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对于所学知识或者工作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言简意赅,言之有物,避免赘述和内容重复。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思路。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一
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实行专店购买,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合格报告(或复印件)以及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二、专账记录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三、专区存放
设立专区(或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注明“食品添加剂专区(或专柜)字样”。
四、专器称量
配备专用天平或勺杯等称量器具,严格按照包装标识标明的用途用量或国家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五、专人负责
由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采购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和相关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餐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与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和餐饮加工配料的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
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贮存及使用等情况。
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使用台账以及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二
一、目的
为确保我公司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的安全性,防止食品污染,对食品添加 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即有利于工作又不造成滥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贮存、使用等。
三、食品添加剂的采购
1、物资采购在对新进的食品添加剂进行采购前必须有使用部门的请购,请购内容必须填写采购的添加剂名称、添加产品类别(用途),交由质检部验证该添加剂是否可添加于该产品。质检部确认可用签字后方可交由物资采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卫生部公告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名单中没有;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品种需要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某一品类不允许使用的不得采购。
2、物资采购必须先向供方索取合格供方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无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添加剂对方必须随附备案的企业标准。交质检审核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小批量购进,质检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进货检验,检验合格生产试样。物资部组织各部门进行合格供方评审,确认为合格供方后方可批量供货。
四、食品添加剂的验收
1、质检部必须对每批添加剂作进货验证,原料检验员接到库房出具的进料检验 通知单后必须于2小时内对所到的添加剂进行检验,对其符合性作判定,并将 判定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库房,库房根据质检判定结论确定该添加剂是否入库 合格品办理入库,不合格品不得入库,质检员必须对其入库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填写《添加剂进货检验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不合格品出具不合格报并 监督退货。质检员必须对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的退货情况做跟踪记录。
五、食品添加剂的保管
1、食品添加剂入库后必须有单独的区域存放,设专人保管,做好标签标识,严 格按照该添加剂的储存要求进行保管,建立进出库台帐,保存期不得少2年。
2、食品添加剂的发放必须做到先进先出,质检员对其保管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添加剂的储存条件、贮藏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1、添加剂领用到车间后必须由专人保管,配料人员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并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添加,填写《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车间厂长每天对车间各班组对添加剂的使用和记录情况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至少保存2年。质检员对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每天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的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三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很有很多实用的知识的学科,通过对他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吃的食物有那么多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规定的范围上不一致,其定义也各不相同。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包括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照食品添加剂的用途,也可以分成很多类的。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功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大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防腐剂、护色剂、着色剂、酸度调节剂、漂白剂、乳化剂、稳定剂和凝固剂、膨松剂、增稠剂、品质改良剂、抗氧化剂和食用香料等。
天然食品无论是其色、香、味还是质构和保藏性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没有食品添加剂也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有很多作用,比如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治腐败变质,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改善和提高食品的品质、质量,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其他特殊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但是食品添加剂也有他的危害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所以,在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产业。食检116
0102111617
刘长明
2012.11.7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四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的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五
一、为加强食品添加剂卫生安全管理, 防止食品污染,保护就餐者的利益,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食品添加剂必须由公司统一采购,所购的产品包装及说明书上必须有“食品添加剂”字样标示,其包装或说明书上应按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批号、主要成分、食用或使用方法等。
三、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主要分成天然与合成两大类。现将我公司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体规定如下:
(一)常用食品添加剂。如食用盐、食用碱、酵母、味精、鸡精、天然调料等,这类食品添加剂只要按经验或口味食用都是安全的。
(二)专用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内脂、拉面剂、蛋糕油、嫩肉粉,泡打粉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只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也是安全的。
(三)控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下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但使用单位首先要报请中心批准,在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国家规定的剂量、办法使用,在食品添加剂的外包装上必须有明显标记,要做到单独存放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和控制使用剂量。
1. 防腐剂,允许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仅限糕点制作时使用。
2. 甜味剂,允许使用甜叶菊苷,可用于任何食品制作,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
3. 食用色素,可以使用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允许在加工糕点时使用,不提倡在其它方面中使用。
4. 食用香精,可以使用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人工食用香精,允许在加工糕点时使用,不提倡在其他方面使用。
5. 亚硝酸盐(硝酸钠)。亚硝酸盐是一种发色剂,加入肉制品中,可使肉色鲜红,我国规定亚硝酸盐(硝酸钠)可用于肉类制品,其最大使用量为0.5克/千克,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制品不得超过0.03克/千克。为严防残留量超标,淹制后的肉类要充分浸泡和漂洗。
四、严禁使用甲醛(福尔马林)、硼酸、硼砂、吊白块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南京红森林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1.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3.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的小餐饮经营者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1、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3、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4、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标识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并在标识上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5、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
6、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7、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8、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并制定“三专一管”即专人管理、专人领用、专人使用和统一管理的原则。
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2760—2015《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物品的现象。
2、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餐饮经营单位加工经营食品为现制现售模式,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3、采购使用的明矾、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7、48和66条的规定。
4、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和
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并登记台账,详细记录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方法、数量等内容。
6、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7、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糕点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8、餐饮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专架,定位存放,并上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得与非食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食品企业)
2011年6月
1、目的:
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领发与使用。
3、使用与管理 :
3.1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
采购人员必须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性能和潜在的危险,考虑到采购物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食品添加剂一般由采购部经理负责亲自购买,采购时,应注意其特性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其包装物应有标识,并符合国家规定,采购时还要向供货商索取相关的评价资料,食品添加剂的入库也须采购部经理本人办理。
3.2 食品添加剂的贮存
食品添加剂在入库前,由库管员负责对其进行检查和登记,检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食品添加剂应单独加锁保管,并粘贴有明显标识,以防误领。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注意保留其原有标识。
3.3 食品添加剂的领发
食品添加剂的领取必须限定使用部门和领用人,领取时应根据规定的.标准用量填写领料单,领料单必须由使用部门第一负责人审核签批后方可领用;同时库管员应认真审核领料单内容,经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记和发放。
3.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使用部门应制定每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计划,使用之前指定专人使用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名单报行政部备案)按标准配比进行稀释和配制,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禁超过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操作时必须由专人监督检查,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监控记录》,由使用人和检查人签字确认。
4、相关文件
4.1 《食品添加剂用量标准》
4.2 《食品添加剂使用监控记录》
编制:陈伟 批准:刘燕 实施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如无该制度,可以参考,做相应补充.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对本企业购进的,在食品中依法添加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二、食品添加剂的购进应执行采购管理制度,进货时查验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有该批产品有效的检验合格的证明,并建立供方资质档案。
三、食品添加剂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到质监部门备案,应批准后方可使用。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限量,在gb2760规范的允许范围和限量内使用。并填写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注明产品名称、使用日期,使用品种、使用量等内容。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规定在产品标签中如实标明。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文件标号:ggf-c-164 版本/修订:d/0
1 目的
本制度适用于对本企业购进的,在食品中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
3 内容
3.1 ***认真做好食品添加剂采购验收记录,并向供应商索取随附相关材料。包括: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第三方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进口食品添加剂须索取口岸卫生检疫证明。
3.2 食品添加剂进厂后,由技术部基酒库保管员、检验科人员共同验收。基酒库保管员负责查看产品外包装标志、标签有无标示“食品添加剂”等字样,标签标识是否符合gb 29924-2015规定,同时查看外包装有无破损、脏污,并做好相关验收记录;检验科人员负责抽样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检验记录。验收记录和检验记录均应由验收人员和公司主管食品添加剂的责任人共同签字。
3.3 食品添加剂堆放、贮存时必须有明显、清晰的标识,有相对独立的贮存空间,并安排专人保管;贮存场所应做好清洁卫生,不得与其它洗涤剂、消毒剂、化学试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一起存放;不得与过期变质失效的食品添加剂混放;不得存放非食品用添加剂;不得存放与所生产食品无关的食品添加剂。对于采购的食品添加剂过期、失效或变质的应及时进行无公害处理,并保留处理记录。
3.4 配备与食品添加剂使用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并定期对器具进行校检,保证量值准确。
3.5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食品生产工艺配方要求正确称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得使用不符合gb2760标准或未列入国家相关部门新增品种公告目录的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产品,每次使用时必须详细记录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及使用数量。
3.6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做好食品添加剂的出库、入库和使用相关记录。
3.7 食品添加剂有关档案资料保存时间不得少于2年。
食品添加剂的心得体会篇六
近年来的“食品事件”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里中掺的石蜡„„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其实“剂”本身没有那么可怕,可能消费者在认识中存在误区。到底何为食品添加剂,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多密切。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食品添加剂的涵义
现代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在给工业食品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相伴就发生了。
2)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色香味。有些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有色、味的改变,这就需要一些添加剂来辅助,比如:着色剂、漂白剂、香料等,这样一方面改变了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方便加工操作的同时也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现代的食品工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口味的需求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但是食品添加剂的“双刃剑”的性质,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它在满足我们的食欲的同时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的。
3.1 非食品添加剂被一些企业违法使用
非食品添加剂一般属于工业使用的添加剂,是国家卫生局所明令禁止使用于食品行业的添加剂,因为这类添加剂已经被证实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低价或者是可以更好的改变食品的某一性能所以就被一些企业非法使用,并流通到市场,是消费者食用后中毒或者导致死亡。2010年8月份以来,惠氏、雅培、多美滋、雀巢等洋品牌奶粉被查出奶粉中含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等违禁添加剂。卫生部《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明确把纯乳、原味发酵乳等20种食品列为禁加食用香料香精范围,可是洋品牌集体违规让消费者再一次无所适从。
3.2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品添加剂同样是违法的,经常见到的比如防腐剂的使用,虽然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样超限量的使用却是违法的行为。2010年7月据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在江苏进行风险监测时发现,金浩茶油等一批公司生产的茶油中含有超国家标准6倍的苯并芘,部分茶油更出现严重超标,金浩等企业选择了秘密召回。后金浩公司公开发表致歉信承认42t茶油致癌物超标,并宣布赔偿已购买金浩茶油消费者的损失。
3.3 用伪劣添加剂
如果说合格优质的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改善食品的某些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消费者的健康也不会造成威胁,但是劣质的或着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含有的汞、铅、砷等此类有害的物质,对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食品的质量问题除以上之外,还有就是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这样的原因无非是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采用非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
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虽然存在着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的无法避免但是有的却是人为造成的。
4.1 发布权威食品安全信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就要加强添加剂的管理措施,首先政府应该高度的重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关于食品的卫生安全法、管理办法、规范等条例等内容要做到统一规范,被迫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其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模式,做到生产、使用、管理科学规范。
4.2 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建立食品安全营养评价体系
医学院校对于食品卫生、食品营养等都有研究,而轻工业院校注重食品的加工工艺和食品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二者应该注重交际,如果可以联办食品卫生专业,那培养的食品专业的人才将是更加全面的。
食品添加剂自推广以来,许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使大众的神经一直绷得很紧,这与食品的生产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只有足够的自律,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才可以走上健康的轨道。
《食品安全法》在2009年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环节的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
2010年,《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立法听证会在北京召开,“规定”要求,拟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应当补充提交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有关资料。
结论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当然,三聚氰胺是非法的,它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但是,除了不知何时还会现身的“非法毒素”,我们对于那些“合法的”、“符合标准的”的食品,又了解多少?当人类的食物97%都含有添加剂时,当2300多种添加剂充斥我们的生活时,对于食物的重新认识,当从添加剂开始。
最终,一种灰白色的固体粉末被生成。这种细小的粉末放入食品中,只需十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的剂量,就能有效抑制引起食物腐败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
这是高科技赋予添加剂的力量。
翻检自1999年至今由国务院颁授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录,在食品行业的29个获奖项目中,内容为添加剂或与添加剂相关的科研项目占到三分之一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陈君石说。“如果没有添加剂,中国人将无法应对现在急剧增长的人口和食品需求。
一个检验方法的建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要有一个过程。此外,靠检测把关还有成本的问题。比如,涉及牛奶、乳及乳制品等的非法添加物质多达6种,如果每一批乳制品都要检测6种禁止添加的物质,那这些成本肯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另一个问题是,检测需要时间,出了检测报告再供应市场,鲜奶可能就过期了。这在实际中也不现实。
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过程监管就能检测出大部分非法添加和滥用,预防掺假、制假的食品进入市场。
这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问题,应该注重“过程监管”,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卫生部昨天也表示,食品安全监管要重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注意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