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州园林写生心得大全(13篇)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回顾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应该遵循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的原则,展现出观点的连贯性。掌握一些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总结的技巧。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一
早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终于,我和爸爸趁着暑假,从一个天堂杭州出发去另一个天堂——苏州。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上旅行”,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假山王国——狮子林”。那里的景色特点有一句话能够很好的概括: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形状如狮子。狮子林和有名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都被评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狮子林扑面而来的是古典建筑的气息,您看一个个厅堂都是文雅的名字,如: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光光是名字都取得那么多的优雅,忍不住都能赋诗三百首呢!您再瞧一个个园门也包含着成语典故,如入胜、沙趣、凝香、通幽,让游客们迈步前不禁遐想连篇,入得园后又忍不住暗自惊叹;您再赏一座座太湖石巧夺天工,如猛兽下山,如蛟龙出海,如犀牛望月,如猴子捞月,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艺。
漫步狮子林完全是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构成了完美的图画,让我们手中的相机一刻不停。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还是乾隆皇帝的那个题词“真趣”十分恰当。第二站我们坐船游览了苏州的护城河,看了古老的城墙和爬满青苔的石拱桥。第三站我们去参观寒山寺。对了,是枫桥夜泊中的那座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没到寺门,我就远远的望见了那座著名的钟楼。那是一座五层高的六角重檐亭形状宝塔。恰好有游客在敲钟,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袅袅。沿着明黄色的佛墙我们很快的来到了寺庙内。这是一座不大的寺庙,但也十分体现出苏州园林精巧细致的特点。在寺庙的周围十分突出的是到处是古代文人的诗作和碑文,使得这座庙显得有更多的文化气息。
最后一站,我们在雨中漫步了苏州的老街。那些老房子沿着河道而建,十分像塘栖的南横头,也是石头的街道,木结构的廊檐,一不小心我们就又回到了家乡。一天的旅游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获得了很多。希望能再次来到这个天堂———苏州。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二
暑假,爸爸带我去游览了苏州园林.
我们刚来到古典园林,就被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古树,吸引了目光.先说那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吧,红漆漆的`柱子,绿漆漆的栏杆,漂亮极了!每一间的横杠上都有五彩的画,画上各种人物、花草,上千幅竟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建筑物里面很宽,有四五百平方米,要是晚上一个人在里面,还真有点害怕.建筑物是用木头建的,富有民族特色.
穿过建筑物,就来到了后院.哇!苏州人真会享受,院子虽说不算大也很宽敞,不但能乘凉,还能舒心.这院子可真漂亮啊!既有小桥又有流水,让我不禁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来,好一番诗情画意的布置.湖面上开了无数朵荷花,白里透红,好像小娃娃的脸蛋.还有一个专供休息的凉亭,看了这么多美景,就属凉亭最个人化了.走过小桥,一片树林凸现出来,走进去,草地上零零星星地洒落着点点阳光,松鼠偶而从树上跑过,花草的芬芳扑鼻而来,真像是处身于一片大自然美景啊!
走完院子,出口就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三
我来到了苏州,一览仰慕已久的苏州园林文化。
苏州给予人的印象总是淡雅的。那些小巷、深宅那些小桥、流水······好似总在烟雨中,古旧而迷离,自成一幅淡雅玲珑的江山水墨画。苏州既有山水之胜,又因园林而独具神韵,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古典园林。
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如四面荷风亭,完美地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两袖清风的高尚品格;如怡园的画舫斋,表现了对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怡然自得的生活的渴望。还有网师园的“真意”,留园的“小桃园”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展现出深渊的意境。
苏州园林需要你认真品味,在繁华的背后,是空灵,是平和,是宁静······
苏州园林代表了一种生活理想,这里是诗意的栖居!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四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不,大年初三,我们一家三口收拾好行李,出发去苏州了。大约开了5个小时,我们到达酒店,放好行李,便去了苏州第一站:虎丘。走进景区,这里绿树成荫,湖水碧绿,假山、石头、凉亭、小桥流水,透露出大自然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边走边拍,走着走着,一座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映入了我们眼帘,这座塔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斜塔,古朴雄奇成为苏州的象征。往下走,就来到虎丘剑池,我们先从十米高的桥上走过,往下望,不禁令人望而生畏,走下桥来到剑池边,放眼望去,一片碧绿好似一面镜子,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旁边的`石碑上刻着颜真卿的真迹“虎丘剑池”,我们等待着合影。继续游览,走到了一片幽静的小道上,两旁参天大树,感觉好舒爽。
第二天,我们向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地方出发,不一会,就来到了枫桥风景区。这里外面景色也是园林式,只是中间多了一座寒山寺,所以游客特别多,都是冲着这首诗来的,也难怪啊!大约走了半小时,感受到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的意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苏州最大最有名的园林——拙政园。走进景区,真正感受到苏州园林的风味。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苏州第一大园林,占地七十八亩。走进园内,到处是高大的树木,碧绿的湖水、古朴的凉亭长廊,各种各样的假山,古老的房子,让我如痴如醉。湖水倒映着树木、人影、走廊……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一头大象,有的则好似窈窕淑女……我在假山间来回穿梭,乐在其中。“苏州园林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令人流连忘返!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五
来到苏州的第二天,一个大懒觉醒来之后,走到小得好像憋着气似的的窗前,不料被刺眼的阳光晒了个半瞎——这就是南方的骄阳、南方的气温。
来到苏州,似乎并没有什么文化景点,更多的是风景——是苏州的园林。首先来到的是寒山寺。寒山寺其名怎地就如此叫了呢?并不是山——而是人。从小,可以说会说完整的一段话之前,就会背那句千古传唱的名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天总算是见了寒山寺,听了那钟声。登上寒山寺,俯瞰近距离这一片古建筑群,渐渐过渡到现代的高楼大厦,欣赏着历朝历代文人雅客所书写的诗句,再到现在人人口中传唱的诗篇,我仿佛感受到了那洞穿千年而不磨灭的钟声,和其所穿越过的时代给这里留下的痕迹。
离开寒山寺,我们到达了虎丘。虎丘可以说是这一带一个标志性的地点了,原因很简单,这里有虎丘塔——“先见虎丘塔,再到苏州城”中所描述的的虎丘塔。在虎丘,我们站在千人石上放生朗诵了《大学》(中的一段),试图寻求当年重复诉说而致使石头点头的传说,似乎在追溯前朝古人们的雅致,在追溯这片土地上所经历的历史。唯一一点点遗憾的是,虎丘塔正在维修,所以并没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宏伟的“中国的比萨斜塔”。
中午一顿饱餐之后,整装待发的我们来到了狮子林,也就是说,踏上了苏州城中最有名的一片土地,也正式开始了我们对于苏州园林的游览。苏州的园林我早有耳闻,就算是小学课本里描写风景的文章也不能够“放过”苏州园林,这个以不对称为美的园林,这个充满的绿和蓝的园林。步入狮子林,虽然骄阳似火,但是时不时袭来的一阵清凉的风,和萦绕在脚下的绵延的河流,无不给人一种清爽的.快感。进入这片并不甚宽广的园林中,亭、台、楼、阁和水一一俱全,其巧妙的搭配令我不仅拍手叫绝。话说回来,这乾隆所题写的“真有趣”倒真的可以来形容狮子林,或者说,我也有一个词,只不过是一个不能从里面挖字的词——interesting。狮子林有趣在亭台的位置,灵活小巧的造型,楼阁的庄严而同时体现出来的不对称之美,有趣在小桥流水的生动轻巧,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有趣在致使乾隆题“真有趣”的那个“石头迷宫”。
今天白天的最后一站是拙政林,我倒并不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收尾,非常的抱歉我将会在如此之意境中忽然蹦出来一阵牢骚——但是炎热的天气和水泄不通的人群实在无法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来体会拙政园园林的美,在这嘈杂的环境中只能是想到逃离、亦或是什么都不想,空空如也。江南的园林似乎并不是为这种体验所建造的,其追求的似乎是一种恬静、一种悠然自在,而非如今的嘈杂、而非如今的吵闹。
夜幕降临,我们乘上船,在护城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上游览观景,在自称“江南第五大才子”的导游和为我们唱歌的的确有才的“阿妹”(学了几句方言但是这里说不出啊啊啊)的陪伴下,我们度过了在苏州游玩的第一天——充实而收获满满。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六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去了美丽的苏州,在那里我看见了霸气的“大裤衩”建筑,美丽的金鸡湖,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苏州园林——拙政园。
进了拙政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假山,四周是翡翠般的湖水,旁边矗立着高大的四面亭,四面亭的四方有四扇圆形的拱门,我想名字由此而来吧!那一扇扇拱门,就像是霍比特人的老房子似的,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游客们就坐在四面亭中乘凉和赏荷花,一阵阵清风从湖面迎面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四面亭旁边还有用太湖石造成的假山,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像是跟我们玩叠罗汉的游戏,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假山像是连绵不断的小山丘。它们有的像是一只鸳鸯站在泥土上玩!有的像是一根巨大无比的擎天柱呢!还有的像是一个被老鼠啃出洞的奶酪。你瞧,这些假山真是千姿百态、奇形怪状啊!
看完了有趣的四面亭和形态各异的假山,我们继续向前走,站立不动向左看,到处是花草树木,樟树的香味还没散,玫瑰又带着那迷人的气味回来了,我们走入长廊,黑色的天花板,白色的墙,就连窗户也是经过人工精心镂空而成,窗户旁挂上精美的水墨画,一眼望不边的的长廊上挤满了参观的游客,他们正拿着手中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忙着记录眼前的美景呢!
绕过长廊,再走进圆形的拱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口灰色的石井,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玉泉”。听当地的'导游说,这个地方自古以来被称为水乡,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口井,主人在井上写了两个大字,是为了告诉别人:“你家喝井水,我家喝泉水,我比你高出一筹,我的财富比你多……”我们再往向前走,就望见了高耸的会客厅,站在石阶上比旁边的房子整整高出一两米呢,原来地面叠了一层层厚厚的石板,仔细一看,地板四周露出了一个个小洞,这小洞里面跟砖头一般大,一旦冬天到了,可以在里面放木柴生火取暖呢!原来在古代,人类也相当有智慧啊!
我们穿过会客厅,就来到了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卧室,简易的床铺,高高的书桌,上面陈列着文房四宝——毛笔、宣纸、砚台、石墨,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幅逼真秀丽的山水画,椅子旁边的柜子上还放着一盆绽放着黄色花蕾的水仙花,宣纸上的墨香混杂着水仙花的香味,让山水画变得更秀丽更奇特了!
苏州拙政园到处有秀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览。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七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因其精致优美、历史悠久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在苏州,园林建筑和园林鉴赏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而在这些园林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韵味和深意,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品味。
第二段:概述苏州园林特点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园林艺术的卓越成就。苏州园林在空间布局、建筑构造、景观营造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首先,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相对比较小巧精致。其次,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苏州园林的景观营造也非常精致,每一处景点的设置都凝聚了设计者的智慧。
第三段: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园
拙政园是国内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南郊,占地面积约为5.2公顷,由东园、中园和西园三部分组成。在拙政园中,有很多精美的园林建筑,如词菊斋、清华堂、藕花馆等等。词菊斋建于元代,是拙政园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清华堂是一座明黄色的楼阁,建筑内部空间错落有致,极富变化。藕花馆是一处三层楼阁,是拙政园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之一。
第四段:苏州园林的另一代表——留园
留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另一代表。留园位于苏州古城内,占地面积约为6.2公顷。留园的前身是一处古老的庄园,始建于明朝。后来,在清朝时期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为了一座集景观、建筑和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景点。留园中的建筑和景观极具特色,如鹊桥、玉带桥、三雅亭、太湖石等都是中华园林之美的代表。
第五段:结论
苏州园林的鉴赏和欣赏是一种学习和感悟中国文化的过程。在苏州园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华园林之美,领略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苏州园林的建筑和景观非常精美,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品味。在鉴赏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们更能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八
进了园门,便立刻感受到一丝清静,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草木林立、郁郁葱葱,在夏天悠悠的微风中摇头摆尾,掩映着兰雪堂和周边一间茅屋清秀凉爽。正值夏时,没赶上春光明媚,但也是花草芬芳,饱含着朝气与蓬勃,生气中也含着一缕缕安静,含着园主曾在这兰雪堂与客齐醉的浪漫年华。运气不佳,兰雪堂帘门紧闭,散着游人众多而留下来的喧嚣尘气。不过也好,微风滑过的窗户与招帘尘门,映着草木、映着光华、映着彩花,古朴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愉悦与生机,要比实实在在看见多上几分空间想象,显得华美浪漫、恬然可爱———这是兰雪堂。不管过多少时日,也得有“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朴素自然。
兰雪堂边的茅屋,竹绕周围,遥想当年清风月明,靠在被阳光晒得微热的茅草和木头上,登时理会了园主的一份心境,他渴望受到重用,却不得不压抑着,在园林的画卷中消磨着,直到时间冲刷一切。
走过这两处景点,便是横过水面一座小桥。水是这座园林的灵魂,拙政园三分之一都是水,大池、小涧、溪流、曲河与建筑花木融为一体,含括了中国古代的精华,却多而不乱,有条有理,实在是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过了小桥,又过了小径,却也是一个大池子,锦鲤众多,一眼望去,满池是细雨之后含露的荷花,粉如细赋的胭脂,白如云落水中。近看,还有渐变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美轮美奂、层层叠叠的假山环着池水,山上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包容四时之景,又好像亭楼正在空中飞翔。美哉,妙哉,在其中一座较高的假山上有绣绮亭,三面墙,一面敞,站轩口眺望,一园景色尽收眼底,使人心境开阔,清凉静美。
再曲曲折折地过了几座小桥,便是几座小建筑———“山风水阁”“香洲”“梧竹幽居”,门朝水,以观锦鲤为佳,人乐锦欢,一派山水之乐,近山远水,山高水低。
如画园林入帘青,却藏不住园主内心屈才的伤心与寂寞。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九
早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终于,我和爸爸趁着暑假,从一个天堂杭州出发去另一个天堂——苏州。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上旅行”,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假山王国——狮子林”。那里的景色特点有一句话能够很好的概括: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形状如狮子。狮子林和有名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都被评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狮子林扑面而来的是古典建筑的气息,您看一个个厅堂都是文雅的名字,如: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光光是名字都取得那么多的优雅,忍不住都能赋诗三百首呢!您再瞧一个个园门也包含着成语典故,如入胜、沙趣、凝香、通幽,让游客们迈步前不禁遐想连篇,入得园后又忍不住暗自惊叹;您再赏一座座太湖石巧夺天工,如猛兽下山,如蛟龙出海,如犀牛望月,如猴子捞月,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艺。
漫步狮子林完全是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构成了完美的图画,让我们手中的相机一刻不停。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还是乾隆皇帝的那个题词“真趣”十分恰当。
第二站我们坐船游览了苏州的护城河,看了古老的城墙和爬满青苔的石拱桥。
第三站我们去参观寒山寺。对了,是枫桥夜泊中的那座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没到寺门,我就远远的望见了那座著名的钟楼。那是一座五层高的六角重檐亭形状宝塔。恰好有游客在敲钟,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袅袅。
沿着明黄色的佛墙我们很快的来到了寺庙内。这是一座不大的寺庙,但也十分体现出苏州园林精巧细致的特点。在寺庙的周围十分突出的是到处是古代文人的诗作和碑文,使得这座庙显得有更多的文化气息。
最后一站,我们在雨中漫步了苏州的老街。那些老房子沿着河道而建,十分像塘栖的南横头,也是石头的街道,木结构的廊檐,一不小心我们就又回到了家乡。一天的旅游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获得了很多。希望能再次来到这个天堂-——苏州。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十
如果要来江南旅游,可一定要来苏州,来到苏州,可千万别错过苏州的园林。因为苏州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有八百多座,其中最为有名的分别是狮子林、拙政园、沧浪亭与留园这四大名园。园林建造精致典雅,景色平淡自然。
园林大多是古代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大多由假山、池沼、亭台楼阁、长廊、古树和多种花卉构成,但每一个园林的建造风格却又各不相同。
到了苏州,我游览了几个园林,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拙政园。一走进拙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很大的假山,尖尖的山顶,估计有一米多高。上面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小石洞。听导游说,如果从最高的石洞往里面倒水,水便会从其它洞里流出来,因为这所有的洞都是相通的。不仅如此,假山还有瘦、皱、透、声、色、清、奇、秀等其它特点,我们听了感到特别神奇。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池的荷花,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有的花瓣全开,露出淡黄色的花蕊;有的只开了一两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荷花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美丽极了。
顺着荷花池往前走,就到了见山楼。楼和长廊连在一起,样子像一条神龙,楼顶有角相当于龙头,长廊就是龙身,但却看不见龙尾,因为龙尾像是被其它建筑遮挡,所以人们把这里又叫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仔细一看,还真是这么回事。站在这里往远处看,一座塔好似悬挂在空中,若隐若现。导游说这里是最佳拍摄点,于是妈妈赶紧拿起手机将我和美景来了个合影,留作永久的纪念。
游玩了整个园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林中一会儿一个亭子,一会儿一个池沼,一会儿一座假山,一会儿又一个长廊,但都各不相同。园林中的树木和花卉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无论哪个季节来游玩,都会收获不一样的美。我喜欢苏州的园林。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十一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在我学习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苏州园林以无闲处为设计准则,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在游览苏州园林时,感受到了它带给我的宁静和平和。让我有一种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感觉。
第二段:深入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苏州园林中的山水构成,假山与真山相结合,巧妙地布局,使人在游览中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其次,苏州园林力求达到内外呼应的效果。园林中的建筑物与植物相互映衬,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还有它以假象代替现实,追求一种虚拟的美感。这种设计手法让人在游览中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美。
第三段:苏州园林对我的启发
苏州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对我而言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启迪。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取之于自然,融入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教会了我如何欣赏美的真谛。在游览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观察自然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这种体验不仅让我感到愉悦,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第四段:苏州园林对我的影响
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我也得到了一些对于生活的思考。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极致的审美形式,它使我明白了美是可以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无论是一朵花开、一叶浮萍,还是一丝微风,都蕴含着美的力量。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告诉我,生活应该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追求一种美的境界。这种心态让我更加开心和满足。
第五段:学习苏州园林的收获和心得
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是对于自然的更深入的认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教会了我如何看待自然,如何欣赏自然的美。其次是对于生活的更加积极的态度。苏州园林所追求的无闲处的设计理念,教会了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宁静与平和。最后是对于美的真谛的体悟。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告诉我,美可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和发现。
总结:
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设计理念。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注重内外呼应的效果,并以虚拟的美感给人以别样的体验。苏州园林对我的启发和影响也是深远的,它教会了我如何欣赏美的真谛,如何用心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我收获了对自然的更深入的认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美的真谛的体悟。学习苏州园林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十二
今天一大早,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妈妈叫醒了,因为今天要去全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游玩。出了宾馆后,刘叔叔已经开着车在门口等我们了。我们从昆山出发去苏州园林只用了40分钟。
到达拙政园时,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了,售票厅已是人山人海了,刘叔叔专门为我们请了一个导游,导游很快帮我们买了票,于是我们一行六人进了拙政园。
我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一进园,就看到满园的绿色,好似把炎热都挡在了门外。导游介绍说,拙政园占地78亩,是公元1509年始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园。东区在古代是菜园。中区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中区还有四座亭,分别是春亭、夏亭、秋亭和冬亭。导游说,春亭周围种满了牡丹花,所以春天就到春亭看牡丹,夏亭赏荷花,秋亭看橘树,冬亭赏梅花,随着四季的变化,主人不出门就能欣赏到一年四季的景物。西区则是姑娘小姐们住的地方,也称绣楼。拙政园里有一种竹子,俗称“金镶玉,”因为它的竹杆是金黄色的,还带一点绿色,也叫黄金竹。园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亭、台、楼、阁、榭。就是亭子设计成像船一样,伴随着水中的倒影,组成一副名扬千里的画卷。
拙政园里的门窗,图案设计和雕刻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特别是窗户,雕刻的花纹没有一个是同样的。随着游客缓缓前进,窗户里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就像幻灯片。
拙政园真美啊!美到游客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副完美的画面,让你流连忘返。
玩了一天,也累了一天,我在心里感叹我们祖国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虽然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但我的心里仍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苏州园林写生心得篇十三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因有星罗棋布的园林而引以为傲,自古便有人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荷花,红了双颊.娇艳中透着轻灵,躲藏在挤挤挨挨挤的荷叶中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又如同怕见生人的`少女般娇羞,却姿态万千.映日荷花固然美,却终究也只是美女西施的侍女,远比不让她们的小姐蕙心兰质.
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湖面上飘着淡淡的暮色,夕阳的血红从天边淌下,滴到深黛的湖面上.在轻轻的湖风中,柳条轻轻的摇曳着.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影着流光溢彩的夜灯,霎时间如水晶宫般的朦胧而晶莹透亮.不施脂粉的西湖霎时间雍容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