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大全12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一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当听到“世界粮食日”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的惊愕。对于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充满着温馨。的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的主题,然而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的基本国情:狭小的耕地上,养育着十三亿的子民。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新闻里,我们依旧“淡定”,食堂里,仍然是几大袋的饭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我们知道节约粮食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不挑食、不偏食,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不攀比,不虚荣,用简单可口代替奢华靡费。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常说,这些事情不重要,我们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的重要性能与“粮食”抗衡?
人类每一项的日常活动,社会每一天的日常发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层建筑。而根基,却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粮食。古书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当我们把上层建筑建设的愈来愈精准和完美,这座金字塔倒塌时的破坏也就愈来愈难以弥补。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当我们面对一碗可口的米饭,我们是否真正体会过“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将是中国八亿农民的血汗,都将是他们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命运。
一粒粮食,背后牵挂着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这些,我们还怎会忍心浪费那一粒粮食?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拥有同等的权利。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曾经忽略过,我们都曾经遗忘过,但是,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觉醒并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炫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可谓千里飘香。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称的传统美德。勤俭治国的尧,受万民敬仰,被称颂万世;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造福人类。颗颗金黄而饱满的谷粒,是父辈们辛勤的耕耘,是父辈们劳累的汗水,是父辈们凝结的奉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有什么理由去挥霍呢?我们没有理由,我们只有“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碎;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你看到父母在烈日下忙碌流下的滴滴汗珠时,你是否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当你听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在为自己的浪费感到羞愧?当你看到饭桌上残留下的粒粒米饭时,你是否感觉到那异样的眼光?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节约粒粒粮食做起。
同学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继承美德的中国人!中国虽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但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向世人展示着,一个以农业为基础而翱翔的龙的传奇!所以我们没有资格为我们的祖国涂上一个污点,我们应该让她更加繁荣昌盛。为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粒粮食,共享幸福明天。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传承每一份关爱。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汤是心血,我们不一定是民垂青史的人,却要争做历史长河中鲜活而有力的旗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高举“节约粮食,远离浪费”的旗帜,让我们传承这优秀的传统。
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从今天起,我们应争做一位优秀的旗手,高举爱惜粮食,不多盛,不乱倒的美德,高举杜绝浪费,不乱丢,不乱弃的美德。同学们,让我们高举时代的旗帜,让每一缕美德之风传遍每一处中华大地。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三
国家教委早在1991年1月1日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学生中,节约粮食的观念十分淡薄。这不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它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实际行动,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我们都要把肚子吃饱,吃饱才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口号,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我们的粮食远未充裕,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也没有糟蹋粮食的条件。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
我们要发掘节约潜力。我们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我们的一张张餐桌就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我们要强化节约行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烧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买了就要吃完,不随手扔掉……。对浪费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只要我们牢记“节约”,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点粮食。可我以前十分浪费,以为被我浪费的那区区几粒米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上个星期的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都是错的。
星期四的下午,奶奶做好晚饭后,把我从同学家喊回去吃饭。由于我想快点到朋友的家里玩,便手忙脚乱地赶紧往嘴里扒了饭。我一边吃一边心不在焉地想着朋友家的游戏机,根本没吃多少,碗里的饭还被我剩下了许多。
我转过身,刚准备走,却被奶奶一把抓住,严肃地对我说:“饭都没吃完,你想去哪儿?坐下!吃完了再走!”我嘴里嘀咕了几句:“哼!只是浪费了半碗饭而已,发那么大脾气干什么?”奶奶听完后,说:“走,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说着,奶奶把我带到电视机前。只见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瘦得只剩一层皮的黑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婴儿,仔细一看,婴儿居然躺在一个成年人的巴掌上,那个婴儿饿得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他们都是被饿成这样的,在他们那儿,连一粒米都难找。”奶奶怜悯地说,“现在的小孩儿都不珍惜粮食。想当年,在我们那个年代,想吃饭都吃不上呢!即使有吃的,也只是一大锅水,里面放一点米。哪像你们,不仅有香喷喷的米饭吃,还有鲜美的蔬菜和肉。”
看着奶奶和电视上的小瘦人,我的心情凝重起来,顿时,我感到十分后悔。我想起了以前的种种往事:我经常埋怨奶奶总是为一点儿米粒儿说我,还嘲笑她总是那么的迂腐。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我重新拿起筷子,挑起了碗里剩下的米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嚼着。此时此刻,我突然发现今天的米饭比平日的好吃了许多,便把饭吃得一干二净。奶奶看了,欣慰地笑了。
这件事以后,我再也没有浪费每一点粮食了。同学们,请你们珍惜粮食吧!因为每一粒粮食里都包含着广大农民们的辛勤汗水啊!
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五
敬爱老师,亲爱同学:
早上好!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xx年10月16日是世界第xx个粮食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但是,你们知道吗?小餐桌,却显示着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良好整体形象。
你想拥有一个舒适清洁就餐环境吗?你想塑造一个高尚文明自身形象吗?你想为校风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吗?那就用文明演绎自己生活,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响应吧!
一、进餐厅
1、下课铃响先洗手,然后在教室外集合,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2、各班应由任课老师或正副班主任带领下进餐厅就餐。
3、队伍按规定路线行进,不奔跑不推挤,不说笑,上下楼梯靠右行,别班队伍交汇时自觉谦让,听从护导老师安排。
二、进餐
1、在护导老师指引下有序进入餐厅,进餐厅后服从餐厅内护导老师指挥下,依次在指定窗口安静有序地领餐。
2、领餐后慢慢行走到指定餐桌就餐,不私自调换位置。
3、用餐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也不要让匙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4、不要用匙筷翻腾饭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食物佐料。
5、用餐时,不要让食物粘在匙筷上。
6、用餐时,不能咽骨头或鱼刺,避开旁人包在纸上扔到垃圾桶。
7、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帕捂着嘴,以免失礼。
8、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别人统一步调。
9、自觉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好习惯,以保证均衡营养,身体健康成长。
10、如果不小心打翻饭菜,应自觉清理干净。
11、饭汤不够吃,自觉有序排队添加,端放小心。
12、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等长辈放下汤匙筷子以后再放下。
13、用餐后,时清理餐桌,轻轻起身,小心端盘,以防把汤汁洒到别人身上;对准残饭桶倒掉吃剩饭菜,以防洒在外面;轻轻将餐盆勺子汤盆摆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
三、出餐厅
1、用餐完毕,漱口洗手后自觉回到餐桌就坐,听到护导老师命令再起身排队。
2、队伍整齐后,再在护导老师或班干部带领下轻声慢步离开餐厅。
3、不将食物带出餐厅边走边吃水果允许在教室吃,但果皮等不乱扔。
文明就餐环境需要广大师生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请大家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是一种习惯,收获是一种品格”。让我们争做一个文明用餐xx娃吧!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六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六一(3)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或许,大家是第一次听说“10.16世界粮食日”。当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的时代里,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飞速地运转着,我们的目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关注得太少太少。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关注粮食,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灾难,并且当时粮食生产又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的重视,我们说“手中有粮,灾年不慌”,正是源于前人对粮食的深厚情感和节约粮食的习惯,使他们度过了一年有一年,迎来了光辉的新世纪。节约粮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描述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耕耘的场景,可以想象农民种粮的艰辛。有的人说:吃饭的钱我缴了,我浪费的是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据统计,今年头9个月,全球有624万人死于饥饿和相关疾病,其中约500万为儿童。非洲南部地区和一些西非国家,由于地区冲突和艾滋病,饥饿形势尤其严重。枯瘦的非洲儿童似乎已经成为饥饿的代名词。1994年,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凭借自己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照片记录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秃鹫,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人类,通常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通常作为最终的捕食者,而这样一个错位的场景,错位的角色,让每一个人看后都震撼不已、唏嘘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已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 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四十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记,则可使七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因此,光盘行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些事例和数据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节俭自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仔细观察,也能发现许多浪费的现象。不仅仅是粮食的浪费,还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跑操时有些无人的班级没有关闭电源,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无人使用时仍然大开、垃圾桶中丢弃着吃了一半的面包等。
在此,我提倡每一位同学让节俭成为习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今天是什么日子?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的周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为什么要定出个“世界粮食节”来?为什么还要有个“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难道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吗?是!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粮食最近几年均增产,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较低的低水平。我们国家不断人口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度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有一位小朋友对奶奶做得很多事情总是看不惯的。他在一篇作文里是这么说得:奶奶是个很节俭的老人。节俭是好事,但我觉得她节俭得有点近乎抠,无法理解。一次,烧饭的时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点在地上,我就顺手准备扫掉。我腰还没弯下去,只见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挡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奶奶开口了:不要扫掉,捡起来洗洗,浪费可惜。我说已经脏了,反正就一点点,算了吧。奶奶可不理会我,自己佝偻着身体,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点就用嘴巴对着吹吹,很专注地,仿佛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宝贝样。等到全部拾好后,再用脸盆装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来,脸上露着孩子般开心的笑,嘴里还自言自语:看看,多干净,还不一样吃嘛,你们……我听懂了她未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我依然是不已为然的摇着头。而奶奶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还有,我们家的电饭褒烧饭总是会在下面结锅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饭不能吃。我总是把这些锅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见了,她老人家又开始了对我的节约教育。我不服气说:“这都不能吃呀?干吗不能倒掉?奶奶也不搭理我,从我手上接过电饭褒,然后倒了些开水在里面,泡了一会儿,就见她开始用小勺把那些锅巴,一点一点地刮出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嘴里。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我半开玩笑地对奶奶说:”奶奶,你真会动脑筋呀“。奶奶听了我的话,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老人家是经历了饥荒岁月的,知道粮食的宝贵,我不是小气,只是觉得这样真的很浪费。我在心里有点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但是我觉得这样吃对身体有害,我依然不赞同,但又没有办法让奶奶也改变她的做法,于是和妈妈商量,换了个新的电饭褒。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七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促进世界各国关心粮食问题于1981年正式规定的。而我们中国,为解决目前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也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特别是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所在的这一个星期时间里都是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个粮食日,主题为"办好农村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首次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相信我们大家都通过唐代大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了解到农民耕种的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同学们有所不知,其实要把地里的禾苗加工成我们每天碗里香喷喷的米饭,可远远不光是农民们在田地里头顶烈日、抛洒汗水地劳作啊!粮食从播种、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粮,这其中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得需要有多少农民和工人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为如此,每一粒粮食我们都必须要珍惜。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希望我们三元中学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把每一天都当做"世界粮食日",把每一周都作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在以后的每一餐里都爱惜粮食,同时能告诫身边的人节约粮食,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给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对粮食好像也越来越不在意。不信,请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时馒头四处乱扔,雪白的米饭撒满地面,剩余的饭菜能到满满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难道我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如古人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就更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你可知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们要爱惜粮食,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良好品德。让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饭菜的影子,看不到它们悲伤的身影,哭泣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建筑者,你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人们把你们比作雏鹰,是希望你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建设美好的家园,千万不能让“馋”压住你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住你们奋斗的方向。
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九
也许这位奶奶说得对,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饥荒,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吧。但是我们也不象奶奶想得那样,就知道浪费,不知道珍惜。我国每年有许多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老人、小孩没饭吃,要靠国家救济,要靠大家帮助。我们国家还要花费巨额外汇去进口粮食,粮食确实是宝贵的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句。我们不会忘却了这首诗的精髓。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光想买零食,不想吃饭;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粒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还在打闹……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
国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学生中,节约粮食的观念十分淡薄。这不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它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实际行动,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我们都要把肚子吃饱,吃饱才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口号,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我们的粮食远未充裕,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也没有糟蹋粮食的条件。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
我们要发掘节约潜力。我们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我们的一张张餐桌就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我们要强化节约行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烧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买了就要吃完,不随手扔掉……。对浪费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只要我们牢记“节约”,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此后每年的世界粮食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一些民间组织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全球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仍有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千万人的生命,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国内:看看我们国家的粮食是不是已经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的地步了?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是一个:用占世界可耕地面积为6%的土地,养育着为世界22%的人口。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徘徊在4.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从目前形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度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的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有许许多多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一样的科研人员,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粮食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以保证正常的生活需要。
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是的:我们没有体会过“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便会觉得“粒粒皆辛苦”有些单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家中大碗大碗的剩饭倒进垃圾桶。在食堂,饭只吃几口就倒掉,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反映我们不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我们要发掘节约潜力。我们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让我们把一张张餐桌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是一种习惯,节约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润浸在附中优质的教育中,从节约每一颗粮食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共创节约型社会。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他们的心血!粮食跟水一样,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每天工作、学习的动力之源。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我们要改掉浪费粮食的坏习惯,要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多少人吃不上饭,还要坚守在阵地和敌人做生死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美好的生活。如今生活富裕了,但也有不少流落街头的乞丐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那一双渴望食物的眼睛,是多么楚楚可怜。而我们如果浪费粮食的话,最终也会造成吃不上饭的后果,所以号召大家节约粮食迫在眉睫。我的身边就有许多珍惜粮食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多学习学习。
在学校有的小学生,餐盘里总是或多或少的剩些饭菜扔掉。这些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在丰收时,农民伯伯想到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着他们种的粮食该有多么高兴,可如果看到我们把他们的劳动果实扔到垃圾箱内,又会多么伤心失望埃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那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粮食,像珍惜我们的生命一样去珍惜它吧。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来自__班,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作"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演讲。
而今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唱着雄壮的国歌,迎接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为祖国分忧呢?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我们每天吃的一米一粟,从春种到秋收,从种子到我们的盘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当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勤劳的农民们顶着烈日为它浇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当它长成后的收割之日,地里又有多少无名昆虫用生命成就了它的丰收;这时候一年的光阴也悄然而逝。当它被运到我们的学校,又经过了食堂师傅们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饪才变成了我们面前美味的盘中餐。可是,在学校食堂里,有许多同学把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据调查发现,平均每5位同学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了3分之1饭菜的同学更多。看着垃圾桶里的剩饭剩菜,实在令人可惜。
当我们肆意将盘中餐变成残渣时,有谁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训?有谁想过用米粒堆积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饥?当我们将仅剩一口的食物丢弃时,"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啊,有谁想过战争及自然灾害中难民们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当我们在寝室里将吃不下的食物当作垃圾投进垃圾桶时,有谁想到"四海无闲田,农夫忧饿死"的事实呢?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又有谁曾想过这些食物来之不易呢?我们浪费的同时,世界上还有30多亿人们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还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长期缺乏食物。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他们根本不敢奢望学习,温饱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从我们国家而言,目前我们中国的人口是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宝贵的耕地也日渐消失,粮食产量供不应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损耗和浪费,最后能真正成为我们盘中餐的粮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国依然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孩子被饥饿包围着······目前我们国家的现状,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粮食,杜绝每一粒浪费,从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费现象,我们要勇敢地站起来制止,杜绝这种不良风气的滋长;当然,仅在学校做到不浪费粮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现象的发生。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在这个美丽的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之季,让我们一起打造节约的良好风尚,打造文明和谐美丽的长江中学,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演讲稿篇十二
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主题是世界粮食日。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当听到“世界粮食日”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惊愕。对于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充满着温馨。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主题,然而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真理。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基本国情狭小耕地上,养育着x亿子民。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场景频频出现在新闻里,我们依旧“淡定”,食堂里,仍然是几大袋饭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我们知道节约粮食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不挑食不偏食,将自己碗里饭菜吃干净;不攀比,不虚荣,用简单可口代替奢华靡费。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常说,这些事情不重要,我们要追求“更加重要”事情。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重要性能“粮食”抗衡?
人类每一项日常活动,社会每一天日常发展,都是金字塔上层建筑。而根基,却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粮食。古书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当我们把上层建筑建设愈来愈精准完美,这座金字塔倒塌时破坏也就愈来愈难以弥补。
我们都是一样生命。当我们面对一碗可口米饭,我们是否真正体会过“粒粒皆辛苦”含义?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将是中国x亿农民血汗,都将是他们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命运。
一粒粮食,背后牵挂着不仅仅是他人劳动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这些,我们还怎会忍心浪费那一粒粮食?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生命,拥有同等权利。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曾经忽略过,我们都曾经遗忘过,但是,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觉醒并付出努力,所有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