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课堂演讲稿(通用15篇)
演讲稿中可以加入适当的个人经历、案例分析、引用名人名言等来增加说服力。演讲稿的语言要精炼,注意避免使用过度夸张或晦涩难懂的词汇。演讲具有宣传推广、倡导改变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新课堂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资源水文0504班的张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扬起和谐的风帆,驶向和谐的彼岸》。
风可以不懂雪的漂泊;雨可以不懂霜的寂寞;沙可以不懂漠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魄;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但我们不能不懂精神文明的追求,不能不懂和谐校园的需求。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的评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理解老师,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从“小”做起。一个系部,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相对于整个学院而言无疑谓之“小”。宿舍亲如一家,班级团结互助,系部共同进步,这才是和谐之所在。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这样,和谐校园的乐章才能奏响。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从“我”做起。水滴的汇聚才有了大海的澎湃;树木的汇聚才有了森林的风采;日月星辰的汇聚才有了天空的胸怀。
和谐是歌,高亢而激昂,但需要你的欣赏;和谐是花,美丽而芬芳,但需要你的护养;和谐是海,辽阔而奔放,但需要你的徜徉。
用我们的智慧与勇气,扬起和谐的风帆;用我们的激情与青春,越过汹涌的大浪;用我们的朝气与活力,搏击猛烈的风雨。当我们驶向和谐校园的彼岸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北大如何,清华又怎样,我无悔,我是黄河人!”
新课堂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许多事情都已渐渐地淡忘,但有一件事主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那就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那天在课堂上,为了写作文的材料,老师要我们每个人带一个水果,准备做水果沙拉。
首先,老师拿了同学们带来的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桔子……,还准备了盘子、发、刀、筷子、牙签和沙拉酱,放在桌上的苹果像一个小娃娃似的胀红了脸,梨黄澄澄的,像一个黄色的小灯笼,同学们非常兴奋,有的很激动,有的恨不得冲上前去,有的馋得流口水。
然后,老师开始切水果了,老师把香蕉剥了皮,白胖胖的香蕉肉露出来了,老师把香蕉切成一片一片的给我们看,像许多圆片在盘子里躺着,接着老师以开始帮梨削皮,切好后放在盘里,老师又开始削苹果,老师一不小心,就把苹果掉了,有的同学见了冲上去捡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太不小心了,还有的同学在哈哈在笑,老师拿起苹果赶紧去洗了一下。
最后,老师拿出沙拉酱,放了几勺在水果中间,用勺子搅拌均匀然后让同学们看了一下,同学们开心极了,沙拉很漂亮,五颜六色的,像一朵花一样美,同学们狼吞虎咽,一下就把水果沙拉吃完了,还有一个同学把最后一点直接一口吃了,真是个小馋猫。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认真,不能马虎,要小心翼翼地去做每一件事。
新课堂演讲稿篇三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格,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远影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思想,感悟真理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认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习近平同志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郑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问题;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辨析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思想深处。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它不仅在历史上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在今天、在未来还将不断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领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认识,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行动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就不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学以致用,达致知行合一,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明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四个坚持和运用”,针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九个学习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什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学习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整体性地学习、历史性地学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更加突出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如何学?要自觉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这是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特别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守正创新,永葆鲜亮底色,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就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及时恢复马列教研室。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先后启动了系列工程: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21世纪燕园红楼”——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性高端学术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等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级学术中心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力量,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引领和辐射;三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入把握世界发展走向,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新课堂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
开放学习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力的第三大途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学生会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而教学生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关注学习过程,开放学习过程。每一个学生个体所特有的经验,对一个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语言的魅力,经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眼睛不能只盯着知识结果,要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开放学习过程可概括为三点:
第一、让学生经历情境,在情景中感悟。
第二、让学生经历探究,在探究中生成。
第三、让学生经历运用,在运用中内化。
我们在评价一节好课的时候,往往会说,这节课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从不会到会的,有一个真实学习的过程。因为,开放学习过程,我有如下建议:
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真实交流,有生命力的课堂不需要做秀。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逐步领悟;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不以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的能力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牢牢记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不懂得传道有方、授业适时的教师,纵有满腹经纶,也难以让学生达到解惑的境界。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乐”又在“乐中学”,才能达到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最高境界,教学方式的探究,对老师是个挑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鼓励我们老师努力学习、大胆创新、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组织灵活化。
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静止的场景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但有些取材范围太窄,有的与本班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要注意灵活利用而不能抛弃教材,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实、延伸教学内容。将语言运用还原于生活,真正把语言教学与运用结合起来。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任何教学设计在执教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地预设和发挥教学机智,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创设更多美丽的风景。
此次“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教材、学习教法学法的机会,老师们来,不仅听了课,也互相分享了看法,这就是一个研讨的过程,这种过程必将助力教师成长,引领课堂革新。同时,我也希望老师们能够以“发展学生学力”的核心,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激励评价为动力,在课堂上贯穿教师情感的注入和教学智慧的运用,形成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性教学状态。
以上是我个人对听了这七节课后做的一个简单的综述,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谅解,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新课堂演讲稿篇五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从严治党管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结合党的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谋远虑和坚定决心。
(一)
思想建党旨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党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打扫思想灰尘,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进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思想建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对党员内在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在方式方法上,往往采取情感上感召和理论上说服等柔性方式;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正本清源、立根固本、祛邪扶正、激励鞭策等作用。
制度治党,实质就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具体要求就是要一手抓制度的制定完善,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确保党内事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手抓制度的贯彻执行,注重运用制度法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来调解党内矛盾、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促进党内各项事务的制度化、有序化和规范化,确保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制度治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对党员外在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在方式方法上,往往采取刚性约束和强制执行等手段;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等功效。
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统一。制度治党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到制度治党的全过程,才能确保制度治党始终符合我们党的建设实际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同时,党员的集体思想水平决定着制度治党的落实程度。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员遵循制度、执行制度的思想意识,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确保制度被严格遵守和执行。要使思想建党规范、有序推进,就必须依靠制度的刚性力量对思想建党的方式、程序、内容进行具体规定,进而确保思想建党规范化、常态化。因此,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形成“全面”合力,凸显“从严”功能,增强“治党”实效。
(二)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在1847年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建党,必须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和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多次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武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理论斗争和理论教育。为此,他们先后同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以及拉萨尔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他们还指导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章程,开创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报告制度等。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必须要有自己的纲领和章程,必须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在建党实践中,他还极富创造性地为俄国及世界各国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集中体现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明确提出“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成立各种工人学校,“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1929年,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具体要求。延安时期,他领导的整风运动,有力地澄清了当时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成为我们党开展思想建党的成功典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要把党建设好,首先和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党的思想建设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在开展思想建党的同时,我们党也非常注重制度治党的协同推进。党的一大就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开启了党内制度法规建设的进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党内法规”这一重要概念,指出“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党内制度法规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和部署,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导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
当前,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思想教育的力量,帮助广大党员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执行。要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同时,要严抓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让遵守法规制度蔚然成风,切实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建立健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搭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工作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主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张皮”的问题,自觉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一方面,要结合思想建党推进制度治党,通过思想教育强化广大党员的制度意识,使党的制度规矩获得广泛认同,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制度治党推进思想建党,将制度建设贯穿思想建设的全过程,及时将思想建党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章。
新课堂演讲稿篇六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格,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远影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思想,感悟真理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认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郑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问题;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辨析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思想深处。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它不仅在历史上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在今天、在未来还将不断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领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认识,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正如所指出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行动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就不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学以致用,达致知行合一,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在讲话中阐明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四个坚持和运用”,针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九个学习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什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学习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整体性地学习、历史性地学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更加突出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如何学?要自觉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这是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特别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守正创新,永葆鲜亮底色,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就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及时恢复马列教研室。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先后启动了系列工程: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21世纪燕园红楼”——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性高端学术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等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级学术中心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力量,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引领和辐射;三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入把握世界发展走向,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新课堂演讲稿篇七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许多事情都已渐渐地淡忘,但有一件事主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那就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那天在课堂上,为了写作文的材料,老师要我们每个人带一个水果,准备做水果沙拉。
首先,老师拿了同学们带来的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桔子……,还准备了盘子、发、刀、筷子、牙签和沙拉酱,放在桌上的苹果像一个小娃娃似的胀红了脸,梨黄澄澄的,像一个黄色的小灯笼,同学们非常兴奋,有的很激动,有的恨不得冲上前去,有的馋得流口水。
然后,老师开始切水果了,老师把香蕉剥了皮,白胖胖的香蕉肉露出来了,老师把香蕉切成一片一片的给我们看,像许多圆片在盘子里躺着,接着老师以开始帮梨削皮,切好后放在盘里,老师又开始削苹果,老师一不小心,就把苹果掉了,有的同学见了冲上去捡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太不小心了,还有的同学在哈哈在笑,老师拿起苹果赶紧去洗了一下。
最后,老师拿出沙拉酱,放了几勺在水果中间,用勺子搅拌均匀然后让同学们看了一下,同学们开心极了,沙拉很漂亮,五颜六色的,像一朵花一样美,同学们狼吞虎咽,一下就把水果沙拉吃完了,还有一个同学把最后一点直接一口吃了,真是个小馋猫。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认真,不能马虎,要小心翼翼地去做每一件事。
新课堂演讲稿篇八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模式也朝着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变革。而新课堂理念的提出,则是基于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所做出的改进。自身是一名公立学校的初中教师,我也进行了尝试新课堂教学,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 新课堂让学生更主动
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例如PBL等学习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更主动地发现知识和解决难题。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堂的优势明显:学生学习的动力会更大,更加积极地参与课程,教师的角色也更多是指导和辅导,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
二、新课堂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新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理解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的知识探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学生需要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还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掌握,还有更多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得到了提升,也更加全面。
三、新课堂鼓励有创意的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直接灌输,强调的是学生对于阐述规则和形式的死记硬背。而在新课堂模式下,则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和创新,注重学生的发散思考,这也是新课堂所追求的意义。同时,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出了一批批有思想、有创意的学生,这也正是新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四、新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
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实践教学,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授课,更加欢迎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并创新性地产生出新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并接触到真实的问题,真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新课堂新型教育将越来越普及
作为一名初中的教师,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新课堂教育的优势所在。而在教育政策、教学机构以及学校的不懈努力下,新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推广与普及,这也给学生们可能带来了更为美好的未来。总的来说,新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让教育这一行业不断保持着创新和变革,是我们教育不断迈进的助力。作为一个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从新课堂中吸取营养,提升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新课堂演讲稿篇九
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把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认识与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位交流、小组间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新课程中,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能够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第三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课本中对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消费者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教材中只是讲了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不应该的行为?”我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以上设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并联系实际情况讲出了许多做法,如文明消费、遇到问题找消协、打315电话等。
利用设问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创新了。如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小栏目:身临其境、各抒己见、深思熟虑、大胆发言等。运用这些小栏目,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合作的精神,发展与人合作的技巧。评价的内容不仅有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也应有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还应有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老师作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长处,策略的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德的绝好机会。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让我们乘着素质教育的强劲东风,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一、 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此外,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在新的高考形式下,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要求为目的,从基础抓起,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二、 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保障高效课堂实施
1、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全面落实“三步六环节”高效课堂模式。
2.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在教学中善于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3.精心备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三、反思是进步的利器
1.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认为,这里的反思绝不仅仅是“想”,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四点是完全融为一体的,而思考则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尤其在每次考试之后,但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的阶段,学生在反思后,要总结出自身出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可以贴在课桌上,不断鞭策自己进步,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新课堂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新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以学生为中心、支持教师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统一管理、个性化学习、互动式评价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段:新课堂的表现形式
新课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其中包括数字化教辅、知识问答、在线测试、电子作业等。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内化。同时,这些形式也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
第三段:新课堂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新课堂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扮演了教练的角色。教师通过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学习过程的全方位把握,进行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这种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生动。
第四段:新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提升
新课堂从教学模式到学习习惯都对学生进行了改变。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了自主学习,培养了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新课堂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的指示和安排,而是自主决定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第五段:新课堂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虽然新课堂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它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发展等问题。未来,新课堂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总之,随着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堂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师应该积极拥抱这种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推动新课堂教学的发展。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被引入到教育中,这也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新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地被推广和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新课堂心得体会。
第二段:新课堂的定义和特点
新课堂是指基于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活动为特点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新课堂的特点包括: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深度发掘和探究;采用多样化、个性化、互动化的学习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段:新课堂的优点和挑战
新课堂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许多的优点。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其次,新课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发挥自身的潜力。但是,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
第四段:我的新课堂心得
在与新课堂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魅力。它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喜欢在新课堂中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等方法,这些方法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乐趣。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创造性,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果。
第五段:结论
总之,新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我和许多学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机会。通过参与新课堂的学习、讨论和实践,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当然,未来,我也需要努力克服一些挑战和困难,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上午金科长向我们讲述了绍兴的过去和现在的辉煌,以及未来的蓝图,绍兴的辉煌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辉煌离不开教师。绍兴明天的教育需要我们做到三个更加: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务实。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明确教育的质量观,科学观,政绩观,教育观。
而我们都是一线教师,平时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是课堂,是学生,所以,我们主要从课堂教学的方面,讲讲新课程实施一周年以来自己的感受,以及几点反思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今天的汇报题目是感受、反思新课堂。
新课程实验进入了深入推广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面对一系列艰难的挑战。课改刚刚开始时,部分教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让局领导深深体会到:观念的转变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为此领导在全体教师中提出:“穿新鞋走新路,穿老鞋也要走新路”,口号。要求教师都要用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指导教学,要求教师在观念上同步进入课改,为促使教师真正转变观念,我们把教师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学习、提高的过程,只有确立新课程倡导的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等一系列新型观念,一年来课改的实验方向——转变观念,才会健康发展,课程改革才会有一次全面的创新。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课堂形式:一种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这种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老师一点一点地把知识嚼碎喂给学生,设计了一层又一层教学环节,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上去有了启发提问,大量练习,游戏活动,学具操作,显得热热闹闹,但还是事先按照老师设定的框框运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实质上并没有跳出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3)通过少数学生“灌”多数学生,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不多的优等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上把大多数学生摆在“听众”席上,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这三种情况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说的所谓的应试教育。
另一种虽然充分尊重了学生,但教师不提出任何要求,不作任何指导,失去了教师的应有作用和意义。这种教育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可能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只小鸟,事例关在笼子里,一只放飞在野外,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餐无忧,在野外的小鸟自由自在,两只小鸟经常做着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小鸟羡慕野外小鸟的自由自在,野外的小鸟则羡慕笼子里的.小鸟安逸。一日,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小鸟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小鸟飞进了大自然,野外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高高兴兴在大自然里拼命地飞呀飞呀,飞进笼子里的小鸟也十分兴奋,它再也不用为寻找食物而发愁了。但不久,两只小鸟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飞进笼子里的小鸟获得了安逸,却失去了自由。再回到我们当前进行的课改上来:每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感到如鱼得水,更有人感到彷徨、困惑。学生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当你真的给他们以自主的空间时,很多学生往往会瞪大眼睛,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历来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惯性,学生在教师满堂灌的课堂里已经生活习惯了,他们从来不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像笼中鸟一样过着三餐无忧的生活,但却失去了个人的自由,如果我们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还以天性,给以自由,但我们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寻食”的天性,假如我们把学生毫无顾忌地释放出去,在全新的课堂中不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他们恢复获取知识的天性,他们同样会因饥饿而死。所以,我们认为这样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四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每一分钟》!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分钟时间的故事。有一次,一个青年向着名教育家班杰明请教如何才能获得成功,他们约好了地点与时间。等到时间到的那一天,青年如约而至,可是班杰明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却让这个青年惊讶不已,原来他的房间里乱七八糟,一片狼藉。
看着青年惊讶的表情,班杰明马上说到:“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完,不等青年开口,他就关上门,一分钟之后,他再次打开门,并热情的招呼青年进入了房间,此时青年看到的确是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
青年在心里感叹班杰明的速度,可是,没等青年人把问题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好吧,你可以走了。”青年人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一边微笑地说,“你进来已经有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噢,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向班杰明道谢后,青年人开心地走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分钟的时间非常恨短很渺小,但是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构成,如果把握住每一分钟是我们人生活得有意义的关键。所以同学们,珍惜时间,就必须从珍惜你的每一分钟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把握好了生命的每一分钟,我们才能踏上成功之路,攀上理想之巅,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早岁哪知世事艰”,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很安逸舒适,有些同学就走向了生活与学习的误区:抛开学习,恣意攀比,沉迷幻想,徘徊不前。孰不知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忽视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从古至今,凡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都非常的珍惜时间,他们都把握住了人生的每一分钟。只有缺乏意志、毫无志向的人,才认为今天的事情没做完,明天还可以继续;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这个知识花园里沐浴着时代的阳光雨露,享受着一流的学习环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抛开学习而恣意攀比,没有任何理由沉迷于物质而徘徊不前。对我们来说,努力学习,这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只争朝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那么,你还在犹豫什么,就让我们从这一分钟开始,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在学习的道路上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一方一寸的风景珍藏,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生命放射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新课堂演讲稿篇十五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我们又回到了这美丽的校园,迎来了紧张而又快乐的新学期。沐浴春光,我们对新学期充满了希望。在这温暖的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在这和谐的氛围中,我们共享这难得的时光。新的学期,新的希望,让我们就在今天,就在这里一起放飞理想。
轻风锁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转眼间,我已进入了__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回首过去的日子,是那样的缤纷多彩。是敬爱的老师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儿童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少年。我真心地感激所有为我们的成长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我决心,从现在开始,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回报学校。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全体学生的共同心声!
新的学期带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带给了我们新的憧憬。新学期,新气象,我们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我们的好品德,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我们的好习惯,用向上向善的进取心创造好成绩。用“三好”要求让我们时时精彩、天天进步!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祝愿敬爱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祝全体同学在新的学期,生活更幸福,学习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