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节心得体会(优秀8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许多习俗和传统的活动都使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端午节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家庭的温暖。其次,端午节的粽子让我体味了传统风味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再次,参加龙舟比赛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此外,我还在端午节中明白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端午节让我切身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强化了我的身份认同感。
首先,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回到我的家乡与家人团聚。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温暖和幸福,因为在这一刻,我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我们会一起包粽子,欢度节日。家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归属感。我明白了家庭是我成长的港湾,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有一种无法取代的温暖感。
其次,端午节的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也是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从准备材料到包粽子,整个过程充满乐趣。而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更是一种享受。吃到粽子的滋味让我感到时间的流转,也让我更加思念祖国的传统文化。这道美食不仅仅是传统的符号,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承。
再次,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活动中的重头戏。参加龙舟比赛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龙舟比赛需要所有队员的配合和默契,只有相互信任和合作,才能够划出最快的速度。在比赛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友谊的珍贵。无论是在赛前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的互相鼓励,都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此外,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也让我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不断地进行保护和传播。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让后人了解和体验到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端午节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心得体会。它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归属感,体味了传统风味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以及明白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深深地感激这个传统节日带给我的一切,它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让我更加自豪地宣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二
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20xx年x月x日,xx初级中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早在1个月前,学校纪念屈原的各项活动的宣传、筹备就已经开始了。如劳技课上的“纸粽子制作”、美术课上的“画一画屈原”、语文课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31日的系列活动则正是这一阶段整体活动的集中展示。整个主题活动分校内、校外两大板块。校外,我校10多位学生参加了在x镇举办的x市中学生端午节纪念屈原系列活动。校内,整个活动又分为三大板块:游园会、视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还邀请了xx单位的武警战士一起参加。
中午开始的游园活动形式多样,有“书楚辞、画屈原”的现场比赛、有“猜灯谜”活动、有“赶粽子球”比赛、更有超级吸引人的现场包粽子活动,虽然最后粽子形状各异,甚至不是很好看,但这些粽子担负着爱心大使的光荣任务,同学们将把这些粽子亲手送给可爱的武警战士们。
在视频知识竞赛中,代表各个年级参赛的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场上同学你追我赶、后援团的老师和同学更是为他们的队伍呐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观看现场比赛的同学们也都全神贯注,因为他们不仅关心本年级同学的表现,而且还盼望着有机会进入比赛现场,成为幸运观众呢。最终,年龄最小的七年级代表对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各班的主题班会则紧紧围绕本次互动主题,在环境布置、班会形式、内容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造出了很好的过节氛围,增强了对端午节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活泼、轻松,同学们也乐在其中。通过开展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对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体验着、感悟着。全校近90%的同学都参加了今天的各项活动,不仅赢得奖品,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礼仪素养。
弘扬传统文化、做“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的xx初级中学的青少年,这是同学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三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总是觉得还有无限的滋味。
小时候一两岁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那时每次睡醒午觉以后,奶奶和爷爷都要带我出去玩一会儿,爷爷的腿当时已经靠奶奶搀扶才能勉强走路,奶奶一个手扶着爷爷一个手牵着为我养的小狗,我做在小车里,爷爷推着我(正好小车可以给他当拐棍),我用手捧着塑料袋里的小鸡,小鸡用嘴轻轻地啄着我的手指肚,我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得恬静安详。
到了做饭的时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台上,我便蹲在上面看着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着小脸,瞅着奶奶那因劳累刻满皱纹,却和善的脸,“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报我慈祥的微笑。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在奶奶家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离我远去了。我经常是一个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爷爷奶奶也总是像欢迎贵宾一样招待我,他们会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样的美味佳肴,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特意学会为我做的。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坚持把我送回家,其实我家和奶奶家是一个院的,离的很近。尽管我一再谢绝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孙女,“呆呆”的我没办法也总是任奶奶粗糙却不乏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照顾爷爷,我笑着看着奶奶的背影,笑里藏着无限的感谢和丝丝愧疚。
端午节,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亲自送到我家,来来回回往返十四层楼,从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她的爱。此时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觉得粽子里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温暖包裹着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仅闻到粽叶的清香,更闻到奶奶对我爱的芬芳。
端午节心得文章精选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四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全国各地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端午节的相关庆祝活动。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于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也从中汲取了不少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及相关习俗
据史书记载,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贵族屈原被贬谪到湖北省境内的汨罗江边,他非常爱国,看到祖国这么疲弱,他倍感悲痛和煎熬。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赤诚之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打毒酒等等,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第二段:龙舟赛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端午节最著名的活动之一就是赛龙舟了。赛龙舟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赛龙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个人气质,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比赛中,队员们要有肝胆相照、密切配合,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
第三段:粽子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
端午节期间吃粽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据说,粽子的形状就像为了拯救屈原的人们在江边扔入的米饭,就是为了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而现代粽子不仅口感独特,更是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粽子在各个地区的其制作方法和做法都不尽相同,品尝起来更有味觉与文化的双重享受。
第四段:端午节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并保护环境
端午节的故事告诉我们珍惜生命,但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环境。屈原的悲剧使我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从而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庆祝端午节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保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结语
端午节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非常重要。跨越了千百年的端午文化和习俗,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文化的强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发扬。让我们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和方向。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家乡最有特色的一天,端午节――。虽然端午节在中国人当中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但是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端午节的习俗。但是,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比北方更有趣,更浓郁。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每一天,我们每个家庭都会包一种“中山绿豆棕”,像圆棍形状的手臂一样粗。鲜竹叶是用来绑棕的,里面有食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味道。甜粽子包括莲子、红豆沙、栗子泥、枣泥:咸的,就是腊肉、烧鸡、蛋黄、扇贝、香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粽子煮好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味,香味会溢出整个厨房。
这一天,村里的“龙舟”太幼稚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过瘾。看电视直播的龙舟比赛。在广阔的江面上,20多条“传统龙”展开了角逐。长长的龙舟上挤满了肌肉鼓鼓的大个子。鼓手在中间,前面的人在欢呼,响亮,霸气。威风,震撼。毛毛雨,河水汹涌。在这里,男人勇敢坚强,这很棒!在北方,“扒龙舟”的习俗并不常见,因为北方的河流没有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没有南方的轰轰烈烈。这就是我家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
头别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去欢迎你。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六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蓝蓝的天上只飘着几片薄薄的云,太阳照得到处都是暖洋洋的',不时刮过一股小风,给人们又添加了几分清凉。在这么好的天气当然也会有好的心情,但是我那愉悦的心情并不只是因为天气好,还因为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一大早就准备好端午节必备的东西——粽子。在外面,人们一般都是在外面买,但是这次我回了老家,老家就不一样了,家里的老人早早的就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绳子,糯米。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其中一头卷成一个漏斗状,往里面放一些糯米,然后在想一个方向包粽叶,把最后一点小尖包进粽叶里,最后用绳子包一下,一个胖鼓鼓但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做好了。看到这里,我手也开始痒痒了,迫不及待的拿起一片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一步步仔细地做着,学的有模有样的。只差最后一步了,我拿起一根绳子把粽子绑了起来。终于大功告成了,看着我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就差把粽子煮熟了。
大家都陆续醒了过来,粽子也下锅了,一股浓浓的粽香味飘在空气中,吸入的空气满满的都是粽香。我们几个小孩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还不等粽子煮熟出锅,我们就围住那个锅,围成了一个圈。过了一会儿,粽子要出锅了,大人们要我们往后退了几步就开始拿粽子。一揭开锅盖,锅里热气直冒。一股股白气升到空中,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股粽香,浓浓粽香直往我鼻子里钻,让我更加的迫不及待。等着等着,终于等到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七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人们都会庆祝和纪念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做粽子、赛龙舟、吃雄黄酒等,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心理价值,下面就让我们来畅谈一下我对端午节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而来的。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忠心为国,但是却被诬陷谋反。最终,他不得不投身于汨罗江中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了纪念他的牺牲精神,人们就流传着一些风俗习惯,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饮雄黄酒等。这些习俗表达了人们对于屈原牺牲精神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第二段:粽子的寓意及重要性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之一,用糯米和其他的填料如肉、豆沙、野菜等做成。除了美味,粽子还有着深刻的寓意。形状如同包裹着屈原之身的“龙舟”、象征着祭奠、寄托、寻找和安抚。在现代社会,粽子成为了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代表,不仅有着口感的美味也通过其文化本身成为了代表着的精神纽带,连接着历史和现代。
第三段: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
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这个日子里,人们都会组建龙舟队进行比赛,比赛中有鼓手、舵手、甚至有些队伍会有特别的表演。整个赛场上,热闹非凡。龙舟竞渡的背后是在强调着人们的“协同”精神,每个人的付出和每支队伍的奋斗都在推动着这项传统赛事的发展,使得团结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充实体现。
第四段:艾草与雄黄酒的仪式意义
端午节也有着一些特别的仪式,如吊艾草和喝雄黄酒等。艾草的泡茶、栽培、吊祭都是重要的端午节仪式。相传,在战争的紧急时候,艾草泡水用于消毒和治疗士兵的伤口,使他们迅速康复并顺利打赢了战争。人们吊艾草,表达了对于那些英雄军人的敬重和记忆。而雄黄酒则提供了“驱邪幸福”的意义,祈愿全家平安健康、心想事成。这些仪式表明了人们对端午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五段:端午节对我的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纪念了一位忠诚的爱国人士——屈原。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精神个性。每年的这个日子,我总是充满新鲜感。我经常和我的家人一起做粽子,赛龙舟,吊艾草。这些独特的体验让我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渊源,同时也锻炼了我的个性和协作意识。总的来说,端午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传统文化,更让我们更好地感悟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协同一致的协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端午节不仅在庆祝中传承文化,更是一种心灵的力量,让我们更好地遵循和传承优秀传统, 坚定信仰,爱国爱家,勇于拼搏,创造美好。它不只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表现人们尊重祖先、尊重传统的方式,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继承人须要努力守护的宝贵精神财富。
端午节心得体会篇八
本学期来,我能够根据教研中心和学校的课题组计划,确定好课题(风筝飞吧)、(关注湖南奥运)、(趣话端午节)进行研究,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湖南省体工大队参观,向运动员了解相关的信息,并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比如:在(关注湖南奥运)这个大主题下,当学生还不知道确定什么子课题时,教师的“导”就显得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共同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帮助其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指导并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点,让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帮助者”。
综合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班级里的50多个学生并不是人人都乐意合作,人人都乐意接受其他同学,而且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有大有校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乐意合作、善于合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我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
如:进行“关注湖南奥运”这一活动时,学生自由分组,合作研究子课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力,自己查找资料、采访、写感想、排节目、设计制作展牌、动手绘制手抄报。学生在合作中各尽所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 如:进行“风筝飞吧”系列活动时,既有各自完成的项目“我制作的风筝”,又有合作完成的项目。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己的风筝经过试飞,若失败的再看看别人的风筝,或寻求别人的帮助,到最后,获得成功的都是凝聚小组成员心血的风筝。活动结束时,设置了“合作奖”,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功。 再如:研究“趣话端午”主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调查问卷,有专门调查同学的,了解小学生对端午节的熟悉情况;有向父母或长辈调查的……然后把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得出结论。学生在调查了解中明白端午节的来历、风俗、意义等,也懂得了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对这门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教师也是以十分的热情影响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与研究。 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