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劣势与优势 优势劣势心得体会(实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劣势与优势篇一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优势和劣势。这些优势和劣势可以是我们的天赋才能,也可以是我们的性格特征,还可以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我们会因为这些优势和劣势而受益或者受挫。然而,我深信每一位坚持努力的人都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将劣势转化成为优势,从而取得成功。
首先,优势可以成为我们取得成功的基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是我们的才华、技能或者经验。世间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对于学习上的优势,例如数学天赋或者语言才能,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学业或者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而对于性格上的优势,例如乐观向上或者善于沟通,我们可以用这些优势与人相处,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势,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然而,劣势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这些劣势可以是我们的缺点、弱点或者局限性。当我们面对劣势时,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承认自己的劣势,自暴自弃;要么积极应对,寻找改善的途径。对于学习上的劣势,例如学习困难或者学习习惯不良,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帮助和与他人合作,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对于性格上的劣势,例如缺乏自信心或者容易紧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培养自己的自信和冷静应对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劣势的存在,我们才能够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然而,劣势并不是无法改善的。通过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劣势,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负担和障碍。接受不代表满足,而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有动力去改善。其次,我们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改善方法。可以是通过自学、培训或者请教专业人士,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点,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最后,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没有哪个劣势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够逐渐改善并将其转化为优势。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优势和劣势。在学业上,我曾经因为数学学得很好而非常自信,但在英语方面略显迟钝。然而,我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今,我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沟通,这成为了我与世界各地人们交流的桥梁。在工作中,我也曾经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从容应对工作场景中的挑战。然而,我意识到这是我自己设立的障碍,于是我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通过积极参与工作、接受反馈和持续学习,我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劣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之,优势和劣势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并且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劣势。正是优势和劣势相互作用,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面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劣势与优势篇二
自2006年11月开始历时3年,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研究院在全国抽样调查80000多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彻底的调查,总结出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很大一部分的求职者无法就业或者是无法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其中部分原因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也是大学生无能无力改变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比如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方面却是可以来大幅度提高,从而弥补某些原因所造成的困扰。
曾服务企业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想集团、奇瑞汽车、中石化、物美集团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授课老师崔方老师,对这个八个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就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实质性的提高策略。
当前大学生求职受限原因分析:
原因一:人的样本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据调查就广东省来说,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45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仅2010年广东省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超过6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09年200万,2010年400多万,而2011年更是一个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万学教育职业能力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调查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原因六: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万学教育职业能力培训老师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不会投入时间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有,也是很少,并且学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意识不足,最终导致普遍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了各层现象,这也是中国存在的很严重的问题。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八: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提高职业能力是最便捷解困办法
对于上面几方面的原因,万学教育act崔方老师也指出,因为政策、社会、市场这些限制学生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要想脱颖而出实现终身职业梦想,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一、培养一技之长
我们曾分析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除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要求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博学多才等。
2、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亲睐。如学文秘专业的,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肯定大受欢迎。
3、有特长的毕业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和欢迎。如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能力等特长将为您在求职时增加一定的筹码。
5、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垂青。为什么?
用人单位投入大量的成本招聘新员工,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为企业创造财富,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形成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能力,那么一旦进入企业,这些毕业生就能较快进入角色,适应能力较强,因此,深受当地知名企业欢迎。
二、先就业后择业
众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希望一步到位,一次定终身。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想法是极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会因此与你擦肩而过,会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麦当劳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准备提拔当地区总裁的人员都要先扫一个月厕所,要先在基层干一段时间。到保险公司工作要先从业务员干起,才能一步一步走到相关管理岗位。到酒店工作,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也不管你是哪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都要从服务员干起。但很多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拿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总认为服务员这一工作委屈了自己,实在太屈才,不愿干这一工作,因而失去了宝贵的工作机会。
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奉劝大学生朋友们,要从实际出发,勇于面对现实: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要从长计议,不要鼠目寸光;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要步步为营,不要幻想一步登天。
二、面试要技巧 随机应变
道:“凡是喜欢我的女士,我都喜欢她。” 将问题抛给对方就是技巧。
以上就是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研究院崔方老师的对于大学生求职现状的分析和解困良策的建议,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广大同学们的注意,以便自己的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采取适合自己的就业方案,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保障。
劣势与优势篇三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汽车已经日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为此很多人为买车而烦恼,是否在房贷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沉重的车贷呢?以下内容为您分析,仅供参考。
买车的烦恼:
1、买一台车至少十多万元,影响资金周转甚至令您丧失投资机会,贷款买车则手续多、麻烦多,经济上也不合算。
2、中国加入wto后,专家预测,车价将每年下跌20%以上,未来几年买车都意味着每年亏损20%上。
3、费用高。购买一辆中低档汽车,每年各种费用总计约2.4万元。
4、手续烦。一辆车每年需办的手续有保险、养路费、车船税、年检、保养、保管、维修等,车辆在给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您带来烦恼。
5、选择车型难。买小车吧,有大活动时座位不够;买旅行车吧,平时座位闲置率高,费用也大,真是两难啊!
6、车辆司机管理难。单位买车就意味着要增加司机和管理车辆,人事费用和工作量都会增加。
7、车辆闲置率高:无论是企业或个人买车,车辆闲置率都相当高,无法充分发挥车辆的使用效益。
选择汽车租赁的好处:
1、经济上合算:以买一台15万元的小车为例,年费用及车辆损耗约4万元,一年后其价格将是12万元,即车价损失3万元。您共可拿出4+3共7万元在俱乐部中用车,足可保证一年的用车。一年后您仍可用剩余12万元购买您心目中的车辆,并为您节省一年折旧和利息费用。
2、资少: 租车可以节省投资成本为你节省购车成本费、办牌费、养路费、保险费、正常维修费和车辆损耗费;减少了一次性投资,降低了门槛和风险,不再有一次性大笔付款的负担不必一次性支付如购车费等大笔款项。
3、不需要建家用车库,交纳相关税收等、贷购买车辆自然就会造成固定资产增加、借款增加、流动资产减少等表面上使财务比例出现恶化的现象。长期租赁汽车则不必计入资产,因而保证了信用。
5、灵活选择车型:您可根据不同需要随时更换所需的车型。
6、省事省心:随时让您拥有驾车的方便,而没有用车需办各种手续的烦恼
7、节能环保:帮助城市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净化自己身边的环境,实现“低碳生活
8、节约人事费用:租车可帮您压缩人员编制,节省管理成本和人事费用。
9、意外事件:车辆维修、事故时,我们可安排代用车,您永远都不会无车可用。万一发生事故,事故的处理、车辆修复、保险索赔、付款业务、安排修理工场及协调日程支付车检维修费、准备纳税说明书,均可由租车公司代办。
11、有保障:从申领保险金手续到车辆的修理、代理车的安排都实行代办到保险公司洽谈申领保险的手续、安排事故车的修理工场、协调日程等全由租车公司一手包办。
12、风险小:与租用非法营运车相比,正规租车车辆可靠,安全更有保证,风险承担力强,车辆维修或驾驶员疲劳时可随时安排代用车和驾驶员,提供正规合法的税务发票,可为企业消除经营上的隐患。
13、安全可靠: 正规公司的车辆都是去4s店进行保养证件齐全,每辆车都具备营运证,不用担心半路被交警扣车。并取用目前全球先进的卫星监控追踪系统,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14、预订提车从简,符合快节奏生活,用车还车随时随地,灵活又便捷
15、与私人租车相比,租车公司的车辆可靠,安全更有保证,风险承担力强,车辆维修或驾驶员疲劳时可随时安排代用车和驾驶员,提供入账单据正规合法,可为企业消除经营隐患。
租用私人车辆的坏处:
1、私人车为节省成本,欠费或不买少买保险的情况严重,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2、私人车均为非法营运,如被查处,将被扣车扣证,影响您的生意。
3、私人车车质安全没有保证,事故发生率高。
4、私人车提供租车单据来路不明,一旦开出单据的单位被查处或本企业接受稽查,均可能出现意外损失,影响企业信誉。这是任何规范化经营的成熟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5、私人车发生机械故障或维修时,不可能提供替代车辆,影响贵单位的运作。
正规租车并不昂贵:
1、能以私人车的价位,提供私人车不可能做到的超值服务。
2、车辆安全,证照齐全,保险全保,养路费齐全。
买车同买房一样,需要我们这种普通职工很多年的薪水,因此要慎重选择。
劣势与优势篇四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创业浪潮的兴起,参与创业活动的女性人数得到快速增加,女性创业企业数量和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创业女性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在各个行业带领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gem(全球创业观察)2008年的统计,女性创业的增长速率是男性创业的3倍。女企业家已经形成为一个社会阶层,并且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女企业家崛起的背后是她们鲜为人知的艰辛。在现实中,男女创业的绩效表现差距很大,女性创业的绩效总是低于男性。女性创业总是伴随着更高的失败几率、更小的规模、更低的发展速率。
由此看来,女性创业必定存在着它明显的优势和劣势,才导致女性创业在某些领域和层次出现明显的成绩高低差异。社会必须认清这种状况,采取一些措施,发挥女性创业者的优势,消除或改善女性创业者的创业劣势,才能使女性在创业上的潜质和特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整个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一)女性创业的优势
不久前英国利兹大学女教授梅卡特夫主持的一项调查得出了合乎情理的答案。调查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管理者的职业素质有十大优势:坚决果断、耐力持久、善于引导、敢于创新、富有灵感、开放纳新、决策清晰、长于合作、脚踏实地、善解人意。这项调查中还有一项值得提起的是,调查中3500名职业经理人中的男性都承认,更希望自己的顶头上司是女性。特别是在中层管理界,无论男女都希望受雇于女性老板,因为女性老板更脚踏实地、更易接近,也更善于领导公司走向成功。这项调查充分说明女性创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1、女性擅长沟通和建立团队。在我国,一群女性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是家常便饭,同时中国妇女也更喜欢“拉邦结派”,组建自己非正式的小圈子。这是大多数中国女性的传统,尽管把这种行为用在勾心斗角是有害的,但是一旦一个妇女成为群龙之首时,这种现象就会表现为她们擅长沟通的能力和建立团队的精神。因此对一个女企业家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2、妇女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与细腻。有时人们觉得女性冒险精神欠佳,不过正是这一弱点让女性的步伐比男性稳健而有序,女性很多时候成为务实、量力而行的代名词。而这一点正是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减少了好高骛远、好大喜功造成的被动。
3、女性具有爱妻慈母般的胸怀。国内外都有许多针对女性管理者成功经验的研究,一般认为,女企业家能用女性的细腻和爱心经营企业,使企业更富人情味;能够关注并予以具体解决企业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诚实待人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人做好了,有了人格魅力,就会有人追随着,大家拧成一股劲,企业一定能做好。
4、女性具有耐心、坚韧的特性,自控力强。女性一般能够注重企业的长期效益与发展,不为暂时的局部困难所畏惧,不为暂时的局部利益而心动,对待既定的目标具有专一性。她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冲动办事。
切身利益,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女企业家一般民主作风较好,不仅注意发挥科技人员和各方面业务骨干的作用,而且能耐心听取男性“副手”们的不同见解。与容易独断专行的一个人说了算的某些男性企业家相比,她们更能使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她们还能以女性的善良和细心去关心员工的疾苦,激励广大员工同心同德为企业的振兴,为自身的共同利益而献计出力。
6、女性的特质在于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与献身精神。由于现实的要求与直觉的敏锐,许多女性在爱情、家庭、事业上,通常采取一种毅然决然的献身精神,尤其在企业遇到时间紧迫、非经常性的决策的时候,女性的直觉往往减少了因为所谓理性思考的繁复而争取了先机,同时用坚定的意志执行决策。
7、女性较能发挥整体配合的完美效果。对于女企业家来讲,经营企业的成功在于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整合企业的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领导他人并与他人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具有广博的爱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更有联系感性的能力。
8、女性魅力有利于女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多数女性的社会关系网也许不是很大,但是凭着女性特有的魅力,她们去找人办事,即使是第一次与人谋面,恐怕也很少会被拒之门外,而男性则不同,遭受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如有一副漂亮的脸蛋、苗条修长的身材,外加一套得体迷人的衣服,那么去办事多半十有九成。因此对女企业家来讲,她们利用社会资本的潜力还可进行挖掘,她们的社会关系网其实是很容易扩大的。
总之,女性创业的优势远不止上述所列,但是敢于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走上企业的主要领导岗位的女士,大都具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而企业内外难免出现不信任的目光,“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世俗偏见,又很容易激励这些不甘示弱的女性正视各种不利条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与男子汉相比,她们筛选信息更加细心,决策格外审慎,极少盲目蛮干。她们虽难以捉到侥幸而得的“大鱼”,却能十拿九稳地积小胜为大胜。作为女创业者,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使之为企业带来效益、带来竞争优势。
然而,劣势似乎并不比有时少。
(二)女性创业的劣势
尽管我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女企业家,尽管我们说女性创业有很多优势,但是女性创业的劣势恐怕还是主要的,否则女企业家人数不会只占到企业家总数的20%。
1、心理上的“弱者”心态。由于社会长期的偏见,许多妇女本身存在一种“弱者”的心态。从生理上说,女性天生比男性体力弱,但是更严重的是,在社会观念上,女性普遍甘愿受人领导和控制、做人“附庸”,她们甚至承认自己是“弱者”,需要寻求庇护伞。这种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必将埋没一大批优秀的、具有企业家潜质的女性。
2、性别障碍挥之不去。有调查显示,社会中存在的人们潜意识中的性别歧视是影响女性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当今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依旧低于男性,从客观上进一步淡化了女性的素质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等条件下的男女成功率有所偏颇,女企业家往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更大的心血和牺牲,甚至受到歧视。性别歧视给女企业家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她们事业的健康发展。
角色。来自生活、事业、社会、家庭的诸多压力使得她们不堪重负,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她们渴望理解、渴望支持、渴望组织的帮助,更渴望提高女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各类女企业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事业——家庭”的矛盾。事业上的“女强人”一般有“身在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绕不开事业与家庭的老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绝非女性自身的问题,而是传统文化与两性分工刻板模式强加给女性的。“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而女人征服世界后却面临失去男人的危险,因为被传统观念所控制的男人,对女性成功缺乏心理承受力和情感接受力。
4、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和管理人才的匮乏。女性创办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也从侧面折射出了资金匮乏的问题。她们经营企业的方式多是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方法,特别是性别歧视仍深,加之自身素质欠缺,使女性经营的企业规模难以提升。有些女企业家当初“下海”为时势所逼,靠苦干走过来的,但要成为现代女企业家,要走的路还很远。
5、一部分文化层次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从前文的调查数据我们亦可看出当今女创业者文化的现状。目前中国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创业的愿望,但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又很少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因而对创业感到迷茫,无从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即便已经创业成功的女企业家也常常感到知识的欠缺,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的愿望都很强烈。
6、各方面对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信息社会中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住脚跟并取得成功,经常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由于目前互联网和咨询公司的发展还不够规范,女性创业难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其次,缺乏必要的创业培训。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只关注指导就业和再就业,根本无暇顾及创业培训,更谈不上为女企业家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平台。
7、女性创业的劣势在很大一种程度上受害于社会长期以来难以消除的性别歧视:女性被先入为主地认为不具有企业家应有的人格特质;人们习惯地认为,女性没有创业者必备的人力资本,即女性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不适合创业,女性的相关行业经验不足或者不适用;投资人或者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女企业家有更高的贷款风险;社会上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女性更加喜欢而且更加善于经营发展缓慢的小型企业;女性被认为没有能力组建一支高潜力的创业团队;女性被排斥在重要的商业性社会网络之外。显然,这都是一些社会偏见,女性创业在创业能力的发挥和成功的创业案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是一种过于偏激的看法,是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金无足赤,一切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女性创业也不会例外,我们不能一味抱怨,但我们必须审视和重视,女性作为世界的半边天,她们的理想、能力、创造力是应该受到尊重和鼓舞的!人类总是喜欢追求完美,那么为什么不让女性创业在创业的路上走得更出色,更完美呢?优势应该被继续保持和利用,劣势必须被抛弃和改正。这不但是女性创业者自己的事,更是整个社会受益群体应该付出的责任。
社会方面对策分析:
1、人力资本方面提高女性创业能力:一名创业者来说,人力资本是获得或者创造其他资源,比如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等的基础。然女性创业者在人力资本方面存在不足,但她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人力资源,获取独特的创业资源。首先,接受创业教育。女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求学(mba、ema),从中学到如何起草商业计划,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经商技巧和手段。其次,接受创业培训。在接受培训时,应重点放在人力资本中经常欠缺的方面,如金融资源的获得。第三,女创业者可以通过在企业中工作,可以学习到行业经验,得到管理机会并经历创业过程。、社会网络的高效创建方面,积累女性创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认可是在一个特定的关系网络中进行的。网络为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些信息和资源有对女性创业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女性在创业之前,需要花些时间组建自己的商业网络并与职业人士联系沟通,他们也许立即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投资人、客户或顾客,也许可以间接为自己提供参考,也许能为自己介绍其他感兴趣的投资人。女企业家要努力把自己的圈子扩展到家人、亲戚、朋友等个人网络之外,要习惯与那些没有直接关系、无需投入太多感情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就像桥梁一样,可以帮助女性获得新的信息和资源。女性要打人相关的商业网络,还必须向传统的文化习俗挑战。、高潜力的创业团队组建方面,发挥女性创业优势:对女性而言,组建创业团队的好处很多:第一,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让企业的决策程序、信息流动和日程运作更为流畅。第二,扩大女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建立起企业的组织资本,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三,帮助企业吸引到优质的人才。第四,团队成员之间还可以共同承担创业风险。组建好的创业团队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的选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判断,首先,价值一致性。也就是说,创业团队成员与女企业家之间要有类似的价值观、相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这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基础。其次,能力互补性。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学历背景、家庭背景和工作经验。这样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专长,解决创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降低创业阻力,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方面,为女性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以人为中心,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性别文化,这是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根本。先进的性别文化以承认妇女的社会主体地位、承认男女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为基础,以立足现代,推进性别关系的和谐,推进男女共同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权利的个性化、选择的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的倾斜为原则,并具有批判性、超前性和挑战传统以及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当代性别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共同发展。它不局限于单独的女性解放与发展,而是立足在整个人类文化之中发展性别文化;它不致力于男女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寻求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确立女性的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平等受益、共同进步。当今性别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在于从以女性为主体的意义上认识女性自身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针对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性文化的不平等状态而言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在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进步观念,倡导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共同分担家庭责任,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定势。
女性创业者自身:从自身出发:善于发挥自己在创业方面的优势,勇于认识、承认和改正自己的劣势,努力学习,自强自立,树立创新意识,坚忍不拔,使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不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认清了女性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分析找到了发挥优势和避免劣势的方法,如果得以良好的实施,女性创业将会走上另一个高层次的境界,这不但对于女性,对于全人类,将会是一个可喜的成就!
劣势与优势篇五
农行在其中最大的优势是网店深度。几乎在我国的每一个县,都有农行的网点。中行在其中最大的优势是国际业务的专业性。在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是最早开始有国际业务的。其在国际业务领域的专业性也是公认的最强。建行主要是在工程建设核算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的各家银行其实已经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和劣势之说了,都是综合性银行。
3大劣势
农行的三大劣势
说农行病得不轻,应该没有异议,单从其业绩来讲,截至2005年底,其不良贷款率高达26.17%,数量达7400亿元,而同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才10.5%,这意味着正是农行为整个银行系统不良贷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了这种“骄人”的成绩,相信农行人自己心中也不好受。
对农行来说,其他几个兄弟不要的穷亲戚全给自己了,自己的负担能不重吗?和其他兄弟银行相比,说农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差,恐怕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没人信的。都是难兄难弟,水平也在伯仲之间,只是客户群的差异决定了各兄弟的绩效水平。
可以断定,只要客户群不变,那么农行绩效落后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道理很简单,银行本质上是一个网络行业,这种行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有了这种外部性,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单位成本会得到降低。关键在于一家银行能够获得并享用这种外部性。
按照农行目前的定位,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我国的农村经济是小农经济,其特点就是零零碎碎,农行面对的不是一个整体的信息网络,而是一系列细小但相对独立的网络构成。
即使农行在每一个县建立分支机构,不同县分支机构之间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信息共享问题,也就是说,甲县的业务流和乙县毫无瓜葛,这样在两个县之间就无法共享某些信息。每一个县分支机构的建立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投资。县如此,如果布点到乡镇一级,还是如此,农行也就很难享受到网络的外部性,其成本当然就下不来。
反观其他兄弟银行,整天待在大中城市,和有钱的企业打交道。企业之间密切的业务往来使得这些银行某一分支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就可以在全行共享,银行在信息方面的投资就大大降低。
农行的第二个劣势就在于,如果以支持农户和农业生产为主,单笔贷款规模小,承担的成本自然就高,不像其他几个银行对大中型企业贷款,贷款规模大,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很多。
农行的第三个劣势是,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一般缺乏可供担保的实物资产,并且农业生产本身是一个受外部冲击较大的行业,风险较大,这就给贷款风险评估、贷款监控以及违约惩罚带来非常大的难度。不像工商企业贷款,最后还有一块地或者一座楼撑着,这在城市里都是值钱的东西,而且也容易估值。
正因为农村业务存在上述特点,决定了这些业务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和适合农村需求的一些金融机构来做,比如地方商业银行或者农村信用社、合作社之类,这在国外也是非常普遍的。我想,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部分学者才提出把农行分拆掉,以更好服务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这种观点看似合理,却不可行。
首先,农行的绩效差来自客户群的内在特征,是一种必然现象,无论是否分拆,都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如果分拆,好的地方自然没有问题,但差的地方就会带来财政上的困扰。如果分拆在省一级展开,和不分拆没有本质区别,农行还是那个农行,不是说换成省农行就脱胎换骨了。
现在农总行面临的问题在以后的省农行会同样出现,更何况利益分配就会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如果分拆到市县一级,改革成本更高,而且这种改革成本的分担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也更大,以至于无法进行分拆。
其次,如果实现分拆,落后地区的改革成本谁承担?如果中央财政支付,地方就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乘机虚增损失,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补贴;如果中央和地方共担,仅仅谈判就费时费力;并且如果由地方承担,不可能做到,很多地方已经面临破产,根本没有承债能力。如果允许的话,估计地方恨不能把到手的农行分支机构出售了事。
如果让地方发行特种公债来解决填窟窿的问题,和财政支付类似,不过是一个今天痛,一个明天痛。由于农行特定的业务范围无法使其通过盈利再偿债,所以最终损害的还是地方经济。
对地方来说,农行分拆等于给了一块鸡肋,甚至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分拆不可行,整体上市是否可行?笔者认为,如果赋予农行目前特定的业务目标,上市也不可行。
尽管农行改制成本巨大,可能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才能恢复正常的容貌,但这还可以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来加以解决。问题不在注资多少,而是在于整容后能否保持容貌不变型。就现在学者们的期望来说,恐怕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成为一个标准的商业银行
在笔者看来,农行的问题没必要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到一起。农行就是一个改制中的商业银行而已,和建行、中行等无甚差别,不能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一个名字,就必须要背负某种使命。
农行的问题,关键在于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化解。这就要求在充实其资本金、优化其资产结构的同时,要改变业务结构,重新制定业务战略,像一个标准的商业银行一样,培育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如果能够这样想,那么农行首先应该砍掉那些亏钱最多的分支机构,精简人员,降低成本,抓住一些盈利地区,重点发展,发展出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只有这样,农行才能走出困境。
笔者这样说,必然会遭遇很多责难。但改革需要冷静权衡利弊,我们现在讨论各种改革问题的时候,注入了太多的情感因素,而把理性弃之不顾。
如前所述,不是不能把农行分拆来更好的服务农村建设,而是这样做根本不可行,改革的成本会远大于改革的收益。如果整体上市,还要求农行背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使命,等于用股民的钱来承担国家财政的重担,不仅不利于农行的竞争力培育,对股民也是一种不公平。
农村金融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性,需要大量的地方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政策性银行介入才有可能解决。指望商业银行来做这些事情,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笔者认为,农行的改制必须和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配套进行,通过制定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法之类的法规来切实解决农村建设中的资金困难。也就是说,通过发展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来填补农行退出的空间。
笔者倒是建议农行整体上市时,可以退出部分县分支机构,把这些分支机构地方化或者民营化;通过政策优惠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比如更大力度支持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各种互助组织;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比如浙江一带的一些上规模的标会等;赋予邮政储蓄更强的金融功能等等。金融改革是一个细致活,需要慎之又慎。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仅代表个人观点)内容摘要: 今年4月7日,中国农业银行启动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程序,这标志着这艘a股市场的“超级航母”正式启航已进入倒计时。前段时间,农行负责上市事宜的副行长潘功胜率领团队,马不停蹄拜见全球各大机构投资者。
今年4月7日,中国农业银行启动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程序,这标志着这艘a股市场的“超级航母”正式启航已进入倒计时。据传,农行的ipo规模不但有望成为金融危机后全球最大的ipo,而且有望超过工行,创全球ipo历史纪录。
ipo规模有望创纪录
在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通五大国有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是最后一个上市的国有大行。一旦农行成功上市,五大国有银行将首次在股市聚首。
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首先在香港上市,当时的发行价是2.5港元。同年10月27日,建行h股在香港上市,发行价2.35港元。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h股上市,发行价为2.95港元;其a股则是五大行中最早上市的,时间是2006年7月5日,比h股晚了一个多月,发行价3.08元。
工商银行是五大行中首个a、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时间是2006年10月27日,其a股、h股的发行价分别为3.12元和3.07港元,a+h股合计募集了191亿美元,创下了当时全球最大ipo纪录。
虽然农行的发行价格、发行规模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此前有媒体猜测称其新股发行规模约在300亿美元,其中a股约100亿美元。近日,农行负责上市事宜的副行长潘功胜对此进行了否认。市场预测农行的融资金额将达260亿美元。据悉,这一ipo规模同样将创全球ipo历史纪录。
而在这一ipo规模历史纪录诞生之前,农行已经创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项纪录:其承销团的成员数量之多令人咂舌,4月14日正式确定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4家券商共同协助农行完成a股发行上市相关工作;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德意志银行、麦格理和农银国际7家券商共同协助农行完成h股发行上市相关工作。“4+7”的承销商团队,堪称五大国有银行ipo承销商团队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团队。
7月上市的可能性大
从之前四大国有银行上市的时间来看,中行和工行a股的上市时间均为牛市初期(分别为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10月27日),交行和建行a股的上市时间均在大牛市期间(分别为2007年5月15日和2007年9月25日)。
而农行此次发行上市前夕,正处于全球股市调整期间,a股从年初的3300点左右一度跌至2500点以下;香港恒生指数也从4月中旬的22000多点一度跌到19000点以下。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盟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一时间引发了欧美、日本等股市大动荡,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度跌破万点大关。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大股指跌幅普遍在1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左右,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疲弱可见一斑。因而有市场人士呼吁,此时农行该暂停上市,免得市场雪上加霜,失血严重。
“如不出意外,农行将于6月上旬先后拿到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批文。这样,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路演与定价工作,正式挂牌时间可能在7月中旬。”一位投行人士预计。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农行最有可能6月份完成发行,7月份上市。当然,如果农行上市特事特办,不排除最快在6月份完成发行上市的可能。毕竟,农行上市已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方正证券杭州保俶路营业部分析师王忭说。
据农行内部人士透露,农行a股会先于h股一天挂牌,因为目前上交所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而港交所为“t+0”。a股早一天挂牌,就可以使a、h股市场表现趋于一致。
发行pb不会高于四大行
即将发行的农行,其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pe)和发行市净率(pb)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农行能顺利完成发行工作就算是成功发行。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这么大的发行规模,发行价格肯定不会高。此前有消息称,农行的发行价格在3.6元左右,这个价格是很难发行成功的。另外,从以前银行股a、h股的发行规律看,a股的发行股数也会比h股少。至于发行pb和pe,估计会跟目前四大行的动态pb、pe差不多或略低,至少不会比它们高。”浙商证券分析师施震陨认为。
也就是说,目前看来,农行上市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两地股市情况,尤其是港股市场的表现。香港市场与欧美股市高度相关。现在美、欧经济情况不确定,如果6月中旬左右外界形势开始稳定,农行差不多可以确定发行价。
此前,农行方面否认了一些媒体报道的“不低于两倍pb定价”的说法,称定价既要参考两地上市银行的动态pb,更会考虑农行自身投资价值与成长性,以及外部市场状况。
香港国浩资本集团研究部主管袁志峰分析认为,农行应该比工行和建行的动态pb、pe值略低,而略高于中行的情况,因为中行国际业务较多,受欧美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与其他几大国有银行相比,农行的定位与业务特点最为独特,就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服务。
但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农村业务回报率比城市业务低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根据农行对外公布的数据,其去年的涉农贷款坏账率为4%,高于总体不良贷款率。此外,农行内部经营管理,尤其是基层管理水平较弱,风险管理能力不高。
不过,农行的优势同样明显。首先,农行是目前国内网点最多的一家银行,超过2.4万个营业机构覆盖了各个省市。其次,农行的储蓄存款占比最高,以2008年为例,农行高达61%,其他几大行都不到50%。通常,储蓄存款占比被认为是衡量存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农行的存款付息率最低,这意味着,农行具有比其他银行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目前国家对于“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下,也有一些分析师及学者看好农行未来的发展。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也有利于提升农行的客户质量。
前段时间,农行负责上市事宜的副行长潘功胜率领团队,马不停蹄拜见全球各大机构投资者。据称,包括国外大型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境内外主权基金、香港本地富豪、央企集团在内的十多家投资方已向农行表示了投资意向。
按多家媒体此前的报道,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中国人寿集团、宝钢集团、中石油集团等。不过,这一说法未经有关方面证实。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农行的战略投资者已率先亮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股权部主任冀国强5月21日称,作为农行的战略投资者,社保基金已向其投资150多亿元人民币。社保基金的入股将使其成为农行第三大股东,前两大股东为财政部和中投。
劣势与优势篇六
一名剑客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如何练就非凡武艺的。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剑客大为不解,问:“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的,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兵器谱上说: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一种劣势,你怎么还说这剑好呢?”
武林泰
斗说:“就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所以我只有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一来,我的剑招不断进步,劣势就转化为优势了。”
何为“劣势”,即——指己方在力量或态势上处于比对方不利的地位。
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也很伟大的事情。它需要勇气,需要平和的心态,需要理性的对比,分析思考后得出的明确判断。
处于优势固然好,但人一生不可能总是处在优势之中。难免会在某时期某方面出现劣势状态。因为事物都是有相对性的,有优即有劣。就如同人生有顺境亦有逆境一样。顺境中把持不好亦很容易陷入逆境深渊,逆境之中不言放弃依然会“转逆为顺”。所以处优也好,处劣也罢。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面对当前所拥有的或所失去的一切。
为了让自己少遭遇挫折,少走弯路,少些失败。我们不妨将自己放在劣势的位置上理性的去思考问题。告诫自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能带来的困境与危机。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低调行事,踏实做人,谦虚谨慎,不断充电、塑造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备较强的承受力、判断力、适应力、生存力、竞争力。
常常将自己放在劣势的位置上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优势成功!
劣势与优势篇七
我的竞争对手是谁,我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是公司里的全部同事,我的上司,我的朋友,我身边的人。把所有的人都当成竞争对手自己才会在一个竞争的氛围中成长。
2.竞争对手的优势在那里,劣势在那里,竞争对手的优势,现在我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于他们比我更有经验,比我更成熟,处事更圆滑,做事情更专业。相对于优势来说我感觉我竞争对手的劣势在于因为成熟稳重所以往往不会创新,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为做事有经验所以学习的欲望难免就有所下降,学习能力就不如我们年轻一点的人。
3.在他的劣势里我们能孕育出战胜他的力量吗?
在他们的劣势中我们能做出什么。竞争对手的不喜欢创新,学习能力薄弱,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都是我们孕育力量的温床。竞争对手不喜欢创新,那么我们就创新,竞争对手觉的自己做事能行又专业,我们就好好的学习超越对手。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加学习的态度下才能有更好更强大的力量战胜竞争对手。
4.在他的优势里我们有超过他的可能吗?
在竞争对手的经验丰富成熟稳重处事圆滑做事专业等优势中,我们还能超越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现在开始认真学习,积累经验,虚心向我们的竞争对手学习。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
5.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年轻,并且能够很快的接受新鲜事物。我们是这个社会的新鲜血液。我们才开始,社会的建设是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崛起。我们有又更多的想法,创造力,我们更懂的团队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归纳,学习。但我们更知道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实践我们所学习的东西,知道如何把学习到的东西用在工作生活中来。我们上进,努力。我们更懂的要珍惜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只会向前。我们的一生将会在无数灿烂的成绩下大放异彩。
唐 应
2011.10.20
劣势与优势篇八
td能够被itu规定为3g三大国际标准,已经证明了其优势所在。但是,td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对另外两大标准,其综合竞争力明显处于下风。目前,td唯一的出路是在我国首先进行实际组网运营,总结经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稳定的网络环境。然后以此为契机,将td推向世界。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td首先在我国进行运营也有诸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在此进行简要说明。
优势:可以说,td的优势还是明显的,总结出来,主要有三大优势。
第一,技术优势。
td-scdma是两项技术的结合,即同步cdma技术与先进的tdma/tdd系统。td-scdma系统不需要使用对称频带,从而大大提高了频谱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其采用非对称传输方式,从而成为移动数据业务的理想选择。
td-scdma技术的主要吸引力在于高的频谱利用率,因而系统设备组网成本较低;td-scdma系统遵循3gppr4/r5规范,能满足提供优质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的大容量网络建设需求;td-scdma系统支持由gsm核心网平滑升级而来的3gppr99核心网,从而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尽快提供3g服务。
td-scdma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频谱灵活性;特别适合于非对称移动数据应用;更低的无线发射功率及更高的接收灵敏度;支持3gpp r99/r4/r5网络平滑升级;在知识产权上有一定的力量。
上述技术优势意味td-scdma相对其它3g备选技术拥有明显的网络建设、运营及财务优势。因此在独立组网以及运营上有优势。
第二,国标优势。
不管怎么说,td-scdma是我国近代通信发展的一个标志。不仅是国家标准,更是国际标准。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它的关注都超过了一项技术的范畴。更多的是寄托了对民族兴旺,科技强国的愿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可能超过了以往其它技术的发展。无论在资金上、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政府都给予了td最大的支持。这将有利于td的快速发展。
第三,用户优势。
两大标准,假如在某些特殊行业中率先进行商用的话,那么发展1亿td用户不会是什么难事。这是我们对td持乐观态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劣势:同样,td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劣势直接影响了我国3g牌照的颁发。总体上也可以总结出三点td的劣势。
第一,产业链劣势。
这应该是td最大的劣势。尽管现在有td联盟,建立了所谓的完整产业链。但是,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远远落后于另外两大标准。如果td规模组网,能否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能否实现多厂商供货、能否提供价格款式各异的终端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决策以及其运营策略。
第二,走向国际的劣势。
前面提到,td有国标的优势,同样也有劣势。虽然政府以及td联盟提出了“世界的td”这样响亮的口号,希望td不仅能够在我国实现商用,而且希望能够走出国门。但是,从现在看来,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由于产业链的不成熟,td仅在我国商用,达到完全成熟还需很长一段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国家已经会选择另外两个3g标准组网,而且由于其产业链相对成熟,系统设备以及终端等都相对要低廉,因此,没有上马3g的国家选择这两种标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更关键的是,并不是任何国家都有能力选择两个甚至3个标准来搭建3g网络。
而从目前国际上颁发3g牌照的情况来看,整个欧盟国家整体上倾向于wcdma,亚洲其它主要国家和整个北美,都倾向于cdma 2000。南美及其它相对发达地区这两种标准都有采用。只剩还没有实力实施3g的地区,如非洲等国家上马3g的日期还很遥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最终可能形成td仅在国内组网,而走不出去的境地。其未来的发展可想而知。只有td在国内商用非常良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td从国内往国外逐步发展的设想”。
第三,没有成熟的商用网络。
由于td还没有成熟的商用网络。td作为一种后发标准,将面临另外两种已经在国外得到商用验证的3g标准的残酷考验。因此,无论国内运营商还是国外运营商都对td表示出不信任的态度。理论技术以及小型实验网都不能保证规模商用之后网络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另外一个原因是3g网络部署需要规模投资,风险很高。对于一项没有成功商用网络的技术,运营商上马也要冒很大风险。
td-scdma牌照发放的三种猜想
综上所述,td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劣势。
但是,整体上来说,随着td阵营的不断壮大,其劣势必将逐渐化小,优势将逐渐上升。最终可以满足组网及运营的良性环境。
尽管如此,td牌照的颁发依然是个难点。在此,我们特意分析一下td组网以及牌照发放的三种可能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以下分析建立在对当前运营格局不进行如何变动的情况下)
一、独立组网,给主导运营商
可行系数:0.5风险系数:0.9
综合系数:0.7
分析我国当前的运营格局,在独立组网的前提下,把td牌照发给主导运营商是一种可能。
从目前的形式看,我国的主导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因为两家在资金实力和运营实力来讲,都可以胜任td独立组网,以及依靠自身实力支撑庞大的3g网络建设费用。
中国移动已经有多年的无线网络运营经验。可以说,中国移动是最不着急得到3g牌照的运营商。但是,中国移动也是最有可能运营好td标准的运营商。主要是经验和资金来源。由于其已经有庞大的2g资源,因此,即便得到td牌照,也不会遍地开花,而是会在主要城市先进行组网试运营。前期投入不会太大。由于网络规模小,一旦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大局。因此,整体风险会相对低一些。
中国电信是最渴望得到3g牌照的主导运营商。资金也比较充分,一旦获得3g牌照,中国电信将会全力投入建设。在布局上也可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遍进行3g建设,前期投入资金可能会很大。这样的话,风险也相对很高。其一,假如td产业链不能迅速成熟和壮大,那么,多厂商供货就很难实现,从而无法保证设备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其二,毕竟td还没有任何成熟网络运营,假如在大规模建网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不可抗拒的问题,尤其是在产业链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很有可能让主导运营商败在这项投资上。其三,3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万一达不到预期效果,将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当然,两大主导运营商目前的态度也很明确,都不愿意上td。中国移动已经多次表示要上wcdma。而中国电信虽然迫切希望得到3g牌照,但是从其高层透露出的声音判断,对td的兴趣也不是很浓厚。如果td发给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只能是采用行政手段,这肯定会引起很大争论,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选择那种标准应该是企业自主行为,而不应该是强制行为。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动用强制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让国资委等政府部门不敢轻易下决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家主导运营商都是国家大型企业,国资委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升值重任。因此,像3g这样必须投入巨大资金,尤其是td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状况下,谁都不敢轻易拍板。因此,这种组网以及牌照颁发的综合系数为0.7。
二、混合组网,给主导运营商
可行系数:0.6
风险系数:0.6
综合系数:0.6
这种可能已经在业界讨论了很多次。主要是从技术原因上进行的分析。认为td是wcdma有效的补充。当然,这种说法不排除wcdma阵营放的烟雾弹。
混合组网对于td而言,可能是不利的。因为,混合组网对推动td产业链壮大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反而可能会让现有td产业链更加弱小,最终使得td在混合组网的比例中处于绝对劣势。
另外一个不好的效果是,混合组网又加大了网络的复杂度。多网运营会增加运营商的管理复杂度。假如中国移动采用wcdma和td混合组网,加上自己原有的gsm网络,三网并行运维,其难度可想而知。目前,中国联通两网运营都出现许多问题,更何况三网运营了。
另外,假如运营商采用混合组网模式,一旦td在运维过程中出现太多问题,而且由于产业链弱小不能及时解决,那么,运营商很有可能暗地冻结td的进一步建设,最终使td被悄悄的遗弃。
而利用混合组网模式,运营商会主动偏向wcdma。尤其是主要经济发达地区肯定会采用wcdma。这样,许多td联盟中多标准制造商支持者会主动放弃td支持,从而使得td产业链更加薄弱,网络建设会更加困难。
当然,主导运营商采用混合组网模式,会大大降低风险。假如政府最终采用这种方式,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许反而会更乐意接受。
如果td最终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比如独立组网还有待于商榷,运营商集体反对实施td等情况发生,政府主管部门最终很有可能会采取混合组网,将td牌照和wcdma捆绑发给主导运营商。这种组网以及牌照颁发的综合系数为0.6。
三、独立组网,给新兴运营商
可行系数:0.6
路在经营,虽然两家都在表示进行战略转型,但是要达到所谓新兴运营商的角度还需时日。
虽然中国网通实力较小,但是它和中国电信一样,迫切希望得到3g牌照。虽然没有主导运营商的实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它得到3g牌照还是会咬牙硬上。从当前的竞争局面看,这种咬牙硬上的风险非常大。要么是资金缺陷较大,中途停顿。要么是技术上出现意外状况,不能及时解决。由于国际资本市场普遍不看好td,融资也不会顺畅。国内一旦上马3g,每个省至少会有三家移动运营商,竞争远比现在激烈。一旦形成僵持局面,运营td中国网通很有可能应声而倒。
反过来看中国铁通,它是目前可能得到3g牌照的五家运营商中最小的一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要么得不到3g牌照,要么是第二批才得到牌照。由于自身实力弱小,上马3g的迫切性也最小。如果把td给铁通,铁通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是量力而行,小规模建网,甚至就承担党政军专网,这样可以避免资金缺陷。要么就是等待,不急于马上实施,而是等待td的进一步成熟,产业链的进一步壮大,以及市场的成熟。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铁通高层在多个场合表示,愿意上马td,这和其他几家运营商的态度截然不同。有了这样的热情,加上政府的支持,td在中国铁通的手里也许会走出一条特殊的道路来。做大做强,亦未可知。
td-scdma有待提升,眼光应更远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td要在短时期内承担独立组网,独立运营的可能性还较小。
或者说整体成熟度还是不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td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整体成熟度,必须要让运营风险降到最低,而不是急于得到3g牌照,让运营商去组网运营。
目前,td的商用化进程和产业化环境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据统计目前td-scdma的企业阵营已经增加到21家,其中4家系统厂家作为产业主要成员都有着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背景,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分别组成了与国外厂家的强强联盟,由大唐移动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联手、普天联合北电、西门子与华为组成鼎桥,加上最近与爱立信签订合作协议的中兴通讯。作为产业的中坚力量,这四家厂家的实力丝毫不逊色于支持其他3g标准的国外厂家,并且从合作中可以看到,国外厂家对td标准已经越来越重视,想通过合作的方式短时间内赶上市场的步伐。
因此,我们对td的前景应该充满期望。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td上。前文已经分析了td要想走向国际舞台还很困难。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仅仅放在3g上。
可以说,td给了我们和国际主流电信技术较量的机会,也有了引领国际无线通信技术的可能。但是,完全认为td会让我们处于领先地位的想法是错误的。td真正给我们的是一个基础,一个平台。通过td的成熟运营,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经验,从而可以对未来的技术,也就是4g甚至5g进行前期研发,而不像以前那样,没有任何基础和平台,一切都要依靠国外企业。这才是td的真正意义所在。
假如我们现在仍然停留在td成为国际标准的喜悦中,依然停留在td可以在全球部署的憧
憬中,那么,我们在未来的技术体系中,依然会处于劣势。
因此,td阵营的同志们,应该也向这个方向尽早行动。否则,3g没有做大,4g又落后了,也许才是td最大的悲哀。在这方面,华为和中兴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要想技术持久领先,就必须长线投入,尽早研发。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迟早也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通信世界》
劣势与优势篇九
1、我的竞争优势(strength)
对于大学生而言,所谓“优势”主要分为个人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谓个人优势,指的是你纯粹属于个人因素、不随外界因素变化的优势,比如说你很聪明(能作为优势,那当然不是一般的聪明了),又比如说你很漂亮(能作为优势,那当然不是一般的漂亮了),其实这些都是优势,你可以先记录下来,但真正严谨地分析下来,应包含的领域应该更宽些。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有些人交际能力出众,有些人酒量特别厉害,有些人具备某些文艺体育类的特长,有些人很容易在第一印象给人以信赖感,而有些人大学时系列地读过一些书,形成了某一领域较系统的知识,这些都是优势,也比较显性,你很容易自己就把握到。口才好的可以从事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说服别人的工作;酒量厉害的适合做销售或公务员,或者公关类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饮酒是透支生命,可借此起步,但不可长久如此);有文体类特长的,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耗子,招聘企业需要这类人员,或人事部招聘的那家伙和你一样喜欢篮球,而且进入公司后可以借此很快和同事打成一片,增进人际关系;在某一领域有系统知识的,很容易在别人面前形成“渊博”的形象,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总是有些敬畏的,就好好发挥你的优势吧。
2、我的竞争劣势(weakness)
如不善言语、含羞、粗枝大叶、知识贫瘠、学校比较差毫无品牌可言、专业冷门或太过热门等。分析劣势的目的不是使自己变得更沮丧,而是使自己了解该如何避开这些劣势,使自己在职业之路上变得更聪明些。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挑战这些劣势,坚信“一切皆有可能”,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困难会多出许多,而我也只有“敬仰之心,滔滔不绝”了。
大学生也有些较通行的劣势,需提醒自己注意。比如:缺乏经验,自我期望较高并因此造成在职的不稳定性,学校的知识很可能比较陈旧而不适用于企业,现代大学生活可能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气(如懒散、易抱怨、不关心他人、及其他基本素质方面的问题)等。
二、我面对的机会和威胁
1、我的机会(opportunity)
所谓机会,主要指外界而言,当然也包括学校可能提供的诸如“出国”、“进修”、“考研”、“对口实习”等机会。不要以为校园内往来奔告的诸如“某某企业来学校招聘啦”才是传说中的机会,然后使尽各种江湖招数去“把握”这样的机会,如果你居然用这样狭隘的视角来做“战略规划”,这篇文章你就甭往下读了。机会的分析其实需要很广的视角,宏观上包括国家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态势、行业趋势等,微观上包括搜集到的来自各企业、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学校或学长们提供的各类有利的信息。尤其要关注新生的、或高增长预期的职业领域,和自己专业或自身优势有关的边缘性、复合型职业领域,职业竞争者薄弱,国家强烈倾向的人才政策等利好信息。
2、我的威胁(threats)
所谓威胁,包括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人才需求饱和,所学专业领域过缓的增长甚至衰退,新的低成本竞争者(甚至是技术上的替代者),人才需求方过强的谈判优势,不利的政策信息,新提高的职业门槛等;也包括来自自身的,比如身体健康隐患,家庭不稳定因素,糟糕的财务状况及还款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