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通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一
基 本 格 式
一、课题
二、目标分解依据
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2、教材特点
3、学情分析
三、学习目标(按规范格式叙写)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四、评价活动方案(设计)
五、教学活动预案(体现以生为本)
六、目标达成检测样题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颐和园、大明湖等美景。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价方案:
1自学“我的发现”,思考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学生准备:
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2、背诵“日积月累”的四副对联。
3、我搜集的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有: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93 洪常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2、“日积月累”:体会这些对联的描绘的美景。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我的发现”: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1)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
(2)从小林的发现中,我知道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滕王阁对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黄山玉屏楼)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黄山文殊院)
94 洪常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这次资料搜集的范围是有关我国()的资料,可以是()、()、(),也可以是()、()。
(3)在搜集中遇到什么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用比照的方法来写一处景物。(如学校篮球场)
2、搜集描写名胜古迹的对联两副。
3、进一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
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较,可以使句子更具体形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95 洪常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评价方案:
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 【预习自测】
认真阅读课本96页“口语交际:保护文物”内容,思考:
1、读了那则报道,我的感受是:
2、保护长城,我的建议是:
3、我还搜集到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
4、保护文物,我准备: 教学预设:
1、保护长城,我们小组的建议有哪些?
2、我们小组还搜集到哪些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
3、保护文物,我们小组准备怎么做?
先各小组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组长主持,副组长记录,人人参与,推荐上台展示人选。然后全班展示:每个问题确定三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余小组作点评。别人在展示时,全体同学,认真倾听,准备点评,或作补充。
作业设计:
1、分类整理我们班保护文物的建议和做法。
2、将有关文物被破坏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听听他们的看法,看看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和做法。
板书设计:
保护文物
交流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 制定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课后反思:
96 洪常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三、四课时
学习目标:
【预习自测】认真自学课本97页“习作”,思考:
1、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介绍“世界遗产”的()。
2、导游词可讲景点风光,还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还要提示参观浏览的()。
3、我准备介绍的“世界遗产”是(),重点介绍的内容是()。
教学预设: 探 究 案 【范文学习】 《故宫》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称呼)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向导,我姓张名静宜,叫我张导好了。现在我将带领你们游览故宫,欣赏我国的文化遗产。(问候、自我介绍、交待浏览地点)
故宫为我国明清二朝的皇宫,也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所以我们在游览时应当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提醒游人游览时应注意的地方)
97 洪常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构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活动是,皇帝都在此举行。后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尬宫殿,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按照游览顺序介绍)
游完了辉煌的太和殿,再向北走,我们能感觉到这儿的生活气息很浓。这里的一切起居用品在当时都是堪称一流的,后宫里的户外养心之处是御花园。它格局、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草树木点缀其间。亭台楼阁相依相承。是个清心雅致、赏心悦目的好地方。大家跟着我走,故宫东边这座角楼和其它三座角楼遥相呼应。它们的造型奇特、精美绝伦,与周围环境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气魄雄伟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其实故宫是在1987年12月申遗成功,从此以后便成为文化遗产的旅游胜地。
这次旅途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告别语)【合作探究】
1、从上面的范文,你发现如何写导游词?
1、自主完成习作。
2、根据自己写的导游词演一演小导游。
3、展示优秀的导游词。 板书设计:
写导游词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
重点介绍什么? 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三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陈朝霞/郑州市航空港区龙王办事处赵郭李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对于战争与和平了解得并不多,战争的场面能从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见到过一些,也可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遥远的国家中的战争。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不会很深刻,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师生共同广泛地搜集资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灾难,只有学生有了深刻的内心感受,才会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也才能达到本组教材的教学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
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师听写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节。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
一、触景生情
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二、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四
《数学课程标准(**年版)》有关本课的目标要求是: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数学课程标准(**年版)》有关本课的内容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就要求掌握特征、解决问题都应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结果的呈现需要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平面图形,并且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将为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至关重要的一课。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正确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3、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主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通过操作比较,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任务:
1、学生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由那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以及有数量是多少,并做相应的记录(完成目标1)。
2、利用拼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和学具,小组之间相互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并将讨论结果填到记录单上(完成目标2、3)。
3、小组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对比表格纸,反馈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目标2)。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各一个
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各一个、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的塑料棒若干,任务单一份。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五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第7、8周)
(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第11、12、13周)
(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第15、16周)
(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组长:车先林
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六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本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主 题:识字
课 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寓言,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子旁。
3.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六种小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有利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任务三: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5分钟)
活动一(1分钟)
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认识新朋友,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4分钟)
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环节二
初读儿歌,识字学词(10分钟)
活动一(2分钟)
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准字音。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2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读通读顺。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6分钟)
多形式检测读书情况及积累情况。
(完成目标一)
读好生字新词。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赏读课文
随文识字
(15分钟)
活动一(2分钟)
出示第一段。谁能来读?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二(5分钟)
读第一次对话。
结合汉之星随文教学“对”。
说话练习。
图片对比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后再读。
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能运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
能展开想象用句式说话。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三(5分钟)
读第二次对话。
检测词语积累。
图片对比教学,学生体会后再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
调动积累,说出词语。
运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四(1分钟)
这一对好朋友你感谢我,我感谢你。这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所以(学生接读最后一段)。
能理解“更”,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五(2分钟)
分角色朗读课文。
(完成目标二、三)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出自己的理解。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交流方法
书写生字
(9分钟)
活动一(3分钟)
凭借田字格观察生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能注意拼音的写法以及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3分钟)
教师范写分和对,学生书空后练写,教师巡视。
活动三(3分钟)
写字评价反馈,总结。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五
实践活动
巩固新知
(1分钟)
1.推荐阅读:《犀牛与犀牛鸟》、《海葵与小丑鱼》。
2.拓展延伸:课文分享给父母和伙伴;为课文配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进一步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
(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5 动物儿歌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空中 花间 土里 地上 池中 房前
展翅飞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游得欢 结网忙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七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的学来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教。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穿插交融而互动的教学模式。
2、基本结构
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1)课程基本描述(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时、授课对象、开课单位等);(2)教学目标; (3)授课对象分析;(4)教材的选择与分析;(5)课程讲授(知识点与学时分配、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设计);(6)作业设计(课程论文设计、大作业设计、实验设计);(7)考试方法设计(考题设计、记载办法及正态分布设计)。
3、教学目标
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合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学到了什么,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态度与观念。教师可以用行为目标、学习目标或作业目标等术语,用精确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教师在阐述教学目标时主要应参考学习结果的外显行为。
4、学生分析
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了解学习者的特征
对学生的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为了下阶段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一般包括对学生的认知成熟度、性别、动机水平、焦虑水平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分析。
5、教材分析
教材的选择具有针对性,适合授课对象
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分析教材及参考书的特点。
6、教学手段
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分析有哪些教学媒体可以使用以及每种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是什么。良好的教学设计应是对现有多种媒体条件进行最优良整合,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包括传统媒体、多媒体等。
7、作业设计
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教师应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研究型、设计型作业,设计大作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设计实验。
8、考试设计
实行累加式、重能力、求创新的考试方法
累加式,即一门课程的成绩由多个环节的成绩累加而成,例如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设计)、大作业、实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环节的成绩各占一定比例。重能力求创新是指要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9、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选择适当,运用灵活
教学策略意指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1)教学传递策略,是指教学信息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传递给学生的。教学顺序的安排要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同时要充分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2)教学组织策略。基本上有三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各有其使用条件和适用的对象,在实际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合使用。(3)教学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教学进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活动的控制管理。
10、设计效果
教学设计多次应用于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设计只有应用于教学,才能够检验其合理性,并通过真实教学效果的反馈来进一步调整、完善下一循环的教学设计。原则上,参加教学设计评比的课程,不应少于三个教学循环。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可以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和院系评价三个方面综合评定。
语文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研究篇八
一、教学目标:
1、能述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课文对话部分,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3、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尝试写一段话,通过一种事物赞许一类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难点:引导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温故而知新,认识“详略分明”的写法。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题目是“落花生”,全文围绕着落花生展开。)
2、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题单第一个板块——温故而知新: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重点写了()。
3、种花生到收花生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不详细写?尝花生、议花生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写的这么详细?(让学生发现“主要内容要详细写”板书:详略得当)
(二)合作学习,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2)交流讨论:兄妹们强调了花生显而易见的特点是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9自然段三遍,然后每位组员分别进行口头填空。
。“
(4)父亲的话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是
2、小组汇报交流:
兄妹们说出了花生显而易见的好处是
。(板书:有用)父亲指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是?(板书:不外显)小组进行填空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对比”的方法。
这样一句话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组成四个句子,出示: 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它虽然很好看,可是没有用。它不但很好看,而且很有用。它不但不好看,而且没有用。
这四句话中,哪几句值得赞赏?这四句话中关键是关注哪个词?(有用)你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好看而且有用”固然最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比较现实。)
(三)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对课文做出符合当今时代的多元解读。
出示句子“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也可以由四种不用的语言形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写一写。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既不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虽然不体面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2、这四个语句中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对别人有好处)
3、作者许地山的性格、为人以及他的作品的确像“落花生“一样“有用”而不是“伟大”“体面”的。出示作者许地山资料。
(四)学以致用,通过一种事物赞许一类人。
1、作者由落花生“好看不外显”的特点,赞美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这类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3、抽生汇报,总结:读着读着,同学们所写的就成了一篇散文,散文的题目就是《收获》。作者由“落花生”收获到了做人的道理,并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们通过这一节课,收获了写作的方法,收获了不同的语言形式,也收获了做人的道理。
四、板书设计:
落花生——有用但不图虚名
借物喻人
(1)种花生、收花生
略写
(2)提议过花生节
详略得当
(3-11)尝花生、议花生
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