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景区心得体会 参观乾陵景区心得体会(模板8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一
乾陵景区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和他的皇后孙皇后的合葬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乾陵景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皇家陵墓的庄严肃穆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以下是我对乾陵景区的参观心得体会。
首先,乾陵景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入景区时,我被一排高大的石狮笼门迎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接着,我来到了正门前的牌坊,上面刻着“乾陵”两个大字,气势雄伟。走进景区的核心区域,我看到了一座座宏伟的墓穴和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明石象,它高达14.7米,以其广阔的威严给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整个乾陵景区融汇了汉唐文化和明代建筑之美,让人们感受到古代帝王的雄伟气势。
其次,乾陵景区的建筑和雕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陵的建筑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都采用了上古传统的工艺和建筑技巧,石刻、木雕和砖雕等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石刻彩画,通过巧妙的雕刻技巧,以及精湛的彩绘技法,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乾陵内的宫殿建筑,它们设计精巧,构造严谨,宫殿内部的金碧辉煌、宏伟壮观更是令我感到震撼。
再次,乾陵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古代皇帝墓葬的代表之一,乾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的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大量的明代文物,包括陶瓷、铜器、玉器、字画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明代的风俗文化,还展示了古代建筑、雕塑和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一本本石刻碑文记录了朱棣帝王功绩和孙皇后的美德,让人们更加了解这对古代夫妻的伟大和卓越。
此外,乾陵景区的环境非常幽静,令人心旷神怡。景区由山区和水域组成,山上种满了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槐树,清风徐来,鸟语花香。而水域则有青草如茵的湖泊,碧波万顷,几只白鹭在湖面上游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样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也更能感受到古代皇宫墓地的宁静和庄严。
总的来说,参观乾陵景区是一次极为难得的体验。通过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乾陵的雄伟和肃穆,感受到了乾陵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乾陵景区的建筑、雕塑和文物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出成就,而景区的环境则给人以深深的安宁和舒适的感觉。我相信,对于每一个来乾陵参观的游客来说,都会有一次宝贵的文化之旅。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二
xx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马江海战爆发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为代表的“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在中国近代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装学院团委在20xx年初就精心制定“爱祖国、爱福建”学习讨论活动计划,特别是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爱祖国、爱福建”学习讨论活动要立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为重点,以思想到的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三个“贴近”,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船政文化”是全国唯一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其主要内涵是“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技创新”。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弘扬“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技创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时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家乡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更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创业的热情。
二、活动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视对外宣传“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准备投资1.6亿元用于修复、重建相关历史遗迹。今年春节前,耗资51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春节一过,农历正月十四,在辅导员郑诚德、鄢宜老师的带领下20名在榕学生(包括春节留校学生)一同赴福州市马尾区的参观“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遗迹。时值一年一度的“两马”元宵灯会即将举行之际,马尾街头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
1、福州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马尾造船厂)。据了解,福州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当年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近代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飞机制造、科技教育、产业工人的重要发祥地”,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第一艘木壳巡洋舰、第一架水上飞机都诞生于这个厂。现在,厂区内还留存了许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xx年船厂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为由多元投资主体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取得了iso9001认证证书,资本总额2亿多,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具有开发研究、设计制造3.5万吨级(灵便型5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和修理2万吨级船舶的能力,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船舶生产基地。
2、参观马江海战纪念馆——昭忠祠。该馆是专门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死难烈士的,内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别是增设了船政精英馆。展厅内展示了多组蜡像和丰富的实物,向参观者再现了严复、詹天佑、魏瀚、王寿昌、罗丰禄、萨镇冰、陈兆锵等为代表的船政儿女的生平事迹。
3、中坡炮台。建于1868年,在中法马江海战中曾起到阻击法军登陆的作用,后被毁。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虏伯大炮2尊。这是当时德国产的最先进的大炮。但抗战中再次被日寇炸毁。现在完全按照当年格局修复了中坡炮台,并仿制了当年两尊克虏伯炮。
4、马限山公园——英国分领事馆和梅园监狱。英国领事馆这是一座西洋式单层豪华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园马限山园时,政府出资做了全面修复,并四处收集旧照和文献,了解当年分领事馆里的陈设,而后出巨资收购了大量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具和文物。现在游人走进这座西式豪宅,出现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电影里才能出现的场景。梅园监狱原来仅留主体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复。福州是《南京条约》划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义势力很早就渗透进来。这些遗迹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活证据,让游人能够借此再一次领悟“落后就要挨打”。
5、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原名“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经重新定位,改为现名。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览、科教夙兴、产业先驱和海军根基,涉及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产业的兴起等,展览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此外,还有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广场,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飞机、大型喷雾泉三大景观。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三
“旅游使人快乐”,这是一个人们都知道的老话。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旅游以其多样的内容、多姿的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特别是在经历过长期的疫情隔离之后,人们更加渴望出门旅游放松心情。不久前,我有幸参观了一次景区,这让我对旅游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观光初体验
到达景区的时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到了门口。景区的大门上写着“人山人海”,我不禁感叹景区的魅力之大。游客不断地出出进进,导游在旁边耐心地讲解着景区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而在我身边,有着各式各样守候在景区内的摊点,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当地美食。我品尝着特别的异地小吃,就像是在享受着当地人的生活。这些都是旅游的乐趣之一,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所在。
第三段:景点文化感悟
参观了景区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景点后,我开始意识到旅游并不仅仅是四处游荡和娱乐消遣。在景区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游客与景点之间的本质关联。正因为有那么多人来到这里,才有了这些优美的景色。而景点的存在,则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让我更加想去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旅游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参观景点,我们可以更深入感受到各种人文景观的内涵,理解到自然景色与文化史的内在结合。
第四段:旅游的人际关系建立
在旅游中,交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当我们和志同道合的游客一起行走,交流经历,分享感受时,一种非常特别的感情纽带就会在我们之间建立起来。而且,通过旅游,我们还可以获取来自当地居民的友爱和关心。看到那些热情的居民为我们提供帮助,我深深地感动了。这种感动让我接纳并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人,可以说是旅游使我对世界更加开放和包容。
第五段:旅游的后果评估
旅游行为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在景区中看见有的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稍有不慎就会破坏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旅游背后的自然环保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维护。我们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游客,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旅游产业和环境问题的相关信息,减少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产业,一个无限空间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才能让旅游资源更好的维护和发展。
结论:
通过这次旅游,我对旅游的重要性、旅游的乐趣、景点和文化、旅游的人际关系以及旅游产业的后果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走出去,了解世界,才能更好的欣赏到生活的美。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旅游是一个治愈内心的过程,本质上需要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更加谦逊和宽容。让我们一起拥抱更多的生命与美好,通过旅游来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四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让我向往。在这漫长的假期里,我终于如愿以偿,跟着妈妈来到了我向往的“世外桃源”!
“玉带蜿蜒,画面雄壮,漓江秀丽深。”郭沫若的一首诗揭示了桂林漓江的美丽景色。山峰高耸,河流清澈见底,鸟儿不时啼叫;那些依山傍水的河岸小村庄,在这个仙境里一定很满足,很幸福。
漓江上有很多景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布的倒影。高耸的山峰映出绿色的河流,分不清哪座山是哪座水。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令人陶醉的“黄布倒影”景观。
游览完漓江,我们来到了被誉为“诗意家园的典范”的银子岩风景区。踏入景区就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四面环山,流水潺潺。洞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钟乳石和石笋。独柱苍穹、佛经、滴水形成的杂珠伞等独特奇观,令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用“银河落九天”这句话来形容洞内白雪皑皑的瀑布再合适不过了。这一幕中,银白色的钟乳石倒映在水中,宛如水中的宫殿。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赶到坐竹筏的地方。玉龙河两岸布满山峰,多山,连绵起伏。我坐在竹椅上,耐不住寂寞,把脚伸进清澈的河里。哇!多爽啊!使船缓缓前行的竹竿入水,平静的水面上出现了涟漪。当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来时,水面突然变得闪闪发光。
下午,我们真的来到了世外桃源。乘船游览雁子湖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突然,一首悠扬的歌来了。我跟着歌曲的流行走。哦,原来是董姑娘在附近的舞蹈楼里载歌载舞。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欢迎我们!绕过燕子洞,我恍然大悟,——桃花岛到了。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桃花开的季节,但岛上还是有几朵桃花在对我们微笑!
在短暂的两天桂林之旅后,我们将再次乘坐高铁去贵阳。再见,桂林!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五
xx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马江海战爆发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为代表的“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在中国近代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装学院团委在20xx年初就精心制定“爱祖国、爱福建”学习讨论活动计划,特别是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爱祖国、爱福建”学习讨论活动要立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为重点,以思想到的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三个“贴近”,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船政文化”是全国唯一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其主要内涵是“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技创新”。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弘扬“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技创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时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家乡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更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创业的热情。
二、活动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视对外宣传“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准备投资1.6亿元用于修复、重建相关历史遗迹。今年春节前,耗资51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春节一过,农历正月十四,在辅导员郑诚德、鄢宜老师的带领下20名在榕学生(包括春节留校学生)一同赴福州市马尾区的参观“马江海战——中国船政文化”遗迹。时值一年一度的“两马”元宵灯会即将举行之际,马尾街头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
1、福州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马尾造船厂)。据了解,福州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当年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近代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飞机制造、科技教育、产业工人的重要发祥地”,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第一艘木壳巡洋舰、第一架水上飞机都诞生于这个厂。现在,厂区内还留存了许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xx年船厂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为由多元投资主体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取得了iso9001认证证书,资本总额2亿多,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具有开发研究、设计制造3.5万吨级(灵便型5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和修理2万吨级船舶的能力,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船舶生产基地。
2、参观马江海战纪念馆——昭忠祠。该馆是专门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死难烈士的,内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别是增设了船政精英馆。展厅内展示了多组蜡像和丰富的实物,向参观者再现了严复、詹天佑、魏瀚、王寿昌、罗丰禄、萨镇冰、陈兆锵等为代表的船政儿女的生平事迹。
3、中坡炮台。建于1868年,在中法马江海战中曾起到阻击法军登陆的作用,后被毁。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虏伯大炮2尊。这是当时德国产的最先进的大炮。但抗战中再次被日寇炸毁。现在完全按照当年格局修复了中坡炮台,并仿制了当年两尊克虏伯炮。
4、马限山公园——英国分领事馆和梅园监狱。英国领事馆这是一座西洋式单层豪华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园马限山园时,政府出资做了全面修复,并四处收集旧照和文献,了解当年分领事馆里的陈设,而后出巨资收购了大量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具和文物。现在游人走进这座西式豪宅,出现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电影里才能出现的场景。梅园监狱原来仅留主体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复。福州是《南京条约》划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义势力很早就渗透进来。这些遗迹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活证据,让游人能够借此再一次领悟“落后就要挨打”。
5、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原名“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经重新定位,改为现名。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览、科教夙兴、产业先驱和海军根基,涉及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产业的兴起等,展览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此外,还有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广场,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飞机、大型喷雾泉三大景观。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马尾参观心得体会精选马尾船政文化景区参观有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六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 马1 车。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一说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__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__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七
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时间、金钱去赏玩人间美景。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参观景区并不是单纯的游玩或者观赏,而是与自然环境和所在地的文化有机结合的体验。参观后景区的心得体会是我们走出舒适区,在旅途中学会探索、学习、欣赏和思考的必须过程,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后景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观察环境
在参观后景区的过程中,首先我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并留意其他游客的行为。尤其是在自然风光胜地,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游客的舒适度和整体的旅游体验。有时候我会看到有人在景点周围乱扔垃圾或者无意中破坏了自然环境,这时候我会提醒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参观后景区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更要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
第三段:了解历史
在参观名胜古迹或者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总会把注意力放到历史背景的了解上,不只是看到珍贵文物、听到讲解员的介绍,我会不断思考这些文物、历史的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和情感。穿越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人类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文化的渊源,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第四段:接触文化
在前往景区的路途中,我常常沿途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在景区里,我们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例如品尝当地美食、领略民间艺术、体验民族舞蹈等等。这些亲身参与和接触,不仅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更让这些文化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第五段:总结
参观后景区是一种体验,可以让我们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民俗的观察和接触,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参观后景区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体验,可以持续地让我们保持探索的心态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而让我们的人生不仅丰富多彩,更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参观景区心得体会篇八
第一段:引言(150字)
参观国门景区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国门的宏伟壮丽,还能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化。近期,我有幸参观了某国门景区,这里融汇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了国门景区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二段:自然景观(250字)
国门景区的自然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景区被山脉环绕,景色壮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在景区内,有着湖泊、瀑布和森林等多种自然景观,每一处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参观途中,我特别被一座瀑布所吸引。这座瀑布高耸入云,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站在瀑布前,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明白了自然的伟大和珍贵,也让我更加珍惜环境、保护自然。
第三段:人文景观(250字)
除了自然景观外,国门景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参观国门景区,我有幸了解到许多有关国家历史文化的知识。景区内有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这些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和风雨历程。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一座古建筑,它是该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这座建筑气势恢弘,雕塑精美,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更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致敬。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深被文化的力量所感动,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传统文化。
第四段:参访收获(300字)
通过参观国门景区,我不仅仅欣赏到了美景和古建筑,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人生感悟。首先,我意识到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应该保护好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其次,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有动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最后,这次参观让我感到了自豪和自信。国门景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统一和独特文化,让我为自己所属的国家感到无比自豪,并坚定了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第五段:展望(250字)
这次参观国门景区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经历,它让我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国家。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希望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中去,为我所属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行动,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观国门景区,去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参观国门景区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我相信,这段经历将一直伴随着我,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