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 阅读教师心得体会(优秀9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一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技能,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作为一名阅读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了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多元化阅读、创设阅读活动和与家长合作等五个方面,分享我在阅读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阅读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时,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阅读并能持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选取与学生兴趣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了解多样的阅读题材和类型,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同时,我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者互动交流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方面。阅读理解不仅仅是指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读懂课文,更涉及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经常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策略指导,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批析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的窗口。作为教师,我鼓励学生阅读各种题材的书籍,如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等,让学生从不同的领域获取知识和见解。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的形式,如阅读电子书、听录音书等,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选择范围。
第四,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阅读不应该只是一种课堂的任务,而应该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多次组织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角落、专题阅读等,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阅读并感受到其乐趣。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
最后,与家长的合作不可忽视。家庭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环境,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对于学生的阅读发展尤为关键。作为教师,我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告诉他们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家庭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阅读教师,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和与家长合作,都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经验和方法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并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阅读发展做出贡献。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二
假中,我有幸读到了由我国教育史学者赵祥麟、王承绪编译的《杜威教育名篇》,感触特别深刻,我自大学时代在教育学课程中就学习过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现在再来系统地读有关杜威理论的书籍,既有理论升华,又有实践体会,真正感受到实用主义教育的价值,感受到大师带来的深刻教育影响。
《杜威教育名篇》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杜威生平,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理论,可以高效率地了解杜威教育思想体系,让我受益匪浅。
杜威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他1859年生于美国阜蒙特州柏灵顿市,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和乡村小学教过书,1882年入新建的霍布金大学研究哲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大学和密执安大学讲授哲学,杜威从事教育活动和著作,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杜威曾经到世界许多地方演讲,宣扬他的想法,他曾经到过中国、印度访问,因此他的思想也影响着美国以外的地区,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至今仍供教育工作者参阅。
《杜威教育名篇》包括了杜威的24本主要论著,又有一些重要文章,读此教育佳作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支撑我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其中有几点更能触动我的心灵,沁人心扉,在此共分享亦共勉:
一、教育是生活所必需
生活由传递而更新,因此教育就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从古至今,由野蛮部落到近代城市都是一个团体,团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会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但是这个团体却要一直延续下去,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当代社会,然而这个团体的成员如何成长,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如何延续文明,靠的就是言传身教的教育,社会也通过传达、传递而继续生存,因此教育是生活所必需。
幼儿学习走路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就是模仿成人的因素,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他由爬行到直立行走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的整个生活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因此“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
当然生活中的很多教育可能是一些非正式的教育,于是就从广义的教育中分出正式教育的概念,那就是直接的教导或学校教育,通过让儿童掌握书籍和知识的符号,为他们开辟了一条获得经验的道路,这种正式的教育才能把复杂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成就传递下去,自然成为了社会生活延续的桥梁。
二、教育即生长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生长的首要条件使未成熟状态,由未成熟状态发展或成长为成熟状态,这种转变或生长就是依靠教育,而习惯是生长的表现,这些习惯含有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以及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杜威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从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也就是生活就是生长。
学生进入到学校,养成各种习惯,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应该也有生活方面的,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学校生活提炼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就是一种生长的表现,这一过程就是教育,因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条件的事业,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教育即改造
杜威说过“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它就达到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婴儿期、青年期、成人生活,他们的教育作用处于相同的水平,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能构成这个经验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书中提到的儿童伸手碰火光烫痛后会把某一触觉和某一视觉活动(或者某一视觉活动和某一触觉活动)联系起来,从此知道火光意味着烫和痛,说明了改造在教育中的本质意义,也是经验意义的增长,这与狭义方面上的罪犯进行监狱劳动改造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教育是广义的,改造也是广义的,泛指一切改造或改组,是一种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各种活动获得有益的结果,避免不良的结果的一种预先准备,可以设想某些结果,而且这种经验的改造既可能是个人的,又可能是社会的。
通过阅读大师背影书《杜威教育名篇》,使我更加系统地了解了杜威教育理论,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大师的教育理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目的和责任,为我以后的教育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要做有实用价值的教育。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入名著阅读的重要性(200字)
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时代的风貌、思想和价值观,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名著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心得体会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段: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挑战(200字)
名著阅读教学往往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名著内容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词汇理解困难,句子表达复杂,导致他们阅读起来较为吃力。其次,名著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一种考验。再次,学生缺乏对名著的兴趣和理解,他们往往对名著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去阅读。这些挑战使得名著阅读教学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段:名著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400字)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与名著相关的课外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兴趣,比如观看相关的电影、剧本表演等。这样就能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容,并在真实情境中体会名著所传递的道理。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第四段: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200字)
通过采用上述的方法和策略,名著阅读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名著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的词汇量也得到了增加,并通过名著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其次,学生对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阅读并主动参与讨论。通过名著阅读,他们的眼界得到了拓宽,思维方式得到了升华。名著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段:名著阅读教师心得体会(200字)
作为名著阅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发现,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名著阅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设计有趣的阅读任务等,这些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结:
通过名著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优秀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名著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和策略的运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名著阅读教师的心得体会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指导。名著阅读教学需要持之以恒,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包含背景知识介绍)
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分享和讨论书籍的活动。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许多干扰和诱惑,亲子阅读成为了促进家庭关系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意识到亲子阅读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提供适当的书籍和鼓励家长参与其中,亲子阅读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并增进亲子关系。
第二段:亲子阅读的教育价值
亲子阅读有着数不尽的教育价值。首先,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与家长一起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阅读技巧,提高词汇量,加深理解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亲子阅读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世界观。通过与父母一起分享书籍中的故事和情节,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第三段:亲子阅读的实践体会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推动了亲子阅读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选择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书籍,并将其介绍给家长。在每周的家长会上,我会与家长们分享这些书籍的特点和教育价值,并鼓励他们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分享读后感。同时,我还组织了一些亲子阅读的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学校图书馆参与阅读互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亲子阅读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段:亲子阅读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当推动亲子阅读时,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一些家长可能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无法积极参与亲子阅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鼓励家长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其次,有些家长可能不太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因此,我开展了一些家长培训课程,教授家长如何有效地与孩子一起阅读,展示了一些亲子阅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些培训,家长们收获了信心和能力,并能更加愉快地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
第五段:总结
亲子阅读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们应积极推动的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书籍、鼓励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活动,并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亲子阅读,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加深了家庭的情感联结。亲子阅读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和持久效果的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出更多热爱阅读的孩子。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五
在教师这个行业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水平,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师全员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教师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与这次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宽度和深度的扩展
通过这次教师全员阅读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不同领域的见解和理念,从而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无论是教育类书籍还是文学名著,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启发和思考。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我扩展了自己的知识宽度,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深度。
第三段: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阅读中,我注意到了自己思维方式的转变。曾经,我倾向于追求问题的简单答案,习惯于直接给学生提供解决方法。然而,通过阅读,我逐渐认识到学生需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我学到了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我开始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阅读使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阅读,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进。举例来说,我之前经常采用授课和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在阅读了一本关于课堂互动的书籍后,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我开始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尝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阅读,我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还学习到了更多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技巧。
第五段:个人成长和展望
通过教师全员阅读活动,我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让我在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提升。阅读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阅读,保持学习的态度,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我将以成为学生身边的引路人为目标,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总结:
通过教师全员阅读活动,我意识到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思维深度,还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继续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六
假期里,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不禁为小林宗作校长那无痕的教育艺术和真正关注孩子的爱心所深深折服和感动。
小林校长创建的学校——巴学园是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教室是用电车做成的,教室的座位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上课时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功课学起,如果大家学习很努力,上午便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了的话,下午便可以去散步,散步时,老师便相机教授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还可以去露营,去野炊,去温泉旅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洽相处中,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巴学园真是孩子们学习的宝库,成长的乐园!
是的,巴学园的确是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而它的每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无不渗透着小林校长的良苦用心,凝聚着他对学生真挚的关爱。正是这种对孩子的真正关心,才使他能够时时、事事、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想孩子所想,做孩子乐做,这正是他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爱,创造了奇迹!
爱是什么?爱是耐心与尊重。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小林宗作校长专门设计了午饭时说话的节目,他认为“孩子们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必要的。”其中一个男孩无论如何也“不想说”,因为“我没有什么可说的。”通常,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让学生坐下了,但是小林宗作校长没有这样简单地行事,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从“哎”到“起床了”到“刷牙了”到“到学校来了”。小男孩一点一点地找到了要说的话,并且获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掌声会使他终生难忘。这期间一点点树立起来的自信,也会使他终生受益的。
爱是什么?爱是信任和鼓励。在书中,小林校长一有机会就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对高桥一直说的是“你绝对能做到!”正因如此,在别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内心也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每天心情都是好的。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最后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社会活动家。而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后来则成了某公司的要员。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女孩,长得很靓丽,忽闪着一对黑葡萄似的眼睛,透着一股聪明伶俐劲。这个女孩初一时学习还不错,可是到了初二,不知为什么,忽然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只忙着梳妆打扮,不爱读书学习了,还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作为班主任,我多次找她谈话,女孩理直气壮:“我就是不愿意学习了”。“学不进去了”。“学好了有什么用”。“能考上好大学吗?”“考上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吗?”虽然我讲了好多道理,举了很多事例,但是人家一点也不为所动。有时候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课堂上照常心不在焉。唉,人呀,失去了目标和动力,怎么能够奋发进取呢?但我还是不甘心放弃,苦苦思索怎样才能帮助她。
偶然的,我听到她在教室里唱歌,唱得还挺不错。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我冲她竖起大拇指说:“哎呀,小彤,你唱得真好呀!”“是吗?老师?你听到了?好听?”她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好听,好听极了,都快赶上阿兰了。”“谢谢老师!我就是喜欢唱歌。”
我的眼睛一亮,“那你可以学个音乐呀!学点艺术很不错的。”“我这样还能考上高中吗?”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虑。“没问题!依你的素质和能力,考个三中音乐班还不是小菜一碟?”“真的吗?老师,你真的这么认为?”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嗯。”我用力点了点头。她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
我心里欣喜:“小彤,你终于回来了。”我和她约定,“小彤,希望能再看到从前的你!”“一言为定!”她爽朗地说道,并向我扬起了小手。听着她银铃般的笑声,心中荡起的是只有教师才能体验到的幸福。
是的,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扬起风帆前进的动力!
爱是什么?爱是宽容和理解。在掏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小林校长对孩子的宽容。小豆豆为了一个掉在粪池里的心爱的'钱包,居然连课也不上,而是奋不顾身地在厕所掏口舀粪,舀出来的东西在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形,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我们会怎么做?怎么处理小豆豆?是不是会罚她的站?甚至让她写检查?而小林校长只是“稍微把脸凑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然后就走开了。既没有发火,也没有训斥。而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小豆豆不但把那座小山完全放回了原处,而且从此改掉了她之前一上完厕所就往下看的坏毛病!神奇吧?而这,其实正是先生获得成功的原因:他总是怀揣着爱,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他总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因为他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这就是教育!你看不到一点教育的痕迹,但的确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爱创造的奇迹!
愿我们的心中多一些这样的真爱吧!多一些这样的宽容吧!蹲下身来,弯下腰来,在与孩子平等的对视中,倾听他们的心声。
但愿我们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爱的教育!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段:引言(200字)
教师亲子阅读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共同阅读、讨论和探究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深感这种亲子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阅读兴趣(250字)
教师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和学生一起阅读,我发现他们更加愿意去读书,因为这种阅读过程给他们带来了乐趣。例如,在读完一本故事书之后,我通常会和学生进行讨论,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人物的喜爱和疑问。这样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他们的观点和感受是被重视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三段:提升阅读能力(300字)
教师亲子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会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难点词汇、句子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通过互相讨论和思考,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我还鼓励学生读一些较难的文学作品,并帮助他们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和人生的智慧。
第四段:促进情感交流(300字)
教师亲子阅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它还能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亲子阅读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相互推荐作品。这种互相了解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阅读找到共鸣,在探讨作品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这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非常有益。
第五段:结尾(150字)
综上所述,教师亲子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并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坚持引导学生进行亲子阅读,并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成长和发展。我相信,在这种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启示,成为更好的自己。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八
说来惭愧,从参加工作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了,读的教育专著少之又少,而且读书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自从进入第二实验初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教育知识的匮乏和教育手段的单一,于是有了读书的冲动,李镇西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便第一次走进了我的视野。
这本书是李镇西早期的教育随笔选,书中的大多数文章是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年代较长,但李老师当时的思考和做法,至今还有意义,对我们大多数老师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并且每一篇文章的后面又加上了“整理附记”,实际上是作者对当时问题的重新审视,也开阔了读者的眼界。
这本书分四辑:第一辑《情寄教育》主要谈了自己追随教育大家,用永久的童心做教育,用爱心和学生沟通。第二辑《若有所思》主要对我国当时的德育和班主任工作进行认真地分析与反思,二十年后,李老师思考的问题似乎还末解决。第三辑《“素质”漫谈》李老师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无奈的概念,现在看来的确如此。第四辑《心灵写诗》李老师强调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发现身边的美,培养胸襟开阔的爱国者。
读名家的书,首先感动的是李老师的童心。从工作开始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竟然没有丢掉童心,当了校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真是难得啊!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才让他乐此不疲。
其次,李老师的勤奋让人佩服。李老师在毕业之初就读了大量的教育书籍,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多读书才能使人快速进步,读书也能引起人的思考,所以李老师进步很快。
第三,李老师还是一个豁达的人。李老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做自己想做的教育事业,并提出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观点。我非常认同这一点,人只有自我感觉幸福才最幸福。
对于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我十分认同,特别是他提出的“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的观点,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内容。李老师教给了我很多的方法和思路,我想,下一步自己的努力方向已经明确了。
当然,李老师是一个勤学、善思的人,当时的所思、所感,离顶级的教育大家还是有差距的,但他的经验足够我学习和借鉴的了。正像他自己说的,这么大的中国没有出一个举世闻名的教育大家是一件憾事。经过近二十年的成长,李老师的眼界又开阔了不少,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有机会一定要读一读他近期的作品,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醍醐灌顶的感觉。
暑假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篇九
第一段:介绍教师全文阅读的重要性和目的(200字)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经常进行阅读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全文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方式,要求我们全面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通过全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各种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二段: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和方法(200字)
在进行全文阅读时,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或是教学科目来选择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书籍或教育类杂志等。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如略读、粗扫、精读等,结合自己的任务要求和时间安排,制定个人阅读计划。通过有系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核心思想,并提炼出对教学有益的知识点。
第三段:全文阅读时的思维反应和互动(300字)
全文阅读不仅是被动接收信息,更是主动思考和互动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和提问,与阅读材料进行对话。阅读时,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寻找答案。还可以通过与同事或志同道合的人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从而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字工具或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话题讨论或阅读圈子,获取更多观点和意见,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
第四段:全文阅读对教学的影响和启发(300字)
通过全文阅读,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案例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阅读各类教育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趋势,认识到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学习他们在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将阅读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品质。
第五段:总结阅读的收获和未来发展的展望(200字)
全文阅读不仅帮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更能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前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今,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交流渠道,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些机会,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方法,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总字数: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