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精选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一
本项目中,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其服务能力、服务园区数量、完成任务预期等提出多项立项申请,同一服务机构立项数不超过3项,其多项立项申请在发展资金项目数限制中视为1项项目。
5.申报材料
本项目申报材料除有特别要求外,统一提供原件的彩色pdf格式扫描件。
(1)广州市知识产权项目申报书(盖章)。
(2)开展本项目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3)园区入驻企业清单,园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数。
(4)服务机构申报的需提供与园区签订的合同或协议。
(5)银行开户材料。
(6)服务机构多项立项申请的,提供完成任务佐证材料。
(7)上一年推动质押融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二
未被认定为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单位且具备较好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的广州市企业。
2.申报条件
(1)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建立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执行情况良好。单位重要领导分管知识产权工作,有专项知识产权工作经费,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有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2)申报主体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且在有效期内。
(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且2019年至今无行政和司法程序认定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4)申报日前未承担本项目。
3.项目任务
(1)重视知识产权创造。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件以上或有效专利达到30件以上。项目实施期中,企业有新增高质量专利申请,其中高质量专利申请占比达到20%以上。
(2)重视知识产权运用。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利用机制,按照《专利导航指南》之企业经营类标准,开展1次专利导航。推动至少1项专利成果转化: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万元以上,或专利许可和转让次数共计在10次以上(专利许可需在国家知识^v^备案)。
(3)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重大活动,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2次以上。
(4)参加省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单位申报。
4.项目补助形式、数量及经费安排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三
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服务、评估业务、信息分析以及知识产权保险的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
2.申报条件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完成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无不良信用纪录,有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3.项目任务
须完成下列任务之一:
(1)为权利人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项目期间,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介培训活动2场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活动提供知识产权政策解读、融资咨询等服务活动。促进质押融资额10亿元以上。
(2)推动知识产权保险。为广州地区提供知识产权保险服务,开展2次以上知识产权保险相关宣传推广活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险多方合作机制。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险放款额达到1亿元以上或其他知识产权类保险保额达到1亿元以上。
4.项目补助形式、数量及经费安排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四
经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或市级知识产权(商标)社会组织。
2.申报条件
(1)拥有知识产权培训师资资源。
(2)具有丰富的培训工作经验。
(3)拥有稳定的商标代理行业信息和数据来源,熟悉我市商标代理行业情况及商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
3.项目任务
(1)支持我市知识产权行业组织开展商标注册代理能力提升培训,夯实我市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各方面的基础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广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效减少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商标囤积行为。
(2)以提升商标代理能力、满足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我市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围绕政策宣讲、商标代理实务技能提升开展不少于6期(每期不少于1天、不少于60人)的培训。
(3)开展广州市商标代理行业调研,分析行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发展建议等,形成广州市商标代理行业发展状况报告1份。
(4)开展商标代理行业监管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加工,每月向知识产权部门报送结果。
(5)加强行业自律,配合知识产权部门开展商标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我市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申请代理、伪造变造法律文件印章签名、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开展行业监管。
(6)挖掘并发布2件以上行业监管典型案例,并在3家以上传统媒体或新兴媒体上宣传报道。
4.项目补助形式、数量及经费安排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五
经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或市级知识产权(专利)社会组织。
2.申报条件
·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培训师资资源。
·具有丰富的培训工作经验。
·拥有稳定的专利代理行业信息和数据来源,熟悉我市专利代理行业情况及专利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
3.项目任务
(1)支持我市知识产权行业组织开展专利申请能力提升培训,夯实我市专利代理从业人员各方面的基础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广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效减少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低质量专利申请。
(2)以提升专利代理能力、满足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我市专利代理从业人员,围绕政策宣讲、专利代理实务技能提升开展不少于6期(每期不少于1天、不少于60人)的培训。
开展广州市专利代理行业调研,分析行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发展建议等,形成广州市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状况报告1份。
(3)开展专利代理行业监管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加工,每月向知识产权部门报送结果。
(4)加强行业自律,配合知识产权部门开展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我市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无资质专利代理、挂证、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开展行业监管。
(5)挖掘并发布2件以上行业监管典型案例,并在3家以上传统媒体或新兴媒体上宣传报道。
4.项目补助形式、数量及经费安排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六
在广州登记注册的新闻媒体、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可联合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共同申报)。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经营场所。
(2)申报单位有充足从事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力量,有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有自己的宣传渠道或媒体。
(3)项目承担团队骨干工作人员熟悉知识产权工作和创新文化,富有宣传报道和策划组织活动经验。
3.项目任务
(1)在国家级传统媒体上宣传广州知识产权工作,在^v^报道1次,或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1个版,或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电视媒体上报道1次。
(5)累计举办公益知识产权讲座10次以上,每次2小时以上,参加讲座人员总数1000人次以上,其中线下讲座5次以上。
(6)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益宣传活动,地铁单次宣传视频15秒以上,地铁灯箱、公交候车亭灯箱宣传广告各50个以上。
(7)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在广州塔发布一次公益宣传,时长10分钟。
(8)开展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发放、回收调查表1000份以上(向企业调查占80%以上)。
(9)印制知识产权宣传册1000份以上,宣传品1000份以上。
4.项目补助形式、数量及经费安排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七
新使命提出新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的问题。思想观念滞后与精神懈怠在一定程度上并存,亟需形成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力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比如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基本建设进入冲刺收官、钟秀校区全面启动搬迁工作,学校财务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未来5年是学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奋力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再比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整体思考和推进问题。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学院办学积极性、主动性还未充分激发,考核激励机制、竞争流动机制等改革亟待深化,大学治理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清醒面对,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刀刃向内集中力量去除深水区的礁石,突破前行中的障碍,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v^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新增国家级自然科学项目120-130 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4 项;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25-30 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项。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2个。新增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30项,其中一等奖2项。以第一单位发表高质量论文2600篇(自然科学2400 篇、人文社科200篇),在权威和著名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56部(自然科学6部、人文社科50部)。新增纵向科研经费亿元(自然科学亿元、人文社科1100万元),横向科研到账经费亿元。新增申请且进入实审发明专利数900件,授权发明专利400-500件,转让发明专利190-200件。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110-120个。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4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我们将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超常干事、全力作为,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v^精神,全力以赴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全面开启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v^精神,将党的^v^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扎实推进省市共建,全力推动“名城名校融合”战略落地实施,力争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合作事宜取得实质性进展。把召开校第四次党代会与实施“十四五”规划、高水平大学建设有机结合,深刻认识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系统谋划未来5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路径和重要举措,全面开启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和绩效分配、考核评优联动,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全面落实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方案,大力实施高水平学科攻坚行动,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全力做好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审核申报工作,有重点、分层次加大对博士点申报学科的支持,培育筑牢更多学科高峰,拓展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完善学科建设的资源分配和考核评估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绩效管理,支撑学科动态调整与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持续推进“学院办大学”改革试点项目,大力实施接轨上海“借力攀登”行动,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效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打造具有通大特色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格局。推进医学部建设与发展,成立医学发展咨询委员会,深化医学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医学科技创新,打造生命医药学科特色品牌,全力振兴通大医学。深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水平大学建设保障能力。拓展深化关键领域内控体系建设,完善财务财经工作管理机制。强化基础审计,抓好重点审计,提高审计监督整体效能。坚持过紧日子,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需求等为导向的资源分配和投入机制。持续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逐步推行公用房“定额配置,超额有偿使用”,提高公用房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快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健全校院两级思政工作联动机制,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持续推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深化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学科。统筹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实推进“四新”建设,强化“双创”教育工作,着力探索“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扎实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专业认证。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重点平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张謇学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学院人才培养特区政策。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打造有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方案,健全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硕博连读招生比例。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出台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办法,打造系列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高质量精品课堂。加强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培育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开展学风建设精品活动,加强典型引领,培育优良学风。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健全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强化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成效。进一步科学规划招生专业组设置,合理优化省外招生专业布局,系统谋划、扎实细化、着力强化招生宣传路径,持续提升学校生源质量。认真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深度、精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优质就业岗位供给度,用心用情、全员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构建“识才、用才、聚才”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爱才、用才、容才”的良好氛围。完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施策精准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按照学科方向引进人才。继续实施校内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和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建立国家级人才项目后备人选遴选培养机制。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持续放大“名师工作室”品牌效应。完善职称评聘相关政策,做好职称评审工作。优化“认定评审”“破格评审”办法,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多出高质量成果。积极推进人员总量管理,深化基础岗位聘用,完善岗位流动制度。出台新一轮聘期《岗位绩效定档实施方案》,构建全面系统的岗位绩效定档体系。深化第二轮绩效工资改革,推进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对超基本工作量部分的奖励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人均绩效。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加强教职工师德考核,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五)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高端平台为载体、重大项目为牵引、重大成果为标志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在项目数量和整体质量上有新突破。面向国家战略任务,围绕学校基础学科发展布局,组织预研培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的研发项目及科研团队。继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管理。支持“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不断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强分析测试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建设,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大项目、大平台、大奖项、大成果”培育,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组织化、协同化、精细化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的申报工作。重点推动江苏省^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和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建设。着力加强张謇研究院、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人文社科新的增长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1+4+n”政策体系,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内生动力,提升转化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产学研基地、校企联盟等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融合性合作,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量质俱升。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能力。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持续释放双创新动能。积极推进后疫情时代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通大附院实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出台并实施“直击尖端”临床技术提升计划,力争获批人体大器官移植资质并开展移植技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保持省内领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通过电子病历六级评审;东院区建设如期竣工,全面完成启用准备工作。深化医教研协同,推进“医学教育基地提升计划”,加速促进校院融合发展,推动学校医学教研水平及学科排名不断提升。
(六)坚持开放办学,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和资源。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成立中意人文艺术交流中心,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拓展中外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积极拓展学生海外学习学位项目、学分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持续推进疫情常态化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外专引智平台高质量发展,加强合作办学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度。适度扩大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优化招生专业和教学点布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做好海外考试组织与项目拓展。着力打造非学历教育品牌,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持续关注省内独立学院改革发展动向,进一步加强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独立学院改革各项工作。强化“张謇教育发展基金”和“莫文隋基金”等项目内涵建设,完成南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换届工作。完善基金会资金管理和引进捐赠激励政策,提升社会引进捐赠能力。筹建5个地方校友分会、1-2个行业校友分会。完成北美、杏林学院等6个校友分会换届工作。
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十篇八
——依托铁路铜山货场、徐州北三环物流集聚区(万寨港区)等,加快促进铁路部门和徐州物流企业紧密协作,积极开行铁路特需班列,以铁路承担干线运输、通过公路组织集散运输,构筑以徐州为核心枢纽、辐射淮海城市群、联系全国的公铁联运体系。
——依托顺堤河煤炭作业区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等,以铁水联运形式承接“三西”地区来煤的转运,服务京杭运河下游、沿江地区相关产业用煤,以及本地丰沛矿区能源产业煤炭输出,同时以公水联运形式服务本地建材、冶金等产业大宗物资的运入和输出,构筑公铁水联运体系。
——依托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定位和徐州综合保税地区建设,以金山桥作业区、双楼作业区、万寨作业区、邳州作业区等为基地,构建徐州港通过京杭运河、长江经由上海港(太仓港)出口或通往东南沿海地区的河江海联运体系。
——依托徐州观音机场及省级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构建便捷高效、通达国内外的空陆联运体系。
——充分发挥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优势,以连云港港作为海陆转运基地,构建连云港通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徐宿连运河、国道310及省道323徐海公路等达到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海陆联运通道,形成铁公水多种方式齐全的综合性海陆联运体系。