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医古籍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之后,对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感受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先回顾和总结整个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提炼出自己的核心观点。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谈谈对书中人物的喜爱或者厌恶,对故事情节的赞叹或者感叹。还可以谈谈书中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对书中的某个主题或者观点的理解和看法等。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样本,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一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二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三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曾推荐《思考中医》这本书,当时不以为然,后经同学再次推荐才有了读它的念头,阴差阳错,在搬宿舍过程中偶得此书,看来是缘分的安排,不得不读了!
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哲学课老师在分享她的写书经验时也说,一本好书,总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我应该用好人生最有时间的一段时光,把人生最学术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按中学语文老师写作文的要求来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说透”,当做书稿来写,供以后回味和把玩,也许会酿造出别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四
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柴胡和大黄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推陈致新”。“陈”与“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陈”代表一种旧有的东西,旧有的状态,“新”当然就是一种相反的状态,将旧有的状态推翻,建立新的状态,这是推陈致新;促使一个事物进行变化转换,以形成另一个事物,这也是推陈致新。
现代物理学有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叫“临界相变”。所谓“相变”,说白了就是事物状态的变化,事物由此一状态进入到彼一状态,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某一区间或状态,对于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进程、变化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个区间或状态,称之为临界或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即为临界相变,因此,临界状态以及临界相变的情况决定了事物的变化情况。
临界状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事物的变化,事物能否由“陈”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要看临界相变的发生情况。从这一点上来看,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作用,是否就是直接作用在临界状态及临界相变上呢?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假如柴胡和大黄确实能够直接作用于临界状态,直接促使临界相变的发生,那这个意义就太大了。疾病是一种状态,健康也是一种状态,有时候我们从健康走向疾病,有时候我们由疾病回到健康,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因为相变的方向不同,所以就有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不同。
古人云:“但使五藏元真通畅,则百病不生”。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五藏元真不通畅了,为什么五藏元真不通畅呢?因为四肢百骸、经络隧道、五藏六府,被结气、积聚、瘀血、血闭、风寒、痰湿水饮等等病理产物阻滞了、障碍了,因此,我们利用中药来扫清障碍,拿掉阻滞,疏通道路,这就解决了疾病的'关键问题。
《素问》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升降为什么会废息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这个“道”被阻滞了、障碍了。道路不通,怎么出入?怎么升降?那就只好作罢。
只有元气的升降出入有保证,神机气立才有保证,健康才有保证。阻滞了,障碍了,神机化灭,气立孤危,怎么还会有健康呢?所以就要设法疏通它。
引申开来,其实每味中药都是一个“推陈致新”的高手,它们通过参与相变、影响相变,使相变的方向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此中奥秘,既可以从“推陈出新”言,也可以从“临界相变”言,这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精髓。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不出这个法门。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五
中等卫校《中医内科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是介绍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鉴别、辨证治疗和预防护理的一门临床医学综合课程。是中医专业的临床专业课、必修课。
一、勇闯教材关,重视课堂教学,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永闯教材关,把握“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材的学习目标、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及课时的多少,进行分析灵活处理教材,适当增删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制定确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授课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从走进教室、复习、讲课、小结这个程序安排既要严谨、又要求思想活跃,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认真做好课前10分钟复习性提问,讲清每一堂课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些,熟悉那些,了解那些内容。使学生们在听课中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掌握,如:我校85%是民族生,故要求掌握内容就是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要注意课时的分配,授课语言的表达深入浅出,少而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易学易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采用设问、反问、讨论等多种方式答复。讲课常常联系前期学过课程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板书、画图,举例、ppt及视屏等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合理安排讲解讨论教材中“链接”“手拉手”的相关内容及课后目标检测的练习内容等。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接受。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讲授《中医内科学》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很抽象,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录像、特殊的符号或彩色线条来展示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诊断、防治措施,因其形象逼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一旦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时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使学生对重点内容一目了然,降低学习难度,易于知识的`巩固、积累、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医学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很多如:病案讨论法、ppl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临床见习及实习前的培训操作考核法等等。我校有健全的实验模拟操作室,故此法最常用,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和考核,架起了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操作技能。通过模拟实验室的操作和直观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尽早地从死记硬背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故在讲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时我们采用心肺听诊模拟人教学及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顺利进入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制定合理量化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成绩考核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真实全面的对一个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是一个较复杂的内容,也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内科学》课程提出综合量化考核办法:综合量化考核分为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和学习态度三个结构组成,考虑到学生还是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三个结构的量化标准分别定为理论知识为50%分,实践操作为30%分,学习态度为20%分,满分100分。1.理论知识又分为期终测试占70%分,平时测试占30%分,共计100分,其中平时测试可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考勤等。2.实践技能又分为实验操作规范70%分,病例分析30%分(提倡实验能创新),共计100分。3.学习态度可分为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觉预习,复习30分;实验操作认真主动性强,爱护公物30分;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乐于助人,文明团结,健康向上40分,共计100分。此项较难掌握,可采用将这几项列成表格由班组学生自己相互或集体评分方式进行。为了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理论测试命题主要以每章目标检测为主加之少量的当前临床新进展内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总之,教学有效果、教学有创新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拓展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六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代,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秦黄帝所作;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后人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两汉时期成书,这些问题先不去讨论,咱们还是开始分享末学学习经典的一点心得。
《黄帝内经》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黄帝问,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被后人尊为中医始祖。在《黄帝内经》中,被黄帝尊为天师。在《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第一段话就是:“(黄帝)乃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是黄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长寿,活到一百多岁,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到五六十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的回答了,大家有缘可以看看原文,末学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一下岐伯回答的`两个要点:
一,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最后总结: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这个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中医四大名著读后感2
科技节又来啦,那么我这个“小小神医”又要出现啦!“小神医”今日推荐大家读的是《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之本,而《神农本草经》则是药物的经典著作。
中草药知识其实很好玩,《神农本草经》是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中草药书籍。全书共介绍了365种中草药,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为方便我们查阅,又细分为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详细阐明各药性味、归类、配方及功效,并附有独一无二的小药方,方便我们对症应用。书中还汇集了许多医家名言以及中草药的传说与小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药知识。
我每次读着读着就入迷了,当我读到桑叶也称神仙草,性寒,味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等功效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桑叶不就是给蚕宝宝吃的食物吗?原来还有这样的妙用!难怪我一感冒,奶奶就会回乡下采桑叶给我煮汤喝!这可是科学秘方啊!书上还附有每一个症状的配方,我读得可仔细啦,细细品味每种草药的用处,说不定这些小药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用得着呢!
《神农本草经》这本书内容丰富,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中草药。看着简单明了,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作了详细说明,使我更全面、更形象地了解了植物、动物、矿物的各种药用价值,也让我更简单,更轻松地学到了相关的中医知识。
在科技节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中医知识,专家从一个西瓜讲起,告诉我们西瓜的多种功效。我们不禁感叹:原来西瓜的用处这么多啊!专家还告诉我们,人体是显微镜,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大步骤诊病。我认真听了专家给我们的讲解,又对比了《神农本草经》上的知识,觉得我这个小神医又有进步了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共同了解相关的中草药知识,人人争做“小神医”吧!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七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八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九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一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2、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3、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二
仅仅作为一个文本,医药学家李时珍四百年前编撰的这套《本草纲目》,在现今美学观念的折射下,可以散发别致的魅力。
早两年《昆虫记》成为流行读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顽皮的法国老头法布尔相比,我们的李时珍更为纯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纲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语。当然作为严肃的专业典籍,《本草纲目》无疑与《昆虫记》牛头不对马嘴,它们之间的对照,算得上“苟且”。然而法布尔的风行确实唤起了对李时珍的记忆。
在此之前,难以想象我会在《本草纲目》上花掉整整两年的睡前时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时间的精华。事实证明,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给我带来的是无边的惬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对食物的无知。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三
《漫话中医养生》是一本以文字为主,且配以适当漫画形式,将日常养生保健知识娓娓道来的一本书。文字是主力军,承载着大量的养生知识和信息,而其中穿插的漫画,则幽默、巧妙、恰到好处的将养生知识呈现给大家,有助于让我们能更近一步的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养生知识,且通俗易懂又不乏幽默风趣,让学习变得更轻松,也让阅读变得更佳愉悦和直观。
不知为何,从小就喜欢中药那股特殊的香气,甚至对很多人都排斥的那苦涩的中药汤汁,我都毫无违和感,甚至喝起来都觉得那么自然平常,并无半分抗拒。慢慢的上了大学,最喜欢的就是中医课程了,虽然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但是每堂课都是12分的专注和精神,甚至偷偷跑去中医专业的校友那里蹭课。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中医相关知识,所以看起这本书来并不费力,图文并茂,说看的废寝忘食也不为过,越看越有味道。
该书一共详细阐述了六大中医养生法则,包括饮食养生、起居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体质养生等。
其中起居养生中写道:《素养》第十六条指出: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什么?睡眠养生居然还分春夏秋冬?我一直以来的观念就是早睡早起,尤其是晚上十点之前睡觉,美容又养肝好么?于是乎赶紧细细阅读接下来的展开描述。春季,万物推陈出新,我们应该早起迎接阳光,散散步或者做做早锻炼,入了夜就睡觉,以顺应春天生发的季侯特点;夏季万物繁荣、生机勃勃,我们应该晚些睡觉,早些起床,活力充沛,多向外宣发体内的'阳气,来适应夏天的调养;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要学习打鸣的公鸡,早睡早起,从而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而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我们也要尽可能得少扰动阳气,早睡晚起,最好等到日出再起,甚至有条件可以“赖个床”,避开严寒注意保暖。原来睡眠也是根据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而相应的变动的,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法则,才能更好的存心养性,调养气机,做到修身养性,身正心清。嗯,以后我的睡眠时间也要根据四季变化而变化!
现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亚健康,养生保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有时间和兴趣的小伙伴们还可以试试经络养生哦!此书中也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膻中、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涌泉是人体比较常用的几个保健穴位,可以艾灸,针灸或者按揉穴位都可以。以足三里为例,作为足阳明胃经上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中医谚语有云:“艾灸一柱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为感受中医艾灸的疗效,我已接受艾灸理疗三周有余。从开始的肌表温热之感,一周一到两次,坚持至今,全身上下觉得松快不少!若坚持,定当终身受益!
若要了时当下了,若觅了时无了时。养生不需斟酌良久,亦不需挑选良辰吉日,活在现今、养在当下,希望大家都能且行且珍惜、且养且健康。
(通讯员章杭婷)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四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凝聚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中医古籍则是学习中医的根本,它记录了我国古代医学家们的经验与智慧。在我学习中医过程中,与古籍的相伴成为了一段珍贵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中医古籍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 传承古人智慧
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发现古籍是通往中医智慧的桥梁。古籍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对我的学习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我深刻感受到中医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古籍中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医家们独特的诊治思路,不仅让我对中医学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使我对于中医的独特魅力深感折服。
第三段: 善于运用古籍知识
通过学习古籍,我不仅能够了解中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古籍中记载的各种证候与治疗方法,例如“升本治标”、“辨证施治”等理念,对于我的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发现,通过运用古籍中的理论知识,我的临床诊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复杂病症诊治方面。这进一步巩固了我对中医学的信心与热爱,也让我更加珍惜学习古籍的机会。
第四段: 感受古籍中的智慧
古籍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医学家们的智慧,阅读古籍就像与先贤们进行一次心灵对话。通过阅读中医古籍,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治疗理念。古籍中对于人体的观察与认识,通过经络学、脏腑学等理论体系,揭示出了中医学的独特之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是一门不断演化与发展的学科,而要扎根于这门学科,就需要不断学习古籍中的智慧。
第五段: 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学习中医古籍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古籍中的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运用和检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古籍理论为临床提供了指导,而实践经验在验证与完善理论的过程中,促进中医的不断发展。学习古籍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医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为了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拓宽临床思路,提升诊疗水平。
总结:
通过学习中医古籍,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中医的信念。古籍中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并且让我对中医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中医古籍,将其中的智慧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五
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体质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我听得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学科的理论部分不可避免地会有些枯燥无味,而中医的一些理论对一个理科生而言更是难以接受和消化。而朱老师总是能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病例故事引起我们的兴趣,并从这些病例中引出最核心的知识。从那时起,我就对朱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对她口中的故事充满了向往,于是朱老师新书一出版我就迫不及待地品读起来。
书中的故事一如既往的生动有趣又令人动容,这不仅是治愈患者的过程,更是朱老师收获一段段深厚情谊的过程。但我的身份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更是一名中医系学生,我从书中获得的除了精彩的故事,更多的还有临床经验。书中每一篇文末都会有疾病的科普及其诊断标准与中西医疗法,使读者在感受故事的温情之余,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就像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把单词放到句子里面去记,这样才能记得牢。同理,我们把中医专业知识直接融入临床病例里去学习与记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纯熟。
《痛到天昏又地暗》中有痛经的分型及对应药方;《我为妈妈求医》中有对失眠的分型及对应药方;《“一见钟情”》中有对头晕的分型及药方;等等。书中还有很多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可能有人会问,我不是专业学生怎么办?当然不必害怕啦,书中的故事并不晦涩难懂,更多的像是朱老师在寻找一个一个朋友,用一个个药方架起友谊的桥梁。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中医、对朱老师逐渐建立起信任,看到的是患者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健康幸福,看到的是因战胜病魔而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它让人们相信,即使疾病带来的孤独和绝望几乎要把人打倒,也还有一丝光可以照亮——那是医生的爱和能力。
《炙甘草汤留人治病》中,就是简简单单的炙甘草汤,按照经方剂量对症施治,却也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使得原本只能靠流食生存的胃癌患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对患者一家来说无疑是黑暗里的曙光。《涅槃重生的小女孩》中,本该是像花儿一样的小女孩,却被哮喘折磨,三天两头地住院,一家人也为此而焦头烂额。但是在朱老师的治疗下,哮喘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个一直以来都在被哮喘折磨的小女孩终于可以蹦蹦跳跳地玩耍,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既让我感叹朱老师的妙手回春,又站在病人的角度感到幸运和感恩。
不管是“阳春白雪”亦或是“下里巴人”,这本书都会是你的良师益友。不管是从这本书中获取专业知识也好,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也好,体会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好,对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六
今天,把陈权老师的著作《遇见中医》拜读完,对陈权老师学习中医的初心、执着以及成就,真的由衷的敬佩![强]。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很荣幸参与这次“共读活动”,在杨教授、陈权老师以及各位同学的分享后,结合自己自学中医的经历,对我来说,这次共读活动,更加坚定了自学也能学好中医的信念,也对我自学中医的方法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让我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真的是受益匪浅!感恩在这里与大家相遇!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可是目前,不仅大部分国人对中医不认可,而且还对中医有很深的误解。所以,弘扬中医,吾辈有责。每每想到国人有点小小感冒就跑去医院打点滴深受其害的情景,真的从心里感叹“呜呼哀哉”!……,有很多想说的!最想说的,不忘初心,学好中医,弘扬中医。但愿大家在陈权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越走越宽广!再次感谢杨教授、陈权老师、郭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日后还请大家在中医的学习上不吝赐教。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医作为其中的一个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经验。中医古籍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医的理论、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认识到古籍对于现代中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我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古籍教会我尊重传统和历史。中医学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代代中医人承袭和发扬着中医学的传统。而中医古籍则是这种传统的历史见证和宝库。研读古籍,让我感受到了中医学的渊源和源远流长,也使我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尊重和学习传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深刻领悟到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思想。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五脏六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从整体和平衡的角度去认识和治疗疾病,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目的。古籍中详细记载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注重防病治未病的思想,这种治疗思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我平时的实践中,我更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调理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生病的机会。
第三,中医古籍的学习还让我认识到中医学具有循证医学的优势。虽然古籍中记录的一些诊疗方法可能被今天的医学所抛弃,但其中的一些理论和经验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医古籍中的许多理论和经验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验证,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在学习中医古籍时,既要尊重古籍的传统,也要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去判断和运用古籍中的知识。
第四,中医古籍的阅读让我明白了中医学的针灸疗法的重要性。古籍中的针灸经验对于现代中医学的针灸治疗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针灸疗法是中医学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法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医学界所关注和研究。我在阅读中医古籍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古代医家对于针灸的经验和应用方法,这对于我现在的针灸临床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感受到了中医学的人文关怀。中医学一向以“以人为本”、“治未病”、“体质调理”等为核心思想,注重人的整体和平衡。而古籍中的经验和理论对于增进医患关系、深化医学的人文关怀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我实践中,我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了解,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我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
总之,中医古籍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古籍对于了解中医学的理论、把握中医治疗的方法和提高中医医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悟,也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中医古籍的指导下,中医学会继续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八
中医古籍是指大量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医药学发展史。这些古籍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许多古籍的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案、药物的配伍和使用以及许多实用技巧等。这些古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医学智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
第二段:学习中医古籍的收获
对于我来说,学习中医古籍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这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处的时代和文化。通过阅读这些古籍,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仅包括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有许多医学实践技巧和经验,这些对自己日后的医学实践都非常有帮助。例如《黄帝内经》中的“玄机”理论和《伤寒论》中的“象形”方法,深刻启示了我对于临床实践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学习古籍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底蕴。
第三段:认识中医古籍的难度和重要性
不可否认,学习中医古籍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由于文字久远,语言古今异义多,更何况涉及的医学术语和概念往往十分抽象。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在长时间的不断探寻中,逐渐深入理解。但是,这也正是我们不应放弃学习中医古籍的原因。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层面,中医学的发展完全离不开这些古籍的推广和传承。只有通过对古籍的认真掌握,我们才有可能将中医学精华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段:中医古籍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中医古籍虽然具有古老的历史,但却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学体系虽然与古籍中的理论体系不同,但实践技巧和医疗目标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古籍中所包含的一些传承下来的经验和临床试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现代常见疾病。例如现代认为无解的慢性病,中医古籍经常有特别疗法。因此,在现代医学的取长补短中,中医古籍起到了神奇的作用。
第五段:结尾
学习中医古籍的收获是深远的,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医学,领悟到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相通之处。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为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延续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医学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身处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努力维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财富。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九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本十年前阅读的书籍,讲述了作者从自己老中医母亲的一生和小中医女儿的进步中窥得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最近有空又翻看一遍,颇有一些想法。
1、西医让人清清楚楚的死,中医使人自然而然的活。
作者的父亲是个唯物唯科技论者,他总是看不上配偶身为中医的所谓“神秘治疗法”。诚然,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声光电和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工具的利用率极大的提高。从前那些朦朦胧胧就致人死亡的病痛,诸如腹泻(霍乱)、咯血(肺结核),风寒(流感)等等,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致病菌和致病机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使用抗生素、手术等药物手段克服病菌,快速痊愈机体。
而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西医手段更多地呈现出了“照病镜”而非“治疗仪”的一面,花了成千上万的开销,让病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长在体内的各种“瘤”、“斑块”、“脓液”,金钱散尽之后,病人也“心满意足”的死去了。
作者的母亲,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技术之上,灵活运用了中医“黑箱”的诊治特点,因脉而治,应势而为,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病患疼痛和医疗花费。当一个个病苦难忍却又在大医院束手无策的患者们最终上门感谢母亲正确辩证调治后,作者和作者父亲才稍稍改观了对母亲的偏见。
2、西医需要具体理性的大脑学习,而中医需要用心灵去感受。
作者列举了著名中医大师文怀沙的一句名言:西医用脑,中医用心。
而更能体会万千病患微妙的个体差异对于统一临床方案的排斥。更不能不提的是同一体质的人群在不同性格和心理条件下对于疗效的巨大反差。所以对于不同的人群,必然不能冷酷理性的作一刀切。作者母亲诊不同孕妇的喜脉,感受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稳不惊正常分娩脉象,有的却是如波浪般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脉象。每每摸到后者,母亲都像品鉴艺术品一样温柔和高兴。
科技发展使得人工智能越来越精密复杂多功能,甚至阿尔法狗都能在围棋上秒杀人类,但是品酒师、品茶师,闻香师却还是成为相关价值鉴别的最终决策者,这充分说明不管哪个领域,人类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3、西医无限分割将人异化,中医以人为本真正还原人的尊重。
可笑过后便是可悲,我们都知道,现在越是大型的医院,分科便越是细致具体。用作者的话形容:很多科室的“大专家”、“大教授”,却并不能独立的去处理某一病症,这当然能为学科系统化带来效率,却不得不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作者母亲坚决的从医院辞职,为的就是不让系统化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异化自己独立诊疗病患的能力。超倍显微镜可以深入细胞分子结构,系统知识也把人体每一部分拆分得肉眼可见,但堆积如山的报告单和疲于奔命的步伐却永不停息。
在作者母亲那里,他们却永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可以值得倾诉,值得信任也可被抚慰身心的人。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实实在在用文字表达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中华文明经历太多的人世浮沉,而我们内心最难割舍的却还是那份独一无二的感觉和记忆,它刻进我们血骨,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与我们所有的张惶失措,灰心丧气和苦难眼泪进行一次次最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