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的教育读后感(优质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一
《爱的教育》是一本记录小学生安利柯从十月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发生在他身边的种种感人的小事。是意大利作家爱德蒙多……亚米契斯写的。下头有几例。
安利可有一位好朋友——卡隆,他在一天里做出了一件令人感人的事情:有几位小孩在学校欺负一位残疾小孩——克洛西,克洛西被激怒了,一个墨水瓶仍去,一不细心,扔到刚进去的教师,教师说:“谁仍的?”卡隆十分可怜他,就站起来,教师又说:“不是你。”残疾小孩站起来了,说:“有很多同学欺负我。”霎时,几位欺负她的人全部站起来了。最终,那些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放学了,学校门口坐着一位小孩,正在悲痛地哭着,许多孩子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原先那个小孩是个烟囱扫除人,得这三十个铜币,铜币从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孩子们纷纷捐钱给他,还有一个小孩给十个银币,那烟囱扫除人欢喜地拭着眼泪,手里装满了钱。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叙利亚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父亲借了书件来抄,收入十分少,叙利亚在父亲十二点钟的时候开始帮他写字,第二天父亲十分高兴。叙利亚持续了四个月,学习越来越差。最终,叙利亚写字的时候,一不细心,笔掉下去了,父亲慢慢的走进房间,发现自我的儿子,紧紧地抱住他,这时,叙利亚才明白父亲在他身边,他说:“原谅我,原谅我。”父亲原谅了他。
还有一件感人的事情:一八五九年,法意两国联军因救隆巴尔地,与奥地利战争。正是那个时候的事:意军要去奥地利的基地侦察,看见一个孤儿在农舍门口工作,窗边飘着一面三色旗。士兵要他爬树看一下有没有奥地利士兵,孤儿在上头看见的都说出来,有几声枪声传过来,士兵要他下来,因为敌人发现我们了,孤儿一向都在上头侦察。轰!!孤儿死了,永远的与世长辞,士兵用军人的礼来葬他。这位年轻的孤儿为国而牺牲了,本来长大还能做自我的事干出一番事业,实在太可惜了。
爱就是以上三个事例的中心思想。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齐。每一个爱的故事里都有一颗少年人高昂而可敬的心灵。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爱,世界会无法想象,所以,仅有人人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二
爱,就像是空气,它无处不在!人类最需要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就是在爱的基础上产生的。父母,老师,同学……他们对我的爱,都是属于我的无价之宝。
昨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是在我的泪水中完成的。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我无数次泪如雨下,哽咽着告诉妈妈我最受感动的一幕幕。
《爱的教育》一书中有各种平凡的人物,可这些平凡的人物因为有了爱而变得伟大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费鲁乔的血》,主人公是费鲁乔和他的祖母。故事讲了费鲁乔是一个不乖的孩子,经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让他的祖母很苦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瘫在家里一整天无人照顾的祖母哭着教育他。在祖母的泪水中,费鲁乔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刚刚下定决心改正的费鲁乔,当晚就为了救自己的祖母,被强盗的短刀刺穿了他的背。勇敢而又高贵的小小灵魂飞到了天国。
我们都崇尚爱。因为爱可以温暖人,感化人,甚至可以改变人。人们的生活是靠物质的,有形的物品来支撑,但是更重要的是爱的精神支柱。这种无形的力量深深地改变、支持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三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这是诗人卓文君对爱的诠释。我曾经认为,爱只是化学中一种非理性的反应,并不能长久。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它有了不同的认知。
《爱的教育》原名《心》,它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详细记录了他在学校、 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真 挚的爱,尽管只是一些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在作者的笔下,像安装上了爱的翅膀,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纪伯伦曾说:“友谊永远都是甜柔的负责,从来都不是一种机会。” 一想到“友谊”这个词,我不由想起夏洛与威伯 尔,哪吒与敖丙的故事,还有乐于助人的罗贝蒂,不顾自身危险,救下了一名差点被马车撞死的孩子,自己却痛了腿。生命 诚可贵,友谊价更高!再也没有比为了朋友而放弃生命更伟大的爱!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我愿意成为浇灌它的来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那么, 我愿意成为照耀它的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也许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 就会发现,爱,不用寻找,就在我们身边。林秀贞,一位普通的中国妇女,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不仅如此,她还默默地资助14位贫困孩子,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她让这些无依无靠的人有了温暖的归属。这种爱,让人动容!让人肃然起敬!
我曾听说过动物之间跨越种族的爱的故事。猫和猪是好朋友。一天猫掉进大坑,猪拿来绳子,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猫很郁闷的说:这样扔下来,怎么拉我上去?猪说:不然怎么做?猫说:你应该拉住一头绳子啊!猪就跳下去,拿了绳子的一头,说:现在可以了!猫哭了,哭得很幸福。一一有种朋友不是很聪明,却值得你终生拥有。
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怎么学习,怎么生活,怎么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他们的生活 因到处充满了爱而丰富多彩。《爱的教育》中,把爱比喻成很多东西,但我觉得,”爱是什么”并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小到家庭的恩爱、和睦,大到国家之间的和平、尊重。我所懂得的爱, 是从花开到花落,从红颜到白发,因为爱所以爱,爱生爱,爱一直在延续....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四
最近,被一本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的一本书感动了,虽然是小学3-4年级推荐书目,但我觉得该书不只是一本儿童读物,家长更该好好读一读。
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日记里有他所敬爱的老师们,有他日日相处的同学们,有他的严父慈母,还有许许多多让他非得用笔记下不可的人儿。
书中有亲子之爱。无论是来自底层的父母,还是有钱有势的绅士,他们大都是以正面的积极的姿态出现的,没有当今社会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而是严格要求孩子们,引导他们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尤其是恩利科的父亲,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常常采取一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方式,告诫、鼓励、教育恩利科,及时纠正恩利科错误的思想倾向。正是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恩利科成长为纯真善良、乐观进取的优秀少年。
书中有师生之爱。书中描写了多个老师形象,他们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如恩利科一年级的老师,她从不会忘记她的学生,多少年后也能回忆起学生的名字,时刻牵挂着他们的成长,而她的学生们也非常牵挂她,经常来看望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思里科父亲的老师,一个八十四的老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每年留出每个学生的作业保存起来,作为他永久的回忆。而恩利科的父亲,也不辞路远地去看望他的老师。
书中有同学之爱。如卡罗内,是班里最强壮的男生。他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如德罗西,是极受同学尊敬的班长,待人友善,乐于助人,是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书中描写最多的就是同学之间的纯洁的爱,让人不由地回忆起曾经的童年、曾经的同学。
书中有祖国之爱。“每月故事”基本上讲得都是一个个爱国的故事。如《帕多瓦的爱国青年》、《伦巴第的小哨兵》、《撒丁岛的小鼓手》等,书中时刻体现出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总之,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纸页间渗溢着满满的爱意。虽然已是成人,却还是被书里孩子们的善良和可爱所打动,被书中处处流露的美好的品质所感动。或许,这就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乌托邦世界吧。虽是幻影,但让我们明白,受教育过程中,一个人最核心的是学会爱。我们的孩子不只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学会感恩,学会感受幸福,学会去爱。
作家夏丏尊评价说:“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得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就流泪。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说的真好。更该读读这本书的应该是父母们。连岳说:“父母们跟着孩子,把《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里的那几百本书读完,素质与见识,都非常人可及。”看高考状元的经验分享,无一不体现出父母的格局与努力。言传身教,与孩子一起学习与成长,当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五
从我刚识字到现在看过的书多如繁星,但我最喜欢看的是《爱的教育》,在这个暑假期间,有抽空看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我遇到了最亲切的老师、最可爱的同学、最值得敬佩的父母……当看到他们之间发生的生动故事时,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千金难买的亲情,以及那对祖国那深深的眷恋。读完后,我更加明白了人类只有三种情感是强烈而单纯的: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珍视,对人类苦难的悲悯。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同情》这篇文章。《同情》是一位父亲写给他的儿子安利柯的一封信,信中写到”想一想,在如此富丽堂皇的都会里,在那么多穿着美丽服装的小孩之中,竟有许多吃不饱饭的女人和小孩子在我们这个大都市里,有许多小孩者可能和你同样聪明同样有才能,但是,穷得没有饭吃,好像荒野中的小兽一样。从今往后,遇到乞讨者时,再不要不给他们钱,而走到一边去了”。
但是,前些天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我在38路车站时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父亲带着一个畸形儿,正在向等车的人们乞讨,当他向人们伸出一双肮脏的双手时,那些穿着西装革履的先生,衣着讲究的女士却不理不睬。当那双手伸到我面前时,我想到了《同情》上的一名话“在我们这个大都市里,有许多孩子可能和你同样聪明,同样有能力,但是却穷得没有饭吃,好像荒野中的小兽一样”,我想尽我的能力帮助他,想着想着,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把衣袋中所有的钱给了他。看到我给他一些钱,周围的人也纷纷给了他一元、二元……很快他的碗丢满了钱币。听到他那真诚的感激声,我心中无比甜蜜。坐在车上,发现小草比以往更绿了,树木显得格外高大,花朵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小鸟的歌更加动听了。
第二天,我再一次来到车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脸庞,他仍然在乞讨,当他再一次将手伸向我时,我不禁怀疑起来,是不是昨天那些钱还不够?还是他去做了别的事。那一刻我犹豫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那么多乞讨者,我们到底是不是应该施舍他们一些钱物?但是,走在街上你不难发现,有些乞讨者身强力壮。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挣得自己的生活费。兴许,在他们眼中乞讨比劳动得来钱容易。他们完全是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挣钱。但是,每当我把钱币给他,他都会说“愿你和你的全家幸福平安”听到这样的话,我是多么的快活呀!
读完这本书,我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遇到乞讨者,到底是施舍还是不施舍?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六
爱是什么?爱,宛如一盏孔明灯,明亮的灯火温暖着人间,给予了我们信心和希望。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更是对“爱”的伟大深有感触。
走进《爱的教育》,我仿佛到了爱的天堂,是爱,拨动了心灵的旋律;是爱,让我们有勇气面对挫折,坎坷;是爱,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活力和关怀!
爱有很多种,有同学之间的友爱;有长辈对晚辈的父爱,母爱等。每种不同的爱都令人无比的温暖,“爱”是世间多么重要,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爱的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深深打动着我,老师的爱是无私的,她们为我们辛勤的奉献着。人们都说:“同学们是小苗,老师是培育小苗的辛勤园丁,老师犹如一支蜡烛,用最温暖,最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她们不图回报,默默的燃烧着自己!”
长辈对晚辈地爱是那样地令人感动,他们为了自己地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崭新地教室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为了自己地孩子,拼命工作,干各种各样地粗活,为了赚钱来养活自己地孩子,有地把自己累病了,年青地脸变得沧桑了,有地皱纹增多了,手也变粗糙了。但在孩子们地眼里,无私奉献地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地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孝顺自己地父母,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父母都会感到非常地欣慰!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我们吮吸着爱的乳汁,享受着蕴含道理的故事,感受着爱的芬芳!
爱,犹如一股永恒的暖流,流入我的心窝,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同时也要给予别人爱,让我们播洒下爱的种子,让人间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七
《爱的教育》是我读得最好的有一本书。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有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品。他从小酷爱学习和写作。
全书是用日记的形式记述,贴近孩子的内心,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是每个孩子和大人都值得一读的美育经典。书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更让青少年读者以深刻的阅读体验。它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近取而善良的心,爱祖国,爱每一个善良勤劳的人,同情他人的不幸与苦难。这本书流露出人与人间的真挚情感,却让人感动不已。阳光之爱可以融化冰雪,清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没有爱就灭亡内有教育,贯穿全书就是一个“爱“字。唯有爱才是教育一个人最好的法宝,也唯有爱才能涤净这个圬浊的世界。孩子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未来。爱就像空气,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因为其无影无形,所已总是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的饿心灵,人生就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虽说钱是身外之物,但是我也明白爸爸的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但是对我从不“小气“。而欢乐的爱是舅舅一家给予我童年中的欢乐。虽然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偶然的事,节日时“飞奔“而来,节日后“匆忙“而去,但我还是非常快乐。他们却从不会忘记我的生日。
原来,爱离我们不远,只要去体会,就能感受到爱,只要用心去和他相对,就能只到爱在何方。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八
爱是什么?是感恩,包容,奉献,爱有什么?有师生之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我就是读了这样一本书——《爱的教育》。
书中的精神讲话又让我热血沸腾——一个贫穷的少年,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宁愿挨饿,也不愿意接受污辱他国家的人给他的钱,还有为了国家战争胜利而牺牲的少年,读后感.为了收回领地而负伤的鼓手等等。我又想到了刘胡兰,她小小年纪,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宁死不屈,最后惨遭敌人杀害。他们都是爱国的好少年,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热爱祖国。
书中还写到了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同学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有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无不流溢于纸上,动人心魄。
这部书细腻生动的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
读完了这本书,我更理解了老师对我们的严厉,父母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和老师,以勤奋刻苦的学习回报他们,如果同学之间多一份宽容,少一份争吵,我们的教室就会充满和谐和欢乐。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九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边的感人故事。
书中有师生、父母、朋友之间扣人心弦的小爱;有国家、社会、民族之间感人肺腑的大爱。文中处处洋溢着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使我震撼。乐于助人的父亲让安利柯学会感恩;慈祥温柔的母亲让他学会善良,真诚友爱的同学让他快乐无忧。我真为安利柯有这样可敬的亲人与可爱的朋友相伴,而感到幸福!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寻找身边的爱与感动,使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爱的眼睛。想想在我们的身边,在学校对同学的帮助,是一种爱;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坐,是一种爱;在马路边拾起一片纸,是一种爱,一种对大自然的关怀。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这本书让我明白,不应该只心安理得地享受爱,更要懂得感恩并施与爱。首先我们要感恩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健康成长。我们还应该感恩老师,是他们默默耕耘,不求回报,教我们知识,培养我们能力,使我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感谢的人。感恩别人并不难,别人劳累时送上一把椅子;别人落泪时递上一方手帕;别人摔倒时,主动去扶起……正像歌中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