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一
1、能在阅读中自觉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读准“攒、挟、摄、淼”等字的字音,积累“人头攒动、全神贯注、步履、严阵以待、裹挟、震耳欲聋、不懈努力、摄人心魄、浩淼”等若干词语。
2、能带着自豪、赞叹的情感朗读课文,并背诵有关段落;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步履、人头攒动、裹挟、摄人心魄、浩淼等词语和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
3、懂得飞船发射成功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努力,体会作者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的情感。
飞船发射成功的过程。
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
老师
词语若干、课件
学生
1、课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2、收集与“神舟五号”升空及航天员杨利伟的相关资料。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神舟五号”的胜利升空,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
2、板书课题,齐读。
3、读课文1、2节。理解课题的含义。(飞上九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实现了这一梦想。)
说明
从学生课前预习的自我认知着手,以竟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析题的基础上初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进步的自豪之情。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3、交流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练习2。
(2)完成填空
“神舟五号”将在()升空,()在人们的欢送下,登上飞船。9时整,(),几分钟后,得到()的消息,人们()。
说明
通过练习检测,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为学生进一层次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悟领会。
1、小组学习,读最令自己感动的课文内容,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2、交流。
3、出示“九时整……来自你的四面八方”,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5、出示句子
只有此时……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的艰辛。
6、读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1)课文中又提到那些“航天人”?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些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句子。
(2)交流。
7、朗读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多次描写了这些人?
8、引读最后一节。
(1)理解体会“神州”五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读后,你想对杨利伟说什么?
说明
文章的学习重在对我国航天技术取得如此大进步的不易做出正确的理解。对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艰辛的感悟作为此部分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不畏困难、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课后拓展,升华情感。
1、现在神州7号都已经在太空遨游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激动,为此喜悦,为此自豪!
2、作业:去了解中国航天方面的相关知识。
说明
让学生的思维于时俱进,了解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深刻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升华学生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的情感。
板书设计:
20、梦圆九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震撼人心、气势磅礴、
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杨利伟:语调激昂,
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二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三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准备:
4幅插图。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学习第24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
(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狮子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狮子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狮子拦住小兔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
(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狮子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
(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狮子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变得不好意思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二课时指导作业:
(一)分段读课文。1~2、3~4、5、6~7段。
(二)让学生看着插图试着说说这个故事。(自己准备)。
(三)按照课后第1题的5个小问题的顺序同桌互说,互相帮助讲故事。
(四)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论讲得如何。
(五)请1~2人到前面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体会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达积极的抗日主张。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采用读――划――悟――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
一、激情导入
学生带着植物种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又明确了作者的观点: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导自学
1、自学指导
(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2、展开自学
三、交流精讲
1、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种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导学生抓住“可以分开人的头盖骨”和“在石块瓦砾中顽强的生存的小草”这两个事例,体会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导学生细读悟理,通过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的方式,引导他们抓住段落里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体会顽强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长过程理解“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层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
4、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品读悟情,
问题:“作者笔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吗?”让学生对照写作背景自己品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情诵读。
5、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这一问题,总结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隐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四、精练点评
【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梯度练习题目以达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野草给自己的启示,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具有野草精神的人,从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五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四)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三)拓展延伸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六
和其他学科老师先沟通交流(如美术老师、科技老师),帮助同学们用废旧垃圾制成工艺品。
一、导入
(2)班的小朋友,你们真热情,想不想和我玩一玩呢?”同学们听着老师模仿比伽丘的声音,开心的大笑:“想玩,想玩啊!”“那我可是最喜欢和聪明的孩子做朋友的,还要有礼貌,认真听别人讲话,多动脑。你们能做到吗?”“当然可以啦!”
二、直奔主题
1、出示课件(垃圾成群)提问:“我们身边的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
(2、)小组讨论(现说说你们小组打算怎么学习)
例一:我们小组要认真学习。
例二:我们小组要认真合作。
(3、)小组交流开始。
(4、)全班交流。老师在黑板相机板书----我的发现
(一)、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这些垃圾都是人们把自己家的垃圾丢出来的。
(二)、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这些垃圾时不讲卫生的人随便丢的。
(三)、我们小组同意别的小组的看法,可是有了垃圾比丢掉,留着还有什么用呢?
(四)、垃圾当然还可以有用的。我们小组也是觉得这些垃圾是我们人类的垃圾,但是还可以用。(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第一个问题的完成1、垃圾是哪里来的?跟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在这样子的交流中要学生对身边的垃圾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成生了不同的意见。教学目的达到。
2、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一)这些垃圾可以卖掉
(二)这些垃圾可以丢进大海里去。一个同学说:“我反对,不可以把垃圾丢到大海里去的。”同学问:“请你说一下你的理由好吗?你要把我说服气,我就不把垃圾丢到海里去。”回答:“因为大海的水会被垃圾搞脏了,这样子的话大海里的鱼就喝脏水,会死掉的。我们人类喝了不干净的水,就会得非典死掉的。”“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我要问问比伽丘对不对?”这个同学转头问我“比伽丘,他说得多吗?”我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谢谢,比伽丘!谢谢苏宏博同学对我的提醒。”“不用谢。”
(三)“我觉得有些垃圾可以再利用,有些垃圾就要把它烧掉,用它来发电。大家有不同意见吗?有问题可以向我提问。”一位同学问:“请问,垃圾烧了会有火灾的呀!”“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我会派工人守在那里值班,就不会找火了。你同意吗?”“谢谢你的回答,我同意!”“我有个问题不懂!”又有一位同学发问。“请你问吧!”“你说垃圾烧掉了可以发电,我怎么不知道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同学神气的说“是真的可以的。我和我爸爸上网查资料时知道的,你也可以去上网查一下。”“谢谢你,我一定叫我爸爸带我去上网,上网可以看到比伽丘和蓝猫吗?“当然可以看到的”。听这两位神乎其神的神侃,我觉得这时候是我做老师最大的幸福,不单纯是为了他们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
3、展示台(这本来是语文园地的另一板块,我把它移到了口语交际里来了)
(1)展示自己用垃圾制作的工艺品。
(2)去和你喜欢的小朋友交流也可以和比伽丘来交流
(3)放音乐----全班交流大会
(4)到台上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小朋友,你们看我这是什么呢?”一个同学拿着用矿泉水瓶制作成的花篮在问。“我知道,你这是个花篮,请问是怎么做成的呢?”“我先找一个没用的瓶子,拿一把剪刀把上边剪去,再剪出一条条的花边,把花边圈起来就是漂亮的花篮了。你听懂了吗?”“听懂了,我回家也要做一个。”
(二)“同学们,我这是一条军舰,你们知道我是用什么制作的吗?”“用泡沫。”“用牙签。”“大家回答得很对。我把没用的泡沫和牙签还有一些纸片,制作成了这艘军舰。”“请问你制作这个有什么用呢?”“嗯!我制作这个……”开始不知道如何回答,想了想说:“我把它放在我的桌子上,总比当成垃圾丢在外边好吧?”“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请其它班级的老师是和同学来参观。
三、扩展
(这是语文园地的另一板块---加油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比伽丘对你们非常满意。请大家把你们收集的商标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读一读上边的汉字,一齐动手制作成喜欢的工艺品。有用商标制成的彩带、门帘等等。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七
1、巩固生字,学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1个笔画“卧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立,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复习词语,巩固生字.
1、男女赛读词语.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我会读”
1、读读词语﹙齐读—指名认读﹚
2、选择一两个词语来句子.
三、画画连连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么连?
3、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介绍自己的作业.
四、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做动作、动作表示蔬菜的'特点.
3、进行朗读比赛.
4、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比画“卧钩”
﹙2﹚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巡视
5、展示作业:评议.
六、教师:
学习了这课文,你能介绍下:你认识了什么蔬菜?它有什么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九
2、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课文是怎么写的?谁能把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用“有人……有人……”练习说话。
课文中的这句话写了人们在湖边不同的活动?
想一想,还可以说什么地方有人在干什么,有人在干什么?
人们在湖边看到什么?看课件
4、自由读课文第六段。仔细体会课文句子的意思。
5、说说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为什么?
1)为什么说湖水像面镜子?湖水里还倒映着什么?学习生字“镜”朗读句子练习。
2)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课文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5、你能用“像”说一句话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能把什么比作什么?
6、你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吗?自由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7、(机动)指导背诵,雷雨后的景色真美,你喜欢吗?我们来把这几段背出来,行吗?
在第4至6自然段中选一段背一背。
自由背,同桌互背,小组轮背。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篇十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识字写字。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