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战状态的意思(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临战状态的意思篇一
1.合理分配时间,尤其要保证作文的写作“时间”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对应的试卷总分也是150分,原则上1分钟的时间做1分的题目。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的时间必须合理分配,不能顾此失彼。许多考生往往是前松后紧,阅读部分做题太慢,时间花得太多,导致作文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般来说,作文至少要保证在50~60分钟,否则就很难写好作文。
2.整体阅读,找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
文章的结构总是有章可循的,古今文章的结构一般都是总分结构。找到了文章的具体结构,就找到了作者的思路。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有了中心,做题就不会“离题万里”了。
3.因文解题,据境释义
“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这类题,考生往往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生搬硬套“字典、词典义”,浅尝辄止确定“感觉”义,不会依文解题,据境释义。正确地把握“语境义”,一要了解词句的含义有哪些,一般来说,词句要确定它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或产生的特定含义、临时意义和指代意义;二要懂得“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三要掌握“因文解题”的答题方法,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因文设题”,问的是什么?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只要据文答题即可。
4.分析文章的标题
现代文中第二篇选文,都是文学作品,阅读难度大,往往得分率低。直接原因是没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办法很多,其中文章的标题千万不可忽视,它往往对文章的重心做了一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的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解题也有一定的帮助。古诗词的题目也是如此。
5.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步骤
一般是总分式,先“亮”观点,后举例分析。一要细读题干,认清指向。尤其是有几问?答题的角度和要求是什么?如不能把“简评”当“简述”,把“描写”当“说明”等。二要注意语言表达,观点要清,叙述要明。三要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在“简”的前提下,千万不能丢失要点,影响表意的完整性。
6.名篇名句的填空,先课内后课外
一要注意以诗文整句为主,散句为辅。二要注意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如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描写句、哲理句等。三要注意分辨同音异义字。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成“岸”等。
7.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
一要注意“直译”,不能只求“大概”。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句句对应”。文言翻译题打分都是按点打分,“点”一般是重要的字、词和特殊句式,或通假字,或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或5种特殊句式等。越是难的字越要突破,不要绕道而行。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8.作文打好“腹稿”
作文,考生一般都在最后完成,由于时间紧,心里急,看到题目不容多思考就下笔了,写到中间时只好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即使后面有好的构思也无力回天了,导致成了“终身”的痛。没有构思的“路径”,会导致“欲速而不达”。建议下笔前先花2-5分钟,想一想题目怎样写?怎样开头?中间怎样展开?准备引用哪些事例?结尾又该如何收?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到草稿纸上,以免灵感稍纵即逝。打“腹稿”看起来耽误了几分钟,其实“磨
刀不误砍柴工”。考场作文要注意当慢则慢,当快则快。构思要慢,下笔要快。还要学会掌握下笔的切入口。的切入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逆向切入”法和“设问切入”法。逆向切入法可以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实题虚做,虚题实做,旧题新作。设问切入法是指面对题目可以从三个思维层面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
9.学会链接平时的积累
看起来作文是限时之作,其实工夫在平时。怎样把平时的习作和积累的素材,合理而迅速建立起“联系”,调动“千军万马”,为我“服务”,是一种机智。一要链接生活,二要链接书本,三要链接试卷,四要链接背诵,五要链接习作。材料,恰当而新颖的是“金子”,旧料变新的是“银子”,人云亦云者则是“石子”。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勿忘我”。属于自己的,才是独特的。
10.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俗话说:字怕上墙。语文在网上阅卷,给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卷面分不仅有1-2分,而且有时因卷面不好影响到作文的等等。文面如同人脸,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考试所用答题纸的方格比平时的大,书写时不宜写满,可留三分之一的余地,字迹一定要端正清晰,连笔不能过多。
临战状态的意思篇二
序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因执法受伤甚至牺牲的公安民警数量有增无减,凸显了当前公安执法工作的高危性。犯罪行为、犯罪手段日趋凶残,如果一线的基层民警不懂得如何在战斗中有效地利用装备、战术开展执法工作,不懂得基本的团队合作理念,不懂得提高应对技巧,不懂得提高自己的临战心理素质,那么受伤、流血甚至牺牲的情形就可能时有发生。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课题始于2011年春,在几经斟酌、反复推敲之后,终于于2013年冬收笔,脱稿成册。此项研究经我校(即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下同)学术委员会认真审核后,报自治区公安厅立项。参与研究的成员由我校培训部的专家教师与南宁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的警务实战训练教官组成,撰稿人数达11人之多。正因如此,才使得该研究得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成为既具有高度理论指导,又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且包括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的警务实训科研成果。《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是当前国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个课题不仅从警务实战训练入手,更紧紧抓住警察临战心理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该课程研究具有创新性、实战性、领先性。
前 言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是临战战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心理学理论,行为源自意识心理。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是反复强化训练的结果,而强化训练是不能离开心理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因此,进行意识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是战术行为训练的前提。
形成正确的执法反应理念首先从对执法环境的危险状态判断开始。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一书中,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把临战级别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危险程度越高。随着警戒程度的提高,执法民警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安全执法的目的。正确的战术理念是行动顺利成功的根本保证。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每一项执法任务应具备的合理的战术理念。按照这些理念去做,可以确保执法民警在执行任务时能有效地提高战斗力,抓住战机,把握主动,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结合不同的日常执法任务如何设置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在设置心理行为训练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所设置的方案是否真的能提高受训者相应的心理素质,即效度因素;二是所设置的方案能否重复进行,能否对不同区域、不同警种、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警员都产生一样的效果,即信度因素;三是这个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方案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该方案;四是这个方案是否最利于操作、最经济便捷又能解决问题。本课题研究设置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与一般心理行为训练不同。比如,不能以拓展训练代替它,拓展训练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抗压能力,但是拓展训练不具有针对性,不具备警务实战特点,因此难以替代专业性较强的民警心理行为训练。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是提高受训者在某一具体执法任务中的临战心理水平;二是养成受训者在该执法任务中的正确战术理念;三是提高受训者处置相关事件的技巧水平。本次授课有八个简单的课程需要大家学习: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 嫌疑车辆查控心理行为训练
• 抓捕重大暴力犯罪嫌疑人心理行为训练 • 反劫持谈判心理行为训练
• 进入危险地域调访心理行为训练 • 处置群体性事件心理行为训练 • 警察心理特质训练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临战心理警戒状态
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特点,在执行任务时,警察经常会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这就促使警察在现场处置时必须具有高度的心理戒备,只有经常把心理戒备意识放在心上,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警察才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中从容应对,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书中,作者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危险颜色代号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定的,用意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危险对人的生理及心理所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临战心理警戒状态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角险程度越高。
各等级对应的工作状态分别有以下五种。
白色状态:轻松自然,处于无工作压力状态,警察不会产生紧张感。这是一种类似于在度假休息时产生的理想状态,心理完全放松。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会感觉轻松快乐,但如果遭遇突袭则会措手不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警察对意外情况基本无思想准备,认为不会发生任何危险,对周围环境毫不在意,没有戒备心。然而,许多袭警事件就是在民警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在出警时仍处于白色心理状态,那就太危险了
黄色状态:这是警察进行日常工作时的临战心理状态,心里略微紧张,精神处于一定警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警察会考虑到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可能会发生,做到内紧外松,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尽管实际工作中不会频频发生意外,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意外往往是一触即发。当民警在值班、备勤、巡逻等日常工作状态时,应使自己处于黄色警戒的临战心理状态。进入黄色临战心理状态时,民警要对当前自身所处的位置、建筑物、道路出入口,以及涉及人物的基本状态保持清醒,并检查好警械和武器,熟悉其性能,保证警械、武器随时可用。
橙色状态:这是在接到各种出警、处警命令后,赶赴现场处置各种情况时的临战心理状态,紧张感明显提高,戒备心理明显增强,意识中要对所要处置的事件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防范准备。在警方尚未完全掌控局势时,现场情况往往复杂多变,此时警察应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小心防范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形成正确应对理念。在不同的执法任务中,警察要采取的应对方案是不一样的每个警察应具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理念,形成稳定的系列心理行为反应模式。在橙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心中有数。红色状态:这是与敌对分子、犯罪嫌疑人、违法闹事人员等进行面对面战斗时的临战心理状态。这种情形,对方可能具备人数上、武器上的优势,对方群情激昂,气势上能与警方相抗衡,甚至强于警方。特别是当警方处警人数明显少于对方时,对方不但不把警方放在眼里,甚至会主动攻击处警人员。一般而言,当警察进入案件核心区域,接触涉案人员后,要根据警情作出反应并进入武器戒备状态,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战术位置,同时口头命令,出枪戒备。在红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警察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向上级汇报,在对峙中保护好自己与同伴,随时作出自卫准备,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致命武器。在出警处置暴力犯罪现场时必须保持这种高度戒备状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警务技能、战术知识,尽可能使用自己所佩戴的单警装备制止违法犯罪,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武器制止犯罪。在处置一般违法案件时,案情有可能突然转变为严重的暴力犯罪,那么警察的心理临战状态也要由橙色状态迅速转为红色状态,以适应新的警情。例如,在日常盘查中突然遇到歹徒持刀袭击,在调解日常纠纷中突然遇到当事人持刀砍人,在例行盘查车辆中突然遇到持枪袭击等案情升级情况,要把临战心理状态迅速调整到红色状态。事实表明,训练有素的警察,在紧急危险关头会把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屏蔽”,不去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黑色状态:这是警方陷入全面被动状态时的临战状态。例如,被对方用刀、枪逼住,警察没有反抗的空间,搏斗中被对方捅伤或被对方击中,警察已经受伤倒地等,此时形势十分危急,局面被对方控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在这种状态下,警察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惧状态,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或盲目死拼,或消极等待,任由对方处置。生死关头,警察一定要发挥平时训练有素的本领,激发顽强的求生意志,充分应用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伺机找到突围自救的方法。假如受伤了,要知道舍弃硬拼,用智谋与对方周旋,在退守时能自我保护、等待救援。心理行为训练的几种常用模式想象训练
1.想象训练的界定想象训练已被厂泛运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想象训练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想象训练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想象训练属于心理训练方法的一种,在不同的领域中,想象训练的操作定义略有不同。在竞技体育中,我国学者凌响超(1900年)称,想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情境或运动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学者米文华(206年)认为,想象心理训练是人自我炼并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下而激起的表象活动,对人的身心施加有益影响的过程。就其共性而言,想象训练是指在指导语的暗示下,个体在大脑中形成某种特殊情境,在想象中完成应对行为的过程除想象训练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表象训练法。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休因()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即利用有关运动的所有适宜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以及和运动经验有关的情绪或心境状态,在头脑中进行演练,如重现过去的运动经验,创造新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境。简言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在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训练也被称作“视觉化”训练意象演练或想象训练等。由此看来,表象训练和想象训练基本上是相同的。
2.想象训练有效性分析在心理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想象至少有以下几种作用(1)都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具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想象的代替作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做白日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功能还可以满足无法进行实践活动时得到的经验体验。正因如此,人们创造了想象训练。
将想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学者提出,也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richardson,967年),但由于研究数量少、方法也不够完善,使想象训练有效性的争议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想象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一些研究发现,纯粹的身体练习比任何身体与心理结合的训练更为有效,hid等人在他们的一项含认知成分的运动任务的研究中使用不同比率的身体与心理练习:100%身体练习,75%身体练习25%心理练习,50%身体练习/50%心理练习,25%身体练习/75%心理练习,100%心理练习和控制组。结果显示:纯身体练习组优于身体与心理组合组以及只有心理训练的组。然而,这并不表示心理训练没有任何作用和优点。研究者发现身体练习常常受到费用、时间、疲劳或者受伤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心理训练组比完全没有心理训练组好,他们建议,表象可以作为体育运动训练的一项辅助手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想象训练是否有效的争议才告一段落,“才弄清了心理训练影响运动行为的具体效果”(丹尼尔·m.兰德斯,2000年),并逐渐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研究想象训练有效性的研究者多选用简单技术技能的学习效果为研究内容,这是因为,研究这些内容容易找到一些直接计量工具或较简明的评价方法(如投篮命中率)易于说明有效性问题。运动时的水平。
1.结合不同执法任务的想象训练日常的执法任务包括:治安盘查、车辆盘查、缉捕不同案情的犯罪嫌疑人、与劫持人质者进行谈判、与自杀者进行谈判、排毒排爆排除易燃品、处置群体性事件、传唤违法违规人员、到危险地域调访等
每一项执法任务面临的情形各不相同,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将每项任务的具体情况考虑进来,从接报警开始,到最后完成任务清场撤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在进行想象训练时,组织者可以预设各种突变情形,让学员在脑海中产生相应情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象是一座桥梁,连接人们的理想与现实,最后让理想变成现实。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以及头脑冷静的实干家都承认这一事实,并善于运用想象。越来越多的成功者发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来源于创造性想象,并将这些想象作为成功的技能引入事业和生活中。• 潜能激发训练法
对于人类的潜能分类,目前并无一个严格的标准,有的人将潜能分为力量潜能、勇气潜能、智力潜能和情绪潜能。人的心理潜能集聚在两个层面:一是意识层面,二是潜意识层面。通过明示可以直接调动意识层面中的能量。暗示不仅能调动意识层面的能量,还可以调动潜意识层面的能量。人的潜意识能量在某种情况下会突然爆发,使人突然“拥有”比平时大得多的能量。这些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一潜力,是平时人们不敢想象的,所以人们经常会自问:“我能行吗?我能做得到吗?这太难了吧对于我来说……”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将军李广在一次打猎时看见草丛中有一块大石头若隐若现,以为是老虎便张弓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李广很诧异,又在原地多次对着大石头射箭,但是箭再也不能射进石头里。这个故事说明,当人处于某种特殊状态(如十分危急)时,人的潜能便会被激发出来,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这属于潜能被动激发。
人的潜能可以主动激发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发现,人们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行为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最大限度,便能实现极限突破,达到潜能激发。我们还有多少潜能没有用到?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知道,目前我们已经使用的潜能占资源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还有很多资源有待开发。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教授在他的《大脑》一书中说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得更好呢? 我们的大脑能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hit),相当于500册百科全书的信息量,为什么我们不能记得更牢呢
我们思考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80英里,为什么我们不能思考得更迅速呢
我们的大脑可以建立超100万亿个链接(这足以让现代最快的计算机望尘莫及),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得更完整更透彻呢? 我们平均每24小时会产生4000种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有创造性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仅使用了大脑潜能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我们只运用了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人们往往活在自已所设的限制中,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资源,却常常不能成功地运用它们。按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所言,我们现在大约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10%,其余90%尚处于闲置状态。•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法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来提高受训人员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同时又是一种磨炼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这与潜能激发训练有些相同。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遇难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类型一般分为高空类项目和场地类项目。
高空类项目包括巨人梯、高空断桥、空中抓杆、泸定桥、天使之手、空中相依、高空绳网、软梯、合力制胜、绝壁逢生、高空天平、高空独木、缅甸桥、极限攀岩等。
场地类项目包括毕业墙、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移花接木、罐头鞋、梅花桩、孤岛求生、盲目障碍、礼让通行、齐心协力、雷阵等。
警察行业需要的心理特质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应该具有以下心理特质:敢为性、决断力、敏捷性、坚韧、耐力、容忍以及奉献精神、合作精神。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培养上述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专门训练,渐渐达到稳定巩固的良好心理状态。警察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步骤包括目标指向、循序渐进和终极任务。
目标指向:此次心理行为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哪方面的心理特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循序渐进: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面非一而就。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及深是符合心理发展特点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一步步来,逐一实现。
终极任务:心理训练与具体实战任务相结合,是从理论到实践来的结合体现
第二单元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治安盘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勤务过程中,为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发现、控制违法犯罪活动而依法采取的盘问、检查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人民警察拥有盘查权,盘查属于人民警察当场处置权的范畴,是人民警察发现、识别、判定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常用措施之一。实战中,民警在进行治安盘查时很容易发生被袭事件,人民警察每年因盘查失误而导致的伤亡比例很高。养成正确的盘查战术理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能提高执法民警的临战心理水平,提高盘查时的处置技巧与应对能力。
一、前车之鉴
(一)失误案例200×年7月3日凌晨1时10分许,某市某分局巡警支队一车组两名民警驾车沿昆玉河岸巡逻时发现路边有一名可疑男子,两名民警随即准备对其进行盘查。警车刚停下,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看到警车后立即分散向河堤两边方向逃跑。一名民警见此情形便返回车上驾车向北追击三名可疑人员中的一人,另一名民警继续单独盘查路边的可疑男子。在盘查中,民警先让被盘查对象蹲下接受检查,发现其右侧裤子口袋内装有硬物,令其取出后发现是一把弹黄刀,民界将弹簧刀拿在左手,右手掏出手枪,命令盘查对象面朝下在地上,以便进行人身搜查。民警蹲下后,用枪顶住盘查对象右后青,命其将双腿伸直分开,用拿着刀的左手拨开盘查对象部此时,盘查对象突然翻身坐起,猛力抢夺民警的手枪。在争夺中,民警用左臂债住盘查对象的脖子并与其一起摔倒在地,两人在地上翻滚,盘查对象乘势将手枪抢到手并用力挣脱,起身后快速向河岸树林跑去。民警追出几十米后,由于地形不熟加之夜晚昏暗,使犯罪嫌疑人得以逃脱,手枪被抢走。第一,民警上路执行巡逻任务,应随时保持黄色临战心理状态,自身以及行动小组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要清晰,警用装备和警力要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在本案中,民警虽然在车上快速锁定可疑人员,但没有贯彻战术理念中的“加1”理念,以为对方只有一人,结果下车后发现河堤下还有另外三人,盘查计划被打乱,两名民警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分开追击和盘查,造成局部警力劣势,在这种状况下,民警很容易截对方袭击造成伤亡。第二,民警下车后,发现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分开逃跑后,其中一名民警开车去追,另外一名民警留在原地盘查之前锁定的可疑人员。此举看似合理,其实违背了集中警力优势的战术原则。当时已经是凌晨1时多,处置地点环境比较复杂,已经观察到的可疑人员多达四名,民警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如此突变,只想到要去追击逃跑人员,却没有想到自身警力的劣势。分开追击和盘查,将使警方处于人数上的劣势,一旦对方反抗袭击,盘查和追击的民警将面临重大危险。面临突变,民警应集中力量合理处置现场,及时升级自身临战心理状态,即由黄色状态升级到橙色状态或红色状态,迅速分析和评估现场情况,估量已方是否具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控制,是否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此时应密切观察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在心理准备上和行动准备上彻底贯彻面对危险的“加1”理念,随时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同时,切勿忘记向上级请求支援。第三,留在原地盘查的民警在搜查出可疑人员身上带有弹簧刀后,在没有对可疑人员进一步控制身体的情况下贸然上前搜身,且自己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可疑人员的弹簧刀,完全束缚了自己的双手。结果当盘查对象突然翻身抢枪时,民警双手拿着东西在近身搏斗的情况下失去了优势,不得不和盘查对象扭打在一起。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搜出刀具后,应迅速升级临战心理状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在处置重大暴力犯罪现场或者实施抓捕行动中,一旦发现对方有反抗、攻击己方的可能,或威胁到现场其他无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就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战斗状态。此时民警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充分利用装备优势和警力优势,控制现场,并利用巡逻车上的电台或者对讲机、手机等工具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如果在只有一人进行盘查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武器控制对方后马上呼叫增援。如必须一对一盘查时,应利用手铐或者约束带将对方身体约束后再进行人身检查。第四,当民警和盘查对象缠斗在一起时,民警一味和对方扭打想摔倒对方,却不知这个时候利用手中武器比用拳脚更可靠。正确的方法是,当盘查民警和嫌疑人扭打在一起时,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拉开与嫌疑人距离,如用腿蹬、用手推、往左有闪开、双手握枪并将枪往自己身体方向回拉等方式拉开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发挥武器优势。
【案例总结】在治安盘查行动中,应该将此当作一个由许多不同的行动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对待。对于巡警来说,盘查是他们每天都要执行的任务,应认识到盘查的危险性,这是因为盘查对象的身份不明确,盘查对象随时可能出现反抗、攻击行为。因此,在盘查行动中警察必须具备战术意识,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二)成功案例200×年8月11日凌晨3时许,x×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一中队巡逻人员巡逻至某宾馆附近时,发现一辆可疑七座面包车,车上有五名男青年。对该车搜查时,从车上搜出钢筋针、刀具等物,于是警方立即进一步控制了五名可疑人员。通过现场盘问得知他们正在等待住在宾馆内的同伙后,警方马上行动,进入某宾馆某房间内抓获一男一女及吸毒用具一副。将该六男一女移交当地派出所处理后,查出其中五名男青年曾经租用出租车用来盗窃不锈钢、计算机等作案三起的犯罪事实,涉案价值近2万元。其中的女青年为吸贩毒人员,曾多次在辖区内进行毒品贩卖。
【案例点评】第一,工作部署得当、信息研判准确是侦破此案的前提。当地特巡警大队建立了每日街面发案情况通报和每旬街面发案情况分析研判制度,及时、客观、翔实地将每旬各辖区街面发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将分析结果在分局及大队网页情报信息研判栏上公布,指导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布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该特巡警大队针对目前街面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精心谋划,及早部署,在案件高发地段开展了以检查小货车、小面包车以及其他可疑人员和车辆为重点的设卡、巡逻盘查专项行动。特巡警大队紧紧围绕支队工作思路,全警动员,并依托情报信息平台,对系列性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进行了梳理,研究了此类案件的作案特点及规律,确定了几个高敏感区域;同时立足街面,在夜间高发时段由领导亲自带队进行设卡巡查第二,及时发现疑点、巧妙盘查是侦破此案的关键。民警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巡查本领,在第一时间发现了现场的众多疑点。
疑点一:时间、地点可疑(凌晨3时,一群人聚在一个宾馆门口一辆七座面包车内);疑点二:车辆可疑(七座面包车的车牌被厚厚的泥士遮挡,车窗半启,人声嘈杂);疑点三:人员可疑(面包车内人员在警车靠近后神态立刻变得十分紧张,并有散开想逃跑的趋势)。警方将这些疑点串联起来后,便对形势有了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查证,民警在用平和的语气以检查、登记身份证为由将嫌疑人稳住的同时,搜查出车上的可疑物品。在分别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后,顺藤摸瓜将宾馆内另两名嫌疑对象一举擒获,侦破了系列盗窃案。
治安盘查的正确战术理念(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的一些规定公安部于2008年11月28日颁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公通字[2008]55号),该规范既规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工作,又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民
警察的人身安全,是公安民警日常盘査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现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有关战术操作的关键部分摘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第三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因情施策,确保安全。第四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着制式服装;未着制式服装的,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告知:‘我是×x(单位)民警,现依法对你进行检查,请你配合。盘查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民警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说谢谢你的合作’,礼貌让其离去。第五条盘查一般由两名以上民警进行,并明确警戒和盘查任务分工。第六条民警应当选择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或者道路等作为盘查地点,盘查过程中度警惕,注意被盘查人的身份、体貌、衣着、行为、携带物品等可疑之处,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第七条盘查可疑人员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二)对有一定危险性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间;(三)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的袭击。第八条盘查多名可疑人员时,民警应当责令所有被盘查人背对开阔场地,并在实施控制后,分别进行盘查。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第九条查验身份时,应当先查验身份证件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查验证件防伪暗记和标识,判定证件的真伪;(二)查验证件内容,进行人、证对照;(三)注意被盘查人的反应,视具体情况让持证人自述证件内容,边问边查;(四)通过身份证识别仪器或者公安信息系统进行核对第十条对经过盘问,确认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嫌疑不能排除的,应当先对被盘查人依法进行人身检查,并进一步检查其携带物品。第十一条对可疑人员进行人身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效控制被检查的嫌疑对象,在警戒人员的掩护下对其进行检查,防止自身受到攻击和伤害;(二)对女性进行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可能危及检查民警人身安全或者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除外;盘问;(三)对拒绝接受检查的,民警可依法将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四)对可能携带凶器、武器或者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检查时,应当先检查其有无凶器、武器和爆炸物品,如有,则应当当场予以扣押,必要时,可以先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然后进行检查;(五)责令被检查人伸开双臂高举过头,面向墙、车等,扶墙或者扶车站立,双脚分开尽量后移,民警站于其身后并将一只脚置于其双脚中间,迅速从被检查人的双手开始向下对衣领及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注意腋下、腰部、裆部及双腿内侧等可能藏匿凶器或者武器的部位;(六)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第十二条经盘査能确认是逃犯、通缉犯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民警应当立即使用约束性警械将其控制,移交办案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原羁押机关。第十三条对可疑物品进行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责令被检查人将物品放在适当位置,不得让其自行翻拿;(二)由一名民警负责检查物品,其他民警负责监控被检查人;(三)开启箱包时应当先仔细观察,注意避免接触有毒、爆炸、腐蚀、放射等危险物品;(四)按照自上而下顺序拿取物品,不得掏底取物或者将物品直接倒出;(五)对有声、有味的物品,应当谨慎拿取;(六)发现毒害性、爆炸性、腐蚀性、放射性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时,应当立即组织疏散现场人员,设置隔离带,封锁现场,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排除;(七)对于需没收或者扣押的各类违禁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及时上交有关部门;(八)避免损坏或者遗失财物。第十六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警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第十七条执行盘查任务的民警应当携带单警装备,每个盘查组应当携带手持电台及手持身份证识别仪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为盘查民警配备现场执法录音录像设备。民警执行设卡检查任务时,应当穿着防弹背心,戴防弹头盔;夜间视情穿着反光背心。盘查民警驾驶车辆上应当配备轻型冲锋枪、防弹衣、反光背心、防弹头盔、防毒面具、车载电台、停车示意牌、救生器材、急救药箱、搜索灯、强光手电、阻车路障、警戒带等装备。盘查卡点应当配置机动车辆、通讯工具、阻车路障、强光手电、警戒带、停车示意牌等装备器材,并视勤务需要配置防弹盾牌。”(二)处置过程中不同临战状态下的战术理念1.黄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黄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日常工作岗位上应保持的警戒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值班室值班、巡警正在路上巡逻等情形。这时候执法警察应在意识上对自身状态(如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对队友和自身处置情况的能力是否自信;装备和警力是否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有充分的评估,对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心理戒备和研判能力。2.橙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橙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正处于接处警中的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查询可疑对象、巡警正在盘查一名或者几名身份可疑人员等情形。这时候警方应评估敌我双方力量态势,自身装备是否占有优势,警力是否占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完全控制,是否还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盘查对象的一举一动是否具有危险苗头,等等。要对盘查对象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其身上可能隐藏武器的部位有无明显隆起,其双手置于什么位置(是否暴露在外,或是放在身后、衣服口袋里),其脚步处于什么状态(准备进攻还是逃跑),其眼神是平和还是敌视,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武器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根据盘查规范的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十一条进行操作。即先把可疑对象带到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进行盘查,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对有一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问。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袭击。3.红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红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盘查时遭遇盘查对象的突然反抗,现场状况演变成剧烈暴力对抗,有激烈的肢体或武力武器对抗,威胁到警察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危急情形。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第八条及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与此同时,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及时制止暴力犯罪。如果情形特别紧急,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第十项规定,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经警告无效,可以直接使用武器。4.黑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黑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在经历与盘查对象的血肉拼搏后,因敌方力量明显优于我方力量,导致警察在对战中处于严重劣势,甚至出现被击倒、流血受伤,不能继续控制局面,或被对方控制,或暴力抗法分子逃逸等情形。此时,负伤民警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生命安全,以退为进,在报告上级后等待救援。实战中我们经常看到处于劣势的受伤民警仍以顽强的毅力作最后一拼,直至最终牺牲。这种精神虽可嘉,但在实战中要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形,依情势而作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为逃命而疯狂杀戮,负伤民警实在没必要以生命去拦截,因为这种做法既抓不住犯罪嫌疑人,又造成了自己无谓的牺牲。如果犯罪行为在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就有可能发生危害更大的暴力犯罪恶果时,那么执法民警是责无旁货地要继续履行职责的。治安盘查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一)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在战术训练中授课教官以实战案例为题材,提供给培训学员相互研讨之用,以激励培训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种教学方法。教官通过对学员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和思考,塑造学员积极的学习态度、动机,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思维能力以及心理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训练的特点是启发性、情景化、参与性,是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案例讨论法对警察心理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示范作用。一个典型的公安民警执法实战案例,通常是大量民警执法实战的“浓缩版”,承担训练的教官通过对“浓缩版”案例的分析研究,对参与临战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示范、教育、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成功的执法实战案例,其技能动作和战术应用成功之处,可以对参加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失败的执法实战案例,通过分析经验教训,也可以对受训民警起到警示作用。
二是暗示作用。心理暗示是一种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典型执法实战案例的内容情景、应对措施,会成为参训民警的暗示刺激源,案例中的正确操作措施会内化成受训民警的知识理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1.一般案例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事先选择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成功的,也包括出现重大失误的,均可入选到我们的案例素材库中。如下面这个案例:201×年6月8日晚8时许,a市某派出所驻所刑警中队小张接到情报,抢劫巨额现金后潜逃外地的李某已偷偷回到a县,正在县城电影院附近游荡。当时中队只有小张一人在值班,考虑同事正在休息,且犯罪嫌疑人李某个子很小,年轻气盛的小张决独自前往县城电影院抓捕李某。晚8时30分,换上便装的小张达电影院,经过秘密观察,小张发现李某正挤在观看露天电影的群里。一番思考后,小张决定使用锁喉擒敌技术抓捕李某。正当张走到李某后面准备动手抓捕时,李某回头看到小张,狡诈的李觉察到不妥便想快步走开,小张只好伸手拉住李某,这时李某从子口袋掏出一把弹簧刀捅在小张腹部,然后趁乱逃走。小张忍住伤痛掏出手枪却又因为周围群众太多不敢贸然射击,最后昏倒在地,经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根据上述案情,要求学员讨论:
1、本案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你是小张,你会如何行动?
3、请根据案情,制定一套抓捕方案。实战模拟训练
特警队员在高铁站进行日常巡逻,发现一名可疑男子,遂对该男子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盘查。
临战状态的意思篇三
北大清华学子分享高考临战经验 核心提示:高考,“决战”时刻即将到来。如何让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出最高水平?去年毕业于泉州五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管系的理科生黄子晔,毕业于泉州实验中学、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文科生陈章萍,就高考心态调整、应试策略等方面为高三的学弟学妹谈谈临战心得。
考试中切忌执著于钻研难题
陈章萍同学认为,高考考验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心态。如果将高考考场比作战场,每一个初上战场的士兵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强敌压境、气氛紧张的状况下,依然能够清醒地做出反应。良好的心态将成为考生在高考战场上最为锋利的剑。
当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多人越来越紧张不安,总是希望通过多做些题、多看些资料来缓解这种不安。实际上,经过一年的系统复习,大多数同学对于基础知识都有了比较好的把握,在高考来临前需要做的应该是增强自信。
高考前的几天不应用于继续攻克难题,而应该注意调整心态。不妨尝试复习知识框架,既可以加深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负担,加重紧张的情绪。在复习间隙到操场慢跑,在课间跳绳,或是饭后和同学一起散步,都能够很好地缓解压力。
良好的心态还来自于对高考的正确认识。高考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应该把高考当成是人生的一切。高考更像是一块试金石,仅仅是用来检验自己这三年来的学习成果。我们需要做的是发挥出正常水平,在这基础上争取有所提高。当我们能够对高考不抱太重的得失心时,心态也会渐渐平和,而这对于考场发挥十分有利。
考生进入考场后,应该尽快地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可以尝试通过做深呼吸来逐渐使自己放松,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在考试过程中,考生总会遇到一时难以找到头绪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的是保持冷静,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实力,如果经过思考后仍找不到突破口,也不应灰心,应该集中注意力到下一题,在做完全卷后集中精力解决难题。
考试中切忌执著于钻研难题,这不仅会耽误大量时间,可能无法完成整张卷子,而且会对后期的解题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完成度、准确率,得不偿失。在单科考试结束后,应该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并且积极地投入到下一科目的考试中,不应关注前一科目的结果,更不要与同学对答案,以免因为答案的不同造成心态失调。
无万分把握,不要乱改最初选择
黄子晔同学认为,在考场上,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好让大家发挥出最佳水平。比方说带条擦汗的手帕,检查每支笔的剩余墨水,在分发的草稿纸上写下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等等。而拿语文来说,大家一定要保证字迹清晰工整,能拿到的分数绝不放过。另外要注意语基和作文的时间分配,想要在作文上出彩的同学请为写作留足70分钟,但不要超过70分钟。数学考试中要有全局观念,有时候放弃解不出的难题,选择验算,反而会收获更好的结果。另外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了填涂选做题的题号,这种低级错误在高考中是很致命的。而在你遇到瓶颈或者检查的过程中,不要忘了“特殊值”的妙用。
作为最后一科,英语可能是很多理科同学的短板,但是和语文一样,工整的字迹也会为你加分。而想要在第二卷作答得较完美的同学也请留足40—45分钟。如果说英语有什么答
题技巧的话,那就是请各位考生坚信自己最初的选择,没有万分把握千万不要乱改,尤其不要在交卷之前作无把握的赌注。
相对前三科,不管是理综还是文综都是题量最大,最费脑子的一场考试,在开考之前大家就应该对各部分的时间安排心里有数,严格遵循,同样不要遗漏任何需要填涂的区域。最后,请大家重视选择题,以及同数学一样,始终不要忘记“特殊值”这项法宝。
有许多考生可能会和我一样,在考完某一科之后会念念不忘,不断回想自己写下的每一个答案,甚至还会疑神疑鬼,怀疑自己是否正确填涂了答题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和大家的安慰是大局已定,多思无益。实在放不下的考生不妨去听首舒缓的歌,甚至在白纸上一遍一遍抄写英文单词来转移注意力也不失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