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南游记初二范文(15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反复推敲和精益求精,细致入微。总结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产生思考。
江南游记初二篇一
小桥
流水
江南的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堵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江南游记初二篇二
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留不住的是江南。真想留住这片风景,留住江南的烟雨、月光,还有温柔如水的姑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
我看见了月亮。
小小的,薄薄的一片月亮,懒洋洋地倚在树梢上,身后是纯净而又深邃的天空,衬着繁星点点。我坐在河边的青石板上,望着水面的月光将碎星笼罩,安静地只能听见空气的流动。
这是我初见江南的那晚,笃定、安宁。
江南自古便是文人骚客乐于谈论的话题。江南于他们,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小桥流水人家,是青砖小瓦,是画舫筝声。而我的江南,是烟雨月光,还有温柔如水的姑娘。
假如我是陆游,在郁闷了一天的春夜,启窗,见一姑娘脆生生地伫立在蒙蒙雨幕中,笑意盈盈地提着杏花。背景是小舟、古屋、流水、炊烟,想必再多的失落在那一刻也消失殆尽。
的确,江南的清秀有着洗涤人心,净化万物的力量。
江南之美,美在烟柳摇曳,美在细雨氤氲,美在小桥流水,美在温柔月光,美在卖花姑娘。
然而时光流逝,我的江南啊,只留下孤零零的月亮。记忆里的木船悠悠炊烟袅袅,那份自在恬淡也逐渐消失在世上。唯有在《忆江南》,在《牡丹亭》,在《汉江韵》,在人们的低吟浅唱中才可窥见当时的盛世江南。
火车到站,时间静止。我下车,却找不到月亮。
恍惚间,林立高楼又变回粉墙黛瓦的小屋。拥挤的河流重回开阔河水清亮,月亮懒洋洋地倚在树梢上,我坐在河边的青石板上,望着水面的月光将碎星笼罩。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
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留不住的是我的江南。
膏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
江南、烟雨、月光、姑娘。
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
江南游记初二篇三
江南的春天虽然没有夏天的绚丽,没有秋天的灿烂,也没有冬天的梦幻,可是江南的春天别具韵味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游记作文初中,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江南,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
生在北大荒的我,在唐诗宋词的余韵中无数次的向往过江南的绮丽多姿……对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望着北方的莽莽河山,我无从想象纤丽秀美、清韵流转的江南风光。那古诗词中认识的江南,就此化做我魂梦中的前生,遥远的生活在微淼的烟波之中。
直到来到江南,我发现我终于走进了令我陶醉过千万次的唐诗宋词的意境。看到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看到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的湖光春色;看到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那鲜秾艳丽的秋景;还有踏雪寻梅时,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冬趣。
诗的江南,行,也是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卧,也是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江南本就是一卷长诗,使我前世今生永远的吟哦。漫步于江南,我只想成为这卷长诗的一个标点。
我打江南走过
诗人说我打江南走过。开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题记
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载一船春色,铺百里湖光,辑一叶轻舟,闻三秋桂子,赏十里荷花,梦江南水乡。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的江南。江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江南。江南,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江南。江南,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的江南。江南,是我漂泊之人梦里的水乡江南。
江南的小桥悠悠,流水潺潺,巷子深深。江南的客栈繁花似锦;江南的酒肆江天月小;江南的才子诗情满怀;江南的佳人温婉柔情;江南的时光悠闲自在。江南的游子魂牵梦萦,江南的离人乡情难却。有道是童子何知乡愁苦,离了江南万里之外,朝朝暮暮,晨起夜寐,无不想起与江南同处的光阴。于纸窗瓦屋前,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往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江南的路是花青的,桥是深褐的,房是低矮的。江南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江南听雨深闺里,小窗拂疏影;江南听雨断桥下,情人泪离别。江南的雨总是多情,江南的雨是婆娑的舞娘,在长江以南的的天地里点跳独自的温柔。雨下在茅檐上,下在伴日出日落作息的人们灭没钱,落在深深的闺阁里,落在青石板街上,落在离别的人的眼里,落在明月柳梢头,落在每一个江南人的骨血里,落在游子的千丝万缕愁绪中。
江南,天气阴霾,道路泥泞,苔痕葱翠,雨声淅沥。
江南,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秧田返青,菜花水乡。
江南,茅檐低小,溪上青草,烟草平江,风荷微举。
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离开江南时日久远,看月光铺满的窗台,夜色深邃不见家乡的影子。梦里梦见醒不来的风景,是我红砖灰瓦寄居在城隅,雕栏玉砌空留寂寞,寻常巷陌飘到水面的江南。梦里,江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细雨朦胧宛如一串珠帘挂在你的面前,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江南的小桥流水和那些柳莺婆娑,好似一幅朦胧的山水画。
江南的春天虽然没有夏天的绚丽;没有秋天的灿烂;也没有冬天的梦幻,可是江南的春天别具韵味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走在那些古道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可是我不愿打伞,我宁愿与这水气一起弥散开来,在这古道中我发现江南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灰色的琉璃瓦、雪白的墙壁,房屋都建筑在水中。我一下子被这古色古香的小楼带入了古代,在清晨姑娘们打开窗对着镜子梳理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小船在小桥下来回穿梭,闭上眼细细的传来婉转而悠扬的琴声,多么惬意啊!我这时回过神来想到江南真是名不虚传,难怪李白大诗人也写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感叹。
说到江南最著名的还是西湖了,我们漫步在苏堤上,一棵桃树一棵柳树形成了一条彩色丝带把西湖镶上了一圈美丽的花边,这时我又不由得想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放眼望去,朦朦胧胧的水面上有一层白雾若隐若现,给西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感觉,像是江南女子含羞带臊。坐上江南特有的小船荡漾在湖面上,仿佛进入了一幅山水画,迎面吹来的风是湿润的,象妈妈的手一样轻柔的抚摸着我的脸颊。曾有多少诗人来到这里被西湖的美所倾倒,如苏东坡所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都是对西湖美景的真实写照。
是的,江南象易碎的玻璃给人以透亮明澈的感觉,漫步在西湖边就会感觉到一种西湖特有的古色古乡的韵味,还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二州真不傀为人间仙境,也不妄那些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在此写下这些千古名句。今天我也被西湖这种清淡素雅的美所深深震撼。
江南——一座人间仙境,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小桥流水人家、那些柳影婆娑、还有那令人陶醉的杭州西湖。
江南游记初二篇四
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次,自己亲身去体验江南的气氛,而今年的暑假满足了我这小小的心愿游上海,苏州。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那里山美、水美、人也美。而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世界遗产,水美,水色家乡周庄。走进周庄,古色古香的屋子惊现在我们的眼前:屋顶的两边向上翘起,似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房屋如雪般洁白的墙壁、屋檐是那么亮丽显眼,又像展翅高飞的雄鹰的健壮的体魄。我环顾四周,一座座房屋的脚下便是一座座老桥,它们如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长年累月地弓着腰驼着背,让多少人从它们身上走过,从无怨言,只是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桥的下面是那清澈的溪水,它们哼着一首首小曲,向前流去……在阳光的照耀下,似有一位仙女站在天上,往水里洒下一把把金子,闪闪发光,波光粼粼。我走在这一块块地砖上,心中不禁赞叹:这真可谓是小桥流水人家啊!
游完周庄,我们来到颇有威名的上海黄浦江。夜晚的上海滩更是世界闻名,就好比那璀璨的东方明珠般金碧辉煌。夜晚,我们一家走进了那豪华游轮,去参观夜晚的上海滩。
在灯光的洗礼下,水变得更加明朗,透澈。抬头向前方看去,上海滩如一朵出水芙蓉般那样娇艳,美丽动人。随着游轮的前进,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那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渐渐地越来越近,看清楚了,它不愧是世人们所说的那样动人。它高高地直直地耸立在一群楼房之中。
不仅仅是那颗美丽的东方明珠,一座座高楼大厦也不甘落后,拔地而起,真是绚丽夺目。高高的楼房和一排排路灯连接在一起,似乎把整个上海都置身于灯火辉煌之中,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好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水上江南,让多少世人流连忘返。这江南令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亲近了自然。
江南游记初二篇五
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起来了。整个柯岩都仿佛笼罩了一层薄纱,那些美丽,都隐隐约约地藏于烟雨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芳香,那是青草的味道。深吸一大口,好像身体与心灵都被净化了。柯岩的每一寸土壤都有一抹神秘的宗教色彩,没错,柯岩是一个佛教圣地。这一点,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因为,在风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尊巨大的石雕佛像。一块大石头,凿了一个大洞,其中盘腿而坐的大佛,正闭着眼睛微笑呢!他翘起的兰花指上,好像有东西在动?咦!是喜鹊!两只大鸟在其手指尖灵活的跃动,引得游人驻足观看。而那佛像,又是多么怡然的享受着这小生灵的爱抚!
听!什么声音?哦!是水声!我兴奋地跑进竹林,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时,我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挂瀑布,旁边还有一个竹桥,顺着小桥,我们来到了一潭清水旁边。上面有一块块的搭石。绕过瀑布,登上岩石,我激动得跳起来。天啊!好美的景色!湖水泛着微波,远处依稀有一些古建筑,是一个古镇!湖中三三两两的乌篷船和划船的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跑了过去,搭上船,指尖划过清凉的湖水,心中漾动着燃烧的青春。
江南游记初二篇六
中秋假期我和妈妈跟随旅行团乘大巴去江南旅游,书上曾经写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江南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游苏州,看周庄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苏州,从泰安到苏州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到达苏州已是傍晚。此时我们来到了周庄,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
在清朝年间有一位姓沈的商人,看到百姓贫穷,就把自己的财产分给百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住过的房子称为沈庭,我们参观了主人的前院后庭,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庭和双桥。周庄的夜景太美了,小河中不时有小船划过,到处都人山人海,灯火通明。因为周庄离上海比较近,所以凡是去世博的都不会错过游览周庄。观世博第二天,我们启程去上海,望见上海的第一眼就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不一会,来到了世博园,导游给我们分好票,便都散开进世博园。经过安检合格后我们顺利的进入园内,我和妈妈先去了非洲联合馆,它让我们了解到了非洲的风土人情。虽然非洲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贫穷,但他们的资源很丰富。接着,我们又去了意大利馆,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总算进去了,里面有许多精彩之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价值几千万的老爷车,因为该车是私人物品不允许拍照,因此有些遗憾。
从意大利馆出来已是中午,我和妈妈在草地上吃了些食物,便去了荷兰馆。登上荷兰馆的顶层,我朝着四周看了看,发现各国的场馆建筑风格不一:有的像刺球;有的像草房;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朴实庄重。除了以上几个馆我们还参观了马来西亚馆和爱尔兰馆,同时还欣赏了他们的精彩演出。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出了世博园。晚上去看上海的夜景,如果说白天的上海是一部黑白电视机,那晚上的上海就是色彩绚烂的彩电。看完夜景又去了南京路,看老上海的精彩和外滩的美丽。上海不愧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我希望将来自己能考进上海的复旦大学。西塘与西湖今天是第三天,我们要去西塘,从送子来风桥进入西塘,沿着小河两侧的走廊步行游览。出来时乘船到停车场,可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细雨蒙蒙,真是“江南的天,娃娃的脸”,在雨中游览西塘更是别有风味。到了杭州不去西湖此乃憾事,所以,我们最后一站是西湖。到了码头,我们坐上轮渡游西湖。
听导游说西湖的水虽不深,但湖底的淤泥高达两三米呢,每年杭州政府都要投入很大资金用来清理淤泥。看!那不是《白娘子传》中的宝塔吗?听导游说这是后来修建的,里面还有电梯。一位叔叔开玩笑说“如果白娘子还活着,那就直接可以坐电梯了”。这次江南之行只有短短的四天,虽看了不少美景,但还有许多景点没看,将来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欣赏江南美景的。
江南游记初二篇七
可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着了魔:被无知牵引着,被野蛮笼罩着,被经济吞噬着……一山山树木倒了,一块块草皮垦了,一垅垅田地占了,一只只鸟儿捕了。接着,废气来了,废水来了,废渣也来了,危险接踵而至。家园变了,满目疮痍;地球累了,不堪重负;人类慌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们就像温室中蹦跳的青蛙,在恶劣的环境下苟延残喘。
清洁一点,舒适一点;绿多一点,福多一点。绿色像水,多了便汇成了海,绿色像灯,星星之火,瞬间便成燎原之势。我们期待,清清河水的欢唱,清新甘甜的空气,沁人心脾的花香。天空是小鸟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江南游记初二篇八
我从十四岁起
开始用我的笔描写江南
但时至今日
我没有一篇文字一首诗
一句词能写出江南的秀丽和妩媚
这是我对江南的亏欠
从十八岁那一年
我开始用我的笔描绘江南
但时至今日
我没有一幅画
能完美画出江南的神韵和典雅。
这是我对江南的亏欠
或许是因为我太喜欢江南
或许是因为我太爱江南
在我的感觉里
无论怎样的词汇
怎样的构思
都无法写尽江南的神采和气势
童年时我在江南的怀抱里
她的姹紫嫣红
她的草长莺飞
那醉人的小桥流水
雨后彩虹
白云下的燕子晚归的牧童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好
少年时
江南在我的笔下
她典雅高贵
那整齐的'青石板小巷
曲折小路鸦啼黄昏蝶舞花丛
那绵绵细雨下的四合小院
那廊檐下刺绣的女人
那落日边的红云
那缥缈的炊烟
对于我她们是那样充满魅力充满诱惑。
成年后江南在我的心底
那听不完的爱情故事
说不完的凄凉缠绵
杭州的西施苏州的林黛玉
断桥的白娘子
祝家庄的山伯与英台
苏绣泥人紫砂
细细竹语萧萧松涛
这一切对于我是那样神秘那样壮丽
如今江南在我的梦里
那夕阳下缝缝补补的祖母的身影
田园里母亲和婶娘们勤劳的汗水
江水边青青杨柳
鹅卵石上三三两两的鸭蛋
山崖上五彩缤纷的映山红
爷爷背回来的野山羊
江南
在我的梦里
她是一个女人
典雅、高贵、青春、妩媚
江南
在我的梦里
她是一个母亲
慈祥、大度、宽厚、仁慈
江南
在我的梦里
她是一首歌曲
悠扬、柔和、缠绵、委婉
江南在我的梦里她是一首诗词大气抒情古朴久远
江南游记初二篇九
小桥
流水
江南的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堵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
江南,无数文人笔下的少女仙姝。不错,美丽的江南恰似一位羞涩的.少女,洋溢着毫不张扬的古典之美。三寸金莲,双手撑着绣着粉红色桃花的丝质手帕,翘着涂红的手指,笑不漏齿,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美丽的江南似少女,多情少女出江南。
这便是我这个“外行人”眼中的江南,看惯了北方的粗狂与浑厚,却对那未曾谋面的江南格外向往。
江南之美,无处不在。一副副题着诗词的水墨画,文人的“宠儿”,诗人的最爱。诗词歌赋把江南的景,江南的人,都化作纸笔间的神话,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曾有人写“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亚冷桥边的苏小小,惠山的明月,亚湖的断桥,绍兴的申园……”多少生命的足迹和凄美的传说令人动容。
姑苏城,周庄,那淳朴的古镇是否风采依旧?穿梭在那古镇间泛着秋波的清河是否还会迷住离人的双眼?止步倾诉,诉说着质朴与恬淡,用吴侬软语。晶莹剔透的水面上弯曲的木撸是否悠然?这“春水”是否仍碧于天?惆怅的雨巷中是否仍有撑着油纸伞的少女遥想着发生在断桥边的故事?我不知道。
“日出江花红胜水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意的江南,美丽的江南。“能不爱江南!”但对江南如痴如醉地爱却让我惊慌,我不敢和她会晤,我怕被文人欺骗。纸灯?霓虹灯?绣花鞋?高跟鞋?雨巷?高楼?炊烟?黑烟?……我怕,我怕浮华真的“迷蒙了往昔,模糊了过去。”我怕“喧嚣”真的打破了静谧。
江南,“物质世界”中理想的人间圣地,世外桃园。我不愿多想,只愿把那份美留在心间,心中的最底层,制成一副水墨画,永挂心房。
长相知,莫回首,一声怨两声叹,怎奈我绿水青山?
真爱者,不言见,三年想五载盼此爱永远驻心间!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一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20--)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二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乘着公交车去南山游玩。
在车上,从窗外望去,许多花草树木让我映入眼帘,这些花五颜六色,这些树高大挺拔,这些草生机勃勃,让我十分陶醉。
到了南山植物园,大家争先恐后的下了车。一下车,就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了山茶花十分红艳,像盛开的笑脸。又走了一段路,看见了樱花,有红色的、有雪白的、还有浅绿的,樱花颜色各异,正是值得观赏的。走到南山植物园中心,看见了花神,花神的手里捧着花,可能是希望大家要爱护花吧!我们走了不久,就觉得很累,老师叫我们休息一下,我发现用剪刀修剪成羊形的小花树,但老师叫集合了,这时我才发现是十二生肖,有机灵的老鼠,勤劳的`老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兔子……。一阵风吹过,十二生肖好像动了起来,显得生气勃勃。现在我们要上山去看蝌蚪了。我们走了好久,在一个水池里才看到了蝌蚪,这些蝌蚪非常的小,一般看不到,要仔细看才能看到。我们大家盼望着小蝌蚪茁长成长,变成青蛙。到中午了,我们,我们选了一个地方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回家了,我还恋恋不舍,留恋忘返。
这次春游让我看到外面五彩的世界,南山的花很漂亮,南山的树很高大,南山的草很芬芳,让我明白了,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明白更多的知识。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三
今年夏天,我到风靡全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南山竹海度过了一个令我最愉快的暑假。盛夏的南山竹海是多么迷人啊!白天,花红柳绿、蝉声起伏,傍晚,荧光闪烁、蛙声一片。令我终生难忘的趣事就在这里发生了。
一天早餐过后,外公说:“听说山上有个景点名叫小鸟天堂,里面鸟类可多了,还可以给小鸟喂食呢,不如我们去那是游玩吧?”话间刚落,我马上雀跃地跳了起来,举双手赞成。因为我们住的宾馆离山比较近,所以不一会儿就到了景点,我们先穿过了两扇木制的大铁门,门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粗粗的铁链条,据说是为了不让鸟儿们飞走,我一进门就看见了八哥、孔雀、杜鹃,有些悠闲自得地踱着步;有些停在树干上纹丝不动,酣然入睡着;有些翩翩起舞,好像在为我们助兴似的;有些挥舞着翅膀,兴高采烈的样子,转着圈儿欢迎我们。为了感谢它们的殷勤接待,我买了些鸟食好好地犒赏了它们一番。看到鸟儿们争先恐后地争食,我由衷地高兴起来!
过了喂食区,我们来到了一座亭子里,这时的我已经气喘吁吁起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突然,我听到了一声“我爱你”,我一下蹦了起来,吓了一大跳,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谁呀?”我们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亭子的四面柱子上挂满了鸟笼,里面装着五彩缤纷的鹦鹉们,接着它们又唱起了“欢迎你”,弄得我们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我把鸟食喂给它们吃,它们好像很高兴的样子,扑扇着翅膀,还不住地叫着“hello”,我正疑惑,哪来的这么聪明的鹦鹉,看了旁边的介绍,才知道它们曾经还做过世博会的小客人呢!原来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欣赏完它们的表演,我们就离开了“小鸟天堂”。
我们回到宾馆,吃了午饭,我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香过,这次的游玩真尽兴啊!鸟类是我们的朋友,给予我们快乐,我们要爱护它们!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四
一到了邵阳
今天,妈妈出差去邵阳,我正好放暑假,没人管,妈妈就把我一起带去了,邵阳游作文游记。
那一天,我们坐着“湘高速”的大巴车赶往邵阳,同行的还有席阿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邵阳。
下车后等了一会,有个姓马的叔叔开车来接我们,转眼到了“金龙大酒店”,听说,这是邵阳市内最好的酒店呢!我想:我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妈妈去考场监考去了;我一个人待在房里,哪儿都不能去,只好看看电视,就这样一天的光阴被我“虚度”了。但我也学会了许多邵阳话,比如:“是”读“zi”(第三声)、“wuxiansihuaxiaolinten”(读二、三、二、三、三、二、二声)是“无线市话小灵通”、“娃娃”读成“ang”(第二声)等等,真是有趣极了!
二爬莨山记
第三天,我们到了莨山的所在县城——邵阳新宁县,下榻在莨山旅社。
于是我们出发了。
驱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叫“牛鼻寨”的山下。下了车,带齐东西,我们就开始爬山了。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碧石溜泉:一排排碧绿的青苔长得整整齐齐,点缀着灰褐色的岩石,清澈的泉水从岩洞里一泻而下,融成一股小小的泉水,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爬啊爬,妈妈和阿姨们都筋疲力尽、气喘如牛了,我在一旁为她们加油鼓劲,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我终于等不及了,一个劲地向前冲,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一线天;“一线天”其实是两块巨大无比的山石形成的夹缝,中间有一条窄窄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山路,最宽处也只有26厘米呢!风从石缝里穿过,凉凉的,舒服极了。我坐在光滑的岩石板上,一边乘凉,一边等着妈妈她们;好久好久,终于等到了;我们又继续向前,一直爬上了前寨门。站在山顶,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爬上了莨山,成为了中国的.“小蜘蛛人”,小学六年级作文《邵阳游作文游记》。
下山是从另一条道走的。一路上,我们还欣赏到了“‘碧竹林”、“揽月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下午还有更好玩的呢!你想知道吗?
三漂流记
吃完中饭,我的心已经是“万分激动”了:因为我们下午要到夷江漂流了!
乘车来到夷江边,我已是迫不及待了:只见岸边整整齐齐地漂浮着一排排的竹筏,上面固定着四个竹椅子,四位阿姨坐上去后,我就只好“屈就”坐在竹筏边了。
船家划得不快不慢,我把脚浸在清清的江水中,急促的波浪不时地“亲吻“我的脚,泛起朵朵浪花;两岸如画的风景使我陶醉了:青山绿水,丛林茂盛,百花点缀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醒目,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看,哪是什么?”我们的头齐刷刷地望了上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头上有一只张大鸣囔、正在“仰天长鸣”的“青蛙”,真是活灵活现;噫,前面还有一个身披战袍、挥舞着长剑的“将军”,威风凛凛,也许他正在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呢!我真怀疑这一切是不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不是的,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罢了。我和所有的游人都深深地沉醉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激战正悄悄地等待着我们!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前年去张家界茅岩河漂流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一不小心摔到了江里,妈妈吓坏了,连忙要拉我上来,我站直了一看:哈哈,江水只到腰部,我顺势在江水中畅游起来。正当我游得惬意时,左前方船只上的游客向我们“开火”了:四位阿姨顿时成了“落汤鸡”,我气愤极了:现在该是我这唯一的“男子汉”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拿起水枪,对准他们就是“一枪”:太棒了!喔,他们开始更猛烈的反击,我不怕,我闭上眼一阵“扫射”,眼看着势单力薄的我们就要输了,怎么办?看来只有使出绝招了:我猛地跳上对方的竹筏,趁其不备,把他们全部推下了水!这一下他们再无还手之力了,只好乖乖地求饶、认输,我站在竹筏上,开心地大笑起来:山谷回应着我,将军石也笑眯眯地望着我,好象在表扬我呢!
四回家的感觉真好
三天之后,短暂的邵阳游结束了,我回到了长沙,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切,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江南游记初二篇十五
春天又到了,受到风寒而正在咳嗽的爷爷说想带我到湖边走走,我心中一阵疑惑,便答应了。
站在湖边,春风迎面扑来,夹杂着淡淡的泥土香,伴着湖风令人感到清爽,爷爷问我:“孩子,你看到了什么?”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看到了天空中蓝蓝的白云,湖水澄清,远方的湖畔是家乡人民的养殖场,湖心的几条游船载着游客欣赏春色美景。”“你答的很好,但我问的不是这个意思”爷爷面无表情的说。
爷爷曾经是村里学校的教师,在他面前,一向自诩语文成绩颇优的我也一时语顿。若有所思的爷爷静静的面对着湖,湖风吹起了他花白的双鬓,此时我更觉得他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心中饱含历史的沧桑,他咳嗽了几声又问:“孩子,你知道这里以前是什么样吗?”我疑惑不解的摇摇头。他说:“在我年少的时候,这如今景色秀丽的湖,曾是两岸人民的灾难,一到梅雨季节,湖水猛涨,洪水冲垮了百姓的房屋,卷走了地里的庄稼,幸存下来的人无所依靠,颗粒无收。湖边人傍湖而生计不能靠湖,只好剥树根磨粉以裹腹,可是,那东西是难以下咽的,人们吃了都患上了病,屋漏偏逢连阴雨,瘟疫袭来,尸横遍野死亡枕藉。”我望着爷爷深皱的眉头,不解的问:“难道国家正符就不管吗?”爷爷气愤地说:“那时国家内忧外患,上层官僚欺上瞒下,谎报灾情,贪赃枉法,哪里还管得着老百姓的死活。”
“可是,孩子,你知道吗?从新中国成立的那天起一切都变了,共产党派来了专家工程队,疏导了湖淤,彻底治理好了洪水泛滥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春风又吹到了湖边小村,大家鼓起热情,在党的政策引导下,办起养殖厂种起果树,还兴办起了农家乐,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你看一看这湖边谁家不是住进了楼房呢?”爷爷舒开眉头,精神振奋的望着湖水。
我久久的思考爷爷说过的那些话,驻足望着岸似透绿的湖泊,伴着春风奏鸣曲,我的思绪飘飞,看今日神州大地蝶舞飞扬,华夏江山凯歌频传,祖国的山川如此美好,共产党正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光明,走向富裕和幸福,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明天一切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