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东坡突围读后感(大全8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一
说到苏东坡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文学了得。这人倒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乐观。老师说,苏东坡这个人,既有作为道者的“因缘而适,随遇而安”,又有作为儒者的“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我喜欢苏东坡的乐观精神,笑对人生,一切都会过去。后来,在老师的介绍下看了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突围》。终于明白,这让人惊叹的笑对磨难的乐观,就是磨难一手培养而成的。我不禁在心里,把磨难比成了一柄雕玉刀。
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果然是一代散文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前的经历在他的笔下一点点展现。关于苏东坡,我惭愧地表示我只知道他那光鲜亮丽的外表,并不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在余秋雨的笔下,苏东坡的形象在我面前一点点地开始展现,然后色彩一点点地开始显现,轮廓一点点地开始鲜明,他人生最为艰苦的一段,通过余秋雨先生的笔,在我面前,如同展开的一幅画。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举世闻名的人往往有着你难以想象的过去。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人们都望着他们的外表艳丽的光华,而忽略了他们背后所经历的故事罢了。我倒是要感谢余秋雨先生了,他把苏东坡的磨难呈现在我面前,如要把这比成一道菜肴,品一品,自然是苦的。
苏东坡的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这个超时代的文化名人,竟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小人们因妒忌而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最后终于让他被送入狱牢,命悬一线。而把他送到到这离死亡就差一步的路上的,不是别的,是诗句,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所幸还有一些人懂得他的价值,在皇帝面前数次求情,终于,他得以释放,被贬黄州。他开始自省,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从而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些千古杰作。遭遇磨难不仅是痛苦,更是一种磨砺、一重洗礼。磨难,就像一柄雕玉刀,而苏东坡就是一块玉。让苏东坡变得坚强,成熟的,正是这柄雕玉刀。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已经熬过了风雨,接下里,属于他的彩虹,那三部千古杰作,就在这里,在黄州,诞生。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已然变成了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感谢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彩虹背后必曾有过风雨。苏东坡那乐观的精神,史诗级的作品,终是由挫折这把雕玉的刀雕成。“玉不琢不成器”感谢那把雕玉刀,造就了中国史上一代文学奇才。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时不时被自己的雕玉刀雕刻,请不要因为疼痛而放弃,因为,属于你的明天,马上就要到来!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二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俨然被一种才华横溢的文风所吸引,读罢久久不能平复心情,一代文豪苏东坡命运之坎坷是身为凡人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这是第一次穿越古今文化深入了解一个人,历史隔着斑驳的围墙印记,展露给我们一个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东坡,转而深深膜拜。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这是苏东坡,余秋雨笔下的苏东坡,凭吊历史文人,这种表达无疑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些许心酸,些许感叹,流芳百世的苏东坡在他生活的时代竟如此不堪,“乌台诗案”竟涌现出如此多的小人,尽管平日里毫无过节却还是会随大流落井下石,令人心寒的'远不止这些,东坡昔日好友竟无人现身求情,沦落到如此孤寡地步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吧!
在《苏东坡突围》里处处体现着命运的嗟叹,着实被余秋雨先生的文人风度深深感动了一把,文人与文人,惺惺相惜,本该如此。读书的人在有所感悟之后也是该戛然而止,不去追究过多细节,心里的那份执拗还是想要把所有的事情刨根问底,朱大可先生的《甜蜜的行旅——论余秋雨现象》被捧在手上,所谓的余秋雨现象到底指代的是什么呢?怀着疑问读完这本书,竟有些晦涩难懂,但文章里的肯定与批评还是读出一二,朱大可先生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煽情成分颇多,有一种自觉地把文人精神上升到国家与民族意识的高度,仔细想来,不无道理。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指摘,“试问,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行径使得“乌台诗案”这一历史事件隔着千年光阴来光明正大地拷问现代人,余秋雨先生怕是多虑了吧!”已看过诸如此类不少的争论,大多情况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卒选择保持沉默,文人自有文人的想法,我始终不敢苟同或反对,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思想。写文章始终是一件自得其乐的事情,对文章越是保持一种纯粹的想法,越能从中收益良多。不否认有市场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在短时间获得读者的青睐,而那些真正能够体现文学精神,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高度,能够长久的为人民大众所服务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有更为长远的保存价值。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三
1082年春,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和朋友在林间游玩,却和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不期而遇,但苏轼仍且行且歌,吟出“何妨吟啸且徐行”,“也无风雨也无晴”。
1079年,苏轼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结果被小人算计,提捕入京。好在最后苏轼被免了死罪,流放黄州。经历如此风雨而没有脆败,这让苏轼有了很大的转变。
苏轼刚到黄州之时,经受了物质上的孤苦与精神上的孤独。
他的物质生活“日以困匮”,迫于生计只能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而在他还在信里对李端叔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不可避免的,他陷入了极度孤独的境地。但也正如余秋雨所说,“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的确,苏轼开始属于他的突围。
他将自己转向自然。在黄州游山玩水,泛长江、吊赤壁,苏轼在自然中无拘无束,可谓“放浪山水间”——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被收纳进苏轼的生命里。“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一种旷达潇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他向世人与世俗突围的宣告。
苏轼又将自己转向了生活。在黄州的他一大早就要出去找人聊天,聊到天昏地暗,从闲情逸事再到仙狐鬼怪。买不起羊肉,他便把目光放到了当时没人肯吃的猪肉上,终于捣鼓出“东坡肉”,还搞出了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肘子这样的新花样。饮酒赋诗,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生活对苏东坡一点都不温柔,但苏东坡却温柔待之。把一切不美好的东西,变成赏心悦目的样子,即使确实不美好,苏东坡也能让它变得美好。
除了自然和生活,苏轼还转向了真正的自我。他从名满天下到无人问津,在被诬陷、受诟辱之后,在东坡的辛勤劳作之后,苏轼脱胎换骨了,他变得成熟。如余秋雨所说,“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并且有了在黄州的自我突围,才会有苏轼在快哉亭吟唱的“黄州快哉亭上快哉风”,在武昌九曲亭反问的“兹欲以成吾亭邪”。正是因为在黄州,苏轼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剥除了身上的每一点异己成分;在黄州,苏轼彻底地脱胎换骨,获取了真正的自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苏轼,黄州,突围!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四
说起苏轼,无论在书法上,绘画上,还是在诗词文坛上,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时候,觉得他拥有和孔子一样的地位,又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在世界上,有三种对社会有益的影响的三种人,一种是名人,他在这个阶级里,属于最低层,其流传的时间与影响不是很大,但多方面仍基本可以接受:另一种认识伟人,流传时间与影响比名人更深一层,但这阶级的人,人正反两面人都很均匀。而苏东坡,也是这三种人之中,最高级阶级的人——贤人。所被当时接受的人微乎其微,但对后代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受到赞赏也是最高的,而作为当时的苏东坡过着连平民的生活都不如,受到了比任何人都残酷的刑罚,受到比任何人都大得冤屈,受到比任何人都多的嫉妒。连苏东坡的弟弟也说:“苏东坡所受的这一切,源于大的才华太高了。”是的,某事有好的开端,并不一定有好的结尾。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在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被受监时,但苏东坡仍甘愿在人民中为人民做贡献,尽自己所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改良环境,改善生活,使他们过上好日子,这,也是苏东坡高贵情操,乐观,智慧,为别人着想,如促完美之人,却交上世俗之友。这也使苏东坡孤独一生,一无知己,也无知音。作为一代贤人,真不容易,同时,也为他们的经历感到悲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涛声依旧,时代虽已远去,但苏东坡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不离去。
作家余秋雨为我们展现了苏东坡的生命线。他高高在上,却又可亲、可爱;他被贬黄州,却又舍生忘己。我从中也明白了为什么文人那么衷爱于苏东坡,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致吧。
正如他所言“高处不胜寒”。“乌台诗案”的飞来横祸砸向他,躲也躲不过,反而让那些无名小卒、人格扭曲之小人钻了空子。他被无数肮脏之手推进了监狱,“诟辱摧残”,差点葬送了性命。最终得以苟全性命、贬谪黄州。于斯,苏轼的一段与“黄州”休戚与共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经历了生死折磨,看尽了人世炎凉,东坡开始在此思索,悔不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自我的检讨,又怕因此连累亲友,重情重义的他便想“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苏轼《临江仙》)入黄州,生活困苦,却在这里又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这种洒脱、飘逸的豁达之大怀,“如积水空明”,随缘自适。
文末,余秋雨谈到了“成熟”,似乎是暗示黄州这块贫瘠之地,给了苏东坡成熟,让苏东坡看透了风尘,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也就此明白了何为“苏东坡突围”,不仅指苟全性命于小人围攻、退而居山中归隐,更是指克服了心中的抑郁,思想性格与才华变得成熟了。
我特别喜欢余秋雨先生关于“成熟”的这段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的人生,余秋雨的文字,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感喟。
第一次接触《记承天寺夜游》,就被它深深感染了。那“积水空明”、秋潭月影的意境,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豁达与悲凉,被苏轼大气晓畅的文笔精妙地传达给了后人。于是,我们在他的文字里物我两忘,在他的思想里休戚与共。
终于要讲第四单元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这篇课文前置,学生问为什么,我说,老师喜欢苏东坡,喜欢《记承天寺夜游》。花了一堂课的时间为他们深情朗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孩子们听得入了神,陶醉画满他们的脸上、感动写满他们的双眸。回家挥笔写下了他们的读后感作业。
这是他们有始以来写得最棒的读后感,因为他们动了情,“我手写我心”,涌现出了众多佳作,以上便是管中窥豹的一斑——语文本就是最有灵性的科目,只要你屏息去聆听,就会倾听到她的悦耳之音,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就能体会到阅读升华之快感;这是我有始以来最惊喜的一次批阅,因为我本以为十四五岁的孩子未必能读懂此文、能读懂苏东坡,我不敢奢求,只愿能给他们闭塞的少年时代哪怕一点点的文化熏陶。但他们用文字告诉我,我错了。孩子们的想法震撼着我,感动着我,蒸馏着我。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为师以来,我从不知这种快乐为何物,直教君子生死相许?然而,这次批阅的体验终于告诉了我久违的谜底——以学生为知己,互相激撞出思想的花火。哪怕这种快乐只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茫茫教书匠日子中的一刹,我已为之沉醉。但愿长醉不愿醒。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五
老师说,苏东坡这个人,既有作为道者的“因缘而适,随遇而安”,又有作为儒者的“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我喜欢苏东坡的乐观精神,笑对人生,一切都会过去。后来,在老师的介绍下看了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突围》。终于明白,这让人惊叹的笑对磨难的乐观,就是磨难一手培养而成的。我不禁在心里,把磨难比成了一柄雕玉刀。
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果然是一代散文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前的经历在他的笔下一点点展现。关于苏东坡,我惭愧地表示我只知道他那光鲜亮丽的外表,并不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在余秋雨的笔下,苏东坡的形象在我面前一点点地开始展现,然后色彩一点点地开始显现,轮廓一点点地开始鲜明,他人生最为艰苦的一段,通过余秋雨先生的笔,在我面前,如同展开的一幅画。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举世闻名的人往往有着你难以想象的过去。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人们都望着他们的外表艳丽的光华,而忽略了他们背后所经历的故事罢了。我倒是要感谢余秋雨先生了,他把苏东坡的磨难呈现在我面前,如要把这比成一道菜肴,品一品,自然是苦的。
苏东坡的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这个超时代的文化名人,竟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小人们因妒忌而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最后终于让他被送入狱牢,命悬一线。而把他送到到这离死亡就差一步的路上的,不是别的,是诗句,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所幸还有一些人懂得他的价值,在皇帝面前数次求情,终于,他得以释放,被贬黄州。他开始自省,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从而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些千古杰作。遭遇磨难不仅是痛苦,更是一种磨砺、一重洗礼。磨难,就像一柄雕玉刀,而苏东坡就是一块玉。让苏东坡变得坚强,成熟的,正是这柄雕玉刀。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已经熬过了风雨,接下里,属于他的彩虹,那三部千古杰作,就在这里,在黄州,诞生。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已然变成了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感谢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彩虹背后必曾有过风雨。苏东坡那乐观的精神,史诗级的作品,终是由挫折这把雕玉的刀雕成。“玉不琢不成器”感谢那把雕玉刀,造就了中国史上一代文学奇才。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时不时被自己的雕玉刀雕刻,请不要因为疼痛而放弃,因为,属于你的明天,马上就要到来!
这篇是一篇用词准确,表述清楚的文章。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六
再次捧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觉得文中的苏子其实就是余秋雨自己,不禁感慨联翩。
这两年,对余秋雨文章的批判,对他身世的盘问,对他人格品质的追问,铺天盖地而来的那种形势,似乎已经淡却了许多;书店里书架上,余秋雨文化散文集不再那么醒目了;大小媒体、重要场合也少见他的身影了。——他在激流勇退,已经将自己的身影和作品都转移到了港澳台等未开垦领域,不过这似乎也说明经典抹煞不掉的光芒、动摇不了的地位,以及无聊者无人应答的无趣。但也许,这个结果正合喧嚣者的本意。
我并不想全盘肯定余秋雨——他的全部作品、他的全部人格。但,毕竟,在文坛极度萧条,江郎都已才尽,心灵都被物化的时候,他,跋涉祖国山山水水、实地考察拜访,为我们奉献了几大盘文化与心灵大餐——从《风雨天一阁》《西湖》对山水景物的文化寓意的探求,到《道士塔》《都江堰》这样对历史与自然遗迹的反省,再到《苏东坡突围》《柳侯祠》对历史人物思想价值的深沉思索,无不透露出一位知识分子反观历史、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正值严谨、求真达诚的品格,无不体现出一位知识分子身上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剖析的精神品格,我们更不能不佩服他融合古今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庞杂的知识与思想于一炉的能力,不能不佩服他见微知著的手笔、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功力。
没有什么事前的炒作、事后的宣传,他的散文集就一版再版,甚至到处可见盗版。在责骂声、批判声喧嚣四起的时候,我也曾仔细审视他的作品,也从他的后期作品中找到了喧嚣的某些理由,甚至很有同感。但当喧嚣淡去之后,翻遍书店满架的散文,除了现代作家中还有可读的作品,我没有找到耐读的作品——不是阳春白雪般的远离世俗人情的孤高自赏,就是俗世生活的小情小调,或者矫柔作态的吟风弄月,总觉得有些矫情,偶尔也会有清风徐来的清新之作,但总觉得人生的味儿不足。
日常的生活已经够平淡了,清新典雅的小作虽也能使人有捧茗雅赏之余小憩片刻的情致,但人生有时是需要被点燃的,被引起亢奋的。余之作属于能够点燃人热情、激发人斗志、催生深刻思索的作品。他给平淡慵懒的生活一次洗礼和清毒,给虚浮的日子一场盈实的营养恶补。
读书与思考,是心灵与心灵、心灵与世界的对话。有价值的对话必须尊重心灵的'感受,必须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我不是一个心血来潮、可以轻易激动的读者,经过最初的热衷,到后来的冷静批判,再到现在的重新认识,我相信,心灵的最终选择是没有错的。——当他只身一人,或在丝路古道上风餐露宿,或在车站边的小屋里苦思冥想时,我们的不少所谓“大家”,或正在书斋里搜寻,或三五成群在小酒馆里海侃神聊。据说,当代许多大家们的创作与思想,就是在故纸堆里搜寻出来、拼凑出来的,或是在别人过去的历史档案袋里捕风捉影地附会出来的,这些东西,不是经不起推敲的残花败柳,就是现露江郎才尽的无聊与刻薄。
偶尔,还会在港台媒体看到余秋雨做的专题节目,或点评,感到他已失去了往日沉稳中的自信,激情飞扬的神采,想必他一定经受着尖刻的批判、不被接纳的尴尬与无奈,大有英雄末路之情,不禁为他感慨惋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已经为我们奉献了那么精彩的节目,为什么就不能容忍他的一点点美中不足?其实完全可以对他善意地提醒与指点。可惜没有。——由于骨子里的嫉妒与鄙吝,我们的文化氛围,向来是极不厚道宽容的,所以难有个性的光芒成长发育起来,人们一定要等他完美无缺,才肯容他一席之地,——可是世间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事情?——许多思想创见就是在这样苛刻的文化氛围中被压制下去,自我消弭了!于是,放眼望去,文坛有的是整体上的沉寂与平庸,和小情小调的自我吟唱。
重读《苏东坡突围》,觉得其中苏子的某些心迹,就是余秋雨自己的切身体会吧:
他真的害怕吗?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的为道、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却不知怎么一来,就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法辩解,更不知如何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就是“酱缸文化”!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七
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下,苏东坡的形象似乎变得更加清高,更加豁达。在本文中也列举了几个与东坡有关的人物,运用它们在东坡遭受乌台诗案的举动来反衬出东坡的无助与无奈。
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在那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没有打击他内心的信念,换来的是一篇篇乐观积极的诗篇。他没有放弃,他一直坚持着,尽管三番四次的被冤枉。在字里行间,似乎流露出作者对东坡的同情,不!与其说同情,倒不如说是对他那种精神的敬佩,一生曲折的东坡,在黄州的生活,更加体现了他人格的魅力。他成全了黄州,同时黄州也成全了他。在此地饱受精神痛苦,这种痛苦比乌台诗案所受的严刑逼供更让人不堪。但在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东坡并没有带给我们过多的悲伤失望,而是将悲伤化为动力,不断积极向上,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了那种被嫉妒后的宽容,体验到在困难前的无畏,对于人生的无奈以及对万事万物的博大胸怀,这是东坡给予我们的力量。
东坡乐观,这似乎也是一种洒脱,不求名利,清高自许也是他做人的宗旨。“苏东坡突围”,他要突的是小人的围攻,文化的围攻,因此,坎坷人生成就了他,也给予我们读者莫大的启示!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篇八
因前几日与朋友聊天时,提及到苏轼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此又想到了余秋雨《山居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苏东坡突围。余秋雨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对苏东坡得罪以后,在黄州这段时间的残酷经历和自省作了深刻而精辟的概述。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政治家。他一生去过很多地方,其中很多地方远比黄州美丽,可是僻远的黄州能给他带来历史的震动和惊喜,他把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黄州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就出于此处。
这一切来自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者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带着满心的侥幸又满心绝望的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除黄州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当时的黄州荒凉萧条,他只得住在一所寺庙里。四周寂静,一个朋友也没有。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的对话。
苏东坡来黄州前,正处在一个被史学家称作“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国社会中的普遍遭遇。
苏东坡在黄州其实很凄苦,他当时优美的诗篇,只不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他在黄州的生活状态用一封封的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从黄州带出来,却换不回一丁点儿的友谊的信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他在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一个文化人而言,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的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拾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然而他这时写诗文也不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他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的剥除自己身上异己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漠和静定。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成熟了,也和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从来不再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向周围停止申诉的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就此奏响于黄州。于是就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家中的墙壁上就表了一幅(是陈香梅的书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