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格列佛游记读后感(通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格列佛游记》。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感觉是和《鲁滨孙漂流记》差不多的书,但是,当我看了书的前言时,我才知道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现象,讽刺才是它真正的灵魂。
书中讲了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热爱航海和冒险的人,他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惊险又有趣的故事。
他走遍了四个国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因国国工的故事,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懂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是“怀疑”、“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这部小说讽刺了当时的英国,讽刺了他们的“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也要审视自己,我们的社会虽然没有当时英国那样败落,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只要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那就可以不让这些事情发生了,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吧!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二
暑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重读之后,发现讽刺是这篇小说的精髓与灵魂。
小说第一卷是小人国。文中描写的小人国其实就是旧时期英国的缩影,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当政,看似繁荣的大不列颠帝国实则风雨飘渺,现实还原到小说中,小人国亦是如此。印像深刻的是小人国通过结绳取悦国王来选拔官员,小说中将官员像小丑一般表演的丑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强有力的讽刺了英国的官员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实则抒发对英国当下社会制度的强烈不满。
小说发展到第二卷大人国,在大人国,格列佛十分渺小,我印像深刻的有一段,格列佛作为玩物被卖进皇宫,成为皇后的玩物,皇后的仆从因此失宠,便开始陷害格列佛,他将格列佛丢进皇后的汤里,格列佛差点淹死;他还将格列佛塞进空心粉内,差点被皇后吃下去。事后我认为仆从会被赐死,可皇后只是把仆从送人一个贵妇以作惩戒。当格列佛被国王召见,格列佛骄傲的谈论着他的国家议会制度、法律,却让国王嗤之以鼻。而小说也从暗讽转为明讽,没有绕弯子,直接讽刺英国的社会制度。
小说的第三卷飞岛国,刚讽刺了发展科技这一现象。当今人们提倡科技改变生活,若真的没有了科技,反而平凡的生活更安逸。
到了终章慧烟国,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只有聪明的马与善良的人的国度。我认为这是将慧烟国与当时的英国相对比,突显人性的贪婪、嫉妒、丑陋。同时,我也认为,这则讽刺小说到了结尾,是一种憧憬,可以说这时的乔纳森与陶渊明一样,是在憧憬一处世外桃源,而慧因国,就是乔纳森心中的桃花源。
读完后,我吁了口气,轻轻地合上了书,回味着……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三
每每看到有关《格列佛游记》的相关阅读习题,总是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未成年人。
等到读完全书才发现,原来格列佛是个成年人。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总觉得这本书大概也像凡尔纳笔下《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之类的科普作品。
读过这本书才发现,这是一本少年儿童较少涉猎的政治类的讽刺性的奇幻小说。
我知道背景知识对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性,但我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读了《格列佛游记》之后,我对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体会——不了解十八世纪的英国,你很难读懂书中的言外之意。
读过许多经典作品之后,我对作品的经典之处也说不出多少所以然来。
在读过《格列佛游记》之后,我想我知道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它让读者产生更多的问题,从而促使你进一步的去了解英国的过去。
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经历必然会令孩子们感到有趣。但格列佛在慧骃国的遭遇一定会让人深感震撼。
亲爱的同学们,格列佛究竟经历了什么,还是让我们捧起作品,一睹为快吧!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四
《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的乔纳森·斯威夫特著作的,今年寒假我就细细品味了一下这本书。
读完了《格列佛游记》之后我感触很深。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格列佛学习,格列佛他热爱真是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是我们的好榜样.
《格列佛历险记真是太好看了,我要向书中的格列佛学习!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五
当姐姐将一大摞书放在我的桌前,我就兴奋不已,立即打开书见我的“朋友”。
翻开第一本书,我似乎被魔力磁铁吸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什么小人国,大人国,会飞的国家,马m建立的国家……这些只是在童话世界里见过,而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这部作品,真正的让我在现实与虚拟融合在一起的世界领略了一番!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医生在海上遇难后,发生在奇特国家的一些奇妙事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大人国被大人国国王对他可爱而高贵祖国的极大侮辱。其中,我对格列佛及大人国国王均有意见。大人国国王仗着自己国家实力强大,几乎十全十美;仗着自己思维敏捷;仗着自己博学多才;仗着自己个儿大、傲慢,就讥讽弱小的国家与人民;然而,格列佛也不应该百般掩饰自己国家的失误,而是应该虚心接受,使其祖国更美好,毕竟人无完人,事无完事,国无完国吗!
还有一件发生在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事,也令我过目不忘。在格列佛漂流至小人国时,被小人国的居民彻底捆绑起来,我在没看图片时想:那么小的人,能绑起一个彪形大汉?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大力气?他们即使能绑起格列佛,又怎能将格列佛拉倒呢……一大堆问题挤满了我的大脑,几乎快要爆了!谁知,在我看完了图片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小人国人民的智慧,终于感受到小人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也使我明白了“困难像弹簧,你越弱他越强,你越强他越弱。”所以,我以后要不畏惧困难,要学会战胜困难,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努力学习,认真思考,顽强拼搏!
……
合上书,闭上眼,我沉思了好久……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六
当我翻开《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时,就被书中多部小游记所吸引: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飞岛国游记……这些字眼就像被作者施了魔力,吸引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格列佛是一个常随船出海的外科医生,但船常因风暴和海盗搁浅在荒岛上,就这样他闯入奇异的小人国、庞大的大人国、会飞的岛国、神奇的慧骃国……开启了四次惊心动魄的冒险。
我在阅读时几乎处于痴迷状态。读整本书用了4小时,就好像是和格列佛一起去了四个神奇的国度历险一样。格列佛一生热爱航海事业,每一次都为梦想而出发,与艰险搏斗。
我不得不佩服格列佛的机智勇敢,他读过许多书,精通许多语言,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入乡随俗。当他每一次在困境中面临死亡的危险时,总能积极寻找对策,克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他的机智勇敢和博学多才让人由衷地感到钦佩与敬仰。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获得了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七
我喜欢读书,更喜欢读好书,《格列佛游记》就是一本好书。作者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它以离奇的想象、幽默的语言深深地把我吸引了,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一艘船上工作并出海航行,不幸的是,他乘坐的那艘船遭遇到风暴,他流落到一些神秘的小岛上——利立浦特岛、巨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但是,格列佛都凭他的机智聪明逃避了一次次的困难,最后又重新踏回了英国的土地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格列佛,他在海上遇了难,漂流到小人国也不慌张,十分镇静,我从他的各个言行上知道了,他是一个善良、勇敢、临危不乱、彬彬有礼的人。
他也十分聪明,知道如何讨好国王和王后,如何帮助小人国攻打敌人。到了巨人国,他也知道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后他居然想到海边呼吸空气的理由逃跑,被英国船只救了上来,最后成功的回到了家乡。
读了这本书,我从格列佛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遇到事情不要慌乱,要冷静思考再做决定,要在合适的情况下做合适事情。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八
格列佛这 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在第 xx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篇九
今年暑假,我与格列佛一起展开了一次奇妙的旅程,感受到了《格列佛游记》的奇特魅力。仅看书名,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游记,可细细读完全书,我还发现了许多隐含的道理。
书中怪诞的人物设计,让我兴趣十足。小人国中的人仅手指大小,而大人国中小女孩也是巨人;飞岛国中的人奇形怪状,慧骃国则由“马”统治。这些奇思妙想,看似不合理,却蕴含丰富的生活智慧。
书中故事悬念迭起,让我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甚至连饭也忘了吃,一直想早点知道后面的精彩内容。如:格列佛被流放荒岛后,我便十分好奇,他是如何获救的?小人国皇宫起火后,他是如何救火的?……作者细致地描述了当地的历史及习俗,我仿佛也置身于书中的奇怪国度。在飞岛国,人们的衣服上都有与数字、音乐有关的图案,食物的形状要切成几何图形,他们的衣着与饮食习惯,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一个个精彩故事的背后,还让我领悟了许多道理。在小人国的旅程中,两国因磕鸡蛋的方式不同而发生战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大度,对于别人的意见多包容,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参观完飞岛国科学院,我觉得飞岛国的荒唐“科学研究”,是不符合实际的,科学不是白日做梦!在生活里,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做事。我还要向慧骃学习,它们善良、诚信、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打动了我,愿更多的人拥有这种美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美好。
这本书,不仅人物性格刻画丰富有趣,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而且故事中还蕴含着人生道理,让我深深感动,由此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与格列佛进行奇妙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