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 师德师德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学习《意见》,更加坚定教师在加强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关乎民族、关乎国家、关乎孩子。重要不重要,掂量掂量,分量不轻,为师者,没有理由亵渎,只有朝圣、敬畏本职,才是为师之道,为师之理。《意见》颁布是国家宏观意义上的重视,学校更应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加强与强化。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育人之本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道德取向,小学教师面向的是小学生,素质高低更加决定了孩子的模仿性极高的价值取向。意见中讲到“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对教师的师德培养与教育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关注与深化,随意的蜻蜓点水或是形式都不可能带来质的改变,基于师德的落地生花,需要作出实质的思考与改变。
师德之本,不在立意,而在真实的爱的教育中自然孕化,是一份浓浓的对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一腔对学生的真诚的爱护与热情,是一份由心而出的对教育付出的正能量,师德,请以爱的名义做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爱的名义下的种种。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师德教育活动的学习,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当然,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处幽兰谷,孕育兰花香。我会用行动见证青春的誓言: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我将用我的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不彷徨,不退缩,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守住心中的那片阳光。
坚守一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争取做一名最美丽,最幸福的人民教师!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二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这个职业中,师德一直是教师肩负的极为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师德,时刻保持一颗教书育人的良心。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谈一谈我的师德心得体会。
第二段:尊师重教是师德的核心
尊师重教是师德的核心。我们应该时刻明白自己承担了教书育人的使命,始终秉持敬师重教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以诚待人、以爱抚育。在我校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常强调“敬师重教”的重要性,始终保持认真、负责、专业的态度,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授课上。在此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慰藉的内心,博得了学生的集体赞誉。
第三段:诚实守信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实守信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要始终诚实守信,言行如一,才能让学生相信我们的话语和行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教学过程的规范,尊重学生的知情权、教育权、隐私权等,不得利用权力谋求自己不当的利益。
第四段:责任心是师德的实质
责任心是师德的实质,我们教师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要爱心付出、尽心尽责,时刻保持一颗责任心。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关注,全面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中的成效。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学识、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还要注重修身养性,遵循师德规范,做一个负责、认真、专业的好老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才智的理性火药桶。作为一位决定着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进修学习、敬业执着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地遵循师德规范,才能为背后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国产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牵动了每个家长的心,这一事件的出现让我们感到愤怒,有的企业为了赚了黑心钱置百姓生命于不顾,这是一种企业道德严重缺失。心中没在百姓,结局只能是自取灭亡。由此让我们想到师德,老师的道德,师德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心中装着有你的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遇事想一想,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我希望老师如何处理。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等于抓住了成功,等于抓住了快乐的源泉。孩子们进步了,就是我们的成功。
我班的一个同学生性调皮,处在青春期他,有了些男女意识,经常把男生往女同学身上推。遇到这样的事有令老师火冒三丈。可能还会大声呵斥:小小年纪,你竟然干出这种事!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通知家长!转念一想,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学生也许会从此一蹶不振,要么自抛自弃,厌学厌校厌师;要么就是沉默寡言再也抬不起头来,小w在我默默地注视下低下了头。老师还向你透露一个好消息:班级将公开招聘劳动班委。老师希望你也能争取好的表现,参加报名。此后的几天,小w与先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他主动承担了班级包干区东楼梯的打扫工作,并被同学们推选为劳动班委。
你知道你的学生心理在想些什么呢?或者这个就回答不上来了。是的,作为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每天忙忙碌碌,哪有时间与学生聊天,其实笔者所说的聊天是随时随地的,可以在教室、操场,可以在办公室、马路上,可以在课前可以在课间,或者放学、上学路上,总之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学生说说家常,话话闲话,聊聊心情,听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只要孩子们愿意说,就不妨多听听。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度,加深师生感情。因此教师要做个倾听者。当然仅仅是愿意听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做一个敏感的倾听者,教师能从孩子的话语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同时,在与学生的闲聊中,还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困惑及时了解、帮助,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观点和做法使学生更好的生长发展。
学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进步,作为班主任都要细致入微地收入眼底,鼓励到位。因为后进同学在前进之初的欲望往往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我在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时总是大声说,大张旗鼓,将孩子们进步的欲望和热情煽动至极点。
总之,在我们面对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面对家长要懂得沟通技巧,面对自己要懂得释放压力,让自己开心、顺心,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教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这里,我要分享我对师德的体会和心得,以期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自己的师德素养。
第一段: 深刻理解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它不但要求教师在拥有较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质量。只有时刻谨记师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以及社会的尊重。
第二段: 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自己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做到内在修养的提升,才能行稳致远。同时,还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第三段: 严厉对待违纪现象,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严肃对待学生的违纪现象是维护师德的重要一环。作为老师,必须明确有关惩戒的措施,并且按照规章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在惩戒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错误,明白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才能真正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第四段: 保持谦虚、诚实的态度,和同事相互尊重
教育工作者与他人的沟通是学校工作开展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保持谦虚、诚实和尊重的态度,与同事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团结同事,相互借鉴经验,是提高工作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应该注重求助他人,共同协商解决。不怕自己问问题难看,不怕别人不会笑话你的问题,真正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第五段: 总结师德的价值与意义
师德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应始终遵守的行为规范。保持高尚、真诚、谦虚、开放等师德品质,可以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提供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希望教育工作者谨记师德,与时俱进,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同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五
一、“悟道初学”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起基于教育工作者的人格修养和行为习惯,是一种信念。在我最早的学校时光里,我曾遇到过那么一位名叫李老师的人。她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她能够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把深奥的知识传授给我们。而在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做人要正直,做事要专注。从此以后,我开始明确自己要成为一位有师德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育造就美好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他们或严肃、或和蔼可亲。然而,无论他们的性格如何,他们都不曾忘记教育是造就美好未来的伟大事业。在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数学老师韩老师眼中,我们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开拓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她总是鼓励我们不要害怕犯错,因为只有不断尝试、勇于面对挑战,我们才能成为具备竞争力的个体。通过与韩老师的交流,我得以理解教育的真谛: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成长。
三、“陪伴与激发”
除了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老师们更重要的工作是陪伴学生成长。在我初中的时候,遇到了一次成长的拐点。那时,我对于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甚至有些自卑。这时,叶老师作为我的班主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她通过详细了解我的情况,找到了我潜在的优点,并用耐心和坚持帮助我发现自己的潜力。正是叶老师的陪伴和激发,我渐渐找到了自信,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理解,好的老师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更能改变人生的轨迹。
四、“乐观成全未来”
在我高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特别乐观的语文老师丁老师。丁老师极其热爱教育事业,总是给学生鼓励和肯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丁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没有一条道百里挑一,只要心怀梦想,坚持努力,我们就能迎来成功的未来。正是因为丁老师的乐观和激情,我们充满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与时俱进”
在现代社会,老师们的任务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了教育工作者一个全新的挑战。然而,我所经历的老师们都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他们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这让我深感老师们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为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结语:师德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行为准则。通过多年的学习,我认识到好的师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今天的我,身为一名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关怀。我希望自己能够将这种师德深植内心,并将这份感恩之情传递下去。未来,当我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将以师德为先,用我的努力和爱心去教育培养学生,引导他们成长,为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六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以教学水平来衡量自己的教育成就,更要注重师德修养。风师德的核心是“爱、责任、榜样”,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育者。以下是我对风师德的几点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保持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充满爱心才能从内心散发出慈爱的光辉。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关注。在课堂上,我们要倾听学生的问题,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只有真正用心去爱学生,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爱心的人。
此外,师德中的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负责,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进步。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我们也要对学生的德育成长负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书育人,更在于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举止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以身作则。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遵守职业道德,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保持师生间的尊重和友善,不使用不当的语言和手段去批评或惩罚学生。只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我们才能真正引导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
另外,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要做到风师德,首先就要教育自己。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师德要求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事业的本质是服务学生,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风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爱心、责任、榜样、自我提升和以学生为中心是风师德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风师德的典范,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七
2月29日至30日,积极地参加了全县小学教师师德教育报告会。与会期间,我欣赏了两位名师的数学语文授课,又心灵震撼的聆听了几位感动校园的教师的报告。这两天收获颇多,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现对两天的收获总结如下,便于指导。
王文丽老师所授诗词——渔歌子,使我对诗词教学不再胆怯,不在无从下手。教学中,王老师语态轻柔,亲和学生,教学中对于新授的词,字,教师不急于一一传授,而是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有时间去发现不认识的字,这样,王老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语文课不能脱离字词句片段,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90%求同的基础上,要力争0%的不同,力争有所创新,对于长篇文章,可以有重点的进行讲解,发现文章的教学教之所在。好的教师,机灵的教师,不能完全靠教参,教师更不是教书机器。
承德县于桂琴老师的师德报告材料,使我潸然泪下,内心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爱撒孤山,无怨无悔”这不是慷慨激昂的誓词,这是血与泪的写照。一个山村女教师,把教书作为生命,从白手起家的破败不堪的茅舍,到远看是庄园,近看是花园,走进是校园,如此规模的学校,期间于老师受过的苦与累,失与得,不是我们简单能理解的。于老师成就了一个个孩子,也在成就一个个家庭。于老师拿出不多的工资救助孤儿三兄弟,自己却吃糠咽菜,这样的壮举使得我们在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众多的人汗颜啊!还记得于老师说道:“生活苦一点,累一点,撑一撑就过去了。”是啊,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多少人面对苦难畏危退却,多少人面对情感萎靡不振,难道于老师的生活点滴不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钟吗?我感谢有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她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盏明灯,一盏导航灯,她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指引我们老师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对下一代负责。永远的记得于老师说的:“不要把坏情绪带进课堂。”课堂中应该是和谐的,自然的,平等的,互尊互重的。作为一个党员,永远要以党的利益居前,个人利益居后,做党的好儿女。会记得于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无怨无悔,奉献,奉献,再奉献。力争叫自己所教学生都是肚子里有知识,心里头有爱心,脑袋里有世界。
小学不小,人生之基。小学生涯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什么?给孩子一个好身板,给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好品质,给孩子一个好成绩,给孩子一门好手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刻的懂得:一个孩子往往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而这个命运的主宰者,往往就在我们教师的一念之差成就或者断送。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教书育人,坚信:农民的孩子,不等于下一代也是农民!!
在教学中,难免遇到智力水平不如人意的孩子,对待这样的孩子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大的爱心,更大的耐心,用胸中的爱去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也不残缺的享受社会应该给与的爱。老师要善于用爱心去激发孩子的潜能,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轻轻地抚摸,一句暖暖的问候,都是情感的交流,教师用细微的关爱赢得孩子的喜爱。在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师生融洽,其乐融融,其实快乐学习的氛围,老师可以轻易获得。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高兴一点,幸福指数就多一点,既然改变不了职业,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我坚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这两天的学习,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我们教师永远记得尊重每一位孩子,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就是个快乐的人。不要因为我们的一句话伤害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稚嫩的心理埋下痛苦的种子,等到种子发芽了,我们教师不单单断送了一个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梦想,更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折翅断枝。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就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自然,和谐的成长吧!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八
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恪守的底线。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师德建设尤为重要。如何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每一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重师德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师德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和知识,更取决于教育者的修养、操守和情感。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其言传身教更是左右学生成长的关键。只有师德高尚,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段:师德修养的途径
其次,培养优秀的师德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这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更新,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修炼。教师要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教学生活中,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教育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第四段:师德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然而事实上,师德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教师缺乏责任与担当,懒于教学工作,或者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品德教育。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着欺凌学生、懒惰敷衍等师德不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也破坏了教育事业的公信力。
第五段: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
最后,为了推进师德建设,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学术研究、制定相关规定、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赋予教育工作者精神力量和法律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系统不断注重师德建设,加强师德考核,实行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使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有识有能、有德有才的典范。
总之,弘扬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们本着内心至善和外在严谨,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九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叫师德。我将永远凭着这颗良心,将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我的学生和我所钟爱的事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事业,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对师爱、师德的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谈一下我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心立教。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处事要公平公正,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正确引导学生的品德和言行,努力树立学生良好的个性。如:有些学生受家庭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习惯,教师要用温情去融化他们,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总之,我们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知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如果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我是老师”反映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表现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修养,这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确自身的职守,不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那就教不好学生。
三、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充电,提高师德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这并不容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业务素养,认真搞好教学科研活动,备好课,上好课,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虚心求教,通过学习充实自身知识提高学历标准,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让高尚的师德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面镜子,时时为我们敲响警钟,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下,教师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对孩子多一份爱,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称号。
师德的颂歌心得体会篇十
近日,我观看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摄制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像孙晓兰、孙维刚,蔡改、王宪军、包全杰、王思明、胡安梅等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文关怀、无私的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
在片中,偏僻山村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像湘西老师孙晓兰,在没有电灯、电视,更不要说电话的环境中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一代新人。
为了彻底改变土家人的贫穷和愚昧,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为了动员流失生返校,上班第一月就翻山越岭,一周内请回18名学生,垫交9人书本费,花光不足两百元的所有工资。多年来共为一千余名学生担保或垫交书本费两万余元,个人还为此欠债四千余元,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春兰称她比妈妈还亲,安来的祖父为她下跪、联合国授予她扶贫奖章、国家、省、市给她诸多荣誉了。孙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虽然教师生活清苦,但是精神富有,因为拥有师生情。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走得出去”的诺言。是啊,在“有女莫嫁两岔口,红薯一年吃到头,要想吃顿白米饭,要等过年和中秋”的地方,若非有孙老师无尽的爱为土家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他们只能重复父辈的悲剧,让贫穷和愚昧像绳索一样缠在身上,永远不得解脱。孙老师爱岗敬业,尽心竭力、对孩子无尽的人文关爱,表现出了师德的熠熠光辉。
这一切绝非偶然,一方面与他精湛的教学技艺分不开,另一个方面也是他以身作则,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结果。孙维刚老师在学生身上的钱不止一万两万,真诚的心、无私的爱正体现了“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的崇高师德风范。
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顽强意志,无私奉献,充满爱心,把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师德的绚丽光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小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正是成长中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教师良好的师德必然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在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的今天,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更是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行为的指南。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观念上彻底清除“师道尊严”思想,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旧思想,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在生活中与学生成为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建立好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公正、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新形式下教师必备的素质。
这次报告是一次净化教师灵魂的报告,是一次塑造跨世纪师魂的报告,是一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员会,赶超世界一流教育的报告。报告中的教师像蜡烛,燃烧着生命;像春风,播种着希望;像天使,传播着爱意,他们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