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实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一
自神舟12号载人航天飞船任务完成之后,三名航天员回到了离别三个月的祖国。才过不久,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了。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担任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13号火箭发射了。可惜我没有及时观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过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员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车,向航空基地驶去,大巴车前还有交警骑着摩托车保驾护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员进入了火箭,紧接着,话筒传来了“十,九,八……”每一个数字都十分激动人心,最后听到了“点火”。随后,火箭的底座喷出了红色的火焰,烟尘向四处扩散,火箭也腾空而起,像一只穿云箭直插云霄,场面十分震撼,之后各个助推器也是分离了,神舟13号也是发射成功。
本来神舟12号的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呆了三个月,这本让我很吃惊。但没想到这次神舟13号的三名宇航员将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让我惊讶。他们为了给国家做贡献,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个月时间,很让人敬佩。自东方红一号升空成功后,中国在航天事业接连取得重大发展,这一个个成功都是由无数个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努力奋斗,用无数汗水换来的。
据说神舟14号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升空,不得不说,祖国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个接一个的升上天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二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人们常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再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事业永恒的主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怀着开拓固体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代价。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努力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勇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即使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每一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在艰苦、困难的坏境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敬业”两个字体现得直接而深刻,“敬业”是一个航天人品质与德行修养的最基本的素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脸上总是写满了兴奋,早出晚归,不知疲惫,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在班中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我们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老一辈航天人陆续离开了他们所钟爱的航天事业,把航天精神传承给了新的一代,新老两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老职工们注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多年积淀而成的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年轻的航天人更注重求新、求变,更注重做强、做大,做到高水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三
20xx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xx高考热点素材:中国载人航天路的历程,希望对你们有用!
1992年9月21日,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进行相关实验,并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时至今天,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历经了无数的艰辛攻关,凝聚了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
在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一个通体漆黑的工程部件摆放实验台上,这是天宫一号上姿态控制机构的核心部件——力矩陀螺。它通体漆黑,毫不起眼,但在太空中,它就像是一个走钢丝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一样关键,对于天宫一号飞行时的姿态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xx年2月21日清晨,实验室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正在进行测试的力矩陀螺发生故障,高速旋转的部件瞬间卡死,剧烈的震动甚至将一些零件震脱。
相同的部件,包括国际空间站中的陀螺装置也曾经在太空中发生过问题,最后是通过航天飞机运送部件在太空中进行更换来解决,但对于中国现阶段的航天技术来说没有这个条件。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科研人员对每一个部件单独分析实验,甚至连钢轴都被一点点剖开,最终查清故障是由于高温测试导致了部件微小形变,最终形成卡死。为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科研团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而新设计的力矩陀螺在天宫一号上至今顺利工作1年多,各项性能指标堪称完美。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它成功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飞行、航天员太空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载人航天来说,一切为了航天员,对可靠性、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这个要求,一方面是攻克难关,另一方面要排除安全隐患。这需要航天人细致入微的职业敏感和高度责任感。
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隐患被排除,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与此同时,载人航天技术也在向民用领域一步步扩展,一方面是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用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载人航天为保证“高可靠”要求而特有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优势也在民用领域逐步应用发挥。
在火箭结构强度试验大厅,中国未来的高铁列车所装备的空调系统,放在实验平台上,要在各个方向上都进行5小时的振动测试,模拟火车的高速运动时的震动,测试结束后,再拿下来通电运行,来验证这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高铁设备,一些民用电子产品的身影也出现在了这个火箭实验厂房。
专家还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从高铁到汽车,从民用飞机到小家电,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寻求合作,除了航天技术成果的直接转化外,另一方面,航天人对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在民用领域逐步的扩展应用,这也是航天人对国民经济从另一个角度所作的贡献。
中国航天不仅“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在各个领域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xx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同样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四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2008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顺利升空鱼“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成功。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13天后,三名宇航员景海鹏、刘旺和女宇航员刘洋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五
关键字:航天事业 党 国家
摘要:可以说,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正处于历史上任务最多、发展最快、竞争更趋激烈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形势和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正在把航天科技集团引向新一轮全球航天竞争的制高点争夺战中。
回顾半个世纪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尤其是航天科技集团成立十年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由衷地感叹,正是在强大的国家意志推动下,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航天事业,在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服务中不断抓住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以2008年世界航天活动频率来看,全球共进行了69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31次、美国16次,我国11次,共发射各类航天器102颗,其中美国26颗、俄罗斯21颗,我国14颗,无论是发射次数还是发射的航天器数量,我国都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但马兴瑞清醒地告诉本刊记者,从航天事业而言,中国航天目前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对于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而言,面对的是“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明晰发展道路,集团公司在去年作出了战略升级和主业调整,即将之前的“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航天民用产品”三大业务,转向“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的四大主业。
从历史中寻找航天事业成功的“基因密码”,并将由其升华出的“航天精神”继承到未来更激烈的国家安全、航天技术和市场竞争中,最终并肩于全球航天强国间,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人”的历史新使命。
几代领导英明决策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共和国航天事业奠基者们,还是现在以马兴瑞为首的新一辈的航天领军人,无不把中国航天半个世纪来的骄人成就,首先归功于历代领导人在航天科技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决策。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毅然作出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决策。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诞生,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成立了专门研究人造卫星的581组。“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重大决策迈出了航天事业创建的第一步。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又作出“八年四弹”的决策,使我国导弹火箭研制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台阶,解决了我国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以潜射固体火箭、静止轨道卫星和远程运载火箭为内容的“三抓”任务的重大决策,促使我国的战略核导弹和航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三星一箭”重大决策,为航天科技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本世纪初,中央又实施了绕月探测工程重大决策,中国航天开始了深空探测的征程。
正是“群星灿烂”时
“正是由于中央决策者持续不断、坚定不移地支持,激发了航天人的奋斗精神,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采访中,马兴瑞为《瞭望》新闻周刊描述了当前中国航天技术“群星璀璨”的辉煌图卷。
中国是第五个自行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第三个独立研制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也是第五个进行探月飞行的国家。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可达9.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5.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6.1吨,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9年4月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11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4%。1996年10月以来连续75次发射成功。
现在,航天科技集团拥有研制各类轨道、各类用途卫星的能力。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中国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七艘“神舟”号飞船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中国航天先后为国内外用户研制、交付各类卫星90余颗。从1990年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为国外和香港用户发射了35颗卫星。截止到2008年底,长征火箭共进行过29次商业发射和6次搭载服务。2009年年初,中国航天为委内瑞拉用户成功在轨交付了委内瑞拉通信卫星。
航天科技集团具有研制多种类型战略、战术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技术和能力。研制生产了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完整配套的导弹武器系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航天这个高风险的行业,获得如此众多的成就,是在较低投入下取得的。原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回忆说,“我国航天事业由于贯彻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注意结合实际、精打细算,以较少的投资、较少的发射次数,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天技术。截至1983年统计,我国专门用于航天技术的投资,仅为美国的5%,日本的4%。”即使是目前国家财力较好的时期,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我国对航天的投入也远远低于其他航天大国。
这些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回报却是巨大的。“汶川大地震时,当地面网络全部瘫痪时,就是靠卫星通讯取得了可靠联系。”马兴瑞为本刊记者讲了不少类似的故事:2008年珠海航展上,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拉着马兴瑞的手说,“非常感谢航天的同志们,有了气象卫星,我们没有漏报过一个台风,没有错报过一个台风登陆,挽救了千千万万个生命,你们航天人劳苦功高。”在马兴瑞看来,所有这些既值得自豪,也是不断激发航天科技工作者继续探索奋斗的源动力。
三大制胜法宝
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航天科技工作者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仰”。
其三,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选拔机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聂帅强调必须把培养科技队伍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来考虑,提出要培养我们的年轻一代。”当年30岁出头的刘纪原讲述了自己在12所工作日子里的亲历。1962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中近程导弹“东风2号”首飞失利,有人失去信心,主张从自行设计退回仿制。
但12所的一些年轻设计师们,坚定自行设计方向,勇敢地提出多项改进方案。12所年轻同志的举动,受到时任五院副院长的钱学森极大重视和支持。最终年轻人经过4个月的攻坚,彻底解决了系统稳定性难题。
当20世纪90年代刘纪原担任了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后,他同样倾力发现和培养航天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正是那个时期,31岁的张庆伟被任命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37岁的马兴瑞从大学直接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二人最后都相继出任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并由此带动引导了一大批40岁左右的项目和型号的年轻领军人。
争夺未来竞争制高点
马兴瑞分析说,世界不少国家政府已经将航天科技的发展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相继制定了本国的航天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通过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国际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军事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天地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军事航天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太空经济时代正在到来,航天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在不断扩展和延伸。
对于中国航天而言,经过这些年“加速”奔跑后,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尽管载人航天工程实现重要进展,但尚未建立空间站;只发射了一颗月球探测器,目前载人登月正在论证之中;还需要发展快速响应、快速发射的运载器;火箭运载能力偏低;相比于国外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我国航天经济规模还偏小,特别是利润相差较大。其中,卫星运营服务业务收入还偏低,国际化经营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领域,航天科技集团将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卫星应用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六大领域,形成一批航天技术转化应用成果;在航天服务业领域,组建形成了若干以卫星及地面与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航天房地产经营等为主业的大型专业公司,形成了航天服务业的基本格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六
“航天人甘当无名英雄,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奉献青春年华,奉献聪明才智,奉献心血汗水,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报告会上,梁小虹枚举了钱学森、余梦伦、“大国工匠”高凤林、“80后”孔凡玲等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感人事迹,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一代代航天人秉承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讲座期间,梁小红与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并赠送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航天模型和纪念品给回答问题的师生和学生代表。
机电工程学院的崔建鹏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姜琬秋作为优秀在校生代表,上台接受梁小虹赠送的两具珍贵航天模型。他们表示,这次的理论学习紧扣爱国主义主线,既是一堂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一场感人至深的形势政策报告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七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高考热点素材:中国载人航天路的历程,希望对你们有用!
1992年9月21日,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进行相关实验,并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时至今天,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历经了无数的艰辛攻关,凝聚了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
在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一个通体漆黑的工程部件摆放实验台上,这是天宫一号上姿态控制机构的核心部件——力矩陀螺。它通体漆黑,毫不起眼,但在太空中,它就像是一个走钢丝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一样关键,对于天宫一号飞行时的姿态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2月21日清晨,实验室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正在进行测试的`力矩陀螺发生故障,高速旋转的部件瞬间卡死,剧烈的震动甚至将一些零件震脱。
相同的部件,包括国际空间站中的陀螺装置也曾经在太空中发生过问题,最后是通过航天飞机运送部件在太空中进行更换来解决,但对于中国现阶段的航天技术来说没有这个条件。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科研人员对每一个部件单独分析实验,甚至连钢轴都被一点点剖开,最终查清故障是由于高温测试导致了部件微小形变,最终形成卡死。为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科研团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而新设计的力矩陀螺在天宫一号上至今顺利工作1年多,各项性能指标堪称完美。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它成功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飞行、航天员太空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载人航天来说,一切为了航天员,对可靠性、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这个要求,一方面是攻克难关,另一方面要排除安全隐患。这需要航天人细致入微的职业敏感和高度责任感。
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隐患被排除,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与此同时,载人航天技术也在向民用领域一步步扩展,一方面是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用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载人航天为保证“高可靠”要求而特有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优势也在民用领域逐步应用发挥。
在火箭结构强度试验大厅,中国未来的高铁列车所装备的空调系统,放在实验平台上,要在各个方向上都进行5小时的振动测试,模拟火车的高速运动时的震动,测试结束后,再拿下来通电运行,来验证这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高铁设备,一些民用电子产品的身影也出现在了这个火箭实验厂房。
专家还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从高铁到汽车,从民用飞机到小家电,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寻求合作,除了航天技术成果的直接转化外,另一方面,航天人对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在民用领域逐步的扩展应用,这也是航天人对国民经济从另一个角度所作的贡献。
中国航天不仅“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在各个领域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同样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八
12月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7日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
“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景海鹏说。
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接受媒体采访。面对记者,他们讲述了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景海鹏: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因为前两次任务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景海鹏还有很多美景没来得及拍。这次他在保证工作之余,专门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
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景海鹏说,他用余光看到陈冬正专注于应付失重,为了给陈冬释压,他就问出了那句全国人民都听到的“爽不爽”。
陈冬:我也希望能在太空过生日
特别是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
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
3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38项之多。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
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可以理解,不能原谅。”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继续努力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
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
“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来。”景海鹏说。
景海鹏爱喝醋,陈冬喜好零食
景海鹏说,五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比景海鹏小一轮的陈冬,虽然说自己和景海鹏口味差不多,但其实更像个小孩,因为他偏向于即食食品——“太空零食”。
麻辣花生、蟹黄蚕豆、巧克力等,都是陈冬喜欢吃的。“因为这些东西是在我们工作之余,随手都可以拿来吃的,你丢给我一颗,我扔给你一粒,嘴一张就可以吃到了。”陈冬说。
50岁的景海鹏也喜欢吃麻辣花生。但是,这种零食并不是每天都有,陈冬就悄悄攒下自己配餐里的几包麻辣花生,留给了他敬重的景师兄。
陈冬表现满分,景海鹏严格认真
“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陈冬觉得,自己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
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
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
“我们上来是工作的,不是休息的,一定要把任务做到最好。”陈冬说,他会一直记得景海鹏在太空中对他说过的这句话。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九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在你暂时还落后于别人时,请你想想这种“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困难踏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
每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会引得我们无限神往,何时能到月球上尝一尝吴刚捧出的桂花酒?何时能亲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广袖?而今,希望将变为现实,2019年、2018年或许还要更早,或许那时,你们中的一位会坐在神舟n号上,带着全中国人的梦想飞向月球。努力吧,学子们,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会一飞冲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篇十
在中国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__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发射时,与__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__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__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__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这次“神七”发射,__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__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__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