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实用11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庄严的开营仪式结束后,我们开始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科目:整理内务。
周教官带领同学们到宿舍前列好队,周教官从寝室里取出床板、垫子、被单、枕头、毛巾被以及军被。首先她将垫子铺床板上,又把被单铺在垫子上,将两头多余的地方往里裹,再把所有的皱纹抹平。接着,她又拿出军被。先把军被铺平,把它纵向分成三等份,再叠成一个长方形。再把军被横向分成三等份,将两头往里叠。中间部分用手拱起一道坎,再把两头重叠在一起。最后把军被上的皱纹抹去,把四个角掐直。周教官示范的一丝不苟,我们也目不转睛地盯着,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动手试试了。不一会,一床软软的军被,经教官一修整,就变成了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引来同学们一阵惊奇的赞叹声。
周教官示范完毕后,就让我们自行练习。一开始,同学们都信心十足,连忙将铺好的床被拆了下来,学着教官的样子做了起来,教官也不时会过来指点指点,铺床是难不倒我们心灵手巧的同学们,可是叠军被就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看着军被在周教官手里,不一会就成了一块漂亮的“豆腐块”,可到自己手中它就不听话了。摆弄来,摆弄去的,它就像一条泥鳅似的--怎么也不肯听我们的话,十分不合作。同学们不是叠错就是没把被子的形状叠好。这可急得同学们汗流浃背。忽然,我们灵机一动,想起了合作,我们各自找到自己的伙伴。你一铺、我一叠,干得可欢了,一不小心叠错了,也不曾有抱怨。
终于,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个个看着不怎么正宗的豆腐块被叠了出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都很开心。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二
折被子是日常生活中一项简单、普遍的活动。然而,正是因为这简单的动作,我却从中领悟到不少与生活相伴的道理。折被子不仅能培养人的细心,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保持秩序、追求完美的重要性。所以,我从折被子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体会。
首先,折被子培养了我的细致和耐心。折被子看似简单,但只有细致入微的动作才能使被子整齐而有层次感。每次我把被子平展开来,然后仔细抓住被子的一角,慢慢卷起,将边缘收紧。接着,我要用力拉直,再抖出过多的尘埃。最后,用力拍打被子,使其变得更加平整。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但正是细心和耐心的表现。通过这个简单的活动,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尽心尽力,用心投入,才能赢得完美的结果。
其次,折被子教会我在生活中保持秩序。折被子是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也是一天中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件事情。折被子可以让整个卧室显得整齐、干净,让人心情愉悦。保持床铺整洁不仅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培养人的整洁习惯。当你进入整洁的卧室,不由自主地想保持其他物品的整洁。折被子这个简单的动作,使我明白到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都是有序的开始,不断地有序的启动,才可以维系一个整体有秩序的人生。
此外,折被子也提醒着我们追求完美的重要性。当我花费大量时间在折被子上时,我会不自觉地培养完美主义的习惯。我挑选每个细节,确保每一个角度都处理到位。感受到被子整齐,我感觉到身心的平静和满足。这让我明白到,追求完美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追求,更是一种对自己要求的态度。只有追求完美,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标准,让自己不断进步。
折被子还给我灵感。当我每天按照同样的方式和顺序折被子时,不经意间就进入了一种恒定的、有节奏的状态。这种状态促进了我的专注力和创造力。我思考事物的方式变得更加有序和条理清晰,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善于观察和处理。折被子这个简单的动作给了我奇妙的灵感,让我不受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折被子其实是一种修行,它告诉我们要细致入微,保持秩序,追求完美,而且还能提供灵感。我发现这些折被子的体会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仅停留在折被子上。折被子这个小小的动作,让我更好地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道理,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因此,我自始至终坚信,“细心、秩序、完美、灵感”是折被子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晒被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究竟为什么要晒被子呢?其实,晒被子不仅是为了去除潮气,杀灭细菌,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能使我们的床上用品常年保持清洁干爽,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也日复一日地晒被子,并从中获取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晒被子要注意什么
首先,晒被子要注意天气情况。遇到刮风下雨或是天空阴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暂停晒被子。其次,晒被子要注意转动被面。被面的转动可以避免晒不均,从而避免水分滋生。再者,要注意曝晒时间。曝晒时间一般为拍打被面后两到三个小时,而不建议过长时间曝晒,以免因受潮而出现霉菌。最后,晒被子还要分场合。晒被子应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若开窗的话,则应该保持卫生的门窗。
第三段:晒被子的好处
晒被子不仅仅是为了去潮,杀菌。它的好处还有很多。晒被子能够将被子里面的各种细菌、灰尘、螨虫等等通通杀掉,避免了细菌、病毒危害健康的风险。晒被子还能保持被面的平整度,避免被子产生磨损和褶皱。晒被子后,还会分解被单里面的有害化学物质,避免了化学毒素的慢性吸入。同时,晒被子还具有排除湿气、让被子内部透气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保障人体健康。
第四段:晒被子的乐趣
在晒被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种乐趣。簌簌的阳光洒在了被子上,像是给我的生命带来了一份纯净的能量,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愉悦和轻松。在这个热爱晒被子的季节里,孩子、老人和朋友们都被我感染着,一起参与其中,分享着晒被子的快乐和晒被子的美好。晒被子的过程是一种感受自然、享受生活的过程,让我们享受着阳光,拥有着那些美好的回忆。
第五段:总结
总而言之,晒被子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床上用品常年保持清洁干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在晒被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精彩。由此可见,晒被子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四
一床平凡的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半条棉被”传递着军民情深的温暖;“半条棉被”致敬“长征精神”,呼唤初心,铸就时代之魂;“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电影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的生动内涵。”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深感震撼。我将秉承‘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的初心,立足岗位作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习感悟“半条棉被”精神,这是一堂真正入脑入心的特殊党课。电影《半条棉被》主要讲述红军长征时期,英勇的红军一次次从血路中杀出,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当中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御寒的故事,体现了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作为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将牢牢把使命记在心头、扛在肩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半条棉被”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时刻提醒着每一个共产党人,要传承好长征精神,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不忘初心,多一些理想和信仰,多一些责任与担当,让理想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信仰的力量支撑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五
每天晚上躺在干净柔软的被子中入眠,是一种享受。然而,要保持被子的洁净和质量,洗被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在多年的洗被子经验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下面将以五段式的形式,详细介绍洗被子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第一段:准备工作
洗被子之前,首先要检查被子是否需要干洗,以免破坏被子的质地和填充物。如果可以水洗,就要根据被子的材质选择洗涤剂。对于羽绒被,最好选择羽绒专用洗涤剂,而对于毛毯和棉被,则可以选择一般的洗衣液。另外,准备一个大桶或洗衣机来洗涤被子,以及一个晾衣架或晾衣绳来晾干被子。
第二段:洗涤过程
将被子放入洗衣机或大桶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对于大件被子,最好选择洗衣机,以确保被子能够均匀受洗。在洗涤过程中,可以选择较温和的洗涤程序,以避免对被子造成过大的摩擦和损伤。另外,要注意洗涤剂的用量,过多的洗涤剂会导致被子清洗不干净,并且会在被子上残留化学物质,影响健康。
第三段:漂洗和脱水
洗完被子后,要进行充分的漂洗,以确保洗涤剂能够完全被冲净。可以反复漂洗几次,直到漂洗水中不再有洗涤剂残留。然后,将被子放入洗衣机进行脱水。在脱水过程中,要选择较柔和的脱水程序,并确保被子的重量能够均匀分布,避免被子在高速脱水时产生不均匀的压力,导致被子变形或破损。
第四段:晾干和整理
脱水完成后,将被子取出放在晾衣架或晾衣绳上晾干。在晾干的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被子褪色或材质受损。同时,要定期翻动被子,确保被子干燥均匀。在被子完全干燥后,可以用手轻轻拍打被子,使其恢复原有的蓬松感。如果被子产生了皱褶,可以使用熨斗进行烫平,不仅能使被子更加平整,还能达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第五段:保养与储存
在平时的使用中,要注意保养被子,避免弄脏和破坏。使用时可以搭配床单或被套,减少对被子的直接接触。如果需要清洗局部污渍,可以选择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局部清洗,避免整体洗涤。同时,要定期清除被子上的灰尘和螨虫,可以选择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储存被子时,可以将被子叠放在衣柜或收纳箱中,并放入防潮剂,避免被子受潮发霉。
洗被子虽然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任务,但只有经过适当的洗涤和保养,我们才能获得洁净柔软的被子,并享受到优质睡眠。希望以上的洗被子心得和体会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在洗被子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六
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篇二】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履行好我的职责,同14亿中国人民在一起、同9000多万党员在一起,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让我们的老百姓更加开心、更加幸福。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什么是共产党的初心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以讲故事的方式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5月30日,学习强国刊出了《不忘初心,习近平讲的这些故事发人深思》,撷取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几则故事:半条被子、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母亲送儿打日寇。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的最好昭示。
其中,“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时引用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红军正在进行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徐解秀家中没有一床棉被,只有一块烂棉絮,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床被子送给徐解秀,在徐解秀坚决不要的情况下,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这个故事我在多篇文章中看到过,在多个场合听到过,熟悉的故事再次深深的吸引了我,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文中讲到,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质朴真诚的话语,体现了他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条被子的故事说得最形象,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三位红军女战士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否看到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我上网搜寻了资料,只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颖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得知这个故事后,曾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三位女红军,再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也许她们……,我不愿深想。她们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忘我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百姓正是从她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还有一年多即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自己的“棉被”分享给老百姓。深植了红色基因的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妇联人,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更要弘扬长征精神,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与妇女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奋斗,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不断为妇女群众送去“新的棉被”,让党的阳光雨露温润妇女群众的心,坚定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篇三】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就在前两天,我们最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去参观了半条棉被的纪念馆,正好看到影院有上架这部影片,本着好奇的心去看了《半条棉被》!
影片主要以董秀云,一个因为自家老公参加红军而义无反顾的加入红军队伍中的女卫生员为主,展开了故事的叙述!影片开头就是一个战士将一床棉被送给董秀云,而这床棉被正是董秀云夫妻俩的婚被!这一幕看得很感慨,因为影片隐隐透露出她的丈夫已经牺牲了,而她不愿意接受!决定一路追寻大部队,顺便寻找自己不管是活着还是牺牲的丈夫!而在这一路上,她们到了一个山村,遇到了贫穷的乡亲,借宿在老百姓家中时,他们帮助老百姓修缮房屋,治疗老百姓的小病小伤,老百姓由不理解到接纳红军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又感动又悲伤!红军临走前,董秀云要把被子留给借宿的那户贫穷老百姓,老百姓知道这床被子对董秀云的重要意义,一直推却,最后,一把剪刀将那床婚被一分为二!我无法体会当时董秀云的心情,但我深深地觉得,她必是不后悔这么做的!犹记得董秀云那句话,即便我不回来,以后我的子孙也会回来的!影片最后,董秀云所在的红军在延寿山全军覆没!
这一幕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因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习惯了美好的结局!即使我们知道,之后他们可能会牺牲,但是在电影里,我们希望他们是活着的!我们总说,我们能过上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可是,我们并没有切实地体会到,负重前行可能的后果!这场电影给我思想上的洗礼,让我深刻明白,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活在当下,活在中国,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
【篇四】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篇五】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4月3日上午9时9分,在“文化长征万里行长征故事我来讲之讲半条被子故事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揭碑仪式”活动现场,红旗飘飘歌声扬,鞭炮声声祭英烈,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赠书志愿者们和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这里讲故事、颂诗歌、唱红歌祭奠英烈。
经了解,本次活动在寻求碑文内容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资料收集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昭通市委党史办公室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4月3日揭碑活动的邀请函送到昭通市委宣传部、昭通市党史办、昭阳区委宣传部、北闸镇镇政府、白坡塘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后,各单位和部门均表示了极大地关注。本次活动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特聘蔺小林主任为云南研究基地高级顾问,同时宣布解除原昭通基地李贵兵负责人职务,任命昭通市鲁甸县成达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开奎同志为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昭通区域负责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抗美援越、援老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原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组织部长、原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先后出版过《太阳女》、《丛林轶事——援越援老抗美散记》、《谁说这里是后方》、《车轮滚滚》、《云岭野猫》等多部作品的中国知名作家吴昉同志在知悉该活动后,不顾自己已经74岁高龄,还是从贵阳开车在4月2日晚到达昭通准备参加揭碑活动,无奈因路途颠簸及昭通高原反应,当夜血压骤升只好返回贵阳就医而未能参加揭碑活动,大家都说,什么是长征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上午11时揭碑仪式结束后,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向大家赠送了罗范懿院长的《人的价值学》、李琦院长的《寻梦红飘带》,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兴致盎然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后,直接到云南研究基地、白坡塘清真寺和白坡塘春晖幼儿园进行了参观。在云南研究基地,大家看到了总院80碑展览,感慨万端,纷纷提议想重温当年的入团和入党情景,吴瑜琼女士见状甚感高兴,马上安排了大家列队敬礼,其后在北京蔺主任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原共青团昭通地区地直团委副书记、现昆明市文化局民族歌舞剧院演出营销部负责人文丛波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当年的入团誓词。大家纷纷表示,长征精神是要学习的,长征故事是要多讲的,其后大家纷纷在云南研究基地内的《红军长征路申遗签名墙》上签名留念。
据悉,这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继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碑后的第81碑,也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研究基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该碑是由白坡塘村民崔荣珍女士、吴刚同志、云南红苹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捐资。吴瑜琼女士表示,她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响应总院号召,参与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中来。
【篇六】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履行好我的职责,同14亿中国人民在一起、同9000多万党员在一起,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让我们的老百姓更加开心、更加幸福。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什么是共产党的初心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以讲故事的方式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5月30日,学习强国刊出了《不忘初心,习近平讲的这些故事发人深思》,撷取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几则故事:半条被子、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母亲送儿打日寇。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的最好昭示。
其中,“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时引用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红军正在进行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徐解秀家中没有一床棉被,只有一块烂棉絮,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床被子送给徐解秀,在徐解秀坚决不要的情况下,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这个故事我在多篇文章中看到过,在多个场合听到过,熟悉的故事再次深深的吸引了我,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文中讲到,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质朴真诚的话语,体现了他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条被子的故事说得最形象,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三位红军女战士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否看到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我上网搜寻了资料,只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颖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得知这个故事后,曾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三位女红军,再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也许她们……,我不愿深想。她们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忘我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百姓正是从她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还有一年多即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自己的“棉被”分享给老百姓。深植了红色基因的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妇联人,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更要弘扬长征精神,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与妇女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奋斗,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不断为妇女群众送去“新的棉被”,让党的阳光雨露温润妇女群众的心,坚定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篇七】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18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
“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
通过观看《半条棉被》这部电影,意识到:1、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2、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篇八】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时间回转到1934年11月,红军正进行着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并对老人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80多年前,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将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认清“我是谁”。有的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没有很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觉悟方面甚至没有普通群众高。“半条棉被”的故事正如一剂猛药,让党员干部立即苏醒过来,及时追本溯源,认清“我是谁”的问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先认清“我是谁”,才能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引导,端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才会有分给人民群众自己“棉被”的行为,进而兑现对党对人民许下的诺言,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弄清“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混日子、毫无目标;有的党员干部从政后只图职权谋一已私利。“半条棉被”的故事就像一把钢锤敲响了警钟,让党员干部立即警醒过来,及时悬崖勒马,弄清“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弄清“为了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条件和前提。共产党员要想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只有常问自己“为了谁”,常敲“半条棉被”的警钟,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迷失自我,才能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送上“新棉被”。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理清“依靠谁”。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需要时围在人民群众身前身后,任务完成便把人民群众丢在一边,还时常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半条棉被”的故事好比一击重拳,打醒了沉睡的初心,让党员干部立即清醒过来,理清“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要干成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因此,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理清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期、所盼,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并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成为改革发展的推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半条棉被”的故事就像一股精神力量,它映射出了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党员朋友们,当你的初心即将沉睡时,不妨再重温一下“半条棉被”的故事,它将帮助我们认清“我是谁”、弄清“为了谁”、理清“依靠谁”,并指引着我们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篇九】半床被子心得体会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18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
“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
通过观看《半条棉被》这部电影,意识到:1、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2、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段:引言及问题引出(200字)
当天气逐渐转凉,冷空气渗透进房间的时候,我们总是乐于钻进被窝里取暖。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被子和床单上的细菌和灰尘。因此,定期洗被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洗被子绝非易事。每当面对延绵无边的被单时,我们不免会陷入困惑。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在长时间研究和反复尝试中得出的洗被子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二段:正确挑选洗涤剂(200字)
在洗被子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洗涤剂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洗涤剂都含有化学成分,如果选择不当,会导致对被子材料的损害,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天然成分和低敏感性的洗涤剂。此外,在选择洗涤剂时,还应考虑被单的面料。例如,对于丝绸被子,可以选择温和的洗涤剂,以免破坏丝绸的光泽。
第三段:合适的洗涤方式(200字)
除了选择洗涤剂,正确的洗涤方式也至关重要。对于普通的棉织物被子,我们可以将其放入洗衣机中,并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在洗涤前,最好先将被单内的亚洲盘起,以免被窝在机器中打结。如果被子过于脏,可以先将其浸泡在温水和洗涤剂中,以便更好地去除污渍和异味。此外,在洗涤时,最好遵循洗衣机的负荷限制,以确保被子能够充分地被清洗干净。
第四段:晾晒和熨烫的技巧(200字)
洗完被子后,正确的晾晒和熨烫也是很重要的。要避免被子发霉或产生异味,最好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在晾晒时,要确保被子完全展开,以便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此外,要注意被子的晾晒时间,以免太阳暴晒导致颜色褪色。在熨烫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被子,以免熨烫时熨斗烫坏被子。
第五段:总结与建议(200字)
洗被子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任务,但它对于保持我们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通过正确选择洗涤剂、合适的洗涤方式以及正确的晾晒和熨烫技巧,我们可以确保被子始终保持清洁和舒适。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被子的使用寿命,并及时更换。最后,我建议大家在选购被子时,可以选择易于清洗和保养的材料和款式,以减少洗被子的负担。
总结:通过本文的叙述,我希望可以向读者传达洗被子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洗被子的心得和体会。通过正确的选择洗涤剂、合适的洗涤方式以及正确的晾晒和熨烫技巧,我们可以保证被子始终保持清洁和舒适。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被子的使用寿命,并及时更换,以减少日后洗被子的负担。希望这些经验和建议能够帮助到大家,让我们在冬日中温暖而舒适地入眠。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八
就在前两天,我们最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去参观了半条棉被的纪念馆,正好看到影院有上架这部影片,本着好奇的心去看了《半条棉被》!
影片主要以董秀云,一个因为自家老公参加红军而义无反顾的加入红军队伍中的女卫生员为主,展开了故事的叙述!影片开头就是一个战士将一床棉被送给董秀云,而这床棉被正是董秀云夫妻俩的婚被!这一幕看得很感慨,因为影片隐隐透露出她的丈夫已经牺牲了,而她不愿意接受!决定一路追寻大部队,顺便寻找自己不管是活着还是牺牲的丈夫!而在这一路上,她们到了一个山村,遇到了贫穷的乡亲,借宿在老百姓家中时,他们帮助老百姓修缮房屋,治疗老百姓的小病小伤,老百姓由不理解到接纳红军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又感动又悲伤!红军临走前,董秀云要把被子留给借宿的那户贫穷老百姓,老百姓知道这床被子对董秀云的重要意义,一直推却,最后,一把剪刀将那床婚被一分为二!我无法体会当时董秀云的心情,但我深深地觉得,她必是不后悔这么做的!犹记得董秀云那句话,即便我不回来,以后我的子孙也会回来的!影片最后,董秀云所在的红军在延寿山全军覆没!
这一幕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因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习惯了美好的结局!即使我们知道,之后他们可能会牺牲,但是在电影里,我们希望他们是活着的!我们总说,我们能过上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可是,我们并没有切实地体会到,负重前行可能的后果!这场电影给我思想上的洗礼,让我深刻明白,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活在当下,活在中国,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传说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被子”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时间回转到1934年11月,红军正进行着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并对老人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80多年前,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将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认清“我是谁”。有的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没有很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觉悟方面甚至没有普通群众高。“半条棉被”的故事正如一剂猛药,让党员干部立即苏醒过来,及时追本溯源,认清“我是谁”的问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先认清“我是谁”,才能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引导,端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才会有分给人民群众自己“棉被”的行为,进而兑现对党对人民许下的诺言,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弄清“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混日子、毫无目标;有的党员干部从政后只图职权谋一已私利。“半条棉被”的故事就像一把钢锤敲响了警钟,让党员干部立即警醒过来,及时悬崖勒马,弄清“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弄清“为了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条件和前提。共产党员要想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只有常问自己“为了谁”,常敲“半条棉被”的警钟,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迷失自我,才能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送上“新棉被”。
“半条棉被”呼唤着共产党员理清“依靠谁”。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需要时围在人民群众身前身后,任务完成便把人民群众丢在一边,还时常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半条棉被”的故事好比一击重拳,打醒了沉睡的初心,让党员干部立即清醒过来,理清“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要干成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因此,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理清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期、所盼,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并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成为改革发展的推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半条棉被”的故事就像一股精神力量,它映射出了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党员朋友们,当你的初心即将沉睡时,不妨再重温一下“半条棉被”的故事,它将帮助我们认清“我是谁”、弄清“为了谁”、理清“依靠谁”,并指引着我们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1934年11月上旬,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老百姓家中,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半条被子的背后启示,是三位女红军战士宁可自已受苦也不让群众吃亏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老百姓是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老百姓拥爱军队,红军赢得了人心。
半条被子的故事传说,红色精神过去如此,今天依然。谁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谁就赢得了人心,谁心中装有老百姓的位置,谁就有真理的源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再走革命老区,追随老百姓的脚步。2019年8月12日,贵广动车队的部分党员,参观了半条被子的发生地。聆听红色感人故事传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万象始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活动,精神上接受了红色的洗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贯彻新的理念,履行新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半条被子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树高千尺不忘根,老百姓是万水千山的源。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
红色故事传说是长征精神,鼓舞着共产党员的理想,半条被子是巨大的信仰财富,感悟初心,传承崇高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要把这种精神践行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思想上深刻重视,在行动中坚决落实。
理论上大学习,工作中大落实。回到车队后,贵广的党员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红色的故事传说磨砺意志,找差距,抓落实。用半条被子的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在实效上,对标找差距,发力抓落实,党员小组的设岗建区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规和党章,提高党性素质和修养,提高自我的思想建设。积极主动学习党史和学习系列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二,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自觉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客运质量。坚持在创岗建区的责任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岗位上以实干为荣,不图虚名,鼓实劲,办实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积累客运乘务的经验和总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保证安全出行的前提下,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尽职尽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
三,加强优质服务的宗旨,对待旅客如同春天般的温暖,脚踏实地的做好客运工作,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照样可以一样能发光,一样能发热,正如雷锋同志说的,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意滋润每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愿意照亮每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愿意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树立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追求用心,用情的服务态度,努力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神圣使命,奏响高铁名片主旋律的最强音。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共有31个小故事传说,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传说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2012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来临之际,我通过读“红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来重温历史,让我进一补加强对党的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共有31个小故事传说,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传说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他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4月3日上午9时9分,在“文化长征万里行长征故事我来讲之讲半条被子故事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揭碑仪式”活动现场,红旗飘飘歌声扬,鞭炮声声祭英烈,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赠书志愿者们和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这里讲故事、颂诗歌、唱红歌祭奠英烈。
经了解,本次活动在寻求碑文内容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资料收集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昭通市委党史办公室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4月3日揭碑活动的邀请函送到昭通市委宣传部、昭通市党史办、昭阳区委宣传部、北闸镇镇政府、白坡塘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后,各单位和部门均表示了极大地关注。本次活动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特聘蔺小林主任为云南研究基地高级顾问,同时宣布解除原昭通基地李贵兵负责人职务,任命昭通市鲁甸县成达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开奎同志为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昭通区域负责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抗美援越、援老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原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组织部长、原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先后出版过《太阳女》、《丛林轶事——援越援老抗美散记》、《谁说这里是后方》、《车轮滚滚》、《云岭野猫》等多部作品的中国知名作家吴昉同志在知悉该活动后,不顾自己已经74岁高龄,还是从贵阳开车在4月2日晚到达昭通准备参加揭碑活动,无奈因路途颠簸及昭通高原反应,当夜血压骤升只好返回贵阳就医而未能参加揭碑活动,大家都说,什么是长征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上午11时揭碑仪式结束后,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向大家赠送了罗范懿院长的《人的价值学》、李琦院长的《寻梦红飘带》,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兴致盎然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后,直接到云南研究基地、白坡塘清真寺和白坡塘春晖幼儿园进行了参观。在云南研究基地,大家看到了总院80碑展览,感慨万端,纷纷提议想重温当年的入团和入党情景,吴瑜琼女士见状甚感高兴,马上安排了大家列队敬礼,其后在北京蔺主任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原共青团昭通地区地直团委副书记、现昆明市文化局民族歌舞剧院演出营销部负责人文丛波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当年的入团誓词。大家纷纷表示,长征精神是要学习的,长征故事是要多讲的,其后大家纷纷在云南研究基地内的《红军长征路申遗签名墙》上签名留念。
据悉,这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继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碑后的第81碑,也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研究基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该碑是由白坡塘村民崔荣珍女士、吴刚同志、云南红苹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捐资。吴瑜琼女士表示,她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响应总院号召,参与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中来。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九
一、关键词:短信息
二、关键词:三点一线
以前高中高中我便过着三点一线有点单调的生活:食堂、寝室、教室,而现在我到了大学同样又一次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只不过教育变成了操练场。每次当我们穿上整齐的校服踏上这块地时,在心中总有一种光荣,虽然身上不是“橄榄绿”,但心中却有军人的感觉,每次离开这里,既带着满身疲惫,同时也带着迫不急待的兴奋,因为终于可以吃饭了。食堂里总是“人山人海”,气温也很高,每次胡乱扒着饭,脸上、身上都流淌着大颗地汗,也许是操练时对汗这东西已见怪不怪,完全可以当它不存在了,它便一声不吭地在身上“肆掠”,每次吃饭完了,总是自我解嘲:这桑拿效果不错,饭菜口味也很不错!回到寝室,美美地洗个澡,躺在床上,顿时觉得全身筋骨舒展开来,那个惬意美好的感觉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三、关键词:军歌嘹亮
四、关键词:天气
军训的天气大概是军训期间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了,前几日一直烈日当空,尤其是午后,那令人睁不开眼的太阳光把树叶照得绿油油的,地面照得白花花的,脚踩上去,仿佛觉得脚底的橡胶在炙烤下慢慢熔化,而当汗无止境流淌中,好像身体在蒸发,一点一点地……也许是老天爷心疼这些祖国的花朵们了,实在不忍大家都变成干花,所以忽然将南风逆转,吹起了凉嗖嗖的北风,气温也骤降10度以上,对于大家来说这简直比中头彩了还开心,可惜我挺倒霉,天爷爷不仅带给我了清凉也带来了咸冒,不过受到寝室“欢天喜地”气氛影响,这点小感冒也没让我郁闷超过十分钟。
五、关键词:操练
一些简短的心得体会:
青春就是阳光,生活,宛如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偶尔会有些许起伏,激起层层涟漪,然后恢复往日的平静。生活,就像一杯清淡的龙井茶,只有细细地品尝,才能寻出其中的味道:有苦也有乐。军训生活也是如此。
读高中时,听人常常提起大学军训生活的苦、累、长而乏味,现在自己真正的站在那个“绿地”的队伍当中,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异样的感觉,那里庄严、神圣,也许是源于一直以来对军人的崇拜吧!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十
第一段:引言(100字)
铺被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要做的事情。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一项需要用心进行的工作。无论是束缚压力,还是在放松时享受舒适的感觉,铺被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铺被子,我们不仅可以体验手工劳作的乐趣,更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积极态度。
第二段:专注与细心(200字)
铺被子的过程需要专注和细心,这也是一种修养。在每一步骤中,我们都需确保被子平整舒展,减少褶皱和皱褶。专注于每一张被角的对称,细心观察每一个角度的细微差异。只有通过专注和细心的铺展,我们才能感受到被子的温暖与舒适。这种专注和细心不仅仅是对被子的体贴,更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态度。
第三段:耐心与坚持(300字)
铺被子需要耐心和坚持。当我们开始在床上铺被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起初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并逐渐改进技巧,我们最终会发现这项任务变得越来越容易。通过铺被子,我们学会了耐心和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情。我们也了解到,生活中并非所有任务立即得到回报,但正是坚持和努力,我们才能够享受到最终的成功和成就。
第四段:秩序与效率(300字)
铺被子的过程需要秩序和效率。一个有序的工作环境和清晰的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铺被子的任务。我们可以尝试从头到脚按部就班地铺展被子,这样可以避免遗忘或错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我们不仅可以提高铺被子的速度,还能培养出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井然有序。
第五段:反思与应用(300字)
铺被子的过程也是一次反思与应用的机会。通过仔细观察被角的平整程度和被子的整体效果,我们可以反思并找出改进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这种思考和应用的能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用武之地。通过铺被子的反思和应用,我们能够带着这种思维习惯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结论(100字)
铺被子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许多修养和智慧。通过铺被子,我们学会了专注、细心和耐心的态度,培养了秩序和效率的工作习惯,同时也提供了反思和应用的机会。因此,铺被子是一项经久不衰且值得重视的生活技能,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智慧。
军训叠被子心得体会篇十一
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长征精神 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