罪嫌疑人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防止不必要的羁押。对阻碍律师正当执业的违法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监督纠正意见411件。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序衔接。
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支持下,拓展“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功能和数据库,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82件。针对恶意欠薪问题,建议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56件,荆州检察机关连续三年对这一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有力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稳定。
维护刑罚执行严肃性。加强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399人。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和财产刑执行专项检察,监督有关机关对271名罪犯收监执行,对财产刑执行不当提出监督意见914件。监督纠正监管活动中的违法情形3440件。查办刑事执行领域职务犯罪25人,对蔡甸监狱服刑人员脱逃案2名责任人立案侦查。
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审查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3669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裁判、调解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87件,对不服法院正确裁判的申诉人认真做好息诉服判工作,维护司法权威。监督纠正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1500件,与省法院联合推进执行案款集中清理,促进执行规范化建设。对51件虚假民事诉讼案件提出监督意见,净化司法环境。
五、深化司法改革,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统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其他检察改革任务,着力以改革促公正、增活力、提公信。
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要求,省检察院制定10余项配套制度,通过专项督查等方式强力推动司法责任制落实。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全省3729名员额内检察官、4827名检察辅助人员、1424名司法行政人员全部分类定岗到位,新招录1113名雇员制辅助人员,将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精简审批层级,授予检察官更多办案决定权,加强监督制约,案件全部网上运行,办案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推进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和检察人员职业保障改革,建立业绩考评制度,促进检察人员积极依法履职、公正规范办案。
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积极稳妥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对293件公益诉讼案件启动诉前程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或组织履行职责;对经建议仍不履行职责,或没有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55件案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通过试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保护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促进了依法行政,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咸宁市通山县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督促县环保局关停17家环保不达标的石材厂,解决了周边12个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省检察院指导的十堰市郧阳区检察院诉区林业局怠于履行职责案,成为全国样板案,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全国试点检察院现场观摩学习。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贯彻证据裁判要求,依法介入重大刑事案件侦查,引导收集和完善证据;注重听取律师意见,对关键性定案证据全面调查核实,坚决排除非法证据。注重提高公诉人当庭询问讯问、示证质证、辩论说理能力,确保庭审实质化。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武汉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208月以来按速裁程序办理案件6000余件,司法效率明显提升。
六、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
我们按照“五个过硬”的总要求,坚持从严治检不放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基固本,省检察院3次在全国检察系统交流队伍建设经验,全省检察机关有108个集体和128名个人受到中央、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级以上表彰。
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争创“红旗党支部”等活动,把临时党支部建到办案一线,切实以党建带队建促工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以案为戒、正风肃纪”专项活动,切实加强系统内巡视,省检察院对3个市级院进行了政治巡视。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15人,防止“灯下黑”。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培训检察人员7000余人次。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组织民事行政检察、侦查监督、案件管理等业务竞赛,6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检察业务能手,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专家达到96名。随州、汉江等检察机关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检察夜校、案例辩论赛等措施,促进提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职务犯罪侦查“八项禁令”,省检察院对22个检察院办案区开展了专项巡查。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办案全流程监控,对4.1万余件案件开展质量评查,防止和纠正司法不规范问题。加强受理接待中心、律师会见室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电子卷宗、网上预约和信息查询等服务,为律师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便利。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针对一些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进人留人难等问题,以司法改革为契机,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荆门、神农架等地加强社区检察服务站、乡镇派驻检察室建设,使检察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对接全省政法信息化建设“1234”工程,推进检察科技信息综合工程建设,与有关部门建立涵盖50余种门类信息的侦查信息共享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和现代科技提升办案能力。全省有8个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接受监督意识,始终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下。去年省“两会”之后,省检察院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研究,跟踪督办落实情况,35件具体建议、提案和反映事项均按时办结回复。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了上半年检察工作和规范司法行为情况,并认真落实审议意见。邀请110名省人大代表视察省检察院,协助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24名湖北团、山西团全国人大代表交叉视察检察工作。各级检察机关加强与代表委员的经常性联系,武汉铁路运输检察分院走访联络解放军团全国人大代表获好评。制定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细则,按规定将474件案件纳入监督程序,央视《新闻联播》对相关做法进行了报道。继续运用新媒体加强检察宣传、深化检务公开,突出抓好案件信息公开,发布重要案件信息4600余条,公开法律文书3.4万余份,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全省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各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还需加强,一些地方刑事执行、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相对薄弱,有的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不高。二是随着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等改革深入推进,有关配套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一些检察人员在思想观念、工作模式等方面还不够适应。三是有的检察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司法办案科技含量不够,检察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五是有的检察人员作风不实,个别人员违纪违法,从严治检还需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继续坚持以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为主线,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检察工作,努力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省委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措施落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切实监督纠正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依法保障创新创业者权益,促进“新经济十六条”落实。继续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工作,严惩破坏生态环境、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二)全面履行检察职责。围绕平安湖北建设,加强批捕、起诉等工作,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犯罪,立足职能防控风险,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拥护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配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动摇,确保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各环节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法治湖北建设。
(三)坚持深化司法改革。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健全配套制度机制,确保司法体制改革落地生根。加大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力度,确保试点任务顺利完成。继续统筹抓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等任务落实,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坚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着力提高新形势下的履职能力。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全面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抓住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全省检察机关将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务实重行,开拓创新,奋力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就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五年来检察工作的主要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安排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检察工作回顾
xxxx年以来,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县政府的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公正执法、加强监督、依法办案、从严治检、服务大局”的二十字检察工作方针,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投身“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查办和预防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力度,强化诉讼监督,各项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为维护我县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保障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投入严打整治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五年来,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维护稳定的指示精神,始终把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作为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主要政治任务,在县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作用,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通过全国性的集中行动、地区性的专项斗争和经常性的“严打”三种形式,积极开展“严打”斗争,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五年来,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案件211件392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79件328人。其中重特大案件223人,占批捕总人数的68%。受理公安机关及自侦部门移送起诉案件268件435人,经审查提起公诉222件333人,使一批罪行较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得到了及时惩处,为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突出重点,从重从严。始终坚持把“严打”的锋芒对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的杀人、抢劫、重伤、强奸等重大刑事暴力犯罪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按照“两个基本”的原则,依法从重从快,狠狠打击,绝不手软。五年来,共批捕上述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223人,其中杀人8人,抢劫29人,重伤害28人,强奸18人,放火、投毒、重大盗窃等140人,提起公诉223人。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适时介入,提高效率。坚持重特大案件介入侦查制度,深入到刑警队、派出所等部门,及早了解掌握案情,强化引导侦查取证。以抓证据为核心,将证据的难点、疑点尽量解决在侦查阶段,为受案做好准备。案件上手后,很快进入实质性审查,快速作出决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去年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开展以来,对重点案件检察长亲自办理,带头攻坚,限期挂牌督办,办案人员实行定人员、定案件、定时间、保质量的“三定一保”责任制。调整充实办案力量,批捕起诉部门人员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办案,做到一般案件在3日内、疑难复杂案件在5日内作出批捕决定。审查起诉案件在10日内、疑难案件在15日内起诉法院。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办案进度和办案节奏,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在检察环节出现梗阻。建立与公安、法院联系日制度,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公检法并肩作战,形成严打合力,为实现两年为期的严打整治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打防并举,综合治理。五年来,在打击犯罪的同时,立足于办案,着眼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严打,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充分运用检察建议,针对发案单位治安防范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帮助整章建制,堵塞漏洞,预防和减少犯罪,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五年来,有针对性提出检察建议26次。切实加强出庭支持公诉工作,既利用出庭支持公诉机会,充分揭露犯罪,配合法庭查清案情,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又注意通过发表公诉词,进行法庭辩论,向被告人和旁听群众进行法制教育。据统计,五年来出庭公诉220多案,发表公诉词200余篇。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法院召开公捕公判大会9次,开展集中整治5次。通过办案、法律咨询、青少年维权岗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以案说法,弘扬法制,教育人民群众提高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
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xxxx年以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策和总体要求,按照县委和上级院的统一部署,以查办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特别是科级领导干部犯罪案件为重点,以取得立案数和侦结率有新的进展,实现查办“三机关一部门”案件和查办大要案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作目标。推行“五个坚持”,即:坚持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查办大要案;坚持用“公正执法、加强监督、依法办案、从严治检、服务大局”的检察工作方针统一干警思想,保持旺盛斗志;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举报犯罪,惩治犯罪;坚持检察长亲自办案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保证查办大要案工作健康发展;坚持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执法水平,提高办案效率,确保案件质量,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五年来,共受理贪污贿赂案件线索73件,初查不予立案59件,决定立案14件,其中贪污案8件8人,挪用公款案6件6人。通过对原顺化乡副乡长张xx贪污、破坏选举案、原县粮油加工厂副厂长xxx贪污案、原六坝林场会计xx贪污案以及原六坝卫生院院长xxx贪污案、原城建局会计xxx、滨河集团驻青海格尔木市销售部经理张x贪污案等一批案件的查处,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在查办案件的同时,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发案单位管理上的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协助整章建制,从制度上预防犯罪。xxxx年,抽调干警送法进企业,服务到市场,开展了国企职务犯罪预防和销售人员挪用滞留货款回收专项治理活动。在滨河集团市场销售点给80多名营销、财务人员上专题法制课,提出检察建议10多条,为滨河集团追回“体外循环”货款20余万元,为国企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把预防职务犯罪贯穿到办案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全过程,采取同步预防、个案预防、教育预防、行业预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预防工作水平。广泛开展“查办一起案件,提出一份检察建议,协助制定一套整改措施,进行一次回访考察”的“四个一”活动。送法到企业,进课堂,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构筑反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特别是200x年以来,认真落实县委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预防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各业务科室联系金融、水务、农业、税务等8个重点行业及13个乡镇预防工作;督促协调各单位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域网络组织55个,制定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54项;对大河林场天然保护区封山育林专项工程、县畜牧局实施的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工程和洪水河益民东干渠第三期续建工程进行检查,开展同步预防;结合查办的案件在医药公司上法制课,警示教育职工,层层签订执法目标责任书;对林业局及所属“两场一圃四站一队”等8个单位的退耕还林项目、投资、工程建设、验收等方面实行同步预防,签订《工程建设及廉政责任状》21份;参与瓦房城和双树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招标前期大型活动4次,与中标单位分别签订《工程廉洁文明施工协议》28份;在县公安局看守所和县委党校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和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工商局中层领导干部20多人到民乐县看守所接受了警示教育;针对各行各业特点分别在农行、信用联社、酒精厂、丰乐中学等地举办法制课、座谈会、联席会17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开展的预防工作,在《张掖日报》、《绿色时报》、《甘肃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予以宣传报道。9月,由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单位组成的“中央新闻记者西部预防记行”采访团到我县采访退耕还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并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尊严
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突出问题,以办案为手段,注重监督实效,全面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加强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和移送起诉的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的严格审查,重点加强了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及重大刑事案件立案等情况的法律监督。五年来,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和不规范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28次,提出书面建议7次。对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64名犯罪嫌疑人和9名被告人,分别作出了不批捕决定和不起诉决定。追加逮捕犯罪嫌疑人7名,追加起诉被告人8名。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4件4人,办理立案监督案件5件7人。通过出庭支持公诉和审查法院判决裁定,运用抗诉和检察建议等形式,加强对法院审判活动中违反诉讼程序及重罪轻判、有罪判无罪等问题的监督,依法提请抗诉4件5人。同时加强对看守所执法活动的监督,对超期羁押、保外就医等进行专项清理检查;对监管活动和刑罚执行活动中违法情况提出口头和书面纠正意见12次;共纠正处理超期羁押4人(次),切实加强了对监管场所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
——加强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加大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审查和提请抗诉工作的力度,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59件,立案审查24件,提请抗诉17件,提出检察意见7件,法院再审民事行政抗诉案件12件,撤销原判、改判10件,采纳检察意见3件。并组织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听证会,广泛接受监督,进一步促进了公正执法和检务公开。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充分发挥控申举报对内监督和对外联系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开展文明接待活动,及时认真办理控告申诉案件。五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15件(次),其中来信253件,来访62件(次),均得到了准确及时处理。受理刑事申诉案件5件,立案复查5件,办理刑事赔偿案件4件。
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一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通过“三讲”教育和“学教”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新时期检察工作的行动纲领,组织全体干警全面系统地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密切联系检察工作实际,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检验和衡量各项检察工作,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检察队伍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深化教育整顿,加强检察队伍管理和勤政廉政建设。自xxxx年以来,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上级检察院开展集中教育整顿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抓检察干警的教育管理和自身反腐败工作。每年利用三个月或半年的时间,进行“统一执法思想、征求意见、开门整风、自查自纠、专项治理、执法执纪作风检查”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整顿,着力解决执法执纪和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教训,制定措施,实打实地抓教育整改,用检察人员纪律和各项规定武装思想、规范行为、勤政为民。进行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对科室局中层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竞争聘任制,一般干警“双向”选择聘用制和落聘人员待岗制,极大地激发了干警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严肃查处干警违法违纪问题,做到不护短、不迁就。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6名有违法违纪问题的干警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始终把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干警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积极鼓励支持和扶持干警通过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在岗学习途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开展岗位练兵、业务培训等方式,掀起抓全员自学、强基本素质的学习热潮。止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1人,占全院干警的78%。现有14名干警参加党校、电大、北大远程法律本科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1人参加研究生班学习。举办了两期计算机培训班,有25名干警参加了培训。累计60多人(次)参加了省、地院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续职教育培训。
四是重点突破,争创五好,基层院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树形象、创五好”的思路,对照“五好”标准,寻找不足,制定争创方案,签订争创责任状,强化达标责任。加强和改进党组工作,增强凝聚力。在全院推行量化考核,实绩公开,动态管理的机制,深化检务公开和检察改革,实行主诉检察官和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改善薄弱环节,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创活动和基层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自觉接受监督,赢得人民满意。在检察工作中,自觉接受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查办案件情况以及其他工作部署、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及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经常主动邀请人大领导和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检察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交办案件,并及时上报办理进度及处理结果。虚心听取和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意见及建议,认真查办督办。自觉接受政协、新闻舆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开展“四心”和“四个一”文明接待活动,推行首办责任制,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把便民、为民、利民贯穿到各项检察业务之中,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各位代表:五年来,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以及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检察干警的努力奋斗,我县检察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各项检察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反腐败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虽经多方努力,但由于客观上举报线索少,成案率低,主观上我们的侦查手段落后,侦查技能低,在经济领域犯罪形式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情况下,一些干警相关知识和执法水平还不适应工作要求,致使查办三机关一部门的职务犯罪案件没有新的突破,有影响有震动的案件少;二是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三是办案装备、技术设施落后,经费紧缺,已制约了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对待,逐步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检察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县检察院将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检察工作主题,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加强和规范诉讼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深化业务工作机制、队伍管理机制和执法保障机制改革,狠抓检察队伍作风建设和检察院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为发展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始终把维护稳定工作摆在首位。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和盗窃、伤害、寻衅滋事等影响治安秩序的犯罪。依法打击邪教组织犯罪活动,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假售假、偷税骗税、金融诈骗、走私和传销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切实贯彻“从重从快”方针和“稳、准、狠”的原则,与公安、审判机关密切配合,对重大案件提前介入,依法快捕、快诉、快审、快结。把“扫黑除恶”和查办职务犯罪结合起来,深挖严惩黑恶势力后台和“保护伞”,不断把“严打”整治斗争推向深入,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
二、加大办案力度,注重标本兼治,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成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力度,集中力量查办“三机关一部门”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依法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在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中贪污挪用建设资金的职务犯罪案件。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县委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加强发案单位个案预防、重点行业系统预防和重大工程专项预防,发挥社会化预防网络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预防工作机制,遏止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综合运用检察职能,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和实施三大战略服务,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推动法律监督工作与时俱进。增强法律监督意识,努力探索加强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以及刑罚执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监督实效,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增强公正执法和保障人权意识,严格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保障司法公正,坚决排除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支持律师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对有关部门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认真监督纠正;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依法及时提出抗诉;依法监督纠正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刑讯逼供、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要坚决依法严肃查处。在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深化检察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深化侦查监督和公诉工作改革,建立和规范适时介入侦查、引导侦查取证、强化侦查监督的工作机制,完善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建成上下一体、反应灵敏的侦查指挥和协作机制,提高突破大要案的整体能力。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特点的队伍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强检,改善物质技术装备。加强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办公、办案信息化水平。
五、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院规范化建设。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干警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适应入世后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职业纪律,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坚持从严治检,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抓紧组织对现任检察官的教育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推动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贯彻《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以规范管理和提高执法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本素质,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基本保障,在新的起点上把基层检察院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六、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做好检察工作。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坚决落实县委对检察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决策,工作中的重要情况、重大事项和查办的重要案件,及时向县委报告,紧紧依靠县委做好各项工作。增强接受监督和制约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负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在人大监督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检察工作。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用好的作风推动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在办案力度、案件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以优良工作业绩展现作风建设新成效。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紧紧依靠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抢抓检察工作发展的良好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苦干实干,为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五
20xx年,本人分管公诉科、侦监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和监所检察科四个业务科室工作;20xx年底,分管工作有所调整,除继续分管侦监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和监所检察科工作外,另分管控告申诉监察科,三年来,紧紧围绕党委和上级院工作要求,依照院党组、检察长年度工作部署,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强化素质学习,切实提高服务大局能力。
作为基层检察机关一分管领导,面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确保我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任务和要求,深刻认识到,必须切实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执法办案的能力,提高应对处置各种复杂形势的能力。三年来,本人围绕上述能力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不断强化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牢固树立检察工作的大局观、核心价值观、执法观、业绩观、权力观和发展观,从执法理念、执法思想、执法思维的维度来深刻认识检察官的人民性。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综合水平和网络舆情应对引导能力;努力加强向实践学习,提高对社会社情的关注能力,提高懂大事、知方向、促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履行监督权、建议权。
二、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切实推进服务大局效果。
三年来,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为己任,追求案件办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坚持以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为目标,强化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限意识及权利保护意识,保证执法活动运作规范,体现执法正义性、时效性;坚持以创新完善机制、抓好责任落实、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手段,加强法律监督,积极营造、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严格把关案件质量。清醒认识到,对检察机关而言,案件质量是检察机关工作的生命线,百分之一的错误对案件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司法不公。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对每一个案件都进行仔细审查,严格把关。,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97件799人,经审查把关,批准逮捕474件758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533件1004人;受理提请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60件78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424件731人;20受理移送审查批准逮捕案件466件767人,经审查批准逮捕452件739人。做到不该捕的.不捕,不该诉的不诉,充分保障人权。三年来,案件没有出现错误逮捕或被判无罪情形。
积极试行“捕前调和”程序,对未成年、在校生犯罪案件、邻里纠纷等引起的轻微案件以宽缓处理为主。对多起未成年犯罪案件不予批捕,并责成有关监护人和责任单位严加监督管教。
三是有效强化诉讼监督。其一强化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加强对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严格案件审查,落实跟踪监督。年立案监督8人,撤案监督16人,提请上级院刑事抗诉1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8份,增诉罪名15人;20立案监督14人,撤案监督26件。2011年,立案监督14件14人,撤案监督12件12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份,发出“通知撤销案件书”1份。坚持防错与防漏并重,加强对侦查活动中严重违反程序、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的监督。
其二强化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监督。坚持“抗诉是成绩,罢访息诉也是成绩”的民行工作指导思想,着眼提高民行检察监督的实效。2011年依法查处地区首起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案件,主犯冯某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年8月,省检察院基于本院以民行调处参与大调解体系建设的实践能够将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较好地结合,在本院设立“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基地”。2011年3月,市检察院为表彰本院在民行调处工作上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本院民行科记集体三等功。
其三强化刑罚执行和看守所监管秩序监督。三年来,督促监所部门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专项检查,保障刑罚正确执行。认真督促驻看守所检察室对监管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依法监督纠正监管活动中的违法问题,确保监管场所的安全和稳定。针对监管场所有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和隐患,及时发出检察建议。
其四规范控告申诉受理接待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控告申诉线索的批转流程,明确了全院线索的集中归口管理登记和批转由控告申诉部门负责。进一步明确了控告部门的首办责任制,对于非因本院工作原因产生的申诉信访工作,要求控告申诉部门工作人员理性平和地接待,不推诿、不扯皮。“钟某”非法集资案件的成功接待转办,避免了众多涉案被害人群访闹访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市检察院、区政法委的高度肯定。
四是积极探索监督新途径。三年来,为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不断探索推进检察工作监督新途径。2011年,经与法院的沟通协商,制定了本院检察长列席区法院审委会的《意见》。《意见》规定了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程序,列席案件的范围等内容,为本院通过列席法院审委会发表相关意见和建议奠定了制度依据。经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协商沟通,制定了本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使得本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相关程序及实体要求更加规范和明确。2012年,与法院、公安、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同年底,根据实际,制定了本院《民事行政调处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了调处工作的内部机制。会同区法院出台了《关于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抗诉再审案件联合调处实施办法》。
三、不断强化廉政和执法能力建设,切实夯固服务大局基础。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加强自我监督,牢固树立廉洁自律从政意识。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区委及上级检察院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坚决执行院各项规章制度。廉洁从政,努力做好表率作用。在执法活动中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正直无私、办事公道、淡薄名利,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法廉、法情、法权关系。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六
全省检察机关全力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打击、保护、监督、预防等职能作用,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保障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批准逮捕走私、金融诈骗、危害税收征管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596人;突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提起公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542件903人。在办案中深入研判经济下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隐患,及时与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防范整治工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省检察院制定工作意见,指导各级检察院立足职能强化服务举措,受到省委罗志军书记批示肯定。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等重大部署,明确保障举措、细化工作任务,积极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司法服务。连云港市检察机关主动对接中哈物流合作基地、3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专项惩治、预防犯罪活动,受到市委充分肯定。
促进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健全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办理、专家咨询等工作机制,共提起公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22件416人。无锡市检察院、徐州市检察院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办理质效,被国家版权局授予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新型产业、小微企业的司法保护,深入企业开展经营风险防范、商业贿赂犯罪预防等活动,促进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常州市检察机关开展“百家民营企业走访月”活动,依法办理涉企案件,解决涉企信访纠纷,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加大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力度,与法院、公安、环保等部门共同强化环保联动执法司法,提起公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625件1188人,同比分别上升190.7%和161.7%。镇江、苏州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例,被国家环保部评为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加快推进环保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依法监督立案14件28人。根据全国人大会授权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省检察院组织南京等7市检察机关以环境资源保护为重点,依法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排查出一批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线索,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25件,另有两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分别由常州、徐州市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起诉讼。
二、强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全省检察机关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4662人,同比下降3.8%;提起公诉95316人,同比上升4.2%,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类犯罪,共办理为境外机构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和煽动分裂国家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14件17人。深入开展反邪教专项斗争,依法提起公诉“”“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犯罪案件127件214人。深化扫黑除恶、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等专项斗争,依法提起公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8772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坚决惩治危害民生犯罪。积极参与民生幸福工程,依法提起公诉盗窃、诈骗、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27114人。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4件80人,提起公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犯罪985人,同比上升34.2%。南通市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系列案件,依法批准逮捕17名犯罪嫌疑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大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联合法院、公安、人社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盐城市检察机关依法追诉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犯罪,促使被告单位及时支付176名职工工资320余万元。
注重化解矛盾纠纷。对无逮捕必要的依法不批准逮捕519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决定相对不起诉1522人,努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全面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专门办理机制,对24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依法封存,强化教育感化,促进改过自新。规范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依法支持851件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尽力减少社会对抗。切实加强释法说理工作,在办理南京虐童案以及南京、无锡重大交通肇事案等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案件过程中,及时介绍办案情况,说明法律依据,争取社会共识。
三、深入查办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入贯彻省人大会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278件1565人,大案率为98.4%,其中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案件237件,同比上升4.9%;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7件457人,其中重特大案件209件;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6亿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共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要案170人;省检察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依法组织查办了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同时查办了李强、冯亚军、夏新平、嵇克俭、贾春林、许刚、王德善、蔡敦成、李连玉等16名原厅级干部职务犯罪要案。深入开展查办国企领域和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依法查办侵吞国有资产、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财产重大损失等职务犯罪179件203人,查办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涉农补贴资金等侵犯群众权益职务犯罪459件633人。依法查办了丹阳市界牌镇原党委书记王东良挪用1.3亿元公款境外赌博、扬州市江都区滨江新城管委会会计季月等三人贪污挪用公款8000余万元等一批“小官巨贪”案件。加大追逃追赃力度,抓获被列入国际追逃的戴学民、钱增德在内的职务犯罪嫌疑人42人。依法立案侦查围猎干部、情节恶劣的行贿犯罪嫌疑人346人。
着力提升依法规范侦查水平。大力推进智慧侦查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严格依法查办职务犯罪。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完善受理、评估、交办、督办机制,确保重要线索及时核查,实名举报及时办理。突出加强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省检察院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加快侦查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提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全省检察机关运用侦查信息化等手段初查贪污贿赂案件成案比例为92.1%,被告人一审服判率为83.5%。
更加注重源头预防。深化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嫌疑人犯罪轨迹、发案原因,有针对性加强预防工作。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调查381项,召开重大典型案件剖析会667次,提出预防检察建议326份。省检察院结合高效设施渔业补助领域渎职犯罪查办工作,向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整治,收回财政补助资金1985万元,完善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等5项制度。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报送惩治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154份,推动完善相关制度247项。扬州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推动交通等部门针对道路工程建设设计变更等环节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泰州市检察院积极推进网上警示教育平台建设,开展生动有效的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开通“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网上接受查询36.8万批次。全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邮路”活动,会同邮政部门将廉政文化送入千家万户。
四、加强诉讼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省检察机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严格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规定,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共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依法不批准逮捕5884人、不起诉290人;对涉嫌非法取证问题及时启动调查核实程序,依法监督纠正345件;会同法院通过二审、再审程序依法纠正定罪错误案件,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全面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对无继续羁押必要的1809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督有关机关及时变更强制措施。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特赦罪犯的决定,扎实开展特赦检察工作,实行全程同步监督,确保特赦工作严格依法有序进行。开展强制医疗执行监督4件,纠正不当强制医疗3件,维护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省检察院联合省公安厅制定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的规定,开展刑拘未提捕案件专项监督,指导各级检察院依法监督纠正应当立案而未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279件,追加逮捕117人,追加起诉329人。加强刑事审判监督,注重审查纠正定罪不准、量刑失衡、审判程序违法等问题,共提出刑事抗诉132件,法院依法改判、发回重审81件。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落实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逐案审查制度,对执行不当的提出监督意见13件。依法开展财产刑执行检察试点工作,对财产刑执行不到位应当从严掌握减刑、假释而未从严的,监督纠正661人。认真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依法监督收监社区服刑人员49人,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对76名原担任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罪犯社区矫正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促进刑罚执行活动依法规范进行。
着力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90件,法院再审后改判、发回重审和调解74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60件,法院采纳300件(含上年提出的建议)。针对民事行政执行不当情形提出检察建议800件,法院已采纳719件。淮安市检察院联合市法院出台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和方式,促进民事执行活动依法规范开展。着力加强行政检察工作,共发出督促履行职责类检察建议945件,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58件,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工作,审查办理虚假诉讼案件293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1人。
五、推进司法改革,解决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重点问题
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
稳步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检察院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和检察官遴选办法、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南京、苏州、泰州、淮安四市8个检察院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为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省统一组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业务考核,从现有检察人员中遴选产生304名政治素质好、办案经验丰富的员额制检察官,占8个试点检察院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25.6%,经省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议后,全部配置在司法办案一线。各试点检察院及时落实检察官办案权力清单,建立健全办案组织,整合原有内设机构,实行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既突出检察官在司法办案中的主体地位,又强化对检察官行使职权的必要监督,在司法责任制改革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同时,省检察院依托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积极探索对知识产权等类型案件实行跨行政区划办理,在这项改革试点中取得初步成效。
不断深化检察工作机制改革。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强案件审前把关,对4512件刑事案件依法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严格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南京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刑事速裁程序改革试点,依法适用速裁程序提起公诉1428件,促进繁简分流;强化出庭指控和庭审监督,各级检察长、副检察长出庭公诉491次,保障诉讼活动严格规范。全面深化检务公开改革,利用检察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公开法律文书59100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5323条,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39636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大力加强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建成四级检察院互联互通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共接收各类信访68862件次,依法受理、办理11581件,其中赴省访同比下降13.8%。对原处理决定确有错误的坚决依法纠正,共办理刑事申诉和国家赔偿案件892件,提出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1件。探索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宿迁市检察院积极推动组建律师服务团,参与化解信访案件,促进在法治轨道解决群众诉求。
六、规范司法行为,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全省检察机关以公正司法为核心,强化自身监督制约,保障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
动真碰硬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在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特权思想引发的霸道作风、执行办案规范和纪律规定搞变通、随意使用监督权等9大类重点问题,认真组织对照检查,对16.3万余件案件全面排查梳理,查摆出70余项司法理念、司法作风和司法行为等方面的不规范问题。坚持即知即改,对重点问题和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建立逐案销号、定期通报等机制,坚决整改落实。省检察院针对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不规范问题,专门下发文件明确适用条件和程序,确保严格依法规范适用;针对涉案财物处置不规范问题,抽查案件305件,涉及款项2.4亿余元,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6个;针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组织抽查26个基层检察院,督促纠正录音录像与笔录内容不一致、讯问语言不文明等问题50余项。坚持源头治理,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牢,省检察院先后出台严格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与询问证人、严格落实查办职务犯罪八项禁令等8个文件,并在案件管理中健全对司法不规范问题的预警、通报、纠正、惩戒机制,使规范司法行为成为常态。
努力构建新型检律关系。充分认清律师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省检察院制定《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依法保障辩护律师会见权的规定》,建立拟不许可会见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批、不许可会见决定向省检察院备案制度,推动各级检察院依法保障律师会见职务犯罪案件当事人177件,省市检察院依法监督纠正下级检察院不许可会见决定6件。各级检察院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中,听取律师意见10690件次。凡具备条件的地方检察机关都通过安排专门场所、设置网上阅卷中心、免费刻录案卷光盘等形式,为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提供便利条件。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制约。通过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有针对性地改进检察工作。共向地方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294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8774人次,尤其是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职务犯罪办案区,深入了解反贪污贿赂情况,为代表有效监督创造了条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88件、转交的案件12件,确保件件落实。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试点,保障人民监督员对107件拟不起诉、拟撤案等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有效监督。依法接受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制约,认真办理司法建议和复议复核案件,不断改进自身工作。
七、全面从严治检,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全省检察机关强化检察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着力夯实检察事业发展根基。
突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省检察院党组深入贯彻省委会专题听取检察工作汇报时的重要指示,切实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着力把党对检察工作的指示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提升领导全省检察工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各级检察长上专题党课、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举办全省检察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等方式,组织检察领导干部深入查摆整改不严不实问题,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从严修身用权律己、从实谋事创业做人。全省检察机关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刘文胜、王勇等一批新的先进典型。9个县(市、区)检察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徐州市检察院荣获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省检察院党组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和推动全面从严治检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督察,对常州、扬州、宿迁、盐城、徐州5个市检察院开展巡视,推动层层压实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省检察院制定检察机关严肃纪律作风26条禁令,对检察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办法等意见,加大检务督察、案件监督管理力度,着力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24人,警醒广大干警不踩纪律红线、守住法律底线。
着力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力加强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依托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4800余人次。围绕学习贯彻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法修正案(九)等,加大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力度,促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深入推进检察人才六项重点工程,完善到基层任职锻炼、职业导师等培养机制,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我省3名检察官在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十佳。加快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加强科技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7个检察院入选首批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苏州市检察院探索构建“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运用网络技术提升检察工作水平,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
全省检察工作虽然取得新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法律监督工作质效与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民事行政检察、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等工作的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司法不规范不文明不廉洁现象仍有发生,损害检察形象和司法公信力。三是司法改革及检察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体制性保障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检察业务人才流失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关配套措施应当抓紧完善。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七
检察队伍建设始终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如何抓好基层检察院的队伍建设,为检察工作夯实基础,仍然是当前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基层检察院干警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警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在基层检察机关,年龄结构偏大,以我院为例,50岁以上干警27人,占干警总数的34.2%,40岁以上干警29人,占干警总数36.7%。特别是在具有助理检察员以上法职人员中,50岁以上的20人,占全院助理检察员以上法职人员总数的45.5%,40岁以下的法职人员只有8人,占助理检察员以上法职人员总数的18.2%,仅占全院干警总数的10.1%,其中30岁以下的干警中无助理检察员以上法职人员。
2、检察干警整体素质不高。当前基层检察院队伍整体素质并不高。当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主要来源有几种情况,一是恢复重建时,检察机关从其它单位和行业调进的人员,二是国家分配的部队转业干部,三是通过几次公开考录的大中院校学生。在这些人员中,除第三种人员有一较高的学历和法律基础外,其他人员均是到检察机关后才开始学习法律和从事法律工作的,这是导致人才基础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基层院干警政治待遇落实不够到位。
《检察官法》虽然已经实施近十年,但关于检察官职级待遇、福利待遇等规定一直没有落实。现实工作中检察干警职级仍然与行政职务挂钩,这样能够享受职级待遇的就只有为数不多的院领导和中层干部,而具有突出专业工作能力的业务骨干虽然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很大,但职级得不到对应,干警的政治待遇偏低,基层院的干警特别是一些中层干部,往往工作几十年,仍然是“科员”,明显低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职级设置。政治待遇得不到落实,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基层检察机关缺乏各种类型的人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复合型、专家型人才缺乏,基层检察院干警知识结构较单一,司法文秘、司法会计、计算机等检察技术人才缺乏。在宣传文秘工作上,人手不足或青黄不接,一些干警在同一个岗位上久居难退,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当涉及财会经济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内容时不能熟练操作,影响了案件查办。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网络建设存在一定困难,难以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研究型人才缺乏,基层检察院干警在日常的检察实践中接触各类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而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调研力量,不能很好的加以解决,理论对检察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好。
二、加强基层检察院干警队伍建设的对策
典型引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检察系统涌现出了不少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基层检察院要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唱响正气歌,特别是要注意发现、总结、培养自已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全体检察干警,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三是常抓“警示教育”。要坚持干警思想分析制度,找准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谈心制度,帮助检察干警解决思想问题。要坚持提醒制度,对个别检察干警的违法违纪苗头及时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落实岗位责任制。为使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基层检察院应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思想政治建设实行下管一级,严格现任追究。
3、开展分类培训,提升干警的业务素质。要根据业务特点和个人基本素质及特长,开展分类培训。培训实行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单一学习培训与系统全面培训相结合,混合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并建立培训档案。同时要结合实际建立检察人才库,鼓励干警自学成才,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对业务骨干进行特殊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出一批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要经常性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举行小型的研讨会、辩论会等,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同时也为人才的显露提供平台。
4、落实从优待警,增强队伍凝聚力。在检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干警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要多方面关心他们生活,凡上级院和地方党委有明文规定的政治待遇要认真加以落实,凡遇干警或家属生病住院的要及时探望,凡遇干警重大变故的要及时上门慰问,凡干警子女就业入学需要帮助的尽量帮助解决等等,把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位干警的心里。要积极争取干警的福利待遇和工会疗养的权利,以优待赢得广大干警的心,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5、抓司考,有效补充检察官。各基层检察院应把培养检察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对新进人员的招录应实行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的办法,尽可能招录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以便提高招录人员素质和一进检察机关就有办案资格。二是对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的人员,要鼓励其参加司法考试,并给他们的复习备考提供便利,对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予以一次性奖励,提高应考的积极和通过率,为检察官补充来源。三是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力着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八
0
1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市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紧紧围绕刑事执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能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成效明显,为促进刑事执行规范有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突出问题导向,加大监督力度。在做好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先后组织开展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财产刑执行专项检察等活动,全面清理、督促解决刑罚执行中的突出问题。逐案复查"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刑罚变更执行案件罪犯14人,督促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2人收监执行。核查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漏管3人,监督收监缓刑、假释罪犯7人。清理纠正决后未执行罪犯42人,怀某交付执行案被评为全省刑罚交付执行法律监督精品案件。全面核查2013年以来财产刑案件执行情况,就加强案件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被采纳。
2、坚持多措并举,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日常动态检察,畅通在押人员诉求渠道,建立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依法文明监督。2015年以来共开展出入所检察2万余人次,械具使用检察700多次,对2起在押人员死亡事件开展独立调查。积极履行刑诉法赋予的新增职能,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对没有羁押必要的建议变更强制措施44人。通过现场查看、谈话询问等方式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30件,开展强制医疗执行监督1次,配合上级院开展死刑临场监督3人次,依法确认46名在押人员的选举权利,实现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与保护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双赢。
3、构建信息平台,打造监督亮点。注重信息技术在刑事执行监督中的运用,有效提高刑事执行监督的能力和效率。全面建成启用"驻所检察智能监督平台",实现与监管场所的监控联网、信息联网,与检察局域网联网,实时传输在押人员数据信息和监管执法信息,检察人员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可以直接审视、调阅监控图像,对监管、提审、律师会见等活动进行实时监督。2016年6月,已决犯任某在看守所突发死亡,该时段监管部门的监控因故障出现黑屏,检察院独立的监控录像为还原事件真相、消除死者家属疑虑、推动事件妥善处理发挥了关键作用。
4、适应履职需要,建设过硬队伍。加强刑事执行检察队伍建设,配备4名员额制检察官,1名"90"后大学生,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突出履职需求导向,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建立定期学习、专家讲座等制度,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坚持从严治检,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推进纪律作风和司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干警违法违纪问题发生,队伍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持续提升,2名干警在无锡市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中进入前十,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在无锡检察系统条线考核中名列前茅。
0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检察院刑事执行监督取得积极成效,但对照形势任务、法定职责和群众期待,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刑事执行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监督难题有待破解,个别新增职能履行需要深化。如判处实刑未执行刑罚问题还未得到彻底纠正,久押不决等现象仍然存在,重症病犯等特殊人员收押面临现实困难,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还没有建立,财产刑执行监督才刚刚起步。
二是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执法理念、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刑事执行机关的协作配合还不够顺畅,信息沟通、工作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刑事执行监督的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分散、操作性不强,影响监督工作的刚性。围绕增强监督实效,刑事执行监督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规范自身监督行为的制度措施需要完善。
三是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刑事执行监督职能拓展、责任加大和要求提高,队伍力量配备和整体素质还需加强,通过创新破解监督难题、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质效的能力还需提高,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
0
3学习考察情况
为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经验做法,3月28日至31日,市人大常委会朱敏副主任带领内司委、市检察院、市公安监管大队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赴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调研,学习交流刑事执行监督的经验做法,为拓展刑事执行监督思路、提升监督工作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是加强刑事执行检察机构和队伍建设。两地重视加强驻所检察规范化建设,都创成了"全国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一级规范化检察室".顺德区检察院成立诉讼监督局,统一行使包括刑事执行监督在内的诉讼监督职能,有效统筹检察资源、增强刑事执行监督内部合力。
二是拓宽检察监督的途径渠道。顺德区检察院扩大检务公开,在看守所公开检察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刑事被执行人和家属的控告、举报和申诉,()畅通刑事被执行人诉求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也拓展了刑事执行监督的线索来源,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积极查办刑事执行领域职务犯罪。两地检察院在刑事执行监督中,注重将纠正违法与查办职务犯罪有机结合,近年来,顺德区检察院立案查办看守所监管人员职务犯罪3件4人,大大增强了刑事执行监督的刚性和效果。
四是突出重点环节开展专项监督。中山、顺德两地检察院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同时,扎实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清理久押不决案件专项活动、财产刑执行情况专项检察活动等多个专项监督活动,集中力量清理纠正和监督整改刑事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大大提升监督效果。
五是加强与执行部门的沟通协作。中山、顺德两地检察院在监督工作中,注重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联席会议、定期交流等制度,注重信息互通,加强工作衔接,统一执法尺度,共同保证刑事执行活动依法规范。
0
4几点建议
刑事执行检察是维护刑事执行领域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建议市检察院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切实维护刑事执行公平公正、维护监管场所秩序稳定、维护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刑事执行监督工作新局面。
一要适应形势发展,加快刑事执行监督转型。坚持从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适应司法改革的新要求、刑诉法赋予的新职能、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准确把握刑事执行监督的职能定位,从工作思维、工作主线、工作模式、监督重点、监督场所、监督方式、监督节点和工作目标等方面,全面推动传统监所检察向刑事执行检察的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四个维护"有机统一的工作理念,积极担当,创新履职,全面深化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强制医疗等活动监督,确保国家法律在刑事执行中全面正确实施。
二要突出监督重点,维护刑事执行公平公正。
强化刑罚交付执行监督。深化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成果,对核查发现、尚未执行的案件,逐案分析问题原因、环节和责任,逐一制定监督措施,积极协调解决未成年人唯一监护人、艾滋病和重症病罪犯收押难问题,推动出台《进一步规范收押工作的意见》,确保应收尽收。加强对刑罚交付执行活动中交付、暂予监外执行程序启动、收押、收监、抓捕在逃罪犯等各个环节执法活动的监督,建立健全交付执行常态监督机制。
强化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完善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同步监督机制,严格把握条件程序、细化监督方式、落实逐案审查等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刑罚变更执行中的违法行为,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强化社区矫正执行监督。全面落实修改后《刑诉法》和省《社区矫正条例》,积极探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进行监督的方式、措施和程序,拓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发现、纠正和责任追究措施,推动社区矫正监督由定期专项检察向常态化监督转变。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构建联席会议、数据核对、联合检查和收监执行等联动机制,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乡镇检察室参与社区矫正监督、对未成年人实施分别矫正等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矫正监督质效。
强化财产刑执行监督。督促法院对财产刑案件进行集中管理、加大主动执行力度。建立内外联动的财产刑执行监督机制,对内推进执检与侦监、公诉、案管、自侦等部门关于财产刑生效裁判、涉案财物查扣等数据信息的联通共享,对外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的协调,明确各自在财产刑执行中的职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坚持全面核查与个案调查、督促法院执行与督促罪犯自觉履行相结结合,推动财产刑执行监督常态化规范化。
三要更新工作理念,推进刑事执行人权保障。
畅通控告申诉渠道。通过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检察信箱进监室、约见检察官等途径,依法受理刑事被执行人控告、举报和申诉,及时发现纠正各类违法执行行为,督促落实对未成年人、女性和年老病残在押人员权益保护措施,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促进相关部门依法办案、文明监管。积极发挥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与在押人员面对面的职能优势和工作优势,增强刑事执行检察防错纠错功能。
加强羁押情况检察。深化羁押必要性审查,规范操作流程、证据标准,探索建立说理告知、案件风险评估预警等制度,准确把握捕后继续羁押的必要性,使看守所免于羁押爆满之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免于羁押之苦。完善防控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长效机制,督促落实换押制度、羁押期限变更通知等制度,加强羁押期限预警,坚决纠正隐性超期羁押、久押不决等问题。
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加强安全防范检察,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工作漏洞,督促解决艾滋病人混押、监控设备老化等问题。支持执行机关依法打击破坏监管秩序行为,完善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各类监管事故发生,维护监管场所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要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刑事执行监督实效。
完善协作配合机制。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健全与刑事执行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工作衔接,推进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刑事执行中的难点问题,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形成刑事执行整体合力。
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坚持传统业务和新增业务并重,积极探索履行新增职能的有效方式,实现对刑事执行的"全面、全程、全部"监督。坚持监督方式与监督效果并重,正确区分执法瑕疵、一般违法、重大违法和犯罪行为,综合运用口头意见、检察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查办职务犯罪等方式予以监督纠正。加强对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结合纠正违法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增强刑事执行监督的刚性。
完善自我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依法接受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工作和典型案例的宣传,不断提高刑事执行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监督权依法正确行使。
五要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刑事执行监督基础。
加强规范化建设。以创建"一级规范化检察室"为契机,全面落实业务、队伍和执法保障建设要求,确保履行职责、人员配备、保障建设全面达标。积极构建程序严密、标准具体、责任明确的业务规范体系,健全以办案流程、业务考评、执法监督等为内容的规范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规范监督水平。
推进信息化应用。进一步优化"驻所检察智能监督平台",按照"一级规范化检察室"信息化标准建设刑事执行检察中心大楼,配齐信息化装备,深化"两网一线"应用。积极推动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与各刑事执行部门数据信息网络交换,提高刑事执行监督科技含量。
提升专业化水平。选优配强刑事执行监督力量,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提高刑事执行监督、职务犯罪查办、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十项禁令",落实定期轮岗制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清正廉洁的刑事执行检察队伍。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九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浙江省义乌市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和“”发展成就
20xx年,全市上下在中共义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四个全面”为指引,主动适应新常态,抓改革、强投资、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6亿元,增长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3亿元,分别增长4.6%和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2亿元,增长16.9%。实现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6亿元,增长1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586元和28433元,分别增长9%和9.5%。
过去一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定位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将义乌纳入战略布局,支持义乌加快发展。义乌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十大创客之城、全国十佳会展城市,蝉联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
一年来,围绕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不断激发。全面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向其他城市推广。“义新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国际邮件互换局建成投用,开通至首尔、曼谷国际航班,铁路口岸获批临时开放。成功举办中非民间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中国- 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等活动,推出城市国际化十项举措,义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启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政策性银行和债券资金133亿元,被列为全省ppp示范市。获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7个新社区集聚项目结顶,6个产业用房项目顺利推进。“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率先推行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
一年来,围绕六大产业,贸工联动、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电商物流金融产业,实现电商成交额1511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发送快递6.1亿件;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1%,丝路金融小镇列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大力发展文化会展旅游产业,举办义博会等展会132个,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城市。大力发展时尚、装备、信息、健康四大工业战略产业,成功举办中欧时尚月活动,设立“千人计划”产业园,引进韩国设计中心、义台创意设计中心,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引进义利动力总成等重大项目。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28.8亿元。新增注册商标1.3万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引进各类人才1.65万人。
一年来,围绕美丽义乌,整治城乡、优化生态,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完成河道治理25.5公里,通过“清三河”达标市验收,改善63个农村3.5万人饮用水条件。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33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旧厂区、城中村54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7276亩。开展十大专项治气行动,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国贸大道、环城路立交化改造、桃花坞隧道等建成通车,打通新科路等断头路6条,完成公交站点改造102个,新增停车位1.2万个。完成宾王路街景立面改造,创建精品区块2个。稳步推进5个美丽乡村精品村、15个特色村培育,建成粮食功能区8000亩。
一年来,围绕民生改善,共建共享、以人为本,发展成果不断惠民。7所公办学校及枫叶国际学校建成投用,引进上海复旦、中国台湾再兴、浙师大等知名教育品牌。浙医四院二期整体工程、中心医院二期主体工程完工。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向社会全面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新增篮球场、健身广场1.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和平公园,开拍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出版《义乌丛书》14部,成功举办双林佛教文化历史与价值研讨会、骆宾王诗歌大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人均提高222元/月,被征地农民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7万人,实现城乡低保同一标准。完成经济适用房安置1357户,新增管道天然气覆盖15992户。深化“平安义乌”建设,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一年来,围绕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服务,发展保障不断强化。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代会议案、代表建议369件,政协提案370件。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局,实施商事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测绘“三测合一”,企业“零增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实行政府预决算全公开,“三公经费”支出下降45.9%。破“僵尸企业”20家,盘活土地20xx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815亩。深化“千干联千企、服务促转型”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43个;有条件实施土地分割,积极稳定房地产评估价格;使用应急周转金153笔共计48.5亿元;实施转贷通业务,帮助536家企业转贷117亿元。
20xx年,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发展主要目标胜利完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五年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3.1%;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63.9%、21.6%和12.8%。三次产业结构从2.8∶43.2∶54调整为2∶36.1∶61.9。
——— 五年来,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完成有效投资183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95亿元。净增市场主体11.6万户,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0家,研发投入48亿元,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4件、新增专利授权2万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9家增至60家。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02家。
——— 五年来,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拆除违法建筑1035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旧厂房、城中村1306万平方米,义乌江、大陈江、洪巡溪全面消灭五类水,新增绿化造林4.1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8%、16%、14%和10%。
——— 五年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新增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道路115公里,供水、供气、污水管网1170公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9%;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4万和83万;新建改建学校92所、医院15所;新增居家养老照料中心381家、农村文化礼堂69家。
——— 五年来,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取消行政权力933项,下放行政权力224项,非行政许可全面取消。
各位代表,“”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义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和外来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义乌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义商浙商、各国外商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快速发展,对照五大发展理念,各类短板不容忽视。一是从创新方面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实体市场竞争优势有所弱化,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隐患增多。二是从协调方面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更新严重滞后,镇区发展不快、辐射不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纯农民增收乏力。三是从绿色方面看,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低小散”企业面广量大,环境质量全面达标仍然艰巨。四是从开放方面看,高水平“走出去”、大规模“引进来”需进一步加快,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五是从共享方面看,残疾人等事业发展不快,养老、教育、医疗、交通出行、农村住房等工作还需持续发力,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等工作还需持续提升。
从政府自身建设看,尽管总体是好的,但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群众期盼,对照这次会前分片活动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还有不少差距和短板。一是不敢担当、怕担责任的情况增多,“只会说不行,不会指导怎么做才行”,“其他城市能办的事义乌办不了”,类似法条主义、机械行政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中梗阻”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一些政策不落地,只打雷不下雨”,类似无为、不为、选择性为的情况不少。三是攻坚破难劲头缺乏,“断头路不通好多年”,“一些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不高”,类似解决问题不到位情况比较多。四是实干、奋斗精神有所弱化,“有些村十几年没能完成改造”,“社区环境脏乱差没人管”,类似考虑群众切身利益不够情况还不少。五是工作能力与合力需进一步提升,“守”的观念抬头,系统谋划转型、推进改革攻坚、运用市场工具、科学管理城市、保障改善民生等本领还不够,市级层面服务基层、为基层分担还不够,单位之间协同作战、相互配合还不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二、“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义乌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市政府制定了《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期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创新发展义乌经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坚持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不动摇,坚持深化“兴商建市”不动摇,坚持创业创新不动摇,加快“七突破、七转变”,做优三产,做实二产,做美一产,稳中求进抓发展,统筹兼顾促协调,聚焦实体拓市场,守牢底线保平安,全力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兵。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提前实现“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收入比不断缩小。到20xx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9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3万元和4.2万元以上;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8%以上;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新增医院开放床位20xx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发展更协调、开放格局更完备、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社会环境更和谐。
根据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部署,“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使五大发展理念在义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突出制度供给,勇当改革排头兵。全面深化改革,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到20xx年,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众创之城、全国改革发展示范区。
(二)深化“兴商建市”,加快市场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打通、城市乡村联通,形成以实体市场为核心,电商物流金融、文化会展旅游为支撑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到20xx年,初步构建万亿级“义乌系”市场。
(三)强化创新驱动,打响“义乌质造”品牌。深入实施创新发展、人才优先和“互联网+”战略,联动推进设计、品牌、质量、标准战略,大力发展四大工业战略产业。到20xx年,建成特色小镇5个,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翻一番以上,在役工业机器人1500台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5%以上。
(四)提升开放层次,构筑国际陆港城市。全力构筑“义新欧”大平台和“义甬舟”大通道,加快建设航空口岸、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20xx年,基本建成国际陆港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尖兵。
(五)提高均衡水平,建设“第四大都市”。联动推进精品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建设,积极建设丝路新区、陆港新区、科创新区。到20xx年,基本完成城市有机更新,100%农村完成环境整治提升,成为全省第四大都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
(六)坚定生态立市,建设美好家园。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到20xx年,水质好于三类断面占85%以上,所有镇街创建为“无违建镇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以上,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七)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幸福义乌。以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低收入者、残疾人“五种人”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工作。到20xx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
三、20xx年主要工作
建议今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有效进展,节能减排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一)深化四大领域改革,加快释放体制机制红利。一是深化贸易领域改革。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深化个人贸易外汇管理试点、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试点。抓好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取得突破。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义乌网。二是深化城乡领域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出台流转、抵押、退出等制度,开展“地票”试点。尊重群众意愿,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稳步推进新社区集聚建设。打通拆迁安置、老城区改造、新社区集聚建设等政策。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三是深化要素领域改革。完善工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推动d类企业关停并转,探索市场、物流等第三产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增直接融资和政策性银行融资100亿元以上。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消化转而未供土地3000亩,盘活存量土地20xx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以上。四是深化政府领域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加快创新主体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办好创客我最型等活动,培育市级众创空间10家以上,积极为各类人才创业安家创造条件。建设政务云平台,推广微信和网上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一张网”联合审批。以管资本为核心深化国资改革,探索中长期财政规划,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出租车行业改革。
(二)全力打造五星级旗舰市场,加快市场创新转型。一是创新提升实体市场。把确保市场繁荣作为政府首要工作,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目标,加强市场战略研究和规划,全面分析市场短板,统筹“城”与“市”、融合“贸”与“工”的顶层设计,制订实施五星级旗舰市场标准。强化商城集团综合服务功能,紧紧围绕市场主体的招商和培育,合理降低市场税费和经营成本,优化市场、专业街区及行业布局,科学调整经营时间,完善市场服务设施。创新提升市场主体和商品,引导支持经营户主动转型,大力引进开发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商品和中高端商品,积极培育引进新兴行业。创新提升市场品牌,用好“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驰名商标。多措并举繁荣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做强国际模具城,投用浙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二是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深化与阿里巴巴等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市场融合发展。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国际电商小镇一期投用,加快建设省级跨境电商园、快件监管中心和公共海外仓。发展移动电商,办好电商博览会和世界电商大会,培训电商10万人次以上,深化电商大数据应用统计试点,全年电商贸易额超175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进口市场。加快建设进口商品直接采购基地和营销平台,办好进口商品博览会和进口商品购物节。推进进口商品通关便利化,探索保税展示交易,发展海外商品“中国仓”、冷链进口业务。做强进口商品馆“万国文化”。四是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义博会等展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旅游+”发展,研究春节期间进口商品馆、篁园市场等市场营业问题,推进汽车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全年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贸易金融,金融增加值达125亿元以上。积极发展零售、便民服务业,推广便利店。
(三)加快建设“义新欧”和“义甬舟”,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一是积极拓展“义新欧”大平台。大力发展“义新欧+”,加快推动“义新欧”大平台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探索开展中欧班列国际快件业务。实现铁路口岸临时开放。二是主动参与“义甬舟”大通道建设。实施义甬铁路项目,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对接,加快国际贸易服务一体化进程,延伸公共订舱平台等港务功能,创新义乌至北仑港铁海联运模式,探索扩大“义甬舟”辐射范围。三是着力提升航空口岸。完善航空发展规划,谋划航空物流园,深化与中航工业、圆通公司等合作,组建浙江中航货运公司、机场集团。加快机场改造提升,探索电商货运包机等业务,开通至中国台湾航线。四是大力发展公路物流。加快国内公路港物流中心、普洛斯物流园等建设,建成快递物流集聚中心。获批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培育发展保税物流、智慧物流等新型物流方式。五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办好中非智库论坛等重大活动,对接引进g20峰会资源。创新外国人服务工作,加快规划建设国际化社区和医疗、教育机构。加强与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合作。主动共建浙中城市群,加快建设浙中交通枢纽。做好山海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
(四)完成有效投资600亿元,强化招商选资。一是全面掀起投资新热潮。开展有效投资“百日攻坚”,加快推进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等72项续建重点工程,完成总部经济区综合体等重大项目24个以上,开工建设甬金高速佛堂互通等50项重点工程,做好义东北公路物流中心等56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和环保等投资增长20%以上,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10个、重大产业项目5个、重大服务业项目5个、重大工业项目5个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招商选资。强化“家家都是招商局、人人都是招商环境”理念,精准招商、精细扶商、精心安商。围绕央企国资、优秀民资、高端外资和国内外义商、采购商、生产商开展招商选资,办好世界义商大会,大力招引国外优质中小企业设立生产基地。全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招引投资超5亿元项目20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三是强化产业平台和特色小镇投资引资。把三大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佛堂文化旅游区作为投资主战场。丝路金融小镇引进投资机构30家以上。推动绿色动力小镇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加快航空小镇、快驿小镇、陆港小镇等建设。特色小镇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五)当好“店小二”,加快工业提质增效。一是突出发展四大战略产业。推动华灿光电等重点项目开工,实现锋锐发动机等25个项目投产。完成中欧智造园总体规划并启动建设,积极引进吉利新能源汽车等5个项目。深入开展“四换三名”,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以上。规划建设小微产业园40万平方米。新增销售额超亿元时尚企业30家。二是突出服务企业。要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共渡难关。出台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鼓励股改上市、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系列“十条举措”。降低企业社保等支出,除资源性收费外全面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解决企业人才子女入学难题,加强对外来建设者的服务。维护良好信用环境,稳定重点企业信贷规模,增加中小微企业信贷;因企制宜解互保,妥善化解资金链、担保链问题,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积极稳定资产价格,建立工业用地保护价收储制度,充分显化抵押物资产价值。关爱企业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推动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完成股改30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上市5家以上。三是突出科技投入和创新。加快建设科创新区,改造提升科技创业园,积极培育中关村孵化器,引进科技创新项目30个以上、“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完成研发投入20亿元以上。推动浙大小商品创新设计研究院等重大项目落地。
(六)全面启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管控。围绕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修编市域总体规划,完成市域总体城市设计和三大新区等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完成城市标识视觉系统设计,开展城市色彩、综合交通、城市雕塑、灯光照明等专项规划。二是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坚持想明白、干到底,编制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规划,五年完成主城区、三年完成老城区5.7平方公里有机更新,造福于民。今年启动2个以上区块拆除改造。实施10条以上街区改造,推进防盗窗、彩钢棚、卷闸门、综合管线等精细化管理。各街道全面启动老社区更新改造,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背街小巷街景。绿化1万亩,同步推进美化、彩化。完成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30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疏港高速、疏港快速等重大项目,两年内贯通城市高速外环;实施阳光大道立交化改造等工程,推进快速内环建设;完成国贸大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提高商城大道、机场路通行能力,加快形成“二环、一纵、两横”路网大框架。深化城市畅通工程,完成老城区交通微循环改造。加快建设高铁新城等项目。深入推进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开工建设综合管廊12公里,完成管道天然气入户2万户。加快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四是全面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理顺城市管理和创建体制机制,开展市容环境百日整治行动,强化入城口、火车站、机场、客运站、社区等综合整治,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
(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推进强镇富村。一是大力支持镇街发展。创新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镇街的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支持佛堂小城市培育,加快上溪、苏溪等中心镇发展,支持以重大项目带动镇区改造提升。推进37省道青口至苏溪段改建、东河至萧皇塘公路等工程,加强镇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规划引领,让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实施美丽乡村基本标准,每个村都要有一条干净生态的河流或一座绿色秀美的青山,一个健全的垃圾和污水收集机制,一片耕作高效的良田,一个良好的无违建村貌,一条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一个和谐的民风习俗,让人记得住乡愁。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由群众为主评选“十佳村、十差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131010”精品培育和百个特色村创建工程,今年创建特色村20个以上。完成40个村2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建成85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乡村公路120公里。三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区、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农机、农技服务。扎实推进中央厨房等项目,抓好马畈、何斯路等特色民宿和万盛花园、清韵里等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农家乐、来料加工,建设电商专业村20个、诚信便民店或电商服务点200个。
(八)大力改善义乌江水质,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坚定不移“五水共治”。坚持科学治理、流域治理,推进义乌江综合治理及稠江、义亭、江东等污水厂扩建工程,完成入江排污口整治,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开展岩口、深塘、姑塘水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幸福湖等湿地。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药、化肥管理。实施12座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建成江东水厂、稠江再生水厂。谋划境外引水工程。做好“一江两岸三湖”前期工作。二是坚定不移拆违。坚持“从缓拆开拆”,拆除违法建筑150万平方米以上。拆改并举、拆用结合,按照城镇规划集聚建设小微产业园,实现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双赢。制订屋顶改造等标准,有序推进屋顶违建整治。健全违法建筑防控体系,争创“无违建镇街”3个以上。三是坚定不移治气。实施垃圾焚烧发电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义西、义西南集中供热项目,淘汰燃煤锅炉800座以上。推进建筑工地标准化管理,开展塑料制品等行业废气治理。鼓励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淘汰黄标车,推广新能源汽车400辆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9微克/立方米以下。四是坚定不移治脏治乱。深化“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深化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完善终端处理设施,加强垃圾运输管理,试行建筑垃圾统一消纳处理。规范噪音、光污染治理。
(九)深入推进文化“十个一”建设,增强发展软实力。一是积极培育特色文化。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文化印记工程,办好“义乌经验”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加强特色文化开发,启动名人馆等项目,办好雕塑展、全国美术名家“丝路行”等活动。完成古建筑抢修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存抢救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恐龙足迹、桥头遗址、双林遗址等“亿万千”重大遗址发掘保护。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升级工程、国际文化交流工程,加快宾王文创园、老车站1970等文创平台改造,培育文化产业龙头品牌和对外文化贸易企业。加快国际商贸城周边地块项目开工,积极打造万国街区。大力培育佛堂古镇、倍磊、缸窑等一批特色镇街、村居。三是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实施文化事业繁荣、体制机制创新、文明素养提升、文化阵地巩固工程。加快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建设,新增文化礼堂14个以上。举办文化艺术节、市民文化节等重大文体活动30场以上。规范提升镇街特色文化庙会活动。实施农村、社区小康体育工程,办好国际马拉松、全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等赛事。
(十)坚持“民生改善早一天也好的”,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推进普惠教育共享。开展教育新一轮布局规划调整,基本完成薄弱学校改造,新投用9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新三年计划。加大招引知名大学、国际大学力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民营资本,提升本地优质教育品牌,加强师风师德和教师队伍建设,创建浙江教育基本现代化市。二是推进卫生服务共享。支持浙医四院发展,支持中心医院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启用新中医医院、急救中心、中心血站,加快妇保院迁建工程建设。延长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服务时间,开展夜间门诊。推进签约服务,对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实行上门诊疗。委托高校定向培养服务农村的新时期“赤脚医生”。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共享。坚持科学扶贫攻坚,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围绕老人、病人、低收入者、残疾人、未成年人“五种人”,做好精准托底帮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妇女儿童事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管理,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开展工作。鼓励开展志愿服务,发展义工组织,积极打造“温暖城市”。四是推进平安和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风险排查化解管控工作体系,推进出租房屋规范化管理。深化“网格综合管理,全员全科服务”,改建公安指挥中心,充分发挥“96150”平台作用。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做好g20安保、国家安全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和气象工作,做好档案、国防教育动员、人防和双拥优抚工作。
今年在办好省、金华民生实事基础上,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全面实施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致贫家庭救助,对贫困边缘户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低保标准以下贫困人口100%消除。确保贫困家庭1名以上符合就业条件成员就业。
2.每个镇街建设改造养老机构各1家,共建设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13家,并促进“医养结合”。
3.建设5家以上市、镇街两级残疾人托养(庇护)中心,开展阳光庇护等多种方式托养服务;为150个以上残疾人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或辅助器具,实现应装尽装,让残疾人体面工作生活。
4.完成11所偏远山区学校6500名学生饮用水保障工程,实现全市中小学优质供水全覆盖。
5.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实行“双下沉、两提升”,市民本地就医比例提高到82%以上。深化医药付费方式改革,实行诊间结算等改革,方便群众就医。
6.打通涌金大道、义东路、城北路、铁西路、铁东路等10条以上断头路,建成国贸大道上下连接道路。实施brt公交线路建设。新增城区停车位1万个以上。提升主城区信号灯控制系统。
7.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20xx户以上。
8.整合改造镇街图书分馆10个,完成新建2个,提升图书流通站50个,实现市、镇、村三级图书借阅联网。
9.每个镇街建设改造标准化综合农贸市场1家以上。规范提升全市133家农贸市场。
10.启动实施义乌江串珠工程,完成江滨绿廊城区段体育设施提档改造,全面打通两岸绿道,打造全民健身长廊。
四、干字当头,建设敢于担当揽责、善于解决问题的政府
深化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全面开展“创新发展义乌经验、干在实处勇当标兵”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义乌精神,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想干!会干!干成!
(一)干有方向,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围绕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加快“七突破、七转变”,甩开膀子大干。把抢干快干作为政治自觉、职责担当、日常工作,增强忧患意识、看齐意识、发展意识,决不吃“老本”,决不当“宠儿”,决不做“骄子”,主动适应新常态,翻篇归零再出发,冲锋陷阵积极干,争当尖兵加快干,抓住机遇拼命干。富有义乌情怀,爱百姓、爱义乌,为义乌百姓干,为义乌未来干!
(二)干有方法,把敢于担当、解决问题作为工作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善于解决问题,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干别人不愿干的事,干大家认为难干的事,干别人认为干不了的事。只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和法治精神,就大胆干、主动试。加强调查研究,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开哪壶”,盯着干、反复干,直到干出成效。学规划,用顶层设计干义乌的事;学金融,用市外资金干义乌的事;学先进,用成熟经验干义乌的事,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三)干有激情,市长局长带头在一线“一层一层剥笋”。市长要会当科长,局长要会坐窗口,察实情、出实招,一线解决问题。坚持马上干、马上办,层层“剥笋”推进,每天解决问题。开展服务企业大比武,评选十佳案例、十差案例,倒逼解决问题。加强镇街和社区、村居基层建设,积极帮助协调难题,让基层更有信心干;大力减少会议文件,让基层更有时间干;赋予部门、镇街、国企更多自主权,让基层更有空间干;真心关爱干部,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基层更有动力干。
(四)干有成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突出效果导向,不看讲得好,而看干得好,看现场,看变化,看环境,看百姓获得感,看财政收入增长。全面改革干出新红利,让通关快起来,审批减下来,要素活起来。产业提升干出新境界,让订单多起来,成本降下来,人才留下来。招商引资干出新气象,把重大项目抢进来,先进技术引进来,有效投资提上去。扩大开放干出新空间,“义新欧”按市场化提升,“义甬舟”立足全球联动。有机更新、美丽乡村干出新面貌,让城乡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社会民生干出天天新进步,让看病出市比例降下来,交通出行快起来,社会托底强起来。在干中创新发展义乌经验,在干中解放思想,在干中勇当标兵,在干中走在前列。
(五)干有底线,工作再好廉政不好也是零分。坚持依法规范干,强化“一岗双责”,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参加听证会等活动。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加强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三重一大”管理,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强化绩效干,大力提高财政资金、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绩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资源,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各位代表,市政府将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我们将习惯于站在群众立场上干,习惯于在媒体聚焦下干,习惯于在社会监督下干,习惯于在法治轨道上干,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发展,催人奋进。让我们以“四个全面”为指引,在中共义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兵而努力奋斗!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十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家具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变得非常陌生,我们原来熟悉的商业模式不断改变,原来非常熟悉的盈利模式也在变化,甚至有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消费群体,现在也变得非常模糊。在国际市场上,我们面临东南亚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品牌优势的双面夹击;国内市场上,我们又遭遇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率低的尴尬局面;另外,产能过剩、劳动力不稳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一直约束着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被洗牌出局。
在这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社会里,不少渴望成功的人都在追逐“名利与梦想”,期待“速度与激情”,但在这“速度与激情”的背后,更需要“理智与冷静”。企业如同高速行进的轿车,既要踩好“油门”,又要踩好“刹车”,首先必须要考虑“安全驾驶”
但是,请大家不要害怕,这场洗牌对浙江家具是巨大的机会,如果连今天在座的浙江家具企业都过不了这一关,中国还有几家企业能过得了关?!
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刚需是拉动家具行业的最主要因素。在刚需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对服务的要求更加“苛刻”,同行的竞争也会更加白炽化。刚需市场足够庞大,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我国每年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每年有1200万新生儿出生;每年有超过12亿平米商品房交付;每年有700万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这些真实的刚性需求,将拉动婚礼家具、儿童家具、办公家具等等专业家具的销售业绩。谁能抓住刚需需求,谁就是赢家。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马云认为是“两牛一车”,出口和投资是“马车”,是政府和企业家的拿手好戏,但内需绝对是“牛车”。想要把“牛车”变成“马车”,这是我们企业家的使命。我们的企业将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要迎合刚需市场,我们的产品风格也要发生转变。近年来,简欧、简美家居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定制和整体家居业将成为市场的重点。定制家居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减少了消费者的设计、施工、装修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生产定制家居和整体家居,不是把现代企业转变成手工作坊。所以,我们要借助标准件设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化技术和软件,做好批量生产和定制产品有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交货期。
由于过度扩张,不少家具企业出现了种种问题:据协会走访发现,市场客流下降10%-15%,销售额下降20%,有的企业下滑超过了40—50%,出现亏损,家具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雷同……发展过热的家具卖场,摊薄了各方的利益。单一的传统商业模式遇冷,倒逼着我们重塑商业模式。
如今,家具企业与设计师联合,为装饰公司配套,o2o线上线下联动等新模式崭露头角,初见成效。企业可以利用市场较为清淡的时期,抽出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新业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建立专业团队,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我们还要提高对“互联网+”的重视。趁着“互联网+”的势头,家具行业可能会在商业模式、客户管理上产生巨大变革。
每个企业都要准确研究和判断当前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制定属于自己的“十三五”规划。借此年会,浙江家具协会提出了浙江家具行业“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期间,浙江家具行业要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浙江家具品牌影响力,加快两化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积极做好产业集群的孵化和养育工作,努力争取产业平稳增长,产值、出口、利税增加率均保持在10%左右,最终实现工业总产值在2500亿元人民币,出口150亿美元,利税150亿元人民币的整体目标,继续保持浙江家具在全国家具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地位。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市政府在中共义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两区六城”建设开局良好。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2.6:41.6:55.8。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首次超过百亿元,达到101.5亿元,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2.5%,按老财政体制增长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4亿元,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3.8%,按老财政体制增长1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6亿元,增长31%;实现进出口总额93.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90亿美元(含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9亿美元),分别增长136.7%和150.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47元,分别增长11.1%和11.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86亿元、贷款余额1514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5.1‰。在经济总量高位突破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聚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领域取得新成果。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向上争取,推进先行先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国务院批准改革试点分工方案,将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国家有关部委。国土专项改革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实施,金融专项改革方案由国务院批转人民银行研究论证。启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先行先试,与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配套监管政策初步形成。义乌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开放规划,义乌海关缉私局获批,海关总署原则同意设立义乌保税物流中心,义乌被列为全国17个国际陆港城市推荐名单之一、33个规划建设的铁路集装箱专办站之一,义乌物流园区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率先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省委省政府向义乌新下放357项省直部门权限。省人大会通过支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定。省委组织部启动“百人计划”,首批选派50名业务骨干到义乌挂职。与省科技厅、司法厅、建设厅、民政厅、检验检疫局等建立合作共建关系,金华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促进义乌改革发展的举措。新增友好交流城市3个,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扎实推进平台建设,重点区块开发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努力增强发展后劲。启动“百万人口城市”规划,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实施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完成总部经济区、廿三里东部区块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省级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主体工程结顶,国际电子商务园区奠基,与阿里巴巴、中科院计算所、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启动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部经济区a组团、赵龙特种车、博尼锦纶等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商务区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多幢高楼拔地而起。佛堂镇小城市培育势头良好,各镇街工业园区、特色小区建设有序推进。
狠抓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办好义乌市场建设30周年活动,“义乌购”成功上线。推动工业提速增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534亿元、工业性投入89.3亿元,分别增长8.7%和20.6%,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上市企业1家,引进省外“浙商义商回归”项目18个。新增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4件、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1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验收。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千人计划”2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被国家部委列为重点支持展会,成功举办第八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小企业节、中国(金华·义乌)商贸发展大会等会展活动158个。发布“义乌运价指数” ,义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3.6万人次,年快递业务量居全国城市十强。义乌农商行挂牌营业,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义乌支行升格为分行,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构建50亿元银企合作委托贷款融资平台。推出“义乌一日游”20条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1.3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开工建设,实施农业园区内项目40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2家、规范化合作社25家、无公害农产品46只,“义乌红糖”成功申报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我市被评为全省基层防台防汛体系管理先进市。
持续改善城乡面貌,载体功能得到新提升。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拓展空间、优化结构的重大举措,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00平方公里。实施161项重点工程和项目,义乌至浦江二线公路、西城路立交、东江桥改造等24个项目投用或基本建成,03省道改建、37省道改建、内陆口岸场站二期、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城北路下穿等项目有序推进,启动37省道复线、义乌至武义公路等项目,完成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停车场系统布局规划。出台城市社区更新改造实施办法,开展控制性详规编制,解放新村改造试点进展顺利。加快建设“智慧商城”,15万用户实现光纤到户。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启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建成省森林城镇1个、省森林村庄2个。出台美丽乡村建设精品区域等政策,创建美丽乡村106个,实施旧村改造11个村,启动7个集中安置区、3个中心村和3个异地奔小康安置小区建设,集体土地权属处置试点进展顺利。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削减完成年度目标,电镀行业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11个村,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56座。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和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
办好十大民生实事,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普惠性显著增强。全年民生支出72.5亿元,占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的57.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开发区文化广场等工程加快建设,启用新广电中心,“傅大士传说”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目录。全面实施第四轮教育布局调整,六中、九中等5所中小学建成投用。在省内率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中医医院迁建、中心医院二期等工程加快推进,通过省卫生强市创建考核。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被评为全省创业先进城市。调整医疗保险政策,降低自负费用,扩大社保覆盖面,新增各类参保人员14.9万人次,社会保险实现跨区域无障碍转移衔接。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怡乐新村一期建成投用,新建成“星光老年之家”95个,提高高龄补贴标准惠及1.6万老人,完成残疾人生活救助帮扶9286人次。加强住房保障,新落实或启动建设廉租房340套、公租房1446套、经济适用房1913套、人才周转房191套。深化“平安义乌”建设,圆满完成安保任务,强化消防基层基础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和镇街服务管理所,农村木结构房屋老旧电器线路改造全面完成。持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民族宗教、档案、双拥、气象、慈善、红十字和对台等工作不断强化。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把优化政务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关键举措,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监督,及时向人大会报告重要工作、重大决策和行政执法等情况,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代表意见481件、政协委员提案420件,办复率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开展“三制”办理,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超市”功能不断显现,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年办件量达10万余件。“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蝉联“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市政府各部门“三定”方案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新下放佛堂镇23项市级管理权限。加强国资监管,国有企业实现效益和贡献双提升。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严格控制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经费,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在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背景下,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实属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义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凝结了方方面面的智慧、汗水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义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改革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不少事项还要深入破题;国际市场有效需求疲软,商务成本偏高,市场和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困难;新的经济增长点亟待培育,人才、土地等要素对发展的制约进一步显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老社区更新、旧村改造、食品安全、城区交通、就医、就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重点工程推进、难点和节点突破力度还不够;按照国际化城市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工作标准、服务管理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解决。
二、20xx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年,是深入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加快“两区六城”建设的攻坚年。党的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和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发展,将义乌试点列为全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之一并大力推进;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四个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即力争到20xx年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历经30多年,我市形成了敢为人先的义商、持续繁荣的市场、全球知名的品牌、国家层面的试点、特色鲜明的产业等综合优势,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多变,我市正值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市场升级、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人才集聚、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压力和挑战仍然较大。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既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也要有敏锐的机遇意识,善于在全球大背景下、全国大发展中再认识义乌,再发展义乌,再提升义乌!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为动力,围绕“五个坚持”,打造“十大平台”,创新创优、提质提效,奋力推进“两区六城”建设,争当“两富”现代化浙江排头兵。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自营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0%以上、15%以上和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根据上级和市委的要求,结合义乌实际,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把改革作为最大的红利,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权,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力争在贸易便利化、经济国际化上取得新突破。更加突出发展转型。围绕市场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下功夫强化招商、强化高质量投资、强化新增长点培育,加速推进生产类与生活类消费资料市场、有形与无形市场、出口与进口转口市场联动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打造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的新格局。更加突出建设攻坚。紧抓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坚持规划提升与功能强化并举、重点开发与城市更新并举、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并举,敢于直面挑战,敢于啃硬骨头,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加突出实事惠民。加快建立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三、全力实施三大攻坚
(一)实施国家试点攻坚,力争全面完成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首个三年计划任务。
行加快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和联网信息平台。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政策体系,争取上半年获得国家批复。试行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和办法。狠抓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推进部门数据信息入网、共享和交换,出台实施入网经营主体贸易便利化、市场经营主体联网申报等可持续激励措施,推动异地外贸公司落地,构筑主体管理、流程管理、信用管理、质量管理、外贸风险预警防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六个体系,力争年内试运行,不断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努力实现贸易“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
启动实施国土专项改革。抓紧编制落实国土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和三年工作计划。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重点围绕土地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编、计划指标灵活使用、耕地保护补偿、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出台差别化供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完善征地拆迁工作机制,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努力保障新一轮开发建设。深化集体土地权属处置改革,在江东、苏溪开展农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在佛堂、赤岸开展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新模式试点。运用土地卫片、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国土监督和管理,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快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加快推进金融专项改革。争取金融专项改革方案获国家批复,制定实施以贸易金融创新为重点的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贷款200亿元以上,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力争引进外资银行1家、异地本外币兑换公司1家以上,完成首家村镇银行筹建,加快发展小额贷款、民间资本管理、产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等新型地方金融组织。大力发展贸易金融,创新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超过200亿元。推进企业进入省未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平台挂牌,支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争取引入“区域集优债券融资模式”。开展国家级信用示范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创建,实施民间融资规范管理创新试点。
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加强出口企业引导服务和政策落实,开展全国“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加快国际商贸城“大型企业采购中心”建设,积极引进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和采购机构。充分发挥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和森博会拓市场的强大功能,办好义博会迪拜展、印度展和欧洲展,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85个以上,争取举办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国际体育装备产业交易会等重要会展。实施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申报“省级进口平台” ,鼓励进口转口贸易,扶持“非洲产品展销中心”、“东盟产品展销区”等进口商品展贸专区建设,推进“中国义乌坦桑尼亚经贸合作区”和“莫斯科—义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增友好交流城市2个。
放大改革试点效应。全力争取“国际贸易特区”,尽早将方案上报省政府。认真谋划、科学编制改革试点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围绕建设国际贸易“人才特区”,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试行聘用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才特聘制度,推进项目化引才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技能人才2万人。继续做好扩权工作,深入实施佛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增强中心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建设项目多渠道融资,大力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民间资本准入范围,方便民间资本投资。深化国资监管改革,进一步提高国资质量。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权依法流转,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主动参与金义都市区建设,推动浙中城市群发展,深化山海协作工程,拓展区域交流合作。
(二)实施产业转型攻坚,努力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上寻求突破。
以繁荣国际商贸城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为重点,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全面完成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工程,确保10月份投用,力争开工建设二阶段工程,确保开创路、四季路等主干道路与市场同步开通,完善商务、金融、居住、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围绕市场“开门红”,举全市之力大招商、招好商,精心组织20xx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加强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国家级行业协会、商会和香港雅式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力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国家级协会副会长以上单位企业、产业基地联合进驻。大力繁荣国际商贸城和篁园市场,加强市场商位管理,努力降低商务成本,推进五区市场剩余商位招商选商和篁园市场产业基地特色馆建设,吸引优秀生产企业入驻。申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驰名商标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际商贸城争创5a级购物旅游区,新建国内商品配送中心3家以上,推广小商品编码体系,进一步扩大“义乌指数”影响力。高度重视各类采购商的引进,吸引大买家入驻义乌,积极谋划筹办世界采购商大会。加快国际商贸城一区东扩、家具市场二期、古玩市场、模具市场、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做好再生资源市场筹备。
以建设国际电子商务城市为目标,打造千亿级战略新产业。深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城市工作机制,加大电子商务扶持力度,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及配套的人才、土地、产业、金融、税收、投融资、股权结构、统计等政策支持体系,降低电子商务运营成本,集聚优秀电子商务团队和人才,促进大网商与大快递企业合作,加快打造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强化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国际电子商务园区一期主体结顶,开工建设快递物流园区,基本实现城区、市郊光纤到户和高速通信网络全覆盖。深化与阿里巴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合作,设立中科院计算所义乌分所,开发海量数据储存与信息处理等新技术应用。探索设立适应国际快件发展的小件通关中心,支持办好“义乌购”和市场电子商务专区,大力发展策划设计、代运营等网络服务业,增强电子商务培训实效性。
以加强有效投资和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出台“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细则,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小微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多创牌和争上市。狠抓“浙商义商回归”工程,积极引进优质资本、优质项目和先进技术、经验,以高质量投资带动转型升级。制定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服务考核办法,督促122个工业项目开工投产,切实提高“五个率”。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区力争a组团部分建筑年内主体结顶,b组团完成招商并开工。加快实施中汽零产业基地、赵龙特种车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开工英特莱led项目、大唐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确保博尼锦纶等项目年内投产,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零星工业用地出让工作,启动工业大厦开发试点,建立企业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机制,努力解决有税收但无土地、成长快但土地少的发展空间问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围绕重点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义乌科技园、省级小商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开展第六届“百对千”科技对接活动,中国义乌工业设计中心争取4月底前运营。加快推动“腾笼换鸟”,促进“机器换人”,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等战略,争创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省创新型城市和“质量强市”。要十分重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以“义乌港”建设为核心,构筑现代物流新优势。确保列为国际陆港城市,细化实施宁波港与“义乌港”合作方案。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大力鼓励物流企业在义乌设立分拨中心,启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争取年内新增4a以上物流企业4家。力争获批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全国铁路集装箱专办站,启用铁路义乌西站海关监管点,开展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试运行。加快内陆口岸场站二期建设,启用海关监管查验场点,建设集装箱堆场、集装箱运输车辆待查停车场。开工建设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主体工程,做好航空物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物流行业联合执法和违法行为整治。
以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为特色,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都市农业政策,加强农业“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启动义亭农业加工园区前期工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新型主体培育力度,推行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鼓励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努力创建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力争完成3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发展总部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培育林下经济。加快后宅、义亭、赤岸等农田水利示范镇街创建工作。加强跨区域调水的对接协调,深化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建设。
(三)实施城市提升攻坚,高标准规划建设“百万人口城市”和“美丽义乌”。
实施城市规划提升工程。突出规划引领,加强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美院等合作,深化义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证、成果转化。借鉴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城市经验,高质量开展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江东拓展区块、稠城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继续编制过江隧道规划、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工程规划,开展城市形象品质、国际商贸城区块交通专题研究,提升高速公路入城口、机场路沿线、03省道两侧城区段、老社区更新区块和老宾王市场改建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设计水平。科学谋划轨道交通、综合保税区、双江水利枢纽、义乌机场飞行区等级提升等重大项目。加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区块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示范工程。
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集中精力推进规划总投资1483亿元的163项重点项目建设,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62亿元,着力增强宜商宜居宜游功能。围绕打造最佳经商环境,提升商贸服务业集聚区、金融商务区、国际文化中心区块、总部经济区等重大平台的开发建设水平,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开展城市主要道路和街区立面景观改造、江滨绿廊提升改造相关工作。积极实施“三改一拆”,依法推进老社区更新改造、旧厂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力度。积极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和4g通信,建设“智慧商城”。强化住房保障,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支持建筑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绿化环卫、城市照明、户外广告等纳入监管范围。开工建设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确保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国际商贸城长途客运中心投用,争取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积极配合杭长客专、杭金衢高速拓宽工程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对大型建筑设施配建停车位挤占挪用情况进行专项整治,加快建设银海路、诚信大道,力争开工新环城南路、宗泽路延伸等工程。围绕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完善扶持政策,积极谋划重大旅游项目,做强购物旅游,开发生态旅游,积极实施“百万游客进义乌”活动,提升异国风情街品位。加快国际文化中心区块和开发区文化广场、后宅文化中心、佛堂古镇保护开发利用、九都风景区等项目建设。
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推进农房改造从“分散式”改造向“集聚型”安置转变,农村基础设施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运营转变,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注重集镇的改造提升,健全功能。加快打造赤岸西海等美丽精品区域,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建设。加快推进高层及多层公寓、功能分区等试点村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高层公寓规划设计、操作程序、工程质量监管、资金筹集、工程代建和物业管理等问题,促进多村联建集中安置和人口集聚。积极推进“空心村”改造,抓好上溪、廿三里、大陈、佛堂、城西、赤岸等镇街的异地安置小区建设,完成33个省待整治村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规范提升特色农家乐发展。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鼓励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快推进城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华川热电厂技改扩建项目,分期淘汰热电热网覆盖区域的分散燃煤锅炉,实施路灯节能改造一期工程,开展“万吨千家”节能低碳活动。抓好印染、造纸、制革、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深化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行动。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义乌江综合整治、岩口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厂考核机制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机制,完善城区污水管网治理体制,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实行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和“黄标车”区域限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pm2.5监测,全面开展锅炉烟气、有机废气和建筑运输扬尘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强化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切实加强“四边三化”行动,严格殡葬管理,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环城生态景观林、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加快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十大“森林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加强重点区域洁化和美化。
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
在抓好经济发展、推动物质富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进步、精神富有,持续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弘扬新义乌精神,组织开展“推荐最美义乌人、宣传最美义乌人、争做最美义乌人”主题活动。抓好新博物馆、现代化电影院等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广电频道制改革和“一省一网”工作,推进《义乌丛书》编纂,争创省级“文化强镇”。启动和深化省教育现代化市、全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积极申办国际学校,支持工商学院与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扶持。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承办省第二届体育运动大会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争创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城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积极创建创业型城市,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打造“无欠薪义乌”。加快江东、城南、城北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儿童福利院。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强化消防和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机制、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四加一”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健全流动人口三级服务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成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开展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加大“开门接访”和预约接访力度,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强化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问题源头预防,着力解决突出共性问题,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强化网络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好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支持驻义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防、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公平、连着发展。新的一年,要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
1.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公布实施五年综合治理交通拥堵方案。实施国际商贸城及周边区域高峰时段车辆疏散优化方案。西城路延伸全面贯通,口岸路、大通路、春风大道基本建成通行;城北路下穿、03省道改建工程加快建设;阳光大道、四海大道、丹溪路完成改造;环城路平交改立交4项工程开工建设;在江东路、西城路、丹溪路试行信号灯绿波通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市民广场周边区域交通微循环方案。启用朝阳门停车场;新增公共建筑配套停车泊位8000个,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道路信号智能控制点位视频监控和电子警察增加到480个。新增或加密公交线路10条,新增公交车100辆,公交车总量达1100辆,满足日均50万人次以上乘客公交出行需求。优化集装箱卡车通行线路。加强学校周边接送车辆管理,促进有序通行。
2.住房保障和改善方面:南洲花园保障性住房竣工交付;江东、稠江区块2200套2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主体竣工;佛堂、稠城、后宅区块20xx余套2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制订人才住房建设专项规划,稠江、北苑区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新推出人才住房150套,开工建设人才住房120套。落实500户农村住房特困户建房用地指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60个;实施农房改造4000户。启动2个城市社区更新改造。
3.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实施城市内河整治及水循环工程;加快农村截污纳管工作,65%的村居完成污水连接管建设;污泥处置中心建成投用,实现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理,启动工业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全市地表水三类水达标率30%,饮用水源合格率达到100%。加强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及运输车辆管理,减少扬尘污染。开展机动车尾气道路红外线遥感监测和治理。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0分贝以下。
4.文化教育体育方面:新建或修建农村文化礼堂13个,举办市级大中型群众文艺赛事6次以上;向农村和社区送戏300场,送电影6000场。改扩建5所城郊中小学;新建4所镇街中心幼儿园;全面落实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完成城市绿道网规划并实施20公里健身绿道建设;对全市公共健身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5.医疗卫生方面: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争取一期基本完工、二期开工;加快推进中医医院迁建、中心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迁建等工程。对参保城乡居民开展每两年一轮的健康体检。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加大对民营医院扶持力度。新增医院床位800张。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1万人次。
6.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启动市人力资源市场迁建工程;创建100个充分就业村和社区,创建10个创业型村和社区,帮扶1000名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完成1万名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地农民养老金平均提高10%。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各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政策内报销比例达75%左右;出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政策,重大疾病政策范围内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由55%提高至80%,年度救助限额提高至10万元。
7.惠农扶贫养老助残方面:市财政三年内共安排1500万元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放心农资工程,在全市建立46个服务网点;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200人次以上,建立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个以上。加大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力度,本科生每学年救助额由3000元提高至6000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完成镇街敬老院改扩建2家;怡乐新村二期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帮扶救助残疾人9000人次以上。
8.民生基础工程方面:启用西气东输天然气夏演门站,天然气管网覆盖到50个居住小区4.5万用户。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实施江南、商苑、幸福等老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完成3个农贸综合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光网城市建设,城区光纤覆盖率达90%以上;移动3g信号实现市域全覆盖。
9.便民服务方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并落实相关待遇,出台流动人口积分入户实施办法,在规模以上企业推行流动人口远程申报系统。实施公安在线“网上办事大厅”建设;驾驶员考试中心正式运行,方便每年5万人就地参加考试。推广免签证的apec商务旅行卡,年内办理60张以上。
10.公共安全方面:大力推进放心食品工程,加强以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婴幼儿食品、学校食品和保健食品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综合整治;推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在各大菜市场设立无公害基地农产品等销售窗口;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各大菜市场每日公布农产品检测结果,在新闻媒体上每半月公布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抽检结果。完成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0座。财政投入的治安监控探头增加到4500个,城区和城郊治安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二十八条办法”,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思想解放之风,以“两创两提”为载体,全面开展“再认识、再发展、再提升”大讨论活动,着力开拓创新、克难攻坚,推动工作落实。
改进作风,注重实干。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健全调查研究常态化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两富”局级指导员、乡镇干部住夜、联村和进村挂牌办公等制度,深入推进“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实行精简节约办会,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减少文件数量,改进接待工作,精简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完善机关部门服务镇街、服务群众制度,实行送服务到基层,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时限。
创新机制,全力攻坚。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工作项目化的方法,调动和集中各方面力量,完善市领导联系、协调项目制度,深化“比学赶帮超竞赛”等载体,通过现场办公、联合攻坚等办法,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实施和“老大难”问题解决。完善招商办法,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部门、镇街和指挥部工作考核办法,突出重点、分层分类考核,加大激励和奖惩力度,更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市民的社会监督。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要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估,注重发挥专家作用和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精简、规范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三制”办理,探索实施网上审批,优化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功能和涉外审批服务。强化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加快数据中心等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机制,提高解决行政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突出廉洁村务、廉政风险防控、廉洁工程、廉洁市场、电子监察“五大监控网”建设。深入开展公共服务行业纠风,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建立重点工程建设信用评价、外地企业备案等制度,加强镇街招投标中心管理,强化公共投资项目和公共资金监管。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增收节支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部门专项经费实行“负增长”,严格执行公务刷卡消费制度,强化公务车辆管理,规范休养考察活动。“三公”经费要不断下降,把节省的资金全部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义乌未来发展目标明确、前景美好。让我们在中共义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念、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攻坚突破,为加快“两区六城”建设、争当“两富”现代化浙江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二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
如何计算病假工资,纵观各地关于病假工资的立法,主要有3种模式:1.根据职工的工龄和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2.根据职工的工资,按一定比例支付;3.按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支付。3种模式各有千秋,但有一个方面是相同的,都规定了病假工资的“最低标准”。其依据来源于《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不过,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单位自行决定员工的病假工资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
浙江省病假工资规定2016
浙江省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及病假工资规定
医疗期规定
医疗期本单位工作年限实际工作年限累计病假期间
3个月5年以下以下6个月
6个月5年以上12个月
6个月5年以下10年以上
9个月5-10年15个月
24个月20年以上30个月
注:
1、企业职工因患病或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应增加医疗补助费,重病的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绝症的不低于100%。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的新部署,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大力推进检察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检,努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在服务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的新要求,依法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强化对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着力营造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积极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打击制假售假等犯罪活动,保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突出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加大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力度,促进美丽江苏建设。结合司法办案加强类案分析,及时提出防范遏制的对策建议,促进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化解风险。
二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创造新业绩。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煽动分裂国家和各类邪教组织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检察为民服务中心、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等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司法诉求,促进在法治轨道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
三是在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上取得新成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积极深化查办国企领域和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依法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重要领域的职务犯罪,严肃查办侵害民生民利、“小官巨贪”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预防,结合司法办案健全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深入剖析机制,加强年度报告、专题报告、检察建议等工作,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和警示教育,促进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职务犯罪发生。
四是在监督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上务求新作为。加强刑事诉讼监督,严格执行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强化对民事执行活动和调解书的监督,积极稳妥推进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司法监督,依法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强刑事执行监督,依法监督纠正刑事执行中的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问题,认真向省人大会专题报告刑事执行监督工作。严肃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行为,维护司法的廉洁公信。
五是在推进司法改革和检察改革上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各试点检察院全面实行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切实把司法责任制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两法衔接”等机制改革,与省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巩固改革成效,为全省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六是在从严从实抓好检察队伍建设上强化新举措。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打造党在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不动摇,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持续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检察人员素能培训,把提升忠诚度作为政治素质培训首要内容,积极创新检察实务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检察人员司法办案、释法说理、调研分析等能力。深入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检察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自身严格公正司法。
各位代表,江苏检察工作正处在一个新起点上,全省检察机关将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下,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开创严格、规范、公正、廉洁司法的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检察工作报告篇十四
20xx年9月23日 20xx年11月20日,我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实习。实习期间,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具体案件中,从而对课本上的东西理解得更深刻,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了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相关职能,对社会基层人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报告:
一、实习概况
我在琼山区人民检察院实习了两个月,实习的过程中,在科长及几位叔叔的热心帮助下,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件。在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过程中,我虽顺利完成了每一项任务,收获颇丰,但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在检察院,我被分配到了控告申诉科,这是检察院最基层的部门,可是说是窗口,大多数案子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并受理公民的举报、控告和申诉;受理公民的报案、举报、控告申诉和犯罪嫌疑人的自首;对举报线索进行分流或初查,对分流到本院各业务部门及基层检察院的举报线索和控告、申诉进行催办、督办;依法复查由本院管辖的申诉案件并负责抗诉和出庭工作,承办由本院管辖的刑事赔偿案件;负责实施保护、奖励举报人等等。期间,我们接待了很多来举报、申诉的群众。对于属于检察院管理的案件进行了登记、分流;对于没有管辖权的案件,根据所学知识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回答,再告知其应该找的有关部门。例如:一个老人敲开了控申科的门,说要申诉。他的两个儿子占了他的房子,致使老人有家不能回,有病无人管,现在住在女儿家中。老二媳妇还扣下了老人的一些生活用品,并扬言要养老也可以,但要老人跟老大断绝父子关系(老大和老二之间有过节),这让老人忍无可忍。以前曾因赡养纠纷诉至法院过,判决两儿子轮流赡养老人,可至今未能实现。老人很可怜,但此事不属于控申科的管辖范围,所以我们不能对此加以干涉,安慰了老人之后,我们建议老人到法院的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举报控申科的工作繁杂又是规范化的,不能凭个人任意发挥。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登录检察院个人系统处理文件,虽然操作程序开始时有一定难度,烦而杂,但慢慢熟悉之后我也懂得如何快速处理了,这是一个尝试的结果。待领导把文件批示下来后,就需要我进行分类处理,包括举报和控申的材料,打印登记表并分类整理储存,在系统上建立一张又一张的登记表和移送函然后填写相关信息,分流到本院的还需要打印移送函加上盖章然后移送,交到基层院的需要更多的操作:区分寄信的信封样式和大小,信封太多,寄信的信封有一定的要求,不能随意,区分之后要在信封上打印寄信的地址;区分寄信地址然后分别整理要寄出的信件,里边要附上检察院的小信件,小信件也要区分举报和控申的以及附上盖章;待整理好之后要登记寄出的信件编号以待日后存查;如果有人大的红头文件的话还要复印与登记表一起储存,不得遗失。在月末,需要对本月的登记情况做一个汇总即做报表。虽然不需要像专业会计那样一步一步地计算,但也需要一丝不苟,填写登记卡,有举报和控申的,然后再按照已有程序操作,完成报表的制作,移交领导签字移交办公室审核。这才算完成工作了。
这次在人民检察院的实习生活,我受益匪浅。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通过实习,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法律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专业用语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提高了自己在法律方面的认知能力。
20xx年5月28日至20xx年7月20日,根据教学计划和法律专业的特点,在我们大三马上就将进入大四毕业进入法律实践操作部门之前,文法学院法学系组织我们04级法学两个班的学生到法院这一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次短期的专业实习。这次实习活动是教学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检验我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环节。实习的目:通过实习,让我们全面了解法院实施法律的情况;通过实习,培养我们初步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创造性;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虚心接受法学实务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诚心学习法学实务工作者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全面提高我们的综合法律素质和法学修养。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二十一位同学到了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进行实习。我和其他五位同学被分配到了民事审判庭第一庭实习。在实习中,洪山区人民法院给了我们极大的方便和帮助,也给予了我们较高的评价: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专业扎实,理论功底好,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这次的实习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一、 实习成果
专业实习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司法人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法律事务,是跟着指导老师学习司法经验和了解、掌握案件处理方法和程序的过程,专业实习是一种课堂内外的学习。在近两个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课堂内外学不到的东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习成果:
1、了解了大部分法院的部门和工作程序
法院是一个处理纠纷,处理矛盾,给当事人公平、公正的结果的地方,而法院对外的第一个窗口是立案庭。我虽然没有在立案庭实习,但是因为有时有些案子和文件也会送到那里,并且也从在立案庭实习的同学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立案庭的工作是十分繁多的,每天到立案庭立案的当事人很多,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员,有企业、律师,也有教师、工人、老人等等,这些当事人有文明的,也有蛮不讲理的,立案庭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经常要与这些当事人进行说理和劝解,而不是简单的审核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这么简单。立案庭还为那些不懂法律程序或者是不懂得怎么写起诉书、不会写字的当事人提供方面,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用法院专门的起诉书范本进行填写。立案庭还有一个信访接待室,负责法律咨询、非诉信访的处理、诉前调处纠纷及日常信访接待中的解释、息访工作。法院信访工作是密切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渠道,是切实保障公民的信访申诉权利的重要窗口。信访接待室是很重要的,事情也特别的多,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涉及到法院工作的很多方面,是当事人充分行使其诉讼权利的行为,有利于法院的改进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使当事人得到合法合理的处理。立案庭立案后还要对案件进行分类和开庭排期,通知被告和相关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最后再送到立案庭。可以说立案庭是法院工作的第一关,是法院工作的开始,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洪山区人民法院有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和行政庭、政治处、审监庭、执行庭等几个重要的部门,我们的实习是由政治处进行安排的,政治处主要负责法院内部的事务,由于行政庭的工作不像其他审判庭那么多事务,因而这次没有同学在行政庭实习,审监庭是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部门,这次也没有同学在那里进行实习。我们同学大部分被分配到执行庭、刑庭和民庭实习。
执行庭是审判工作的最后环节,是当事人在判决后因为对方不履行判决的义务而有权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的一项权利,是当事人实现权利的保障。执行工作并不轻松,特别是在这种高温的天气下,执行局的法官们要到当事人那里进行执行工作,大部分时候执行工作都是困难重重,很多当事人都不配合,而法官们还要依法办事,真是苦了执行的人员。
刑庭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伸张正义的地方。虽然洪山区人民法院是基层人民法院,但是刑庭的工作却是很多的,即使案子都相对简单一些。简单但并不代表案子不重要,每一个案子对于与案子有关的当事人都是很重要的。我在实习期间到刑庭去旁听过,与民庭有较大的区别,更严肃和谨慎。刑庭的法官要审理案子,也要到看守所去讯问当事人,以便对案件有更清楚的了解,以便作出更加合理的判决,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民事审判庭又分为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以及民事审判第三庭三个庭,民二庭主要处理的是医疗事故方面的案件,民三庭主要处理人身(精选幼师实习报告)损害赔偿和交通肇事的案件,而我实习的民一庭主要处理的是离婚纠纷、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遗嘱继承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以及劳动争议纠纷的案件,从上述民一庭的主要受案范围可以看出民一庭处理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纠纷,十分的琐碎,民一庭在洪山法院创下了几个最:民事审判庭里案件最多的,是用调解方式结案最多的,同样也是上访最多的,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案件因为与当事人密切相关,法官在审理时都很认真,但是正因为太紧密了,一旦稍有不称心意当事人便会上访。
二、思想及业务收获
每个星期的实习,我都会有一点出奇的收获。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同感。我所在的控告申诉科是人民检察院的窗口,又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来信来访者举报和申诉的第一站,是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部门,同时与本院其他部门以及基层检察院保持密切联系,以配合检察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完成。所以,举报控申科在检察院担任重要角色,不可或缺。控申科做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处理集体访、告急访是政法机关的头等大事,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控申工作岗位上,科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控申工作是扇窗,使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连得更紧了。
在接访室,我们看到前来为维护公平正义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群众,他们对法律怀着崇高的敬意,希望法律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能给他们最满意的答复。我们不能为他们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只是实习生,没有实际操作能力,但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百姓对法律是信任的,他们只希望法律是公正的,但就有一些法律工作者对法律的运用不当造成老百姓的权益得不到维护、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社会秩序还是如此混乱,和谐社会更是遥遥无期,他们气愤、失望地来到检察院,寄希望于检察院,希望法律的运用能还他们公道。法律是理性的,是以人为本的,但法律又是死的,只是文字表示而已,能不能很好地贯彻,让法律变成活的,关键在于运用法律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干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对于自己这样即将进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
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虑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我觉得社会也有一些责任的。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所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
四、实习建议
高等法学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大学的法学院应当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1、成为 北漂
20xx年2月19日,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记得临上火车前爸爸对我说, 今天开始,你也是北漂了。 就这样一个人,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只身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租房子等等一些列实习的后备工作都逐渐展开。
北京。大兴。新华网。一片崭新的土地,带着丝丝的紧张,更多的是好奇新鲜,走进了这座承载了几乎我所有实习生活的大楼。
2、初入新华网
在曲折的报到经历后,终于开始进入真正进入到实习。我们班的三个人都被分配到是财经中心,能源艺术组。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电力、煤炭、石油、书画、收藏,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中任何一个。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同时对于实习单位的安排,我们必须绝对服从,积极的去适应,从而做维系好实习单位和学院之间关系的纽带。
虽然身在市场部,但我们的任务并不是像大部分的同事老师一样,出去洽谈合作业务,我们可以说是市场部的大后方,负责最基本的发稿工作,其中也有些工作是配合一些市场洽谈业务而开展的,并且我们组的几个频道都是还没有上线的新频道,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就不会像已经成熟的频道那样有一系列的固定的业务流程。这样的环境更给了我机会锻炼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着一股热情,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是工作不折不扣完成的强大动力。
3、 触电 收藏
我具体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和另外两个实习生一起负责收藏频道这个全新的频道的初期内容填充。第二部分就是实习的主体部分,电力频道的内容更新维护。
刚开始收藏频道的工作,无疑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是对发稿系统和对整个新华网的熟悉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对收藏这个陌生的领域的一个初步的接触。
记得第一天到部门的时候,主任就对我们说,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华网的员工,所有的新华网的资源你们也可以享受,但是同时,你们也要承担起新华网正式员工的责任。 我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这不仅是对我自己负责,更是对主任,对新华网,也是对学校负责。
收藏频道的发稿,涉及的范围就很多,量也很大,因为一个完全空白的频道,需要三个人在一周之内全部填好,但同时我们是在发稿的过程中边熟悉发布平台。因为刚刚进到实习单位,还没有完全从学校的状态中转换过来,就要开始面对如此大的发稿量,并且几乎所有的稿件都需要处理图片,所以最初处理一篇稿件的时间需要延长到五分钟左右甚至更长。但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迅速地调整状态,将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4、转入电力
在收藏频道的内容基本填满,也进行了一些初期的调整以后,我们开始分工一个人负责一个频道。我负责新华电力频道的更新维护。
半个月的时间,对一个陌生的领域渐渐熟悉,又要开始转而对另一个陌生的领域,电力行业。一个更加陌生,摸不着头脑的领域。但有之前在收藏频道的经验,也就没有太多害怕的情绪,上手也比较快。只是需要快速的了解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否则只是对一些稿件的机械的单纯的转发,对稿件的切合度或者是一些明显的错误,都无法很好的掌握。于是我在得到电力频道这个任务以后,一直督促自己要多多对这个行业进行了解,同时我们的指导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避免我走弯路,可以更加高效的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信息。
(1)内心波澜 撰写电力频道上线推荐
最荣幸的是我可以代表我们部门,撰写新华网电力频道的上线说明。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是在3月的末尾,在电力频道发稿已有一月左右,对电力行业的了解已经逐渐深入,从当时的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小半个 业内人士 。接到主任布置的任务,突然从日常的发稿工作中惊醒过来,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任务,一个刚刚来到新华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可以承担起一个频道的上线推荐,虽然在别人看来,也许也只是一千来字的文案,无足为奇。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在此专业领域内发稿仅一个月的实习生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当即的反应就是,一定要写好,因为这是我肩负的责任。
(2)淡如水甜如蜜 日常发稿工作
占据我实习生活最大部分的,也是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电力频道的日常新闻更新工作。
电力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和煤炭、石油、新能源等等多个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整个能源行业之内的新闻都需要关注,这就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专注与自己的专业领域,要多多的学习涉及一些其他的相关领域,以让自己有一个全面的成长。
每天的发稿中,包括许多图片制作的工作。为了工作的方便,制作了一些模板,这样在后面的焦点图或者头条的制作过程中会方便很多。后面的系列报道焦点图的制作中,我也沿用了这一方法,在和其他人合作的 能源先锋系列巡展 中,也正是由我前期制作了模板,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图,具有了一个统一的格式,使得整个系列报道更具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