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生不设限读后感 人生不设限心得(优秀10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一
提起尼克·胡哲,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见过他相片或本人的人一定对他印象深刻。
尼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打出生时他就没有四肢,只有躯干和头,就像一尊残破的雕像。这幅模样甚至连他的父母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躯体给尼克造成的困难可想而知。
尼克所能利用的身体部位,只有一个长着两根脚趾的小脚,被他妹妹戏称为“小鸡腿”,因为尼克家的宠物狗曾经误以为那个是鸡腿,想要吃掉它。
生活对于尼克来说仿佛是不可能的,但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到了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他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励志演说家。他总是用无比轻松的语调来调侃自己的经历,他永远不在意别人讶异的眼光,并且努力对自己充满自信。
尼克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尼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这本书,通过作者对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讲述,给人以热情、勇气、信念、坚持的力量。你不禁会为这位天生没手没脚的家伙而深深折服,他从一无所有、畏缩自卑,迸发出无穷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创造出了一个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
在仔细品味《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力克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词:信仰、豁达和坚持,信仰是人生动力之源,豁达是人生态度,而坚持则是成功途径。力克从他的实际人生经历,完美阐释了这三者对个体的作用。
我们常说,现在的中国缺失最厉害的是信仰,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但我们并不快乐。信仰带给人敬畏,从而让人知道感激,让人学会珍惜当下。当然,这并不绝对,可对大多数人来说,信仰能替他们解决很多烦恼。
尼克对自己的残疾身躯丝毫不以为意,每次演说都能谈笑风生,这是他的人生态度,是豁达的态度。他在本书中写道:“如果你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去解决别人的吧。”如今,尼克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在努力帮助别人,帮助他人励志,帮助他们做更好的自己。
“当你打算放弃梦想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尼克说,坚持的结果令人惊讶,我想,有他在我们面前,作为鲜活的例子,我们不该怀疑此话的真伪。因为那是显而易见的,坚持绝对能带来惊喜,能让人惊讶。
尼克的作品能令人振奋,能令人思考自我,他通过自身的事情,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没有不可能”!走进他的生活,遍观他如今的人生,我相信,不会有人无动于衷。
最初了解到力克·胡哲,是观看他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说的视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用幽默的语言向听众阐述自己的身体缺陷和成长经历,鼓励人们要勇于面对生活的不幸。他的演说并不长,如果大家不曾接触过,不曾了解此人,那么我建议大家不妨抽出一个小时,只当是作为消遣,去观看他的演说。我相信,看完之后,大家定能有所得。
本书是在作者第一本励志书,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成长经历,揭示出热情、勇气、信念、坚持将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作者力克用他的生命体验来展示自己没手没脚也可以活出超级精彩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价值,这完全归功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积极的信心。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力克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及处事的智慧。力克虽然身患海豹肢症,他不以悲情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以积极乐观,在处事上也有他独特的智慧。这本书带给读者的启示除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带给我们全新的观念“我或许并不完美,但我却是完美的我”。力克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幸福人生的认识达成了程式化的共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似乎就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尚且有可能获得幸福,然而,若是生活遭遇重大挫折,人生的轨迹从此与幸福的道路背道而驰,那么这个人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变成了祥林嫂,喋喋不休的重复自己的苦难;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跌入人生的谷底无法走出;也有人扼住命运的咽喉,唱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最先接触到力克.胡哲,是被网络上他的一组生活照片所震撼,一个罹患海豹肢症的没有四肢的人,却用他真诚灿烂的笑容打动了很多人。后来有机会读到了他的自传,进一步了解到他是如何勇敢面对身体残障,用坚强乐观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书中他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刻意强调自身的残缺,而是试图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分享那些或喜悦或痛苦或困惑的瞬间,并且告诉我们,成功不过是我们在实现自我价值道路上的额外收获而已,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找寻生活的意义,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试图说服那些身处逆境想要放弃希望和梦想的人。
当然,这一切行动的基础,是首先要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勇于面对人生中真实的困境。我们大多数人比力克.胡哲要幸运得多,也许所要面对的很多问题是自身的坏习惯,自卑、愤怒、恐惧等情绪,处理学习、工作、恋爱、家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尽管如此,这些困难和问题有时足矣使我们在怨天尤人和失望痛苦中蹉跎不前,当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境时,只能选择逃避,然而,越是选择逃避,对自身的盲目否定、消极处世只会令处境更糟;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所经历的痛苦,痛苦就会变成自己的人生财富。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亲友的离去,忽然让我们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带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无论我们看到的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想想,也许挫折本身打破了我们生活中原有的平衡甚至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却又铺设了一条探寻生命意义的新路,是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生命中的更多精彩。
力克?胡哲也并非天生乐观的人,他也曾经质疑过自己的生活,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能做什么?他好几次试图自杀,但是往往到最后又觉得不甘心,因为他要探寻这个答案。他想,如果你不站上人生这条跑道,又怎么会知道自己是能跑0.01米还是100米呢?于是他开始学游泳、甚至学冲浪板,他学习用脚来打字和发短信,他发现,一旦把精力放在解决方案上,而不是浪费在抱怨和问题本身上,动力就会像滚雪球一般被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提高,天道酬勤的道理会实实在在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人生答案也逐渐揭晓。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灵打开,看到那不为人所知的一切。”所以,接纳真实的自己,面对人生中的痛苦和磨难,是治愈之路,成长之路,也是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必经之路。成为更真实的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是一句说来简单,却值得我们一生追寻的事。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二
淡定之“淡”实则人生最深刻的味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决然不是平庸,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守得住属于自己的平淡,人生就不会寂寞,也就扼住了自己的幸福。
—— 题记
一本好书,几段故事,闲暇时总免不住细细翻阅,慢慢品味其中的深刻与哲理。木木的《淡定的人生不寂寞》犹如这个喧嚣的尘世中的净水,给人的心灵以洗礼。初得此书,便为其中的小故事所动。这是一本讲述爱与智慧的书,更是一部身与心的契合之作。在作者淡淡的讲述中, 我们这些浮游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不禁要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何谓淡定?淡定是从容,是智慧。 佛 语有云“ 四大皆空 ” , 却 并不是 万物 真的不存在,它只是 教导世人 , 浮华面前 要学会放下、 活 在当 前 。 淡定更是“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的 淡然,超脱与看破。
人生路上,我们跌跌撞撞,为了最初的梦想找寻成功的方向。也曾迷茫,也会恐慌。寂寞无助的时候绝望总是在一个个夜深人静之时悄然袭上心头。这时朋友一句问候,家人的一声关怀都可以让你的心获得几分宁静。因此有爱生淡然,淡然不寂寞。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能够在这样的繁杂之中守护好这份爱,心灵就拥有一份淡定,人生便可不寂寞。
却看那些由热恋步入婚姻的殿堂的情侣,婚后更多的是现实的物质生活取代曾经的细水长流。繁杂的物欲让 围城中各色男女 忘却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在琐碎的日子面前渐渐背离了最初的那份淡然。 把温存的心弄粗糙了 ,最终只得以没有爱情的责任来维系婚姻。正如 书中所言:爱,让人心生淡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失去这种力量,我们的婚姻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辛苦。可见在这 纷杂 的时代里,滋润爱情的恰是一份因爱而生的淡定。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爱情,事业,生活。都已渐渐背离了最初的轨道。行色匆匆的人们早已忘却了最初的那份简单与豁达,利欲熏心,随之嚣张,心平气和,淡定从容的面孔已渐渐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湮没。已然同我们背道而行了。
寂寞的心灵需要些许温暖。 朋友之爱,至亲之爱,伴侣之爱, 当我们在人 世 间修完这个功课——爱的时候, 拾取其中 1 度的温暖, 1度的感动。 我们的心灵就会收获前所未有的恬淡与寂然。 也就可以走出寂寞,坦然高歌,释怀大笑。
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放慢你的脚步,守住这份淡定,方可远离那份寂寞。靠近属于你的幸福。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三
最初了解到尼克胡哲这个人,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他的一段演讲视频,看到没有四肢的他,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心中倍感震撼。于是,网购了一本他的书《人生不设限》。与其他同类书一样,《人生不设限》是一本励志书籍,就是尼克胡哲的真实写照。
力克﹒胡哲的父母出生在塞尔维亚,后移民澳大利亚和美国。胡哲天生没有四肢,生下来时让所有第一眼看到他的人感到害怕,他只有一个长着两个脚趾的小鸡脚,但他从小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使生活不仅能完全自理,而且学会了踢球、游泳、骑马一分钟能打43个字母。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绩,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两家公司的总裁,还是享誉世界的励志演说家,走遍30多个国家,2009年11月,尼克胡哲专程来到四川,在地震灾区探望那里的孤儿,以自己的经历,勉励他们不要放弃。他天生没有四肢,却用乐观、坚强、感恩活出了比寻常人更精彩的人生,用他的幽默、他的故事激励着众人。
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把一个没有四肢的人扔在了这个世界上。父母不是用笑脸迎接他的出生,而是在绝望的痛哭中迎接他的到来。父母最终没有放弃这个注定坎坷一生的生命。胡哲就在父母的帮助下,顽强地寻求常人的一切。
一个认为结束生命就结束痛苦的人,一个在绝望边缘徘徊的人,最终有了这么大的成功,我想,原因只有一个:证明。为了证明他能不能跟常人一样,而且比常人做得更好,他付出了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努力。立起身子对一个常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而对胡哲来说,却练了无数次,最后终于成功了:用额头抵住墙壁,再一寸一寸地立起来。克服生理上的障碍如此,克服人生的种种障碍更难想象。胡哲说: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的目标就快要实现了,结果却功败垂成。但这不是你喊停的理由。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我想这句话应当是胡哲用汗水和泪水写出来的。
命运的分配是不平等的,好在改变命运的路是敞开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有没有毅力了。胡哲用自强不息证明了这一切。
胡哲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却用善心回报世界。
有个叫马丁尼兹的小男孩简直就是胡哲的翻板,也是无四肢的人。胡哲说:用自己的成功鼓励着他,而我的父母可以帮助他的父母。他不必经历我所经历的,或许我可以让他少受一些我受过的苦。很朴素的话里透出一个博爱的胸怀。他用自己的行为感动和鼓舞着许许多多脆弱的生命,让他们变得自信坚强。命运给他的是困苦,他带给世界的是微笑是力量!
书中处处闪耀着他不怕身障羁绊的宽广胸怀,不怕嘲笑讽刺的坚定信念,不怕苦难艰辛的快乐心态,不怕逆来顺受的乐观豁达。所以曾经艰辛的路对于尼克胡哲来说变得无限宽广,也无限的悠游自在;所以他能够看到正面,不因负面陷入苦痛;所以他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合上书本,你不得不为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折服,他的坚定、乐观、豁达历历在目,没手没脚,当然会造成许多的不方便,但是尼克胡哲却能将缺少四肢的本能化成意志和心智来克服困难,让自己的天地处处不设限,自由自在的来去自如,这就是心态和决心的问题。面对生活的重重考验,尼克胡哲也曾有过悲伤、有过烦燥、有过放弃,他之所以能从困境中走出来,就是因为他有始终一个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尼克胡哲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的希望及目标!,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永不放弃。尼克胡哲能做到的,甚至是健康人都不曾企及的,他以执着的梦想,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奇迹,给人以热情、勇气、信念、坚持的力量。在尼克胡哲的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他的笑容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尼克胡哲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他给我们的心灵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想想,现实中有些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就萎靡不振,垂头丧气,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更甚者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去看看尼克。胡哲的经历吧,他的故事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生命,从中受益。这本书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更是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信念,也教给了我们在面对困惑时,如何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命运多舛,但人生不设限!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四
《人生不设限》是一本自传体书,作者力克・胡哲是一个天生没手没脚,却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了不受限制的生命奇迹的一个人。
一开始看前言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认为一个四肢不全,靠轮椅生活的人,做不到他说的那样――鼓励上百万人以信心、希望、爱和勇气来克服逆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恐怕都做不到,何况他没有手没有脚。但是,我越往后读,越震撼,尤其是读到了第七章:跌倒七次,要爬起来八次。
力克有着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幽默的性格。他是个很受欢迎的人,他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做了1500多场演讲,给予数百万的拥抱,自称"拥抱机器"。他获得各国、各级领袖的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至今已有六亿人被他的勇气人生所激励。
这个全身上下充满力量与热情,阳光,事业有成的人,一定备得上天眷顾吗?不!力克・胡哲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连他那饱受十月之苦的母亲都没有勇气去看他一眼,去抱抱他。但力克相信他是上帝的特别计划。当然他也有一度怀疑过。当人们嘲笑他,躲避他的时候,当他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他也曾尝试过自杀。在10岁那年,他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胡哲他在帮助人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他感动和改变了太多人。他在书中说:"生命的重点不是拥有,而是存在。当你的天赋与热情找到交集、全然发挥时,你会获得满足"。让人感动的,也正是他那种面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让他获得了成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总是会在各种的心理区中迷失自我。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力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能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所以,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五
20__年的春节假期,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全国人民得以享受10天的“全家游”,厨房—客厅—卧室,最多下楼倒个垃圾,终于实现了过上猪一般生活的梦想。久闻《人生的枷锁》大名,去年年底买的书并将其作为春节假期作业,在光速与龟速相结合的阅读方式下,不到一周把这本大部头小说看完,不得不说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小说描写了主人公菲利普自9岁出场到结尾时30岁这段时间的遭遇和经历,以20年的时间不断寻找人生意义。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小父母双亡,由牧师伯父收养,去德国游学,回国后在会计事务所实习一年,前往巴黎学学习画画,后又去医学院学医。梳理菲利普的成长脉络,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极为复杂的内心的流变,不断探索,渴望懂得人生的真谛。曾经皈依上帝,却确为自己树立了“尽可随心所欲,只是得适当留神街角处的警察”;曾经被母亲期望着过一种虔敬的生活,成为一名牧师,却又在信仰崩塌之后相信道德等“绝对命令”;最终在经历了一些痛苦和挫折,尤其是在彻底放下对米尔德丽德的爱情、亲历克朗肖以及大伯凯里先生的死亡以后,彻底明白了“生命毫无意义”的真谛,从而卸下了人生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是什么?
人生的枷锁是什么?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望文生义,以为枷锁指的是人生各种负累、桎梏,比如爱而不得、身不由己、命运不公等,后面才知道书的英文名字是 ofhumanbondage,很多译本都翻译成《人性的枷锁》,而该书在成稿前曾用“美自灰烬出”命名(这句话在小说中反复多次出现)。菲利普的前半生,不仅仅是在人性的枷锁下成长起来的,而是在一直寻求人的意义,人为什么而成长,他试图窥探并理解人性。由于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使他更善于观察他人、剖析自己。后来他明白,人生是无意义的,但人还活着,就会感受到生活的苦。小说里,有几种人生观,有些人受着苦,却已然麻木不知,任凭自己沉沦堕落,比如米尔德丽德;有些人知道生活的苦,却不敢走出来面对,将优柔寡断视为哲思,将失败自慰为高雅,比如海沃德;也有些人勇敢的面对,只是如克朗肖等人,并没有走出来,在悟出生命本无意义后选择了放逐,而菲利普在“生命本无意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格局,并且选择以平常之心和自由之意接受。“人生的枷锁”,到底指的是什么,小说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也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枷锁指的是人生的意义——这也与“美自灰烬出”的曾用标题相契合,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参悟了人生意义,就能够淡然面对命运的安排,直面自己的内心,做想做的事情(绝非菲利普在某一时段的“为所欲为”理论),自然卸下了枷锁。
在经劳森告知海沃德去世以后,菲利普觉得一阵震颤刺透了他的心,他从未失去一位年龄相仿的朋友,因此当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第一次联想到自己最终也难免一死。同任何人一样,菲利普虽说也完全明白作为凡人终有一死,但内心深处却没有意识到这条规律也同样适用于自己,从而开始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菲利普认为:“有些人并不比他菲利普高强多少,却一个个飞黄腾达;还有些人要比他菲利普不知高强多少倍,可就是郁郁不得志。一切似乎纯粹是靠碰机会。人无论是正直的还是不正直的,雨露毫无偏向地统统洒在他们身上。从克朗肖送给他的波斯地毯上,他想到“生活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一颗穿越太空的星星罢了。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便在地球上应运而生,而这些条件正是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一部分。既然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开始有了生物,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万物的生命就有个终结。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罢了。”应该说,这段描写是比较冷峻的,小说成书约100年前,那时候可能还没有“三体”等超文明意识,能够从人类的非特殊性从而推导出人生的无意义,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生活观察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既然,生活毫无意义,是否意味着人生就应该如泼洒在地的一盆水肆意流淌,还是如同奔腾河水般倚岸而行?小说继续写道,构筑生命意义的框架来源于格局,该格局非指与“眼界”一词相近的格局,而是指人生的规则。菲利普认为“他认为一个人可以从那宽阔无垠的生活长河(这是一汪无源之水,奔腾不息,却不汇入大海)中掬起几滴不同的水,拼凑成那种格局,从而使自己心满意足。有一种格局,最明显,最完美无缺,同时也最漂亮动人。这种格局是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人间,渐渐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挣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终登腿弃世而去。但是生活还有别的样式的格局,这些格局虽杂乱无章,却是妙不可言,幸福从未涉足其间,人们也不追逐功名,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更加乱人心思的雅趣。幸福跟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过是使得生活的格局更趋复杂罢了,而且当最后的日子到来之际,他会为这格局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将是一件艺术珍品,将丝毫不减它那动人的光彩,因为唯独只有他才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亡,它也就立即消失。”无意去大段引用小说的原文去给读书笔记充字数,只是觉得作者的分析论证很完美,不容易归纳,另外,文字的优美也让人无法抗拒呈上。
窃以为,小说关于人生枷锁的推导可以简化为:生命本无意义—生命的价值在于格局—每一种格局都属于自我本身—格局的归属。正如小说所写“(菲利普)他又一次摆脱了枷锁!自由啦!他设想的种.种计划,一个也不必放弃,生活依然掌在自己的手心之中,要把它捏成啥样就可以捏成啥样。”小说在最后出现了“倒戈”笔法,继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按说在悟出生命真谛以后,菲利普也罗列了自己的计划,比如前往西班牙看看古城名画,甚至前往东方体验风土人情,然而小说的最后却写他并没有去实现计划,而是向莎莉求婚,这个举动是在表明主人公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真谛毅然选择格局公式话的生活,还是说主人公准备将来二人一同去实现计划,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我,倾向于后者,作为一名绅士他身上不缺浪漫,而在与米尔德丽德的交往中,他也多次邀请对方一同去巴黎度假。
何以挣脱枷锁?
30年的人生经历,20年的生命求索,终于菲利普终于挣脱了人生的枷锁。掩卷深思,小说里介绍了米尔德丽德、海沃德、克朗肖、大伯凯里等人,为何只有菲利普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其他的人要么就是如蝼蚁般苟且,要么就是在悟道途中为上帝所召唤?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按照提取公因式方式,如果能够提取菲利普身上的特质和闪光点,而这些特质和闪光灯能够指引他参悟人生的真谛,那么我们作为读者是否可以参照并升华自己?另一方面,阅读是在和作者对话,因此看故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菲利普,缺爱、敏感、自卑;有时候觉得自己和米尔德里德要命地相似,虚荣、自命不凡甚至贪慕虚荣,更有时候觉得自己和海沃德挺像……抽离开来看,就不得不由衷地赞叹毛姆对人的刻画太厉害,细致入微的同时入木三分,对每个人物的刻画深刻而真实,从而引发不少读者的共鸣。
(1)直视自卑
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菲利普因为跛足遭到其他孩子嘲笑、受尽凌辱时,他一度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上帝,他相信凭借虔诚的祈祷,上帝将会眷顾他,按照他的愿望在新学期开始的那天早晨还他一双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的正常的脚。菲利普尽了一个孩子所能尽的最大努力向上帝显示他的心诚。他日日夜夜祷告,“内心一片至诚”。他甚至采用了一些苦行主义的手段来讨上帝的欢心,在天寒地冻的夜里赤裸身子跪在地板上祷告。然而结果是冰冷的,这导致他对上帝信念的质疑,也让自己逐渐养成了“自卫”意识——在伙伴们的冷嘲热讽锤炼出来的自制力、沉着、不动声色,尽管这又被同伴说成玩世不恭、薄情寡义。心理学表明,自卑可以引发一系列不友善的词语,比如,自闭、敏感、占有欲等,所以他会因校长的一两句语言关切开心一整天;也会因好友罗斯在任何人面前都那么和蔼可亲而忿忿不满,继而导致友情破裂。而后,菲利普可能是接受了来自身体残疾带来的歧视,他也清楚意识到不论是谁,只要一同他发火,第一个念头就要提一下他的跛足。而他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正是由下面这一事实所决的:几乎没人能抵制住诱惑,不去触及人家的痛处。好在菲利普现在达练多了,即使有人当面提到他的残疾,也能照样不露声色。菲利普小时常为自己动辄脸红而深深苦恼,而现在就连这一点他也能控制自如了。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直视自卑,反思自卑的原因,接受人生的不完满或许是人格健全的第一步。另外,早年的凄楚不幸校园经历,也唤起了他内心的自我剖析、自我否定的机能,这对于他及时中止画画以及喜欢自我批评反省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2)宗教道德
光人格健全还不够,洞悉人生还需要借助于宗教道德以实现人生的升华。菲利普从小生活在与宗教相关的家庭,母亲将其托孤给大伯父也是建议培养他从事宗教牧师工作。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上帝深信不疑,并严格按照教徒规则来要求自己,虔诚参加各种教会活动。治疗跛足失败以及远走德国求学的经历,让他在质疑上帝同时更深刻认识到信仰的地域、时间之别,这意味着信仰并非真理。菲利普心中遂生出疑问:“我不明白一个人干吗非得信奉上帝。”这个问题一被提出,菲利普顿时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已不再信奉上帝了”。继而,他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并为摆脱了这一思想重负而感到从所未有的轻松。当没有了信仰以后,是否一切皆自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中”,在法国期间,菲利普遇到了克朗肖,克朗肖的观点是“为所欲为,只是适当时候要当心警察”,对此菲利普并不赞成(尽管一度确立了这个座右铭)。他认为除了上帝以外还有道德准则,他认为(生活的真谛)是为了聊尽自己的责任,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还要避免去伤害他人。”“简而言之,就是人以德待吾,吾亦以德待人。”在“绝对道德命令”指引下,我们能够轻易发现菲利普身上的闪光点,如乐于助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上进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在巴黎学画期间,自掏腰包安葬了自杀的同窗范尼.普赖斯,以及严肃而刻薄富瓦内先生对他所画的作品点评“你给我看的那些东西,我没有看到横溢的才气,只看到勤奋和智慧”。
(3)感情升华
小说里与菲利普存在感情交往的女性有三个,威尔金森、米尔德丽德、诺拉。威尔金森是他姑妈亲戚的女儿,菲利普在从德国回来后借宿在姑妈家,二人经常在一起吃饭、散步,不知不觉开始了这段忘年恋(威尔金森至少比菲利普大17岁),他在体验初恋的甜蜜同时也清楚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更多是与威尔金森小姐的枕席之欢,因此在威尔金森回到德国以后,菲利普很快与之断了联系。在放弃学画之后,菲利普准备学医以谋生,阴差阳错认识了茶点服务员——米尔德丽德,一个相貌平平、爱慕虚荣、人品平平的女性。在米尔德丽德离开之后,菲利普认识了诺拉,一个对他以男女之爱兼有母爱的情感的女性,诺拉包容着菲利普的残疾、帮助他获得了自信,给予他温柔、同情和关爱,让他彻底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在此期间,他彻底地与米尔德丽德划清了界限,他“像一条蜕了皮的蛇,鄙夷地看着过去”。如果说与威尔金森的交往主要是年轻时代的荷尔蒙旺盛原因,那么与诺拉和米尔德丽德的情感就值的比较分析了。菲利普与米尔德丽德的爱情可谓是“三聚三离”,第一次离开因为米尔德丽德因轻信一德国人可以给她带来物质生活而离开了菲利普,期间他遇上诺拉;第二次相聚则是因为德国人欺骗并遗弃了米尔德丽德,走投无路之下挺着身孕找到了菲利普,米与诺,菲利普必须要做出选择,前者庸俗贪婪,后者温柔体贴,他对前者是爱,对后者是喜欢,而菲利普选择的依然是米尔德丽德;第三次相聚则是菲利普不忍看到米尔德丽德沦为出卖肉体之人而做出的善意之举,菲利普提供住宿,米尔德丽德以佣人身份进行日常家务劳动,当米尔德丽德意图通过肉体报答菲利普时,他拒绝了。菲利普的拒绝,也许是因为米尔德丽德已染风尘,行为让人不耻,更重要是的菲利普知道自己已经放下了对她的爱情,之所以收留她是因为还存留“爱的习惯”。面对最优选择的喜欢,菲利普选择了苦楚的爱情,奋不顾身而虐恋无比,而当历经痛苦、放下爱情时,他仍然可以保有“爱的习惯”同时扎紧任何回溯的可能性,这应该就是感情的升华吧!
人生的意义因每个人选择的格局不同而具有多样性,最终菲利普选择在那个海边小镇行医,陪着心爱的姑娘,守家守业过一辈子。这是人生的通透还是自甘降于庸常,已无分析的必要,且以小说结尾结束本读后感:
此时,太阳当空,光茫四照。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六
抽晚上的时间读了《人生不设限》这本书。很感动!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躯干外唯一的工具就是只有两个脚趾的小左脚。他也一度因身体的缺陷和对生活的绝望动过轻生的念头。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不负责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给他安慰和帮助的父母,鼓励和支持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他们。于是力克决定好好活下去。他开始在自己身上寻找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来提高信心。他试着交一些朋友,试着融入周围。虽然常常被同学排斥、嘲弄、或被称为“外星人”,但他主动并真诚地和同学交谈,同学们逐渐了解了他,都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从朋友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动力。最终力克战胜了困难成为了不起的人。
力克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乐观和信心。人在逆境中很容易被击垮而随之放弃了目标,而力克正是相反。中国有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力克就一直前进于逆流之中,同时满载着幸福和乐观。力克告诉我们: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他说的太对了,人生如果没有目标怎么付出行动?而我呢?我问自己,初中开始学习声乐,后来为了自己的梦想去了专业的音乐学校学习,最终因为自我设限——认为这个行业象我们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而中途放弃。如今当时只用了几个月的琴成了女儿的玩具。眼看着当时资质不如自己的同学,经过这些年的坚持有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我只能偶尔在网上看看他们胜利的笑容,听听他们已发行的歌曲。于是每次看到那架琴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内疚。写到这儿时,力克的话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所以,以后的人生中不要再为自己设限!
我对自我设限的理解是这样的:自我设限就象是给自己的心里套上了一个枷锁,这个枷锁一旦出现,就会习惯于做事之前给自己画条线。这个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仔细的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弱点(或者说坏习惯),也都想改掉这些影响我们的弱点。但我们通常会说”要改掉__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自我设限。可以说这种事每天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重复的发生着。其实人性中有很多的弱点,但”自我设限“是其中对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为心里有一个限制,就会让原本无穷的潜能力和欲望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也让自己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通过读《人生不设限》这本书,我从中获得了一个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期望,由于早已习惯自我设限,可能从我们懂事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要让一个跟随了20几年、30几年的坏习惯破除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目标并完成目标。具备了自我制定目标并完成的能力,那么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之前自我设限的那些低目标提高一下,每个小目标都提高一点点,人生将会提高一大块!例如碰到一项工作,之前觉得自己最快在3个小时完成。那么我要求改为2个小时。在样一个新的高度下,集中精力释放自我潜力,当自己在2个小时后完成工作时,会重新认识自己,觉得原来所认为的3个小时工作时间是极端错误的。你会为此感到振奋,如果经常能找到新高度并且超越原来的界限,那么成功的概率将迅速增大。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人若不给自己设限,就没有什么能限制你,人生便无止境。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力克·胡哲曾被苦难所折服而又重拾信念,被人们所敬仰,原因就是他不曾给自己限制,他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因此达到了人生新的高度。所以想对自己说一名句:亲,人生不设限,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七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不设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生,其实就是一台未经彩排的戏,从一出生便充满着许多未知数。不同的生命开端,注定了要面对不同的人生起跑线。在人生的跑道上,你能否“走向好的不像话的人生”,不受任何客观事物的限制和影响,唯有你自己可以将它左右。
有些人出身于富贵豪庭,但却求索无厌不知满足;有些人家无儋石,却饱含信仰和追求;有些人身体健康,却心志低迷精神颓废;有些人虽身体残疾,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认为,力克·胡哲的自传《人生不设限》就是本诠释一位“斗士”历经绝望痛苦后,重燃人生信心并启迪鼓舞更多人克服逆境的希望之书。
力克·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因为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因此,少年时代的力克·胡哲在学校里受到了部分同学的冷嘲热讽,被他们称为“怪物”和“外星人”。坠入人生低谷的他曾经三次预谋自杀,但是每次在自杀开始实施时他就会想到爱着自己的家人,想到自己这么做是多么的自私和懦弱。“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后来,他慢慢认识到人生中只有残疾的肢体,没有残缺的人生,只要自己想爬起来,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试着与同学接触时,我找到了那条通往人生目标的路”,“每到一处,通常我的新同学都会认为我的脑袋跟身体一样有障碍,除非我鼓起勇气,主动在午餐时间或走廊上找同学说话,否则他们就会跟我保持距离。我愈是去接近他们,大家就愈能接受我,而不会把我当成天外飞来的外星人”。让心走出人生的.角落,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我、正视自我、找到自我,“活出那好的不像话的人生”。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八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不设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次看到《人生不设限》这本书,封面的照片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一张作者在海边的照片,没有手、没有脚的力克看起来很像一座雕塑。
翻开书本,前几页都是力克的生活照,每一张,他都是面带微笑,看上去很开心很幸福的样子。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没手没脚,却过得比一些常人还要开心,他到底在生活中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金钥匙呢?我怀着不能置信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本书。
的确,在这本书里我收获了很多,力克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很多人生真谛,他深深地震撼了我。
力克告诉我,当你怀疑自己是否能实现人生的目标时,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我是一个很爱面子、很要强的人,当遇到问题时,都是自己解决,甚至有时候宁愿那个问题就那样放着,也不愿找人帮忙。我希望的是别人能够看出我需要帮助,然后主动来帮我。可现实是你若不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别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你的真实想法,也就没有人会恰如其分地帮助你。你需要帮助,就去寻求帮助,你要知道,你并不是孤单一人。勇敢地表达出来,说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握紧那些愿意伸手帮你的朋友的手。
力克告诉我:当他的父母看到他出生时那没手没脚的模样,他们也不禁怀疑上帝到底在想什么。然而,今天他过着完全超乎他们想象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了解自己是不完美的,并原谅自己的'过错。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独特的地方。有一部分人,生来就不完美,而他们的意志却比常人坚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许多想象不到的事。因为他们接纳了自己,并且爱自己,让自己变得完美。只有每天都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你才会觉得自己过得多么充实,才会在回忆往事时发现自己有多么地快乐。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才会让小事变大。
力克告诉我,紧紧抓住旧伤口不放,你就只是给那些伤害你的人力量,让他们控制你。
我们经常被生活偷袭,你可以悲伤,难过,但之后要把自己拉起来,问:“好,接下来是什么?”哭够了,发泄完了,就振作起来,调整好你的心态。记恨一个人,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试着原谅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让自己变得轻松些。让自己每天最大限度地开心,就是对伤害你的人最有力的回击。
力克说,他的人生好得不像话。那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应该比力克的还要好呢?来吧,努力让自己每天都过得更好,更快乐,让自己的人生不设限!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九
偶然间看到一个演讲视屏,力克胡哲一个生来没有手脚的人振奋人心的演讲视屏。于是,我找来了他写过的一本书《人生不设限》来阅读使我受益匪浅。
他是力克胡哲,天生没有手脚的人,却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正如书中前言所写的一样“我真是幸福的不像话”。力克并没有被身体缺陷所限制住,而是追寻梦想,培养自己的爱好,并学会打高尔夫、溜滑板等等,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们分享他的故事,传播正能量播散希望,带给人们信心和勇气,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力克他充满挑战的童年。当别的孩子无忧无虑的过自己的童年,而力克却要面对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生活自理,如何去上学。身体的缺陷他会被认为外星人,受到周围伙伴奇怪的目光,遭到排斥和孤立,但力克用他的乐观和勇气与周遭的人融入,适应环境的变化。力克在他的书中直白的写道“我的不安和怀疑大多来自没有手脚引起的生理困难。“当一个人能够用平和心态写出此前遭受的苦难,向人们讲诉他的经历,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把所遭受的苦难当作人生的'财富,甚至是人生希望的垫脚石。力克不仅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更是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不快,例如事业的瓶颈期,学业的退步,家庭的纠纷等等・・・・抱怨生活的不公时候,请想一想力克吧,他对生命的无限抱着信心,改变自己的态度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被负面的想法占据。就像力克所说的,我所经历的失败让我对成功更加感激。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篇十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不设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些天看了一本名为《人生不设限》的书,作者名叫力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手没脚,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虽然医学不能解释他残障的原因,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冲浪、打高尔夫球,力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位企业总监,更于20xx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他年仅25岁,却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力克的成功只因珍惜和记住自己所有拥有的,而忘记自己所没有的。他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是的,如果我们只想着比别人少了什么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比别人多了多少,则永远不会幸福快乐,更不会感恩给予了我们现在所拥有一切的人。先不说大的爱世界爱人类低碳环保,但是至少我们应当拥有一份感恩之情对我们的至亲至爱及在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首先应当爱自己,接受自己好的及不好的,感谢父母给我们健康的`身体,正常的思维和心智。力克说:“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我拥有幸福得不象话的人生!”想想一个没有四肢的人却可以有这样的胸怀和态度!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上天一定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人,一是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哑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她带着感恩和感动的心情珍惜着所拥有的一切,不断努力去帮助那些比她身体健康却内心需要帮助的人们。
另一个就是史蒂芬·霍金,他因患“渐冻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几乎不能发出声音,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他在一个公众场所回答别人不客气的关于他的外表提问时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往往在我们失去一些的同时又会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收获,重点在于我们是否值得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又是否真的懂得珍惜并发扬光大。
但愿我们都能一无所缺!珍惜所有,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