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读后感(通用14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书匠读后感篇一
《教书匠》作者弗兰克。迈考特先生自称教书匠,曾经荣获美国教育界最高荣誉“全美最佳教师”称号,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他是退休后才开始写作的,三十余年的一线教师生涯是他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是最值得尊敬的。
记得在班干部“我的心声我诉说”的主题班会上,我以班中一员的身份委屈地向全班同学诉说当班主任的难处和不易;当班中因为某个同学的不遵守纪律而被别的老师找上门来时,我愤怒地大喊当时的难堪和伤心;而当班级获得荣誉时,我会和他们一样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当他们好奇我的个人问题和成长经历时,面对一群城市的宠儿,我从不讳言我是一个农村人的事实,我愿意以当年朋友和自己的求学经历,去鼓励我的学生像我一样自信而坚强——我告诉他们我的初中朋友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瘦弱小子到全县的理科状元进而成为读直博的清华才子的事实;也坦然讲过我在大学时因为生活的压力以至假期打工不能归家的痛苦,同时我又以我现在的幸福让我的学生明白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理解,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敬佩,我上课时偶尔露出的乡音再没有孩子取笑,也许老师自己的某些亲身经历比书上的事实更容易打动学生,更具说服力。
同喜同悲同乐同进,在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当中,我特意拉开了老师高不可攀的神秘面纱,慢慢地走进他们,走到了他们心里——爱是双向的,当你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颗真挚而又坦诚的心时,你会收获更多爱的种子!有了爱就有了处理一切班级事务的“法宝”!
读《教书匠》,让我有了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书匠的信心!
教书匠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一直在读《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管建刚。起初是被它的书名说吸引。
本书作者管建刚是一位特殊的教师。他用对联来谈论他自己“病重一年,休养两年,经商三年,农村八年。七代耕田,八面无书,九九冬,十年板凳。”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使管老师成为一位独特的老师。
当然,我喜欢读这本书,不仅因为管老师这份与众不同,更因为这本书的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我有了更多的新见解。
的确,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需要花很多时间做的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例如:早上到学校,进了班,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这里,如果没有人,是什么原因?谁没有完成作业?为什么?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吵架,不得不调解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是我们老师的日常工作,通过这些小事来教育学生,是我们的工作。
这本书还讲述了一个哲学家的故事,他让他的门徒去麦田里摘最大的麦穗,条件是没有人能回来。因此,当哲学家们说“时间到了”时,很多门徒都空手而归。
因为他们总是在比较,总是认为前方有很多的机会,没有必要过早的做出决定,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了机会。直到那时,门徒们才突然意识到,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面前的那粒拿在手里。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想不想做,不管它离你的期望有多远,既然你已经在做了,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读到这里,我也有些庆幸,庆幸的是,我是一个牵着麦子的手,踏实的工作,踏实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现在才不会抱怨,才会感到幸福。
随着我阅读深入,我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要求老师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意味着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
最后,我想说,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应该更宽容,更爱他们。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要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要做教书匠,要做一个辛勤的园丁!我相信,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像一朵朵鲜花,即使经过风雨,也会有一天盛开,让我们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教书匠读后感篇三
在寒假期间我再次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书中句子很短,文字很美,字字扣人心弦,道出了大部分新老师的心声。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教师指明了一些方向。书中写了八个内容: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很多人,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在踏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去喜欢它,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回顾上阶段的教书生活,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
我们需要先树立一个工作的目标,之后责任感、约束感、积极感才会随之增强。只是,拿什么来实现目标呢?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要一颗爱的心。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首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什么是责任感?责任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我们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的责任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职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感。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否则,无法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爱也体现为耐心,管老师在书中谈到了耐心,就是对后进生是怎样的耐心教育、辅导。一个班上后进生是老师感到最头疼的事,这些学生,贪玩喜吵闹,学习不认真,或成绩一塌糊涂。老师总是要想转化他们,但这些学生顽皮得很,很多的老师会失去信心,但管老师能做到对后进生的转化有足够的信心。那么,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来对待学生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我们班里的李明昊可以说也是非常出名的。刚说完的问题,你再问他,他还是什么不知道!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教一番,第二天情况有那么一点点好转,第三天还是照旧。时间久了,他麻木,教师也麻木了。后来我给李明昊的妈妈打电话,他妈妈说老师曾经奖励过他一只棒棒糖,他在家放了好久都没舍得吃,说是老师奖励给他的,要好好放起来。我听了之后良久无语,是啊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棒棒糖就让孩子高兴许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耐心一点呢!我们把说过的话再说几遍又何妨?看到孩子有进步我们不是更高兴吗?所以我对自己说对孩子们多点耐心吧,他们都是奇葩!
爱也体现为亲和感,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管老师一样有“亲和感”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很难!这份长达35页的关于“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的篇章,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上课时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里,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角,是导演,我们充其量是课堂的高级配角。不要对孩子板着脸,开心的对他们笑一笑,说不定就是因为你的这一笑,很多走神的孩子就马上回到课堂了。
同是为人师,所以我边读边在比对、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管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我看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关键——持之以恒,理解的微笑不只是瞬间,平等的交流不该是心血来潮,内心的宽容不只是套出真话的手段,真诚的关爱不只是语言的表达。爱是一首无字的歌,祝愿天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教书育人中体会教育的真善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教书匠读后感篇四
很荣幸又一次拜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每当读到“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这章节时,心中激情万分,感受颇深。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被日常教学常规,琐碎之事占满时间,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又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总是找不出时间来阅读一本完整的书。
我们都知道,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把课堂这块主阵地看好,教学质量也有保证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单单是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更重要的就是课余时间,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五个小时的“次阵地”时间。
课堂的主阵地要精彩,离不开课堂外的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打底。那么,只有把五个小时当主阵地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才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教师。
一个注重自身发展的教师,一定不会让宝贵的五个小时在不经意中流失,除去必要的辅导学生时间,批改作业时间,处理学校大会,小会的时间外,还有很多这样零碎的时间,只有好好利用这样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把这些零碎的时间利用在读书上,读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日积月累,你积累知识多了,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展示你的魅力和才华。
一个老师只有把课堂之外的五个小时时间用好,一定能影响学生并实现教学相长。如果五个小时不够,那么不妨晚一点下班,或是早一点上班。对一个敬业的教师来说,下班的铃声响了,并不一定意味着工作的结束,那就晚一点下班。下班以外的时间做事,也许与报酬无关,与奖金无关,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能看出一个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教育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态度。
下班后的时间,一般都是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但若能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终身学习,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想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那就像管老师那样,利用好五个小时,利用好课堂以外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书匠读后感篇五
于是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在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的大多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而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
站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抉择,智慧的抉择。文中举了不少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管校长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非常深刻,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学功底,佩服他对教育现象的透彻分析,佩服他对当今教师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辟的教育理念。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颇有一点感悟。想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教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对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考。
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的思想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
阅读《不做教书匠》,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我们常常想教给学生更多,用自己的一杯水去滋润学生.因为不放心的缘故而讲了又讲,让学生做了又做.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学生补课,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会苦干是不行的。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最忌孤陋寡闻、眼界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为了当好今天的教师,您可能会舍弃很多,失去很多,但无疑您是快乐的,因为您生活在充满童真的孩子中。
一本书,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最近,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坦白讲,我个人对“教书匠”没有排斥感,能称之为“匠”就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业技能掌握者。但是拜读了全书之后我就深深地明白,管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教书匠读后感篇六
可是,快乐往往就是这样,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当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无论是领导请我开课,还是请我做经验交流,又或者是交给我一个所谓的差班,我都勇敢接受挑战,心中闪亮着教育,工作的快乐已悄然而至。
当然,现在的我还是能感受到教育的烦恼,但是烦恼的背后也存在着价值和意义。当那些淘气的学生开始变得懂事了;当成绩不好的学生愿意开始认真了;当那些努力的学生开始有进步了,你总会领悟教育的幸福,实践教育的幸福。
当我越用心的投入教育,我才发现,教育原来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忘返的领域。节日里收到孩子的祝福,生病时得到孩子的关怀,进校门时听到孩子真诚的问候……我永远忘不了当我第一天上班时,学生们用那纯真、热情的眼光迎接我,那眼光支付了我工作的幸福和快乐。
投入是一种智慧,当你投入地工作,你才会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你越投入,付出越多,越是深入其中,工作就越有价值,你就越有快乐。
我很幸运,在自己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发现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管老师在这本书里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将道理寓于故事,针对教育现状和年轻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他的话语宛如一波波涟漪,荡涤明澈着我们混沌的心灵,又像一声声响鼓,促动我们犹豫乃至一度停息的脚步,让我们平添成长的勇气,感受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执着于名利,他们整天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怎么可能有机会邂逅快乐呢?人,应该放下心灵的包袱。不然,它们将迷失我们前进的方向,迟滞我们前进的脚步。
那么,在人生这个大行囊中,我们该放下些什么?
放下荣誉吧!曾经听说过居里夫人把自己的奖牌给自己的孩子当玩具玩的故事。这位伟大的女性以她最朴素的做法昭示了一个真理:荣誉只属于过去,别让荣誉成为枷锁!谁要是一味地陶醉在昨天荣誉的甜蜜之中,他必将收获明天生活的苦涩!在各类“评先“最为频繁的教育界,我们更不应该过分看重荣誉,沉溺于荣誉,把追求荣誉看作生命价值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放下自卑吧!自卑与自负就如一对孪生兄弟,都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世界缺乏一个完整而精准的认识。无数事实证明,这种心理往往会使我们错失掉很多机会,从而一次次与成功的体验擦肩而过。走出自卑的阴影吧,让自己的灵魂站立于天地之间!只要我们对教育的爱是真诚的,只要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只要我们对教育的爱是热烈而持久的,只要我们的教育态度是不缺乏努力和勤奋,即使我们有缺点,即使我们不够优秀,我们也能将缺点化为自己的特点,成为教育的亮点。
放下抱怨吧!如果你追求的是物质生活,那么在教育的行业里你绝对成不了物质上的大亨。有的教师选择了在生活的激流前裹足不前;有的人牢骚要发,事情照做;而明智的人则会拒绝抱怨,选择一门心思做教育。他们明白,很多事情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往往很难改变事情本身,但是我们却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一味地抱怨,你是在为失败找借口;果敢地行动,才是在为成功做铺垫;果敢的行动不一定换来成功的.甜蜜,而一味的抱怨却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
放下对金钱的贪恋,放下对名利的执着,放下对不幸的回味,放下对悲伤的咀嚼……放下一切影响我们感知幸福快乐的不良习惯和负面的情绪!
放弃是一种艰难的智慧,人习惯追求,习惯去拥有,有的时候,我们身上背着一无是处的东西,却依然“敝帚自珍”。“敝帚自珍”的惯性,使人失去了珍宝般闪亮的智慧。
我们总在追寻幸福和快乐,其实答案就在我们手中,投入了就有价值,放下了便是拥有。让我们轻装上阵,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教书匠读后感篇七
在学生时代,我看了许多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然而却没有真正地了解过怎样做一名有效的教师,而不是一名教书匠。《不做教书匠》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管老师告诉我们不能不切实际的空想,要做实事,少说多做,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就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用心的完成,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接近我们的理想。管老师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非常深刻,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教育理念作了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对当今教师心理的完美剖析,提出了一些精辟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不仅要学习及研究一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要学习如何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力,有智慧感的教师。这对于一名新教师是很难的。
有效教学是有帮助的,学生就更喜欢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启发学生的思维。
现在的'年轻老师,大多都是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余时间大多都是看电视,上网等等,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其实年轻的教师最应该多学习,多听课,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多看看文学,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尽快地让自己成长,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一名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发现和完善自己,如何尽快让自己成长,从而过上有意义的教师人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这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家长把自己孩子交付到你手中,把全家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告诉自己要倾其所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让我们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师。
教书匠读后感篇八
《不做教书匠》。书中朴实的语言,精辟的论点和鲜明的事例,令人深受启发。它启发人去学习,启发人去奋斗,启发人去创新。
人都有许多美好的理想,梦想自己将来功成名就。人,只有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道路的选择,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一问自己,你是不是真心地爱你目前的工作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教的虽然是副科,但我仍热爱我的工作事业,有时为某一个课题经常与同行做好研究和学问,并取得了令自己比较欣慰的成绩。我觉得把教育做好,是对学生有个交代,是对社会有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个交代;把教育做好,生活也一定会过得更坦然,更舒心。
现在,我们教育界的荣誉评比、职称晋级都牵动着每位教师的心,从而也引发了一些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师师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就某一个问题,大家集体协商,共同出谋划策,你会在别人的谈话中得到启迪,产生新的思想。本学期我们体育组成功地举办了本校首届校园文化周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各自为战,只有失败,害人害己。我们成功的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合作。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但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智慧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在跳竹杆中,我只让学生学会了一个简单的跳法,但学生又通过合作探究,研究出了“井”字跳法和“米”字跳法,使跳竹杆活动焕然一新,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在师生的合作中,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智慧和闪光点,发现的闪光点越多,你就越有教育的信心。
“一个老师,不管你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不管你是体育老师还是音乐老师,是老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层次和水平上,用当年的技术和思想适应现在的要求和质量必将会被淘汰的。现在只有多读书、多充电才是最好的方式。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才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从自己心灵深处产生并与自己浑然一体的理念来。把所学理念用于实践,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发现自己正从一个教书匠走向一个教育者。
教书匠读后感篇九
于是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在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的大多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而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
站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抉择,智慧的抉择。文中举了不少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管校长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非常深刻,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学功底,佩服他对教育现象的透彻分析,佩服他对当今教师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辟的教育理念。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颇有一点感悟。想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教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对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考。
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的思想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
阅读《不做教书匠》,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我们常常想教给学生更多,用自己的一杯水去滋润学生。因为不放心的缘故而讲了又讲,让学生做了又做。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学生补课,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会苦干是不行的。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最忌孤陋寡闻、眼界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为了当好今天的教师,您可能会舍弃很多,失去很多,但无疑您是快乐的,因为您生活在充满童真的孩子中。
一本书,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最近,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坦白讲,我个人对“教书匠”没有排斥感,能称之为“匠”就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业技能掌握者。但是拜读了全书之后我就深深地明白,管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低头族倡议书
形容光说不做的歇后语大全
听众读后感
《南丁格尔》读后感
《尊严》读后感
先生读后感
《格局》读后感
今天读后感
教书匠读后感篇十
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小学语文阅读从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著、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不做教书匠》第14页)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从今以后,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都要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师爱像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师爱像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我们用心去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
教书匠读后感篇十一
这个假期有机会给自己的内心进行一次沉淀,让自己的思想受到真正意义的洗礼时,我们收获的更多。
我拿起《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先看看目录,共八章,每章又分别有3个小章节,每个小章节里又以几个小标题的形式来表述内容。所以在摘记上便给自己定下一天读一个小章节,这样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算来比较从容。读着这本书,笔下不停摘记,思想也不断的受到冲击:管老师不愧是一名高明的策略者、开导者和引导者。他的文笔优美,对教师职业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站得高,看得远。
这本书通过各种生动的生活实例和许多哲人的睿智语言,让我们做教师的,特别是年青教师要从从事教育这一职业的第一天起,就应树立教育的理想,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有智慧感的教师。其实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要进步我们就需要学习,学习就必须读书。常感到上课与同学们交流很呆板,缺少用故事用名人事迹,用典故来启迪。激发学生的精彩场面才知道,只要好好的看,静下心来读一读,认识一两个名人的成长,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自己对教学都是很好的补充。可以说吃饭使人身体得到满足,那么读书使人精神得到充盈。是的,读书可以缩短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消除我们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是帮助我们保持心灵不长出茧的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方式。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这是盖叫天老艺术家说过的一句话。读了这句话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想这就是他之所以能称的起“盖叫天”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做事需要魄力更需要对自己有信心。而在我身上有时就是缺乏这种敢拼敢为的劲头。工作中有时常常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其后果就是不仅阻碍了自己的创造力,而且当经常自我暗示的否定自己时,在挑战面前自己先被自己打倒了。当渴望成功的欲望,像渴望延续生命一样迫切时,工作就不是一种被动,而是自动自发了。在第八章里“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我感触很深:“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是的,用心了,才会不断的审问自己:今天处理的事是否用了新方式,今天上的课是否有了新景象,今天和学生的交往是否用了新故事,今天是否发现了学生的新变化,今天是否吸纳到了新信息,今天是否收获了教育上的'新感悟。只有心灵的介入,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有滋有味。让用“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种习惯。读到文中关于那块破碎的玻璃的故事,对于那位老师充满智慧妥帖的处理方法让我钦佩,也警示着我:多听听孩子的理由,教育忌讳武断和冲动。在我的意识中,教书匠应该总是板着脸的,毫无生气的,苛刻严厉的那种。究其根源,大致是缺少对学生的爱。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文中有太多的典故给我启发,也有太多精辟的语言令人深受教育。那些金语良言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消化,而不能囫囵吞枣。
读完此书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教书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我不做教书匠,而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小学教师是我的追求。
教书匠读后感篇十二
淡雅的封面、兰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让我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选中了它——《不做教书匠》。拜读之后,感受颇深,书中八个篇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文中说,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固有的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轻的你一定要注意发展这个85%。这个85%里至少含有责任感、工作态度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我们要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请和我一起相信这句哲人的话:“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愿虚度此生、想要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仰的。其实,我更佩服我身边的每位老师,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美丽都挥洒在教育中。勤勤恳恳,课内课外忙碌着,只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进步一点,再进步一点。他们没有丰满的荷包,难得在午夜时分从灯红酒绿处尽兴而归。但他们有自己的幸福:学生把一道难题攻克了,学生能把练习册上的内容都做正确了……这也许就是管老师所说的“精神立身”吧!
在这童心烂漫的纯洁世界里,我将幸福地工作。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尊贵的`."就让我从事这一份尊贵的事业,作一片绿叶吧!
教书匠读后感篇十三
从拿到书的那刻起,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我们平时不就在教书吗?不是教书匠吗?不做教书匠,做什么?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自己还是太浅显了,不懂教书匠的本质意思,原来管建刚老师的意思是教师不仅教书但更要育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每个教师都应先是学生的工作者,然后才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投入做事,多实践,多反思,多读书,并持之以恒,不做机械教育的老师,不做遗忘学生需求的老师。只会埋头机械教书只能称为“教书匠”而非“教师”。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如何真正做到“育人”,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尽快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像书中提到的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
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性,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我们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有积极的态度和用心的投入。首先要为自己选好方向,明确奋斗目标,如果我们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那么只能成为教书匠,只有把教育当成事业的人才能不做教书匠。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约束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纪律的人;同时要有所追求,并且为自己的追求不断地去奋斗。
下课的铃声响了,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教师而言,更重要,更具有基础性的阵地,应当是课堂外的五小时,把这五小时当主阵地的教师,才是真正具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才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教师,利用好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每一个边角料的时间,把读书,思考,写作当作是工作的一部分,重视业余时间的学习,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努力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最大的尽责。善读书,再加上善思考,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有思想的老师。
教育是培养“人”的大业,人的培育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去做,这是一个大量做小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不可能有“速成班”,教育不可能三个月,三年培育出巨人来,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用心多实践,真正的投入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真正的教育,是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都蕴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教育不要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作为新教师要有面对一切失败的勇气,调整好心态,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完善自我,坚定立场,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成长,经历失败的磨难与挫折后获得的成功才甘醇永久。
教育是面向心灵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焕发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来。正如管老师所说的:把“用心”工作说得细碎一点的话,那就是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一个真正的教师,一个真正的人,面对工作和人生,是随时带着这四颗心的。虽然教师有着更多的烦恼与痛苦,但我现在感到只要你是用心做教育,你还是能够享受到无比的快乐。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不做“教书匠”而是真正的“教师”。
教书匠读后感篇十四
近期,在王小莉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说实话,如果不是王老师推荐,以我对自己的了解,当我听到这个书名、看到这个封面,我一定不会对它产生兴趣。但当我翻开扉页,就被管老师直击心灵的话语深深的吸引。可以说,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其中的感动可以说之前从未有过。借用书中“周从刚”老师为本书写的序中的一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那就是:我很幸运,读到了这本书。
书中有很多植入我心的段落和句子。比如: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勇气了。反观自己,常常做事缺乏信心,总怕自己做不好落人话柄,所以做事犹犹豫豫。但管建刚老师说:“抱着缺点的人,容易有意无意地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失去正确认识自我的机会,自己把自己打垮”,而“成长的代价就是要接受挑战”,这给了我惊醒和莫大的鼓舞。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找一个“生命原型”。成长过程中看着她的样子,朝着她的方向一路向前,这会给你勇气和力量。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理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音乐老师,这个理想的确立取决于我对小时候音乐老师的喜爱和崇拜。如今,我也算是梦想成真,成为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至今我都特别感恩当时影响我至深的那位音乐老师,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由此印证了书中所说:教育是有价值的幸福。“作为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同时,你会为他们学问增长、比赛获奖、发表作品而激动,也会因为他们一句贴心的话语而感动,更会因为和他们分别而痛苦……岁月老去,将来各行各业都有学生,双鬓染霜的你走到哪里,都有学生亲切的问候。这种幸福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我也希望我能像我的恩师一样,用高尚的人格和专业的魅力影响更多的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我很庆幸,我的职业就是我的事业。如何将这份事业经营好,是我需要用一生来做的功课。
读了《不做教书匠》和我仅有的5年工作经历告诉我,在努力做好一名优秀教师的路途中,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困惑。但同时,《不做教书匠》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疑惑,同时也指引了我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管建刚老师说:“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才会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有贬值……其实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看到这样的语句,确实带给我了很大的鼓舞。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怎能不让人激动?所以,在未来的教育路中我不再害怕失败,我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四章中:“教育,从小事做起”。我觉得,不只是教育需要从小事做起,生活中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林林总总,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教育无小事,正是细节,使真正的教育进入了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细节决定成败,“小事”终成就“大事”。王老师经常给我们说:你用心去看,用心去听。会发现校园中有很多打动你的小事,这些小事也会提升你的幸福感。
教育对于99.99%以上的一线教师来说,真的没有什么伟大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谁能把小事做好,做到位,谁就是这个时代的教育英雄。
还有书中所提到的:用爱自己孩子的四分之一之情去对待学生,教育就会有所不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对于生完孩子没多久的我来说,休完产假回校上班,重归课堂,上课的心境转变很大。尤其自己带的还是低段的'小豆豆,看到他们,就会想起自己的宝宝,想到他们也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在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换角度想:假如自己的孩子也调皮捣蛋,我会希望老师怎么做呢?于是我对他们就多了更多的耐心与鼓励。任何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其实爱是相互的,我们教师也需要爱,在学生的关爱下我们也会更加用心工作。要知道,沉浸式的工作会让我们更加年轻。比如走在上下班的路上,一声声的“老师好”,会给我带来一天愉悦的心情。在喧闹的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着:老师,跑上前来和你亲切问候,那种心情怎能是一个快乐可以形容!
最后,我想用管建刚老师在《不做教书匠》中所说的“明确目标,鼓足勇气,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老师”来结束我的读后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我的执着、爱和宽容,在成就孩子们的同时,成就我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