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一
若世道锋利,请顺风行走。
若需要逆风飞翔,请不要随风而逝。
今天考了数学,反正函数这个单元对我来说够难的。真的是煎熬……林杰考试前一脸期待地对我说:“我们是不是好同位?”我皮笑肉不笑:“现在不是……”
然后就是最后一题,我没有算出来,考完试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和体委“王二飞”愁眉不展,而“王大坑”则兴奋地上蹿下跳,浩然兄台跑过来看了一眼,嘴里念叨:“算错了,算错了……”再看看算出来的,“朱头”不用问了,问了就是找刺激,管容有点激动,说1/9算成1/3了,而李昱峰直接没做完……我更好不到哪儿去,没有思路头绪,先放弃吧!
期中考试要来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二
今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时,发现有一道题有点难,我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题目是这样子的:小明一家和小东一起去郊游,返程时遇到一座小桥。由于天已经黑了,所以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过桥。幸好他们带了一只还能用来照明的灯。
现在已知小明过桥要1秒(难道小明是超人),小利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东要12秒。并且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个人,而过桥的速度是根据过桥最慢者而定的,并且灯在点燃30秒后就会熄灭。
他们如何才能顺利的过桥呢?
小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这种题时,可以这样来解答:
第一步,小明和小利过桥,然后小明回来,耗时4秒;第二步,小明和爸爸过桥,小利回来,耗时9秒;第三步,小明的妈妈和小东过桥,小明回来,耗时13秒;最后,小明和小利过桥,耗时4秒,总共耗时4+9+13+4=30(秒)。
这样,这道题就成功的解决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三
记得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还有阿姨一起去白云山玩。经过半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妈妈给了我50元让我去买票,我来到售票处,看了一下价格,成人票10元,我想:爸爸妈妈和阿姨一共30元,我和妹妹不用买票,50-30=20元,所以找回20元。
买完票,我们就开始上白云山,白云山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真是旅游的好出处。我们很快就爬到了鸣春谷,看到许多人在做运动,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踢毽子......我们也没闲着,先踢了一会儿毽子,然后阿姨问我们要不要吹泡泡,妹妹连忙说要。爸爸马上给我50元让我去买,我来到小卖掉部看见有大有小的泡泡水,有电动的,也有吹的。我想:妹妹太小了,还是买个电动的给妹妹,给自己买个 用嘴吹的小号泡泡水吧! 我就问售货员阿姨:一瓶小号吹的泡泡水要多少元?阿姨说5元,我还问电动的要几元,阿姨告诉我15元。于是我就买了个小号吹的和一个电动的,一共用了20元,我给阿姨50元,然后找回50-20=30元。我和妹妹、爸爸、妈妈、阿姨都玩得非常开心!在白云山的鸣春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我们要回家了,妈妈提议我们还是坐缆车下山吧!爸爸买了3张15元的成人缆车票,一共3*15=45元,今天在白云山一共用了20+20+45=85元。
一天,我开开心心的去买饺子。到了店里,我问服务员:饺子多少钱?,服务员说;饺子4块,然后,我把手伸进口袋,给了他10块,他找回给我了6块。我带着饺子又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去买早饭。我们来到饭店里,我问叔叔:一根油条多少钱?一包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包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妈妈对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根油条和一包豆浆都是5角钱,那么买5根油条和5包豆浆一共需要多少钱?这时,我仔细地想了想,五五二十五,225=50,等于5元钱。妈妈又说:还有一种方法更简单,你再想一想!我一拍脑袋,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来了,我开心地告诉妈妈:1根油条和1包豆浆需要1元钱,一根油条和一包豆浆也就是1份,那么5份不就是5元钱嘛!妈妈把大拇指伸向了我说:孩子,你真棒!
今天一位阿姨来我家做客,她问我什么属相?我说:属马。她说她也是属马,我便问妈妈:我们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大呢?妈妈回答我: 按生日算:一旬12年,两个属相相同的人 可以相差的岁数是12的倍数。你算算你今年10岁,阿姨比你大2旬,阿姨多大?12乘2加10,阿姨今年34岁。 妈妈夸我你真棒!
吃蛋糕
今天是我表姐的生日,所以大家买了一个大蛋糕来庆祝。蛋糕买回来了,我们小朋友也开始忙了。表姐们先拿来16个盘子和16把叉子,表妹、我和弟弟拿来11根蜡烛,一根一根地插在蛋糕上。接着,表姐们和我开始切蛋糕。我们切了23份,大人们共吃了16/23,小朋友们吃了7/23。20分钟过去了,蛋糕也被我们吃完了。
今天真开心呀。
学做煎饼
今天,我和两个表姐学做煎饼,我们先拿出1个碗、1双筷子和1条汤勺。我们先打了3个鸡蛋,又拿出勺子和面粉,在碗里加入7大勺的面粉,然后用筷子搅拌,再加三勺水继续搅拌。搅拌了3分钟,就可以煎了。过了一会儿,1张香喷喷的大饼煎好了,吃着自己做的煎饼,我们都笑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四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儿子俞勇舅舅结婚的大喜日子,我妈妈带我去海鸥大厦吃喜酒。我心里乐开了花。
一大早,妈妈就在家说:“我们今天要去理发店洗头做头发,还要洗车,都很费时间,要抓紧时间。”我想:“怎么样才能节省时间呢?”我动脑筋一想,有了,洗车不是就在理发店对面的街上吗,我们可以先把车开到店里,然后把车交给店里的人后,我们去洗头,洗完头再来提车。这样两件事情同时进行,时间不是就可以节省了吗?我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妈妈,结果,我们真的节省了时间。
晚上,妈妈笑嘻嘻的对我说:“你今天动脑筋了,那你想想,平时我们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节省时间?”“早上起床,可以一边微波炉里转早饭,一边刷牙洗脸;还有奶奶锅子里煮菜时,可以先把用过的碗收拾掉等。”我结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妈妈。“歆歆,妈妈告诉你,这个办法叫做统筹方法,就是让几件事情在可以的情况下一起进行来节省时间,而且这是一种数学方法。”
今天我真高兴,知道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并节约了时间,希望自己以后学好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轻松又自在。
今天,妈妈说要为我准备明天早餐的食物,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面包房。
来到柜台前,妈妈买了一包切片面包。一包面包共有八片,一包面包的价格是16元。这时,妈妈想考考我,问道:“彤彤,请你计算一下,每片面包的价格是多少元?”天哪!这么简单,16÷8不就行了嘛!我心想。于是,我果断地回答:“每片两元。”妈妈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每次早餐需要吃三片面包,那么能吃几天?”我想了想:8÷3=2余2。然后回答道:“能吃2天还剩2片。”营业员阿姨看着我说:“聪明的孩子。”我瞬时脸红了。妈妈对营业员笑着说:“三年级了,早会了。”
瞧,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我的数学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五
在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六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了老家。老家的小吃特别多,也特别好吃。每当我想起老家的小吃就禁不住直流口水。
当天晚上妈妈就带我去买小吃了。我们先买了2碗油茶,每碗1块钱;接着又去买面皮,每碗3元,我们买了2碗;然后又买了20个小煎包,每个0.2元;最后还买了10块油炸豆腐,每块也是0.2元。
香呀!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我真想抓一个塞进嘴里,可妈妈不允许,说这样吃不卫生。我就一手拎着小煎包一手拎着油炸豆腐乐颠颠地跟妈妈一起往回走。
爸爸老远就看到我们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回来,笑着问:“买这么多,花了多少钱呀?”妈妈转过头对我说:“花了多少钱,你给爸爸汇报一下。”我大声说:“油茶2元,面皮6元,小煎包4元,油炸豆腐2元。一共花了14元。汇报完毕!”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多就14元,老家的小吃真的好吃又便宜。要是你到我们老家来,一定别忘了尝一尝哦!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七
导读:数学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在学校才能用到,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数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日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在喜来登知识培训营里,有一件事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野炊中的数学。
那天早晨,我们队来了12个手拉手小伙伴。为了让小伙伴得到相应的互助,我们营就给每个小伙伴一包有48个的湾仔码头的饺子。
一眨眼就来到了中午,我们就连跑带跳地去烧烤场,可是还没等我们踏进去半步,就被老师拦住了,说:“这些同学,请问,我们组有12位手拉手小伙伴,那一共有多少个饺子呢?每个人大约能吃到多少个饺子呢?”这时,全场鸦雀无声。过了30秒钟,突然,我叫了起来:“老师个),求出一共有576个饺子个),求出每位同学大约吃到20个饺子。”“哇塞,这么多呀……”“是呀是呀,我们吃不完呀……”其他同学都嘀咕了起来。老师说:“这位同学说的没错,每人吃到20个饺子,那么至于576嘛……就不用吃完。”随着一声铃响,大家开始烹饪,吃饭。
这已经是在培训营和不相识的朋友渡过最美好,最后一个时光了。我们眼含泪水,依依不舍地告别伙伴们。虽然我们的连心锁断了,但是我们参加了这次活动——野炊,并且从数学海洋里捕回了一条智慧的小鱼。
今天,我一早就做写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了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了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篇八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日记该如何写呢?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日记是怎么写的,下面搜集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日记,欢迎阅读!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森林里举行了一年一次的“数学竞赛”。开始了,小鸟说:“听好了,世界上任何数相加,乘以所有的数,积是几?”下面一片安静。
“等于0”。小鸡叫道:红队加十分。
小鸟又说:“2+21+211=7,让这个算式成立”。
聪明的狐狸说“2+2+2+1=7,这个算式就成立了”。蓝队加十分。下面雷声般的掌声。
小鸟说:“有7个口袋,里面的钱都少于20,最小多少?最多多少?”
话刚说完,小狗就说:“最少带28元,最多带112元”。
“ 哇!真是天才呀!蓝队加20分”。
“1+2+3+4+5+6+7+8+9=35,只改动一个数让算式成立”。
免子说:“只用把+5改成-5,一加一减,不是正好相10吗”。红队加10分。
这是最后一道题了,价值30分,听好了,“在参加英语比赛,一班不是第一名,三班不是最后一名,四班是第三名,二班在三班前面,你知道排名的顺序吗?”
小猫在声说:“我知道了,二班第一名,三班第二名,四班第三名,一班第四名。”蓝队加30分。
小鸟说:“本次数学竞赛赢了红队,蓝队以60比20,红队。”
6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打从上六年级以来,数学上还真未碰过太难的题目,可最近,有道题算式让我绞尽脑汁了!
我研究了半天,一头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几斤,几筐,怎么办呢?忽然,我灵光一闪,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设为一个单位,不就迎刃热而解了。假设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头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这个牧场原有的草量加上这20天新生的草。还可以算20头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这些之后然后怎么计算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门路:300-200=100,这100不就是20天新长出的草与10天草量之差,意味着10天长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长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
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则每天新长的草可供10头牛吃一天。
通过艰苦的思考,我算对了题,心里像蜜一样甜,辛苦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