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七

为了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科学发展,4月8日至4月9日,市政协组织教育界部分委员和部分教育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在市政协主席宁文孝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市一中、五中、汉坝小学、市二小、三中、铝业学校、广武中学、**学校、连湖学校、光辉中心小学和蒋西小学等12所中小学,实地查看学校教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育资源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听取了学校的情况介绍,召开小型座谈会11场。4月9日下午,调研组又专题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全市学校布局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市中小学布局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状

1999年,**市率先在全区各市县(区)完成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任务。此后至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又不断地对学校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包括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和实现小坝城区高、初中分离办学等等。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职教中心1所,12年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制学校7所,小学79所,幼儿园16所(含民办幼儿园9所)。在校(园)学生52139人,其中幼儿园(学前班)8290人,小学25550人,初中11538人,普通高中5068人,职业高中1693人。十年来,通过“普九”复查,教育强市强镇创建工作,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和“两基”迎国检,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适应日益凸现,不断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结构和布局就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师资,高中短缺,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小坝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上学难、上好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区“超规模、大班额”现象普遍

第五中学占地48亩,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人,平均班额67人,最大班级77人;市二小,占地16亩,原设计规模为18个班900名学生,现规模为32个教学班,在校生1900人,平均班额60人;市三小,占地25亩,办学规模为24个班15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65人;汉坝小学占地18亩,办学规模为37个教学班,2184名学生,平均班额为59人。几所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远远超过了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发展,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包括饮水、上厕所等问题。

(2)城区以外部分学校生源不足,校舍闲置。

近几年来,小坝城区以外的中小学生大量流向城区,许多学校生源不断减少,造成部分学校校舍大量闲置的现象。如铝业学校,是一所12年制学校,占地108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100人,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但生源不足闲置教室29间;市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占地83亩,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良传统,但现在只有25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11间教室闲置;蒋西小学、渔粮小学办学规模太小,全校各40名学生,最小班级9名学生。

(3)师资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

多少年来,学校没有补充新的师资,造成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60%以上,平均年龄为42—45岁,已经超过教育儿童的最佳年龄段。同时,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突出,小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缺额大,长期影响正常教学,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

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资源重新整合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对部分学校包括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的眼前利益和情感产生一定冲击,校长教师考虑个人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家长学生考虑上学成本增长和安全问题,这些现实问题解决不当就会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阻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小坝城区需要新建几所学校,需要大量投资,落实资金的难度很大。

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建议

1、充分认识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洪荒天子 网游之一统天下 莫问天 光明猎人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加剧了。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教育不均衡现象的蔓延。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经历了类似过程。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关系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

2、全面规划,分类实施。

2008年市教育局制定了《**市2008至2012年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方案整体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从教育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看,结合2009年国家出台的支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补充、调整和完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新方案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五要素:一是学生来源及消长预测;二是学校规模;三是办学条件;四是师资学科结构;五是地理位置分布。同时要注意做到六个紧密结合:与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与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结合;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自治区学校建设“七个一工程”结合;与小坝城镇化快速发展结合;与**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建设结合。

(2)分类实施,争取三年内形成学校布局的新格局。

高中阶段。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逐步撤销三中高中部,合并三中初中部和培红小学,将三中建成九年制学校。逐步撤销铝厂学校高中部,迁建新一中,扩大高级中学办学规模,在县城建成两所各60个教学班规模的标准化高级中学。筹资建设职教中心二期工程,使职教中心尽早达到72 个教学班规模。届时,普高和职高总班级数达到192 个,可容纳高中在校生10000人,即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也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基础。

县城初中小学。新建四幼、五小和六中,在县城形成四所幼儿园、五所小学和三所初级中学的格局,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结合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扩大学校规模,小学不少于250人,初中不少于1000人,实现每个镇一所标准化初中和一所标准化小学的目标,逐步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加快县城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程。

县城初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大班额问题突出,要集中财力精力加快调整步伐。通过新建、扩建、置换等措施,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消减五中、汉坝、二小、三小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化解突出的大班额问题,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

洪荒天子 网游之一统天下 莫问天 光明猎人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八

建设工作总结

五年来我校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区教育工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延安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查找和解决我校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学习和研讨,积极探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效途径,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改进作风;抓教育,建防线,治理源头;抓党风,带行风,廉洁从教;抓监督,促管理,树好形象”的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抓住工作契机,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抓班子,带队伍,改进作风。学校党支部认为,只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社会展示良好的教育形象。

1、党支部确定了“强化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树立勤政廉政新形象”的工作目标,在党政班子会议上强调了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学校党务、行政工作的重点,纳入到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

2、所有干部按照分工,实行领导责任制,对分管的工作承担决策、监督和一管到底的责任,直至实行责任追究。

3、党支部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影响和带动全校教职工。及时向党员干部传达上级党委的文件,认真开展反腐倡廉。

4、校务会成员深入教育一线,直接参加教育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和做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推进。

5、党员干部关注留守儿童、特困生和问题学生,效果明显。

二、抓教育,建防线,治理源头。

1、在宣传教育的方式上我们采取了“四个结合”。即:理论灌输和案例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预防性相结合,把小事当大事抓,把苗头当隐患抓;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正面疏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做到警钟长鸣。

2、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主要开展学习《党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市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学习融入其间,纳入理论学习计划,严格党内生活,加强法制教育,把依法治校当做深入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抓手。加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学习,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党支部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专题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迎接党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时间节点,确定创先争优活动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动员部署、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等步骤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取得一定的成效。

3、在防范措施上,健全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制度具有根本性。一年来,我校进一步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根除腐败病毒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确实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抓反腐、促廉政。

(1)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监督制度。必须正确坚持校级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上缴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等,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审查和监督;健全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专题民主生活制度,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坚持定期向教代会、党代会述职述廉,由教工代表、党员代表对领导干部进行无记名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考核、考察、使用干部和重要依据之一,确保对领导干部的督查效果。

(2)加强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为了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便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有效监督,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公开的信息要更加及时准确。凡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领导干部的工资、奖金、补贴、干部考核结果、重大决策和重大财务收支项目等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的问题都要公开。公开的形式要更加多样,采用在宣传橱窗的校园网上开设校务公开栏、定期召开支委会、党政工联席会议、校长例会、中层干部会、党员会、教职工大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校报、会议纪要、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分层次进行公开。

(3)加强重大工程、器材、教材招标和采购的监控制度。工程建设和教材、器材的采购,是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因此,我校不断完善并加大力度切实落实建设工程、教材图书、仪器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办法与配套制度。

(4)定期或不定期实施廉政考评制度。为及时发现问题,坚持对主要领导廉洁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评,随时了解和掌握其廉政情况;坚持对一些容易滋生腐败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5)加大对行业的整风纠风制度。纠风,即纠正不正之风。纠风的主要任务是抓“两风”即教风和学风。教风是对全体教师而言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良好的教风对育人成才的质量直接关联。教师的政绩应由学生、教务处、群众共同评价,对教学事故、教学态度不端、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实行一票否决。学风既包括教研人员的学术之风也包括学生的学习之风。学校进一步健全落实科研学术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教师的学术道德、科研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并完善相应的惩戒机制,坚决抵制科技工作中的捏造或篡改、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不良风气。学生以学为主,出现考试弄虚作假等情节恶劣者,一定从严查处,以视正听。

(6)切实实行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制,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责任领导的责任。各级党组织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办法或细则,并加以贯彻落实。中心小学坚持对各级学校领导分管业务范围内出现的腐败问题追究责任。

三、抓党风,带行风,廉洁从教。

党支部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提高党员和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1、抓党风,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党员手册》,党员的民主生活、联系群众情况、学习体会都记录在册。组织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章》以及《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影《袁隆平》、《人命如天》,增强了全体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了党员干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

2、带行风,把反腐倡廉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教工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和开展了教育行风评价活动。党员带头,典型引路,弘扬了正气,抵制了歪风,2010年所有的学校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收费,没有发现乱收费的现象,没有违反规定为学生征订教辅材料,没有发现一例有偿家教的行为,呈现了河市中心小学良好的教风和校风。刘兴法同志的《志在教育,执着追求》的先进事迹刊登在区教育工委的网站上,全国优秀教师。

3、结合开展普法教育、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率显著上升,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评价良好。

2012年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来我校调研,我代表隆坊镇1200多名师生、全镇1.5万人民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学校布局调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学区基本情况及布局调整的成绩、现状、存在问题等汇报如下:

一、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基本情况

隆坊镇中心小学位于黄陵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8529平方米,全镇总人口15539人。该地交通便利,是个农业大镇,条件相对较好。

隆坊小学辖区内有李家章小学、鲁村小学、白村小学、上官村小学、瓦联小学等28所村级小学。现全学区共有学生1071人,男584人,女487人;专任教师74名,其中本科学历18人,大专学历49人,中师学历6人,高中学历1人。具有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34人,高级工1人。

二、撤并学校基本情况及现状

自大规模的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学区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我学区的27所村级小学规划在撤并之中。这些学校学生少、年级多,师资力量薄弱,大多为复式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导致工作难以开展,教学质量偏低。

撤并后,我学区只保留隆坊镇中心小学一所学校,师资、教学资源得到了集中配臵,均衡发展,解决了教学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教育资源配臵更合理、规范、优化,薄弱学校数量逐渐减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渐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广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蛋奶工程”的实施等,确保各种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切实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极大地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

三、具体实施过程

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制定了撤并标准和相关制度,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刀切”现象。使学校撤并后“不让一个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教师下岗”,能够切实巩固“两基”成果。

在动员工作后不久,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学区实际及群众接受程度,2002年将学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合并到中心小学,让他们享受到了英语和微机教育,一年下来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2003年,我们又先后撤并了校舍危旧、设施落后的焦河小学、冯家河小学、祝家河小学、刘家河小学、阳台小学;2004年又将离中心小学较近,路况较好的西寨子小学、神夫咀小学和兰寨子等小学;2005至2006年,我们根据现状,先后将剩余学校全部撤并,只留隆坊镇中心小学一所学校。至此,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完成了撤并。

四、主要成效

1、布局调整之前,学校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规模过小、大量危房等问题,办学条件差。布局调整后,消除了危房,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远程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基本生活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学校的撤并使学校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仪器等也都更加集中,使学校的教学实施得到充实和完善。

大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如今,通过调整,有计划地撤并了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学校,合理配臵了有限的资源,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学校布局调整不仅仅是学校地理位臵的变化或学校数量上的减少,同时也是教师队伍的重组和变动。以科学结构为例,布局调整前,很多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由于规模小,多数学校只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的专任老师,没有专职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和计算机老师。而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队伍相应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组合,各学校各学科基本上配臵了专职教师,师资队伍的总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还表现在,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成长发展的可能增大了,师德建设的要求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

4、通过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学校,使现有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标准班额班数增加、校可支配资源增加、生均教学成本逐步降低,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利用,避免了分散办学导致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

在我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

到,在调整学校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调整后,学生过多的向县镇学校集中,班数及班额增加,造成县镇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2、学生活动场地紧张。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增加。

3、教师严重缺编,尤其体、音、美等专业教师缺乏。

五、整改措施及相关建议

1、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2、建议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校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

2012-7-3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

话 题 缘 起 或新建或改扩建,在江苏省徐州市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121个中小学校点不久将以全新的面貌开放,缩短孩子的上学路。今年,名为百所农村中小学新建、改扩建的工程被徐州市摆放到重要位置,将解决近13000名家校距离5公里以上学生路途远的问题。

在不少地方还在继续撤并小规模学校的情势下,徐州市为什么作如此选择?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徐保卫介绍,数年之前的大规模布局调整压缩了不少农村校点,不少农村孩子深受上学路途远、交通安全等系列问题的困扰,而本地小学新一轮入学高峰近在眼前,无疑令业已存在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越发突出,这促使当地重新考虑学校布局。

最终,徐州市决定因时而变,尽快采取行动。去年底,市政府明确:今后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调整的重心在于优化,最终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当地重新研究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决定在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恢复一批、新布点一批农村中小学,同时改善一批薄弱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满足群众就近上学、上好学的强烈需求。

专 家 视 角

我们能有勇气恢复和建设农村学校,意味着我们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成熟和实践理性化水平的提高,值得赞许。

恢复和建设是布局调整的重要内涵 邬 志 辉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以来,县域学校数由2001年的464962所减少到2010年的241010所,减幅达48.17%;县域教学点由2001年的113656个减少到2010年的66736个,减少41.28%。1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实践让部分人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学校布局调整等于撤并学校,这样的认识需要纠正并在行动上矫正。

首先,学校布局调整并不等于学校撤并,它有完整内涵。

应该说,学校布局调整针对的是现实中“不合理”的学校布局。那么什么是学校布局呢?学校布局是指在一定的人口聚落范围内,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数量、地点、规模、层次、功能等所作的规划设计以及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配臵安排。它既涉及学校的空间分布,还涉及学校的结构与功能构造,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办多少所学校、办什么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办多大规模的学校、办在什么地方,如何定位学校的功能、如何对办学的要素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臵与使用等。那么,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和流动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布局就会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就这些变化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学校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这一过程就是学校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既包括撤销学校、合并学校,还包括恢复学校、新建学校、扩建学校、改变学校功能(如由学校改为教学点)、改变学制结构(如由小学六年制改变为“学前教育与小学前三年一校制”、“小学后三年与初中一校制”等),更包括因学校空间和结构改变而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重新配臵。

判断一所农村学校究竟应该撤并、保留还是恢复的依据,不能只看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这一点,还要看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上学远近、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还要看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当前徐州等地恢复和新建农村完小和教学点的做法,本身就是对以往片面学校布局调整观的一次纠正,同时也是在“试误—反思”基础上对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一次升华。换句话说,不仅“撤并”是布局调整,“恢复”也是布局调整,甚至是更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我们能有勇气恢复和建设农村学校,意味着我们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成熟和实践理性化水平的提高,值得赞许。

其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方便就近入学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兼得。

过去10年,我们之所以快速度、大幅度地进行农村学校撤并,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就是“只有集中办学,实现办学的规模化,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臵、提升办学效率”。正是在这一前提理念下,部分地区认为那些学龄人口有所减少的村小和教学点不是今后的办学方向,所以采取了“不投入、不建设、不发展”的“三不政策”,导致这些学校破败不堪,许多家长由于看不到村小和教学点的发展希望,不得不被迫走上进乡进镇甚至进城的择校道路,而农村家长进城择校陪读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加速撤并这些学校的理由和借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是社会底层群体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身份命运的最后机会。在农村社会存在许多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当身边的学校被撤并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选择到更远的学校去上学。可以说,就近上学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正的需要。那么,小规模学校真的就没有办法提高教育质量吗?以陕西省缓德县义合镇党家沟教学点的胡永锋老师为例,由于她的教学素养高、教学态度认真,她所教23名学生(包括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班)的考试成绩连续多年在全榆林市排在前三名。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优秀教师任教,而不在于规模的大小。

再其次,适度恢复和建设乡村学校不仅可以实现就近上好学,还有助于降低交通风险、节约教育经费。

过去,地方政府撤并学校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教育开支。但是近年来,随着学生上下学交通事故频发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增加校车引发的经济压力,让人们重新发现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的好处。一方面,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的上学距离,如果控制在2.5—3公里的范围内,学生只要步行上学即可,无需乘车,因而也就永久性地杜绝了校车事故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不恢复和建设乡村小学而是采用购车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上学需求,可能花费会更大。我们以1万名学生需要乘校车上学为例,按每台校车乘载学生45人计算,那么至少需要220辆校车,按每辆校车40万元计价,则至少需要投入8800万元;司机工资、汽油、维修保养等运行费用每年约1500万元,合计要1亿元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以乡村公路符合校车行驶条件为前提的,且这些投入并不是投在了能直接提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要素上。但是,如果恢复乡村学校,就可以利用原来因撤并而闲臵的校舍,除了恢复乡村学校的基本维修费和新建校的基本建设费外(平均每校50万元—500万元不等),即使按每校500万元计算,三年建设40所学校就基本可以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花费也只有2亿元左右,但政府提供的却是就近入学的便利、根除校车风险的烦恼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惠。

由于过去1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在过快过度的问题,因此适当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是必要的,但是在“恢复型”布局调整问题上,要加强预测、科学规划,全面考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同时要把加强已恢复和没有撤并乡村学校的教育要素资源配臵和内涵建设放在重要位臵上,仅“恢复”而不“建设”,乡村学校仍然是没有吸引力的。

局 长 声 音

全市民族学校撤并的权限上划市教育局;全市教学点不再撤并,同时进一步改造校舍,优配教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重心从撤并转到强化建设上来 宝 丽 华

内蒙古通辽市教育局局长

最近,媒体报道了徐州市改建濒临撤并边缘的农村中小学并恢复部分撤并的办学点的做法,我不禁为之叫好。徐州市的做法切实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代表了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新趋势:布局调整的工作重心从撤并转移到强化后续建设上,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受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发展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总是阶段性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衡量中小学布局调整成功与否的指标,并非是撤并中小学的数量多或合并后的学校规模大,而是能否为当地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切实保障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完成“两基”达标的背景下,我国各地陆续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10多年来,布局调整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个别地区违背校点布局的科学规律,过于强调集中办学,大幅度撤并中小学、教学点,对于学生就近入学、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其实,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学校,我们就应该想尽办法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中小学布局调整关系到千家万户,各地区、各学校的情况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实施。规划学校布局,应重点考虑人口及学龄儿童增减趋势、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方便就近入学及控制辍学。“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撤并学校要分类进行、严格程序、先建后撤。就当前实际情况看,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比撤并更为紧迫。如果不加强建设,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无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通辽市在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我们下发文件对全市中小学校撤并标准、工作程序做出新的规定;全市民族学校撤并的权限上划市教育局;全市教学点不再撤并,同时进一步改造校舍,优配教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重心从撤并学校转移到强化后续建设上,即以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努力使广大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还将继续有计划地按照校安工程建设标准改扩建校舍,进一步为广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今年全市规划建设中小学校舍33.8万平方米。在去年新建83所幼儿园,率先实现一镇一所标准公办园基础上,今年再建100所中心行政村标准公办园。“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舍将全部实现安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率先实现标准化。

当前,我国中小学布局还远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状况。深化布局调整改革,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编 辑 连 线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范 先 佐:

这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敬畏

针对布局调整后,偏远农村地区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一些地方或新建或选择恢复被撤并的农村校点,并对已有村小、教学点提升改造,为农村教育“补点”,这在学校布局调整已大规模实施推动10余年的大背景下,是大有必要的明智之举。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但一段时间,布局调整更多追求的是效率目标,偏远农村地区一些成班率不足、校均人数未达标的校点很快便被撤并,这就必然出现在效率目标的追求下对公平的牺牲和对孩子就近上学权利的侵害。尽管撤并校点可以增加偏远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但问题恰恰是,边远地区的孩子很可能因为上学远、上学难而失去或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甚至加大了辍学和失学的风险。因此,为边远农村地区教育“补点”,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敬畏。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十一

调查说明:

各位学生及家长,本调查问卷只用于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家庭状况、上学方式及成本,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不作其他用途,请据实填写,并对学校布局调整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请给予积极配合,谢谢!

巨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走访调查问卷

(被走访学生家长填写)

学生家长:(签名/手印)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年级:住址:县/镇

一、基本情况

1、学生类型(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a走读—步行b走读—乘坐校车

c走读—自发拼车或包车d校内寄宿

e学生无陪护校外租房f家长陪读g辍学

2、学校名称:。

3、学校类型(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a县城所在地小学b镇政府所在地小学

c乡政府所在地小学d其他农村小学

e农村教学点f县城所在地初中

g镇政府所在地初中h乡政府所在地初中i其他农村初中

4、家长电话:。

5、学生家长子女数,其中:就读小学子女数,就读初中子女数。

6、家庭年纯收入(元)。

7、学校与住所的距离(华里)。

二、学生上学方式及成本(请按学生类型对应填写)

(一)走读学生

2、单程上学耗时(小时)

3、学生每年交通费用(元)。

4、年交通费用和学校撤并前比较增加额。

5、对现在的上学距离是否满意(是或否)。注:学生上学方式为乘坐校车的填写下列6-8题,乘坐家长包租车辆的填下列7-8问题,其他上学方式的不填6-8题。

6、对校车安全和运营状况是否满意

7、乘坐车辆座位数(个)。

8、乘坐车辆实际搭载学生数(人)

(二)寄宿学生(学生类型为:校内寄宿或、学生无陪护校外租房、家长陪读的学生填写)

1、每年住宿费(元)。(不含财政补助金额)

2、每年伙食等生活费(元)。(不含财政补助金额)

3、(填:享受或未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享受的2011年收到补助元。

4、生活费较学校撤并前增加额(元)

5、对住宿、伙食条件是否满意(是或否)

6、家长是否陪读(是或否),陪读的家长每年费用(元)

(三)辍学最主要原因(请简述原因)。

2、撤并是否征求过群众意见(是或否)。

3、对当前中小学撤并的态度:a支持b反对c不明确

4、撤并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对比学校撤并前,学校教学质量是否提高(是或否),学校环境、办学条件是否改善(是或否),学生成绩是否有所提高(是或否)。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进一步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民汉合校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推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是自治区党委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教育发展、提高民语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各级政府应把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予以研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将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列入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做好民汉合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应将实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努力形成各民族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步使各民族师生之间在思想、感情和文化上融为一体。

二是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月、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媒体向社会宣传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充分展现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和家长真正认识到,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各民族的教育质量,为子女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创业打下基础。三是制定民汉合校教育教学评估方案和考核标准。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需要特殊的管理模式,要根据民汉合校后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评估考核方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民汉合校后出现的双语教材、教程、双语教师配备、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在教师备课、教研活动、考核标准、民汉混合编班等方面形成统一、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进一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一是加大对城镇学校的投入。随着我州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愈来愈少,城镇学生愈来愈多,城镇现有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现在和将来的教学需求。因此,今后应将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到城镇学校。二是加强对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变化的研究,依据国家教育投入政策,政府应作出20xx年全州学校布局建设、学校规模定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既要立足目前的办学条件和教育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又要根据城乡人口变化的实际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到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克服短期行为,避免盲目投入而造成新的浪费。三是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校财局管的政策。学校财务经财政部门批准预算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对教育经费的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合理使用。

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来我校调研,我代表隆坊镇1200多名师生、全镇1.5万人民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学校布局调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学区基本情况及布局调整的成绩、现状、存在问题等汇报如下:

一、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基本情况

隆坊镇中心小学位于黄陵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8529平方米,全镇总人口15539人。该地交通便利,是个农业大镇,条件相对较好。

隆坊小学辖区内有李家章小学、鲁村小学、白村小学、上官村小学、瓦联小学等28所村级小学。现全学区共有学生1071人,男584人,女487人;专任教师74名,其中本科学历18人,大专学历49人,中师学历6人,高中学历1人。具有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34人,高级工1人。

二、撤并学校基本情况及现状 自大规模的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学区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我学区的27所村级小学规划在撤并之中。这些学校占地面积小、学生少、年级多,师资力量薄弱,大多为复式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导致工作难以开展,教学质量偏低。

撤并后,我学区只保留隆坊镇中心小学一所学校,师资、教学资源得到了集中配臵,均衡发展,解决了教学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教育资源配臵更合理、规范、优化,薄弱学校数量逐渐减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渐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

三、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认真贯彻“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及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向全体师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利用晨会、书写宣传标语、制作张贴永久性宣传栏等方式向广大师生、群众宣传学校结构布局调整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大好事。首先让教师和学生对这一举措有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从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制定了撤并标准和相关制定,使学校撤并后“不让一个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教师下岗”,能够切实巩固“两基”成果。

在动员工作后不久,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学区实际及群众接受程度,2003年先将离中心小学较近,路况较好的古路村小学、神夫咀小学等撤并到中心小学,将其他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合并到中心小学;将瓦联小学、李家章小学、白村小学其余学生合并到上官村小学;墩台原小学、阳台小学等其余学生合并到牛夫咀小学,2006年,我们根据现状,一次性将剩余学校全部撤并,只留隆坊镇中心小学一所学校。至此,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完成了撤并。

四、存在的问题

在我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在调整学校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撤并后,服务范围较大,学生上学路途较远,需家长接送或租赁地方陪读,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2、布局调整后,中心小学学生数猛增,班额增大,所有教师涌入中心小学,导致教室及教师住房紧张,学生活动场地不足,正常的一些体育活动无法开展。

3、住宿紧张,学生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

4、教师严重缺编,尤其体、音、美等专业教师缺乏。

5、撤并以后,出现了闲臵校园,造成资源浪费,个别村子不重视,无人看管,学校校舍损坏现象屡见不鲜。

五、整改措施及相关建议

1、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2、筹措资金,合理利用,补充设施的不足,逐步将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寄宿制学校。

3、建议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校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隆坊镇中心小学学区

2012-7-3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优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大全(13篇) 文件夹
剩余41篇精选文档
一键下载全部合集 4854人已获取
热门排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近更新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