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博物馆日记(大全1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一
今天,兴趣班组织我们参观绍兴黄酒博物馆。
一路上娇阳似火,我们在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博物馆,一进门我看见了一张大大的字帖。“酒在哪呢?”带着这颗好奇的心我继续往前走,突然看见电视上正在介绍黄酒的制作过程,我听得入了迷。原来爸爸每天喝的黄酒是这样做的呀。接着老师带我们来到了地下酒窖。我闻到了一股略带酱香及焦糊气的香味,里面放着成千上万个酒坛,装着酿造的米酒、十年原酒、加饭酒、花雕酒、女儿红等等,绍兴真不愧是中国的“黄酒之都”我为我是绍兴人感到骄傲。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二
假期的一天,我和我们三队去游览关中民族博物馆,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小小讲解员,我讲的是梨。梨园的位置为紧邻城门门楼左侧。大家看,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宏伟壮观的梨园的`石门。
先看着一对卧兽纹石门墩,门墩的狮子呈爬卧状,时刻保护着梨园的安宁。上面还有铭文记载,泰定元年也就是公元1324年建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梨园的年代沿用时间是比较长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精美的石门洞。两侧门框正面由上到下共雕刻有十六只活灵活现的狮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间群狮图。山间生满古树,十六只狮子出没其间,有的嬉戏玩耍,有的树下休息,有的出入山林等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内侧双面各雕三图,相应对称,即花石昆虫图、鱼蟹图、山石花卉图。
向上看,在它的门楣上有浮雕人物图案。中间雕刻有五只蝙蝠,周围还有祥云点缀,围绕着一个变形的寿字,寓意为好运当头五福临门,左图取自于《三国演义》,故事名为“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右图的故事取自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苏武牧羊”的故事。
梨园门楼两侧石对联为:“国史流芳赐酒之恩荣如作,家风继美连珠之作述依然”。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也堪称是艺术中的精品。然后我们去参观了,八水绕长安的展示图……等等,参观完后,我们和二队汇合聚餐。然后我们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三
今天,兴趣班老师带我们去博物馆看古青铜展。我一进博物馆,就看到了很多青铜器。先说说曾仲游父铜铺吧,我看到那边有个美丽的器具,上面刻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花纹,有的像人脸,有的像一朵迎风怒放的牡丹花。导游还说,这个是古时候装酒的杯子呢。这真是让我感到意外。
再说说铜枓吧,看它的形状,应该可以猜到,它是古代时候抽烟的'用具。更让我吃惊的是铜枓上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古花纹和甲骨文字。花纹有波浪线、直线、弧线。甲骨文字有的像眼睛,有的像火焰,有的像船,就像一幅幅图画。
最后再说说曾候乙铜鼎器吧,它是古时候放汤的器具,上面还有一些图形,一圈圈的线条,就像一个迷宫,看得我眼花缭乱。接着,我又看了不少式样不同的青铜器。时间过得飞快,老师让我们排好队,上了大巴回学校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今天看的青铜器真好看。下次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再去绍兴博物馆,好让我有时间大开眼界。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四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爸爸、妈妈带着我高高兴兴地来到河南省博物馆。
一见到博物馆,我不禁被它的雄伟所震撼,宽广的博物馆坐落在农业路与经七路交叉口路北。博物馆的面积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很大的石墙,上面镶嵌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河南省博物馆。
这次来到博物馆,我不仅见到了这些奇珍异宝,还看到了祖国蕴藏文化的博大精髓。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五
20xx年2月8日,妈妈和我去成都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等部分组成。我们先去了陈列馆,共有5个展厅: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年绝唱、解读金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沙遗址的介绍: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的文物。陈列馆再现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场景、宗教祭祀方式等。同时,展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和金沙遗址发现的数千件各类精美文物,这批精美文物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会让观众对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震惊和叹服。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金饰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看了这些,我迫不及待的马上进去看。
看完了陈列馆我觉得陈列的大象牙最好看,因为只有成年的.大象才有象牙,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象牙很长很大,我们怕象牙被腐蚀掉,现在用药水保存起来。
同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做的金器、玉器、石器、铜器非常的精致美丽,他们非常的聪明,我是他们的后人,我感到非常的骄傲。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六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特别明媚,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我们都很好奇:博物馆到底是什么呢?一进博物馆门口,我们就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展板,上面的和合二字十分特别,原来这是由许多幅剪纸作品组合成的,非常有艺术感。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博物的第一站——天台山和合红娃剪纸展。只见红色的剪纸挂在半空中,像一串串风铃。仔细一看,这些剪纸形态各异,有的是一个小红娃抱着一条小鲤鱼,有的是一个小娃娃抱着宝葫芦,还有的踏着风火轮。周围墙上贴着的几个字也都是用剪纸做的,墙上还挂着一张张十二生肖图,其中我最喜欢的生肖是龙,它看起来跟真的龙一样活灵活现。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文物史迹陈列厅。一进门,一件件文物进入了我的视线。有宋朝的玉兔,有古代的济公,有清代的衣服。我最喜欢清代小孩的衣服,因为古代的衣服比我们要鲜艳很多,老师告诉我们上面的图案是用许多丝线绣出来的,真是巧夺天工啊!
然后,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民间美术陈列厅,哇!这门看起来可真古老,真是古色古香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在墙上,我们仿佛来到了画中的世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画是梅花,因为它能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开放,真的非常不容易。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生物陈列厅,也就是我们最爱的:恐龙博物馆,瞧这一颗颗硕大的恐龙蛋,好像下一秒就会有小恐龙从这里面钻出来,我最喜欢沱江龙。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呀!我就好像是在跟古人对话,我真开心。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七
今天上午,我随着同班的同学一起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的孔庙内。跨进庄严雄伟的先师门,一种庄重幽静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宏伟的大成殿展现在眼前。望着“万世师表”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仔细地品味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皇帝祭孔子时灯火辉煌、鼓乐齐鸣的壮观景象。
绕过大成殿,我们去参观“北京简史展览”。在参观中我了解了北京的历史。北京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在北京地区居住的人就能制造兵器、工艺品。看着那些做工精致的陶鼎、首饰、玉器,我深深感到北京历史的久远。忽然有人招呼我,我赶紧跑过去看。原来是汉朝的一座墓葬的模型,结构复杂,规模很大。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玻璃柜里展出了久负盛名的唐三彩,那些三彩陶马,至今仍色彩艳丽。北京从辽金的京城到元代多民族国家的首都,已经变得兴盛繁华。街道笔直宽阔,两旁店铺林立,车水马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著书描写了元大都繁华的景象。北京曾几度风光,可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变成外强掠夺、军闷混战的战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从卢沟桥抗战到和平解放,这个有千百年历史的大城,终于得到了新生,1949年10月,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这次参观,使我更了解了北京。它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为祖国增添了耀眼的光芒。我为自己是个北京人感到无比自豪!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八
走在校园的大道上,阵阵凉风吹来,带走我身旁的热意,这时我正带着高兴不已的新消息回家--明天的校外教学,是要去听闻以久的博物馆。
到了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搭上安排好的校车,在和同学的谈天声中,车子很快就到达目的地。车子慢慢开进隧道,原以为只会是灰白色普通的隧道,我却听到了同学连连的惊呼声,我好奇地往外看,原本应该是无色的隧道墙上,用马赛克砖拼出了不同的图案,彷佛是一个欢迎式,欢迎我们来参加这一场艺术盛宴!进到馆中,里面人山人海,我想大家都是来观赏博物馆的三大宝贝吧!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和同学们一起前去参观三宝之一--翠玉白菜。一到展示的地方,同学们全部一拥而上,终于换我看了,整个翠玉白菜在展示灯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着光,十分雅致,仔细看上面还有三只昆虫,栩栩如生。
接着,解说员又带着我们去看了些展物,其中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分别是:象牙雕成的小塔,和古代的武器;象牙雕成的小塔,小巧玲珑,塔中的各个细节都被一一呈现,整座塔从里白到外,彷佛透着光;古代的武器大多用铜制,看着用来杀戮的武器上的各式花纹,美丽中带着危险,使我着迷,华丽无比。
在繁忙的日子中,解说员带着我们参加了一场艺术的盛宴,在要和博物馆道别之际,原应疲累的身躯,却因为这场盛宴带给我的悸动中,不曾疲倦。
大人在工作,小孩在上学,在这忙碌的城市里,不妨停一下手边的工作,去参加一场艺术的盛宴吧!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九
暑假的第一天,爸爸就带我来到我一直想来的恐龙博物馆参观恐龙。
买好了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博物馆。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就看见那细小的水流上面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非常醒目的三个大字——恐龙山。不错,那的确是恐龙山,上面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恐龙。有的在仰天长啸、有的在悠闲自在地“散步”,还有的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吞食一头弱小的'小恐龙呢。绕过一条小路,走到大恐龙后面,只见这只恐龙抬头直视天空,似乎在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叫声。
告别了恐龙山的恐龙,我和爸爸来到了有许多恐龙骨架的地方,那里的恐龙骨架又大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大的四川巨刺龙,它是1.5亿年前的侏罗世的植食恐龙,长5.4米,牙齿较小,肩部长有一对巨大的肩棘,起保护躯体的作用。还有一张多齿灵龙,它们是恐龙王国的小不点。可是,你别看它们个子小,但都已经成年了哦。恐龙的骨架远不止这两种,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还是自己亲自去看看吧。
关馆的时间到了,我和爸爸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恐龙博物馆。暑假的第一天就过得这么开心,我相信这个暑假不会无聊了。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
昨天,我和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去参观了博物馆。
妈妈骑车带着我们去的,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们就到了郑州市博物馆。门口的保安告诉我们只需到大门口领两张票就可以了。哇!真是太好了,竟然是免费参观。走进博物馆,里面好凉快呀!妈妈告诉我,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的墙壁都建得比较厚。外面的热气也就不容易进来,所以就比较凉快了。
文物主要存放在二楼和三楼,在二楼我看到了古代的玉器和石器,还有野马的牙齿,看到野马的牙齿时我惊呆了,野马的牙齿足足有五厘米长。古代的人也爱漂亮,他们用动物的骨头做成各种装饰品,如项链,簪子等。在三楼我看到了古代的陶瓷,都是灰色的`,不漂亮。但是更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们那有一个模仿烧陶瓷的窑。以前,我就问过妈妈,家里吃饭用的盘子和碗是怎么来的?妈妈告诉我是用特制的泥烧制而成,但是具体的过程我觉得很神奇,现在一看,噢!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是先把泥巴做成碗或坛子的形状,然后放在窑里烧,就变结实了,最后就能盛东西了。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了解了很多古代的知识。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一
今天秋游,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坐校车去博物馆参观。
到了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木版画,画上有两只仙鹤和太阳,有些女人在拿枪捕鱼,男人们在骑马。看了这幅画,就有一种进入古代的感觉。
我们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展品是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在展示柜中,有许多磨尖了的石头做的器具、环形石器和许多小石头中有小洞做的项链。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又走进了另一间屋子,这间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时间由石器时代转到了古代。那里有军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军事重地。因为有兵器、枪、军用毯子和抽烟用的烟壶。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也说了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重地。在当时还相当的有名呢!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体,又冷又不舒服。可现在我们不仅要穿得暖和,而且还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里有东西就行,可现在我们不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咸着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帐篷。
现在住又宽又大的楼房,又暖和,又美观。并且现在有事可以打个电话,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骑马和信鸽的。并且我们有面向世界的互联网和电脑。
看看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个个幸福得在冒泡。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们也是能担起社会发展的一代。等我们长大了,中国将无比富强,我们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二
国庆节,我和老妈一起去参观丝绸博物馆。一路上,我看到了西湖边摩肩接踵的游客,节日的西湖可真热闹呀!好不容易到了玉皇山脚下的丝绸博物馆,这儿显得格外安静。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在认真地参观。
一进馆内,迎面看到一块巨大的装饰牌,这引起我的好奇心。这块牌子的图案既像树叶,又像可爱的蚕宝宝。再一看更像是蚕宝宝在投入地吃桑叶。这应该是丝绸博物馆的标志物吧。
沿着蚕宝宝一生的变化的长廊,我们进入了第一个展馆。这个展馆展示了按照年代古人遗留下来的丝织物,这些织物上有的织着金凤凰,有的织着双狮戏球,古人真是心灵手巧。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地到了第二展馆,这个展馆是最让我惊叹的。这儿是展示古人丝织服饰。哇,是皇帝的龙袍,金灿灿的,龙在祥云中飞舞,好精美呀。啊,这么小的绣花鞋,是小孩穿的吗?妈妈说这是三寸金莲。真不可思议。古人很高大吗?汉代的袍子怎么如此宽大。我真想穿越到古代,穿上漂亮的古装。
第三个展馆是现代人临摹莫高窟人像服饰用品的纹案。我静静地欣赏着,觉得古代人真了不起,真有想像力,他们设计出了这么多丰富多采的图案。
这次参观有点小遗憾,因为好几个展馆在装修,但前面几个内容已经让我心满意足了。下次我还要来。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三
今天星期五,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国博”。
一进大门,我就惊呆了!大厅非常宽广明亮,上面是亮晶晶的珠宝和瓦砾,下面是光滑的大理石。我们先去了北厅,是“路易威登”的时光之旅,里面有好多名牌的皮包、大衣和鞋。最早的皮包非常笨重,出行时很不方便,所以,人们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变小了,也轻便了!可万一被人偷了怎么办啊?最后人们又安装了锁,这样就成了像我们今天这样的皮包了。
我们还去参观了陶瓷展和佛像展,陶瓷的精美让人赞不绝口,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这可都是咱们中国的宝贝啊!我心里琢磨着。有唐代的、有宋代的、还有明朝的等等。我问妈妈:“你最就喜欢哪种样子的`?”妈妈兴高采烈地说:“我最喜欢那个钧窑的。”果然,非常美丽,既不像别的那么华丽,也不像别的那么通俗,真可以叫做先人给我们的礼物啊!参观完了陶瓷,我们又去了佛像馆,一进门,好像有一股古代浓厚的气息迎面扑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尊佛像的头,虽然它不是保存的很完整,但是还是能看出来那种复古的气息,它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看着我说:“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
在这次参观中,我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以后,我一定多参观博物馆,增长更多的知识。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四
一路上,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一阵夏风拂过我的脸庞,我感受到了夏天来。我们下了桥,又看到了一片好大好大的树林,像是一片绿的海洋。一到达目的地,我便眉飞色舞,快速地跑出车门,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导游带着我们向“中山舰”博物舘走去。“哇!”我指着一块石头叫道。这块石头虽然和普通的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它却播放着清脆悦耳的音乐。
我恍如身临其境,好像走进了一个仙境,看见了可爱的小白兔,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威武的狮子……往前面走,我们又看见了一面“镜子”。我走过去一看,噢,这哪是什么镜子呀,分明是一片湖。这时候起风了,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波纹,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水中追逐玩耍,还有一些细长细长的水草在摆动,好像在为水波纹们加油呐喊。我们一边欣赏向我们微笑的桃花,一边享受着石头弟弟为我们准备的“按摩”。不知不觉,我们便来到了博物馆的大门,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博物馆。
这一次参观博物馆,我的收获很大,看到了好多文物,真开心。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和体质,争取以后为祖国做贡献!
参观博物馆日记篇十五
今天,我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分四层,第一层有青铜馆和雕塑馆;第二层有陶瓷馆和陶瓷专室;第三层有绘画馆、印章馆和书法馆;第四层有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馆、明清家具馆、历代货币馆和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
我们首先去了中国古代玉器馆。玉器馆里300多件精美的玉器,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有的朴实,有的神秘,有的独特,有的华美……忽然,一个笔筒吸引了我的眼光。这个笔筒由白玉镂空雕刻而成,晶莹剔透;笔筒壁上刻着花鸟虫鱼,精妙绝伦,美伦美奂。周围的欣赏者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停地点头称好,尤其是外国游客,无不为之赞叹。
我最感兴趣的是明清家具馆。百余件家具,展现着明的简约优雅,清的繁缛华贵。馆里另有复原的书房、厅堂,与明墓出土的家具模型呼应,再现了古时的家居场景。在家具馆里,我看到了古代皇上坐的龙椅,皇上睡得床,皇上批阅奏章的地方,和皇宫里的厅堂。
今天,我玩的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