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档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学校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受到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x档案局早在年之前就指导、督促了原7所区属学校的建档工作,7所学校先后按照区档案局要求完成了规范化认定和升级工作。2005年底,大企业所属中、小学校移交x政府管理后,区属学校由原来的7所增加到30所,数量上的变化给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带来了难度,x档案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区属学校档案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并会同区教育局档案管理部门,加大对区属学校特别是大企业移交学校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
一、学校档案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受攀枝花开发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影响,攀钢、十九冶等辖区大企业长期以来对档案工作实行内部管理,在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上与市、区档案部门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大企业所属学校由于档案工作长期接受企业内部档案部门管理,很多学校实际上并未开展真正的建档工作,档案管理离市、区档案行政部门对学校档案规范化认定标准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区档案局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对大企业移交x学校的建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7月至8月,区档案局和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对校园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抽查。通过抽查发现,各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够理想:对档案工作重视和档案工作人员到位的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就开展得好一些;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的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就滞后。这次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部分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对档案工作不理不问,档案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将一些责任心不强、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档案工作岗位上。从制度、人员、管理上削弱档案工作。
2、立卷工作不规范。领导机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收集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相关内容不齐(如: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基础数据汇编、专题概要等),没有形成完整的档案利用和管理体系。
3、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本单位自制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整理不规范,电子文档的挂接不全。(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录入有些学校还未进行整理)。
4、档案存放不合理。主要是各种门类的档案排列顺序混乱,永久、30年、10年等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放置混乱,给档案查阅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按照永久、30年、10年排列)。
5、设备、设施难于满足档案保管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还有少部分学校仍在用木制档案柜装档案,“八防”和温湿度计设施欠缺,没有按规定安装空调、温湿度计,不能将档案室温度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湿度高低波动幅度大,不利于档案存放,不利于维护档案的安全。从保护档案的设备上看,存在单一、老化的问题。
6、档案保护意识缺乏。档案保护工作是为利用工作服务的。由于学校工作过分强调为教学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护意识的减弱,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对档案工作有所松懈。大的方面,如资金的投入,人员的安排;小的.方面,如在接收、利用、整理、编研工作中忽视保护工作,将档案放置地上,不注意防尘等。从中可以看出,档案保护意识在工作人员头脑中还相对淡漠。
7、学校档案人员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培训力度不够。档案人员参加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培训,尤其是档案保管技术专题的培训相当有限,一些学校档案人员变动频繁,身兼数职,很难抽出时间学习档案业务,往往是刚一熟悉了业务,就被安排到其他岗位上,又重新换人接手档案工作,新手对档案工作还一时难于适应,档案人员如果不随时补充知识,业务工作将无从谈起。
8、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近几年,学校档案人员的学历、职称虽然都有明显提高,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却相当匮乏。各区属学校每年都要新进一大批人员,但基本上都是担任教学工作,全区学校目前没有一名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档案工作。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一、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少数乡镇(街道)和部门对值班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把值班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没有把值班工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认为值班工作就是接听电话、收发文件,是“小事”。忽视值班工作的全局性和运转调度的中枢作用。二是部分值班人员对于值班工作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辖乡镇(街道)或部门向来“风平浪静”,不会出现任何突发情况,存在麻痹思想,从根本上忽视了值班工作的重要性。
(二)值班制度不健全。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没有明确的'带班值班、管理考核、请示报告、文电管理、安全保密、交接班等制度,或者流于形式,仅仅满足于有人在岗,造成值班工作秩序混乱,常常出现“小事变大事”局面。比如在日常值班工作中,上级部门通过公务电话下发会议通知时,值班人员未将来电人身份、来电时间、联系电话及会议具体事宜作详细记录;再如交接班日志记录不详细,造成重要工作处置脱节,重要会议指示未能及时得到贯彻落实,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工作业务不熟悉。部分值班人员不熟悉值班情况、缺乏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不能较好地解决值班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部分部门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供电、供水、通信等单位值班工作缺乏沟通交流,对隶属单位的指导监管力度不强,造成工作脱节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乡镇(街道)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应的处置程序和办法。部分应急演练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演练目的,导致紧急情况发生时不知所措,形如“乱麻”。
(四)值班设备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值班设备落后、不配套。目前全县值班设备基本停留在话机和传真两种形式,部分乡镇(街道)甚至没有单独配置传真机,出现值班联络电话与传真机共用,造成拨打电话忙音或无法接通,严重阻碍值班工作的迅速应对和及时处置。个别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相应工作职能职责,不仅值班人员配备的数量少,还采用工勤人员、临时人员值班,甚至以门卫室代替值班室。部分乡镇(街道)与上级值班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甚少,传达和落实上级指示不及时,阻碍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信息报送不规范。报送值班信息特别是紧急重大情况的时间、程序、方式、内容较不规范,个别单位传真纸质件不加盖公章,影响政府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部分责任领导没有对值班信息严格审核把关。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没有建立或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迟报、漏报、瞒报、虚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对紧急重大情况的范围模糊、不明确。同时,对事件的进展缺乏跟踪处理,续报、终报意识不强。
二、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值班室(党政办),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政务值班工作,坚守岗位,充分履行工作职责。村居(社区)等基层群众组织应将值班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二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政务值班工作的意见》(xxxx委办发〔xx〕89号)和《关于切实加强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xxxx委办发〔xx〕90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政务值班监督力度,督促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企业落实政务值班职责,确保日常值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把值班工作纳入乡镇(街道)、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去,增强乡镇(街道)、部门抓好值班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值班工作,不断提高有效处置值班工作中各类突发事件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完善体系建设。一是制定政务值班工作细则、政务值班岗位责任制、政务值班考核办法以及领导带班、昼夜值班、请示报告、批示办理、文电管理、安全保密等制度,做到“以制度来指导工作、以制度来完善工作、以制度来监督工作”。二是保证值班通信设备24小时畅通。不得将值班电话呼叫转移,不许非值班人员顶班,保障值班工作有效运转。三是要选派政治敏锐性强、严守纪律、熟悉全面情况、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处置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值班工作岗位。要努力提升值班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全县政务值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要不断配备和完善工作所需的通讯、交通等设备设施,努力提高政务值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值班工作应对迅速、处置及时。五是要定期开展政务值班专题培训,邀请值班经验丰富、综合处置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授课。要加强与上级值班机构的联系和交流,选派优秀值班人员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加强值班人员沟通交流,促进值班人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三)建立要情反馈机制。一是明确紧急重大情况的范围,认真做好紧急重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并规范报送时间、方式、程序。要树立高度的警惕性,明确凡发生在本乡镇(街道)、隶属本部门职能职责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均应在事发后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党政网、传真或密传等渠道报告上级部门,做到不迟报、不缓报、不漏报、不虚报、不错报,杜绝“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二是对于重大紧急情况要落实专人负责报送,做好跟踪处理,随时掌握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并做好续报工作,直至事情处理完毕。三是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做好舆论引导,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四是各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报送的紧急重大信息负责,严格责任追究,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做好报送工作,不得干预和限制有关单位和人员向上级部门如实报告情况,更不能拖延压制不报。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安全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总书记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抓好档案安全工作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在前所未有的范围内,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迫切要求加强档案资源安全体系的建设。加强档案资源安全体系的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作者就加强我县档案资源安全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目前全县档案资源管理体系的现状
目前,全县有机关档案室145个,县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管理全县所有已经归档的国有档案资料。一是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保管保护设施齐全,馆藏档案50380卷,12380件,馆藏档案主要以文书档案为主,馆藏资料主要以党报党刊为主,藏量万余册;二是全县机关档案室,保管的档案主要是以后形成的文书档案和所有的部门专业档案、实物档案、荣誉档案、声像(照片)档案、科技(基建)档案、“三重一特”档案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三是乡镇场档案室,目前乡镇场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现在乡镇场办公室保管的档案只有文书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荣誉档案,其他形成的部门档案各管各存,档案资料管理混乱;四是村级组织档案工作,村级组织无专人专室管理档案资料,大部分村干部都习惯档案资料各自保管,村秘书管理的档案资料也收集杂乱无章,且无安全的保管设施;五是散存在社会上的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安全措施无从谈起。全县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二、档案资源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1、档案意识观念不强。由于档案产生的效益时限长,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具体条文,在他们的眼中,档案工作至多只是一种资料整理工作,忽视了档案服务的社会价值,造成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使得档案工作边缘化,管理档案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加强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单位和社会散存的档案资源损失严重。
2、领导重视的力度不够。虽然上级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档案资源安全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文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县直部门和乡镇一级政府的领导对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重视的力度不够,他们重视的工作是“帽子”工作和政绩工程,甚至有少数领导干部脑海里无一丝档案安全工作观念,手中掌握的档案资料常常一丢了之,对档案安全工作放任不管,档案资源损失严重。
3、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待遇差。作为我县档案工作部门,大部分领导的眼中是养老部门,他们不了解现在的档案部门是信息化与资源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专业工作部门,档案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大部分单位调配管理档案工作的人员不是年长的就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员,他们对档案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不清不楚,档案信息化建设更是一窍不通,造成现成的档案资源管理不善,机关档案室的安全管理意识欠缺。同时,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因为职业工作的原因,每天辛辛苦苦从早忙到黑,因为档案工作不能马上体现业绩,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不仅经济待遇差,政治待遇也差,提拔调动的机会更少,造成大部分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工作限于满于现状,得过且过,档案资料应收尽收的观念不强,更谈不上档案资源的安全建设工作。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为加快推进我区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xxxx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我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实地走访了区档案馆库房、地税城区分局、区法院、澄江街道办事处档案室等相关单位,听取了区档案局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介绍和建议、意见。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立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区档案局于1989年挂牌成立,能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浙江省实施办法》,切实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利用两种职能。不断加强档案队伍网络建设,全区机关、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编制审查,并成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档案室负责人,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有制度、有人管、有库房、有实体的四有标准。
2、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一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区、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都相应建立了有关档案保管、利用、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规范档案管理职责。重新修订了《黄岩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调整接收档案单位名册,确保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全区各相关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各档案馆室的档案人员基本都能认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数建档单位能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情况的登记。三是加强考核创建。区档案馆1999年11月即通过省二级档案馆验收;xxxx2年,被台州市档案局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市级示范县;澄江街道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乡镇,其综合档案室通过省一级目标认定,其余18个乡镇(街道)机关综合档案室全部通过省二级验收。组织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十二五”以来,区司法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23家单位通过省级标准认定,7个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3、档案利用工作有所推进。一是档案利用率有所提高。全区民生部门建档率达100%,信访局、公积金管理中心、就业处等14个涉民单位达到省级以上档案目标管理水平。建立了婚姻、移民等多种民生专业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60多个涉民部门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实施市、县(区)两级联动,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近三年来,累计接待群众查档3570人次,调阅档案资料4500多卷(册),复印档案资料8000多张,档案联动服务360多人次。二是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区档案馆以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为载体,整合馆藏资源,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建成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达91多万条,馆藏档案全文扫描170多万页。加快了数字档案室建设,特别对涉及民生档案的职能部门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全区共有6个单位建成了省示范数字档案室,36个综合档案室建成了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如:城区地税务分局、区法院等单位,进一步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利用率,较好地服务了群众。同时还创建了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涉农档案一键共享。
二、存在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对本职范围内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较少过问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深,导致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人、财、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单位之间档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区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业务线上的台帐要求来开展,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较大。三是档案工作宣传方法较少。由于宣传的活动和载体不多,档案的相关知识和新闻很少出现在各类媒体、简报上,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机关干部欠缺档案概念,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淡薄,全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2、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不够健全。据了解,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没有建立到具体科室和工作岗位,部分村(社区)还未落实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织网络未能到底到边。二是档案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单位一两年一换;档案员兼职过多,精力不足;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档案业务知识培训较少,近几年来特别是针对基层村(社)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几乎没有。
3、档案管理硬件建设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随着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馆室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全区各个职能部门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库房容量不足。目前区档案馆库存档案已经饱和,收集工作受到影响,全区共有222个进馆单位,尚有86个单位档案未接收进馆;绝大部分机关单位仅接收到八十年代初;半数以上乡镇(街道)六十年代以来的档案至今未接收进馆;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到期未接收进馆档案共有40多万卷、近30万件。二是档案馆室建设不规范。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部门档案分散在各职能科室,不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滞后。绝大多数行政村和社区的资料保管,多半是凭着村(社区)领导或者会计的个人判断,或者是遇到实际问题后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档案分散、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库室,有些重要资料甚至是由村书记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个岗位或工作人员手中。
4、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全区绝大部分单位的业务档案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展,信息化工作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支撑,涉及到的硬件、软件及安全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目前我区财政对档案信息化工作投入远不能满足信息化业务开展和信息安全保障。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从人、财、物方面给予保障。二是要切实转变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牢固树立档案管理法制观念,加大依法治档力度,从法律层面提高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橱窗、展板、传单、手册、教育基地、学术交流、法律宣传活动等载体和形式,多形式、多载体、多层面地开展档案工作宣传,着力提高全民档案意识。
2、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系。一要完善档案管理组织网络。区档案局要加强自身建设,密切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切实承担起监督指导的重要职能;将网络延伸到基层村(社区),明确各村(社区)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将他们纳入全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完善各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内部组织网络,档案收集管理职能要明确到具体科室、具体个人,为档案工作全员参与营造氛围,打好基础。二要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力争将档案工作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智慧档案建设列入《智慧黄岩建设与发展规划(xxxx-2020)》,促进全区档案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加快硬件建设步伐。结合各单位办公场所的调整、重建,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切实做好各类新建档案库室的规划建设工作;改善设备、整合资源,有效缓解现存库室紧张、保管条件差的突出矛盾,对明显不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库室,要及时调整修缮,确保档案安全;高度重视基层村、社区档案库室的建设,力争做到全区所有村、社区档案库室全覆盖。四要切实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要加大对全区档案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3、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规划,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各部门各单位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步伐,实现区和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互通,资源共享,提升档案信息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和各种类型档案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程度,特别要加强对电子类、数码影像类等新型档案载体保存规范的研究探索,保障新型档案保存的长久性和安全性。
4、切实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要切实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两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功能要求,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使新馆设施设备符合档案“八防”和现代化管理,档案安全装备装具现代化和智能化。同时要切实按照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要求,尽可能将全区机关单位的一部分档案接收,以缓解各单位档案库房压力。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目前,xx县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由于案件质量评查为事后监督,很多问题必须到案件审结后进入评查阶段才能发现,才能弥补,有些工作显得被动。如何将审判监督工作前移,充分发挥审判监督职能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
2、由于力量薄弱、水平经验等原因,评查工作不够细致深入,甚至深层次问题发现不了。
3、对评查结果的反馈运用效果不佳,解决了老问题,新问题又源源不断产生。一些细节性问题反复出现,屡改不止。
4、审判监督与审判管理职能交叉,职责权限不够明确,导致相应工作开展得不够细化深入。
1、对交付执行节点理解不一致,可能导致推诿扯皮现象。公安及检察院对交付执行节点的理解与法院对交付执行节点的理解存在分歧。
2、对符合暂予监外执行办理条件的审查认定标准法律规定不明确,比如说严重疾病应当提交哪些材料,哺乳期妇女应该提交何种证明材料,法律无明确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另外,保外就医的鉴定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需要续保的必须重新鉴定。但对重新鉴定的申请人法律也无明确规定,一年到期后,是原释放单位为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去做鉴定,还是罪犯自己申请鉴定机构鉴定,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
3、对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后符合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一些相关问题,法律并无规定,具体实践中多有不确定和不易操作之处。
4、对刑期较长的'罪犯,在决定监外执行后长期不宜收监这种情况,应否在每年期满后办理续期手续的问题,法律无明确规定。而实际执行当中执行机关并不续期,以致托管漏管现象严重。
5、对具有《刑事诉讼法》第257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及时收监,但收监应采用何种程序或是何时收监才算及时,法律规定也不明确。对人民法院决定监外执行的,当发现具有应当收监的情形,因为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执行过程法院并不介入,如收监是否还存在一个公安机关提请或通知法院然后由法院决定的过程?现行规定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强。
6、关于暂予监外执行相关文书的送达,法律规定也不够明确细致(xx案)。《刑事诉讼法》第256条规定较简陋,也未规定应向公安机关送达文书。应该送达哪些材料,送达给哪些机关,保证人应否送达,送达是否有时限要求等法律规定均不明确。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工作衔接不及时、罪犯脱管失控等现象。
7、暂予监外执行执行监管不到位。由于监管职责权限不够明确,或者说有的虽然明确但落实不到位,常常导致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名为罪犯,实则如刑满释放一样,无任何约束。以致出现应当收监而未能及时收监,应当延期而未能及时延期等情况,有的罪犯又开始、吸毒,甚至重新犯罪,xx案即属于该种情况。
与原审相比,再审案件往往矛盾更深、审理难度更大,办案法官压力也会更大。因为部分案件当事人对再审程序存在着误解,认为既然启动了再审程序就说明原裁判确有错误,法院应当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改变原裁判。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当事人往往都比较固执己见,民事案件当事人通常直接就不愿意调解。而刑事案件即使判决了也需要做大量的判后答疑或是疏导工作,审理起来比较辛苦。
1、对基层法院办理案件的再审或发回重审,建议加强与基层法院相关办案人员的沟通交流。比如在发回重审之前与基层法院的案件承办人员交换意见,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合理作出判定。因为有些情况卷面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出来,部分案子基层法院审结后当事人上诉,中院审理后发回重审然后又上诉;或者案件生效后当事人申请再审,中院再审后发回重审,基层法院审完当事人又上诉。这类案子的办案周期通常都比较长,从受理到审结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然后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案件办理完毕社会效果都不会很好。
2、对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暂予监外执行交付节点的理解,建议至少在州内统一标准,以便于基层法院顺畅操作。对患有严重疾病的鉴定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认定,能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权限;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执行监管,也应当进一步明确权责,做好暂予监外执行的后续工作。对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危害后果如脱管漏管或是再次犯罪的,要明确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3、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希望中院对审判监督等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归纳后在全州范围内进行推广,为基层法院提供有益借鉴或参考,同时对基层法院工作多给予指导帮助。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迹中,企业与个人的市场行为是否诚信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外部形象最主要、最直接、最广泛的因素。加人wto之后,建立与完善企业间的信用体系,规范企业信用行为,是维护经济秩序,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用档案信息的采集与共享则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要素,如何加强信用档案管理是新形式下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一、信用档案工作现状
1、现阶段信用记录的产生、种类和内容。
信用记录大都产生在具有登记、审查、审批与监管职能的银行、税务、保险、技术监督、工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税务部门的信用记录产生于征管和稽查的业务过程之中,主要有纳税人(户)的完税记录或偷逃税记录等,税务管理体制改变后产生信用记录的部门有所变化,但产生的过程、内容与种类没有变化。银行的客户信用记录大至可分为评估记录和信贷记录两种。客户信用等级评估记录来自于信用等级评估委员会、特殊资产管理部、客户部或资产保全部等部门,信贷记录则来自于信贷部门,产生在信贷部门的信贷业务过程之中。司法部门的信用记录实际上就是法人与个人的涉案记录,产生于案件的结案报告或判决书等。一般法人单位的客户信用记录多是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不良记录。
2、信用档案意识不强,概念模糊。
信用档案来自于信用记录,没有信用记录就没有信用档案。信用记录一般包括履约情况、资质情况、注册情况涉案情况及其它不良记录等。从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信用档案,更谈不上有专门的信用档案,有的有信用信息记录都是分散在其他档案之中,有的还没有把这些信息记录作为档案保存。加之有些业务部门为了方便自己使用,不愿将信用信息记录移交档案部门,再加上上级主管部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档案人员因兼职,工作量大,不愿多管闲事。
3、信用档案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七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县禁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要求各成员单位和乡镇对标省禁毒委联点督导工作情况责任清单和上级禁毒委考核细则,全面补齐短板、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坚决实现“脱帽出列”的工作目标。
1.“体制+机制”,全面压实禁毒工作责任。一是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分别组织召开了x次县委常委会议、x次书记办公会议、x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召开了x次禁毒工作推进会、x次禁毒委工作例会,全面部署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全面保障禁毒工作经费和人员力量,禁毒办在原有x人的基础上增加了x个编制,经费禁毒工作预算xx万元,xxx维持治疗经费xx万元,特殊人群收治经费已落实xx万元,社戒社康工作经费、xxx举报奖励经费、出所必接等经费据实安排。二是全面理顺体制机制。县委常委会坚持每两个月研究一次禁毒工作,县委办、政府办督查室每两个月专题督查一次禁毒工作,县禁毒委结合禁毒工作考评细则,按月调度并及时下发通报,对禁毒工作实行“一票否决”。明确将禁毒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修订完善了《xx县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明确要求全体县领导及所有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每月到联系乡镇督查、指导禁毒工作x次以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制定了《xx县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整改工作方案》、《xx县落实省禁毒委联合督导工作专项整治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精准+精细”,全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执行力”。我县第一次禁毒工作推进大会后,举办了xx县禁毒业务专题培训班,各单位安排专人对社戒社康人员管控、吸毒人员风险评估、禁毒app和禁毒子系统操作进行了专门学习。同时,制订印发了《xx县乡镇禁毒工作台账》、《xx县成员单位禁毒工作台账》、《xx县社区禁毒工作台账》模版,指导全县禁毒工作台账建设,受到怀化县禁毒办高度评价。对在册吸毒人员开展大清理、大排查工作,对死亡xx人、迁出xx人及时清理,对实际管控人员实行一人一档管理。目前,此项工作已提前完成。二是加强宣传,提升禁毒“知晓率”。县委书记、县禁毒委主任xx同志主持召开了县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就习xxx关于禁毒工作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制订出台《xx县深入推进xxx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拍摄禁毒公益宣传片,在电视台和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x万余名师生、xx家在洪企业员工、x万个家庭、xx家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接受了禁毒宣传教育。疫情期间,针对全县xx个乡镇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时机,通过发放宣传册、“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与村民签订不吸毒不xxx不种毒不制毒承诺书。在寄递物流行业开展“净边”行动,张贴宣传广告,签订易制毒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入滇审查告知书,开展从业人员宣传教育。县委党校利用各类主体班、专题培训班开设禁毒教育课程,受训人次达到xx人次。投资xx余万元,总面积xx平方米的县县一级标准禁毒教育基地于xx年x月正式投入使用,依托宣传教育阵地,x万余名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县民接受了生动直观的禁毒教育,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推进学校xxx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禁毒宣誓制度,将xxx知识纳入期末考试内容,中小学落实禁毒专题课程每学年不少于x课时。三是开展排查,打好防范制贩、吸食xxx“持久战”。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管理,对全县xx家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建立了工作台账,从管理制度和监管措施入手,严防易制毒化学品外流。截至目前,未发生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案件。同时,对xx家使用精麻药品的医疗机构和单位建立信息档案,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精麻药品管理不失控。加强易涉毒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管控,与业主签订了《xx县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禁毒责任书》,严查xxx贩售、吸食。加强涉毒检测排查,每年定期对全县xx余名“两客一危一校”驾驶人员开展尿检筛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新招录公职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毛发检测,并启动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涉毒吸毒专项整治。
3.“打击+管控”,突出治理xxx滥用问题。一是压缩xxx犯罪空间。我县按照集中指挥、统一行动、整合资源的思路,深入开展“两打两控”、集打斗争等行动。今年已办理行政案件xx起,累计查获吸毒违法人员xx人,同比上升xx%;强制隔离戒毒xx人,社区戒毒xx人,社区康复xx人;“逢嫌必检”、“出所必接”完成率xx%,强制隔离戒毒执行率上升至xx%。利用流动查缉站侦破涉毒案件xx起,抓获涉毒嫌疑人xx人,缴获各类xxxxx克,超目标任务xx%。办理各类xxx刑事案件xx起,刑拘、监居涉毒犯罪嫌疑人xx人,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xx人,打击团伙犯罪人案比xx,超过目标值xx%。确立部督案件xx起,抓获犯罪嫌疑人xx人,缴获各类xxx总计xx余克。二是加强吸毒人员管控。我县率先在怀化出台了《xx县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工作方案》,将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全员覆盖管控。根据社戒社康协议,对外出务工人员定期尿检、实时管控,精确掌握了人员动向。对于无法接受“双向管控”人员,通过邮寄监测试纸、远程视频尿检等方式,全面加强监管,确保社会管控“无死角”。严格落实吸毒人员风险评估管控,对中、高风险人员坚决落实“四包一”管控措施,吸毒人员管控率由xx%上升至xx%。三是坚决打击外流xxx。下发了《xx县打击外流xxx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范围内吸毒人员、有xxx前科人员以及特殊群体xxx人员的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走访。同时,到重点村组张贴外流xxx典型案例及判决布告,组织乡镇禁毒专干、村(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村辅警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摸排清理,进一步准确掌握“外流xxx前科人员”、“重点外出务工人员”底数。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禁毒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毒情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吸毒人员管控难度较大。全县在册吸毒人员总数已突破xx人,虽常态化开展集打斗争,但吸xxx活动仍有反复。今年以来,我县管控率达到了xx%,较去年呈现大幅增加态势,但与怀化县要求管控率达到xx%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xxx犯罪打击力度不够。今年我县移送起诉任务数为xx人,目前仅完成xx人,完成率xx%;强戒执行率要求xx%以上,目前执行率仅为xx%;查处吸毒人员任务数xx人,目前只完成xx人。
三、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禁毒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联点督导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一是落实工作职责。按照《xx县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明确和落实好乡镇、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将各项工作和任务再细化、再分解。深入治理xxx突出问题,全力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坚决扭转毒情严重面貌。二是强化严打整治。大力开展外流xxx整治,集中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抓获一批xx籍在外毒枭,坚决遏制我县外流xxx发展势头,确保完成外流xxx人数下降xx%、外省县抓捕并打击的外流xxx人数达到前三年平均数xx%的目标任务。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力争移送起诉xxx犯罪嫌疑人xx人,人案比达到xx,抓获外流xxx人员x人,确保查处吸毒人员xx名,三个“一律”完成率达xx%,强戒执行率达xx%。三是强化收戒管控。继续加大吸毒人员查处力度,强化吸毒人员风险评估管控工作,做好各类管控措施“无缝对接”。提高xxx维持治疗门诊在治年保持率和日均服药人数达xx人以上。综合运用教育、戒治、管控、帮扶等措施,全面提升吸毒人员管控,确保不发生一起涉毒人员肇事肇祸事件。四是强化预防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舆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多个方面推进禁毒预防教育;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预防教育;充分发挥城镇街道社区、农村和各个企业的作用,推动各类学校、流动人口、易染毒高危群体的禁毒预防教育;大力繁荣和发展群众性禁毒文化艺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用xxx危害的典型事例教育群众,用禁毒斗争的巨大成效鼓舞群众,提高广大群众的禁毒意识,激发群众参与禁毒的热情。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八
为加快推进我区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区_会年初工作安排,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在区_会xxxx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我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实地走访了区档案馆库房、地税城区分局、区法院、澄江街道办事处档案室等相关单位,听取了区_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介绍和建议、意见。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一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区、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都相应建立了有关档案保管、利用、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规范档案管理职责。重新修订了《黄岩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调整接收档案单位名册,确保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全区各相关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各档案馆室的档案人员基本都能认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数建档单位能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情况的登记。三是加强考核创建。区档案馆1999年11月即通过省二级档案馆验收;xxxx2年,被台州市_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市级示范县;澄江街道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乡镇,其综合档案室通过省一级目标认定,其余18个乡镇(街道)机关综合档案室全部通过省二级验收。组织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十二五”以来,区司法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23家单位通过省级标准认定,7个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3、档案利用工作有所推进。一是档案利用率有所提高。全区民生部门建档率达100%,_、公积金管理中心、就业处等14个涉民单位达到省级以上档案目标管理水平。建立了婚姻、移民等多种民生专业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60多个涉民部门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实施市、县(区)两级联动,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近三年来,累计接待群众查档3570人次,调阅档案资料4500多卷(册),复印档案资料8000多张,档案联动服务360多人次。二是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区档案馆以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为载体,整合馆藏资源,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建成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达91多万条,馆藏档案全文扫描170多万页。加快了数字档案室建设,特别对涉及民生档案的职能部门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全区共有6个单位建成了省示范数字档案室,36个综合档案室建成了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如:城区地税务分局、区法院等单位,进一步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利用率,较好地服务了群众。同时还创建了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涉农档案一键共享。
二、存在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对本职范围内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较少过问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深,导致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人、财、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单位之间档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区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业务线上的台帐要求来开展,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较大。三是档案工作宣传方法较少。由于宣传的活动和载体不多,档案的相关知识和新闻很少出现在各类媒体、简报上,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机关干部欠缺档案概念,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淡薄,全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3、档案管理硬件建设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随着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馆室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全区各个职能部门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库房容量不足。目前区档案馆库存档案已经饱和,收集工作受到影响,全区共有222个进馆单位,尚有86个单位档案未接收进馆;绝大部分机关单位仅接收到八十年代初;半数以上乡镇(街道)六十年代以来的档案至今未接收进馆;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到期未接收进馆档案共有40多万卷、近30万件。二是档案馆室建设不规范。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部门档案分散在各职能科室,不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滞后。绝大多数行政村和社区的资料保管,多半是凭着村(社区)领导或者会计的个人判断,或者是遇到实际问题后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档案分散、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库室,有些重要资料甚至是由村书记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个岗位或工作人员手中。
4、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全区绝大部分单位的业务档案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展,信息化工作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支撑,涉及到的硬件、软件及安全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目前我区财政对档案信息化工作投入远不能满足信息化业务开展和信息安全保障。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从人、财、物方面给予保障。二是要切实转变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牢固树立档案管理法制观念,加大依法治档力度,从法律层面提高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橱窗、展板、传单、手册、教育基地、学术交流、法律宣传活动等载体和形式,多形式、多载体、多层面地开展档案工作宣传,着力提高全民档案意识。
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调研报告篇九
企业“招工难”,这是当前国内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加,劳动用工量剧增,用工供求矛盾同样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今年广东省出台“双转移”政策,犹如一记重磅炸弹给全南这个紧毗珠三角的人口小县更是重重一击。若不认真分析“招工难”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招工难”将对我县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招工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工业园区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警示。
1、劳动力严重外流。沿海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对我县的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我县毗邻珠三角发达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较低,流动方便,而一些用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较发达地区相差较大,单件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企业低20%-40%,且生产不够稳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愿在本地做工,有条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加之我县青年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眷恋乡土,使得劳动力跨区流动日益普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我县在广东务工的劳力有近4万人之多,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村的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在我县广大农村,大多是一些“3860”人员,即: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年和年过六旬的老年人。
2、企业用工环境偏差。其一,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园区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位平均每月900元左右,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11小时以上,如按每月26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月工资也就650元左右。其二,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缺少人文关怀。一些企业住宿较简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单调。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其三,职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一些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条文,比如各种福利、社会保险等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其四,性别需求失衡。女工需求过大,男女比例有的高达2:8,与男女人口出生比例极不相称。
3、企业招工主体意识模糊。一是在招工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习惯于等政府“说媒”,想着“媳妇”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二是用工年龄限制严,导致年龄性民工荒。园区许多企业在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18-25周岁的青年,45岁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职者“望岗兴叹”,人为地减少了用工数量。
4、求职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80”后青年本身缺乏劳动技能,却又好高骛远,怕苦怕累,不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锻炼学习,跳槽频繁。加之在本县流动成本低,导致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失率大。
5、民工问题没有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十分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而很少注意到占80%人数的普通劳动力,政府和单位都有人才引进的各项管理规定,但很难见到民工引进的有关规定。
二、破解工业园企业“招工难”的对策建议
破解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是我县应对广东“双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根据笔者的平时调查了解,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强化招工重要性的认识。从宏观上看,“招工难”是好事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从微观上看,“招工难”又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损害园区的投资形象,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制约我县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招工难”问题决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政府更是责无旁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等媒体要免费为招工企业宣传、发布招工信息。要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热爱全南,接受培训,提高技能,就业全南”的思想,教育员工要增强劳动技能,不要盲目外出,要看到家乡发展的亮点和就业希望。
2、不断完善和创新招工举措。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本文来自本网,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招工主体作用。在为企业招工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是“搭台者”、“服务者”,即搞好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真正“唱戏者”是用工企业自已。政企双方的职责定位一定要明确,企业的招工主体意识增强了,招工工作就会好做一些。二要坚持走内外并举、政企协同招工的路子。要走出去,招进来,树立“大劳务”观念,眼睛既要向内又要向外。建议以政府名义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市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搭建招工平台。政府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分派若干个单位配合企业招工,同时明确单位和企业的职责和费用。一面立足本县走村串户招工,一面跨区出省开展长期劳务协作,从欠发达地区输入员工,扩大企业员工来源。政府可制定民工引进管理规定,从户籍、住房到上学、就业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三要以工招工,实行招工奖励政策。鼓励在我县的县外务工人员返乡为我县企业做宣传,进行招工。对带人到我县务工的企业员工其往返路费由政府买单并对其进行奖励。四要建立招工信息网站。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网站广泛宣传,要与各省市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大力推介我县和企业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全南经济发展和招工企业的有关情况,吸引其务工就业。五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我县劳动力结构失衡、专业技能工人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招工不能只盯在青壮年上,对应聘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等要求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条件应适当放宽一些,让那些岁数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脚灵活的求职者也能到园区务工。六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两个主要阵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用工招聘会、人才交流会。
3、努力改善员工待遇和用工环境。首先,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其次,要努力改善工作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让员工亲切感受到在厂如在家。在这个问题上,重视与不重视,结果大不一样。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食宿行、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责任,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执法,保障民工合法权益。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自我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新手培训车间,新手在培训期间由企业发给保底工资或最低保障工资,务工三个月后再由政府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就业培训补贴。二是校企联合培训。一方面依托职业技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为企业开设员工夜间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企业的生产场所,建立职业技校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用工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劳动力。要根据我县的工业主导产业调整职业技校的专业设置,把全县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招生范围,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培养800-1000名产业技术工人。同时要完善对职业技校的考评考核机制,把毕业生在县内工业园的就业率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列入考核内容。三是用工“订单”培训。与一些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进行用工培训合作,由企业“买单”,委托当地培训机构搞“定单式”培训,也可联合办班培训,多途径、多渠道搞好就业技能培训。
5、切实转变招商引资方式。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技术密集型或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进园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