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与理论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一
实践与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与理论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我有了很多感悟和收获,下面我将就个人实践与理论心得体会展开阐述。
第二段:实践与理论需要相互促进
实践和理论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需要相互促进。学习理论知识,需要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够掌握和理解其中的关键点。例如,在学习成本会计时,我不仅最开始理解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的购买和销售行为,利用成本会计法对于产品的成本进行了大量计算,这样更深刻地理解了会计成本的本质,也得以应用到实践中中去。
第三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进而推进理论不断完善。例如,人们在探索飞行的道路时,需要对实际飞行进行各种试验与验证,从而积累实践的经验,进而促进飞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实践与理论能力的培养
实践和理论的学习都需要时间和努力的积累,其中需要具备吸收知识理论的能力,也需要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保持敏感的觉察力,并能够不断地进行实践、调整与检验。通过这样的不断训练,我们才能够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实践与理论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五段:结束
总之,实践与理论在我个人的成长和学习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验证都是我们自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始终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行进,迎接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二
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有了理论才有实践,有了实践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在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实践和理论的重要性。本文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第二段:实践为理论把脉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知识,而实践又会进一步检验和完善这些理论。比如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虽然我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和分析。因此,我坚信实践是理论把脉的重要途径。
第三段: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不仅是实践的源泉,也是实践的指导。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需要了解产品的设计原理、加工工艺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理论知识是实践的重要指导。
第四段: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支撑的。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相反,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比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就是以实践需求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来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和性能。因此,只有实践和理论相互支撑,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五段:实践与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
在学习中,实践和理论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既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编程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还需要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相关的功能,增强编程技巧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学习中,实践和理论需要相互融合和应用,才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总结:
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需要相互支持和促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和支撑。我们应该注重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和理论需要不断相互融合和应用,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三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何谓诚,信也;意思是说要有信用。诚信之道,古而存之,诚则成,虚则败。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立木取信”,终而“商鞅变法”闻名于世;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却致身死国亡。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诚信为本,取古之精华,舍古之糟粕。在全国号召建设和谐社会的潮流下,我们始终坚持和谐为本,诚信为根。无论在人文社科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我们的诚信仍然主导着时代的先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故此,构建和谐,诚信关键。在社会人文舆论的:大学生诚信危机。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当今大学生确实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诚信危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在事情实处,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所想,所为,所事。特别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上,我们应该尊重诚信这个不成文的客观规律上来。尤其我们作为人民健康的维护者,为民诚信,真正做到医药救人,真正落实好我们的卫生事业。诚信待人,诚信事事,诚信为人。做时代诚信的大学生。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和谐社会中倡导中的知礼中,这不仅仅是不是一种美德的问题,更是象荀子所言的知礼是人立,事成,国宁的必要条件。礼而待人,礼而事事,人人互相尊重,这个社会就成了礼仪的天地了。礼贤下士,礼貌待人,都突出了一个“礼”字。在当代人际关系更加密切联系的社会里头,我们大学生更要着重“知礼”这个基础,打好人际关系,以礼待人。“礼多人不厌”这不仅仅是说实在礼物的多少,而是指你待人的闵诚度!在这个礼仪上,更有利于我们人际的沟通,更有利于我们跟广大人民群众的交流,跟家人,跟同事的交流,利于创建和谐的宿舍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真正意义上提升我们大学生的能力。
目标已经确立,纲领已经完善,主要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正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心中有一颗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真心,相信我们能在个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上做得更好。
一、造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千百万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思想的重视和措施的保障。
(一)首先,要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
着力营造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好的社会氛围犹如阳光雨露,对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满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人们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形成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够干事、人人干得成事的观念。只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创造、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象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还要牢固地树立“惜才如金、用得其时、用得其所”的思想,用真心来留住人才。
(二)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人才队伍,抓好制度建设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能够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科学评价人才,使人们的创造成果和社会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特别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必要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干事和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主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成果转化,使人才的创造成果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健全人事仲裁制度,使人才的引进、流通、培养、使用等有法可依。要建立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职责。总之,要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
(三)再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谐社会应是人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的社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地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加强管理等方式,指导和调控人才的流动和配置。这样可以防止人才工作中的无序和混乱情况发生,以确保将每位有才之士能真正的用在刀刃上,并发挥其价值的作用。
(四)最后,要坚持好党管人才原则
不断提高党领导人才工作的水平。培养和选拔构建和谐社会的千百万人才,必须加强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其重点应放在制定好政策,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努力开创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法制保障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他们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风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四
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指一切众生),合称‘觉有情’。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缘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时’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之物。‘受’即感受,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识’即了别,是八识心王。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盘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体现前了。
‘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著,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
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等四句,正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颗粒性,并具有波动性(如无线电波)。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号为:m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空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说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楞严经)、色空不二、性相圆融的圆觉境界!
三、本体分
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又告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真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四、妙用分
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
文中有许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释。‘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说根尘互相涉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界’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文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爱’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处求取;‘有’是有种种新业。这三者是现在因。‘生’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灭’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简单说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疑,叫见惑;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觉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度万行,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空。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之,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盘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在之境了。(‘无智亦无得’一句,有些解释仍作为空声闻乘法,而按文势,作为空菩萨乘法,更觉圆融完备。)
经文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中‘无无明’及‘无老死’,是空去流转门,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无无明尽’以及‘亦无老死尽’是空去还灭门,就是空涅盘,亦即法空。又经文说了许多‘无’字。此‘无’字是自性空、无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无之‘无’解,便成断灭了。
五、果德分
此分证果。以上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
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盘。这是菩萨证涅盘断德,断尽一切妄惑。不但菩萨,佛亦依于般若,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无上正等正觉——果超九界叫无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觉。这是诸佛证菩提智德。可见般若是十方诸佛共由之路。
六、证知分
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
这里‘故知’的‘知’字,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所以称般若为咒,即以密咒来表达此真空实相。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测,所以叫神;无所不照;所以叫明;无可比拟,所以叫无上;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所以叫无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后呼应。
七、秘密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议心地。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是显说般若,这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五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透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透过在店内以零工的形式锻炼自我的潜力,体会社会事务,工作辛劳。
透过在店内工作的将近一个月时间,不仅仅透过自我的双手赚到了来之不易的工资,更透过这次实践,亲身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收获了许多在学校里没体会到的酸甜苦辣,增长了自我的社会经验,获益匪浅。
1.挣钱的辛苦。每一天辛辛苦苦重复同样的工作,留意翼翼的进行日常工作,才能够得到工资,这次的体验确实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来自于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挣钱确实是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
2.人际关系。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明白社会上人际交往十分复杂,可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仅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齐,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样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
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务必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我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能够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潜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3.具备随机应变的潜力。要具备随机应变的潜力是因为在销售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潜力,只懂得拘泥于一般的原则而不懂得变通,有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甚至给自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必须要有随机应变的潜力。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六
党性是指共产党员遵循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行动准则,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范的体现。在新时代,积极发扬党性成为了我们党员的庄严承诺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党性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坚守红色信仰,在实践中体悟党性的内涵和价值。
第二段:理论学习
党性理论是我们认识党性的基础和指导。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相关理论,我深入理解了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性、弘扬党性。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性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重要指示,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第三段:实践探索
党性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党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例如,在工作中,我时刻把党性要求贯穿始终,在遇到违背党性准则的情况时,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并对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在生活中,我从一些小事入手,积极育人、服务人,发挥个人的力量来促进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
第四段:心得收获
通过实践,我逐渐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首先,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只有时刻保持对党性的认识和敬畏之心,才能避免懈怠滑坡。其次,党性要求党员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刻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性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合乎标准,是否让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满意。最后,只有始终保持党性的纯正性和自觉性,才能践行初心,交出合格的答卷。
第五段:总结
党性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加强的过程,需要共产党员终身坚持。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认识到党性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锻炼和强化党性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造自身品行,发扬党性光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七
第一段:引言(150字)
理论与实践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需要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种相互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理论似乎是充实和普及实践经验的源头,而实践则是检验和丰富理论观点的土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还要学会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反思和完善。
第二段:理论与实践的区别(250字)
理论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特点等方面的客观认识,是形成知识和认知的基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并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行为。但理论只是概念的抽象表达,具有普适性,却不能完整地表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场景。
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具体的感知和行动,是理论运用的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我们能够体验、感知到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情况,也可以通过实践反思,不断挑战和修正理论。
理论和实践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着互相补充和协同的关系。优秀的理论需要借助实践丰富其中的细节,更加完善和全面,而实践也需要理论的引领,才能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科学和规律化的路径。
第三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00字)
要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问题。例如,我们学习语文,需要先掌握各种语言规律和知识点,然后在阅读、写作等实践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加深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而在编程学习中,我们需要先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践不断优化程序、扩展功能,在反复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砌知识点或照搬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透彻理论,并运用灵活。在实践中,要遇到问题主动调整策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到实践中,反过来,实践也会提供更多实例细节,不断完善理论知识。
第四段:理论实践的心得(300字)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也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反思,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提升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我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通过编写程序、调试代码等不同的实践方法,不断加深对算法、数据结构、代码实现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我也发现,在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得到正确的答案,还要注重提高解题效率。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例如排序、查找等,通过从中抽象出一套通用的解决思路,反过来又可以引导理论对应的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在反思和补充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实践方法。
第五段:结尾(200字)
在这个不断前进的时代,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又反馈理论。将两者相互绑定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地通过学习和实践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及时总结,在理论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功掌握知识技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让我们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八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观融会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论的。但总的都不离一实相印。
此经虽仅二百六十字,却是诸部般若的核心,是摄取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文约义深,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今融会大德们的注释,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简要地讲解此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九
党性是指党员所具有的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本质品质和根本政治观点,是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责任。党性的培养和强化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关键。本文将从党性理论和实践经验两方面进行总结和体会。
第二段:党性理论的重要性
党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党员必须牢记这些指导思想并践行;同时,党性理论又有丰富的内涵,涵盖忠诚、纪律、实干、勇毅等方面。党员应根据党性理论的要求,加强学习和实践,做到在工作中忠诚、坚定,顾全大局,勇于担当。
第三段:党性实践的要点
对于党的组织和政治建设的全面推进,不仅应在理论上提高认识,更加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党性实践的要点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监督和纪律,推进思想教育,强化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这些要点既体现了党员的责任担当,也使组织的管理更加科学严谨,保证党的事业长久发展。
第四段:体会心得
在加强党性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各方面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理解了党性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在实践中具体落地。在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这段时间,我从组织建设、思想教育、队伍管理、党员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在工作中,我发现要从问题中寻找切入点,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鼓励党员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纪律性和自律性是保证党员队伍高效运转的关键。此外,我还发现了强化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建立健全的党组织制度,可以使党组织的运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第五段:总结
党性理论和实践是党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和素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牢记党性的理念,时刻锤炼党性。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实践方式,以符合时代和工作的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奉献和实践,才能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十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主席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当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我。
劳动中,我明白了许多自我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并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终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仅有自我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我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仅有自我体验了才会明白。自我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仅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经过自我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我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一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所以,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必须要让父母过上幸福欢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当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进取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我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经过自我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我此刻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我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本事。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本事。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日,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日,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我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明白原先自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我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必须要奋勇直前。
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必须要相信自我,因为我总是对自我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必须会有彩虹的”。
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我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我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我的明天将会更加完美!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十一
党的性质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对于解决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党性是指党的宗旨、组织原则、行动方式和为群众利益服务的态度等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党的全部基本思想和行动中的特征。本文将谈一下我对“党性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的看法和感悟。
第二段:对党性理论的认知
党性理论是指描述和阐述党性的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性是我们的核心“软本领”,要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贡献,必须始终以党性为镜,警钟长鸣,时刻提醒自己正确看待自己和身边的环境,从而保持一种清醒和警觉状态。党性不仅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行动的灵魂,人们的生命方式和角色与党性密切相关。要以党性浸润自己的生活、事业,做到价值理念与行动的贯通,才能在实践中成就自我、成就人类。
第三段:对实践经验的领会
一切从现实出发,干在实处,评价一个人的要以实际作为根据,以实践证明自己。在工作中,我学到一个道理,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历史特点”,每一个时期都需要把握这个特点,在抓工作过程中,把握好当前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收获经验。当然,在实践中,可能擦伤了自己,获得的收获会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对错误的反思,对正确的总结。
第四段: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不可避免的是,在实践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其去抱怨现状,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分析问题的本质并寻找解决办法。在落实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的时候,我感觉到其中存在很多难点,最重要的难点就在于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团队来解决。
第五段:党性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党性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党性是源头,实践是落脚点,没有党性的高尚,就没有牢固信仰的坚定;而没有实践的锻炼,就不可能取得党性的成长。实践是第一生产力,党性是思想动力,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现实的成功。党性理论能够指导我们,而实践经验则能够帮助我们感悟更深刻的道理。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为出色的成绩。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十二
在文化大革命的'平反时期曾有过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表面上看,那仅仅是对“两个凡是”提出的否定,但实际上,这一准则可以使用于当今所有的理论,那就是任何理论都要不断的接受时间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这一准则最好的证明就是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又比如天文学上的第一大冤案——哥白尼因为违反教会的“地心说”,提出“日心说”而被烧死。事实证明,地球并不是位于宇宙中心的,甚至连哥白尼也是错的:他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位于宇宙中心的,但通过观测可以得知,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千千万万个恒星之一,并不是在宇宙的中心。
并且,在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用实践来证明,例如牛顿的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这种理论是不能通过科学的实践来证明的。因为在地球上的物体对会受到不同种类的力的影响。不过到目前为止,牛顿第一定律仍未被推翻,经历住了实践的检验,成为力学的基础之一。
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但这并不仅仅适用于革命与政治,同样适用于科学研究。这就是开头问题的最终答案。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十三
众多学者从生物学、营养学及行为学等视角对人类健康饮食行为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在诸如健康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具有保障作用、健康饮食心理对生命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美国学者布朗还发现饮食与性格养成有关,认为儿时的偏食、挑食会影响到将来的性格养成。在中国,绝大部分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问题,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更是对孩子的饮食思想上高度重视,经济上不惜成本,可是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许多幼儿对家庭或幼儿园精心制作的食物兴趣索然,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则为如何帮助幼儿从小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伤透脑筋。为此,笔者基于儿童发展视角,对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行关系这一哲学视角探讨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
一、哲学史上有关知行关系的主要纷争
从哲学角度看,知行关系问题实际上是认识论问题。在哲学史上,有关知和行孰先孰后的问题,一直存在纷争。例如,著名教育家黄济先生在其《教育哲学通论》中对知行关系进行过深入分析。他认为儒家从伦理道德出发,基本主张是重行,认为“非知之艰,行之唯艰”,比如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朱熹则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相须互发”。孙中山又从人类进化与科学发展实际出发,认为科学家要进行创造发明,事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故而推导出“知难行易”。〔1〕对于他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观点,黄济先生认为他“混淆了知行的区别,把行也归于知之中”了。〔2〕根据他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陶行知先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教学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那么,对于幼儿的饮食而言,知和行孰先孰后呢?本文拟深入分析幼儿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和幼儿的进餐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面向幼儿更好地开展饮食营养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和进餐行为
笔者曾借助“营养”“维生素”“蔬菜”“荤菜”“肥胖”“挑食”“零食”“蔬菜”“水果”“饮料”“白开水”等概念,调查了300名3~6岁幼儿有关饮食营养概念的认知状况,结果发现,幼儿主要是根据事物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来理解这些概念的。例如,对于“维生素”“蔬菜”“荤菜”“水果”“饮料”等集合概念,幼儿会以举例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而很少会依据集合的属性来定义这些概念。调查还发现,大、中、小班幼儿的概念定义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45%的幼儿不知道什么是“荤菜”;74%的幼儿能解释为什么不能挑食,73%的幼儿能解释为什么不能多吃零食,75.35%的幼儿能解释为什么不能多喝饮料,且这些幼儿大多是从挑食或吃零食、喝饮料的不良后果角度来解释原因的。〔3〕可见,大多数幼儿是依据具体举例、可直接感知的具体情境或外部特征来理解饮食营养概念的,而不是从概念的内在属性来认知的;大多数幼儿能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害处,且大、中班幼儿对不良饮食行为后果的认识更加清晰。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3~6岁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饮食营养概念,已经懂得一些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能够基本满足幼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认知需求。
笔者又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进餐行为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进餐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因为缺少最基本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所以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很难建立。例如,幼儿经常会询问:“这个能不能吃?”“这是什么?是蛇(指鳝鱼)吗?”“海虾是鱼吗?”“为什么要吃这个?”如果幼儿的求知欲得不到及时满足,或相关担忧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进餐兴趣和进餐速度等。(2)在具有大致相同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的前提下,幼儿的进餐表现仍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虽然大多数幼儿都知道挑食对健康有不良影响,但是有的幼儿几乎不挑食,有的幼儿有时候挑食,有的幼儿却很挑食。(3)幼儿的进餐行为与其他生活行为的倾向趋向一致,已有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不起决定作用。例如,平时做事磨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进餐时也容易出现发呆或边进食边说笑等情况,进而影响了进餐速度。(4)幼儿喜欢吃的往往是诸如鸡腿、鸡翅、盐水鸭、大虾、红烧带鱼等口味较重的荤菜和一些形象有趣可爱的面点。(5)幼儿不喜欢某样食物的理由多种多样。例如,幼儿不喜欢吃青菜是因为“塞牙齿”“难嚼”,不喜欢吃胡萝卜、芹菜是因为这些食物有特殊的气味,不喜欢吃苋菜是因为菜叶颜色太红,不喜欢吃螃蟹是因为害怕螃蟹张牙舞爪的形象,等等。(6)幼儿在具备一定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却又食欲不佳的情况下,往往会以不咀嚼、不吞咽、玩弄食物、不断从锅里或大碗里盛菜到小碗里做游戏等来消极抵制进餐。笔者认为,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既受幼儿园的影响,也受家庭的影响。例如,幼儿园中、小班往往把孩子的饭菜放在一个碗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米饭被盖在菜肴的下面,幼儿不得不先吃菜再吃饭,不能饭菜交替吃。这样的进餐习惯一旦养成,幼儿很可能在家里也是“前面吃菜,后面吃饭”,结果因为菜特别是荤菜吃得过多,主食吃不下去了。又如,许多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习惯包办代替,时常主动喂孩子吃饭,结果导致孩子进餐独立性不够,在幼儿园进餐时速度很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时常会在孩子进餐时絮絮叨叨,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地哄孩子多吃。这时候家长向孩子灌输的营养知识往往带有误导倾向,进而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不良进餐习惯。
三、幼儿饮食知行关系对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幼儿饮食营养概念认知的调查及对幼儿进餐行为的观察,笔者认为,幼儿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与进餐行为之间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现象。这也印证了黄济先生所说的:“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对象身上,知行的先后问题,知行的难易问题,情况是千差万别的。”〔4〕复杂多元的幼儿饮食知行关系可以概括为:基本的营养知识有助于幼儿养成健康的进餐行为,不过有的时候幼儿虽然知晓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但未能养成健康的进餐习惯,也有的时候幼儿虽然已经养成了一些健康饮食习惯,但并不一定很清楚其中蕴含的健康饮食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挑食、偏食的程度会有所缓解。
笔者认为,幼儿饮食的知行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有如下启示。
饮食营养教育是生活教育,教师要在生活中适时适度帮助幼儿积累饮食营养知识。进餐过程是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好时机,许多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都来自餐桌。教师可以在幼儿进餐时适时、简短地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的营养知识,从而帮助幼儿提高对饮食营养概念的认知。要注意的是,进餐过程还是应以进餐为主,学习为辅,切忌在餐桌上不停地教育幼儿,因为成人的唠叨很容易转移幼儿进餐的注意力,甚至可能激发幼儿的逆反心理。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在幼儿进餐不专心时成人往往会进行很多干预,而在幼儿专心进餐时有的成人也会主动提起各种无关话题干扰幼儿进餐。许多教师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根源很可能就在自己身上。成人的过度干预时常让餐桌演变成了成人与幼儿斗智斗勇的“战场”。面对成人的饮食营养教育,无论是食欲不佳的幼儿还是暴饮暴食的幼儿,往往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抗拒成人的干预。例如,食欲不佳时,幼儿会说“太硬了咬不动”“闻闻味道就不好吃”“看这个菜的样子就不好吃”,等等;在暴饮暴食垃圾食品时,幼儿则会反复强调“我还没有吃饱呢”。事实上,在进餐环节,教师可以多着眼于眼前食物的色香味来引导幼儿品尝健康食品的美味,从而激发幼儿的食欲;在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引导幼儿了解垃圾食品的危害,强化幼儿对垃圾食品的厌恶感。教师还要注意为幼儿创设安静、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教师切记,在餐桌上的教育应当适时适度,适可而止,不要因为看到了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而说教不休,也不要在幼儿专心进餐时没话找话打扰幼儿,更不要在幼儿进餐时一味批评指责幼儿,否则很容易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养成造成消极影响。
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养成应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环境是影响幼儿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幼儿选择食物的倾向以及进餐习惯等,无论是出于从众心理还是好胜心理,其实都与特定的环境氛围密切相关。例如,母亲的“挑挑拣拣”、父亲的“速战速决”、同伴的狼吞虎咽或口里含着饭不下咽等,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幼儿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往往会有不完全相同的饮食行为,但在幼儿园里养成的饮食习惯或多或少会在家里得到体现,而在家里养成的饮食习惯也会或多或少地在幼儿园中得到反映。可见,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成人或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人应当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表现出自己对健康食物的消极态度,从而为幼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作出表率。有的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午餐时“同时同室不同菜”,这时教师就应当考虑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身边幼儿的影响,不要随意点评所食菜肴。在平时的非进餐时间,教师也不要流露对健康食品的消极态度。
科学的饮食营养教育可以提高幼儿饮食行为与饮食营养概念认知的一致性水平,进而提高幼儿的健康素养。科学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将有助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幼儿深化对饮食营养概念的认知。幼儿的饮食问题既关系到幼儿的生存质量,又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已有饮食营养概念认知状况的分析,考察幼儿的语言特点、思维特点乃至心理反应,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改进饮食行为。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幼儿饮食行为的考察了解幼儿的饮食偏好、食欲大小乃至社交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提高对饮食营养概念的认知水平。例如,笔者曾观察到一中班幼儿在家里进餐时有意识地告诉母亲:“幼儿园(一顿)有三四只大虾,好久没吃西红柿炒蛋了(之前母亲曾与孩子提起过幼儿园过于频繁地提供西红柿炒蛋)。今天吃一个菜吧,明天吃其他的,过几天再吃这个。”可见这个中班幼儿已能根据幼儿园的进餐经验,肯定幼儿园食谱的多样性(尽管她尚未建立“食谱”这一概念),还能联系之前母亲对幼儿园菜肴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其认知水平、言语水平、情感倾向、社交特点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象,此时家长若能顺势将“每天吃不一样的食物,样样食物都要吃”的营养知识告诉孩子,则孩子更易接受,行为上也更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饮食营养教育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顺势不断提升幼儿的饮食营养概念认知水平,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正是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篇十四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研究《金刚经》中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上面我已经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逐渐在心中占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来,我总觉得这个观念对人类没有好处。我的疑问是:如果大家都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没有永久性的存在和价值,那么人为什么要努力、要奋斗、要争取上进呢?不但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而且人类也不会有进步。
真如本性的显现
那天,我突然发现,我的问题不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的问题是没有将接下去佛说的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连起来一同思维或观想。因此,我一直将重心放在“虚妄”、“不真实”、空无所有的“空”上,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我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个性发生了矛盾冲突。
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须将此四句连在一起,不能断章取义,而且在理论上统一了“虚妄”和“真实”的矛盾。
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讲一讲我对了解“则见如来”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而后谈一谈这次突破前与突破后思想上的区别。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亲身体悟,所以闻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贡献给各位的,只能说是一个引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听人讲,如来即是佛,是佛的一种名号。所以初读《金刚经》的时候,我把“则见如来”解释成“就看见佛了”。后来看大德们的注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后,方才晓得这种解释并不确当。
“如来”是印度梵文tathagata的中文译名。tatha是清净不动的本性。中国古代的译经大德找不出一个中国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义相同,很善巧的选用了一个“如”字,所以这清净不动本性也叫真如。agata是来去的来。所以,“如来”的意义是说佛从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功德,将这名词用来代表佛的性德,所以也可以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佛。
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则见如来”并不是用肉眼看见佛,而是显现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所以,这个“则见如来”的“见”字,读作“现”,其意义也是显现的现。
什么叫做清净不动呢?《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清净不动的描写。换句话说,在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没有相对比较或对待的观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一切相对比较的物质和观念,都是虚妄的;但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加执着,我们的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即时显现;这清净不动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久长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语来表达,它是真实的`。所以,这四句要一气呵成。
有了理论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难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后的区别。
虚妄、真实都是假名
简单的讲,在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满着虚妄和真实的矛盾,突破后,是虚妄与真实的统一。
在突破前,虚妄和真实是对立的。是虚妄即非真实,是真实即非虚妄。在突破后,了解“虚妄”“真实”都是人定的名词。虚妄即是真实,因为万法(虚妄)都是本性(真实)的显现;真实即是虚妄,因为自性(真实)能生万法(虚妄)。
在突破前,以“我”为中心,以“希望”为心的形态。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的心就希望这些都是虚妄;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的心就产生贪恋,而希望这些都是真实。
在突破后,仍以“我”为中心。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些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实的,我一切承当。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忍辱。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一切也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它们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我不再贪恋。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烦心这是虚妄呢?还是真实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所教住”。住什么“所教”呢?“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在佛法的术语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于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这第二次的突破,还只能说是在理论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还在尝试中,自知所差尚远,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绍的转变习气来得切实可行。总之,我和各位一样,虽都已经上了渡生死大海的船,但还在学习如何划船,还在摸索方向。几次的突破,只能说方向正确了一些,划船的技术纯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进,还希望各位多多给我指导启发。
拓展阅读:念诵《金刚经》的功德利益
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先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体的奉献,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获得彻底的安乐。所以,它的功德远非财施所能及。
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使我们造下许多不善的业力。所以现实中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而受持《金刚经》能够消除业障。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没有受持《金刚经》之前平安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不必担心,这正是重罪轻报的缘故。
三、开发智慧,通达实相:《金刚经》为般若系经典,首要在于开发智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而无住就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乃是成就智慧,通达实相。
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帮助我们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智慧,而智慧能断除烦恼。住相是烦恼生起的根源,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
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因为佛陀为觉者,代表着智慧的圆满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称扬金刚经之功德
天上天下众经书,无有能比金刚经
金刚般若最殊胜,最尊最胜最第一
1.延寿:凡是希望长生延寿者,此经具足无量功德无量福德,能增福延寿。
2.愈病:凡是希望治愈疾病者,欲得康健者,此经有大威力,能助您治愈重病,得康健之体。
3.消灾:凡是希望得到平安者,受持此经有八大金刚,四大菩萨保佑,大灾化小,小灾化无,修行勇猛精进之成就者,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灾厄不临。
4.辟邪:凡遇一切妖魔鬼怪,之时立即,大声反覆念诵,金刚般若波罗密,此七字真言,能降服一切妖魔鬼怪。
5.超渡:凡欲超渡先亡祖先父母冤亲债主者,阴间地府最重视金刚经,此经有第一功德经之称,能渡一切先亡祖先父母冤亲债主,脱离三恶道之苦。
6.富贵:凡欲富贵者应当,常欢喜布施贫苦,供佛斋僧,布施不在钱多,贵在心诚,再加上常持念金刚经,此生一定富贵,唯除不善不至诚。
7.求愿:止恶行善之人于金刚经或读或诵或书写,并广为流通有愿必成,唯除发不善之愿及心行不真诚。
8.善终:止恶行善之人并常持金刚经,以经威神力故临终之时,无诸苦恼正念现前,安然而逝。
9.往生:止恶行善之人并常持金刚经,此经有无上的功德与无量福德,欲生天上者得生天上,为大威德天,欲生西方极乐净土者,得生西方极乐净土,不受众苦但受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